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参观澳门议事亭前地

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参观澳门议事亭前地

一、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访澳门议事亭前地(论文文献综述)

梁景宇[1](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文中提出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既是承担市民多种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同时在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中起到联系作用。街道空间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空间的感受,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城市街道空间的品质优化对于市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增强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宏观视角,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影响街道空间品质的内外作用机制。本文以街道空间与功能演化作为切入点,归纳街道空间品质的含义,并回顾既有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方法,聚焦于如何借助多源数据及新技术实现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此为索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在针对街道活力和建成环境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空间活力和环境评价两条线索、从客观分析到主客观结合两个方面,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实证对象,对其的街道空间品质作出了多维度的评价。在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面,以空间句法对街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引入街道长度作为权重、步行适宜距离作为半径构建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从步行角度分析街道网络的特征;在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以街道网络模型作为基础,引入互联网点评数据作为权重,构建了一个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模型;在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面,采集澳门特别行政区内的街景图像,通过语义分割技术对图像出现的要素进行识别统计,分析研究范围内各街道路段的环境要素组成以及各种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通过ELO评分法对小范围的街景图片进行评价,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街景图片的得分与其要素组成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对范围内所有街景图像进行自动评分,从而实现对研究范围内所有街道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最后从场所空间与流空间相互影响的视角下讨论街道空间品质的地方营造机制。研究发现,街道空间品质既是人的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复合,也是客观对象与主观感知的复合。街道空间品质高低会影响使用者对街道空间的感知,并通过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媒介传播,影响街道空间的活力,并通过公众参与的模式影响街道的设计过程,助力街道建成环境质量提升。区别于以往将街道空间研究聚焦于中微观分析的局限,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至从宏观的城市尺度,试图丰富街道空间尤其是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的范围与层次。

王国光,钱紫艳[2](2019)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保护更新中的多维度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也在逐渐消失,如何使得历史文化记忆得到延续,更好地塑造城市形象,同时解决历史商业街区保护更新中的文脉传承问题,是值得当代建筑师、规划师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区为例,立足城市文化与历史文脉,从城市、街区及场所多维度来探讨历史商业街的保护更新。

胡慧[3](2019)在《基于可达与可视关系的澳门广场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我国建设了大批城市广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城市缺少公共空间的状况,但是在很多城市,一方面存在许多规模宏大,无人问津的空旷广场,另一方面,老城区却依然拥挤不堪,缺乏公共空间,这一怪象说明中国城市广场的布置不尽合理。现阶段有关广场的论着和研究,很大一部分停留于定性论述,缺乏数据和实证支持,既有定量研究较少,各流派莫衷一是。且国内对广场的研究多集中在物质要素、美学形态等方面,对广场的理性量化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很少。从广场吸引力角度出发,针对中国国情下本土化的研究同样匮乏。这些问题进而导致了国内相关工作者在广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实践中难以遵循依据,制定出提升广场质量和活力的系统策略。所以,对广场的研究还需更加深入的定量分析和更加广泛的实证探索。本研究主要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试图探索公共空间的使用受到可达性和可视性的影响,研究的具体广场案例以及它们所嵌入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网络系统组构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剖析了澳门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区域——澳门半岛的城市广场,分析其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富有代表性的众多广场样本。本文首先梳理了澳门城市形态发展历程,发现澳门不同时期建设的街道网络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最早建设的葡人老城区呈现出有机网络形态,内港填海区呈现出半有机网络形态,而近现代以来建设的高士德区呈现出规整的方格网状形态。用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法,分析澳门的街道网络系统,发现目前澳门半岛全局可达性最高的区域位于近代以来所建设的高士德区,属于规整网络系统,其次是内港填海区所在的半规整网络系统,而可达性最差的区域是葡人老城区所在的有机网络系统。其次,本文在宏观层面分析了40个澳门半岛广场的可达性,发现广场周围街道的可达性高于整个系统的平均值,总的来说,广场处于可达性较高的区域。在具体对广场的可达性进行分析时,主要基于两种分类,一种是基于广场功能分类,另一种是基于广场所在的街道网络系统分类,而只有在基于街道网络系统分类时对广场形态进行研究,才发现了广场面积和广场可达性之间的规律性,说明不同街道网络形态的广场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网络形态对于广场的使用至关重要。再次,本文分析了40个广场的可视性,与广场可达性分析一样,分别基于广场功能和街道网络系统规整度对广场进行分类,而且也发现了,在基于街道网络系统规整度分析时,广场可视性具有一定规律,在有机和半规整网络系统中,广场视域特征和广场大小存在线性关系,而在规整网络系统中,广场视域特征与广场大小无关,且规整网络系统中的广场视域特征值较大,更接近一个常量。最后,对广场的可达性、可视性和广场的使用人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有机和半有机网络中,广场使用人数越多,代表广场可达性的战略值也越大。在澳门半岛葡人老城区所在的有机网络系统和内港填海区所在的半规整网络系统中,广场的使用人数与广场的绿化、小品及周边环境等物质要素的关系不大,而与代表广场可达性的战略值关系最大,在老城区,广场受到所在位置街道网络可达性影响最大。而在规整的街道网络系统中,广场的视域面积越大,反而广场人数越少,广场使用人数和战略值关系较小。对于澳门半岛广场的研究,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为了保证广场较高的使用频率,在很多老城区进行广场的设置,以及改建与扩建,需要增强广场的使用频率的情况下,应当从周围街道的可达性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与可达性较高的街道进行连接,增加道路网络密度等措施,来提升广场活力,而不仅仅是对广场的硬件设施进行改善。而在一些新建的城区,街道网络比较规整,道路网间距较大,在进行广场布局时要注意合理的尺度,广场尺度不宜过大,而且广场要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能完全暴露在周围环境中,造成过大的视域面积。在以后的研究中,不能把广场视为离散的空间实体,就广场论广场,强调封闭性,或者广场上的小品和装饰物的数量与质量等局部物质空间属性,而要对广场使用模式与广场所处的整体的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充分认识。

王国光,何文婷[4](2018)在《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步行街侧界面研究——以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体验经济和信息共享时代下,商业活动更加注重以体验消费为目的。在澳门城市街道的调研中,商业街道蕴涵着深厚历史和丰富文化,不仅仅能作为商品消费的场所,还可以作为城市历史风貌和多元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成为供当代社会体验的商品。其侧界面印刻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加上当代生活新内容,是极丰富的体验渠道。从商业街侧界面空间特征入手,对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界面的体验营造的要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体验式消费的视角探讨影响历史商业街空间体验的相关要素手法,从而提出对当代中国商业街侧界面改造和设计的建议。

郑剑艺[5](2017)在《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港是澳门开埠至今最早形成的两个主要城区之一,历经4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复杂、多元复合的城镇景观特色,是澳门传统商业核心区。本文采用康泽恩(M.R.G.Conzen)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视角,结合GIS地图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澳门内港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内港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形态特征,将内港分为四个形态时期,即初创期(1557-1840)、成型期(1841-1900)、变革期(1901-1980年代)、衰退期(1980年代至今)。其次,针对每个形态时期,从平面格局(街道系统、地块组织、建筑基底)、土地使用、建筑类型等城市形态要素的特征和变化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特色,及其生成和演变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力与文化影响因素,并绘制了每个形态时期的形态类型图。第三,选取澳门内港和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传统城市商业核心区作为比较对象,发现两个城市都经历了三种城市形态演变方式,即街廓内蕴与变异、街区扩张、再开发,并以此为媒介,深入分析和比较两个城市形态特征,进一步揭示了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门内港与欧洲城市商业核心区发展模式的异同。最后,分析内港城市形态演变与澳门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鸦片战争以后内港的发展改变了澳门半岛早期的城市结构。二是,内港与澳门半岛其它区域经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时期,提出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得出了不同扩张区域的平面格局量化数值,通过数值的不同探究其差异的背景原因。三是,总结内港的形态区域,归纳为四个层级,叠加后得到内港形态区域化特征,反映了内港独特的城市景观。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揭示了内港四个形态时期的不同特征。初创期,疍民上岸是内港的起源,形成了一港三区的基本形态框架;成型期,殖民统治与华商崛起是内港发展的动力,内港实现了三区融合,葡式规划与中式住区并置;变革期,工业化与商业繁荣是推动变革的动力,新马路区不仅对内港城市肌理产生切割,也引入新建筑立面和类型;衰退期,产业转移与空间竞争下,内港无序发展,表现在地块的自由合并、地块休耕、建筑高度的增长、建筑风格的平庸化。同时,发现了内港具有欧洲城市传统商业核心区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但在时间较晚、程度上仅限于局部。第二,揭示了1840-1980年澳门从葡城时代向内港时代转换。内港城市形态的扩张和再开发,推动了城市向北和向东发展。通过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各区域不同的平面格局,更可以引导新城规划。第三,进一步发展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内港这类循环叠加、不完全变革的近代滨水商业区特征。通过采用GIS、分形的量化手段,实现了复杂城市形态特征的可量化分析,并制定了“形态时期+平面类型+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的内港形态区域划分方法。弥补了欧洲传统城市形态演变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不足,对包括澳门在内的中国旧城区城市形态的管理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郑剑艺,田银生[6](2015)在《回归以来内地在澳门城市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从澳门城市的发展历史、多元文化、空间特色、保护更新、规划设计和规划法规等方面,对回归以来国内地在澳门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新进展、新观点和重要成果进行了归纳与综述,并对未来澳门城市研究的方向和新趋势作了展望。

李蓺楠[7](2012)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从1986年开始至今,历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所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为辅助研究资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过程回顾和研究现状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过程回顾的部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经历的第一时期(民国末期至1986年之前)以及第二时期(1986年至今)两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做了评述。论文的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开展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的情况,仅作简要论述。文章以两年一度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为基本脉络线索,同时兼顾其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其他会议。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规模、主题以及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的总结和纵向分析,描绘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再次逐渐开展、步入正轨至向着深化阶段发展的历程。同时,对一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独特主题的研究发展做了梳理,包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分歧和统一、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思想发展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等三个方面。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现状分析的部分,则以在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上所发表的论文的各项信息及分类统计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的数据统计,以阐述“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偏好”为主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的特点。最后对未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后所需注意和亟需改进的不足及弱项提出了建议。

陈惠平[8](2011)在《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历史街区的复兴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有共识:历史街区复兴面临着地域特色消隐、历史文脉割断、精神内涵论丧的难题。对此,笔者困惑:为什么复兴后的历史街区那么似曾相识、那么流于样式与表面辉煌?如何在延续“风貌”的同时保存历史街区特有的历史感、识别感和认同感?如何留住历史街区的地域与文化精神?笔者在阅读了场所精神理论及其相关运用之后,倍受启发,于是设想:能否将场所精神理论引入到历史街区的复兴中来?场所精神的引入对历史街区的复兴有哪些价值?因此,在产生兴趣的同时提出如下研究问题:1.当代复兴后的历史街区缺乏场所精神吗?2.建筑学意义上的场所精神理论内涵是什么?3.场所精神理论与历史街区复兴的关系是什么?4.场所精神要通过哪些要素来表达?5.怎样使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得到保存和延续?基于此,本文分五个章节来进行探讨。第1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对象以及相关概念,并且提出了五个重点研究问题,叙述了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提出了论文框架。第2章针对复兴后的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的似曾相识、见物不见人、原真生活消失、假古董横行和认同感丧失等五种现象,分析了我国复兴后的历史街区缺乏场所精神的原因。第3章对场所精神和历史街区复兴作了相关理论解读,剖析了场所精神理论的核心内涵:在物质上关注空间和特性,在精神上着眼于方向感和认同感。文章从四个方面探求了场所精神理论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启示。第4章就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形成、保存与张扬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三大要素:背景要素、实体要素、魅力要素,文章阐述了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第5章用场所精神的要素观比较详实的解读复兴后的长沙靖港古镇。笔者提出历史街区复兴中保存和延续场所精神的三项追求:延续原真风貌、恢复原真生活、接轨可持续发展。笔者期待,论文研究将对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有启迪,对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人们继续维护与增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有直接的指导性。

马肖[9](2009)在《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 ——以铁路枢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门户是进出城市的必经要地,不仅是交通枢纽中心,而且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还是城市活动集聚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我国加速对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布局与建设,深水港、航空港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得到大力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构建,铁路枢纽门户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区域交通枢纽和网络格局的改变,对城市的区位条件、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将对城市门户地区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城市形象建设成为城市差异化发展的主要竞争力,这又对城市门户建设提出了战略要求。基于上述要求,寻求有效的景观设计方法来塑造城市门户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以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为指导。首先在解读具有普遍实用性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城市门户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城市门户景观设计应在宏观层面与城市结构有效衔接;中观层面对城市门户空间形态合理控制;微观层面对门户地区进行环境特色指引。由此建构了城市门户形象景观设计宏观、中观、微观设计相结合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以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门户地区的实例调研及深圳高铁新客站门户地区规划的项目参与,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设计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解读了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为研究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高铁给城市门户建设带来的改变,深入剖析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特征、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提出景观设计原则,为探索城市门户形象景观塑造的具体方法明确了方向。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研究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分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设计层次。宏观层面提出城市门户要与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体系、景观序列、生态系统、城市文化五个方面形成效的衔接;中观层面首次提出了六要素来合理控制城市门户的空间形态,分别为:主要路径、重要节点、视点廊道天际线、标志物、界面、街区;微观层面对塑造门户形象的主要意象景观要素(绿化、铺装、标识、广告、照明、公共设施)提出了详细的特色指引。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相互结合,创造出具有城市形象特色的门户景观。第四部分,先列举笔者实地调研的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门户地区案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景观设计体系的合理性,再以深圳高铁新客站门户地区规划项目验证设计体系的可操作性。

熊灿[10](2009)在《基于行为模式的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休闲行为相对应的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设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城市休闲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休闲的聚集场所,对于增进人们交往,丰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品质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们休闲生活质量的高低。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始终包含了社会和物理这两个层面,即空间中的行为与物质实体的有机结合。人是空间的行为主体,空间是为现实的人以及人在空间中的各种行为所服务的。因而,进行城市休闲空间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只有充分了解人的休闲行为模式,发掘行为与环境的深层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舒适宜人、充满人文关怀、具有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休闲空间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本文力图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借助环境行为学、建筑心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的辅佐,通过对空间形态与行为模式之间相互影响性的研究,将对城市休闲空间的理解和认识还原到对行为模式的探寻的基础上,认识二者之间的深刻联系,从而探讨如何从人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城市休闲空间形态的设计。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相关概念,建立了文章整体的逻辑结构;第二章在广泛阅读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历史演变及其相关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空间中休闲行为的活动规律,并从环境感知角度解读了行为主体与空间实体之间联系的建立;第四章分别从空间形态的实体要素和意象建构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空间对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五章归纳总结了基于行为模式的城市休闲空间形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思路,从多个方面具体探讨了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第六章综合以上章节的阐述和理论基础,以对典型实例的分析进一步论证空间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对现有空间的使用状况做出了评价。

二、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访澳门议事亭前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访澳门议事亭前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街道空间的含义与功能
        1.1.2 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的重要性
        1.1.3 信息技术时代下街道空间品质的认识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街道的空间形成与功能演化
        2.1.1 街道空间形成
        2.1.2 街道功能的演化
    2.2 街道空间品质的内涵
    2.3 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
        2.3.1 物质要素和空间指标
        2.3.2 基于主观认知构建评价体系
        2.3.3 基于新数据新技术的客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网络结构
    3.1 相关理论与方法
        3.1.1 城市街道网络
        3.1.2 基于密度分析的街道网络几何特征研究方法
        3.1.3 空间句法的街道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方法
        3.1.4 街道网络的可达性研究方法
    3.2 街道网络空间句法模型
        3.2.1 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原理
        3.2.2 街道网络模型构建过程
    3.3 街道网络结构分析
        3.3.1 街道空间形态基本分析
    3.4 街道空间网络几何特征
        3.4.1 空间句法结果分析
        3.4.2 街道可达性模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
    4.1 既有理论及方法
        4.1.1 街道活力的内涵
        4.1.2 大数据对街道活力研究的应用
        4.1.3 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研究方法
        4.1.4 权重网络的研究方法
    4.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
        4.2.1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原理
        4.2.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过程
    4.3 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分析
        4.3.1 设施与评论数的空间分布
        4.3.2 街道活力模型分析
        4.3.3 街道空间活力带动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图像分析
    5.1 使用街景图像的优势
        5.1.1 覆盖范围广
        5.1.2 客观真实
        5.1.3 要素丰富
        5.1.4 采集方便
    5.2 基于街景的图像分析方法
        5.2.1 图像数据特征
        5.2.2 街道环境要素
        5.2.3 街道环境要素提取方法
    5.3 建成环境街景图像识别过程
        5.3.1 数据采集
        5.3.2 图像识别模型
    5.4 建成环境特征
        5.4.1 特征分类
        5.4.2 单项要素特征分析
        5.4.3 组合要素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景观评价
    6.1 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1.1 街道环境传统评价方法
        6.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2 建成环境景观质量评价模型
        6.2.1 基于ELO评价系统的街景图像样本评分原理与过程
        6.2.2 基于ANN神经网络环境评价
        6.2.3 街道空间环境评价结果
    6.3 环境景观评价的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街道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7.1 街道空间品质对市民认知影响
        7.1.1 场所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7.1.2 街道空间构成的城市意象
    7.2 空间认知的媒介传播
        7.2.1 网络传媒的代表性
        7.2.2 网络传媒的空间反馈
    7.3 地方营造的公众参与
        7.3.1 互联网公众意见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7.3.2 公众参与下空间设计的符号化趋势
        7.3.3 从公众意见挖掘街道空间的改造潜力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方法与模型
        8.1.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法
        8.1.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1.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法
        8.1.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8.2.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结论
        8.2.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结论
        8.2.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5 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8.3 研究创新点
        8.3.1 多线索多维度的空间品质认知
        8.3.2 新数据新技术的街道空间应用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保护更新中的多维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议事亭前地商业街的发展沿革
2 议事亭前地商业街的文脉传承
    2.1 城市色彩的提炼与传承
    2.2 街区风貌的控制与延续
    2.3 场所精神的传承
        2.3.1 历史元素的保留更新
        2.3.2 空间性质的传承
结语

(3)基于可达与可视关系的澳门广场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广场的概念
        1.3.2 .广场的起源和发展
        1.3.3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关于城市广场空间品质的研究
        2.1.1 .广场物质空间要素
        2.1.2 .广场综合品质研究
    2.2 .空间句法理论
        2.2.1 .空间组构表示
        2.2.2 .句法手段
        2.2.3 .自然运动理论
    2.3 .公共空间的空间句法研究
第三章 澳门半岛城市广场的介绍与分类
    3.1 .城市广场的界定与表达
        3.1.1 .定义城市广场
        3.1.2 .城市广场的表达
    3.2 .澳门半岛城市广场简介
        3.2.1 .综合性传统历史广场
        3.2.2 .社区广场
        3.2.3 .综合性现代广场介绍
    3.3 .澳门半岛城市广场的分类
第四章 澳门半岛城市形态及其广场的宏观分析
    4.1 .澳门半岛城市发展及形态特征
    4.2 .澳门半岛城市系统空间句法分析
    4.3 .澳门半岛广场嵌入城市系统的整体描述
    4.4 .基于空间句法的广场可达性分析
        4.4.1 .广场相连的街道轴线特征量化描述
        4.4.2 .基于功能分类的广场可达性分析
        4.4.3 .基于街道网络规整度的分类广场可达性分析
第五章 澳门半岛广场视域分析
    5.1 .澳门半岛城市广场视域分析度量方法
    5.2 .基于功能分类的广场视域特征研究
        5.2.1 .广场视域特征量化描述
        5.2.2 .广场的视域特征对比
        5.2.3 .广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视觉联系分析
    5.3 .基于街道网络规整度分类的广场视域特征研究
        5.3.1 .有机、半规整和规整街道网络中广场的视域特征对比
        5.3.2 .有机、半规整和规整街道网络中的广场视域特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步行街侧界面研究——以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体验消费与历史商业街
    1.1 体验经济的兴起
    1.2 商业步行街与体验消费
    1.3 商业街界面构成与消费体验分类
2 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步行街
    2.1 概况
    2.2 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侧界面构成
3 调研分析:空间界面要素及体验营造
    3.1 强化娱乐体验的侧界面营造
    3.2 充满审美体验的侧界面营造
    3.3 传递教育体验的侧界面营造
    3.4 诱发巡世体验的侧界面营造
4 建议
5 结语

(5)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澳门内港
        1.2.2 时间范围
        1.2.3 内港人口概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回归以来澳门城市及建筑研究综述
        1.5.2 康泽恩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第2章 内港的城市形态时期
    2.1 初创期(1557-1840)
        2.1.1 地理环境:天然的避风港
        2.1.2 军事防御:易守难攻、葡华分离
        2.1.3 边陲文化:化外之地的自由贸易
        2.1.4 一港三区的基本形态框架
    2.2 成型期(1841-1900)
        2.2.1 鸦片战争以后的殖民管治
        2.2.2 华人与澳门工商业的发展
        2.2.3 两次填海扩张实现内港融合
    2.3 变革期(1901-1980s)
        2.3.1 二战结束以前的工业化发展规划
        2.3.2 二战后的工业繁荣
        2.3.3 现代城市和建筑法规形成
        2.3.4 新马路片区再开发引起空间重构
    2.4 衰退期(1980s至今)
        2.4.1 内港丧失发展动力
        2.4.2 港口重整和内港危机加剧
        2.4.3 新商业中心和住宅加速内港边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创期:疍民与葡人货物的中转站
    3.1 内港市集区的雏形:疍民滨水聚落
        3.1.1 疍民从事海上贸易活动
        3.1.2 滨水聚落的构成要素
        3.1.3 滨水聚落陆地化的过程
    3.2 内港市集区的平面格局
        3.2.1“一横多纵”三街街区
        3.2.2 大市场:军营墟市化
        3.2.3 沙栏仔街区的雏形
    3.3 市集区的混合土地使用
        3.3.1 商住功能分区
        3.3.2 华人与葡人对土地的争夺
        3.3.3 华人和葡人物业的分布
        3.3.4 火灾促进市集区土地的规范化
    3.4 1840 年以前内港形态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型期:殖民管治与华商崛起的核心商港
    4.1 平面扩张
        4.1.1 1866 年以前的街区扩张
        4.1.2 1866-1881 年的街区融合
        4.1.3 沿街巷排列的铺屋地块
        4.1.4 灵活填充的里围地块
    4.2 商业的发展
        4.2.1 房屋成为商品
        4.2.2 零售商业分布
        4.2.3 作坊和特殊行业
    4.3 建筑类型
        4.3.1 铺屋建筑
        4.3.2 里围建筑
        4.3.3 特殊建筑
    4.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4.4.1 土地管理双轨制的结束
        4.4.2 葡萄牙式城市化的影响
        4.4.3 中式住区的影响
        4.4.4 1841~1900 年形态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革期:工业化与商业繁荣的形态变革
    5.1 新马路片区再开发
        5.1.1 内港形态变革的尝试
        5.1.2 大市场地段扩充式再开发
        5.1.3 切割式的骑楼街区再开发
    5.2 国际风格的骑楼和新建筑
        5.2.1 骑楼铺屋的建筑平面
        5.2.2 从折衷主义到装饰艺术风格
        5.2.3 立面风格的频繁更迭
        5.2.4 建筑师对立面风格的影响
    5.3 工商业空间的转移
        5.3.1 新马路开通后的商业街格局
        5.3.2 内港商业街业态
        5.3.3 工厂作坊的分布
    5.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5.4.1 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
        5.4.2 二战中立地区的影响
        5.4.3 战后“繁荣计划”推动工业转型
        5.4.4 1901~1980 年代形态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衰退期:产业转移与空间竞争的边缘旧区
    6.1 平面格局的自发性演变
        6.1.1 1980 至2016年地块的总体变动
        6.1.2 地块细分和地块合并
        6.1.3 地块混合重组
        6.1.4 地块的城市休耕
    6.2 高密度住区的转化
        6.2.1 建筑层数的增长
        6.2.2 现代居住建筑平面类型
        6.2.3 建筑立面分类
    6.3 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
        6.3.1 不同分类标准
        6.3.2 回归前后内港土地使用功能的对比
        6.3.3 商业功能的转移和衰退
    6.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6.4.1“非法”土地分块分配制度导致地块的无序拆分
        6.4.2 街道准线制度对地块和建筑形态的随意调整
        6.4.3 分层所有权促进建筑竖向开发
        6.4.4 1980 年代~2016 年形态类型划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港与英国城镇传统商业核心区的比较
    7.1 街廓内蕴和变异
        7.1.1 传统商业核心区的起源:大市场
        7.1.2 街廓构成和总体变化
        7.1.3 建筑覆盖率和地块聚合度的演变
        7.1.4 里围和Burgage的变异类型
    7.2 街区扩张
        7.2.1 内港 1830-1880 年代的扩张区
        7.2.2 纽卡斯尔 1820-1850 年代的扩张区
        7.2.3 街区扩张的比较
    7.3 再开发
        7.3.1 整体平面格局的变革
        7.3.2 切割式大街
        7.3.3 建筑再开发
    7.4 规律性和差异性
        7.4.1 相同的平面格局演变方式
        7.4.2 政治因素是商业扩张的推动力
        7.4.3 交通引导传统城市核心区再开发
        7.4.4 碎片化居住和巨构化商业的差异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内港城市形态特征与澳门城市发展
    8.1 以内港为核心的近代城市发展
        8.1.1“内港时代”的开启
        8.1.2 内港向澳门半岛西北部扩张
        8.1.3 内港向澳门半岛东南部扩张
    8.2 内港平面格局与其它城区的分形比较
        8.2.1 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
        8.2.2 平面格局网格矢量法计算流程
        8.2.3 三要素分形特征的比较分析
        8.2.4 新城规划平面格局分维值的引导
    8.3 内港城市形态的区域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
        8.3.1 一级形态区域特征
        8.3.2 二至四级形态区域特征
        8.3.3 五个动力因素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本研究涉及的澳门档案馆历史地图
附录 2:2016 年澳门内港形态类型数据
附录 3:澳门内港形态区域索引图
附录 4:澳门内港形态区域索引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回归以来内地在澳门城市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关于澳门城市的发展历史研究
    2.1 史料的收集与梳理
    2.2 发展历程的归纳
    2.3 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2.4 典型区域的发展变迁
3. 关于澳门城市的多元文化研究
    3.1 宗教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3.2 族群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3.3 商业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4. 关于澳门城市的空间特色研究
    4.1 传统街道空间
    4.2 城市功能分区
    4.3 市域空间拓展
    4.4 城市肌理与环境文脉
5. 关于澳门城市的保护更新研究
    5.1 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5.2 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6. 关于澳门城市的规划设计研究
    6.1 战略规划层面
    6.2 总体规划层面
    6.3 城市设计层面
    6.4 专题规划
        (1)城市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环境
        (2)填海开发建设
        (3)公共空间与居住环境
7. 关于澳门城市的规划法规研究
8. 总结与展望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之对象
        1.1.1 中国近代建筑史之概念——内涵和外延
        1.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分期和简况
    1.2 本论文研究之意义和目的
        1.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1.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得阶段性成果
        1.2.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1.2.4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亦存在相当的不足和弱项
        1.2.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本论文研究之方法
        1.3.1 针对 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所做的分析
        1.3.2 针对三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做的分析
        1.3.3 论文内容分类及具体说明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1.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背景
        1.4.2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
    1.5 基础资料和相关文献概述
第2章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2.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2.1.1 1949 年之前,同时期人物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看法和表述
        2.1.2 1949 年~1983 年之前中国建筑史中对于近代部分的研究
    2.2 梁思成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论述与研究评述
    2.3 1949 年~1986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对于近代部分的表述与研究
        2.3.1 195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
        2.3.2 《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2.4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
        2.4.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2.4.2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局限及其成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1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3.1.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正式开展的肇因
        3.1.1.1 东亚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开展的国际环境
        3.1.1.2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内环境
        3.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的过程
    3.2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展开的前期工作
        3.2.1.1 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发生的转变
        3.2.1.2 日本方面所具备的条件
        3.2.2 中日合作和《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3.2.2.1 中日合作的开展《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策划
        3.2.2.2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编制与出版
        3.2.2.3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出版意义及成就
        3.2.3 中日合作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意义及成果
    3.3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3.3.1 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评述
        3.3.1.1 1986 年北京研讨会
        3.3.1.2 1988 年武汉研讨会
        3.3.1.3 1990 年大连研讨会
        3.3.1.4 1992 年重庆研讨会
        3.3.2 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3.4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3.5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5.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化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3.5.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际化
        3.5.1.2 中国近代建筑研讨会的国际化
        3.5.2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3.5.2.1 1996 年庐山研讨会
        3.5.2.2 1998 年太原研讨会
        3.5.2.3 2000 年广州·澳门研讨会
        3.5.2.4 2002 年宁波研讨会
        3.5.2.5 2004 年开平研讨会
        3.5.2.6 2006 年北海研讨会
        3.5.2.7 2008 年昆明研讨会
        3.5.3 7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3.6 工业遗产研究的开展
        3.6.1 “七·二五昆明商讨会”概况
        3.6.2 2008 年中国工业遗产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概况及意义
        3.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3.7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3.8 “深化”阶段(2008 年以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展望
        3.8.1 2010 年北京研讨会
        3.8.2 当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局面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歧与讨论
    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4.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问题的讨论
        4.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4.2 中国近代建筑的分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保护
    5.1 高校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概况
    5.2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5.2.1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简况及个人建议
        5.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5.2.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策划
        5.2.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要素探讨
    5.3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建筑的价值判定及保护研究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我见
    6.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正处在初级阶段
    6.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已经全面开展并进入正轨
        6.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为学科已经建立
        6.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础资料的搜集完成和基本学术架构的建立
    6.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目前尚不成熟
        6.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
        6.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不足
        6.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6.3.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性
        6.3.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不平衡性
        6.3.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整体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6.3.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研究队伍结构尚需调整
    6.4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规模及稳定性
        6.4.1 期刊选取的原因
        6.4.2 三种期刊的近代建筑史论文发表情况及分析
    6.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未来深化之展望
        6.5.1 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和进步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成果相结合
        6.5.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6.5.3 研究领域的扩展
    6.6 对研究者的更高要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总结
    7.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
    7.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7.2.1 研究的深度广度均不足
        7.2.2 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
        7.2.3 研究的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明显
        7.2.4 研究队伍缺乏层次,结构需调整
    7.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梁思成全集》中有关近代建筑的文章目录
附录 B 1958 年编写《中国近代建筑史》遗留的 32 个问题
附录 C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附录 D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相关资料
附录 E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一览表
附录 F 访谈笔录
附录 G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H 《华中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I 《建筑学报》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J 《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相关论文一览表(1999~2010)
附录 K 《新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L 《南方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M 《建筑师》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N 近代建筑主要相关着作一览表(1986~201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言
    1.1 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历史街区及其相关概念
        1.2.2 场所精神及相关概念
        1.2.3 对象界定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当代中国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几个问题
    2.1 透视历史街区复兴
    2.2 场所精神论丧——从现象看问题
        2.2.1 似曾相识
        2.2.2 见物不见人
        2.2.3 原真生活消失
        2.2.4 假古董横行
        2.2.5 认同感丧失
    2.3 小结
第3章 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理论回顾
    3.1 历史街区复兴的理论简述
        3.1.1 西方国家相关理论
        3.1.2 国内相关理论
    3.2 场所精神理论简述
        3.2.1 现象学——直观体验生活
        3.2.2 场所精神理论
    3.3 场所精神理论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构成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要素解读
    4.1 场所精神的形成、保存与张扬
        4.1.1 “容颜”安在?
        4.1.2 “青春”留驻?
        4.1.3 “梦想”张扬?
    4.2 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剖析
        4.2.1 “画纸”——背景要素
        4.2.2 “画作”——实体要素
        4.2.3 “神韵”——魅力要素
    4.3 场所精神三大要素观
    4.4 小结
第5章 用场所精神要素观解读靖港古镇
    5.1 复兴前的靖港
    5.2 复兴后的靖港
        5.2.1 个人亲历
        5.2.2 问卷调查
    5.3 解读与评价靖港
        5.3.1 融合自然,展现地域特性
        5.3.2 修旧如旧,复兴实体环境
        5.3.3 恢复生活氛围,延续人文魅力
        5.3.4 背后的故事
        5.3.5 失缺与不足
    5.4 感悟与启示
        5.4.1 延续原真风貌
        5.4.2 恢复原真生活
        5.4.3 接轨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复兴后的靖港古镇问卷调查
附录B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9)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 ——以铁路枢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国家战略层面:大型交通设施布局掀起城市门户建设的高潮
        1.1.2 城市发展层面:依托大型交通设施,引发门户功能区的兴起
        1.1.3 城市门户层面:良好的城市门户形象是城市主要核心竞争力
        1.1.4 规划编制层面:整体城市设计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
        1.1.5 理论研究层面:国内缺乏城市门户形象景观塑造的理论指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框架
第二章 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城市门户相关概念
        2.1.2 城市形象相关概念
        2.1.3 城市景观相关概念
        2.1.4 城市门户形象在城市形象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相关理论应用
        2.2.1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2.2.2 城市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2.3 城市形态结构相关理论
        2.2.4 城市道路交通相关理论
        2.2.5 城市文化学理论
第三章 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解析
    3.1 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特征
        3.1.1 景观体验的主体角度
        3.1.2 景观体验的客体角度
    3.2 城市门户形象景观建设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3.2.1 缺乏与城市景观的有机联系
        3.2.2 缺乏整体而系统的考虑
        3.2.3 缺乏地域化的个性特色
        3.2.4 缺乏人性化的环境设计
        3.2.5 缺乏生态性的整体考虑
        3.2.6 缺乏制度性的景观引导
    3.3 城市门户形象景观设计的原则
        3.3.1 整体性的原则
        3.3.2 地域文脉的原则
        3.3.3 以人为本的原则
        3.3.4 城市生态的原则
        3.3.5 景观美学的原则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设计体系
    4.1 宏观层面的结构衔接
        4.1.1 城市门户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衔接
        4.1.2 城市门户与城市景观序列的衔接
        4.1.3 城市门户与城市交通体系的衔接
        4.1.4 城市门户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
        4.1.5 城市门户与城市文化内涵的衔接
    4.2 中观层面的形态控制
        4.2.1 主要路径的景观控制
        4.2.2 重要节点的景观控制
        4.2.3 视点廊道天际线的景观控制
        4.2.4 标志物的景观控制
        4.2.5 界面的景观控制
        4.2.6 街区的景观控制
    4.3 微观层面的环境指引
        4.3.1 绿化指引
        4.3.2 铺装指引
        4.3.3 标识指引
        4.3.4 广告指引
        4.3.5 照明指引
        4.3.6 公共设施指引
    4.4 小结
第五章 应用研究—以深圳铁路枢纽门户为例
    5.1 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门户形象的景观设计
        5.1.1 背景分析
        5.1.2 宏观分析与城市结构的有效衔接
        5.1.3 中观解读门户空间景观形态的合理控制
        5.1.4 微观评析门户核心区环境要素的特色指引
    5.2 深圳新客站地区门户形象的景观设计
        5.2.1 背景分析
        5.2.2 规划定位
        5.2.3 宏观层面的有效衔接
        5.2.4 中观层面的合理控制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行为模式的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行为模式的概念阐述
        1.3.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与空间形态
        1.3.3 城市设计学与环境行为学结合的维度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认知
    2.1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的发展
        2.1.1 国内外城市休闲空间的历史演变
        2.1.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的发展趋势
        2.1.3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的现状问题
    2.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的相关构成
        2.2.1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对于城市的意义
        2.2.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2.2.3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的形态特征
        2.2.4 城市休闲空间的形态类型
    2.3 小结
3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分析
    3.1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中的休闲行为
        3.1.1 休闲行为的心理层面研究
        3.1.2 休闲行为模式的特性
        3.1.3 休闲行为模式的类型
    3.2 休闲行为模式的空间活动规律
        3.2.1 个体行为模式的空间活动特征
        3.2.2 群体行为模式的空间活动格局
    3.3 休闲行为模式的行为主体研究
        3.3.1 休闲行为模式的环境知觉特征
        3.3.2 休闲行为模式的空间意象形成
    3.4 行为模式对休闲空间形态的要求
        3.4.1 空间形态的动态组织
        3.4.2 多种休闲行为事件的引入
        3.4.3 空间设施舒适性的创造
    3.5 小结
4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4.1 空间形态与行为模式的关联
        4.1.1 相关理论研究
        4.1.2 空间形态与行为模式的相互作用
    4.2 空间形态实体要素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4.2.1 空间形体与行为模式
        4.2.2 空间界面与行为模式
        4.2.3 空间设施与行为模式
    4.3 空间场所意象建构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4.3.1 场所精神与行为模式
        4.3.2 可唤起记忆的城市空间
        4.3.3 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
    4.4 小结
5 基于行为模式的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5.1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可识别性原则
        5.1.3 多样化原则
        5.1.4 人性化原则
    5.2 城市户外休闲空间设计的调控手段
        5.2.1 空间容量的密度控制
        5.2.2 空间环境的知觉干预
        5.2.3 空间氛围的文化影响
    5.3 城市休闲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
        5.3.1 空间形态之构架整体性设计
        5.3.2 空间形态之界面协调性设计
        5.3.3 空间形态之生理舒适性设计
        5.3.4 空间形态之心理舒适性设计
    5.4 小结
6 实例分析
    6.1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
        6.1.1 西单文化广场的空间构成
        6.1.2 空间中的休闲行为模式
        6.1.3 空间形态与行为模式互动关系的体现
        6.1.4 改造后的变化
    6.2 重庆南滨路
        6.2.1 南滨路的空间构成
        6.2.2 空间中的休闲行为模式
        6.2.3 空间形态与行为模式互动关系的体现
    6.3 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访澳门议事亭前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D]. 梁景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保护更新中的多维度思考[J]. 王国光,钱紫艳. 建筑与文化, 2019(07)
  • [3]基于可达与可视关系的澳门广场空间形态研究[D]. 胡慧. 深圳大学, 2019(09)
  • [4]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步行街侧界面研究——以澳门议事亭前地商业街为例[J]. 王国光,何文婷. 建材与装饰, 2018(42)
  • [5]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郑剑艺.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6]回归以来内地在澳门城市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J]. 郑剑艺,田银生. 建筑与文化, 2015(06)
  •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D]. 李蓺楠. 清华大学, 2012(07)
  • [8]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研究[D]. 陈惠平. 湖南大学, 2011(07)
  • [9]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 ——以铁路枢纽为例[D]. 马肖. 长安大学, 2009(02)
  • [10]基于行为模式的城市户外休闲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熊灿. 重庆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城市中的人性化空间——参观澳门议事亭前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