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明中的沉寂森林(论文文献综述)
程庆文[1](2021)在《黄锦树小说离散书写研究》文中指出
吴求[2](2021)在《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与康德“感性”“知性”之阐释的结合探究 ——以课题创作《永恒进行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为现代西方一文艺流派,主张超越客观世界的常规现实与惯常经验,寻觅超然于外部现实与内部现实的且不受美学、经验、道德等条件约束的绝对真实,意图以文学及艺术等形式展现人的深层心理世界。超现实主义起于笔杆之下,却在视觉艺术领域影响深远,其中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绘画语言尤其体现出鲜明的风格与强烈的个性。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在《纯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第一版前言中指出形而上学陷入的窘境,康德认为完全的理性主义或是完全的经验主义都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人类的认识(Erkenntnis)具有两个主干,即为感性(Sinnlichkeit)与知性(Verstand)。通过前者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后者它们才被思维。本文围绕陶瓷绘画课题创作《永恒进行时》系列作品之理论研学和实践创作环节展开论述。理论方面,论文选取上述课题创作所涉概念作深入研学,创作实践则以陶瓷绘画作品为最终表现形式。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将作为画面的表达方式,同时作品呈现的主题、内容更大程度源自康德“感性”“知性”及其延伸的哲学概念。课题创作明确此二者后,再历构想、设计、实施等步骤方得最终陶瓷创作成品。从超现实主义绘画到康德哲学,跨学科探究得以于本次课题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可为创作者带来学术探究的更深入、理论视阈的新转换以及创作思维的再拓展等多方裨益。且在初步的理论认识与创作构思完成后还须在绘画上进行最终实践,因而于课题不同阶段之达成后,除却绘画作品本身的变换,思维视角的更新拓宽与艺术体悟的扭转更迭也蕴含其中。于艺术作品的孕育而言,创作者前期对理念概论的认知、把握、处理,以及后期对创作实践的预想、配置、实施皆作用于成品之最终面貌。
王兆玮[3](2021)在《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中的孤独主题》文中认为英娜·利沃芙娜·利斯尼扬斯卡娅(1928-2014)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俄罗斯女诗人、小说家。女作家出生于20年代末,40余年的创作时长使她几乎历经了苏联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社会的动荡、身家的不幸、创作道路的坎坷,以及生就敏感的心灵,铸就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个性卓异的艺术风格,在她的诗笔下,既有国家、社会、人民等宏大命题,也有生、死、爱等永恒主题,始终鸣响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情怀。她的诗内涵丰富,尤善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细腻,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别具匠心,同时不乏寓意深刻的哲理和《圣经》的隐喻。她的诗歌既有对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风的传承,又有对“白银时代”诗歌创作手法的吸纳,力求在完美融合古今诗歌传统的基础上铸就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旨在探究利斯尼扬斯卡娅诗作中的孤独主题,对其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进行论述,将英娜·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的内在和外在、过去与现在、成因与结果统一起来,同时探明其诗歌对俄罗斯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立体呈现女诗人的诗歌特色,以期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诗人形象。目前中国学界尚缺少对该诗人的相关研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与对我国既有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补白之处。笔者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法、社会历史批评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创作中的三本代表性诗集《孤独的馈赠》《宁静的风》《在索多玛郊外》为基础研究材料。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就利斯尼扬斯卡娅孤独主题诗歌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节中通过挖掘诗歌中爱情孤独的内涵,阐明了其爱情观的两大特点:矛盾性与悲观性。第二节中着重分析了诗歌中创作孤独的来源:其背景是政治上的压迫和社会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个人创作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根本原因是女诗人本人对创作真实性的坚守和对诗歌事业的不竭热忱,其表现正在于女诗人孤独中的不懈探索、与诗歌相生相携。第三节着力探究其诗歌中的生活孤独及其成因,笔者认为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诗人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以及公民的责任感,同时《圣经》的影响下产生的罪孽感也使她无法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置之不理。第二章着力对利斯尼扬斯卡娅孤独主题诗歌中极富特色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第一节中以组诗《在索多玛郊外》为例主要阐述了女诗人所用的《圣经》人物和故事及相关的隐喻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第二节中则以《孤独的馈赠》和《宁静的风》为主要研究材料,阐明其中细节艺术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第三节中以其诗歌中的两个典型意象“鸟类”和“镜子”为例,分析阐明利斯尼扬斯卡娅在意象选取和意境构建方面的独具匠心。第三章则在上述两章的基础上主要分析论述了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中对“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诗歌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尤其针对莱蒙托夫与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在孤独主题的成因、孤独观以及诗歌表现手法上的相似相异之处进行了比较分析,而后论述了利斯尼扬斯卡娅对阿赫玛托娃诗歌在内容、主题、情感表达、创作手法方面的继承。通过正文部分的分析和论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孤独”乃是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但是孤独主题诗歌中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是对俄罗斯诗歌精华的继承和发扬,其中蕴含着圣洁的爱情、对祖国的“奇异之爱”、对创作的不竭热忱。英娜·利斯尼扬斯卡娅绝不是一个只知“小情小爱”的“女”作家,而是一个心系天下、忧心家国的“大”诗人。
闫文盛[4](2020)在《灵魂与肖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时代感不能让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陷于时代之中。时代自身未必可以验证和完整地领略悬于时代上方的浩大时空。每一种具体的流淌都是潺湲或匆迫的,但每一种具体的流淌中都匿藏了完全意义上的死亡。注视时代时,我经常产生深远的惆怅之感,但是忘却它却可以使我心安。我不愿意让我的注视与水流的速度完全重合,我只愿意适时地关闭我的心襟。这样一来,时代之流才可以完全地覆盖我,我才可以完全地覆盖我。我未必愿意使全部的我裸露在外。
李想[5](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认为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徐锦辉[6](2020)在《安东尼·多尔小说的生态空间研究》文中指出安东尼·多尔(1973—)是美国新生代自然小说家。他小说的创作主要是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视野,通过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焦虑问题,探寻审美的新途径与书写的新模式。他小说的言说形式,以其独特的文字构成一种社会性的自我阐释。小说独特的程序使得书写空间获得张力,突破形式与内容、自然与社会的传统空间模式。论文对于他的《拾贝人》、《记忆墙》、《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三部作品,主要以生态批评、空间理论和生态美学的方法进行透视性分析,以表现他小说生态空间的书写风格、文本批评,以及理论形态。他小说所呈现的书写空间主要包括自然、荒野(自然与文化),精神三个空间。首先,小说的空间包涵着丰富的自然意识,呈现出自然、生命、精神的文学审美景观。其次,他致力于描写自然空间的土地意象,特别是自然乡土景观转化为荒野的象征。再次,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他围绕荒野景观展开生态书写,揭示生存困境与生态焦虑问题,表现出他对精神家园的依恋与追忆。他的空间书写形成了小说自身的可能性经验,敞开其新的生态图景与审美视域,在全球化视野下重建自然、文化与精神的书写话语体系。
徐锦辉[7](2020)在《大地·女性·救赎:安东尼·多尔小说的荒野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安东尼·多尔是美国的新生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以一种新的文体形式诠释荒野诗学。他更是以存在的大地语言去表达女性的自然身份,从而在小说里体现荒野审美的救赎主题。同时,多尔的小说也开启了未来小说书写的新模式,即以开放、碎片、诗性的话语,在小说里展开自由、平等、多元的叙事。他的荒野书写表现为生命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复调性、整体性审美精神的张扬。
海男[8](2020)在《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文中指出此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第一章:悬之念趴在窗口,雾是灰蓝色的。对面就是青云街四号,我之所以在青云街买下了住宅,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力量。而当我买下住宅不久,因为患了牙周炎就进了青云街四号,简言之,青云街四号是一家私人开的牙科诊所。开诊所的是一位三十七岁左右的女子,人们都叫她王医生。我进入诊所后,在场的患者都叫着王医生,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出来了。
张东[9](2019)在《自然的馈赠(组章)》文中指出蟋蟀整个夜晚,你将空旷叫于胸口,高尚的一夜,我悄声匍匐于草地上。整个夜晚,你拥有你的灵魂在克服夜晚的魔鬼,你是一个非常有胆识的朋友,敢爱,敢恨。黎明降临,你背着无上的光跳进草丛,到彼岸去,或者返回巨大的森林中。不是说,你要攀爬高山吗?去寻找唯一的歌喉,在山岗,你会俯视一个无知的世界,在须臾之间,你会叫我,我也不是我,我是另一个世界。
宋敏[10](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二、黎明中的沉寂森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黎明中的沉寂森林(论文提纲范文)
(2)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与康德“感性”“知性”之阐释的结合探究 ——以课题创作《永恒进行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理论研究现状 |
(二)创作实践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与康德哲学概念之理论探究 |
一、影响课题涉及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主要哲学理论 |
二、课题创作主要涉及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 |
(一)物象选择 |
(二)空间结构 |
(三)组合设计 |
三、课题创作涉及康德哲学之“感性”与“知性” |
(一)一切知识的主干 |
(二)感性之经验性直观与先天纯直观 |
(三)知性之纯粹逻辑与应用逻辑 |
第三章 作品《永恒进行时》的创作实践 |
一、创作构思 |
(一)基本思路 |
(二)融合设想 |
(三)理论汇入 |
(四)表现形式 |
二、创作过程 |
(一)瓷上预想 |
(二)瓷画绘制过程 |
三、展示效果 |
第四章 作品《永恒进行时》创作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
一、跨学科融合探究 |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与康德哲学概念结合适配性之探索 |
二、传统绘画载体与现代绘画语言结合探究 |
(一)陶瓷材质古典的表现形式与现代绘画语言的有机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实践展示 |
一、毕业创作展示及创作说明 |
二、精选习作展示 |
附录 |
一、中期展览作品照片 |
二、作品创作实践的重要过程、图录 |
三、作品发表证明 |
致谢 |
(3)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中的孤独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引言 |
第一章 孤独主题诗歌的内涵 |
第一节 爱情孤独——矛盾性与悲观性 |
第二节 创作孤独——真实性与坚守 |
第三节 生活孤独——人民性与罪孽感 |
第二章 孤独主题诗歌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圣经》隐喻——以组诗《索多玛郊外》为例 |
第二节 细节艺术 |
第三节 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以“鸟类”与“镜子”为例 |
第三章 俄罗斯孤独主题诗歌对利斯尼扬斯卡娅的影响 |
第一节 利斯尼扬斯卡娅与莱蒙托夫 |
第二节 利斯尼扬斯卡娅与阿赫玛托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灵魂与肖像(论文提纲范文)
1.时代感 |
2.冲动之未完 |
3.荒旷人物外形 |
4.昌耀(一) |
5.昌耀(二) |
6.昌耀(三) |
7.昌耀(四) |
8.昌耀(五) |
9.昌耀(六) |
10.珍奇的诗也都有光芒的棱角 |
11.绽开 |
12.聚集 |
13.那些虚幻的碎影子并不坚实 |
14.苍老如古 |
15.记忆收缩的枯井 |
16.钟声 |
17.指路之人 |
18.沉默的疤 |
19.谈论思想的人 |
20.旅行 |
21.乡愁之涌动 |
22.院落 |
23.吸引 |
24.远天的轮廓线 |
25.夜色撩人中浓密的雾 |
26.致意这些伟大的灵魂 |
27.洗涤 |
28.深厚不污的积雪 |
29.某日,大河泛为金色 |
30.万千复数 |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
小结 |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小结 |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
小结 |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
二、民族魂的书写 |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
(6)安东尼·多尔小说的生态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空间叙事: 多尔小说生态空间的构成与特质 |
第一节 小说生态空间的言说结构 |
一、自然地域的宏观视角 |
二、社会文化的创伤意识 |
三、内在空间的精神表征 |
第二节 小说生态空间的书写风格 |
一、非线性时间的断裂机制 |
二、感知空间的记忆单元 |
三、艺术时空的复调图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然书写: 生态空间的审美体验与意识生发 |
第一节 自然意识的主体形成 |
一、等级制度的受害者 |
二、文明制度的抗争者 |
三、自然世界的守护者 |
第二节 自然表象的伦理内涵 |
一、动物命运的自然象征 |
二、女性身份的生态表达 |
三、人性与物性的多维共生 |
第三节 自然境遇的审美规范 |
一、自然意象的审美秩序 |
二、自然构造的生态逻辑 |
三、自然生命的艺术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荒野景观: 生态空间的审美形态与文化转向 |
第一节 荒野情节的审美视界 |
一、原乡模式的自我再现 |
二、感官语言的文化透视 |
三、诗意情境的价值延伸 |
第二节 荒野语境的审美特征 |
一、动物的自然性本质 |
二、自然的神圣性色彩 |
三、荒野的生态性关系 |
第三节 荒野空间的审美蕴藉 |
一、个体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平等旨趣 |
二、蓝色海洋与绿色森林的心灵呼唤 |
三、趣味自然与生态文化的诗意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神意指: 生态空间的审美救赎与话语超越 |
第一节 意象空间的情感变换 |
一、孤独空间的焦虑书写 |
二、死亡空间的虚无表达 |
三、生存空间的审美诉求 |
第二节 文学空间的诗性探寻 |
一、《拾贝人》的逃离与寻归 |
二、《记忆墙》的遗忘与乡愁 |
三、《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昏暗与光晕 |
第三节 精神空间的生态救赎 |
一、敬畏意识的现代启示 |
二、人文主义的现代反思 |
三、写作视野的现代超越 |
本章小结 |
五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大地·女性·救赎:安东尼·多尔小说的荒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物与自然的野性形态 |
二、人与自然的神性色彩 |
三、自然与生态的互文氛围 |
四、写作与话语的审美超越 |
五、结语 |
(8)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悬之念 |
第二章:逃之韵 |
第三章:生之恋 |
第四章:因之果 |
(9)自然的馈赠(组章)(论文提纲范文)
蟋蟀 |
布谷鸟 |
喜鹊 |
蚂蚁 |
蝈蝈 |
土地 |
我 |
(10)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
第四节 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
第四节 王镇和《枪》 |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
余论 |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黎明中的沉寂森林(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锦树小说离散书写研究[D]. 程庆文. 湖北大学, 2021
- [2]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与康德“感性”“知性”之阐释的结合探究 ——以课题创作《永恒进行时》为例[D]. 吴求.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3]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中的孤独主题[D]. 王兆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灵魂与肖像[J]. 闫文盛. 雨花, 2020(11)
-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6]安东尼·多尔小说的生态空间研究[D]. 徐锦辉.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大地·女性·救赎:安东尼·多尔小说的荒野书写[J]. 徐锦辉.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8]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J]. 海男. 作品, 2020(03)
- [9]自然的馈赠(组章)[J]. 张东. 扬子江诗刊, 2019(04)
- [10]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