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出台鼓励个私企业发展新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余思雨[1](2021)在《减税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认为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制造业曾对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安徽省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突破瓶颈,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当下,高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值得研究的主题。论文在阐述减税政策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梳理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减税政策并对其作用进行相应评价。然后以安徽省制造业为例,从税收负担和税负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减税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高的税收负担对企业转型升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2)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亦对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3)流转税税负和所得税税负与劳动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较高税收负担既不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也不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结论,论文最终针对性提出促进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张瑞涛[2](2021)在《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继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之后又一次制度变迁。到2020年底全国已有近八成地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核心任务,剩余20%左右未改革农村地区将于2021年收官完成。那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改革的内在逻辑与特征何在?方式又是什么?农村改革仅是手段,发展集体经济才是最终目的。那么改革的创新发展空间何在?面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力求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给予解释,并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基层持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对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作者2018年—2020年对11省(市)18县(市、区)的实地调研,采用座谈、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获取的资料,基于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框架下,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产权科层结构模型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第一,基于科层视角理论剖析产权制度改革。第二,阐释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特征。基于11省(市)18县(市、区)的调研从清产核资及量化资产、界定成员等各环节和试点的整个过程阐释本轮(2015年以后)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特征。第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典型案例分析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第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即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新方式。以陕西省高陵区等四个地区为例,重点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联营制‖创新发展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村集体资产―嵌套性‖规则体系及其双向互动机制说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采用产权科层理论分析发现,(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科层规则构成―嵌套性制度体系‖,通过正向促进和反向反馈的双向机制形成动态良性循环制度体系,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改革与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产权改革产权科层结构在国家主体这一科层存在差异。第二,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是核查资产—确定资产主体—以股权形式分配到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内在逻辑是集体组织成员化、集体资产资本化,资本(财产)随成员走,成员随股份走。(1)界定成员:确定了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2)产权制度改革最根本的步骤是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具备目标任务结构层层深入,制定的相关政策富有弹性,以及评估体系系统性整体特征。但也不能忽视政策试点方式―政策势差‖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第三,制度环境是影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制度环境的动态变化引致―潜在收益‖的产生,为创新制度提供可能性。多层次主体协作结构是决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高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多层次参与主体尤其是初级行动团体通过识别―潜在收益‖、判断制度变迁成本收益的高低、选择制度变迁方式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新均衡,进而获得―潜在收益‖。多层次主体参与产权制度改革,各主体各司其职高效协作,一方面高质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另一方面―捕获‖最大量制度绩效。根据经验以及所处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均衡的程度和原因敏感度不同,以此形成差异化制度变迁方式。本研究借鉴杨瑞龙等(2000)和吴红宇(2004)阐释的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两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属于复合型;来安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属于单一型。第四,―联营制‖创新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即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关键是突破村(组)本身的封闭性,前提条件是产权归属清晰,借助置换或整合手段使集体资产形成规模效应,并运用规模效应和政策倾斜形成虹吸效应吸引社会企业入驻,并将农村资产以股份形式加入涉农龙头企业、村(组)与村(组)合作、村企联合建设、扶贫开发等多种方式联合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使农村地区形成广义上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由内向外扩散带动经济发展。但四种创新发展模式存在各自的不足,其他地区在借鉴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与所选模式的契合性,以便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得到如下政策启示: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加强集体组织带动作用;构建动态政策支持保障系统,发挥产权制度改革的外溢效应;全面开展配套改革,形成农村综合改革联动效应;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产权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等多项政策启示。
李首骏[3](2020)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提高创新力和发展动力十分关键,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快速发展,5G通讯、智能企业、智慧城市不断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中央和各地方为此制定了许多有关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收集和整理,筛选出64条政策文本,先从政策制定时间、制定主体、文本类型、文本关联度上分析。随后构建以政策工具为X维度,以一、二、三产业为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进行量化分析。最后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抽取政策高频词与主题,通过比对中央与地方云图,各省市之间云图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发布存在单独发文多、联合发文少的情况;第二,政策多为计划、规划和意见,可能存在没有办法执行落地的情况;第三,供给和环境类政策工具数量较多,需求类数量少,策略性措施在环境类工具中占比最多,需求类工具则以政府采购为主,而且三大产业中仅第一产业运用了所有政策工具;第四,河北省、江西省和重庆市在制定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时,未考虑技术层面,中央政策起指导与统领的作用,各省市政策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人工智能政策。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有关部门间沟通联系,共同谋划制定相关政策;第二,加强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使用,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与三大产业融合;第三,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措施、方案、指南类政策制定力度,规范产业行业标准;第四,各省市需继续聚焦三大产业,加大对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关注度,确保政策规范与本地实际相匹配,顺利落地生根。
白杉[4](2020)在《政策工具视角下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关键杠杆。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安徽省在积极贯彻国家有关战略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地方区域创新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研究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对未来促进安徽省持续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对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一,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梳理了区域创新政策的分析路径和政策组合的有关理论基础,明确了本研究中的关键概念。第二,通过研读文件资料和近年来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对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的发展成效进行了归纳。第三,通过收集安徽省2004年至2019年十五年内的区域创新政策并按政策条目进行分类,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文本类型、发文主体、政策时间、政策空间、政策领域、政策工具等六个方面对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软件提取出890条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关键词,构建共词矩阵,生成共词网络图。最后,基于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研究表明,安徽省2004年至2019年间区域创新政策以2008年和2015年为界限,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时期。2004-2007年,以国家批准合肥市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发端,安徽省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探索建立符合本省实际和本地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2008-2014年,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为主题,安徽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推动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措施;2015年至今,安徽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重心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统计结果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目前以单一主体发文为主,缺乏政策主体间的横向协作;在政策空间方面,以针对全省整体发展和省内部分地区发展的政策为主,较少涉及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合作发展,地区间协作和国际协作程度不足;在政策工具方面,五类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失衡,以环境面政策工具的使用为主,战略面、供给面、评估面政策工具大致相当,但使用水平较低,需求面政策工具使用比例最低;在政策工具作用领域方面,存在产业企业、金融财税、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支持较多而科技人才、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领域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在政策工具与科技企业特征匹配方面,缺乏从科技企业特征出发而设计的政策工具作用发挥机制,针对科技企业的政策工具设计多为宏观宽泛的。因此,第一,应加强政策主体间的横向协作与沟通,打破部门间的分工壁垒;第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共赢,开展跨区域协作与交流,通过实地调研与人才交流,向其他省份学习先进的区域科技发展经验;第三,均衡政策工具使用力度,增加需求面政策工具的使用,重视对成果吸纳方的激励,重视环境面政策工具的辐射作用;第四,平衡各领域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增加区域创新政策在人才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三个领域的支持力度;第五,增加从企业特征出发的政策工具运用设计,为不同的企业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指南。
王琴[5](2020)在《我国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的统计关系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作为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变量,跨境电商政策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它对于引导和保障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评价方法对2012-2019年我国26个地区的跨境电商政策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1)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包含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和政策层级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进行单维度和二维交叉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不均衡,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支持和法规管制的使用较为频繁,而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数目偏少。(2)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提取关键词、中心性分析和绘制网络图,对26个地区的跨境电商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服务”、“物流”、“模式”和基础设施类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较高,“质量”和“备案”的度数中心度较低,说明区域跨境电商政策所研究的热点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3)运用PMC指数模型评价方法,通过筛选政策样本、确定评价指标、计算PMC指数,对26个地区的跨境电商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区域跨境电商政策效果总体较好,但针对具体环节的监管政策效果较差,需要针对这些政策进行改进。基于上述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针对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对其频率进行调整,从而加强政策的实施力度;二是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外包和海外机构管理的使用力度,以增强政策效果;三是加强商品质量监管,降低安全风险;四是加强跨境电商企业及产品的备案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彭华[6](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秦婉婉[7](2019)在《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发挥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作用,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体经济是国家自立的脊梁,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国家富强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之根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振兴实体经济开辟广阔的发展途径,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钢铁产业作为安徽省主要的实体经济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受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安徽省钢铁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多重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本论文阐释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说明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为论文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论述,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依据,通过深入剖析安徽省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发现安徽省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矿山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改革没有到位、员工安置工作不到位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发掘促进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内容全面具体,切实可行。从严控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角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借助“互联网+”推进服务化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为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建议,最终推动安徽省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丁伟伟[8](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任思达[9](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杨晶晶[10](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二、安徽省出台鼓励个私企业发展新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出台鼓励个私企业发展新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减税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相关税收政策的理论分析 |
2.1 减税相关理论 |
2.1.1 古典学派减税理论 |
2.1.2 凯恩斯学派减税理论 |
2.1.3 供给学派减税理论 |
2.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转型 |
2.2.2 产业升级 |
2.3 税收政策激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内生增长理论 |
2.3.2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3 税式支出理论 |
2.4 减税政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
2.4.1 税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2.4.2 减税政策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税收政策梳理及作用分析 |
3.1 我国减税政策的梳理 |
3.1.1 增值税政策 |
3.1.2 企业所得税政策 |
3.1.3 其他税种及附加政策 |
3.2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
3.2.1 研发费用的税收政策 |
3.2.2 技术转让的优惠政策 |
3.3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 |
3.4 其他税收政策 |
3.5 减税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第4章 减税政策对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4.2.1 样本数据选择与来源 |
4.2.2 变量选择 |
4.2.3 模型构建 |
4.3 税收负担与税负结构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4.3.3 税负结构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4.4 非线性关系检验和稳健性检验 |
4.4.1 非线性关系检验 |
4.4.2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税收负担和税负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结果 |
5.1.2 非线性关系及稳健性检验结果 |
5.2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
5.2.1 巩固减税政策、优化税制结构 |
5.2.2 鼓励人才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 |
5.2.3 降低税收负担的政策建议 |
5.2.4 激励企业研发的税收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研究评述 |
2.1 产权制度研究 |
2.2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2.3 农村―三变‖改革 |
2.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及评价 |
2.4.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
2.4.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因素 |
2.4.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评价 |
2.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总结 |
2.5.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
2.5.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2.5.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生问题的原因 |
2.5.4 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的路径 |
2.6 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产权、农村集体产权 |
3.1.2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3.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2 理论基础 |
3.2.1 产权理论 |
3.2.2 科层制与自然资源产权科层理论 |
3.2.3 制度变迁理论 |
3.2.4 集体行动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与进展 |
4.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 |
4.1.1 农村地区集体发展存在多重问题 |
4.1.2 财产性收入偏低但农民主动参与改革意识增强 |
4.1.3 顶层制度设计和试点推动 |
4.1.4 农村地区技术水平显着提升 |
4.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
4.2.1 探索改革阶段 |
4.2.2 试点改革初始阶段 |
4.2.3 试点扩大阶段 |
4.2.4 ―扩面提速集成‖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分析:基于科层视角 |
5.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嵌套性‖规则特征 |
5.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层机理分析 |
5.3 不同类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层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在逻辑与特征 |
6.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在逻辑 |
6.1.1 清产核资及量化资产 |
6.1.2 界定成员 |
6.1.3 股权设置与管理 |
6.1.4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6.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三变‖改革二者关系 |
6.3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征 |
6.3.1 产权制度改革目标任务结构逐层递进 |
6.3.2 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制定富有弹性 |
6.3.3 产权制度改革评估体系极具系统性 |
6.3.4 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政策势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 |
7.1 案例选取和基本情况 |
7.1.1 案例选取 |
7.1.2 案例基本情况 |
7.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的案例分析 |
7.2.1 复合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 |
7.2.2 单一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 |
7.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的案例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联营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
8.1 ―联营制‖内涵机理 |
8.2 ―联营制‖实践探索 |
8.2.1 ―联营制‖实践模式 |
8.2.2 ―联营制‖深度解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政策分析研究现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政策文本主题挖掘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框架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工智能产业 |
二、人工智能产业链 |
三、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量化分析法 |
二、文本主题挖掘技术 |
第三章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政策的类型化分析 |
一、政策制定时间 |
二、政策制定主体 |
三、政策文本类型 |
四、政策间关联性 |
第三节 政策工具研究理论综述 |
一、政策工具的内涵 |
二、政策工具的分类 |
三、政策工具的应用 |
第四节 涉及产业分类标准 |
第五节 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构建二维分析框架 |
二、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三、涉及产业维度分析 |
四、政策工具与三大产业二维量化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主题挖掘 |
第一节 文本预处理 |
一、文本分词处理 |
二、停用词处理 |
三、词频统计处理 |
第二节 LDA主题模型处理 |
第三节 可视化处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政策文本处理源程序 |
二、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列表 |
三、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内容编码表 |
致谢 |
(4)政策工具视角下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区域创新政策的相关研究 |
1.2.2 政策工具视角相关研究 |
1.2.3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共词分析法 |
1.4.4 对比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政策 |
2.1.2 政策工具 |
2.2 政策分析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现状概述 |
3.1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历史沿革 |
3.2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实践取得的成效 |
3.2.1 安徽省创新产出能力稳步提高 |
3.2.2 安徽省创新资源总量迅速增长 |
3.2.3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
3.2.4 安徽省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
3.2.5 安徽省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
第四章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工具的文本分析 |
4.1 政策分析理论框架 |
4.2 样本选择与政策文本编码 |
4.2.1 样本选择 |
4.2.2 分析单元与维度确定 |
4.2.3 政策条目编码 |
4.3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统计分析 |
4.3.1 政策主体维度分析 |
4.3.2 政策时间维度 |
4.3.3 政策空间维度 |
4.3.4 政策文本形式维度 |
4.3.5 政策领域维度 |
4.3.6 政策工具维度 |
4.4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共现网络分析 |
4.4.1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条目高频关键词提取 |
4.4.2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条目高频词共词矩阵构建与转化 |
4.4.3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条目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 |
第五章 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 |
5.1 政策主体间协作不足 |
5.2 政策跨区域合作不足 |
5.3 政策工具运用比例失衡 |
5.4 政策工具作用领域分布不均衡 |
5.5 缺乏从企业特征出发的政策工具运用设计 |
第六章 优化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组合的建议 |
6.1 加强政策主体间的横向协作 |
6.2 加强区域间的协作 |
6.3 均衡五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 |
6.4 均衡各领域的政策工具使用力度 |
6.5 增加从企业特征出发的政策工具运用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我国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的统计关系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本文的难点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跨境电商政策的回顾与评述 |
一、以试点为主的跨境电商政策初探阶段(2012-2013 年) |
二、以便利化措施为主的跨境电商政策优化阶段(2014-2015 年) |
三、以监管问题为主的跨境电商政策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 |
第二节 有关跨境电商政策量化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一、现有跨境电商政策监管问题的研究 |
二、跨境电商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研究 |
三、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 |
第三节 有关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一、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政策量化研究 |
二、基于政策关键词视角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
三、基于文本分类视角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
第三章 基于工具视角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工具视角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政策工具维度的分析 |
二、政策层级维度的分析 |
三、政策主体维度的分析 |
第二节 跨境电商政策文本选择及编码 |
一、跨境电商政策文本选择 |
二、跨境电商政策文本编码 |
第三节 基于工具视角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统计分析 |
一、政策工具维度频数统计分析 |
二、政策工具与政策层级频数的交叉统计分析 |
三、政策工具与政策主体频数的交叉统计分析 |
四、政策层级与政策主体频数的交叉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政策关键词分类 |
一、基础设施建设类关键词 |
二、资源支持类关键词 |
三、供应链管理类关键词 |
四、示范建设类关键词 |
五、货物监管类关键词 |
六、运营方式类关键词 |
第二节 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基于26个地区的分析 |
一、中心性分析指标 |
二、主要热点的中心性分析 |
第三节 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基于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分析 |
一、东部地区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 |
二、西部地区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 |
三、中部地区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 |
四、东北地区跨境电商政策热点研究 |
第五章 基于PMC模型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评价 |
第一节 跨境电商政策评价的PMC模型 |
一、政策文本的筛选 |
二、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PMC指数的计算及PMC曲面的绘制 |
第二节 基于PMC模型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评价 |
一、PMC指数变量计算 |
二、PMC指数的计算 |
第三节 基于PMC模型的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以重点地区为例 |
一、基于PMC模型的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
二、基于PMC模型的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
三、基于PMC模型的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四、基于PMC模型的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五、基于PMC模型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
5.5.2 模型的建立 |
5.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1.1 发展规划政策 |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供给侧 |
2.1.2 结构性改革 |
2.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论述 |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第3章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
3.1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
3.1.1 逐步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
3.1.2 提高钢铁产业效益降低成本 |
3.1.3 提升企业创新力补技术短板 |
3.1.4 做好钢铁企业员工安置工作 |
3.2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困境 |
3.2.1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
3.2.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2.3 员工安置工作不到位 |
3.2.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3.2.5 部分企业矿山枯竭 |
3.2.6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
3.3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困境的原因 |
3.3.1 钢铁行业收益高且准入门槛低 |
3.3.2 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产能过剩 |
3.3.3 钢铁企业退出转型机制不健全 |
3.3.4 政府职能定位考核制度不健全 |
3.3.5 钢铁产业的科研资金投入较少 |
3.3.6 钢铁产业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 |
第4章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
4.1 严控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 |
4.1.1 淘汰钢铁产业的落后产能 |
4.1.2 严控钢铁产业的新增产能 |
4.1.3 优化钢铁产业的存量产能 |
4.1.4 开拓钢铁产品的销售市场 |
4.2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角色转型 |
4.2.1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4.2.2 加大财税支持精准发力 |
4.2.3 妥善安置员工做好托底 |
4.2.4 严控钢铁行业准入标准 |
4.3 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4.3.1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4.3.2 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 |
4.3.3 努力实现创新型管理 |
4.3.4 实施品牌创新战略 |
4.4 利用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 |
4.4.1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
4.4.2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
4.4.3 降低企业用能和用地成本 |
4.4.4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
4.5 借助“互联网+”推进服务化转型升级 |
4.5.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
4.5.2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4.5.3 调整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
4.5.4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安徽省出台鼓励个私企业发展新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减税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余思雨. 上海海关学院, 2021(02)
- [2]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D]. 张瑞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D]. 李首骏.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4)
- [4]政策工具视角下安徽省区域创新政策研究[D]. 白杉. 安徽大学, 2020(08)
- [5]我国区域跨境电商政策的统计关系与评价[D]. 王琴.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7]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秦婉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