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储备粮补贴体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品洁[1](2021)在《徐州粮食储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孙永昌[2](2020)在《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临沂市成品粮储备是稳定临沂市粮食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储备。自2017年4月在临沂实施以来,针对成品粮储备的法律法规不断地建立健全,储备的政策制定部门、监督部门、代储企业探索实现了一系列的储备执行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较好的社会反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依然会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做好成品粮储备,发挥成品粮储备应有的效果,是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特别是储备安全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借鉴公共管理理论,对临沂市成品粮储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主要借鉴国家安全理论、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和政府机构改革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缺位与越位,监督部门的失位,代储企业的不当位,以及机构改革储备关系变化后产生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成果有两个:一是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临沂市成品粮储备问题全貌,找出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缺位和越位的核心问题。二是系统地研究临沂市成品品粮储备问题,借鉴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经验和不同地市成品粮储备经验,从成品粮储备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管工作、轮换机制、市场化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利用系统分析法对临沂市成品粮储备过程研究,以此引起学者对我国成品粮储备领域的问题研究。
张泽群[3](2020)在《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关键农产品有效供给”战略要求,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而粮食收储政策是国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收储政策,并陆续出台了多方支持粮食收储的配套政策,2018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趋向的粮食收储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去库存和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内容的粮食收储制度得到长足发展,在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中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粮食产量,充盈了粮库,但也带来了收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财政补贴政策针对主要大型粮食产区的作用效果十分显着,但对于局部、个体农户的小型生产者来说仍体现不出政策的普惠性;针对粮食科技政策在科技储粮方面虽有所推进,但整体水平发展缓慢,部分地区仍处于旧生产模式,粮储损耗率高;随着粮食去库存工作的不断推进,“转圈粮”等问题不断凸显,国家在粮食收储监管政策上还存在一定不足。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主产区在推进粮食收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对粮食收储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必要时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辖区粮食收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粮食收储政策的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农业弱质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现状,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收储存在着价格政策调整不科学、财政补贴政策结构不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不完备、监管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在粮食管理政策方面的经验,以及国内山东、福建、浙江省的先进政策经验,并结合目前省内粮食收储政策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价格市场化政策改革、完善粮食收储政策结构体系、充分平衡政策相关利益关系;建立粮食补贴标准市场化机制、加强财政结构性政策调整、建立粮食财政补贴双挂钩制度;加强粮食收储提质增效政策导向作用、建设高技术粮食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粮食科技推广机制;完善粮食收储法治监管体系、加强粮食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建设监管检测风险管控制度等加强黑龙江省粮食收储的政策建议。
吴昊[4](2020)在《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得到大幅增长,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却面临着耕地不足、水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我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储备作为承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蓄水池”,具有以丰补歉、调节粮食市场的重要功能,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对“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粮食储备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之前,我国政府的粮食储备任务主要由中央承担。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并规定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粮食的专项储备任务,地方粮食储备的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但各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备的态度相当消极,挪用储备资金、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代表中央行使粮食储备职能,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储粮成立之后,中央并没有规定地方可以不储备粮食,而是明确要求“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规模。但事实上地方在粮食储备上更加依赖中央,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储备规模,中央几乎完全承担了粮食储备任务。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把粮食储备落到了实处,中央抓到了粮食,可保证在关键时候能调得动粮食,中央粮食储备在稳定粮食市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维护种粮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代表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改革的关键是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本文主要围绕“政府为什么要储备粮食——粮食储备仅由中央承担存在什么问题——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对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进行研究。全文除了导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分为四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各个时期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做法、主要问题与成效,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储备中承担的责任。在粮食自由购销、粮食统购统销与粮食流通双轨制两个时期,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了粮食储备的责任,同时中央也积极鼓励地方储备粮食;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粮食储备责任;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粮食储备制度后,我国的粮食储备责任主要由中央承担。由于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文件强调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从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角色。第二,从粮食储备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粮食储备在发挥稳定粮食市场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我国的粮食储备主体还包括农户和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企业,而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不具有平抑粮食市场的功能,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也不能代替政府的储备,因此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政府应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第三,对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后果进行了分析。代理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层级太多的问题,二是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问题。中储粮实行的“总公司—分公司—直属库”的多层级组织结构既增加了激励成本,又增加了监督成本。中储粮的直属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布点较少,当非主产区一旦发生某种危机导致粮食紧缺时,粮食的调运将对我国的运输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中储粮不断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粮食资源拓展经营业务,使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一方面增加中央的激励成本,另一方面使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使中央承担了本应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粮食储备职能,然而这种粮食储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仍然应该回到由地方承担,我国应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分级粮食储备体系。第四,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是我国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责任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基础。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支出仅占全国粮食储备支出的29%,证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非常低。总体而言,常住人口规模、城镇人口比重和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交通状况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文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对粮食主产区来说,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常住人口规模的影响不显着;对主销区及产销平衡区来说,常住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此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还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一个地区愿意多储备粮食,则其邻近地区也愿意多储备粮食,反之反是。政府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及其外部性可能是导致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存在空间自相关的重要原因。第五,构建粮食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设立专门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粮食企业接管中储粮的粮食经营业务、设立粮食储备基金和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并从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的法制建设、完善各层级粮食储备的协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加强粮食储备领域的科研投入和多渠道筹集粮食储备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创新:第一,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虽然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政府应该为粮食储备承担责任,但是并没有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本文论述了粮食储备在发挥平抑粮食价格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见4.3),并进一步论述了农户和企业不能代替政府粮食储备的原因(见4.4.2),从而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因此政府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见4.3.2)。第二,运用博弈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储粮存在的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后果进行了理论阐释。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中储粮存在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储粮的管理层级太多会导致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增加的后果(见5.1.2),运用多任务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的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会导致中央对中储粮的激励成本增加和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的后果(见5.2.2)第三,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地方政府缺少粮食储备的意愿,但是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本文以地方政府的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衡量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见6.1.1、6.1.2、6.1.3),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因素(见6.3.4)。
魏锦秀[5](2019)在《皋兰县储备粮在储备、流通和轮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有粮食的生产、粮食的储备及粮食的流通,以上各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乎到国家在粮食层面的安全,而粮食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的储备管理,所以储备粮管理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家宏观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好国家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分季供应、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供需平衡以及战略性储备粮的需要。本文以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模块角色关系为研究出发点,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调控政策,不断细化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的储备粮管理研究模式。本文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皋兰县储备粮管理中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不断深挖皋兰县储备粮管理中的问题和储备粮管理政策环境的状况。在发现、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呈现出皋兰县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国营(县直属管理企业)及民营企业和县政府对于储备粮管理的归属和分工矛盾问题。文中以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为例,探讨了县级储备粮管理中的问题,包括管理主体独断单一,储备粮轮换程序繁余,企业粮食购销的市场敏感性难以适应实际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本文深入分析了皋兰县行政管理部门、县农户、储备粮管理企业和储备粮流转经营户之间的社会角色,最后通过系统地分析比较,提出了加强政府单位自身建设,减少政府管理角色模块,减少管理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强管理主体间的协作意识,完善和细化储备粮管理制度,保证储备粮市场化的流通和供给等关于储备粮管理的适应性建议。
孔杰[6](2018)在《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根本,事关国计民生,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当下,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高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全世界重视。在土地、水等资源条件日益有限的情况下,囿于粮食生长周期、生命周期和消费的刚性、需求的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当前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粮食流通对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引导粮食消费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粮食流通整个环节中,购销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一头连着农民,另一头连着市民,生产出的粮食正是通过它及其载体——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有序流动。目前,在这中间起主渠道作用的当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大势下,不仅粮食购销实行了全面市场化,而且市场主体也全面实现了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相关主体在市场中通过竞争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缺陷等因素,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体系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政策负效应日益显现,最低收购价引发了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增大,粮食补贴政策达效有限;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中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经营品种单一、适应市场能力不强;政企分开不彻底,“九龙治水”、多头管理,企业和职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国际大粮商利用优势加强渗透、挤压市场;等等。对此,有必要从界定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基本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公共政策等理论,针对当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现状和粮食流通面临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典型农业生产大国保护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农利益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和现行做法加以总结,在追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理性分析历次变革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从推动粮改、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出发,努力寻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着重围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实体、市场主体、宏调载体的定位,进一步制定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好、部门落实推进好、企业谋划发展好,促使其最终在市场化改革中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并发挥应有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有效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余雪梅[7](2015)在《南平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粮食安全由区域粮食安全构成,而地方政府对粮食流通是否有效监管,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南平市是缺粮省的粮食主产区,研究其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经验,对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南平市在加强宏观调控,抓好粮食收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在粮食收储、监管过程也遇到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南平市粮食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的粮食流通监管经验,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完善储备粮管理、合理确定粮食补贴等对策建议,为其他地方政府完善粮食行业管理、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杨月锋[8](2015)在《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目前我国乡村人口数量约6.2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为45.27%,乡村农户约2.68亿户。农户家庭是一个庞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群体。作为连接粮食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农户粮食储备在满足家庭粮食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户家庭的粮食储备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50%,其总量及空间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状况。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有效补充,农户分散的粮食储备可弥补国家粮食集中储备在库容小、储备能力不足、占用资金大、陈粮轮换不及时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又具有储粮成本低、距离市场近、出售灵活且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释放等特点,对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消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属于农户家庭的一般经济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然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户家庭开始逐渐放弃传统的储粮行为,尤其是在粮食主销区和粮食市场发达地区,农户家庭的粮食储备水平明显下降。作为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福建省近年来的粮食产需缺口平均每年都在1000万吨左右,农户家庭的粮食消费安全令人担忧。除了依靠市场供给粮食保障消费,鼓励种粮农户家庭通过自有储备满足自身口粮需求,不失为一种既能通过分散储粮增进农户家庭粮食消费安全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供给压力和降低粮食供给成本的做法。在粮食战略安全和国家利好政策这一背景下,基于当前农户储粮意愿减弱的客观现实,开展主销区种粮农户的储粮行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极具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福建省种粮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和农户访谈,构建了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户储粮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储粮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为政府制定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文献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相关理论,对农户储粮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归纳,表现为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共设计了31个变量指标。(2)对福建省种粮农户实施问卷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粮食市场影响因子、农户态度认知影响因子、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子、政府政策影响因子、粮食储备条件影响因子、户主年龄影响因子等6个因子变量对农户是否储粮这一行为决策产生了显着影响,共产生了21个关键变量。(3)在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调查样本中的储粮农户,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作用路径,得出了7条主要的路径关系,分别是:“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均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其中“粮食市场因素”通过“储备对象特征”、“行为主体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间接影响,“政府政策因素”通过“储备对象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间接影响。(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行为主体层面提出了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和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从储备对象层面提出了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从粮食市场层面提出了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和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和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等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对策及政策建议。本研究构建了农户储粮行为潜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对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丰富了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同时,本研究从农户微观层面出发,运用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发掘种粮农户的储粮动机和目的,找出影响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储粮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杨羽宇[9](2014)在《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13亿多的人口,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治国方针。粮食生产与气候、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在极端天气反复发生、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粮食生产不可测因素增加,耕地抛荒、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粮食储备为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市场波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调整完善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变迁过程中,粮食储备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虽然在特殊历史阶段也鼓励农户储备,但农户储备和民营粮食企业的周转储备只占整个粮食储备的很小部分。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实施的各具特色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粮食储备的内容也走过了“周转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国家专项储备”的不断完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改进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从管理制度视角研究我国粮食储备问题,本文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2000年到当下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上,通过对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博弈分析,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第一,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第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路径选择?现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搭便车”、民营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农户储备的发展缓慢,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政府储备粮食数量的真实且质量完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公共产品的粮食其储备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而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储备必须以政府储备为核心,坚持中央政府在粮食储备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可以更好的贯彻中央政策意图、高效落实调控任务,有效克服过去专储粮分级负责时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调不动、用不上等弊端,有效地保障政令畅通、调配及时。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的同时,辅以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是提高粮食储备效率,落实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的动力,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强化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有利于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轻中央政府粮食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的研究在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的背景下,综合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博弈理论,紧紧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四个层次,逐层推进,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动因”就是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思考其形成的原因;“问题”即对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基于博弈模型对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展开分析;“改进”即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给出关于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和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议。“选择”即回答“未来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向”问题。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这四个层次,论文共分为七章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章节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回顾并总结了粮食储备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本文展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博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在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理论融会于论文研究中,思考、分析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选择、改进问题。为了明确研究范围,研究概念,本章从储备和管理制度的角度对粮食、粮食储备、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本章按照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粮食储备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分为三个阶段,思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被选动因,并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是其所处历史阶段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必然选择的结论。第四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本章从政府储备、社会储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主,辅以地方分级管理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第五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五章,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针对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问题、托市收购中的“转圈粮”问题、地方储备“搭便车”等主要问题,本章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警察与小偷”模型、合谋模型、多任务委托代理等博弈模型对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第六章,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在分析了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章试图从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建设中寻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结合国情,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未来发展问题。第七章,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通过之前六章的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在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变迁历史梳理,对现状及其问题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经验,在得出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央政府储备为重,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地方储备责任,推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结论的基础上,就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创新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每个方面的创新都与文章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过往关于粮食储备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物流建设、粮食储备规模优化、粮食储备规模测算等方面,而从管理制度这一视角对粮食储备进行探讨的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纵向梳理,尤其是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博弈分析,试图寻找到关于“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才是适合当下粮食储备需要的制度”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将博弈论运用于粮食问题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构建博弈模型尝试。比如,将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行为的博弈拓展到有限次重复博弈层次进行模型构建;对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问题展开了纯粹策略Nash均衡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分析;以Holmstrom和Milgrom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为蓝本,构建了“中储粮”政策性粮食储备和商业性粮食经营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总结、分析、寻找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本文认为粮食作为公共产品,其储备具有明显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而地方政府在储备上往往会选择“搭便车”,缺乏储备动力,再加上民营粮食企业的逐利性、农户储备发展的缓慢、外资粮食企业的战略威胁以及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变化的压力等因素,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在国家急需时粮食能调得动、用得上的必然选择。第二,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托市收购“转圈粮”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经验,本文提出了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剥离、加强内外监管与处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改进建议。第三,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与分工。“中央→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推进地方粮食储备建设,并对解决粮食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强化从粮食生产到饭桌的地方全程负责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在坚持粮食储备的政府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企业储备,支持民营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专业粮食储备企业发展。改善储备条件,鼓励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储备,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并积极推进粮食立法工作进程,构建现代化粮食物流网络。
吴娟[10](2012)在《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作为我国战略安全之首,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虽然粮食连续8年增产,供求基本平衡,但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一,粮食比较效益下滑,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其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耕地和淡水等农业资源的减少,严重制约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一些地方出现耕地用途非农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现象;其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态势明显,我国口粮消费稳定增长,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增长较快,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加大;其四,国际农业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石油、粮食和金融三大危机的危害已经传导到国际农产品贸易之中,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给全球农产品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站在宏观整体和长远稳定的角度,优化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对国家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层级、布局以及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系,有效调控粮食市场和价格,确保国家中长期的粮食安全。本研究是在粮食安全目标下研究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问题,在理论上是对粮食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上是对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的支持和参考,因而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与粮食储备相关的主要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形势。其次,对我国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剖析,从强化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初步探索。然后,对我国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的协调问题进行分析,突出粮食储备管理体系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再次,用定量的方法对粮食储备与价格、产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接下来,确定了我国粮食的储备规模和品种结构,并提出了对我国粮食储备的层级和布局进行优化和适当调整的见解及方案。最后,结合国外粮食储备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研究这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并阐述了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最后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我国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形势分析。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发展历程着手,并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做出总体判断,并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我国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分析。首先,审视了我国现行的粮食储备状况,然后,阐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及主要环境条件,接着分别阐述了储备目标、储备规模、储备品种结构和布局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我国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的协调问题分析。首先,分别就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的不协调性的表现及影响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对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协调的方略思考。第五章:我国粮食储备运作问题的实证研究。对我国粮食储备变动与粮食价格、产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粮食储备的实际目标以及调控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有助于粮食储备保障体系的建设,使粮食储备充分发挥作用,为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使得我国粮食储备的运作能更有针对性、更及时,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第六章: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的确定。从总量和分品种的角度来确定国家储备粮规模和合理的储备品种结构。利用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相关历史数据,通过设计不同的模拟方案来测算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储备规模,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第七章:国家粮食储备的层级和布局。首先探讨了我国粮食储备的不同层级间的利益协调矛盾,包括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的利益协调矛盾。然后,分别对我国粮食储备的区域布局和品种布局层面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最后,分析了我国粮食的产销布局。第八章:国内外粮食储备体制及启示。选择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对其粮食储备管理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有助于我国的储备管理体制建设。第九章:结论和建议。对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做出综合和总结,并针对以上提到的我国粮食储备及调控体系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粮食储备功能强化和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见解,其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系统的研究粮食储备问题。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仅仅侧重于粮食储备的某一个或某一些方面,本研究从审视我国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形势着手,对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层级、布局以及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系统研究,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粮食储备问题,提出了可供国家进行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和储备运作管理的参考方案;二是定量研究了我国粮食储备运作的目标。大多数学者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粮食储备、粮食价格以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粮食价格、产量与储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储备运作的实际目标是稳定价格波动,而非平抑产量波动;三是构建了我国粮食储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从审视我国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形势着手,在认真分析了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的协调性问题后,在对我国粮食储备运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粮情,采取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科学确定了我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层级、布局,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及运作管理的对策建议,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规范、系统研究粮食储备问题的分析框架。
二、关于储备粮补贴体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储备粮补贴体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成品粮储备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成品粮储备概念 |
2.2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各相关单位 |
2.3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的操作流程 |
2.3.1 政策制定依据 |
2.3.2 储备流程 |
2.4 研究成品粮储备的理论基础 |
2.4.1 国家安全理论 |
2.4.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
2.4.3 行政机构改革理论 |
第三章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现状 |
3.1 成品粮储备现行政策 |
3.1.1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量及价格的确定 |
3.1.2 成品粮储备监督单位及代储企业的选定 |
3.1.3 成品粮储备的合同签订及费用拨付 |
3.2 成品粮监督及企业代储现状 |
3.2.1 成品粮储备的监督方案及实施过程 |
3.2.2 成品粮储备企业代储现状 |
3.3 机构改革后成品粮储备主体关系的变化 |
3.4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取得的成绩 |
第四章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的问题 |
4.1.1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缺位与越位 |
4.1.2 监督部门的失位 |
4.1.3 代储企业不当位 |
4.1.4 机构改革导致成品粮储备程序复杂化 |
4.2 临沂市成品粮储备问题的原因 |
4.2.1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惯性思维 |
4.2.2 监督部门效率低不专业 |
4.2.3 代储企业缺乏政策认识和安全储备意识 |
4.2.4 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五章 粮食储备相关经验 |
5.1 原粮储备体系相关经验 |
5.1.1 原粮政府储备经验 |
5.1.2 企业和农户储备经验 |
5.2 我国部分城市成品粮储备经验 |
5.2.1 杭州市“补贴式”多方监督成品粮储备 |
5.2.2 哈尔滨市公开招标式成品粮储备 |
5.2.3 兰州市“贷款式”自检测成品粮储备 |
第六章 完善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的对策 |
6.1 完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的统一管理机制 |
6.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1.2 完善成品粮储备政策 |
6.1.3 完善成品粮储备监督管理流程 |
6.1.4 调动代储企业的积极性和竞争性 |
6.1.5 创建成品粮储备三方协调联席会议 |
6.2 建立成品粮储备科学的激励机制 |
6.2.1 提高政府补贴 |
6.2.2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
6.2.3 建立市级优秀代储企业库 |
6.3 加强成品粮储备的监管工作 |
6.3.1 创新监管方式 |
6.3.2 引入第三方监督 |
6.3.3 加大处罚力度 |
6.4 调整成品粮储备轮换机制 |
6.4.1 变换企业轮换机制 |
6.4.2 考虑成品粮储备季节性轮换 |
6.4.3 调整成品粮储备品种轮换 |
6.5 推进成品粮储备市场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条例政策文件类 |
三、论文类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3)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粮食收储政策的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粮食收储的含义 |
2.1.2 粮食安全的含义 |
2.1.3 粮食收储政策的基本概念 |
2.2 粮食收储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2.2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2.2.3 均衡价格理论 |
2.2.4 农业弱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及问题分析 |
3.1 粮食收储的总体概况 |
3.1.1 粮食种植结构概况 |
3.1.2 粮食种植产量概况 |
3.1.3 粮食收储库存概况 |
3.2 粮食收储的政策内容 |
3.2.1 粮食收储的价格激励政策 |
3.2.2 粮食收储的财政补贴政策 |
3.2.3 粮食收储的科技支持政策 |
3.2.4 粮食收储的监督管理政策 |
3.3 粮食收储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粮食收储价格政策调整不科学 |
3.3.2 粮食收储补贴政策结构不完善 |
3.3.3 粮食收储科技政策体系不完备 |
3.3.4 粮食收储监管政策制度不健全 |
3.4 粮食收储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3.4.1 价格政策调整缺乏时效性 |
3.4.2 财政补贴资金利用率不高 |
3.4.3 科技政策支持范围有限 |
3.4.4 收储监管政策存在滞后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粮食收储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粮食收储政策的经验 |
4.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重粮食科技及价格政策 |
4.1.2 日本北海道强调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
4.1.3 韩国全罗道实行特定品种价格及补贴政策 |
4.2 国内粮食收储政策制定的经验 |
4.2.1 山东省建立全面粮食管理责任机制 |
4.2.2 福建省严格遵循农业补贴管理政策 |
4.2.3 浙江省强化科技政策推动粮食发展 |
4.3 国内外粮食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
4.3.1 增强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
4.3.2 健全科学储粮技术体系 |
4.3.3 优化收储政策结构调整 |
4.3.4 健全粮食收储法律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建议 |
5.1 加强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导向作用 |
5.1.1 积极推进价格市场化政策改革 |
5.1.2 完善粮食收储政策结构体系 |
5.1.3 充分平衡政策相关利益关系 |
5.2 提升粮食收储财政补贴政策效益 |
5.2.1 建立粮食补贴标准市场化机制 |
5.2.2 加强财政结构性政策调整 |
5.2.3 建立粮食财政补贴双挂钩制度 |
5.3 增强粮食收储科技政策倾斜力度 |
5.3.1 加强粮食收储提质增效政策导向作用 |
5.3.2 建设高技术粮食收储服务体系 |
5.3.3 建立新型粮食收储科技推广机制 |
5.4 加强粮食收储监督管理政策效应 |
5.4.1 完善粮食收储法治监管体系 |
5.4.2 加强粮食安全监管责任机制 |
5.4.3 建设监管检测风险管控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粮食储备 |
2.1.2 粮食分级储备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粮食安全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简要评述 |
2.4 小结 |
3.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 |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49-1952年) |
3.1.1 建立粮食储备的背景 |
3.1.2 建立粮食储备的措施 |
3.1.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2 统购统销及粮食流通体制转轨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53-1989年) |
3.2.1 建立备荒备战储备的背景 |
3.2.2 具体做法 |
3.2.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3 粮食流通市场化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90-1999年) |
3.3.1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背景 |
3.3.2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具体做法 |
3.3.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4 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时期(2000年以后) |
3.4.1 构建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的背景 |
3.4.2 构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
3.4.3 主要成效及问题 |
3.5 小结 |
4.政府在粮食储备中的责任 |
4.1 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
4.1.1 人口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扩大对粮食的需求 |
4.1.2 耕地及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粮食产能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
4.1.3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 |
4.1.4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为依靠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带来了不确定性 |
4.2 粮食储备的作用 |
4.2.1 应对自然灾害 |
4.2.2 稳定粮食价格 |
4.3 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
4.3.1 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 |
4.3.2 粮食储备的非盈利性 |
4.4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
4.4.1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和政府储备现状 |
4.4.2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
4.5 小结 |
5.中央直管粮食储备体系的问题分析 |
5.1 管理层级太多 |
5.1.1 中储粮的组织结构 |
5.1.2 多层级管理导致的后果 |
5.2 粮食库存分布不合理 |
5.2.1 中储粮的库存分布情况 |
5.2.2 库存分布不合理导致的后果 |
5.3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 |
5.3.1 中储粮的业务范围 |
5.3.2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后果 |
5.4 小结 |
6.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 |
6.1.1 地方粮食储备的变化情况 |
6.1.2 地方粮食储备支出在全国粮食储备支出中的比重 |
6.1.3 地方粮食储备的区域差异 |
6.2 地方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相关性 |
6.2.1 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方法 |
6.2.2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自相关性 |
6.3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横截面数据分析 |
6.3.3 面板数据分析 |
6.3.4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
6.4 小结 |
7.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基本思路 |
7.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 |
7.1.1 明确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 |
7.1.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及类型 |
7.1.3 合理确定地方粮食储备的层级划分 |
7.2 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 |
7.3 为粮食储备提供资金保障 |
7.3.1 资金对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重要性 |
7.3.2 建立粮食储备专项基金 |
7.4 强化粮食储备的监督检验 |
7.4.1 成立监督检查机构 |
7.4.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7.4.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的效率 |
7.5 小结 |
8.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皋兰县储备粮在储备、流通和轮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储备粮管理及不同管理模式优缺点 |
第一节 储备粮及储备粮管理 |
一、储备粮的概念及演变发展 |
二、储备粮管理工作涉及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储备粮管理模式及不同管理模式优缺点的对比分析 |
一、储备粮垂直管理模式 |
二、储备粮分级管理模式 |
三、储备粮垂直管理模式和分级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
第二章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效能分析 |
第一节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部门概况 |
一、现状概述 |
二、主要职能 |
三、皋兰县储备粮管理效能较低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效能提升方法 |
一、县储备粮储备规模进一步充实 |
二、储备粮仓储管理规范化 |
三、仓储基础硬件设施不断更新 |
第三章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储备粮管理体制僵化 |
二、储备粮硬件设施建设发展滞后 |
三、储备粮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
四、农户储备粮存储条件差 |
第二节 皋兰县储备粮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储备粮储备管理目标不明确 |
二、储备粮储备、流通及轮换管理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冲突 |
三、储备粮储备、流通及轮换管理制度不健全 |
四、储备粮轮换管理经营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提升皋兰县储备粮管理能力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皋兰县储备粮管理目标的制定程序 |
一、及时落实皋兰县储备粮管理、轮换目标规模 |
二、有机结合社会资源,落实储备粮年储目标 |
第二节 协调储备粮管理中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的矛盾 |
一、依靠计划指导市场,依靠市场引导承储企业 |
二、捋顺政府与承储企业在储备粮管理中的不同角色 |
第三节 制定皋兰县储备、流通、轮换管理制度 |
一、建立和完善皋兰县储备粮储备、流通、轮换管理动态协调机制 |
二、不断创新储备粮仓储、轮换管理机制 |
三、积极推行储备粮管理、流通代理机制 |
四、重视储备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执法能力 |
五、加强皋兰县粮食局对下属企业的监管力度 |
第四节 施行储备粮动态流通和轮换管理 |
一、准确确定储备粮轮换时机,快速实现储备粮轮换工作 |
二、轮换管理经营观念要与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相适应 |
三、拓宽储备粮流通渠道,确保稳定足够的粮源供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系统分析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粮食 |
二、粮食安全 |
三、粮食流通 |
四、粮食流通体系 |
五、国有粮食购销体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
二、宏观调控理论 |
三、公共政策理论 |
第二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发展演变和组织架构 |
一、发展演变 |
二、当前组织架构 |
第二节 现状 |
一、粮食流通主渠道 |
二、粮食储备载体 |
三、国家粮食政策执行主体 |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政策的负效应羁绊了市场化 |
二、激发整个体系活力的难度较大 |
三、管理体系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
四、国际大粮商先发优势带来冲击 |
第三章 国内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
一、美国:世界粮食生产最发达国家 |
二、欧盟: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和消费区 |
三、日本:地少人多的发达国家 |
四、巴西:地广人稀的发展中大国 |
第二节 我国粮食政策历史沿革及主要成效 |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 |
二、粮食生产直补政策及成效 |
三、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
四、后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
第四章 完善市场化下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理顺粮食流通管理体系 |
一、粮食须有工作部门管理 |
二、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切入点 |
第二节 科学制定粮食政策 |
一、制定科学的粮食收购政策 |
二、合理调整粮食信贷政策 |
第三节 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
一、更新观念,强化运用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储粮 |
二、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指导粮食储备管理,降低流通成本 |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做好粮食储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
第四节 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一、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
二、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深入探索多种经营 |
四、优化选人用才机制 |
第五节 拓展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服务功能 |
一、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二、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三、在“多元服务”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第六节 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代化改造 |
一、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
二、完善现代管理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7)南平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南平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简要回顾 |
第二节 南平市粮食流通现状 |
第三节 南平市粮食流通监管的主要经验 |
第二章 南平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粮食收储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二节 粮食市场监管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国内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部分省市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
第二节 国内部分省市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地方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
第二节 完善粮食储备粮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完善粮食直补政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文献述评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相关概念 |
2.2 相关文献述评 |
2.2.1 关于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 |
2.2.2 关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研究 |
2.2.3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发和借鉴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市场供求理论 |
2.3.3 理性行为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 |
3 农户粮食储备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发展阶段 |
3.1.1 无粮可储阶段(1949-1952年) |
3.1.2 有粮无储阶段(1953-1984年) |
3.1.3 储粮饱和阶段(1985-2003年) |
3.1.4 储粮稳定阶段(2004年至今) |
3.2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销售、储备及消费情况 |
3.2.1 农户粮食生产情况 |
3.2.2 农户粮食销售情况 |
3.2.3 农户粮食储备情况 |
3.2.4 农户粮食消费情况 |
3.3 福建省粮食生产概况及农户储粮现状 |
3.3.1 福建省粮食生产概况 |
3.3.2 福建省农户储粮现状 |
4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理论分析 |
4.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4.1.1 理论简述 |
4.1.2 理论启示 |
4.2 农户储粮行为特征 |
4.2.1 生存理性与市场理性并存 |
4.2.2 储粮成本、收益与风险并存 |
4.2.3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并存 |
4.3 农户储粮行为测量变量设计 |
4.3.1 农户粮食结转储备量 |
4.3.2 农户年末存粮数量 |
4.4 农户储粮行为潜在影响因素确定 |
4.4.1 因素之一: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
4.4.2 因素之二: 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 |
4.4.3 因素之三: 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 |
4.4.4 因素之四: 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 |
4.4.5 因素之五: 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 |
5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过程 |
5.1.2 问卷主要内容 |
5.2 数据收集 |
5.2.1 调查区域选择 |
5.2.2 数据收集过程 |
5.3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5.3.1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
5.3.2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生产情况 |
5.3.3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出售情况 |
5.3.4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情况 |
5.3.5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消费情况 |
5.3.6 样本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
5.3.7 样本农户储粮态度认知 |
6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1 分析方法选择 |
6.1.1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
6.1.2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6.2 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因子分析模型 |
6.3.1 因子分析前提条件 |
6.3.2 因子提取 |
6.3.3 因子命名 |
6.3.4 因子得分计算 |
6.4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
6.4.1 模型建立 |
6.4.2 结果分析 |
7 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作用路径 |
7.1 研究方法选择 |
7.2 变量设计 |
7.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7.3.1 结构方程概念模型 |
7.3.2 研究假设 |
7.4 模型实证分析 |
7.4.1 量表信效度检验 |
7.4.2 初始模型检验 |
7.4.3 模型修正与评价 |
7.4.4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
7.5 模型结果讨论 |
7.5.1 行为主体特征讨论 |
7.5.2 储备对象特征讨论 |
7.5.3 粮食市场因素讨论 |
7.5.4 政府政策因素讨论 |
8 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
8.1 行为主体层面 |
8.1.1 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 |
8.1.2 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 |
8.2 储备对象层面 |
8.2.1 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 |
8.2.2 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 |
8.3 粮食市场层面 |
8.3.1 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 |
8.3.2 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 |
8.4 政府政策层面 |
8.4.1 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
8.4.2 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 |
9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储粮行为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进行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文献研究回顾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粮食储备规模研究 |
1.2.3 粮食储备与宏观调控研究 |
1.2.4 区域粮食储备研究 |
1.2.5 农户粮食储备研究 |
1.2.6 中储粮研究 |
1.2.7 其他领域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宏观调控理论 |
2.1.3 博弈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粮食 |
2.2.2 粮食储备 |
2.2.3 制度与体系 |
3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1.1 主要内容 |
3.1.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2 统购统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2.1 主要内容 |
3.2.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3 经济转型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3.1 主要内容 |
3.3.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 |
4.1 政府储备 |
4.1.1 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4.1.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4.2 社会储备 |
4.2.1 民营粮食企业储备 |
4.2.2 农户储备 |
4.3 实施特色 |
4.3.1 依托粮改谋求发展 |
4.3.2 深化绿色储粮管理理念 |
4.3.3 推动主产区粮食储备 |
4.3.4 建设粮食应急机制 |
4.3.5 设立粮食风险基金 |
4.4 本章小结 |
5 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
5.1 中储粮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1.1 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 |
5.1.2 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 |
5.1.3 托市收购“转圈粮”频发 |
5.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2.1 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 |
5.2.2 储备粮规模与布局欠合理 |
5.2.3 储备目标、储备主体模糊 |
5.2.4 地方国有粮企缺乏活力 |
5.2.5 储备粮轮换静态管理 |
5.2.6 仓库日常管理效率低 |
5.2.7 特种粮食储备单列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 |
6.1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经验 |
6.1.1 美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2 俄罗斯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3 澳大利亚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4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5 日本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6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启示 |
6.2 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6.2.1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动力来源 |
6.2.2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成效 |
6.3 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6.3.1 地方分级管理的动力来源 |
6.3.2 地方分级管理的成效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 |
7.1 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建议 |
7.1.1 混合业务的剥离问题 |
7.1.2 加强储备的内外监管 |
7.2 改进地方储备分级管理的建议 |
7.2.1 明确储备目标 |
7.2.2 分清中央与地方责权 |
7.2.3 强化地方储备责任 |
7.3 促进主体多元化和相关配套建设 |
7.3.1 围绕市场鼓励企业储备 |
7.3.2 改善条件搞活农户储备 |
7.3.3 加快粮食立法工作进程 |
7.3.4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以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储备规模 |
1.3.2 储备布局 |
1.3.3 储备体系 |
1.3.4 储备制度 |
1.3.5 简要评述 |
1.4 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1.4.1 基本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7.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2 可能的创新点 |
1.7.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2 我国粮食安全及其形势分析 |
2.1 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发展历程 |
2.1.1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战略 |
2.1.2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战略 |
2.1.3 逐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 |
2.1.4 以“粮食购销市场化”为标志的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 |
2.2 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2.2.1 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2.2.2 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保证市场稳定的需要 |
2.2.3 保障全体居民食品营养安全的需要 |
2.3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判断 |
2.3.1 我国粮食供求总量 |
2.3.2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4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
2.4.1 宏观上的制度安排、发展路径选择和地区支持导向有偏差 |
2.4.2 粮价偏低、粮农利益得不到保证、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
2.4.3 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和规模经营的实现都非常困难 |
2.4.4 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以保证粮食安全 |
2.4.5 对外贸易宏观调节失控、常常发生逆向操作的情形 |
2.5 本章小结 |
3 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1 我国现行的粮食储备状况审视 |
3.1.1 我国的粮食储备状态与格局 |
3.1.2 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3.1.3 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主要环境条件审视 |
3.2.1 我国粮食安全的内在规定性及特点 |
3.2.2 我国粮食安全的环境条件分析 |
3.3 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3.1 储备目标与粮食安全 |
3.3.2 储备规模与粮食安全 |
3.3.3 粮食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与粮食安全 |
3.4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储备存在的问题 |
3.4.1 对粮食储备的认识不够 |
3.4.2 储备粮布局不合理 |
3.4.3 储粮基础设施仍显落后 |
3.4.4 农户储备条件差 |
3.4.5 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 |
3.5 我国粮食储备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1 粮食储备目标及目标结构中的各种关系不清 |
3.5.2 各储备粮利益主体的责任分工不清 |
3.5.3 储备粮管理运作和粮食安全的信息不完全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流通的协调问题分析 |
4.1 我国粮食储备与生产、流通不协调的表现及影响 |
4.1.1 粮食生产与流通的不协调 |
4.1.2 粮食储备与生产的不协调 |
4.1.3 粮食储备与流通的不协调 |
4.2 粮食储备与生产、流通不协调的原因 |
4.2.1 各利益主体目标的不一致和行为方式的不统一 |
4.2.2 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
4.2.3 政府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
4.3 粮食储备与生产、流通协调的方略思考 |
4.3.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协调基础 |
4.3.2 重视产销区域格局变化和利益协调 |
4.3.3 优化储备布局、完善储备管理 |
4.3.4 强化流通环节、注意产销衔接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粮食储备运作问题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
5.2 粮食储备与价格、产量间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VAR模型阶数的确定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2.5 方差分解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的确定 |
6.1 国家粮食储备规模的确定方法 |
6.1.1 FAO标准 |
6.1.2 生产周期法 |
6.1.3 波动指数法 |
6.2 国家储备粮分品种储备规模的确定 |
6.2.1 不同品种粮食趋势产量及波动指数的测算 |
6.2.2 不同方案下分品种粮食吞吐量的模拟 |
6.2.3 模拟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国家粮食储备的层级和布局 |
7.1 我国粮食储备的不同层级间的利益协调矛盾 |
7.1.1 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间的利益协调矛盾 |
7.1.2 地方储备与地方储备间的利益协调矛盾 |
7.1.3 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间的利益协调矛盾 |
7.2 我国粮食储备的区域布局 |
7.2.1 我国粮食的生产区域 |
7.2.2 关于区域布局的争议 |
7.3 我国不同粮食作物的品种布局 |
7.3.1 稻谷的分布及供求格局 |
7.3.2 小麦的分布及供求格局 |
7.3.3 玉米的分布及供求格局 |
7.4 我国粮食的产销布局 |
7.4.1 我国既有粮食产销布局状况分析 |
7.4.2 我国粮食产销布局中的安全隐患 |
7.4.3 我国粮食产销协调布局的构建 |
7.5 本章小结 |
8 国内外粮食储备体制及启示 |
8.1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
8.1.1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现状 |
8.1.2 当前粮食储备调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8.2 国外粮食储备模式 |
8.2.1 美国的粮食储备 |
8.2.2 欧盟的粮食储备 |
8.2.3 日本的粮食储备 |
8.3 启示 |
8.3.1 美国经验的借鉴 |
8.3.2 日本经验的借鉴 |
8.3.3 欧盟经验的借鉴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1.1 审视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 |
9.1.2 理清了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9.1.3 揭示了粮食储备与生产、流通不协调性 |
9.1.4 实证研究得出稳定价格波动是粮食储备运作的主要目标 |
9.1.5 确定了三种粮食作物在四种不同方案下的储备规模 |
9.1.6 揭示出我国粮食产销布局中的问题 |
9.2 粮食储备功能强化和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
9.2.1 强化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9.2.2 强化粮食储备功能,促进粮食储备体系完善 |
9.2.3 重视粮食生产、强化宏观调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储备粮补贴体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粮食储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品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临沂市成品粮储备管理问题研究[D]. 孙永昌. 山东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泽群.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4]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D]. 吴昊.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5]皋兰县储备粮在储备、流通和轮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魏锦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孔杰. 东南大学, 2018(12)
- [7]南平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D]. 余雪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8]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D]. 杨月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9]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杨羽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10]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研究[D]. 吴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