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眶上裂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手术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飞,侯立军[1](2021)在《眶上裂区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眶上裂区是眼眶与颅中窝沟通的重要通道,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等诸多重要神经、血管从中穿行,并且与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等结构关系密切。眶上裂区解剖对于颅底手术至关重要,手术时如损伤眶上裂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现就眶上裂区的大体、显微及内镜临床应用解剖作简要综述。
陈冬雷,吴煜农[2](2017)在《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结合CT三维重建及颅骨的解剖结构观察,探究一种可以依据的穿刺线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10例的患者头颅的三维CT图像测量,得出圆孔在上颌骨前壁投影点(B),颧下穿刺点(A),A和B点的连线,通过21例头颅标本弯针穿刺入圆孔后,测量AB线与穿刺针的角度关系。结果圆孔至眶下壁直线的垂直距离(7.93±2.15)mm。左右侧及性别年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圆孔中心点与M线的距离(19.91±1.92)mm。左右侧及年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别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圆孔至眶上裂距离(3.85±1.34)mm,圆孔至眶上裂距离左右侧有统计学差异。头颅上标记鼻背中线外2.0 cm平面与距眶下缘下方8 mm的点为圆孔在上颌骨前壁的投影点(B),AB线与穿刺针直线的角度平均值为1.35°。结论颧下穿刺点(A)和圆孔投影点(B)的连线在圆孔前入路穿刺中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路线。
陈冬雷[3](2016)在《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圆孔周围结构的CT三维测量的数据分析,设计穿刺针并探究一种可以依据的穿刺方法的线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提出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111例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三叉神经痛患者颌骨CT的三维重建,222侧圆孔。水平位及矢状位观察圆孔管道走形,测量圆孔直径、管道长度,圆孔开口的外侧及下方翼腭窝的宽度,测量圆孔与眶上裂的距离。从而设计穿刺针,将距离中线外2cm的平行线上与眶下缘相距8mm的点,设为B点;穿刺针所在直线与颧骨接触点(经皮穿刺为眼角外1cm的垂直线及鼻底水平线的交叉点[1]),设为A点。假设A与B点的连线为穿刺的参考线,通过21例成人头颅骨骼标本验证。将弯针穿刺入圆孔后,将颅骨固定于法兰克福平面,拍摄正面照片,照片上测量,穿刺针所在射线为AC,其反向射线为AD,AB线与穿刺针反向射线AD的角度(∠BAD)关系。并将AB线初步应用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10例患者,拍摄正面照片测量∠BAD的大小。结果:CT水平位显示圆孔管道的3种走行类型(自前向后与中线对比),其中自前向后靠拢中线的占有139个(62.61%)、接近平行59个(26.58%)、自前向后远离中线的有24个(10.81%)。CT矢状位扫描发现圆孔管道的3种走行类型,自前向后(与硬腭相比)斜行向上、基本平行和向下分别占21个(9.46%)、89个(40.09%)和112个(50.45%)。CT图像下测量得出:圆孔直径=2.54±0.55mm,圆孔直径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CT冠状位与水平位圆孔直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圆孔管道长度=5.02±1.49mm,圆孔管道长度左右侧有差异;圆孔外侧翼腭窝宽度=4.10± 1.00mm,圆孔下方翼腭窝宽度=4.32± 1.26mm,圆孔外侧及下方平面翼腭窝宽度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圆孔外口至眶下壁直线的垂直距离7.93±2.15mm,左右侧及性别年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圆孔中心点与M线(鼻背中点与筛窦垂直板后缘中点连线)的距离19.91±1.92mm;左右侧及年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别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圆孔至眶上裂距离3.85±1.34mm,圆孔至眶上裂距离左右侧有统计学差异。正面照片显示AB线与穿刺针反向射线的角度∠BAD=2.38° ±4.84°,左右侧角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初步应用10例,正面照片显示∠BAD=0.08° ±4.05°。结论:圆孔走行及翼腭窝变异均较大,体现术前CT检查必要性,穿刺针所在直线与颧骨接触点A和上颌骨前壁的设定点B,两者的连线在圆孔前入路穿刺中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韩志光[4](2013)在《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床突、眶上裂及视神经管是眼眶与前颅底交界区的重要解剖学标志。本研究通过对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管及其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解剖、观察、测量,从而获得该区域的解剖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处理该区域的病变提供参考。同时探讨前床突、视神经管周围骨质磨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国人成人漂白后干性颅底标本10例20侧,对前床突、眶上裂及视神经管骨性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解剖学测量。应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国人湿性尸头10例20侧,经酒精置换后用彩色硅胶灌注动静脉。模拟经额颞眶颧入路逐层解剖,对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管及其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观察、拍照、精确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表示。结果:1面神经颞支均走行于颞浅动脉额颢支与颧弓上缘之间的颞肌筋膜间脂肪层内(即第1层和第2层脂肪垫),在颧弓上缘面神经颞支与颞浅动脉之间距离是5.61±0.93(3.60-8.72) mm,在耳上基点-眉外点连线面神经颞支与颞浅动脉之间距离6.16±0.62(3.80-6.88)mm2MacCarty关键孔的位置多位于额、颧、蝶交接点后方的额蝶缝上,且位于该交接点的后方平均4.64mm处。3前床突由蝶骨小翼向后形成的突起,位于海绵窦顶壁的前上方,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可形成骨桥,出现率为10%,气化的前床突占10%。测得ACP长、宽、厚分别为9.21±0.54(7.98-10.14)mm,11.87±0.44(11.12-12.88)mm,5.62±0.30(5.05-5.98)mm。4床突间隙位于硬膜外,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类锥形腔隙,可额外增加大约0.8~1.0cm3的操作空间。Dolenc三角后内侧边、外侧边、前内侧边长度分别为9.91±0.98(7.69-13.42)mm,10.34±1.36(7.32-15.18)mm,6.41±0.70(4.24-8.60)mm。5磨除前床突后视神经管长度增加9.95mm颈内动脉增加5.32mm.6颈内动脉的远侧环和近侧环分别紧贴前床突的上、下表面,其中上表面厚且坚韧,其厚度为0.48±0.07mm,下表面薄且与前床突结合疏松,其厚度为0.26±0.05mm。7颈内动脉的远侧环和近侧环之间为颈内动脉的床突段,其平均长度5.66±0.34mm。8视神经管由四壁和两口组成,其内侧壁、外侧壁、上壁、下壁的长度分别为10.72±1.17(8.48-12.14)mm,8.99±0.97(7.44-10.78)mm,9.37±1.04(7.66-11.02)mm,5.08±1.01(3.28-7.32) mm。视神经管颅口、管中部、眶口的面积为19.5±3.83mm2,16.17±1.67mm2,21.25±2.44mm2,视神经颅口,管中部,眶口的面积为10.39±2.17mm2,9.17±2.93mm2,8.26±1.64mm2。内侧壁毗邻复杂。9视神经视神经管上壁后部,由硬膜反折形成镰状韧带,视神经在镰状韧带处形成压迹。镰状韧带前后宽为2.77±0.83(0.98-5.46) mm。10眶上裂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的裂隙,多数为三角形(19/20),其上、内、外侧壁各边的长度18.23±1.28(15.32-19.98)mm,5.83±0.58(4.96-6.98)mm,19.10±1.30(16.78-22.24)mm。(?)匡上裂被总腱环分为外、中、下三个区,期间穿行的神经血管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动眼神经下支最粗,直径1.64±0.05(1.56-1.72)mm,泪腺神经最细,直径0.53±0.05(0.44-0.60)mm。11眼动脉均在海绵窦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前曲的上方的内半,未发现起自海绵窦内者。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从颅口到眶口,多数从视神经内下方向外下方走行。90%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上壁内侧三分之一。其中60%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35%位于视神经下方,5%位于视神经的外下方。结论:1面神经颞支多行走于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的前方且两者位置关系相对固定,以颞浅动脉及额颞分支作为筋膜切开的解剖学标志是简便有效地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可靠方法;MacCarty关键孔的位置多位于额、颧、蝶交接点后方的额蝶缝上,且位于该交接点的后方平均4.64mm处;2前床突具有高度变异性。磨除前床突前需行充分影像学检查,了解前床突气化情况及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是否有骨桥形成;3硬膜外磨除前床突较硬膜内更为安全有效,前床突的磨除局限于Dolenc三角内相对安全;磨除前床突时应从前床突中部开始,上界限于远环,下界限于动眼神经鞘膜,内限于视柱,减少磨除时误伤可能;4前床突的磨除可增加鞍区及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床突间隙是经上方入路进入海绵窦的手术通道,通过它可显露床突段颈内动脉及眼动脉的起点;5经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时,应打开镰状皱襞、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及神经管中部方能使减压充分,鞘膜切开部位最好在其外上壁以避免损伤眼动脉,且鞘膜切开后不宜在此过多操作;6眶上裂多呈三角形且内部结构复杂,剪开硬膜皱折前应从额底方向分离硬膜至蝶骨小翼,再从颞底方向沿蝶骨大翼分离硬膜至前床突外侧,最后打开硬膜皱折,该操作是打开眶上裂硬膜皱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简志宏[5](2011)在《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文中研究指明颅底可视为一板两面,颅内面承载着脑底结构如额叶、下丘脑-垂体、海绵窦、颞叶、脑干、小脑与颅神经等等,颅底板的裂隙有进出颅的神经血管经过,其间也藏有固有结构如内耳、迷路、颈静脉球等等,颅底外面是面颅与颈颅结构如鼻腔、鼻旁窦、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等等。颅底肿瘤可向颅内外沟通,累及上述三者结构,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本研究从显微外科解剖角度来理解颅内外沟通区的解剖关系,寻找定位手术标志,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基础。第一章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鼻腔、鼻旁窦沟通,鞍区与蝶窦、鼻腔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确认经额径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前颅底骨性构成,额鼻缝、盲孔、筛板、蝶骨平台、鞍结节、垂体窝、蝶窦、鼻腔、筛窦、前鼻棘等间的关系。观察经额三种入路和经蝶入路相关的颅内结构、颅底与颅外结构的显露。结果筛板位于前颅底中央前部,介入额骨、蝶骨平台与筛骨迷路之间,上接额叶,下为鼻腔顶。蝶骨平台为蝶窦上壁,其后有视交叉沟、鞍结节和垂体窝,外侧有视神经。额鼻缝至盲孔的距离为12.70±1.28mm,额鼻缝至筛板后界的距离为35.67±1.12mm,额鼻缝至蝶棱的距离为51.40±2.98mm,额鼻缝至鞍结节的距离为54.32±1.89mm,额鼻缝至鞍背的距离为65.78±1.56mm。盲孔至筛前孔的距离为10.98±1.12mm,盲孔至筛后孔的距离为25.11±1.25mm。前鼻棘至蝶窦开口的距离为42.34±2.23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前界的距离为41.88±0.24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后界的距离为52.05±.45mm。结论颅鼻蝶沟通区是以筛板和蝶窦为媒介,前颅窝与鼻腔,鞍区与蝶窦、鼻腔得以沟通。经额入路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额鼻缝,二级手术标志是盲孔,三级手术标志有筛板、蝶骨平台、蝶棱、鞍结节和蝶窦等。经鼻蝶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前鼻棘,二级标志是蝶窦开口,三级标志是蝶窦。经额底下入路可广泛暴露此沟通区域。第二章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眼眶的解剖关系,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内结构,确认经眶外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眶顶、视神经管和眶上裂的骨性构成,测量眶上孔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管的距离,眶上裂与视柱、颈动脉沟、圆孔等的关系。结果颅眶沟通主要是经过位于眶尖的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视神经管内走行的结构有视神经与眼动脉,眼眶经视神经管连向鞍区。眶上裂是进出眼眶神经的主要通道,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眼神经等,眼眶借眶上裂与中颅窝海绵窦相接。眶上孔至眶内筛前孔的距离为30.12±2.35mm,至眶内筛后孔的距离为39.75±1.25mm,至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为43.35±1.67mm。结论颅眶沟通可以是眶顶板直接破坏,但主要是经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连向中颅窝的鞍区和海绵窦。经眶外侧入路的一级解剖标志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额动脉管;二级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和视柱。经眶外侧入路可显露眶内结构,特别是较好暴露鞍区、海绵窦与中颅底外侧部分。第三章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外侧壁和中颅底的解剖三角。确认额颞眶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海绵窦外侧壁、圆孔、卵圆孔、棘孔、颞下窝、翼腭窝的结构组成与关系。结果中颅窝底前界是眶上裂与眼眶,外侧是颞窝,后借颞骨岩部与后颅窝相隔,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中颅底的内侧份,中颅窝借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与其下的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沟通。一级手术标志有额颧缝、眶额动脉管与棘孔。二级手术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圆孔、卵圆孔与面神经门。三级手术标志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翼突与颞骨嵴。结论中颅底骨板的下方即是颞下窝与翼腭窝,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经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连通眼眶,经蝶腭孔通向鼻腔,内侧借蝶窦外侧壁与蝶窦相隔,后是后颅窝的前界颞骨岩部和茎突前间隙。该沟通区的病变多累及海绵窦,故对海绵窦的处理是手术关键之一。额颞眶颧入路可以多视角进入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暴露广泛,手术路径短。第四章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内神经血管关系,颈静脉孔颅内外区域的结构和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颅颈交界和咽旁间隙的解剖关系。经颈静脉突入路的手术标志。结果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大孔的外侧壁上,介于颞骨岩部与枕骨外侧部之间,上有内耳门,下借颈静脉结节与舌下神经管相隔,前是岩斜裂,后是乙状窦沟,颅内连向桥小脑角区和颅颈交界区,外接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经颈静脉突入路以乳突、茎突、髁窝、二腹肌、寰椎横突和颈静脉突为手术标志,可进入颈静脉孔后部,并同时显露颅内外区域。结论颈静脉孔是后颅窝与颅外咽旁间隙沟通的主要通道,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位置深在。由颅内外联合入路可以显露此交通区的病变。手术径路的中心点是颈静脉突,颈静脉突为颈静脉孔后界,其外侧是乳突,前外有茎乳孔,内侧是枕髁,后方是枕骨鳞部。颞下窝A型入路可广泛显露乳突腔、中耳、内耳、颈静脉孔、咽旁间隙。经颈静脉突入路的一级手术标志是星点、乳突和寰椎横突,二级手术标志为窝、颈静脉突、Henry脂肪间隙与二腹肌沟,三级手术标志为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颈动脉管、茎突与茎乳孔。经颈静脉突径路不仅要熟悉颈静脉突周围的解剖关系,还要熟悉其浅面和侧方的解剖如乳突、枕下肌肉、椎动脉、咽旁间隙等等。
陈志强[6](2011)在《额颞眶颧入路中动眼神经解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10例国人尸头标本上采用额颞眶颧入路,(其中灌注7例,未灌注3例;男性6例,女性4例)对动眼神经及其周围结构观察和测量,为临床保护动眼神经及利用动眼神经周围相关间隙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对象和方法:1.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尸头标本7例,未灌注3例模拟额颞眶颧入路逐层解剖,对颞区软组织层次和动眼神经及周围血管、蛛网膜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摄,观测与动眼神经相关间隙对颅底解剖结构的显露情况。2.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以x士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表示。结果:1.面神经颞支分为前、中、后三支,前、中支在跨越颧弓上缘处,位于颞浅动脉主干前约1cm处,耳屏前2.4cm( 1.8~3.2cm)处;面神经颞支主要穿行于第Ⅰ、Ⅱ层脂肪垫中。2.池段动眼神经和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周围是蛛网膜汇集点,主要蛛网膜结构有liequist膜和动眼神经鞘;动眼神经入口与前床突和后床突的距离分别为11.24±4.32(6.13~18.06)mm和5.43±1.41 (2.63~7.08)mm。3.海绵窦段动眼神经长、宽、高分别为16.52±3.08(12.86~20.09)mm、2.04±0.68(1.38~3.82)mm、1.53±0.46(1.06~1.94)mm;参与组成前内侧三角(Dolenc三角)、内侧三角(Hakuba三角)、旁内侧三角或Parkinson三角。4.眶段动眼神经穿过眶上裂中央区,在入眶上裂前2~3mm处分为上、下2支;动眼神经与眶上裂上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的距离分别为0.46士0.25(0.12~1.16)mm、1.78土0.55(0.48~3.10)mm和12.24士2.03(9.62~15.64)mm。5.颈内动脉-小脑幕三角位于颈内动脉外侧和颞叶基底部之间,内侧边长为:8.23±2.87(5.76~11.03)mm,外侧边为7.24±1.87(5.32~9.62)mm,底边为5.78±2.24(3.16~8.02)mm;动眼神经外侧间隙中可见蛛网膜结构和小脑上动脉。结论:1.动眼神经外侧间隙在处理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时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2.在海绵窦部,Parkinson三角和内侧三角联合入路几乎可显露海绵窦的所有结构和部位,因此临床上多应用这两个处理海绵窦的病变。该区域手术对动眼神经损伤率比较高。
丛也彤,亓波,王新云[7](2010)在《64层螺旋CT薄层断层扫描对眶上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潘承光[8](2010)在《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早在1974年,日本学者Nakagawa就发现,有部分颅脑损伤合并眶尖骨折的患者,其眼部的临床表现与血管性疾病和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眶上裂综合征”相同或相近,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观察,他首次提出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Traumatic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的概念,并阐明这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眶上裂区骨折压迫眶上裂内血管和神经[Ⅲ,Ⅳ,Ⅵ,Ⅴ(1)即眼动神经]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颅脑创伤救治的日益规范化,颅脑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在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这也是提高颅脑创伤合并颅神经损伤救治的关键环节。本课题以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为研究对象,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第一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模型基础。[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方法,使用70g神经损伤夹对20只成年SD大鼠一侧圆孔(相当于人类眶上裂)内容物进行钳夹致伤,致伤侧为致伤组,其对侧未致伤者为自身对照组,伤后24h记录瞳孔直径、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提上睑肌功能、眼球活动等症状学指标。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取眶上裂内容物标本行HE染色及电镜观察以验证动物模型。[结果]模型制备成功率90%。瞳孔直径致伤组3.02±0.45mm,对照组0.75±0.18mm,瞳孔对光反射两组存在显着差异,且致伤组动物全部出现眼睑下垂以及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的症状。HE染色显示,随着受压时间的延长,神经变性程度进行性加剧,神经再生不明显,相反结缔组织增生明显。电镜观察显示,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髓鞘结构从轻度脱髓鞘逐渐演变为髓鞘崩解,致伤4周后间质大量纤维细胞增生,与新生神经纤维相互缠绕。[结论]所制备的动物模型稳定性高、易操作、重复性好、生命体征平稳、可在实验室内完成,并能有效的模拟临床上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症状,且所造成的损伤为Sunderland分级中的一度到三度损伤,是可逆性损伤。而改良的照片法是测量动物(特别是小体型动物)瞳孔直径便利且精确的方法之一第二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75只成年SD大鼠按是否手术取出神经损伤夹分成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手术组(60只)按照手术取出神经损伤夹时间不同分为A(即刻)、B(72h)C(1周)、D(2周)4个亚组,所有动物均在取出损伤夹后4周进行症状学、电生理学观察;非手术组(15只)损伤夹留存动物体内直至4周后进行上述观察。[结果]非手术组致伤侧瞳孔直径为3.09±0.40mm,瞳孔对光发射无一恢复,所有动物均出现眼睑下垂及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的现象,CMAP波形失去正常形态,与手术组相比,其神经功能恢复差。各手术亚组中,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瞳孔直径从0.91±0.22mm增大到2.60±0.85mmm;瞳孔对光发射存在率从93.33%下降到26.67%;眼裂高度从3.00±0.43mm减小到1.22±1.17mm眼球运动恢复率从93.33%下降到40%;CMAP波幅从7.62±1.78mv减小到3.71±1.94mv,CMAP延迟时间从3.15±0.68ms延长到4.05±1.09ms;致伤组CMAP波形较对照组低平,延迟时间变长,C、D两组波形呈双峰改变。[结论]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眶上裂内容物受压时间越短,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其中72h内行手术解除压迫,效果最显着。长期压迫后神经功能是否能恢复,恢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第二部分实验中所留置的眶上裂内容物标本行电镜观察及N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非手术组病理变化与其他手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髓鞘的崩解极为明显,而可见的再生神经髓鞘非常少,免疫组化染色减弱更明显、染色缺失区面积较大。各手术亚组电镜观察显示,随着受压时间延长,雪旺细胞增生明显减少,神经纤维再生速度、数目、髓鞘厚度也随之减少。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NF免疫组化染色逐渐减弱,出现不规则条块状、串珠状棕黄染色。[结论]手术组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眶上裂内容物受压时间越长,神经再生越不理想。长期压迫对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显露眶上裂区的影响,研究眶上裂的显微解剖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减压手术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比较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人类全颅标本20个(共40侧)。按标准颧弓入路、扩大颧弓入路模拟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深度、手术空间的差异;显微镜下解剖眶上裂,记录眶上裂不同形态,并测量外侧点到内测点的距离(AB),外侧点到下极点的距离(BC),内侧点到下极点的距离(AC)。分析12例(男7例、女5例)14侧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形成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初步治疗方案。[结果]扩大颧弓入路使手术操作角度增加5.2度,而到达眶上裂的距离随之增加1.2mm。共识别出6种类型的眶上裂结构,最常见的为Ⅵ型(35%)。各标志点间距离为AB右侧16.9±1.80mm,左侧17.0±1.82mm;BC右侧20.1±2.74mm,左侧20.2±2.86mm;AC右侧8.9±1.64mm,左侧8.9±1.66mm,左右未见明显差异。临床观察患者平均年龄28岁,平均随访6个月,其中1例患者合并眶尖综合征。CT三维重建显示:7例患者眶上裂区有骨折线、骨折片压迫或眶上裂出现变形。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在行保守治疗的5例患者中,3例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扩大颧弓入路优于传统颧弓入路以及额颞眶颧弓入路。针对那些眶上裂区有明显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而术前对患者行影像学三维重建有利于指导手术的实施。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具体适应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全锋[9](2010)在《经眶颧入路对前床突—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显微镜下对尸头标本的解剖、观察及测量,获得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资料,探讨前床突及其周围骨质磨除的方法和意义,并对高度个体化的骨性结构、神经、血管、硬膜等的解剖关系进行分析统计,为临床处理该区域相关病变及术中安全磨除前床突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对象和方法:1.采用国人成人干性颅底标本15例,观测前床突、视神经管及眶上裂骨性结构的形态和解剖关系。2.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尸头标本10例,模拟额颞眶颧入路逐层解剖,对前床突,视神经管及眶上裂区域神经、血管及硬膜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摄,观测前床突磨除对鞍区及上斜坡区域暴露范围的影响。3.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表示。结果:1.ACP是蝶骨小翼向内向后的延伸形成的锥形骨性突起,以蝶骨平台后缘平面为基底,测得ACP长、宽、厚分别为9.32±1.17(7.12~11.30)mm、12.16±2.37(8.54~12.92)mm、5.30±0.91(3.22~7.64)mm。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可形成骨桥,出现率为8%,气化前床突占10%,气腔与蝶、筛窦相通。2.床突间隙是磨除前床突后人为形成的位于硬膜外、海绵窦外的锥形腔隙,可提供大约0.8~1.0cm3的手术操作空间。以平蝶骨平台后缘平面为基底,测得床突间隙基底上、下、内、外侧边长度分别为8.68±1.46(6.22~11.24)mm、5.06±1.39 (3.62~8.08)mm、6.40±1.12 (4.98~10.66)mm、9.62±1.83(5.46~13.80)mm,高度为8.46±1.29(6.08~12.94)mm。3.前床突磨除前后Ⅱ间隙测量结果:视神经长度为8.93±2.48mm和18.88±2.46mm,颈内动脉长度为10.24±1.79mm和15.06±2.91mm。4.远侧硬脑膜环厚而坚韧,厚度为0.48±0.07mm;近侧硬膜环薄而疏松,厚度为0.26±0.05mm,呈袖套状被覆于床突段ICA表面,在二者之间可有海绵窦静脉丛突入。5.颈内动脉床突段位于颈内动脉近环与远环之间,其前壁的平均长度5.84±1.19mm。6.本组标本所有眼动脉均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90%起自颈内动脉上壁内侧三分之一,10%起自颈内动脉上壁的中外侧。其中16侧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或正下方,4侧位于视神经外下方。7.视神经管由四壁和两口组成,其内侧壁、外侧壁、上壁、下壁的长度分别为11.14±1.37(8.60~14.28)mm,9.06±1.02(7.46~12.08)mm,9,74±1.16(7.76~11.08)mm,5.12±1.94(3.18~9.52)mm。视神经管上壁后部,由硬脑膜反折形成镰状韧带,前后径宽度为2.49±0.74(1.18~3.96)mm,85%在视神经上形成压迹。内侧壁毗邻最复杂。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从颅口到眶口,管径变化不大,多数从视神经内下方向外下方走行。8.眶上裂多呈三角形裂隙,其上、内、外侧壁长度17.32±3.07(12.36~26.18)mm,6.48±1.16(4.20~8.54)mm,19.90±4.78(12.96~27.14)mm。眶上裂被Zinn键环分为外、中、下三个区,滑车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及眼上静脉经外侧区穿行,动眼神经上、下支、外展神经、鼻睫神经中央区穿行,仅眼下静脉经下侧区穿行,其中动眼神经下支最粗,直径为1.64±0.37(1.02~2.70)mm,泪腺神经最细,直径为0.52±0.17(0.24~0.84)mm。结论:1.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复杂,且国人前床突具有高度变异性。处理该区域病变术前需行充分影像学检查,了解前床突气化情况;术前、术中密切关注骨桥变异情况;2.前床突的磨除可增加鞍区及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床突间隙是经上方入路进入海绵窦的手术通道,通过它可显露床旁段颈内动脉及眼动脉的起点;3.视柱可作为定位远环的影像学标记以判断这一区域的出血是位于硬膜内还是硬膜外;4.经对侧入路手术治疗眼动脉瘤受到眼动脉的起始部位、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及视交叉前间隙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该入路比较适合于来源于眼动脉上方、突向内侧或后内侧的、较小的未破裂的视交叉下型眼动脉瘤;5.经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时,应打开镰状皱襞、视神经鞘膜及总腱环方能使减压充分,鞘膜切开部位最好在其外上壁以避免损伤眼动脉,且鞘膜切开后不宜在此过多操作;6.垂直于进入眶裂硬膜的行走方向,紧贴眶上裂向着前床突方向剪开颞极硬膜索带(深度≤5mm),可以避免损伤在眶上裂外侧区行走的结构。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腺神经。经上直肌与外直肌间切开腱环能更好的暴露眶上裂中央区,且操作相对安全、简单。
王晓鸣[10](2009)在《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采用动脉血管灌注染色、显微解剖技术、模拟手术入路等方法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上,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并对该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部位以及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和研究,为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治疗颅眶交界区肿瘤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第一部分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研究目的: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并对该手术入路中涉及的相关解剖学部位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动脉系统已经红色乳胶染料灌注)上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操作,逐层解剖,明确相关解剖结构毗邻关系、测量相关数据。观察和测量该手术入路相关的眶上孔(或眶上切迹)、颧骨、眶下裂、MacCarty关键孔等解剖结构的相关数据。结果:MacCarty关键孔应用于眶截骨术,眶下裂的前外侧区应用于眶截骨术和颧弓截骨术,这使得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入路变得相对简单和安全。第二部分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对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了解其穿行结构,为临床手术治疗颅眶交界区肿瘤提供详尽的解剖学理论基础。探讨眶上裂外侧区的安全显露方法、眶上裂中央区Zinn总腱环的安全切开方法与最大程度显露眶尖区的方法。材料和方法:选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动脉系统已经红色乳胶染料灌注)上,采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应用层次解剖,顺序解剖方法,研究眶尖区重要结构Zinn腱环,以及眶尖区神经、血管的分布规律。结果:总腱环附着于视神经管上、内和下壁,以及眶上裂外缘中点骨突,包绕视神经管的颅口和穿行眶上裂的结构,并将眶上裂分隔为三部分。眶尖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在其穿行区域及位置较恒定,排列紧凑,熟悉该区域的显微解剖,可以有效的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论:1.理解MacCarty关键孔和眶下裂的显微外科解剖是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入路成败的关键。2.一次成形额颞眶颧手术入路能良好的显露眶上裂外侧区和中央区,对提高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切除率有较为积极的意义。3.眶尖区结构复杂,穿行神经血管、神经相对集中,熟悉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对手术治疗该区域肿瘤有重要意义。
二、眶上裂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手术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眶上裂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手术入路(论文提纲范文)
(1)眶上裂区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眶上裂的解剖结构 |
1.1 眶上裂的骨性形态 |
1.2 眶上裂区的软组织结构(眶骨膜、硬脑膜、总腱环等结构) |
1.3 眶上裂的空间分布及神经血管走行 |
2 眶上裂区解剖的临床应用 |
2.1 显微临床应用 |
2.2内镜临床应用解剖 |
3 展望 |
(2)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T解剖结构观察 |
1.3 颅骨解剖穿刺 |
2 结果 |
2.1 CT观察测量结果 |
2.2 颅骨穿刺结果 |
3 讨论 |
(3)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圆孔穿刺的解剖学基础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4)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筛骨 |
2 鼻腔 |
3 蝶骨平台与蝶窦 |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骨性结构 |
2 眶的神经 |
3 眶部眼外肌肉 |
4 眶部的血管 |
讨论 |
结论 |
第三章 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中颅窝底的显微解剖 |
2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 |
3 翼腭窝的显微解剖 |
4 腮腺咬肌区 |
讨论 |
结论 |
第四章 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颈静脉孔的颅内观及其毗邻结构 |
2 颈静脉孔内部结构 |
3 颈静脉孔外口及茎突后间隙(见图4-18和图4-19) |
4 枕下后外方及侧方肌肉 |
5 颅外段相关血管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额颞眶颧入路中动眼神经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和成果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额颞眶颧入路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64层螺旋CT薄层断层扫描对眶上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取材 |
1.2 火棉胶切片制作 |
1.3 眶上裂区多层螺旋CT断层扫描及图像重建 |
2 结果 |
3 讨论 |
(8)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9)经眶颧入路对前床突—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进展与颅底外科术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第一部分 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的相关显微解剖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眶尖区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颅眶交界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后记 |
致谢 |
四、眶上裂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手术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眶上裂区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J]. 张腾飞,侯立军. 解剖学杂志, 2021(04)
- [2]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观察[J]. 陈冬雷,吴煜农. 口腔医学, 2017(02)
- [3]圆孔前入路穿刺的解剖结构研究[D]. 陈冬雷.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6)
- [4]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D]. 韩志光. 河北医科大学, 2013(05)
- [5]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D]. 简志宏. 中南大学, 2011(12)
- [6]额颞眶颧入路中动眼神经解剖研究[D]. 陈志强. 河北联合大学, 2011(04)
- [7]64层螺旋CT薄层断层扫描对眶上裂的应用研究[J]. 丛也彤,亓波,王新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06)
- [8]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D]. 潘承光.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2)
- [9]经眶颧入路对前床突—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马全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10]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王晓鸣. 郑州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