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企业重组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1)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部分创业企业属于小微型企业,其在增加就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增长方面贡献显着。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新创企业都面临着高失败风险,并处于经济收益高度不确定的困境中。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创业失败率高达90%,在创业5年内倒闭的企业占70%。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快速识别良好的商机并获得所需资源以获得良好绩效和实现企业生存与成长,仍是一大难题。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获得创业成功,创业者们必须对潜在的新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保持高度警觉性。因此,提高创业警觉性是促进新创企业发展和获取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以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解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揭示创业警觉性在新创企业绩效提高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创业警觉性的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学界缺乏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认为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通过搜索、过滤和解释信息影响创业警觉性,并且该过程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进一步调节。从微观认知和宏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探究创业者认知结构和环境动态性在创业警觉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次,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解释创业警觉性的概念以及高警觉性创业者的特质,但关于创业警觉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以揭示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黑箱”。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索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解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一构建创业警觉性前因研究的理论模型,试图解决“创业者认知结构如何影响创业警觉性”以及“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创业者认知结构和创业警觉性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权变理论,研究二引入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中介变量和一个权变因素环境动态性,构建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试图揭示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和边界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本研究共提出26条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来自463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并得到以下实证结果。研究一结果表明,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对创业警觉性存在积极影响,并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与创业警觉性的关系。一方面,认知柔性水平高的创业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搜索机会和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尤其当环境动态性高时,认知柔性高的创业者通过其灵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搜索,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强。另一方面,认知复杂性使创业者处理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使企业能够迅速吸收新信息和知识以帮助企业克服认知惯性,这将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外部市场变化,提高创业警觉性。当环境动态性高时,高认知复杂性可以使创业者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信息更加敏感,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加强烈。研究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实现新创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创新,提高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创业警觉性的搜索和扫描维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二,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警觉性的创业者对环境中信息和资源的搜索、联接和评估能力更强,这有助于提高创业拼凑。通过拼凑创造的主观知识和解释可以让组织理解资源及其组合如何提供特定的生产性服务和机会,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第三,创业警觉性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创业警觉性使创业者对环境中商业要素变化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促进创业者对环境中的商业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进而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第四,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第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创业拼凑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机会,使创业者能够持续参与创业活动。善于进行创业拼凑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不稳定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企业绩效。第六,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动态的环境中,警觉性高的创业者能够感知到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变化,并挖掘出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或商业元素之间潜在的联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包括:(1)极大地拓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理论研究,完善了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2)系统地探索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创业警觉性如何通过创业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补充了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指明方向。(3)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拓展到战略决策领域,探索创业警觉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从战略决策的视角扩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范畴,增强了创业警觉性对创业管理实践的解释力度。(4)探索环境动态性在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机制中所起的权变效应,有助于加深对外部环境因素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解,揭示新创企业绩效提升机制,为创业理论发展和实践管理指明方向。
李楚颖[2](2021)在《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趋于激烈。传统产业开始走向衰落,而宏观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创新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使众多传统重工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面临退市威胁;另一方面,宏观经济背景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火如荼,许多企业将构建上市平台视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的关键一步。基于动因的契合,我国企业的资产置换实践逐渐丰富。资产置换是企业资产重组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模式之一,因其在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业务布局调整方面具有积极效果,为许多筹划资产重组的企业所青睐,而探究资产置换行为是否真正取得积极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以往学者关于资产置换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此,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与事件研究法,对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全过程进行梳理,探析中原特钢进行资产置换的动因;从财务绩效、二级市场表现、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及企业整合风险几个维度展开,依托于注入资产中粮资本及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置换年度前后的财务数据、二级市场数据等,深入探析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经济后果。文末,对中原特钢资产置换案例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就案例中可以推及一般企业的举措进行提炼与升华,旨在为资产置换领域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文章写作内容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资产置换领域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基于此,提出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节对资产置换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概述,主要涉及资产置换的涵义、特征及模式等基本概念,归纳企业资产置换的动因、经济后果及相关理论基础,为本文后续对中原特钢资产置换实践的探析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节主要对置出方与置入方企业、资产置换的全过程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就中原特钢进行资产置换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节主要从资产置换对财务绩效影响、二级市场表现、经营管理情况影响以及置换带来的整合风险四个视角展开,综合运用纵向趋势分析和同行业可比企业横向比较分析法、事件研究法,深入探究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经济后果。第五章节则为文章的结论与启示部分,结论部分归纳总结了前文对中原特钢资产置换后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具体得出了:资产置换改善了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增强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优化、但仍存在整合后风险四项结论;启示部分则提炼出研究结论中可能推及一般企业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具体得出了:动因契合是达成资产置换的前提条件、资源有效整合是置换成功实施的基础保证、经营管理优化是置换成效发挥的关键、对置换后整合风险的关注是不容忽视的后续保障四项启示。
高鹏斌[3](2020)在《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研究 ——以W公司并购D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自上世纪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高速通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由于相对独特的市场环境及高速的经济改革,我国的企业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发达国家需要经过60年发展的成果,而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伴随着全球化经济速度的加快,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并购重组完成资本扩张。在日益增多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中,并购的各方更多时候只能够看到资产及规模的放大,但是,从并购实际成果和数据分析来看,成功的并购重组案例却相对较少。本文和一些研究观点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并购各方在并购重组的战略规划中,忽略了企业文化融合对并购重组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很多严重损失甚至致使企业的并购行为最后以失败告终。本篇论文对并购重组过程中企业文化融合课题进行探究,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实操性的操作方案。在资源整体配置的大背景下,本文研究了W公司和D公司的企业并购,并对企业并购后企业如何实现在制度和文化上的融合和转变,实现并购后公司员工之间的协同作战,共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社会效益的发展,对于增强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篇论文在介绍企业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并购的概念和融合方法,其次以W公司和D公司为例,阐述了企业并购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等层次的文化冲突问题,从文化差异到融为一体的过渡,明确过渡期目标,提出企业并购后定的管理原则,管理方向,探讨了企业并购的整体过程和整体绩效评价,之后针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冲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措施,以及分析了改善措施实施的效果,最后总结了实操案例的并购过程中企业文化融合相关的经验教训。企业文化融合在并购过程中的重要度被放至越来越高的定位,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W公司并购D公司的企业文化融合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会遇到的冲突、对策及经验反思。
杜舒文[4](2020)在《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重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煤炭资源是我国发展的主体能源之一,煤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集团产业“大而全”、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板块之间协同效应差等问题,煤炭企业如何有效开展产业重组已成为提高产业价值、促进企业高质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对现有产业重组模式分析后发现,其系统与理论性存在缺陷且无法全面适用于煤炭企业,因此需要构建一套符合大型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活动规律的一般模式。本文采用单一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山西A焦煤集团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二手资料和调研访谈的方式收集案例企业产业重组相关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103个参考节点中得到“战略转型”、“能力建设”、“稳基增量”和“提升质量”四个核心范畴,利用扎根理论经典范式“行动—条件/互动—结果”将这四个核心范畴串联起来,为构建大型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之后结合案例企业产业重组的实施路径对四个核心范畴进行分析,得到各要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最后构建出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集群化”重组模式,其内涵为企业以产业战略转型为引导,以重组能力建设为保障,以“稳基—增量—提质”为核心,通过强化煤炭主业、开展纵向一体化延伸煤基产业链、发展与主业相关联的新兴产业、整合辅助产业与民爆化工,最终形成产业关联、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这是一个由“裂变”到“聚变”的过程,首先以形成“大集团”式企业为目的开展重组活动,将重组重点放在煤炭主业上,并以同心多元为原则进入其他领域,待“裂变”带来的福利逐渐减少,则将产业调整重点集中在现有产业上,增强产业之间的耦合度。在该模式下,“增量”与“提质”这两个模块以服务煤炭产业为核心,共同支撑主业发展,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模式,发展了煤炭企业产业重组理论,同时也为煤炭企业产业重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郑宇佳[5](2020)在《南北船合并背景下集团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研究》文中认为船舶行业由于自身周期性的特征,在资金、技术、人力方面都属于密集型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息息相关。在我国中央企业大力开展战略性重组,持续深化资源整合、融合的背景下,船舶制造行业的合并是大势所趋。中船工业即南船和中船重工即北船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两大巨擎,随着国家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对手变化的原因,两者有必要通过专业化的重组进行资源整合。在此背景下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拆分二十年后再次合体,旗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也随之展开。基于对上述现象的思考,本文以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的选择为例,对集团层面重组背景下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重组动因、重组方式、重组方式与预期效应关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各公司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预期的效应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方式进行重组,集团化公司子公司重组时应根据子公司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本文基于重组动因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结合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和两船旗下上市公司经营现状,从集团层面和上市公司层面两方面分析各子公司重组动因。而后运用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运用EBIT-EPS模型、CAR模型和微笑曲线模型来分析两船体系各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的预期效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南北船集团旗下的三家公司通过不同的重组方式达到了同业间、产业链和专业化整合。(1)南船体系下中国船舶通过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减少了关联担保,关联采购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由49.85%下降到32.07%,关联销售占营业销售的比例由15.69%下降到9.68%。资产负债率下降。(2)南船体系下中船防务通过股权转让出售重大资产的方式,解决了与母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每股收益提高。(3)北船体系下中国重工吸收合并青岛轨道,通过非上市公司资产的方式,强化了中国重工在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的业务,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上升。同时还对不良资产进行了破产重组,终止两家子公司持续亏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加速了内部子公司整合。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要站在同一个体系下考虑上市公司的重组问题,各上市公司通过模块化的专业平台整合,随着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促进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更好的推动两船非上市的资产的整合。同时为我国大型央企重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整合树立良好标杆并提供借鉴经验。
高传胜[6](2020)在《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效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成长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企业抓住历史机遇急速成长,从最初的粗放化到目前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变迁,展现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独特生存和发展方式。1998年我国仅有5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至201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20家,仅我国房地产企业就有5家。我国房地产优质企业从发展之初就有明确的管理意识,从万科学习美国四大房企之一帕尔迪集团,到碧桂园实施“价值链”投资,企业家本着开放的心态引进了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国内的土壤上互相学习借鉴,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化开发和管理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成功地实现跨越,一些企业选择业务重组试图实现发展,然而不同房地产企业重组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而学界多集中于战略、绩效的研究,鲜有学者开展房地产业务重组的效能分析。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SG公司下属的房地产业务重组作为研究对象,概要介绍了该重组产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原因。为了探讨重组结果发生的必然性,本文采用重组效益和组织重组效率两个方面,对该业务重组效能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联系企业实际,归纳出影响效能的内外部环境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比自身,房地产重组后的经营绩效提高,得益于对内部成本等体系控制的加强,还有市场环境变好的原因;但横向对比业内龙头企业,公司效益和组织重组效率差强人意。为此,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家近年出台的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明确国家政策导向,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行业竞争情况,并总结出了八个方面影响公司内部效能的问题。最后,基于公司业务重组现状和先进企业的经验,从效率和效益两个角度,制定完善房地产业务发展对策,以期提高公司的效能。
毛闻哲[7](2020)在《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上市公司要想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市场规模时,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资产重组。资产重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再次分配和组合,同时也要对企业股东的权责和利益重新划分与计算,另外双方交易资金的支付模式、支付时间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资产重组行为的效率产生影响。而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尽可能确保重组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人的权责不受损失,企业资产不受侵害,监管部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化与升级更为重要。然而,监管部门为了体现其在监管过程中的公平性与科学性,给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留有了足够的操作空间,但被监管企业是否能够按照监管要求和条件去实施,合理有效的进行信息选择性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资产重组背景下,企业经营者对信息选择性披露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因此,在此种形势下,对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极大的丰富现有对于资产重组时信息选择性披露的相关文献,其次还完善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选择性披露空间。本文以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发布为出发点,在系统介绍资产重组与信息选择性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后,通过事件研究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选取累计超额收益率、公司股价波动比率作为考察指标,考察重大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常变动的关系。选取A公司资产重组案例为分析对象,对其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进行信息选择性披露主要表现在:内容上选择披露对公司发展有利信息,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则选择隐藏不披露;在时间上推迟或提前披露信息;在披露对象上仅对部分投资者进行披露,而非所有投资者。(2)由于公司内控制度的缺陷、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第三方监督薄弱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失效导致了公司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选择性披露行为。(3)资产重组公司进行信息选择性披露行为误导中小投资者,增加其投资难度,造成不必要损失。(4)扰乱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导致信息披露扭曲。针对资产重组时信息选择性披露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选择性信息披露的空间(2)强化对资产重组公司的实时监管,识别重大影响项目(3)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4)中小股东应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分析理解公司信息的能力(5)加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监管和惩处力度。
董晓弘[8](2020)在《我国破产司法实践中的预重整模式探索及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规定了三种破产程序,破产清算、破产和解、重整,不同程序有不同的立法初衷,破产清算程序强调市场出清,破产和解、重整程序则侧重困境企业拯救,但相比破产和解程序而言,重整程序则更为纷繁复杂,也对法院、管理人、债务人、投资人等参与各方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重整制度的补充,预重整制度便应运而生。目前,各地先行先试,形成法院裁定受理企业重整前的庭外预重整、破产清算转重整程序期间的庭内预重整、作为庭内重整前置程序的庭内预重整三种模式。三种预重整模式各有利弊,也并不绝对独立,怎样结合不同案件扬长避短,也是破产从业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是否可以分析借鉴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较为成熟的预重整立法和规定来对我国的预重整制度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也是笔者在本文的讨论内容。从比较法视角而言,预重整模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英国“伦敦规则”、日本准则型庭外重组、美国狭义式预重整、欧盟预防性重组等。参考国外预重整的运行模式及实践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各地法院及破产管理人近两年先行先试的探索,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14日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破产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对破产重整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和解与清算之上,对庭前重组协议在后续重整中的延伸也作了相应回应。这种对预重整制度的探索对今后的破产重整审判工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对我国司法实践来说,预重整还是一项新的制度,仍有很多实务问题需要最高立法的支撑,也需要法律人发挥作为法律人的智慧,逐个解决。在本文中,笔者共分四章来分析国内破产程序框架内存在的三种预重整模式各自存在的利弊,同时分析借鉴比较法规定以期对我国预重整模式的发展及完善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王思齐[9](2020)在《创新型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坚瑞沃能债务危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通过推出一揽子刺激计划和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类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大部分成立时间不长、资金实力有限、所处行业的技术更迭较快,公司经营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尤其容易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2017年开始,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面临退坡,整个行业进入调整期。在补贴退坡期,行业中不少企业的现金流持续恶化,债务违约问题频出,尤其是在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行业。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对新能源汽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补贴退坡期,动力电池行业中多家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问题,其中坚瑞沃能由于债务危机进入破产重组、国能电池欠薪停产、湖北猛狮债台高筑资不抵债。这样的现象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选取曾在锂电池行业排名第三的坚瑞沃能公司的债务危机案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公司及类似的创新型公司的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估,并通过对坚瑞沃能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降低此类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对策。坚瑞沃能从2017年8月出现第一笔债务违约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债务连连爆雷,到2018年末公司已有99亿元的逾期债务,占据公司总债务一半以上,公司年报表明战略决策失误、扩张速度过快、补贴政策的调整是导致公司出现资金流紧张局面的原因。尽管从危机出现开始,公司利用很多手段进行挽救,但是还是没有解决公司债务违约问题。2019年年末,公司被迫进入破产重组阶段。坚瑞沃能的债务危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期动力电池行业流动性紧张问题的一个缩影,对于政府和其他同类型的创新型企业都有一定警示。这类创新型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的分析评估以及相应的降低风险的对策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先从坚瑞沃能债务总体情况、财务单指标分析、债务违约相关财务指标因子分析等财务报表的角度、再从KMV模型的角度分析公司的债务违约风险,发现从财务报表角度和KMV模型的角度都反映了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上升,而KMV模型更是提前预警了公司债务违约的发生。然后从多个方面对公司的债务危机成因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提出应对之策。对于坚瑞沃能而言,公司应该重视研发,停止对无效产能的扩张,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融资,才能降低公司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对政府而言,应优先扶持研发能力强,资金实力较充足的规模较大的创新型企业,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补贴。其他创新型企业也应该引以为戒,重视研发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融资,适度负债,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从而降低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何广欢[10](2020)在《企业重组企业所得税政策研究 ——基于特殊性税务处理角度》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增加,企业重组作为一种特殊重要的商业活动,其活跃度以及交易金额相对都呈现较大规模增长。企业重组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优化企业整体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也能刺激经济发展,一般涉及金额较大,范围较广,因此,企业重组在现代资本市场中占据着一定重要的地位。企业重组并非属于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但仍属于交易范围,涉及到资产、股权、现金之间的互相转化,内容复杂多变,其中的涉税处理问题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的实施。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以降低重组企业现时税收负担为初衷,促进企业的健康重组,然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与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都将有可能使其难以达到政策预想效果,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研究企业重组所得税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角度,针对特殊性税务处理角度去分析企业重组涉税问题,相对于整体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案例研究,文章更趋向于运用更为详实的篇幅深入细化研究特殊性税务处理操作,研究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的不足及对策,对完善我国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制度,降低企业重组涉税风险,促进企业公平合法重组交易,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角度去研究企业重组涉税问题,以涉税相关政策为理论基础,结合企业实务操作中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的动因与影响分析,研究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多种资料的收集,国内外文献的阅读,从而理清论题研究所处的背景与意义,勾划出主体研究思路框架图。其次以财税59号文为依据,对企业重组进行概述并从企业层面与税务机关层面因素分析企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的原因,紧接着对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进行汇总,从一般企业重组与特殊情况企业重组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特殊性税务处理对企业重组的影响分析,然后从合理商业目的、重复征税、适用政策涉税风险三个方面研究目前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所存在的缺陷,其中适用政策涉税风险分为实体性风险与程序性风险,随后结合H公司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实务案例数据,通过支付方式不同、适用政策不同以及后期涉税资产处置不同三种不同情况对比分析,从而对以上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说明。最后,结合企业实务操作与现有政策分析,较有针对性提出明确“合理商业目的”的判断标准、降低重复征税影响和适当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三个方面建议,促进完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二、对企业重组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企业重组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警觉性 |
2.1.1 创业警觉性的内涵 |
2.1.2 创业警觉性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创业警觉性的相关研究 |
2.1.4 小结 |
2.2 创业者认知结构 |
2.2.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内涵 |
2.2.2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新创企业绩效 |
2.3.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3.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3.3 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创业拼凑 |
2.4.1 创业拼凑的内涵 |
2.4.2 创业拼凑的维度与测量 |
2.4.3 创业拼凑的相关研究 |
2.4.4 小结 |
2.5 商业模式创新 |
2.5.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5.2 商业模式创新的维度与测量 |
2.5.3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4 小结 |
2.6 环境动态性 |
2.6.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6.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 |
2.6.3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6.4 小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认知理论 |
3.1.2 创业过程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权变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2.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3 研究假设 |
3.3.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3.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的实施 |
4.1.3 访谈结果 |
4.2 问卷设计 |
4.2.1 调研对象选择 |
4.2.2 问卷设计过程 |
4.2.3 问卷结构 |
4.3 变量测量 |
4.3.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测量 |
4.3.2 创业警觉性的测量 |
4.3.3 新创企业绩效的测量 |
4.3.4 创业拼凑的测量 |
4.3.5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4.3.6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4.3.7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回归分析 |
4.4.5 结构方程模型 |
4.4.6 Bootstrap分析 |
4.5 预调研 |
4.5.1 创业者认知结构量表检验 |
4.5.2 创业警觉性量表检验 |
4.5.3 新创企业绩效量表检验 |
4.5.4 创业拼凑量表检验 |
4.5.5 商业模式创新量表检验 |
4.5.6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
4.5.7 经验开放性量表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5.2.1 受访者特征 |
5.2.2 受访企业特征 |
5.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共同方法偏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4 无反应偏差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假设检验 |
5.4.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 |
6.1.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6.1.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资产置换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资产置换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资产置换经济后果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资产置换相关的理论概述 |
2.1 资产置换的基本概念 |
2.1.1 资产置换的涵义 |
2.1.2 资产置换的特征 |
2.1.3 资产置换的模式 |
2.2 企业资产置换的动因 |
2.2.1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
2.2.2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
2.2.3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2.2.4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2.3 企业资产置换的经济后果 |
2.3.1 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表现 |
2.3.2 改善企业二级市场表现 |
2.3.3 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
2.3.4 仍存置换后的整合风险 |
2.4 企业资产置换的理论基础 |
2.4.1 交易成本理论 |
2.4.2 资源配置理论 |
2.4.3 信号传递理论 |
2.4.4 协同效应理论 |
3 中原特钢资产置换案例介绍 |
3.1 资产置换交易各方基本情况 |
3.1.1 置出方钢铁企业中原特钢的基本情况 |
3.1.2 置入方金融企业中粮资本的基本情况 |
3.2 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动因 |
3.2.1 改善经营状况,维持上市资格 |
3.2.2 实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
3.2.3 依托上市平台,深化混改成效 |
3.2.4 加强产融结合,提升竞争能力 |
3.3 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具体过程 |
3.3.1 中原特钢股权无偿划转给中粮集团 |
3.3.2 整体置出中原特钢全部资产 |
3.3.3 整体置入中粮资本全部股权 |
3.3.4 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差额部分资产 |
3.4 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特点 |
3.4.1 无偿划转避免触发借壳上市 |
3.4.2 整体置出实现不良资产剥离 |
3.4.3 整体置入实现主营业务变更 |
4 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经济后果分析 |
4.1 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4.1.1 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4.1.2 偿债能力得到增强 |
4.1.3 成长能力明显提升 |
4.2 对企业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 |
4.2.1 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了企业短期股价表现 |
4.2.2 资源的优化整合对长期股价的影响有限 |
4.2.3 后续股价波动受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影响 |
4.3 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分析 |
4.3.1 实现企业主业转型,打造农业金控平台 |
4.3.2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深化国企改革成效 |
4.3.3 加强企业产融结合,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
4.4 置换后带来的整合风险分析 |
4.4.1 主营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多元业务整合风险凸显 |
4.4.2 信托业务违约事件增加,金融资产整合风险提升 |
4.4.3 减值补偿替代业绩承诺,企业财务整合风险增加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1.1 资产置换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 |
5.1.2 优质金融资产注入增强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
5.1.3 资产置换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持续优化 |
5.1.4 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同时仍然存在整合风险 |
5.2 启示 |
5.2.1 置换标的动因契合是达成资产置换的前提条件 |
5.2.2 企业资源有效整合是置换成功实施的基础保证 |
5.2.3 企业经营管理优化是置换成效发挥的关键所在 |
5.2.4 对置换后整合风险关注是不容忽视的后续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研究 ——以W公司并购D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路径和内容安排 |
1.4 本章总结 |
第2章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文化概念 |
2.2 并购整合理论 |
2.3 企业文化整合的方法 |
2.4 国内外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动态的研究描述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W公司收购D公司背景及整合过程 |
3.1 W公司介绍 |
3.2 D公司介绍 |
3.3 W公司收购D公司背景介绍 |
3.4 W公司收购D公司的整合过程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冲突 |
4.1 W公司并购D公司后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冲突表现 |
4.2 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员工访谈总结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针对冲突所采取的企业文化融合措施及效果 |
5.1 企业文化融合的实施原则 |
5.2 企业文化融合的实施方案 |
5.3 企业文化融合措施 |
5.4 企业文化整合措施实施后的绩效表现及原因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有效的改善措施总结 |
6.2 对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反思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D 公司员工访谈提纲 |
致谢 |
(4)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重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产业重组相关因素 |
1.2.3 产业重组模式与路径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现有企业产业重组模式分析 |
2.1 企业产业重组模式概述 |
2.1.1 一般企业产业重组模式 |
2.1.2 资源型企业产业重组模式 |
2.2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1 系统与理论性存在缺陷 |
2.2.2 欠缺适用性 |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案例研究法 |
3.1.2 扎根理论 |
3.2 案例企业选择 |
3.3 数据收集、信度与效度 |
3.3.1 数据收集与理论抽样 |
3.3.2 信度与效度 |
4 案例简介与扎根分析 |
4.1 山西A焦煤集团简介 |
4.2 扎根编码与分析 |
4.2.1 开放性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 模式构建 |
5.1 要素分析 |
5.1.1 战略转型 |
5.1.2 能力建设 |
5.1.3 稳基增量 |
5.1.4 提升质量 |
5.2 A焦煤集团产业重组模式 |
5.2.1 模式精炼 |
5.2.2 核心内容 |
5.2.3 模式特点 |
5.3 理论贡献 |
5.3.1 增强系统性 |
5.3.2 提升解释力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5)南北船合并背景下集团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动因的研究现状 |
2.1.2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式的研究现状 |
2.1.3 资产重组方式与预期效应的关系研究现状 |
2.1.4 文献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并购重组动因的相关理论 |
2.2.2 企业重组效应的相关理论 |
3 南北船合并的背景介绍 |
3.1 南北船双方发展状况 |
3.2 南北船集团层面重组动因 |
3.3 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过程 |
4 南北船上市公司重组方式选择分析 |
4.1 南北船上市公司重组的环境分析 |
4.2 南北船上市公司重组的动因分析 |
4.2.1 顺应集团统一战略规划 |
4.2.2 集团上市公司经营困境凸显 |
4.3 南北船上市公司重组方式 |
4.3.1 中国船舶定向增发购买资产 |
4.3.2 中船防务股权转让出售重大资产 |
4.3.3 中国重工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资产 |
5 南北船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的评价 |
5.1 实现同业间整合 |
5.1.1 中国船舶减少与子公司间的关联交易 |
5.1.2 中船防务解决与母公司间的同业竞争 |
5.2 实现产业链整合 |
5.2.1 中国重工基于微笑曲线模型的产业链整合 |
5.2.2 中国重工内部子公司加速整合 |
5.3 实现专业化整合 |
5.3.1 中国船舶基于EBIE-EPS模型的资本结构优化 |
5.3.2 中国重工基于CAR模型的投资价值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6 两船体系下公司重组方式的选择对集团的影响 |
6.1 推动集团上市公司构建专业化平台 |
6.2 改善子公司经营现状 |
7 集团重组背景下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的经验与建议 |
7.1 南北船旗下上市子公司重组方式的经验 |
7.2 南北船旗下上市子公司重组后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重组绩效问题研究 |
1.2.2 重组动因问题研究 |
1.2.3 重组整合问题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业务重组 |
2.1.2 重组效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重组动因理论 |
2.2.2 公司治理理论 |
2.2.3 五力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及效能现状分析 |
3.1 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概况 |
3.1.1 股权结构重组 |
3.1.2 业务重组方案 |
3.2 SG公司房地产重组动因分析 |
3.2.1 水平重组以扩大规模 |
3.2.2 发挥协同效应 |
3.2.3 分散经营风险 |
3.3 重组后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 |
3.3.1 组织结构 |
3.3.2 业务流程 |
3.3.3 员工因素 |
3.3.4 工具因素 |
3.4 业务重组效能评价 |
3.4.1 业务重组效率评价 |
3.4.2 业务重组效益评价 |
第4章 影响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效能的主要问题 |
4.1 影响效能的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国家政策 |
4.1.2 行业竞争 |
4.2 影响效能的内部问题分析 |
4.2.1 国企治理效率低 |
4.2.2 重组目的不纯粹 |
4.2.3 战略定位不准确 |
4.2.4 保障措施不满足 |
4.2.5 集团支持不持续 |
4.2.6 员工激励不到位 |
4.2.7 业务体系不合理 |
4.2.8 重组流程不规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效能提升对策建议 |
5.1 同行业先进企业经验借鉴 |
5.1.1 万科 |
5.1.2 碧桂园 |
5.1.3 主要启示 |
5.2 重组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
5.2.1 明晰发展规划,狠抓战略落地 |
5.2.2 构建大运营体系,实施精益管控 |
5.2.3 理顺组织结构,提高管控效率 |
5.3 重组效益提升对策建议 |
5.3.1 完善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5.3.2 优化人才队伍,增加人均效能 |
5.3.3 拓展融资渠道,筑牢资金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产重组动机研究 |
1.2.2 资产重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资产重组效果研究 |
1.2.4 资产重组盈余管理的研究 |
1.2.5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 |
2.资产重组与选择性信息披露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产重组与方式 |
2.1.2 选择性信息披露 |
2.2 资产重组选择性信息披露分析 |
2.2.1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动机 |
2.2.2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形式 |
2.2.3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条件 |
2.2.4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方式 |
2.2.5 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后果 |
2.3 选择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2.3.1 市场时机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代理理论 |
3.案例公司简介 |
3.1 A公司发展历程回顾 |
3.2 A公司股权结构 |
3.3 A公司资产重组方案分析 |
3.3.1 A公司资产重组背景分析 |
3.3.2 A公司资产重组过程分析 |
3.4 A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盈余管理分析 |
3.4.1 A公司资产重组历程 |
3.4.2 资产重组中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 |
3.4.3 资产重组中盈余管理具体做法 |
4.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案例分析 |
4.1 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分析 |
4.1.1 A公司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动机 |
4.1.2 A公司信息选择性披露的表现 |
4.2 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条件分析 |
4.2.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4.2.2 管理层权力过大 |
4.2.3 信息披露制度失效 |
4.2.4 第三方监督薄弱 |
4.2.5 行政处罚程序前置,违法违规成本低 |
4.3 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后果分析 |
4.3.1 基于股票走势相关的信息选择性披露后果 |
4.3.2 基于公司股价走势相关的信息选择性披露后果 |
4.3.3 基于累计超额收益率分析信息选择性披露后果 |
4.3.4 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后果小结 |
5.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重组过程中管理者的自利行为诱发了选择性信息披露 |
5.1.2 重组过程中选择性信息披露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 |
5.1.3 重组过程中虚假选择性信息披露导致股价异动损害公司利益 |
5.2 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信息选择性披露的研究启示 |
5.2.1 完善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选择性信息披露的空间 |
5.2.2 强化对资产重组公司的实时监管,识别重大影响项目 |
5.2.3 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5.2.4 中小股东应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分析理解公司信息的能力 |
5.2.5 加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监管和惩处力度 |
5.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破产司法实践中的预重整模式探索及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我国预重整实践的发展现状 |
一、破产司法实践中的重整难题 |
二、预重整在破产司法实践中的价值 |
三、预重整在国内各地的探索之路 |
第二章 国内现行预重整模式及其不足 |
一、法院裁定受理企业重整前的庭外预重整 |
(一)庭外预重整的主要开展模式及其不足 |
(二)针对上述问题而创设的预登记式预重整 |
(三)预登记式预重整的不足 |
二、破产清算转重整程序期间的庭内预重整 |
(一)选择适用此种庭内预重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二)此种预重整的适用对象 |
(三)此种庭内预重整模式存在的不足 |
三、作为庭内重整前置程序的庭内预重整 |
(一)选择适用此种庭内预重整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二)此种庭内预重整模式的开展程序 |
(三)此种庭内预重整模式的不足 |
第三章 国外预重整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法庭外重组的模型——“伦敦规则” |
二、以日本ADR模式为代表的法庭外债务重组 |
三、美国狭义的预重整 |
四、结合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欧盟创设预防性重组 |
五、国外预重整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关于完善国内现行预重整模式的相关建议 |
一、通过立法确认预重整和司法重整的衔接机制 |
(一)最高院尚须出具更为清晰的预重整操作指引 |
(二)借鉴比较法规定,从最高立法的角度确认预重整与重整的衔接 |
二、准确识别判断困境企业的重整价值及其可行性 |
三、引入专业引导人机制,完善预重整的制度框架 |
(一)国内预重整缺少专业引导人机制 |
(二)参考日本ADR程序引入第三方专家 |
(三)设立专业的调解组织作为引导人 |
四、完善预重整企业的法律保护机制 |
(一)借鉴英国“伦敦规则”,保全债务人企业 |
(二)设立预重整阶段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的实施细则 |
五、推动预重整程序中的府院联动机制 |
(一)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弥补预重整法律空白 |
(二)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优化营商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创新型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坚瑞沃能债务危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权衡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债务与资产期限匹配理论 |
2.1.4 信用风险评估相关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债务违约相关文献 |
2.2.2 债务违约风险评估相关文献 |
2.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坚瑞沃能及其债务危机介绍 |
3.1 坚瑞沃能介绍 |
3.2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事件 |
3.3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应对 |
3.4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事件后续 |
3.5 案例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坚瑞沃能债务违约风险分析 |
4.1 坚瑞沃能债务违约风险财务分析 |
4.1.1 坚瑞沃能整体债务情况 |
4.1.2 坚瑞沃能的财务指标分析 |
4.1.3 基于因子分析的坚瑞沃能的财务分析 |
4.2 基于KMV模型的坚瑞沃能债务违约风险评价 |
4.2.1 KMV模型及其理论基础 |
4.2.2 违约距离预警值设置 |
4.2.3 坚瑞沃能债务违约风险评价 |
第5章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成因分析及化解思考 |
5.1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成因分析 |
5.1.1 补贴退坡政策 |
5.1.2 产品技术落后 |
5.1.3 盲目铺设大量运营公司 |
5.1.4 短贷长投导致流动性压力趋紧 |
5.1.5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成因小结 |
5.2 坚瑞沃能债务危机化解方式思考 |
5.2.1 专注研发从而提升技术水平 |
5.2.2 采取多元的融资方式 |
5.2.3 合理扩张产能 |
5.2.4 加强公司内控 |
第6章 案例启示与建议 |
6.1 案例启示 |
6.2 案例建议 |
6.2.1 基于政府层面 |
6.2.2 基于创新型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企业重组企业所得税政策研究 ——基于特殊性税务处理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企业重组概述及适用政策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下的企业重组概述 |
第二节 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原因分析 |
一、重组企业层面因素 |
二、税务机关层面因素 |
第三章 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一般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
一、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内容 |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分析 |
第二节 特殊情况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
一、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
二、非货币性投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
第三节 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对企业重组的影响分析 |
一、特殊性税务处理对企业重组方案的选择影响 |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对企业重组交易双方的影响 |
三、特殊性税务处理对企业重组整体税收负担的影响 |
第四章 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存在的缺陷 |
第一节 合理商业目的界定条件模糊 |
第二节 重复征税问题凸显 |
第三节 适用政策涉税风险较高 |
一、政策实体性涉税风险较高 |
二、政策程序性涉税风险较高 |
第五章 H公司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案例 |
第一节 重组企业背景介绍 |
一、收购方-H公司简介 |
二、交易标的资产——M公司50%的股权简介 |
三、售卖方——X公司简介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特殊性税务处理比较分析 |
一、支付方式不同特殊性税务处理分析 |
二、适用政策不同特殊性税务处理分析 |
三、股权后期处置不同特殊性税务处理分析 |
第三节 特殊性税务处理案例小结 |
第六章 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相关建议及对策 |
第一节 明确“合理商业目的”的判断标准 |
一、企业法律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
二、税收负担率变化 |
三、主体理念改变 |
第二节 降低重复征税影响 |
第三节 适当降低政策适用涉税风险 |
一、提高政策明确性 |
二、适当调整涉税相关程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企业重组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原特钢资产置换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D]. 李楚颖.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研究 ——以W公司并购D公司为例[D]. 高鹏斌. 中山大学, 2020(04)
- [4]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重组模式研究[D]. 杜舒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南北船合并背景下集团上市公司重组方式研究[D]. 郑宇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SG公司房地产业务重组效能分析[D]. 高传胜. 青岛大学, 2020(02)
- [7]A公司资产重组信息选择性披露分析[D]. 毛闻哲.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我国破产司法实践中的预重整模式探索及完善[D]. 董晓弘. 兰州大学, 2020(01)
- [9]创新型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坚瑞沃能债务危机为例[D]. 王思齐.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企业重组企业所得税政策研究 ——基于特殊性税务处理角度[D]. 何广欢.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