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林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在变与不变之间(论文文献综述)
曾令琴[1](2021)在《21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晗[2](2017)在《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文中认为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着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目前对于苏轼人格的研究和评价,学者大多仍从儒道释三个层面进行定位,这样的解读遵照通常的框架固然比较明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人格的自我完整性,简化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和精微性。本论文尝试从有机整体、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将苏轼人格放在生态文明的宏阔背景中加以探讨,运用“三分法”,分别从自然层面、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对苏轼人格加以阐释。而苏轼自然率真、有机和谐、自我完善的人格结构,虽说属于前现代时期的一种生态型人格,但对于当下身处生态时代的人们的人格建构,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意义。在自然层面,苏轼视自然为普遍联系的有机生命体,与自然建立了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苏轼一生性好山水,对自然充满敬畏和膜拜,仁爱万物,广种草木,同情动物,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热爱。苏轼认为,“善”就是尊重生命存在的自然而然,故人之行善,便是在具体的存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存在的自在性、自足性、自为性。在自然面前,人类要做到“无心”、“易简”,最大限度葆有自然万物的独立自足,在与自然相遇相成中达到“天全”的境界,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在社会层面,苏轼抵达了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共处的生存境界。在社会管理层面,苏轼一直积极践行济民救世的入世精神,主张实行自然、无为、化育的仁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在“事”中完成生命个体的社会价值,同时又能超越“事”,寻求内在精神的自由和安适,在责任与自由、性情与礼法层面很好地完成了融合。在人际关系层面,苏轼更是树立了和谐共生的典范,君臣之礼、同僚之仪、朋友之信、男女之爱、手足之情、天伦之乐乃至对所有人的友善与仁爱,形成了苏轼人格中一道绚丽的光芒,温暖着世人。苏轼有着丰富而流动的精神世界,在自我圆满的同时与自然精神保持谐振,抵达天人合一的胜境。苏轼一生积极入世,却始终以“隐”的心态处世,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由;醉心于自然山水,却一生终未归隐,肩负着匡时济世的历史使命;悠游于艺术世界,却反对“留意于物”,寄情于斯却不为物役使。在永无止境的内在澄明和自我转化的过程中,苏轼圆满地完成了在自然性中生发社会性、精神性的生命历程与心灵升华,建构起融道家的“真”、儒家的“圣”与佛家的“空”于一体的全新的精神结构,超越了生命个体传统意义上的身与心、性与情、穷与达、出与入、生与死的割裂和对峙,实现了精神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苏轼生态型人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疏离,人与他人隔膜,人与自我分裂成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苏轼丰富、饱满的人格结构对于当代人改善自身的“内在局限”、建构新型的生态人格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苏轼简朴而富足、闲逸而自适、多元而和谐的生活方式可以疗救现代人顽劣的精神病患,帮助人类寻回失落已久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寻回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构建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个人与他人平衡发展的理想社会,即理想中的生态社会。
李焱[3](2017)在《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以《西游记》动画改编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传播的媒介环境也不断变化,尤其是电子媒介时代的来临,文学传播多元化问题已成为文学与传媒研究的重要命题。本研究以古代文学经典《西游记》动画改编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经典如何通过跨媒介传播实现经典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梳理《西游记》动画改编与文学文本的内在关系、动画改编三种类型的得失和文学文本的特点、可挖掘的空间等,多角度探讨西游记经典的跨媒介传播存在的不足。第一部分梳理了文字到影像转换的特点、难点,回顾了《西游记》动画改编历程,同时引出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三种改编形式之下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主题思想,并深入论述三种改编与原着的不同关系以及在实现原着传播价值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对于每种改编形式的各种学术批评做出了一定的回应与思考。最后,提炼出当下西游题材跨媒介传播的困境,并结合当下时代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突破这些瓶颈的思考。本研究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内涵、特点以及在新的传播语境下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忠与不忠”的学术讨论已不适应跨媒介传播环境,主张摒弃“文学本位”的导向,并在创作形式上深入挖掘文学原着资源。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必须兼顾媒介独立价值和文学经典价值,才可以使传播价值得到最大化。
樊华[4](2016)在《先有蛋,后有鸡 ——重组背景下A公司文化变革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重组是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企业做强做优、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尽管几十年来在企业重组方面积累了经验,但是多数重组企业依然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失败。由此可见,在重组背景下,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整合,最难的也是企业文化的整合,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动,企业文化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描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一个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的情况下,A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必然会面临冲突和“不适”,原来形成的企业文化价值模型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已经渐渐无法满足A公司当前发展的需要,A公司的企业文化必然面临着一场“变革”。本文就是要通过文化价值模型,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子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价值模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进入新的母公司后,在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的情况下,子公司文化价值模型如何调整改变,这种改变的利弊,经历了哪些阶段,如何通过文化价值模型的调整做到既保持了子公司的原有的优秀文化,又能够符合母公司文化的要求,从而更加适应新的形势下的企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文化类型,部落型文化几十年来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在继续传承该文化类型的同时,也要创新。在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的情况下,随着母子公司的重组,子公司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文化冲突,而这种冲突必将推进子公司的文化变革。重组后的子公司文化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分阶段稳步推进,而其企业文化类型应以部落型文化为支撑,逐步建立层级型和市场型文化,并持续关注创新型文化。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在改革重组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文化变革问题,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速母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构建和协同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形式与内涵的共同提升,最终达到提升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蒋雷亦[5](2016)在《“他者”的突围:中国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嬗变研究》文中指出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开始在中国普及,再此基础上,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艺术,结合了真实与想象的内容,以其视听兼备的优势,开始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走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是众多电视剧类型中的一种。中国最早的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是1990年播出的长篇连续剧《渴望》,《渴望》中刘慧芳善良贤惠的传统妻子形象深入人心。2004年以来,家庭伦理剧在中国电视剧中的数量迅速增加,而其质量也是大幅提升,如《中国式离婚》、《双面胶》等等。从2010年到现今,家庭伦理剧处在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家庭伦理剧的内容大都紧紧围绕着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例如“剩男剩女”、“房奴”、“裸婚”、“闪婚”等。这一些优秀的家庭伦理剧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同时电视剧中的妻子形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从《渴望》中的贤妻良母式的刘慧芳,到《蜗居》中的物质女人郭海萍,这些妻子形象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人物性格、思想观念,家庭伦理剧中的妻子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国家庭伦理剧发展中的重要剧目,并对其中九部获得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作品单独分析,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妻子形象的嬗变,妻子长期以来作为“他者”如何在婚姻之中突围。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引言和第一章,引言中将对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的研究综述进行梳理;之后的第一章节,先对中国家庭伦理剧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回顾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1990年—2003年的起步发展阶段、2004年—2009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和2010年—2014年的成熟阶段三个时期,并概括出中国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的建构策略。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是论文的重要内容,三个章节分别借助三部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庭伦理剧,对这三个时期剧中的妻子形象进行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时期妻子形象的群体特征:1990年—2003年传统家庭背景下苦难化妻子形象的固守、2004年—2009年多元化妻子形象的拓展、2010年—2014年“新”妻子形象的突围。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一章节是对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妻子形象嬗变背后的深入思考,从妇女事业、社会观念、家庭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妻子形象嬗变的成因,同时分析嬗变的背后妻子形象并未从根本上逃脱男权的压制,女性形象的解放仍是任重道远,最后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家庭伦理剧中妻子形象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建议。
周明明[6](2015)在《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研究 ——以法共、希共、意重建共为例》文中提出西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社会主义发展寄予厚望的地区。西欧共产党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和影响最大的共产党群体,是推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西欧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个半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世界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到民族国家内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从二战中站在战争最前线引领民众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到战后积极参加议会选举和政府组阁,从冷战的打击迫害中顽强生存到实现欧洲共产主义的中兴,西欧共产党结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100多年来西欧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形态发展的历史轨迹是:群众性工人政党——“职业革命家”的先锋队政党——现代群众性政党。表面看来,现代群众性政党又重新回到第一时期的政党组织形态——群众性政党,但这是在更高层次或更高水平基础上的回复,是螺旋式的上升发展。欧洲共产主义的探索并没有成功,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西欧各国共产党都陷入了极端困难、举步维艰的境地,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党、老党相继改旗易帜或自行解散,坚持生存下来的共产党有的面临极大的发展难题,有的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沦为无足轻重的边缘性政治组织。苏东剧变20多年来,坚持在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中奋进的西欧共产党,深刻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顶住国内外压力,继续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条件变化,积极进行理论、战略策略的调整和变革,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战略和活动方式。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这些党的组织力量逐渐趋于稳定,社会影响也慢慢有所恢复,尽管这种复苏仅仅是相对意义或者说是部分意义上的。我们还必须看到,长期以来西欧共产党受苏共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依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而苏东剧变的发生正好起到了“松绑”的作用,使得西欧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党情国情的政党变革之路。从此,西欧共产党开始摆脱过去盲目追求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和封闭僵化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启动了变革和转型之旅,马克思主义本国化实践有了新发展、新突破。本文认为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代表了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三种类型:希共坚守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特征,属于基本不改变、守成类型;意重建共在更大程度上抛弃了共产主义组织遗产,属于激进转型类型;法共的变化介于两者之间,属于部分改革、稳健类型。论文围绕冷战以后法国、希腊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基本内容,从党的纲领、党的目标、组织属性、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作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考察,以期对西欧共产党的组织变革有一个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认知。从整体上说,虽然法共、希共、意大利共产党都属于大党、老党,但由于反共的意识形态在西欧国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些年也始终很难有较大发展,反倒是陷入政治目标迷茫、党员大量流失、基础组织瓦解、政治影响力骤降的状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党的理论主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实践中不断进行着反思和调整。比如金融危机以来,法国共产党就纠正了自己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偏向,逐渐转向更加强调党的阶级立场和工人阶级政党的身份特征,强调法共与社会民主党相区别的独立性等。论文试图构建一个西欧共产党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的立体化评价模型:既看西欧各国共产党选举表现,即短期行为水平;又看他们在议会外的斗争表现,这反映着他们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共产主义遗产,即长期目标的实现。按照此模型,首先以政策取向目标为向度,即从意识形态、继承共产主义组织遗产、议会外斗争情况,评介分析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的成效。然后又站在选举政治向度,即从选举表现、以选举为目标的政党联盟、参与政府情况,衡量了它们的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成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希腊共产党是西欧共产党的激进左翼派,它的理论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强。与其类似的还有德国共产党、英国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意重建共一直在反复摇摆,理论政策不定型,至今没有形成党的统一纲领。法共先是在苏东剧变后表现较为激进,后来出于迎合议会斗争需要,着意淡化意识形态特色和身份标识,进入21世纪后,有意识回归传统,更加重视共产党特立独行的立场、纲领和政策。总体上看,法共、意重建共均呈现出激进-温和-激进的变革路线,但意重建共继承了原意大利共产党善于革新的特点,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政党自居,对共产主义组织遗产的变革幅度更大,法共更像一个温和的后共产主义政党,一直在变与不变之间徘徊。当然,由于国情党情不同,它们各自不尽相同的变革调整幅度和路径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于每一个共产党来说,如何平衡好政策取向目标与选举取向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变革中不淹没自己的身份特征,保持独立自行的行动能力,又成为各国党难以逾越的鸿沟。2008年以来金融-经济危机的爆发,为西欧共产党创造了有利的历史契机和发展环境。西欧各国共产党纷纷抓住机遇,努力克服其他替代左翼力量的政治挤压、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政党组织衰落、党内分裂痼疾助长下的政党碎片化趋势、缺乏务实管用的激进主义政治议程、变革与组织转型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危机等困难和挑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发展转型和力量整合。在理论体系上,适时调整自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重视意识形态斗争和阶级斗争,主张唤醒工人阶级的抗争意识和阶级意识,以反对资本主义为核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实践探索上,根据危机后的形势和国情重新确定了战略目标和近期任务,实施了议会内外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并在国际联合方面进行了积极调整。西欧共产党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的探索、调整和变革,为解答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沿着何种路径推进西欧共产党的变革与组织转型等历史性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它们的斗争成就,也使人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期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当前,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如何根据时代和资本主义最新的发展变化,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策略和战略,依然是当前西欧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指出的是,从长远看,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得与失、正确与错误也只能依靠未来的实践来检验,来得出结论。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只遵循一个模式,效仿一个样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必须在发展中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西欧共产党的变革与组织转型至少目前来看,还是不成功的,这也说明了西欧共产党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在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这一重大课题上始终没有破题。作为共产主义身份特征的政党,简单地以改革为借口而淡化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同样难以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这样不仅难以争取到中间社会阶层,连自己最忠诚的支持者也会纷纷离去。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拥有深厚文化积淀、光荣革命传统、善于理论创新的西欧共产党一定能够披荆斩棘、走出一条符合本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
赵涛[7](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研究表明“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吴琪[8](2015)在《中国当代行政诉讼研究 ——基于诉讼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行政诉讼法》颁布已有25年,但运行步履维艰。问题有二:制度外——除少部分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大量行政争议分流不明;制度内——行政诉讼程序难以实现正义,即一审不独立,二审无法解决不服。《行政诉讼法》是执政者自我限权的标志,但因缺乏分权制衡,这一过程注定缓慢且艰难。行政诉讼的困境以及当下司法的种种作为,究其根源,与法律工具主义的法观念和国家主义的司法理念有关。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寄托于良法,更有寄托于良法的运行环境——政治体制的改革,即党和政府坚定走法治、宪政之路,而非以法律为统治工具。
刘鑫[9](2014)在《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传承了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思路,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要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国有资产大致分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两大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是保证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郑常运作所存在的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主要的形成方式是政府采购,在使用中不断消耗折旧,不涉及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涉及的国有资产就必须要求保值增值,为实现我国的整体战略经济目标服务,为国家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必须在市场的环境中依靠企业经营来达到。因此,采用何种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否能够持续,进而影响到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存在状况,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从未停止过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后30年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时代,那时的国有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由于不存在外部市场,所有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活动,可以看做是国家企业集团这个大公司的一个加工车问。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建国初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建立新中国的第一批国有企业和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逐渐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转变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1978至今,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加深而逐步演变,更加适应时代国有资产的发展规律。从最初的“政企分开”、“承包制”到十六大初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想,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经历的多次起伏变化。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少导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2003年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推进到新的阶段。结束了以往多头管理、责权不分的问题。从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向型性经济形态不断出现,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也不短提高。这些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释放的红利。虽然1978年至2013年间我国的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一些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十六大首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构想,但落实中偏重于在国有企业的微观层面以民资入股、国企改制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宏观层面进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混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资源分配。从而消除“国进民退”,“国企吃掉民企”的争议。让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家资源的分配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监督。这就是本文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目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上,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是上级管理机关,而是代表国家进行出资的国家股东。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不再是国资委的下属机构,完全听命于国资委,而是具有完整的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的法人实体。这种设计从国有资产的根源上实现了混合所有制,让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从而整合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共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章本从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研究意义入手,主要涉及国内外的相关文件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涉及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相关基础概念,及国外相关的研究经验。主要涉及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管理及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同时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为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第三章主要谈论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剖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分析现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和目的。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背景与优势。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及现在进行改革有哪些有利的条件。第五章是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案的分析。主要从基本理论、组建原则、适用的行业范围、组建方式和股权结构的形成和组建中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以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的内部管理模式为分析对象,从功能界定、决策管理机构的组成、内部监管模式和内部控制的其他问题入手,阐明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内部管理。第七章是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外部监管的角度,分析针对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外部条件。第八章从行政体制配套的角度分析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制配套措施,同时也从股权平等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互信。第九章是结论和展望。对于本文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吴青峰[10](2014)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换,在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中,遇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才培养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例如,在专业建设中,是应该保守传统,还是创新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是应该尊重学生意愿,还是服从社会需要?在专业选择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拣选,还是要求其服从管理?在课程学习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还是需要统一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自由与控制这一对基本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布鲁贝克认为,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依据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一种是政治论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主张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认为人们探求深奥的知识是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高等教育“人本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是基于“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价值理论认为,教育活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教育活动中两种最基本的价值选择。教育活动个人价值取向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处于中心地位。教育活动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应服从社会的需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高等学校应该重点关注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与个人的诉求。本文试图以高等教育政治论、认识论和“人本论”哲学观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维度,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思考,解决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的关系处理问题。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共生共长才是适切。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个人与社会相互融合才是适切。人才培养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追寻其矛盾的理论根源。指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是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二是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包括人才潜质、人才发展的可能性与需求、人才的成长规律等;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高校能提供的培养条件、社会能提供的实习与锻炼条件等。本文根据高等教育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矛盾的各方有机联系起来,由理论探寻到实践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问题。本文选取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4所地方高校: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贵州铜仁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在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方面,它们侧重或忽视状况;在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与适应人的发展规律方面,它们选择或偏离状况;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它们张扬或淡化状况。分析它们各自在人才培养适切性方面取得的成效与遗忘的误区,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对个人与社会的适切性也是发展的变化的。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应进行适时调整,逐渐增强个人地位,更好地开发人的潜能,以使人才培养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达到新的平衡,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实现同步发展。
二、美林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在变与不变之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林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在变与不变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2)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生态与人格 |
二、苏轼人格研究综述 |
三、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
第一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中国自然哲学蕴含的生态智慧 |
一、生生谓易 |
二、虚静为本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探析 |
一、真人与仙人 |
二、圣人与居士 |
第二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自然层面 |
第一节 苏轼与其生存环境 |
一、人间绝胜略已遍 |
二、凡物皆可观 |
第二节 苏轼的自然观 |
一、阴阳之始交,天一为水 |
二、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 |
第三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自然层面的体现 |
一、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
二、春到江南花自开 |
三、坐观万景得天全 |
第三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社会层面 |
第一节 苏轼的社会观 |
一、贵清净而民自定 |
二、夫礼之初,缘诸人情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
一、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 |
三、眼见得天底下无一个不好人 |
第三节 苏轼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 |
一、文化昌明 |
二、以民为本 |
第四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精神层面 |
第一节 苏轼的自我精神 |
一、情者,性之动也 |
二、有道者,无所挟而安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精神层面的体现 |
一、无得无丧,无吉无凶 |
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
三、吾安往而不乐 |
第三节 自我精神与自然精神合一 |
一、参天地,赞化育 |
二、只渊明,是前生 |
第五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
一、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
二、变革人心是拯救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启示 |
一、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
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三、天壤之内,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探访苏轼生活过的地方 |
后记 |
(3)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以《西游记》动画改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动画改编——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 |
第一节 从文字到影像——文学经典跨媒介的符号转换 |
一、符号转换与意义再生产的冲突 |
二、跨媒介传播符号的“新旧”适应 |
三、文字符号与影像符号的转换关系 |
第二节 不断演绎的西游故事——《西游记》动画改编过程回溯 |
一、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影射 |
二、工艺技巧上的多重探索 |
三、主题内涵上的逐步低龄 |
四、人物刻画上的回归“人”性 |
五、市场经济下的新西游动画 |
六、计算机浪潮下的技术革新 |
第三节“变与不变”的考量——三种动画改编形式 |
一、动画艺术及其特征 |
二、动画的三种改编方式 |
第二章 《西游记》跨媒介传播的实现路径——三种动画改编形式分析 |
第一节“移植式”动画改编 |
一、移植式改编的人物、情节与主题 |
二、移植式改编作品与《西游记》原着的关系 |
三、移植式改编与《西游记》传播价值的实现 |
第二节“取材式”动画改编 |
一、取材式改编的人物、情节与主题 |
二、取材式改编与《西游记》原着的关系 |
三、取材式改编与《西游记》传播价值的实现 |
第三节“演义式”动画改编 |
一、演义式改编的人物、情节与主题 |
二、演义式改编与《西游记》原着的关系 |
三、演义式改编与《西游记》传播价值的实现 |
第三章 《西游记》跨媒介传播的困境与思考 |
第一节 难以摆脱的童稚化定位 |
一、人物形象流于脸谱化 |
二、主题思想承载力较弱 |
三、情节机械失真缺乏推动力 |
第二节 难以突破的原着“束缚” |
一、对细节描写的长期忽视 |
二、对文学留白的鲜少运用 |
第三节 难以打破的伪创新藩篱 |
一、跨媒介传播的审美僵化 |
二、跨媒介传播的审美异化 |
第四节 难以坚持的中国艺术表现方式 |
一、令人遗憾的“中为洋用” |
二、亟需更新的审美体验 |
第五节 提升《西游记》跨媒介传播效果的思路 |
一、全媒体时代下用童心摆脱童稚 |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突破原着束缚 |
三、互联网文化浮世下的创作力彰显 |
四、彰显文化自信的全新表现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先有蛋,后有鸡 ——重组背景下A公司文化变革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案例研究背景 |
1.2 案例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案例研究方法 |
1.4 案例研究内容结构 |
第2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 |
2.1 企业文化基本内涵 |
2.2 企业文化的来源和发展 |
2.3 文化价值模型 |
2.4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3章 案例正文 |
3.1 A公司概述 |
3.1.1 A公司简介 |
3.1.2 发展沿革 |
3.2 C集团概述 |
3.2.1 C集团简介 |
3.2.2 历史及发展 |
3.3 案例描述 |
3.3.1 案例人物介绍 |
3.3.2 引言 |
3.3.3 有蛋无鸡:子公司文化变革的必要性 |
3.3.4 先蛋后鸡:母子公司文化整合与冲突 |
3.3.5 凤凰涅盘:子公司文化变革找到方向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重组前,子公司文化建设情况分析 |
4.1.1 A公司企业文化现状 |
4.1.2 C集团企业文化发展及现状 |
4.1.3 A公司部落型文化的特征 |
4.1.4 A公司部落型文化形成的原因 |
4.2 重组中,母子公司文化的冲突分析 |
4.2.1 子公司部落型文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
4.2.2 子公司在层级型文化方面受到的影响 |
4.2.3 子公司在市场型文化方面受到的影响 |
4.2.4 子公司在创新型文化方面受到的影响 |
4.3 重组后,子公司的变革方向 |
4.3.1 子公司企业文化类型在改革重组过程中经历的阶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他者”的突围:中国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家庭伦理剧与家庭伦理剧中的妻子形象 |
第一节 家庭伦理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历程 |
1、家庭伦理剧的起源 |
2、家庭伦理剧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家庭二元关系中的妻子形象建构 |
1、说不完的夫妻关系 |
2、理不清的婆媳矛盾 |
第二章 固守(1990年—2003年):传统家庭背景下苦难化妻子形象 |
第一节 1990年—2003年中国热播家庭伦理剧 |
第二节 被定义的贤妻良母:《渴望》刘慧芳形象 |
第三节 被抛弃的家庭主妇:《牵手》夏晓雪形象 |
第四节 家暴下的失语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梅湘南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拓展(2004年—2009年):矛盾冲突下多元化妻子形象 |
第一节 2004年—2009年中国热播家庭伦理剧 |
第二节 迷茫的现代女性:《中国式离婚》林晓枫形象 |
第三节 被压抑的强势媳妇:《双面胶》胡丽娟形象 |
第四节 男性化的物质女人:《蜗居》郭海萍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突围(2010年—2014年):时代背景下“新”妻子形象 |
第一节 2010年—2014年中国热播家庭伦理剧 |
第二节 内外身份的置换:《婚姻保卫战》李梅形象 |
第三节 婆媳关系的融冰:《媳妇的美好时代》毛豆豆形象 |
第四节 女性本真的还原:《咱们结婚吧》杨桃形象 |
小结 |
第五章 嬗变的背后:关于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嬗变的思考 |
第一节 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嬗变的原因 |
1、妇女事业的推动 |
2、社会经济的发展 |
3、女性意识的觉醒 |
4、传统家庭模式的解构 |
5、家庭伦理剧发展的市场选择 |
第二节 嬗变的背后——仍被规训的妻子形象 |
1、男性观赏下的妻子形象 |
2、家庭与事业总难全 |
3、仍被规训的妻子形象 |
第三节 “他者”的突围——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再突破 |
1、对女性生活困境的真实再现 |
2、承认两性差异,还原女性本真 |
3、抛弃激进观念,构建和谐两性 |
4、媒介承担责任,打破性别歧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研究 ——以法共、希共、意重建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政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组织与政党组织 |
二、政党变革 |
三、政党组织转型 |
第二节 影响政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因素 |
一、影响政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政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政党变革的主要理论范式 |
一、社会分野理论 |
二、环境主义理论 |
三、政党竞争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结束前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群众性工人政党(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
一、无产阶级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
二、西欧各国群众性工人政党的建立 |
第二节 “职业革命家”的先锋队政党(20世纪初至二战) |
一、共产国际的建立 |
二、十月革命之后的西欧共产党 |
第三节 现代群众性政党(冷战期间) |
一、二战结束初期西欧共产党的组织变革与调整 |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组织建设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主要动因 |
第一节 影响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国际环境因素分析 |
一、苏东剧变对西欧共产党的影响 |
二、全球化和信息化对西欧共产党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响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国内环境因素分析 |
一、阶级基础的变化 |
二、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 |
三、新政治思潮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党的纲领:从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 |
一、法国共产党:从“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到“新共产主义” |
二、希腊共产党:反帝反垄断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 |
四、对希共、法共和意重建共纲领变革的比较 |
第二节 党的目标:从抽象晦涩到具体务实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
一、法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自治、共同参与的社会主义 |
二、希腊共产党:旗帜鲜明的坚持社会主义斗争目标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革新的共产主义 |
四、对希共、法共和意重建共目标调整的比较 |
第三节 党的组织属性:从工人阶级先锋队到现代群众性政党 |
一、法国共产党:以反对资本主义逻辑为基础、在多样性中求团结的群众型政党 |
二、希腊共产党: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觉悟的、有组织的部队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新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政治组织 |
四、对法共、希共和意重建共组织属性变革的比较 |
第四节 党的组织原则:从民主集中制到凸显民主价值 |
一、法国共产党:由民主集中制到民主、开放运转原则 |
二、希腊共产党:固守民主集中制传统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民主、团结”与“开放、革新”相结合 |
四、对法共、希共、意重建共组织原则变革的比较 |
第五节 党的组织结构:从较为集中严密到显着松散化衰落化 |
一、法国共产党:在组织萎缩中保持一定政治影响力 |
二、希腊共产党: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和纯洁性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分裂与重建的不断循环 |
四、对希共、法共和意重建共组织结构变革的比较 |
第六节 党的组织运作:从强调革命斗争到重视统战合作 |
一、法国共产党:转向温和型后共产主义政党 |
二、希腊共产党:反帝反垄断反资本主义的联合斗争策略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的多元化实现路径 |
四、对希共、法共和意重建共组织运作变革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成效评估 |
第一节 以政策取向目标为向度的评介分析 |
一、在意识形态正统性方面的表现 |
二、在继承共产主义组织遗产方面的表现 |
三、在开展议会外斗争方面的表现 |
第二节 以选举取向目标为向度的评价分析 |
一、法国共产党选举表现分析 |
二、希腊共产党选举表现分析 |
三、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选举表现分析 |
第三节 正确看待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 |
一、西欧共产党的变革与组织转型当前还未能帮其摆脱困境 |
二、西欧共产党的变革与组织转型是内外变量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
三、西欧共产党的变革与组织转型并没有走向社会民主党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前景与启示 |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前景 |
一、后危机时代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历史契机与有利环境 |
二、后危机时代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三、后危机时代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走向与未来 |
第二节 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的现实启示 |
一、正确处理扩大民主与有效集中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 |
二、正确处理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坚持议会内外斗争的有机统一 |
三、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联盟合作的关系,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 |
四、正确处理理论守成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五、正确处理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
1.3.1 造型美学自觉 |
1.3.2 声音美学自觉 |
1.3.3 摄影美学自觉 |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当代行政诉讼研究 ——基于诉讼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论文结构与布局 |
第一章 行政诉讼案件的收案情况 |
一、行政诉讼一审案件的收案量 |
(一)纵向维度 |
(二)横向维度 |
二、行政诉讼二审案件的收案量 |
三、行政诉讼再审案件的收案量 |
四、行政诉讼案件的分布与类型 |
(一)广泛但集中的案件分布 |
(二)被诉行政行为的类型 |
五、小结 |
(一)与同期人.数之比较 |
(二)与群体性事件数量之比较 |
(三)与信(上)访量之比较 |
第二章 行政诉讼案件的结案量与结案率 |
一、结案量 |
(一)行政诉讼一审案件的结案量 |
(二)行政诉讼二审案件的结案量 |
(三)行政诉讼再审案件的结案量 |
二、结案率 |
第三章 行政诉讼案件的结案方式 |
一、行政诉讼一审案件的结案方式 |
(一)判决方式 |
(二)裁定方式 |
二、行政诉讼二审案件的结案方式 |
三、行政诉讼再审案件的结案方式 |
四、小结 |
第四章 行政诉讼的胜诉率、撤诉率与执行情况 |
一、行政诉讼一审中原、被告胜诉率 |
(一)原、被告胜诉率的总趋势 |
(二)被告胜诉率——以各行政机关为考察对象 |
二、撤诉率、驳回起诉率与服判率、上诉率和申诉率 |
(一)撤诉率与驳回起诉率 |
(二)服判率、上诉率和申诉率 |
三、行政诉讼案件执行的情况 |
四、小结 |
第五章 行政诉讼的法理思考:以法观念与司法理念 变迁为线索 |
一、法观念的“守经”与“权变” |
(一)守经之“经”:统治工具的法观念 |
(二)工具价值的“权变”: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
(三)“工具价值”观念下的行政诉讼立法 |
(四)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行政诉讼目的达致与否?在多大程度上达致? |
二、司法理念的变迁:“司法的国家主义”的变与不变 |
(一)1952年司法改革运动:“政治工具的司法观”之奠定 |
(二)改革开放后的司法改革:“政治工具的司法观”之新发展 |
三、司法理念的具体考察(1998-2013):反抗、坚守与妥协、迎合 |
(一)司法的反抗与坚守(1998-2008) |
(二)司法的妥协与迎合(2008-2013)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9)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国外经验 |
2.1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企业(公司)管理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经验借鉴 |
2.2.1 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2 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3 德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4 日本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5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6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及经验借鉴 |
3.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79~1988) |
3.1.3 专业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探索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88~2002) |
3.1.4 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2003年至今) |
3.2 “国资委”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
3.2.1 我国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2.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的关系 |
3.2.3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层级关系 |
3.3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3.1 深圳模式:三级授权 |
3.3.2 上海模式:三级架构、两级管理 |
3.3.3 辽宁模式:“两委合署” |
3.3.4 吉林模式:两级出资、三级架构 |
3.4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3.4.1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3.4.2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 |
3.5 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1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2 “国资委”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3 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我国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
4.1.1 应对国内外经济巨大冲击挑战的需要 |
4.1.2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发展水平的需要 |
4.1.3 调整国有经济发展方向的需要 |
4.1.4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的需要 |
4.2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有利条件 |
4.2.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4.2.2 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4.2.3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培育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
4.2.4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层次变革 |
4.2.5 民营经济的规模化规范化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客观条件 |
4.2.6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管理空间距离逐渐消失 |
5. 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方案设计 |
5.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 |
5.1.2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基本原则 |
5.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模式设计方案及理论创新 |
5.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方案的理论创新 |
5.2.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基本治理结构 |
5.2.3 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2.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适用行业范围分析 |
5.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5.3.1 国资委发起组建成立 |
5.3.2 现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改造而成 |
5.4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过程中非公有制股东的选择 |
5.4.1 行业市场占有率高且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 |
5.4.2 管理规范且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上市公司 |
5.4.3 拥有国际市场资源的跨国公司 |
5.5 组建过程中不同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分析 |
5.5.1 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2 国有相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3 国有“黄金股”的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1 纯货币化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2 货币加资产的混合股份形成方式 |
5.6.3 以股权出资的股份形成方式 |
5.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中出现的问题 |
5.7.1 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5.7.2 资本属性多元化和市场化问题 |
5.7.3 收入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问题 |
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模式设计 |
6.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决策管理结构 |
6.1.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定位 |
6.1.2 混合所有制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定位 |
6.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模式 |
6.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监机构设置 |
6.2.2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
6.2.3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和内审人员素质提高 |
6.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控的其他问题 |
6.3.1 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章程实现有效的内部自治 |
6.3.2 完善国有出资人的代表制度 |
6.3.3 创新人力资源制度优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4 设计合理的股权退出机制 |
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模式设计 |
7.1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家审计制度 |
7.1.1 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的特点 |
7.1.2 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相结合 |
7.1.3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 |
7.1.4 针对当前审计制度需要做出的改进 |
7.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用 |
7.2.1 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
7.2.2 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制度 |
7.2.3 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 |
7.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违规违法问题及其对策 |
7.3.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措施 |
7.3.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腐败现象的防范 |
7.3.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处理问题 |
8.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所需的行政配套措施 |
8.1 针对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
8.1.1 政府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 |
8.1.2 政府从项目的审批者转变成项目依法依规运营的监督者 |
8.1.4 国企领导从影子行政体系长官转变成为职业经理人 |
8.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所需的司法体制配套 |
8.2.1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
8.2.2 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股权平等 |
8.2.3 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地方高校 |
三、人才培养 |
四、适切性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二、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哲学思考 |
一、认识论与政治论 |
二、人本论 |
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与共存 |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 |
一、高等教育个体价值取向 |
二、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 |
三、高等教育个体与社会协同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与高校的关联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
一、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被遮蔽 |
二、人才培养忽视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 |
三、培养的人缺乏社会适应性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 |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 |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正本清源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论思考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就是适切 |
一、重视个体需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
二、关注社会发展是办学主体与受教育者的共同需要 |
三、个人与社会相融合才是适切 |
第二节 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双向互动才是适切 |
一、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密切 |
二、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在育人中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本地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才是适切 |
一、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
二、发展本地经济与发展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
三、促进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思考 |
第一节 运用价值理论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 |
一、教育价值理论的领会与解读 |
二、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三、以个体发展为主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充分满足社会需要 |
一、按照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
二、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育教学过程 |
三、既有综合素质,也有实用技能 |
第三节 人才既为当地经济服务,也为全社会发展出力 |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需求 |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内外动因 |
第六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及案例选取说明 |
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 |
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选取说明 |
第二节 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取向探寻 |
一、社会价值取向得到彰显 |
二、个体价值取向初现端倪 |
三、个体价值取向有待进一步强化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探微 |
一、社会发展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初步运用 |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所尊重 |
三、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有待深度运用 |
笫四节 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
一、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二、人才培养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 |
三、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发展的变化的 |
第二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在借鉴中创新 |
第三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超越自身与名校同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美林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在变与不变之间(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研究[D]. 曾令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D]. 刘晗. 苏州大学, 2017(04)
- [3]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以《西游记》动画改编为例[D]. 李焱.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4]先有蛋,后有鸡 ——重组背景下A公司文化变革案例研究[D]. 樊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他者”的突围:中国家庭伦理剧妻子形象嬗变研究[D]. 蒋雷亦. 安徽大学, 2016(10)
- [6]冷战后西欧共产党变革与组织转型研究 ——以法共、希共、意重建共为例[D]. 周明明. 山东大学, 2015
- [7]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8]中国当代行政诉讼研究 ——基于诉讼数据的实证分析[D]. 吴琪. 苏州大学, 2015(02)
- [9]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D]. 刘鑫. 武汉大学, 2014(01)
- [10]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D]. 吴青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