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联吡啶银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俊娟[1](2021)在《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不对称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DNA、病毒衣壳、蛋白质都是通过不对称基元在多重非共价作用下构建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精准分子结构。受到自然界分子组装的启发,超分子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模仿自然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由于配位键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和可预测性,金属配位驱动超分子自组装被广泛应用于超分子的设计和构筑。目前金属配位超分子体系大多是基于对称配体构筑的,利用不对称配体设计合成超分子结构的报道比较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配体,并通过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离散超分子结构。通过结构设计引入空间位阻或噻吩基团,构筑了精准可控金属超分子组装体。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金属配位的超分子组装。分别介绍了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超分子组装,基于不对称配体金属超分子组装以及三联吡啶配体构筑金属超分子结构的常用三种方法,并提出课题。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LA和LB,通过与Zn2+组装研究了不对称配体的组装行为。从理论上讲,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在组装过程中会形成四种配位模式,对应的超分子体系会产生四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目前,核磁、ESI-MS、TWIM-MS和晶体分析是大家常用来分析结构的重要工具。因为不对称因素的存在,氢的化学环境变得复杂,核磁图谱会变宽导致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而且如果同分异构体结构尺寸差别细微,碰撞截面积(CCSs)接近,质谱也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对于同分异构体体系,不对称配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晶体堆积方式,长晶体的方式只能得到一种或者几种同分异构体,无法反应溶液状态里同分异构体存在的真实情况。本章内容通过超高真空度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LT-STM)对同分异构体进行研究。通过STM数据统计和DFT计算分析,体系内最多的分子A1是结合能最高,结构最稳定。通过调节双层配体层间距控制配位模式,层间距较小的配体LB会形成对应一种超分子构象的单一的配位模式。其次还对两个超分子体系的多级组装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超分子A可以形成纳米线。与超分子A的多级组装不同,超分子B形成了直径50 nm-250 nm的纳米球,这是因为(1)配体B的层间距较小及三联吡啶八面体的配位方式阻碍了π-π相互作用;(2)超分子B的体系中七聚体和八聚体内角大于120°,这可能导致超分子非平面结构,分子间有序的堆积方式被打乱。第三章设计并合成了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化合物2),与Zn2+配位形成的配合物S2。研究发现,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只能和自身发生配位形成均配物。通过核磁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化合物2和Zn2+成功组装,但是特征峰化学位移异常。通过单晶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解析,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S2是五配位的扭曲结构,且噻吩基团和三联吡啶基团之间有π-π相互作用。这个结果解释了核磁信号反常的现象。令人惊喜的是,化合物2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与Zn2+、Cd2+、Ni2+、Cu2+、Co2+、Mn2+发生配位,不与Fe2+和Ru2+配位,且与阴离子种类无关。基于以上的结论,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的120°双齿不对称配体L1和L2。配体L1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分别含有Fe2++Zn2+、Ru2++Cd2+的金属可控分布的组装体,通过ESI-MS对组装体表征发现体系内存在四聚体和六聚体。并通过一锅法实现了双金属(Fe2++Zn2+)可控分布的超分子结构的制备。为了得到金属可控分布且组分单一的超分子,本章设计了刚性较大的配体L2,配体L2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配位只得到了中间体,未能得到双金属的大环组装体。可能的原因是L2的刚性较大,在配位过程中无法弯曲以克服6,6′′位噻吩修饰三联吡啶扭曲配位产生的张力。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两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双层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三联吡啶的四齿配体LA和LB及一个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三层六齿配体LC。LA是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LB是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配体LA与Cd2+组装得到了精准离散的超分子七元环,但是配体LB却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基于对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体LB组装时,配体内层长度和角度的调整能力较弱无法使得整个体系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在配体LA可以形成七边形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高代数的三层配体LC。但是遗憾的是,配体LC与Cd2+也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这可能的原因是外侧两层三联吡啶的协同配位与内层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扭曲的配位模式无法平衡。
蒋鑫[2](2021)在《三维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的设计、构筑及功能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有机配位驱动的分子自组装由于合适的键能和导向性,已经成为构筑精准离散超分子组装体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近年来,超分子化学家运用此方法开发了许多结构精美,功能多样的超分子体系。其中,三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空腔结构和易于修饰功能基团等特点,在主客体化学、催化、识别与分离、载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合理的设计构筑基元和准确的调控腔体尺寸是三维金属有机结构功能化的核心与难点。本论文基于金属配位组装获得了三类3D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卟啉基有机铂分子笼,螺旋状分子笼以及吡嗪基柱状超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电喷雾质谱,离子淌度质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基于对3D结构空间调控作用,分别在光动力治疗,分子互锁与客体识别,生物抗菌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论文的研究内容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括介绍超分子化学,延伸到金属有机分子笼的研究发展现状。从3D超分子结构的组分构筑方法,如二组分分子笼,多组分分子笼以及亚组分分子笼的构筑到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主客体化学,催化,生物医药和机械互锁结构等,通过文献综述分析现阶段发展存在的挑战,以此为据,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第二章,将传统光敏剂卟啉衍生物与有机铂受体组装形成两种分子笼(1和2),1H NMR,31P NMR以及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证明了分子笼的几何构型,由于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卟啉之间的面间距离增大,可以有效的抑制分子的聚集。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分子笼1具有更大的吸收波长意味着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更适合实际的生物体治疗实验。将分子笼1与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体复合形成尺寸分布均匀的纳米颗粒,有效提高了水溶性和在患癌组织的靶向性。体外细胞实验和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配位的卟啉前驱体,超分子笼的活性氧产生的效率大幅增加,从而获得优异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抑制和治疗4T1原位乳腺癌细胞以及顺铂耐药型卵巢癌细胞(A2780CIS)。此外,由于分子笼的稳定性,在体内循环时对正常细胞组织的毒副作用小,靶向治疗效果出色。第三章,设计并合成了三种相同直径不同配位数的收敛型三联吡啶配体,与锌离子组装获得了三类结构相似但空间限制逐渐增强的螺旋超分子结构(SA、SBH、SB、SCH、SC)。核磁共振氢谱,ESI-MS以及扩散序谱DOSY表明双(SA)和三(SB和SBH)螺旋超分子结构随着浓度的增加显示出机械互锁现象,包括[2]互锁和[3]互锁以及互锁分子笼。而多的烷基侧链对于形成互锁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在低于10 mg/m L的浓度下SB分子笼没有互锁的现象。由于空间限制的明显增强,六齿配体组装形成的螺旋分子笼SCH和SC未观察到机械互锁的现象。此外,通过晶体结构数据表明,空间限制的增强及三联吡啶位阻形成良好的密封空腔为客体分子封装与识别带来希望,根据腔体的形状尺寸的匹配性,其对杯4和杯6芳烃具有客体封装的效果,并且能够在二者的混合状态下选择性识别后者。第四章,设计通过氨基与羰基缩合的方法高效合成了三种含有吡嗪基元的四臂三联吡啶配体,通过1H NMR,13C NMR以及基质辅助激光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ass)证明了目标配体L3,L3-1和L4。分别与锌离子组装获得了棱柱形超分子结构S3,S3-1以及S4-1。浓度依赖的核磁氢谱和ESI-MS表明炔键的引入使得结构刚性降低,使得S4在低浓度下为二聚体,在高浓度下形成三聚体。这些棱柱结构的金属离子分布在结构表面,并且形状对称规则,通过离子跨膜运输实验证明了棱柱结构具有一定的嵌膜能力。抑菌实验和此过程的TEM图表明,由于静电作用和分子笼大空腔的刚性结构以及侧链造成的亲疏水作用等,S3-1能够有效的聚集在细菌的细胞膜上,从而破坏了细菌细胞膜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展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
孔祥鹤[3](2021)在《锕系萃取剂及其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物是重要的能源物质,随着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核能作为新一代高效清洁的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组成中的重要部分。核能的发展离不开铀矿的开采和利用。而钍基熔盐堆(TMSR)作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的代表,非常适合我国钍资源丰富的国情,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然而在铀、钍矿的开采利用、尾矿的处理以及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会涉及到铀、钍与多种无机或有机含氧配体的化学作用,包括水解、配位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吸附与离子交换等化学物理行为。环境中的无机酸根及土壤有机质的羧酸根也可与铀、钍形成配位聚合物,从而可能影响其迁移和吸附行为。研究铀/钍-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可以为铀、钍元素的萃取、分离、吸附或迁移提供基础的结构参数,为铀、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和大量的数据模型。对于铀、钍元素的化学研究贯穿整个熔盐反应堆及乏燃料后处理整个核工业体系。现阶段对于钍、铀元素及其裂变产物在各个过程中的存在形式、配合物的分子结构、配位环境等都尚不完全明确,铀、钍元素及其裂变产物的配位化学研究对于核工业及矿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从配体的设计出发,基于矿物分离的含氮羧酸配体,构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铀/钍-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其精确结构,通过荧光、紫外、红外、等手段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质谱结合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配体与铀酰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化学行为,以及通过理论计算研究超铀元素(镅)的萃取分离行为。此外,进一步探究了铀/钍-配位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锕系材料在染料吸附,碘分子去除,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等方面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配体的设计入手,其中配体的原位合成(ISLS)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反应进程,也可以合成一些常规方法不能直接合成的产物,实现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我们采用带有亚氨基反应活性位点的半刚性二元羧酸配体H2bc Hba,通过p H和辅助配体调控,发现随着p H的降低,配体逐渐开始发生原位亚硝基化。成功构筑了四例由于配体亚硝基化反应程度不同形成的铀酰配位聚合物,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亚硝基对铀酰配位聚合物构型的影响。随后通过基于三嗪环的三元羧酸配体H3TBPCA与铀酰离子的自组装,成功构筑了一例富氮二维阴离子铀酰有机框架。半刚性三齿配体与铀酰离子呈现多种配位模式,不再形成类石墨烯蜂窝网状平面,而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二维层状网络。阴离子骨架可以选择性吸附带正电荷的染料分子,而骨架中具有高密度的Lewis酸性金属中心和碱性的-NH-基团,也可用于有效地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2)基于软硬酸碱理论,我们利用含氮,氧原子的混合配体-三联吡啶羧酸(Hcptpy),构筑两类杂化过渡-铀酰金属有机框架。其中Hcptpy与过渡金属离子预组装后会形成一个金属化的线性二齿羧酸配体。金属化配体再以铀酰离子为节点,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铀酰链。而链与链之间的空隙中填充了大量的溶剂分子,可以与中性客体分子I2进行交换,对碘具有不错的吸附能力。而当铀酰赤道面上的甲酸根被联苯二羧酸取代后,实现了一维(1D)链向2D+2D→3D的多连锁有机框架结构的转变。此外,这种杂化铀酰金属有机框架可用于催化CO2与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3)通过水解缩合预组装形成Th6金属化团簇,再与吡唑甲酸、吡啶甲酸配体进行再组装,探索钍团簇的溶液化学行为,合成了基于吡唑、吡啶甲酸的六核钍簇。再通过引入过渡金属与配体的氮端配位,构筑了基于钍簇-异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并进一步探索它们对Re O4-的吸附行为。(4)为了揭示U(Ⅵ)离子与三种不同烷基链PDAM配体在溶液中的配位化学行为,结合电喷雾质谱(ESI-MS)与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了研究。质谱实验表明[UO2L(NO3)]+是形成的优势配合物。理论计算也证实[UO2L(NO3)]+比[UO2L(OH)·H2O]+更稳定。而配体烷基链的长度对铀酰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影响不大,但链长的空间位阻效应会影响配位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5)超铀元素(Am)是乏燃料中的高放废物,研究表明含氮的吡啶吡唑类配体对其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萃取能力,但是萃取机理尚不明确。通过理论计算从分子层面上去探索萃取剂及其形成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研究配体链长及预组织结构对其萃取能力的影响,包括萃取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等,为实验上萃取剂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李志凯[4](2020)在《基于三联吡啶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聚合物不仅具有金属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质,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加工性。由于金属与配体的种类丰富多样,可方便地调节配位键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强弱,根据不同需求制备相应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金属-超分子聚合物领域存在以下问题:1)拓扑结构类型较少,多数情况下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能与相应的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类似;2)由于配位键相互作用的动态可逆性,目前还没有精确的表征方法,尤其是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表征;3)动态可逆的本质特征使得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不够稳定,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破坏。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三联吡啶(TPY)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单体,具体包括六边形、三角形、“H”形以及环状等结构。利用这些单体,分别通过1)对含有金属中心的单体直接聚合;2)借助单体与金属中心的配位键相互作用聚合:3)对含有配位基团的共价聚合物进行金属化修饰等三种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了相应的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充分证明了这些单体和相应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结构。此外,详细地研究了这些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能,从多个聚合物结构层次阐释了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开拓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新的应用方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分步策略设计合成了同时包含强配位相互作用的二价钌离子Ru(Ⅱ)和弱配位相互作用的二价铁离子Fe(Ⅱ),并以二维分立的六边形和三角形超分子为重复单元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由于重复单元中的Ru(Ⅱ)和Fe(Ⅱ)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可以通过超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LT-STM)和扫描隧道谱(STS)直接观察到其在聚合物链上的位置,进而将整条金属-超分子聚合物链描绘出来,实现了单条无规聚合物链在分子水平的可视化。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手拉手”环状拓扑结构的“H”形三联吡啶配体,与具有强配位相互作用的Ru(Ⅱ)配位络合后形成了相应的具有环状束缚结构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环状结构的束缚效应赋予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很多新颖的性质,包括树枝状晶体的形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由于链间电荷转移导致的红移现象以及可以在电存储方向应用的闪存性能。3)受贻贝足丝启发,利用开环-缩合级联聚合法(PROP)合成了侧链含有三联吡啶基团的四组分多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Fe(Ⅱ)引入后在其物理交联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由配合物<TPY-Fe(Ⅱ)-TPY>构筑的超分子交联网络,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双网络结构的高强(~300MPa)、高韧(~100 MJ m-3)弹性纤维。其中,采用的仿生双网络策略在强而韧的弹性体制备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4)以双羟基封端的三联吡啶(TPY-20H)和聚四氢呋喃(PTMO)的混合物作为引发剂、以环状寡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BTs)作为单体通过开环-缩合级联聚合法(PROP)简单快速地合成了侧链含有三联吡啶基团的热塑性弹性体(PTMO-co-PTPY-coPBT)n。金属离子Fe(Ⅱ)和Zn(Ⅱ)引入后制备得到了相应的对化学环境敏感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李萌[5](2020)在《含聚集诱导发光活性基团的配位超分子组装及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自从Tang等人创新性的提出聚集诱导荧光发射(AIE)概念以来,科研人员对AIE活性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成果,AIE现象与常规有机荧光材料的聚集诱导荧光淬灭(ACQ)效应完全相反。其中四苯乙烯(TPE)和9,10-二苯乙烯基蒽(DSA)作为两种标志性的AIE荧光团,其基本发射机理以及各种应用已经被广泛的探索。对于单个的AIE分子,激发态的能量将通过分子内苯环的运动而被不断消耗,因此无法产生荧光。但是一旦形成聚集体后,限制分子内运动(RIM)的作用会阻碍非辐射跃迁的途径,从而通过辐射跃迁诱导荧光发射。特别是由于结构的扭曲和空间位阻的作用,AIE衍生物通常在外部刺激(例如热和压力)下表现出独特的光学响应。迄今为止,通过配位驱动的自组装构造了一系列离散的2D大环,3D笼子和其他具有明确尺寸和形状的纳米结构。基于AIE活性分子独特的光学行为,一系列的AIE分子被引入到了超分子体系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性质,例如传感、成像、识别和催化等。对于目前大多数已报道的含有AIE单元的离散超分子来说,在聚集状态下能够观察到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但是在溶液态下这些超分子却不发光或具有较弱的荧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E活性超分子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将TPE,DSA这两种典型的AIE单元引入到了超分子中,构建了在溶液态下高效发射的超分子,并且通过对超分子结构的组成、分布及形状等因素的精确控制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发光行为进行调控。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三联吡啶和四苯乙烯修饰的配体LA和LB分别与金属Zn(II)组装可以形成两个三维超分子笼[Zn6LA3]和[Zn6LB3],并且通过1H NMR,13C NMR,2D COSY NMR,2D DOSY NMR,电喷雾质谱(ESI-MS)和离子淌度质谱(TWIM-MS)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光物理性质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与[Zn6LA3]相比,[Zn6LB3]中引入额外的炔键可以增加结构的刚性,稳定分子的构象,因此我们获得了可以高效发射的超分子笼。通过将LA和LB混合组装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杂化笼,同时荧光强度随着LB百分含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通过快速冷却使超分子溶液处于玻璃态时,可以进一步限制TPE的旋转,导致荧光明显增强。而且,配体和超分子的荧光对外部压力的变化也具有响应性。尤其是[Zn6LB3]的荧光会在低压下逐渐增强,当压力超过1.10 GPa后荧光会逐渐降低直至淬灭。当释放压力后,超分子的荧光会逐渐恢复。2.通过单吡啶和DSA的修饰成功合成了“V”型和“X”型配体。这两个配体分别与120°的双铂有机金属盐进行组装可以形成两个二维的超分子。通过1H NMR,31P NMR和电喷雾质谱(ESI-MS)可以对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虽然两个超分子的构筑基元比较相似,但是发光基团在分布上的差异使S2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为14.19%。并且从超分子在不同比例的良溶剂(DMSO)和不良溶剂(H2O)混合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可以看到,水的比例增加使分子聚集时会诱导荧光增强,而且形状上的差别使两个超分子在聚集态下具有不同的发光强度。
王矗[6](2020)在《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合成及其抑制PRL-3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是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的酶,它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s,PTK)共同维持着人体内酪氨酸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平衡。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中一些PTPs的活性或者表达异常与人类多种癌症的产生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这些PTPs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新靶点。PRL-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是PTPs家族的一员,因发现其在结肠癌细胞中大量表达而受到关注,PRL-3抑制剂有望成为潜在的抗结直肠癌药物的候选物。目前关于PRL-3抑制剂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部分抑制剂都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金属配合物抑制剂的研究非常少,考虑到金属离子固有的生物活性以及无机金属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本论文针对PRL-3的锌配合物抑制剂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六种多齿含氮配体配位的锌配合物C1-C6,其中四种是含有三联吡啶或者三联吡嗪衍生物的锌配合物,另外两种是2-吡啶苯并咪唑-5羧酸锌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多种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分别为三齿或者双齿含氮杂环配位的单核锌配合物。而且紫外动力学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该类配合物能够在实验所需时间内稳定存在于DMSO和缓冲溶液中。2、表达纯化PRL-3,以DiFMUP为底物,通过分别改变底物浓度、酶浓度、酶和抑制剂作用时间等不同条件,探索出测定PRL-3活性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了这六种配合物和课题组之前合成的四种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抑制重组PRL-3活性的IC50值,结果表明,这些锌配合物都能够抑制PRL-3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1.08103μM,从IC50值数据可以看出,各个配合物对PRL-3活性的抑制能力不同,其中配合物C1、C3和C4具有较小的IC50值,表明它们对PRL-3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这三种配合物对PTP1B和TCPTP的IC50值,筛选出能够有效且选择性抑制重组PRL-3的锌配合物C1。3、选择结肠癌细胞SW480,通过细胞形态观察法和MTT比色法研究了C1、C3和C4三种锌配合物作用于SW48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对另外两种肿瘤细胞(HepG2和Hela)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个配合物都能够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而且抑制效果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C1的抑制能力最强,是有效的抗SW480细胞增殖抑制剂。而且相比与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C1对HepG-2和Heal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都比较弱,表明C1能够有效且选择性的抑制SW480细胞增殖,该结果与C1能够选择性抑制重组PRL-3活性的结果一致。此外,我们也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探究了不同浓度C1作用于SW480细胞48小时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C1对SW480细胞的凋亡诱导效果并不强。4、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锌配合物C1和C4作用于细胞后,对细胞内PRL-3及其多种底物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物C1的加入使PRL-3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并使其特异性结合底物Thr35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但其作用效果并未与配合物浓度成正比,而是在10μM时达到最佳,我们推测是更高浓度的配合物开始影响细胞内其他蛋白的活性或表达量,而这些蛋白与PRL-3密切相关,进而对PRL-3的表达量和活性产生影响。配合物C4也能使PRL-3的表达量减少并使其特异性结合底物Thr353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其作用效果与配合物浓度成正比,但相同浓度下,C4的作用效果小于C1。该研究结果显示,锌配合物C1能够有效抑制SW480细胞内PRL-3的表达量和活性,从而抑制SW480细胞的增值,有成为临床抗结肠癌药物的潜力。
于浩[7](2020)在《基于不对称配体的超分子笼组装与表征》文中指出超分子化学已经成为模仿大自然奇妙的自组装行为的有力学科。近几十年中,超分子化学家利用金属配位作用设计并合成了许多复杂而又精妙的超分子结构。其中,已报导的大多数离散型金属配合物是基于对称配体与金属组装而成,这是因为基于对称配体的组装体不会出现复杂的异构体,便于合成与表征。然而,不对称因素在生命系统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增加配体的不对称度可以使最终组装体的结构与性质发生显着变化,同时也能更好的模拟生物体内的自组装行为。因此,基于不对称配体的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中设计并合成了6种120度不对称单吡啶给体的双齿配体,L1-L6,分别研究了其与Pd(II)盐的组装行为,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不对称配体L1、L2、L3和L4。对于L1、L2和L3来说,配体两侧均为间位连接的吡啶。三者的配体一侧长度相同,另一侧长度依次增加,以至于在组装中的几何限制也依次增强。L1中两个配位点间几何差异最小,导致组装过程中几何限制不足,而生成几种异构体笼的混合物。L2在组装过程中的几何限制较L1大,最后形成了主要产物为顺式-Pd2L24、同时伴随着少量副产物生成的混合物。L3两个配位点间的几何差异最大,其组装过程中几何限制最强,可生成纯度更高的顺式-Pd2L34分子笼,并通过晶体证明其含有两个结构上高度相似的异构体。为了得到单一构型的组装体,降低配体的端基收敛度,设计并合成了一侧为间位吡啶,另一侧为对位吡啶的不对称配体L4。由于配体中两个配位点的特殊位置而导致在组装中带来了合适的几何限制,与Pd(II)盐组装可生成单一构型的Pd3L46笼,并有晶体证明其结构。2.降低L4的端基收敛度,设计并合成配体两侧均为对位吡啶的不对称配体L5和L6。二者分别与Pd(II)盐组装可生成超分子笼Pd12L524、Pd12L624。通过将四氢呋喃(THF)缓慢扩散进入到Pd12L524的DMSO溶液中,得到Pd12L524-THF晶体,并证明其配体与金属离子间无规律的连接方式,通过Pólya定理分析Pd12L524-THF理论上有可能存在的异构体数量为700688种。配体L5和L6的一侧长度相同,另一侧长度L6稍大于L5。因为二者的横向长度差别不足够大,导致等当量的L5、L6与Pd(II)的组装中发生了配体交换现象,最终获得了一系列含有24个配体的超分子笼混合物Pd12L5XL624-X,且24个配体由不同数量的配体L5和L6组成。
闫茹[8](2020)在《具有近红外吸收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动力学疗法和光解水制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有多吡啶类配体的钌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疗法(PDT)和光催化领域的光敏剂或光催化剂。通过配体结构设计,可以调控钌配合物的激发态能级和分子轨道布居,进而调控吸收光谱波长、发射光谱波长、发光寿命等。PDT作为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极大地减轻了传统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作用,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探索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光敏剂是一项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其需要有对肿瘤细胞高效的选择性,且预期匹配的光波波长穿透性良好,毒副作用小。近红外光对皮肤的穿透性好,是理想的PDT光波。因此,开发具有近红外吸收波长的光敏剂,是当前PDT试剂设计合成的热点。另一方面,光解水制氢作为低成本、无污染的制氢技术,是目前能源研究的热点。光解水制氢系统中,光敏剂的性质影响制氢效率。理想的光敏剂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与光物理性质,在太阳光全范围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设计合成具有优良的可见-近红外吸收性质的钌配合物,并探索其作为PDT试剂和光解水光敏剂的能力。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肿瘤治疗概况、PDT光敏剂研究进展、光解水产氢概况、及其催化剂与光敏剂研究进展,展望了具有近红外吸收的钌配合物在PDT疗法与光解水产氢的实际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介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并通过光谱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配合物激发态性质,为其作为光敏剂的应用和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配合物潜在的PDT光敏剂性质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选取所合成配合物中光吸收性质最佳的一个配合物,研究了不同波长范围光照条件下,配合物作为光解水产氢光敏剂的性质。
毕徐丹[9](2020)在《铂(Ⅱ)、钌(Ⅱ)、铱(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癌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癌症的发生,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及高节奏的生活方式,癌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癌症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人们也在不断的探索能够抑制癌的药物。对于抗癌药物的研究,主要是药物能够作用于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症的主要机制为干扰癌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干扰癌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嵌入DNA干扰转录过程、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或者对特异性的酶和受体进行抑制。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是最早用于癌症治疗的金属类药物能够影响DNA的结构与功能来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基于铂类药物在抗肿瘤中的应用本文将带有正电荷过渡金属铂(Ⅱ)、钌(Ⅱ)、铱(Ⅲ)配合物用于抗肿瘤活性初步探究。旨在将配合物引入DNA后,配合物特异性识别并能够嵌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来干扰转录过程或是能够抑制特异性的酶的活性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亦或是这些金属配合物能够作用于特定的生物大分子,加之金属配合物本身良好的光化学性质,能够作为诊断试剂。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简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铂(Ⅱ)、钌(Ⅱ)、铱(Ⅲ)配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内容为8个铂(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的初探,其中配合物与DNA作用时P1表现出良好的嵌入DNA的作用方式,配合物P3表现出对T7 RNA聚合酶高度抑制的活性。第三章内容为8个钌(Ⅱ)配合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初探,其中配合物[Ru(L4)2](PF6)2表现出良好的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活性。第四章内容为16个铱(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的初探,以及作为双光子激发光动力治疗试剂和线粒体染料的特质。化合物Y1-Y4都表现出良好的作为双光子激发光动力治疗试剂和线粒体染料的特质,其中Y3的特质最为明显。
冯天驰[10](2019)在《咔唑基金属-有机笼状物的自组装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所具有的独特理化性质和空腔结构,在诸多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调控笼状结构的空腔微环境,实现主客体化学性质,是人们所关心的领域。本论文设计得到一系列咔唑基配体,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自组装的方式得到金属-有机笼状结构,并利用其与客体分子之间的包合作用,展现出在识别和催化领域的性质。(1)设计合成了结构相似但位点不同的咔唑基配体L1和L2,与金属锌离子得到两种结构相似、空腔大小不同的笼状结构Zn-L1和Zn-L2。空腔结构更大的Zn-L1在常见的六种爆炸物中实现了对PA的特异性识别。在相同条件下,空腔更小的Zn-L2没有类似性质。利用质谱、等温量热滴定(ITC)和荧光滴定等手段确定了PA与Zn-L1主客体复合物的生成,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主客体化学在识别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设计合成了另一种咔唑基配体L3,利用该配体与亚铁离子得到一例金属-有机三螺旋结构Fe-L3。通过质谱、荧光滴定等手段确认了荧光素与笼状结构Fe-L3主客体复合物的形成,循环伏安测试展示了笼状结构用于质子还原的潜力。随后利用以该笼状结构为催化剂、有机染料荧光素为光敏剂、三乙胺为电子牺牲剂的三元体系实现了光催化质子还原过程。控制变量法得到了放氢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我们还设计了单核配合物Fe-L4来模拟笼状结构的一个节点,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素Fl与三螺旋结构Fe-L3形成的主客体复合物提高了电子转移效率,是提高放氢反应效率的关键。此外在结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M2L3三螺旋结构与M4L6四角形结构的变构现象。
二、三联吡啶银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联吡啶银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
1.2 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
1.2.1 基于对称单吡啶配体形成的超分子结构 |
1.2.2 基于对称二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
1.2.3 基于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
1.2.4 基于其它对称配体的组装 |
1.3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
1.3.1 基于不对称单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3.2 基于不对称二联吡啶和菲罗琳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3.3 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4 目前基于三联吡啶组装的超分子组装方法分类 |
1.4.1 弱配位金属一锅法 |
1.4.2 强金属分步法 |
1.4.3 异配多组分法 |
1.5 提出课题 |
1.5.1 设计思想 |
1.5.2 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大环的组装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表征 |
2.3.1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核磁和质谱表征 |
2.3.2 超分子复合物A的 STM表征及DFT理论计算 |
2.4 超分子复合物B的构筑和表征 |
2.4.1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构筑及核磁质谱表征 |
2.4.2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STM表征 |
2.5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及表征 |
2.5.1 离散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TEM表征 |
2.5.2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TEM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噻吩基团修饰的不对称配体合成与双金属大环的组装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组装与表征 |
3.3.1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 |
3.3.2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组装与表征 |
3.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自分类性质研究 |
3.3.4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金属选择性研究 |
3.4 基于噻吩修饰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不对称配体的合成、组装和表征 |
3.4.1 合成长版不对称配体L1 |
3.4.2 长版不对称配体L1的组装和表征 |
3.4.3 合成短版不对称配体L2 |
3.4.4 短版配体L2的组装和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内外层不对称修饰的多齿三联吡啶配体的组装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3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
4.3.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合成 |
4.3.2 不对称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
4.3.3 一锅法组装 |
4.4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
4.4.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合成 |
4.4.2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
4.5 三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C的合成和组装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三维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的设计、构筑及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配位自组装 |
1.3 3D金属有机超分子的自组装 |
1.3.1 二组分自组装配位形成的3D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 |
1.3.2 多组分自组装配位形成的3D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 |
1.3.3 亚组分自组装配位形成的3D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 |
1.4 3D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的功能化及应用 |
1.4.1 3D金属有机超分子主客体化学的研究 |
1.4.2 3D金属有机超分子催化的研究 |
1.4.3 3D金属有机超分子的生物医用研究 |
1.4.4 3D金属有机超分子的机械互锁拓扑结构的研究 |
1.5 选题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卟啉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笼的组装及癌症的光动力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负载超分子笼的纳米颗粒制备 |
2.3.2 检测溶液中~1O_2的产生 |
2.3.3 细胞培养 |
2.3.4 细胞毒性评估 |
2.3.5 纳米颗粒的体外细胞吸收 |
2.3.6 通过双染色法(Annexin-V FITC/PI)测定细胞凋亡 |
2.3.7 原位乳腺肿瘤实验模型 |
2.3.8 耐药肿瘤实验 |
2.3.9 p Ka和组织分布 |
2.3.10 组织组织病理学评估 |
2.3.11 对抗耐药性肿瘤的实验 |
2.3.12 金属有机分子笼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超分子笼的表征 |
2.4.2 金属有机笼光物理性质研究 |
2.4.3 负载超分子笼的纳米颗粒的表征 |
2.4.4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2.4.5 体内分布研究 |
2.4.6 体内PDT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螺旋超分子体系的机械互锁结构和主客体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螺旋超分子自组装 |
3.4.2 SA的合成与表征以及机械互锁研究 |
3.4.3 SB和SBH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4.4 SC和SCH分子笼的合成与表征以及主客体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吡嗪基元的金属有机超分子棱柱的构筑及抗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4.1 吡嗪基四齿tpy配体的合成 |
4.4.2 吡嗪基柱状超分子的构筑 |
4.4.3 吡嗪基柱状超分子的表征 |
4.4.4 吡嗪基超分子笼的抗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锕系萃取剂及其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矿物与晶体 |
1.1.1 矿物的简介 |
1.1.2 矿物晶体学 |
1.2 铀(钍)矿与配位化学 |
1.2.1 铀(钍)矿资源概述 |
1.2.2 铀矿物的晶体化学 |
1.3 铀/钍-有机配位聚合物 |
1.3.1 配位聚合物 |
1.3.2 铀酰-有机配位聚合物 |
1.3.3 钍-有机配位聚合物 |
1.3.4 铀/钍配合物在核能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
1.4.1 铀/钍-有机配位聚合物研究中的不足 |
1.4.2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半刚性含氮羧酸配体构筑的铀酰配位聚合物及其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2 配合物晶体的合成 |
2.2.3 单晶结构测试与解析 |
2.3 亚氨基二元羧酸原位硝基化诱导铀酰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
2.3.1 晶体结构描述 |
2.3.2 晶体结构讨论和DFT计算分析 |
2.3.3 配合物和配体构象变化分析 |
2.3.4 PXRD、FTIR、TGA和 FL光谱 |
2.3.5 本节小结 |
2.4 基于三元羧酸构筑阴离子铀酰-有机框架结构及其应用探索 |
2.4.1 晶体结构描述 |
2.4.2 阳离子有机染料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 |
2.4.3 配合物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
2.4.4 结构分析和DFT计算分析 |
2.4.5 PXRD、FTIR、TGA、UV-vis和 FL光谱 |
2.4.6 本节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三联吡啶羧酸-金属化配体策略构筑杂化铀酰配位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2 配合物晶体的合成 |
3.2.3 单晶结构测试与解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描述 |
3.3.2 结构讨论和计算分析 |
3.3.3 配合物用于碘的捕获和释放 |
3.3.4 配合物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
3.3.5 PXRD、TGA、FTIR和 UV-vis光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吡啶吡唑羧酸配体构筑的金属化钍簇及钍基异金属有机框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2 配合物晶体的合成 |
4.2.3 单晶结构测试与解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 |
4.3.2 钍基MOF对 ReO_4~-的吸附去除 |
4.3.3 ReO_4~-的吸附机理分析 |
4.3.4 PXRD、TGA和 FTIR光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铀酰与邻菲罗啉二酰胺配体衍生物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方法及计算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U(Ⅵ)配合物的ESI-MS研究 |
5.3.2 U(Ⅵ)配合物的MS-MS研究 |
5.3.3 U(Ⅵ)配合物的DFT计算 |
5.3.4 U(Ⅵ)配合物的TD-DFT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吡啶吡唑配体对Am(Ⅲ)/Eu(Ⅲ)分离的理论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3 吡啶吡唑配体PypzH对 Am(Ⅲ)/Eu(Ⅲ)萃取机理研究 |
6.3.1 吡啶吡唑配体PypzH |
6.3.2 1:1 型萃取配位聚合物 |
6.3.3 1:2 型萃取配位聚合物 |
6.3.4 本节小结 |
6.4 吡啶吡唑基配体的预组织结构对Am(Ⅲ)/Eu(Ⅲ)分离影响的分析 |
6.4.1 吡啶吡唑基配体(BPP-BPPhen)的预组织结构 |
6.4.2 [ML(NO_3)_3]型配位聚合物 |
6.4.3 本节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配位聚合物相关表征与结构描述 |
附录二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学及计算数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三联吡啶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超分子聚合物 |
1.2.1 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 |
1.2.2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 |
1.2.3 基于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 |
1.2.4 基于配位键相互作用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1.2.5 基于其它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 |
1.2.6 混合型超分子聚合物 |
1.3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 |
1.3.1 金属和配体 |
1.3.2 合成方法 |
1.3.3 拓扑结构 |
1.4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表征 |
1.4.1 相对分子质量表征 |
1.4.2 金属配合物表征 |
1.4.3 形貌结构表征 |
1.5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1.5.1 高强高韧材料 |
1.5.2 自修复材料 |
1.5.3 形状记忆材料 |
1.5.4 光电材料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单条聚合物链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视化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六边形和三角形单体及相应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2 单条无规聚合物链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视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束缚效应对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H”形环状三联吡啶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2 类超支化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仿生的双网络策略制备强而韧的弹性纤维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多组分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2 强而韧弹性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化学环境敏感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含有三联吡啶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
5.2.2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化学环境敏感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含聚集诱导发光活性基团的配位超分子组装及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配位超分子简介 |
1.1.1 基于三联吡啶的金属配位超分子 |
1.1.2 基于二联吡啶的金属配位超分子 |
1.1.3 基于单吡啶的金属配位超分子 |
1.1.4 非吡啶类金属配位超分子 |
1.2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简介 |
1.2.1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
1.2.2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
1.3 具有AIE特性的超分子结构 |
1.3.1 基于四苯乙烯的超分子结构 |
1.3.2 基于9,10-二苯乙烯基蒽的超分子结构 |
1.4 本论文的研究依据及研究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三联吡啶和四苯乙烯的超分子自组装以及发光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所用到的药品及实验仪器 |
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4.1 配体LA以及超分子[Zn_6LA_3]的合成与表征 |
2.4.2 配体LB以及超分子[Zn_6LB_3]的合成与表征 |
2.5 配体和超分子发光性能的研究 |
2.5.1 配体和超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
2.5.2 配体和超分子的荧光光谱 |
2.5.3 配体LA,LB混合自组装以及产物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
2.5.4 低温下的荧光性质 |
2.5.5 外部压力对固态下配体和超分子荧光的影响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单吡啶和9,10-二苯乙烯基蒽的超分子自组装以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所用到的药品及实验仪器 |
3.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配体L1 以及超分子S1 的合成和表征 |
3.3.2 配体L2 以及超分子S2 的合成和表征 |
3.4 超分子的光物理性质的表征 |
3.4.1 紫外吸收光谱 |
3.4.2 荧光光谱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合成及其抑制PRL-3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
1.2 PRL-3 及其与结肠癌的关系 |
1.3 PRL-3 抑制剂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新颖点 |
1.4.1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1.4.2 本论文的新颖点 |
第二章 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含氮杂环锌配合物的合成 |
2.3.1 配合物C1 的合成 |
2.3.2 配合物C2 的合成 |
2.3.3 配合物C3 的合成 |
2.3.4 配合物C4 的合成 |
2.3.5 配合物C5 的合成 |
2.3.6 配合物C6 的合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电喷雾质谱分析 |
2.4.3 紫外光谱法研究配合物的稳定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抑制重组PRL-3 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溶液的配置 |
3.2.4 PRL-3 的表达提纯 |
3.2.5 BCA法测定PRL-3 的浓度 |
3.2.6 锌配合物抑制PRL-3 活性的IC50值的定义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抑制PRL-3 活性的IC50值的测定方法探索 |
3.3.2 锌配合物抑制PRL-3 活性的IC50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抗肿瘤活性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2.1 MTT比色法 |
4.2.2 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 |
4.3.2 实验试剂 |
4.3.3 实验溶液的配置 |
4.4 实验过程 |
4.4.1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
4.4.2 细胞流式实验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1 锌配合物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
4.5.2 锌配合物对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锌配合物对细胞内PRL-3 抑制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试剂 |
5.3.3 实验溶液的配置 |
5.4 实验过程 |
5.4.1 观察细胞形态 |
5.4.2 培养收集细胞提取分装蛋白 |
5.4.3 蛋白免疫印迹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锌配合物对SW480 细胞形态的影响 |
5.5.2 锌配合物对SW480 细胞内PRL-3 的抑制作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不对称配体的超分子笼组装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超分子化合物简述 |
1.2.1 基于对称配体组装的超分子化合物 |
1.2.2 基于不对称配体组装的超分子化合物 |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内容 |
1.3.1 设计思想 |
1.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过几何限制形成超分子笼Pd_2L2_4,Pd_2L3_4,Pd_3L4_6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测试仪器 |
2.3 配体L2 及超分子笼Pd_2L2_4的合成与表征 |
2.4 配体L3 及超分子笼Pd_2L3_4的合成与表征 |
2.5 配体L4 及超分子笼Pd_3L4_6的合成与表征 |
2.6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分子笼Pd_(12)L5_(24),Pd_(12)L6_(24)的合成、表征及配体交换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与测试仪器 |
3.3 配体L5 及超分子笼Pd_(12)L5_(24)的合成与表征 |
3.4 配体L6 及超分子笼Pd_(12)L6_(24)的合成与表征 |
3.5 L5、L6与Pd(Ⅱ)在组装中的配体交换现象 |
3.6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具有近红外吸收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动力学疗法和光解水制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肿瘤研究概况 |
1.1.1 细胞结构 |
1.1.2 DNA结构 |
1.1.3 PDT原理及作用机制 |
1.1.4 PDT光敏剂的发展 |
1.1.5 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
1.2 光解水产氢研究概况 |
1.2.1 光解水产氢的基本原理 |
1.2.2 光解水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3 光解水光敏剂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谱性质研究 |
2.1 乙酰丙酮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
2.1.1 乙酰丙酮钌配合物合成步骤 |
2.2 含不同取代基β-二酮的钌配合物设计合成 |
2.2.1 含不同取代基β-二酮的钌配合物合成步骤 |
2.3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2.4 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光毒性研究 |
3.1 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研究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配合物作为光解水光敏剂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阶段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9)铂(Ⅱ)、钌(Ⅱ)、铱(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肿瘤抑制机制 |
1.2.1 与DNA作用 |
1.2.2 拓扑异构酶抑制 |
1.2.3 DNA转录抑制 |
1.3 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抗肿瘤机理研究相关方法的进展 |
1.3.1 电子吸收光谱 |
1.3.2 荧光光谱 |
1.3.3 凝胶电泳法 |
1.3.4 DNA热变性实验 |
1.3.5 DNA粘度实验 |
1.3.6 共聚焦显微镜 |
1.3.7 细胞活力与生长 |
1.4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
1.5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的初步探究 |
2.1 铂配合物的合成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实验试剂 |
2.1.1.2 实验仪器 |
2.1.1.3 实验步骤及数据 |
2.2 铂配合物与碱基的作用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实验试剂 |
2.2.1.2 实验仪器 |
2.2.1.3 实验步骤 |
2.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2.2.1 金属铂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 |
2.2.2.2 铂配合物与鸟苷的作用 |
2.2.2.3 铂配合物与5'-鸟嘌呤单磷酸二钠盐(GMP·Na_2)的作用 |
2.3 拓扑异构酶I抑制实验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实验试剂 |
2.3.1.2 实验仪器 |
2.3.1.3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4 DNA转录(T7 RNA聚合酶)抑制实验 |
2.4.1 实验步骤 |
2.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5 DNA热变性实验 |
2.5.1 实验步骤 |
2.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的初步探究 |
3.1 钌配合物的合成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2 实验步骤 |
3.2 电化学实验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 钌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 DNA热变性实验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5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对拓扑异构酶I抑制实验 |
3.5.1 实验步骤 |
3.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6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DNA转录(T7 RNA)聚合酶抑制实验 |
3.6.1 实验步骤 |
3.6.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环金属铱化合物的合成及作为双光子PDT试剂和线粒体荧光染料研究 |
4.1 环金属铱化合物的合成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2 实验步骤 |
4.2 环金属铱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环金属铱化合物对拓扑异构酶I和DNA转录抑制实验 |
4.3.1 实验步骤 |
4.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DNA热变性实验 |
4.5 Y1-Y4作为双光子线粒体染料的探究和双光子激发光动力治疗试剂的研究 |
4.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5.2 实验步骤 |
4.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6 YF、YP、YIQL系列化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4.6.1 实验试剂及仪器及实验步骤 |
4.6.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阶段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 部分配合物谱图 |
致谢 |
(10)咔唑基金属-有机笼状物的自组装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1.1.1 经典的超分子结构 |
1.1.2 现代超分子化学 |
1.2 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的构筑方法与变构 |
1.2.1 金属-有机超分子的构筑方法 |
1.2.2 金属-有机笼状结构的变构 |
1.2.3 新颖超分子结构的构筑 |
1.3 金属-有机笼状结构的应用 |
1.3.1 金属-有机笼状结构的识别应用 |
1.3.2 金属-有机笼状结构的光催化制氢应用 |
1.4 基于咔唑的金属-有机超分子 |
1.5 论文设计思想 |
2 咔唑基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构筑与识别性质探究 |
2.1 引言 |
2.2 配体L1和L2 合成路线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实验条件与测试方法 |
2.3.3 配体及笼状结构的合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n-L1和Zn-L2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的表征及基础性质探究 |
2.4.2 Zn-L1 对常见爆炸物的选择性识别与包合 |
2.4.3 Zn-L1、Zn-L2 对常见爆炸物的识别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咔唑基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构筑及其光解水制氢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L3和L4 的合成路线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实验条件与测试方法 |
3.3.3 配体及笼状结构的合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Fe-L3 和单核化合物Fe-L4 的表征及包合荧光素性质探究 |
3.4.2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Fe-L3 和单核化合物Fe-L4 光解水制氢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中所用配体核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三联吡啶银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D]. 史俊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三维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的设计、构筑及功能探究[D]. 蒋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锕系萃取剂及其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 孔祥鹤. 南华大学, 2021
- [4]基于三联吡啶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 李志凯. 苏州大学, 2020
- [5]含聚集诱导发光活性基团的配位超分子组装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 李萌. 吉林大学, 2020(08)
- [6]多齿含氮配体锌配合物合成及其抑制PRL-3活性研究[D]. 王矗. 山西大学, 2020(01)
- [7]基于不对称配体的超分子笼组装与表征[D]. 于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8]具有近红外吸收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动力学疗法和光解水制氢研究[D]. 闫茹. 云南大学, 2020(08)
- [9]铂(Ⅱ)、钌(Ⅱ)、铱(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的研究[D]. 毕徐丹. 云南大学, 2020(08)
- [10]咔唑基金属-有机笼状物的自组装与性质研究[D]. 冯天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