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陆地震》征稿、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18)在《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文中提出马礼逊作为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在清政府教禁森严的背景下,借助文字传教、教育传教、医药传教等多种方法开展对华传播。其中,他探索开创了新闻传教,先后创办或者推动、参与创办共达6份中英文报刊,投入精力多,持续时期长,历史影响大,不仅推动了新教传教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占据了重要位置。本论文围绕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传教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分析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第二章围绕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分析马礼逊新闻传播策略的确立与尝试。第三章研究英文季刊The Indo-Chinese Gleaner(《印中搜闻》)的办刊情况和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传播特征。第四章聚焦马礼逊人生最后7年的新闻传教活动,包括参与The Canton及egister(《广州纪录报》)编辑,推动创办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直接创办《杂闻篇》和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指出其从传教事业巅峰回落而欲借助新闻传教活动重振辉煌的最后挣扎和努力尝试。第五章对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总体回顾以及评价其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和影响。论文研究起草过程中,着力收集上述6份中英文报刊原文,通过分析第一手资料文本内容,研究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实践。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马礼逊创建了新闻传教策略。这一策略既继承耶稣会文字传教的传统,又借鉴运用了 19世纪初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成果,开创了基督教对华传播的新模式,丰富了基督教对华传播实践,也为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新闻传教活动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年—1822年)持续7年办刊,扩大了欧美国家对来华传教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马礼逊在英国及欧洲树立了崇隆声誉,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二阶段(1827年至1834年)马礼逊传教事业 巅峰开始下落,由盛转衰,尽管他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新闻传教活动,但终因积劳成疾去世而中止。其新闻传教活动,既是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门户洞开前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马礼逊20多年在华生存状态的客观写照。第三,细致研究《印中搜闻》影印本第一手资料,提出《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持,起到迂回传教的成效。《印中搜闻》是19世纪初期唯一出于向中国传教目的而创办、并以过半篇幅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刊物,虽然中国新闻史对之提及甚少,但理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四,对与马礼逊有关的一些史实问题作出探究和澄清。其一,《印中搜闻》的性质定位。该刊编辑方针经历三次较大调整,由最初以宗教性为主转到宗教性、世俗性并重,继而转向世俗性为主、兼顾宗教性,其传教刊物的色彩不断淡化,但传教的使命始终没有卸下。其二,翻查《广州纪录报》并未发现《论出版自由》(The Press)原文,只找到一篇题目相似但内容不同的TThe Pressin Cina。因此,对过往认为马礼逊在《广州纪录报》上发表最早扞卫言论自由文章的观点提出疑问。其三,对《依湿杂说》就是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aca的观点作出澄清。从《依湿杂说》出版时间看,与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倒是在内容上有某种关联。
罗融融[2](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刘明鑫[3](2012)在《青岛早期报业研究(1897-1922)》文中提出文章分青岛德占时期和日占时期两个阶段,首先分析每个统治阶段的报业环境,然后以单种报纸为分析单位,基于对相关档案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重点针对《德国亚细亚报》、《青岛新报》、《山东汇报》、《德属胶州官报》、《中德法报》、《自西徂东》、《胶州报》、《青岛时报》、《中国青岛报》、《青岛白话报》、《青岛同益报》、《大青岛报》等报纸,从各个报纸的创办背景、版面设计、宗旨定位、栏目设置、言论倾向、知名人物、重点报道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完整呈现当时报业的发展状况。青岛的第一份现代报纸是德国殖民者入侵的产物,它开启了青岛的现代传媒业。青岛报纸的发展与当地的政治时局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从1897年到1922年,青岛先后被德国和日本殖民统治。这段时期,青岛共出现报纸十余份,既有德文报纸、日文报纸、英文报纸、中文报纸、中德双语报纸和中日双语报纸等丰富的报纸形态,又有殖民者利益、清政府主张、立宪派观点、革命派意见等多种立场的分殊,种种报纸特征鲜明,使得本地报业在丰富性和复杂性上达到了一个高潮。另一方面,殖民统治下的青岛,因为内外管理政策的不同,其报业也呈现出与同期国内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特点。殖民者创办的大部分报纸立足于服务本国侨民,同时也对加强在青岛地区的殖民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德日在青岛创办的官方或半官方报纸相比,国人创办的报纸虽然倾向于政治改革和民众启蒙,但因为受到殖民者和本国政府的双重压力,在言论风格上呈现出较为平和保守的特点,是青岛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这一时期也是青岛的现代报业走向成熟的时期,短短25年间,青岛本地的报刊迅速的完成商业化,为青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报业发展高潮期奠定了基础。
林媛媛[4](2010)在《青岛近代(1897-1919)报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91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设防,青岛开始从小渔村向城市发展。1898年-1919年期间,青岛先后经历了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青岛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状态。德国殖民者进入青岛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在青岛创办了一份报纸,这是青岛地区的第一份报纸,拉开了青岛报业发展的序幕。之后德国殖民者又陆续在青岛创办了数份报纸,其中包括贯穿整个德国殖民统治青岛时期的《大青岛报》。德国人在青岛创办的报纸由殖民当局直接控制,因此报纸具有明显的官报色彩。1914年,日本人接替德国殖民者开始对青岛实施殖民统治。日本统治青岛期间,也创办了数份报纸,其中包括存活时间长达30年的《大青岛报》。日本人在青岛创办的报纸与德办报纸不同,其官报特点不明显,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大青岛报》作为殖民地报纸,呈现出了一定的客观公正性并在青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德国人在青岛创办首份报纸后的第三年,青岛出现了第一份由中国人创办的报纸——《胶州报》。随后,青岛报业发展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众多国人创办的报纸纷纷出现。国人在青岛创办的报纸处于殖民当局和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双重压力下,总体呈现出较为保守的特点。这种特殊性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是很少见的。一方面,两个殖民国家的交替统治使得青岛境内先后出现了多份由殖民国所创办的报纸,包括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此外,在此期间中国人也创办多份报纸,青岛报业一时间进入一个办报高潮。另一方面,在中国境内,殖民统治下的青岛,因为内外管理政策的不同,其报业也呈现出与同期国内其它地区不一样的特点。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基于对报纸原件以及重要文件的研究,并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试图做到较为全面地梳理这一时期内青岛地区报纸出现和发展的大致状况。
李瑞芬,高伟[5](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叶乐阳[6](2003)在《大众传媒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是全球大众传媒产业蓬勃发展的世纪。依靠信息(含知识、技术等)创造利润,是这个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经济中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它提供的有价信息和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济活动方式。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翻滚,传媒产业正成为人们日益熟悉的名词,就是普通大众也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传媒的市场化特征了。不管是否愿意承认,中国的大众传媒产业化进程都正在加速。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特征的凸显和实践的推动,有专家分析,传媒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如果说在过去的五六年当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还可以从理论上忽略或者从实践上漠视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存在的话,当中国站在WTO大门内的今天,实实在在的市场现实终于使我国的传媒界无法回避。“入世”之际的中国传媒,正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全球媒体市场的竞争压力。对于我国传媒产业来说,一个危险的信号是,海外实力派媒体集团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上以更大的动作抢跑了。那些举世瞩目的传媒巨头,从来没有离我们这样近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业面临看严峻的挑战和历史的机遇。因此,在更加前瞻、更加求实的层面上去重新认识我国民族大众传媒产业,不仅是传媒理论界的责任,也是经济学研究者尤其是民族经济研究者的义务。一 我国传媒和经济理论界把大众传媒业作为产业对象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程度很浅,至今还鲜有系统、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民族大众传媒丰富多彩的实践,早已开启了传媒产业理论研究的创新之门。人们期待形成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传媒产业经济理论,并用这种理论指导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之中做大做强我们民族的大众传媒产业,扞卫国家文化主权,巩固甚至向世界输出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体现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因为此,本论文意欲在大众传媒产业经济理论的基础性建设上添砖加瓦。 论文以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几种传统的大众传媒和新兴的网络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产业经济的研究,从研究这些媒介是否具有产业属性入手展开论证。论文着重探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的大众传媒有无产业属性,是否己经形成产业,分别论述不同类犁的大众媒介各自的产业状况和基本特征;二是对大众传媒产业进行综合研究,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众传媒产业的运作形式和状态,包括对传媒市场、传媒经营、传媒品牌、传媒市场准入、传媒资本运作、传媒内部互动与整合等进行分析,揭示传媒产业的内在运行规律。三是在国际国内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大众传媒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前瞻,通过研究提出若干应对的方略,以促进民族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迸我国产业经济和民族先进文化的兴旺发达。1 大众传媒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论文建立8在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学科背景之上,运用民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B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以及产业政g策理论进行课题研究。同时,还将导入现代传媒理念,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3选择新的理论视角透析大众传媒产业,从而概括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族大众]传媒产业演进的特点与规律。
二、《内陆地震》征稿、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陆地震》征稿、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 |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来华传播 |
第二节 马礼逊来华前的中国对外关系 |
第三节 马礼逊入华 |
第二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初步展开 |
第一节 新闻传教的策略确立 |
第二节 对华新闻传教的肇始: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第三节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历史影响 |
第三章 《印中搜闻》: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新闻传教努力 |
第一节 《印中搜闻》创刊背景及经过 |
第二节 《印中搜闻》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印中搜闻》传播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印中搜闻》的传播效果与影响 |
第四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艰难延续 |
第一节 重返中国后陷入艰难处境 |
第二节 参与和推动创办两份英文刊物 |
第三节 亲力亲为:马家印刷所的办报活动 |
第五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评价 |
第一节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总述 |
第二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 |
第三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 科学传播理论 |
二、 媒介地理理论 |
三、 文化传播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
一、 集中呈现 |
二、 深度解读 |
三、 科学引领 |
四、 对比拷问 |
五、 创新视界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青岛早期报业研究(1897-192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价值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条件及方法 |
第一章 德占时期的青岛报业 |
1 德占时期青岛报业环境分析 |
1.1 德占时期青岛报业的政治环境 |
1.2 德占时期青岛报业的经济环境 |
1.3 德占时期青岛报业的文化环境 |
1.4 德占时期影响青岛报业的其他条件 |
2 青岛早期的德文报纸 |
2.1 《德国亚细亚报》 |
2.2 《青岛新报》 |
2.3 《山东汇报》 |
2.4 《德属胶州官报》 |
3 《青岛官报》 |
3.1 《青岛官报》的创办背景 |
3.2 《青岛官报》版式、宗旨和定位 |
3.3 《青岛官报》的栏目设置及特点 |
3.3.1 前后期新闻报道比重不同 |
3.3.2 官报文件色彩浓厚 |
3.3.3 商业服务功能齐备 |
3.3.4 具有部分社区报功能 |
3.4 《青岛官报》的广告 |
3.5 《青岛官报》的影响 |
4 《中德法报》与《自西徂东》 |
4.1 《中德法报》 |
4.1.1 《中德法报》的创办背景 |
4.1.2 《中德法报》的版式、宗旨与定位 |
4.1.3 《中德法报》栏目设置与选题 |
4.1.4 《中德法报》对清末民初司法改革的论说 |
4.1.5 《中德法报》的广告 |
4.1.6 蒋楷一与《中德法报》 |
4.2 《自西徂东》 |
4.2.1 《自西徂东》的创办背景 |
4.2.2 《自西徂东》的版式、宗旨与定位 |
4.2.3 《自西徂东》的栏目设置与选题 |
4.2.4 《自西徂东》的插图与广告 |
4.3 《中德法报》和《自西徂东》的影响 |
5 其他外文报纸 |
6 《胶州报》 |
6.1 《胶州报》创办背景 |
6.2 《胶州报》的版式和宗旨 |
6.3 《胶州报》栏目设置 |
6.4 《胶州报》的稿件来源 |
6.4.1 官方发布的各种公告 |
6.4.2 外埠中文报纸消息 |
6.4.3 翻译英国、德国、日本等各国通讯社、报刊的稿件 |
6.4.4 报社自采稿件 |
6.5 《胶州报》的言论 |
6.5.1 言论特点及原因 |
6.5.2 《胶州报》的改良立宪主张 |
6.5.3 《胶州报》的对殖民者的言论 |
6.6 《胶州报》的广告 |
6.7 《胶州报》的影响 |
7 《青岛白话报》与《中国青岛报》 |
8 《青岛时报》 |
8.1 《青岛时报》的创办背景 |
8.2 《青岛时报》的版式与栏目 |
8.3 《青岛时报》的政治立场 |
8.4 《青岛时报》的影响 |
9 《青岛同益报》 |
第二章 日占时期的青岛报业 |
1 日占时期青岛报业环境分析 |
1.1 日占时期青岛报业的政治环境 |
1.2 日占时期青岛报业的经济环境 |
1.3 日占时期青岛报业的文化环境 |
2 《大青岛报》 |
2.1 《大青岛报》的创办背景 |
2.2 《大青岛报》的版式、栏目与宗旨定位 |
2.3 《大青岛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青岛近代(1897-1919)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综述 |
4、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述 |
1.1 1897年-1919年间青岛报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分析 |
1.1.1 青岛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报纸产生发展的基础 |
1.1.2 青岛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对现代报业发展的推动 |
1.1.3 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以及国内现代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1.1.4 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创办报纸,开启了青岛报业端倪 |
1.1.5 与同期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青岛报业环境较为自由宽松 |
1.2 1897年-1919年间青岛报纸的主要特点 |
1.2.1 德国人创办的报纸 |
1.2.2 日本人创办的报纸 |
1.2.3 华人创办的报纸 |
第二章 德国殖民者在统治青岛期间创办的报纸 |
2.1 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创办报纸概要 |
2.1.1 报纸概览 |
2.1.2 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所创办的报纸所产生的影响 |
2.2 胶澳政府官报——《青岛官报》 |
2.2.1 德国殖民者创办《青岛官报》的原因 |
2.2.2 《青岛官报》内容分析 |
2.2.3 《青岛官报》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日本殖民者在统治青岛期间创办的报纸 |
3.1 日本殖民者在青岛创办报纸概要 |
3.1.1 报纸概览 |
3.1.2 日本殖民者在青岛创办报纸所产生的影响 |
3.2 "长寿"的《大青岛报》 |
3.2.1 《大青岛报》概况 |
3.2.2 《大青岛报》内容分析 |
3.2.3 《大青岛报》"长寿"的原因 |
第四章 德日殖民统治下国人创办的报纸 |
4.1 在夹缝中创办的报纸 |
4.1.1 国人在青岛办报在此期间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
4.1.2 报纸概览 |
4.1.3 国人在青岛创办的报纸对青岛发展产生的影响 |
4.2 绚烂却短暂的《胶州报》 |
4.2.1 《胶州报》概况 |
4.2.2 《胶州报》内容分析 |
4.2.3 《胶州报》消亡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大众传媒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大众传媒产业研究的意义 |
二、 大众传媒产业理论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四、 本文研究框架与章节 |
上篇 事业与产业之辨:大众传媒业概述 |
第一章 我国大众传媒属性辨析 |
一、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 传播·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 |
2、 研究对象界定 |
二、 大众传媒:事业?产业? |
1、 产业的界定 |
2、 大众传媒属性之辨 |
三、 大众传媒产业归类 |
1、 产业分类理论 |
2、 大众传媒产业类别 |
第二章 我国大众传媒产业分述 |
一、 报纸产业 |
1、 我国报业市场变化趋势 |
2、 报业改革促进报业经营 |
3、 报业广告形式创新 |
4、 报业集团化潮流 |
5、 报业经济分析 |
二、 期刊产业 |
1、 期刊市场的变化趋势 |
2、 期刊经营新招——提速、改刊、彩印 |
3、 期刊市场的敏感点——价格、广告 |
4、 改革:期刊崛起之路 |
5、 期刊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
三、 电视产业 |
1、 电视媒体竞争态势 |
2、 电视收视率与广告经营 |
3、 电视媒体经营领域的拓展 |
4、 电视传媒整合 |
5、 电视媒介发展趋势 |
四、 广播产业 |
1、 竞争激烈的广播业 |
2、 广告与节目日益融合 |
3、 “第五传媒”——广播产业振兴的希望 |
4、 广播产业发展策略 |
五、 网络媒体产业 |
1、 我国的网络新闻与网络媒体 |
2、 网络新闻“国家队”与网络记者 |
3、 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
4、 网络媒体广告经营 |
5、 网络媒体竞争与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产业相关因素 |
一、 政治因素 |
二、 体制因素 |
三、 经济因素 |
四、 文化因素 |
五、 技术因素 |
中篇 互动与整合:大众传媒产业的演进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传媒产业 |
一、 传媒市场 |
1、 传媒市场规律 |
2、 传媒市场定位 |
3、 传媒市场细分 |
二、 传媒产业链 |
1、 产业链构成 |
2、 传媒核心竞争力 |
3、 注意力经济 |
三、 传媒产业经营 |
1、 经营媒体与媒体经营 |
2、 品牌媒体与媒体品牌 |
3、 媒体经营多元化 |
四、 传媒产业区域不平衡性 |
1、 发达地区的传媒产业 |
2、 中部地区的传媒产业 |
3、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媒产业 |
第五章 大众传媒市场准入 |
一、 我国传媒市场准入的复杂性 |
二、 我国传媒市场准入的现实性 |
三、 变通:撕开传媒市场入口 |
第六章 资本与传媒产业联姻 |
一、 传媒需要资本投入 |
二、 业外资本进入传媒 |
三、 传媒涉足股市 |
四、 媒介资本的话语权 |
五、 传媒资本经营的陷阱与对策 |
第七章 大众传媒产业互动与整合 |
一、 大众传媒产业整合 |
1、 平面媒体产业整合 |
2、 电子媒体产业整合 |
3、 整合中公平竞争的呼声 |
二、 大众传媒产业互动特性 |
1、 市场逐鹿——传媒产业的竞争性 |
2、 跨媒体互动——传媒产业的渗透性 |
3、 新旧媒体并存——媒介形态的不可替代性 |
4、 集团化——传媒产业的融合性 |
下篇 挑战与对策:大众传媒产业前瞻 |
第八章 咄咄逼人的国际传媒巨鳄 |
一、 国际间传媒力量的巨大差异 |
1、 传播的不平等 |
2、 跨国集团控制全球传媒市场 |
二、 国际传媒巨鳄觊觎我国市场 |
1、 虎视眈眈的传媒巨鳄 |
2、 节节渗透的境外传媒 |
第九章 我国大众传媒产业前瞻与对策 |
一、 加入WTO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影响 |
1、 “传媒入世”并非杜撰 |
2、 我国传媒产业面临挑战和机遇 |
二、 我国传媒产业的对策 |
1、 加快传媒改革步伐 |
2、 打造传媒航空母舰 |
3、 培育传媒资本市场 |
4、 培养传媒经营精英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2、3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内陆地震》征稿、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D]. 刘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2]《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3]青岛早期报业研究(1897-1922)[D]. 刘明鑫. 山东大学, 2012(02)
- [4]青岛近代(1897-1919)报业研究[D]. 林媛媛. 山东大学, 2010(09)
- [5]《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6]大众传媒产业研究[D]. 叶乐阳.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