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的未来

上海房地产的未来

一、上海房地产未来的几个圈(论文文献综述)

王迎[1](2020)在《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及土地价值捕获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尽管我国各大地区和城市都大力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带动城市周边土地增值。然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资金严重过度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制约着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用地的综合开发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进而有效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溢价回收这一理论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溢价效应为研究切入点,利用HPM模型(特征价格模型),深入研究了轨道交通的外部溢价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TOD(公共交通引导发展)发展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土地价值捕获一般理论框架,提出了土地增值和价值回收的两个核心要素,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给出了相应的溢价回收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的空间、时间溢价效应产生的机理,得出可达性是导致空间异质性主要原因,而时间异质性来源于消费者预期效应。继而本文以武汉市2005-2019年2114宗土地出让地块数据为实验样本,建立了HPM模型,探讨了轨道交通的溢价在其总体-郊区-城区和不同的土地出让类型之间的影响范围和变化规律,并且测算了在轨道交通影响的区域内何时进行土地交易能使得政府获得最大的土地溢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轨道交通土地价值增值影响范围郊区(1200米)大于主城区(800米),居住用地价值增值对轨道交通可达性依赖度大于商业用地;(2)在时间上,轨道交通可达性引致土地价值资本化在其开通后5-10年到达峰值,居住用地增值的时间过程较商业用地平缓;(3)不同地类土地价值增值差异明显,商住混合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对土地价值影响则为负。研究结论:政府适度向城郊延长轨道交通既可以节约边际成本,又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还能加强城市中心与外围相互作用与经济联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政府提前5-10年储备土地可最大程度捕获土地价值,回收投资;政府轨道交通规划应该优先布局在人口稠密和经济活动活跃的商住功能区。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轨道交通如何实现溢价的回收。本文归纳总结国内外价值基于税收和基于开发两大类捕获方式,并以香港“联合开发”和内地“土地综合开发”为例,解释“招拍挂”制度下价值捕获的难点与改进。最后本文对武汉市郊区轨道+土地发展的典型模式——地铁小镇的建设进行深入探索,对TOD导向下土地开发要点进行总结建议,进一步提出地铁小镇可以探索进行基于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使得地铁公司和政府进行公司合作,完成价值回收。

李宏艳[2](2020)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以微观企业地理位置为基础》文中指出天山区产业合理的空间分布,可以促进天山区乃至乌鲁木齐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更大幅度的造福于人民。实现人民与企业“双赢”,实现天山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天山区的产业布局的弊端已经展现出来并影响到天山区的经济发展,在整个新疆进行统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天山区的产业结构急需进行调整,进行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天山区经济的发展。本论文基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天山区产业布局作为目标区域,借用—现代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产业布局的研究方法多次佐证了天山区产业分布的问题,以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租赁业等主要产业为研究对象,定量揭示天山区产业布局的现状与问题,并利用人口热度图对产业布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天山区产业布局的优化布局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天山区产业布局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能力转化成生产力能力较弱;产业空间发展不均衡,布局混乱,方向尚不明确;产业发展北重南轻;中心城区过度聚集,外围产业发展不均衡,并出现拥挤现象;本地产业缺乏优势,在产业布局中没有因地制宜。(2)最近邻指数得知,所有指数均<1,所有产业均为集聚形态,其中批发与零售最为集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对较为分散。(3)热点分析表明,各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方向,呈现“北密南疏,内密外疏”的现状。基于距离的核密度分析中,可知各类产业集聚距离各不相同,有单峰值与多峰值两种集聚距离,最佳集聚距离为2km-3km。大于4km时集聚程度下降。(4)主要产业类型分布面积占比主要以建筑业(19.32%)、制造业(15.06%)、批发零售业(13.48%)占比较大。主要为注册资金在0-100W区间内的小企业,大企业主要以国营企业为主,自主民营企业分布较少。(5)人口热度图分布图表明,产业的集聚影响着人口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也带动着产业的集聚。

张晓祎[3](2020)在《产业发展导向下盘锦市大洼区乡村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乡村空间作为乡村产业的载体,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大洼区撤县改区的实施和盘锦市农垦系统改革的推进对大洼区产业和乡村空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乡村的空间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对大洼区乡村空间的健康发展、乡村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村民居住空间环境的改善和推进盘锦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形成盘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量化的方式探索不同产业空间分布规律,对大洼区的产业空间分布现象特征进行圈层分析,研究三次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和产业融合适宜发展空间带,以确定大洼区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各个乡村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以及适宜重点培育的适宜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产业空间对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方式、作用、三次产业的影响作用差异。以乡村的产业发展为核心,遵循由对产业空间分布现象和对乡村空间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探索出的产业发展影响下的乡村空间发展规律,基于乡村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乡村空间发展策略,以满足乡村振兴对乡村产业发展与产业融合的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大洼区土地运作方式的需求,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经济发展,乡村环境品质提升,村民生活幸福的目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合理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通过实地调研法对每个村庄进行最真实的一手资料搜集,并运用Python编程从权威电子地图采集POI产业大数据,爬取乡村地理空间数据。采用纵向历史逻辑梳理比较法分析在产业发展影响下乡村空间的变化。采用空间分析实证法、大数据量化实证法,通过GIS数据统计与空间分析技术探索乡村产业空间在大洼区乡村空间的分布规律和产业空间是如何对地理要素进行选择而形成产业空间布局从而作用于乡村空间的。定量研究以得到科学的结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探索内在规律。通过对大洼区产业的空间分布研究得知,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圈层结构特征,距离镇中心1千米范围内为镇区资源外溢范围、1-2千米为镇区资源吸纳范围、2-3千米为一产适宜发展带、2-5千米为二产适宜发展带、3-5千米为三产适宜发展带。综合分析可知,2-3千米为一二产融合发展适宜带,3-5千米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适宜带。产业空间通过对地理要素的选择影响乡村空间的发展,道路的影响作用远大于水体。产业空间亲近于开放的道路空间,使乡村空间向着道路发展。部分产业空间由于用水需求邻水布置从而影响乡村空间结构。不同产业发展水平对乡村空间产业和居住空间位置关系、乡村空间发展轴和中心的影响不同且具有递进性规律,三次产业在乡村空间景观与环境方面具有差异化的影响。针对农业、工业、旅游业引领下,和产业融合导向下四大类,共计11小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刘登攀[4](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张洁[5](2019)在《区域产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铁网络密切联系城市,打破城市间行政边界的壁垒,淡化空间距离,加快人流、资金流在区域内的流动,各类生产要素在高铁站点、高铁沿线城市、区域内被重新分配。随着高铁开通,区域内经济联动更加频繁,在可承受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下,区域内一体化效应增强。尤其是近几年,高铁网络的建设愈发完善,高铁对区域产业格局的影响效应也愈发明显。基于前人研究发现,高铁对区域产业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方面,但现有研究相对片面、缺乏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比较,未能系统直观地反映出高铁对不同类型产业的影响有何差异。与此同时,在高铁效应影响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区域中面临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对于高铁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同类型产业的影响差异也缺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空间分析系统地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高铁对不同类型产业、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存在差异,并进一步通过数理模型定量分析三类产业格局演变过程中高铁效应有无影响和影响力度大小。由于长三角高铁网络基本成型,因此本文以长三角为例展开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空间分析和数理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在高铁效应影响下呈现不同的特征:首先,长三角“几”字型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凸显,产业集聚中心增加,但省际发展参差不一,高铁可达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于高铁未开通城市,高铁可达的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优势大于中小城市。在影响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格局的各类因素中,投资需求的影响力度都是首位,高铁联系次之。其次,长三角房地产业格局呈现“多点集聚,均衡扩散”的特征,上海市、合肥市、杭州市的集聚效应显着,其它城市的集聚效应不强,同等规模城市之间产业集聚度的差异小。高铁开通和城市间高铁联系频次对房地产业格局的影响较小,对大城市房地产业影响不显着,对中小城市房地产业影响力度在各类因素中排在末位,相较之下,城市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更大程度地影响房地产业的格局。最后,长三角的旅游业格局全面打开、全域发展,从点状布局向片状布局转变。高铁开通对大城市旅游业发展乘数效应显着,囿于自身资源禀赋的限制,高铁对中小城市旅游业的促进效应偏弱。城市间高铁联系的频次对旅游业格局的影响力度弱于其他影响因素,对大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消费需求的影响力度最大,对中小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才是消费需求和高铁连通性的影响。总而言之,在高铁快速建设的背景下,高铁开通前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格局演变特征大不相同,高铁对这三类产业的影响力度也存在差异。综合模型分析结果与高铁开通前后产业比较结果,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正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城市间的高铁联系频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正效应>旅游业>房地产业。综合城市规模和产业类型来看,高铁可达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比较优势大于非高铁可达的城市,高铁可达的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比较优势大于中小城市,但房地产业发展与非高铁可达城市相比优势不显着。

曾钰桓[6](2019)在《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变迁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深圳从滨海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这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城市规划政策与市场化的产业发展协同助力。伴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深圳原有低成本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需要,在空间资源紧缺约束的条件下,产业空间载体也急需通过存量产业空间更新,释放空间,焕发原有活力。本文通过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和城市空间转型理论,试图总结城市产业空间载体变迁的基本规律和动力机制,并着眼于从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两条主线阐述了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历程的阶段性特点、动力机制,以及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布局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判断产业空间载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尝试总结在创新型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首先,本文通过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和城市空间转型理论,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总结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产业空间载体变迁的影响因素,揭示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基本规律;再以深圳为切入点,通过对深圳产业变迁过程、城市产业空间形态变化、产业空间载体各时期特点及产业空间载体演变机制的分析,结合相关专业理论,探讨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形势中,产业空间载体形态的演变方向。再者,通过探讨产业载体的变迁对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功能变化、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与城市空间中心体系四个方面的影响,并以南山区为案例分析了产业空间载体对其以上四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分析深圳产业空间载体的最新动态,对光明区科学城、宝安区会展中心、龙岗区深港国际中心、宝安国际机场跑道扩建等新兴产业空间载体的动态及特征进行总结。最后,本章通过对深圳城市规划策略和产业规划的实施成效评价与分析,将深圳产业空间载体的发展趋势归纳为以下七点:(1)狭义载体向广义载体发展;(2)功能单一向功能复合发展;(3)静态向动态发展;(4)内向到外向的国际化发展;(5)初级要素配置向高级要素配置发展;(6)低产出向高产出发展;(7)重资产向轻资产发展。探索深圳作为创新型城市在产业空间更新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吴文莉[7](2019)在《黄金城》文中指出毕成功六岁的时候拾了本《辞海》,那书很厚,他就把挣来的钱都夹在书里,盼着早早把书夹满。在没人的时候,他洗净手轻轻翻一遍书页,那些深红、浅红、灰绿、淡黄色的人民币随着"哗哗"纸声,就流水般在眼前掠过,他眼也不眨地看着,然后陶醉着再来一遍。毕成功简直爱死这书里五彩斑斓的世界啦,那时他就想:俺敢说,世上再冇啥声音比钱的更好听,再冇啥颜色比钱的更好看啦!

程必定,郝寿义,陈耀,刘士林,廖元和[8](2017)在《雄安新区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幅员辽阔,地区条件差异显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失衡现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国家始终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放在突出重要位置。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它的设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与深圳、浦东新区呈梯度而上,分别占据全国南、中、北三个维度,这将合力推动中国实现全局均衡发展,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状况,对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鉴于此,本刊特组织相关专家,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深入探讨雄安新区如何在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促进大城市群核心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等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大格局构建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洋[9](2017)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鸡西市鸡冠产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产业革命与城市布局和新城发展,深刻的影响了产业园区的产业构成和地域空间模式。在我国,随着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产业园区与新城在发展过程中边界早已模糊不清,两者的功能也相应的形成了一定的融合之势。但是随之而来,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也挑战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能力。城市新区作为良好的结合点,使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紧密联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健康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而产业园区担负建设现代城市、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创新资源以及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文章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为契机,研究产业园区的产业转型之路,以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双促进”发展为理念,深入的研究了结合城市新区建设,与城市新区产业功能、服务功能互补互融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寻求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的对接方式,形成功能、布局、配套完备的产城一体单元体系。这既是城市职能的延伸,又是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既能促进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也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对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提出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并结合相关研究和理念提出空间规划布局以及用地规划布局的措施。同时针对主导产业进行筛选和对比,确定需要产业转型升级类型,带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并在产城融合的概念之上,提出更多与城市新区衔接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建设要求,总结出适合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园区发展的创新点。本文在分析了产业园区、产城共融等文献资料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建设产业园区的经验,分析如何对鸡西市鸡冠产业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以达到提升城市新区品牌效应,培育特色产业园区的目的。本文首先对产业园区和产城共融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其次对鸡西鸡冠产业园区的具体规划实例进行详尽研究。

王宏图[10](2017)在《静穆的宿命》文中认为而他的脚步踩在静穆的宿命上,发不出任何回响。——里尔克《杜依诺哀歌》我们在虚空中旋转,无灾无难,我们自在生活,时刻准备游戏,但我们暗暗地渴望现实,渴望生育、繁殖,渴望受苦、死亡。——黑塞《玻璃球游戏》一、春夜芬芳

二、上海房地产未来的几个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房地产未来的几个圈(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及土地价值捕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轨道交通发展重要性
        1.1.2 轨道交通投资依赖于地方财政
        1.1.3 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错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可能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研究综述
        2.1.1 溢价空间效应
        2.1.2 溢价时间效应
        2.1.3 研究评述
    2.2 价值捕获研究综述
        2.2.1 价值捕获内涵
        2.2.2 土地价值捕获方式
        2.2.3 我国土地价值捕获模式
        2.2.4 研究评述
3 理论基础及机理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地租理论
        3.1.2 外部性理论
        3.1.3 TOD理论
    3.2 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内在机理
        3.2.1 空间影响机理
        3.2.2 时间影响机理
    3.3 土地价值捕获内在机理
        3.3.1 价值捕获对象
        3.3.2 价值捕获重要性
        3.3.3 基于TOD的价值捕获
4 武汉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时空影响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4.1.2 武汉市土地出让情况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3 研究模型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选取及处理
    4.4 研究结果
        4.4.1 土地出让地块空间特征分析
        4.4.2 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空间效应
        4.4.3 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时间效应
5 面向TOD发展模式的土地开发与价值捕获
    5.1 TOD规划理念和土地增值
    5.2 轨道交通土地价值捕获模式比较
        5.2.1 香港联合开发模式
        5.2.2 土地综合开发模式
    5.3 武汉市地铁小镇建设案例
        5.3.1 站点及周边土地规划建设
        5.3.2 土地价值捕获模式创新
        5.3.3 交通、城市、土地规划统筹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以微观企业地理位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概述
        2.1.1 产业集聚的概念
        2.1.2 产业集聚的形成类型
        2.1.3 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
        2.1.4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益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产业集聚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2.2.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2.3 产业集聚度的测度研究
        2.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现代区位理论
        2.3.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3 “中心—外围”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3.1.2 经济发展现状
        3.1.3 产业发展现状
        3.1.4 人力资源现状
        3.1.5 交通现状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最近邻指数
        3.3.2 热点分析
        3.3.3 核密度分析
        3.3.4 人口热度
4 天山区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
    4.1 最近邻指数分析
    4.2 热点分析
        4.2.1 天山区批发零售业空间布局
        4.2.2 天山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空间布局
        4.2.3 天山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空间布局
        4.2.4 天山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空间布局
        4.2.5 天山区建筑业空间布局
        4.2.6 天山区房地产业空间布局
    4.3 基于距离的核密度分析
        4.3.1 天山区批发和零售业空间布局
        4.3.2 天山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空间布局
        4.3.3 天山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建筑业空间布局
        4.3.4 天山区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空间布局
    4.4 基于点密度的核密度值分析
        4.4.1 天山区制造业核密度值
        4.4.2 天山区建筑业核密度值
        4.4.3 天山区批发与零售业核密度值
        4.4.4 天山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核密度值
        4.4.5 天山区房地产业核密度值
        4.4.6 天山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业核密度值
        4.4.7 天山区科学研究和服务业核密度值
        4.4.8 天山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核密度值
        4.4.9 天山区主要产业类型分布面积分布占比
5 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5.1 天山区0-100万元注册资金产业集聚现状
    5.2 天山区100-200万元注册资金产业集聚现状
    5.3 天山区200-300万元注册资金产业集聚现状
    5.4 天山区300-400万元注册资金产业集聚现状
    5.5 天山区400-500万元注册资金产业集聚现状
6 人口热度分布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6.1 早晚人口热度流向
    6.2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人口流向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产业发展导向下盘锦市大洼区乡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大洼撤县改区的实施
        1.1.3 农垦系统改革的推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乡村
        2.1.2 乡村空间
    2.2 产业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空间分布理论与定量研究
        2.2.2 产业与空间相关联研究
        2.2.3 小结
    2.3 乡村空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乡村空间形态与演变研究
        2.3.2 乡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2.3.3 乡村空间的重构研究
        2.3.4 乡村空间不同学科视角研究
        2.3.5 小结
    2.4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2.4.1 宏观层面上乡村产业空间分布研究
        2.4.2 微观层面上产业空间对乡村空间发展影响作用研究
        2.4.3 不同类型的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3 大洼区乡村发展与产业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研究
    3.1 大洼区乡村发展概况
        3.1.1 乡村发展条件
        3.1.2 乡村建设发展阶段
        3.1.3 乡村建设成果
        3.1.4 乡村发展问题
    3.2 大洼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面貌
        3.2.1 村产业经济结构
        3.2.2 村均年经营性收入
        3.2.3 村民年均纯收入
    3.3 大洼区乡村产业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研究
        3.3.1 大洼区产业空间分布规律的初判
        3.3.2 产业数据的获取与空间量化方法
        3.3.3 第一产业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研究
        3.3.4 第二产业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研究
        3.3.5 第三产业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研究
    3.4 大洼区产业空间分布规律解析
        3.4.1 总体乡村产业空间分布分析与假设的修正
        3.4.2 镇级空间的产业影响范围
        3.4.3 第一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
        3.4.4 第二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
        3.4.5 第三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
        3.4.6 产业融合适宜发展空间带
4 产业空间对乡村空间发展影响作用研究
    4.1 影响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的地理要素分析
        4.1.1 影响乡村空间发展的主要地理要素
        4.1.2 要素影响下的乡村空间分布模式与产业空间分布
        4.1.3 乡村产业空间布点对道路和水体要素的选择
    4.2 产业发展影响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演变及特征
        4.2.1 镇区资源外溢范围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4.2.2 镇区吸纳范围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4.2.3 第一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4.2.4 第二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4.2.5 第三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4.3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
        4.3.1 产业发展对产居空间位置关系的影响
        4.3.2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发展轴的影响
        4.3.3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中心的影响
        4.3.4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景观风貌与环境的影响
        4.3.5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发展影响作用总结
5 不同类型的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1 农业发展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1.1 特色农业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1.2 设施农业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1.3 生态保护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2 工业发展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2.1 产居混合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2.2 产居制约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3 三产发展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3.1 文化特色没落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3.2 景区周边资源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3.3 传统工艺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3.4 自然景观优越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4 产业融合适宜发展带内的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4.1 一二产业融合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5.4.2 三产融合型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洼区乡村产业经济统计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区域产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铁网络密切联系城市,在城市群尺度上作用显着
        1.1.2 高铁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加速区域产业格局演变
        1.1.3 高铁改变工作生活模式,催生区域内产业重组
    1.2 研究缘起和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提升高铁效应在区域产业格局研究中的解释力
        1.5.2 实践意义:为即将开通高铁的城市产业布局提供实践参考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格局
        2.1.2 产业格局演变
    2.2 研究综述
        2.2.1 区域产业格局演变
        2.2.2 高铁效应
        2.2.3 高铁对区域产业格局演变的影响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选取缘由
        3.1.2 研究对象概况
    3.2 研究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核密度分析
        3.3.2 全局空间自相关
        3.3.3 局部空间自相关
        3.3.4 双重差分模型
        3.3.5 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章 高铁发展背景下长三角产业格局演变特征及差异
    4.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
        4.1.1 区域格局:“几”字型产业带凸显,集聚中心增加
        4.1.2 省际格局:差距显着,梯度扩散
        4.1.3 生产性服务业格局演变的城市差异
    4.2 房地产业空间格局演变
        4.2.1 区域格局:多点集聚,极化扩散
        4.2.2 省际格局:省会集聚,省内差异悬殊
        4.2.3 房地产业格局演变的城市差异
    4.3 旅游业空间格局演变
        4.3.1 区域格局:全域发展,从点状集聚到片状扩散
        4.3.2 省际格局:江苏、浙江网络化扩散,安徽点状扩散
        4.3.3 旅游业格局演变的城市差异
    4.4 小结
第五章 高铁对长三角产业格局演变的影响效应
    5.1 区域产业格局影响因素选取
    5.2 模型构建
    5.3 生产性服务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
        5.3.1 生产性服务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分析
        5.3.2 基于高铁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4 房地产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
        5.4.1 房地产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分析
        5.4.2 基于高铁联系的房地产业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5 旅游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
        5.5.1 旅游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分析
        5.5.2 基于高铁联系的旅游业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高铁可达的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优势显着
        6.1.2 高铁开通与城市房地产业格局演变的联系不显着
        6.1.3 高铁开通对大城市旅游业的正效应大于中小城市
    6.2 政策建议
        6.2.1 建立高铁可达的相邻城市之间的制度合作
        6.2.2 优化基于不同产业现状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6.2.3 兼顾区域产业的梯度发展与系统效益
    6.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3.1 研究创新点
        6.3.2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变迁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缘起
        1.1.1 深圳全方位融入大湾区时代
        1.1.2 深圳迈向全球科技创新城市
        1.1.3 深圳存量空间发展进入系统更新深化阶段
        1.1.4 深圳城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意义
    1.3 产业空间载体概念解析
        1.3.1 产业空间载体含义
        1.3.2 产业空间载体与产业生态圈
        1.3.3 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及特征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
        2.1.1 空间生产理论
        2.1.2 城市空间转型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产业与空间关系研究综述
        2.2.2 国内产业与空间关系研究综述
    2.3 相关概念解析
        2.3.1 产业结构升级
        2.3.2 城市空间结构
        2.3.3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关系与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的变迁过程和动力机制
    3.1 深圳城市产业空间载体的变迁过程
        3.1.1 初生阶段:多点启动
        3.1.2 发展阶段:由点及面发展
        3.1.3 快速发展阶段:连带成片发展
        3.1.4 创新驱动阶段:多元化空间
    3.2 深圳城市产业空间载体变迁的动力机制
        3.2.1 政策红利与低成本要素驱动
        3.2.2 低成本要素与投资驱动
        3.2.3 投资与创新驱动
        3.2.4 创新驱动为主
    3.3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1 土地利用效益不均衡
        3.3.2 产业空间载体破碎化严重
        3.3.3 产业空间载体布局不协调
        3.3.4 产业空间载体产业聚集能力较弱
        3.3.5 产业空间载体内部空间结构失衡
    3.4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布局和整合对策
        3.4.1 协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空间载体布局
        3.4.2 建立完善的产业空间体系
        3.4.3 产业空间载体的高级化指引
        3.4.4 产业空间载体内部结构的整合提升
4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变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4.1 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影响
        4.1.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影响机制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北向发展
        4.1.3 现代服务业带动的东西向发展
    4.2 对城市空间功能变化的影响
        4.2.1 城市空间功能变化影响机制分析
        4.2.2 居住功能的多元化
        4.2.3 商业功能的复合化
    4.3 对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的影响
        4.3.1 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影响机制分析
        4.3.2 结合产业空间载体形成的圈层布局
        4.3.3 结合产业配套形成的融合布局
    4.4 对城市空间中心体系的影响
        4.4.1 城市空间中心体系影响机制分析
        4.4.2 初始中心的生成
        4.4.3 中心体系的网络化
    4.5 深圳最新产业空间载体动态分析
        4.5.1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4.5.2 深圳市宝安区打造全球最大会展中心
        4.5.3 深圳市龙岗区或建中国第一高楼
        4.5.4 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
    4.6 本章小结
5 规划策略研究
    5.1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规划编制思路的变化及实施成效
        5.1.1 2001 年:“9+2”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施成效
        5.1.2 2005 年:深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施成效
        5.1.3 《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2012-2020)》编制思路与实施成效
    5.2 支持创新发展的深圳产业空间载体政策
        5.2.1 创新产业用房政策
        5.2.2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6”政策
    5.3 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发展趋势
        5.3.1 狭义载体向广义载体发展
        5.3.2 功能单一向功能复合发展
        5.3.3 静态向动态发展
        5.3.4 内向到外向的国际化发展
        5.3.5 初级要素配置向高级要素配置发展
        5.3.6 低产出向高产出发展
        5.3.7 重资产向轻资产发展
    5.4 规划策略
        5.4.1 宜居化
        5.4.2 高智能化
        5.4.3 生态化
        5.4.4 创新化
        5.4.5 人才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表格目录及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雄安新区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状况
二、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对中国区域“亚健康”状况的结构性治理
三、实现国家级新区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

(9)产城融合视角下鸡西市鸡冠产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
    2.1 产业园区相关理论研究
        2.1.1 产业园区的概念
        2.1.2 产业区位与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
        2.1.3 关于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
    2.2 城市新区的理论研究
        2.2.1 卫星城与田园城
        2.2.2 城市边缘地带与外围新区理论
    2.3 产城融合的理论研究
        2.3.1 从三个层面解读产城融合的实质
        2.3.2 工作和生活均衡发展是产城融合的特点
        2.3.3 城市与生产空间高度联系是产城融合的模式
        2.3.4 产城关系变化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途径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苏州工业园区
        2.4.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2.4.3 美国硅谷工业园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鸡西鸡冠产业园区现状与发展分析
    3.1 鸡西市及鸡冠产业园区概况
        3.1.1 产业区位分析
        3.1.2 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分析
    3.2 鸡西鸡冠产业园区的基地现状分析
        3.2.1 基地现状概况
        3.2.2 基地产业概况
    3.3 园区发展条件判断
        3.3.1 园区发展优势
        3.3.2 园区发展制约因素
        3.3.3 园区发展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鸡西鸡冠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4.1 规划定位研究
        4.1.1 战略定位
        4.1.2 功能定位
        4.1.3 产业定位
    4.2 空间规划研究
        4.2.1 规划理念
        4.2.2 规划策略
        4.2.3 空间结构规划
        4.2.4 用地布局规划
    4.3 主导产业规划研究
        4.3.1 绿色食品产业
        4.3.2 生物医药产业
        4.3.3 机械制造产业
        4.3.4 新型材料产业
    4.4 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4.4.1 交通布局研究
        4.4.2 道路交通规划
    4.5 市政系统规划研究
        4.5.1 与城市支撑网络融合的给排水系统
        4.5.2 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力电信系统
        4.5.3 低碳环保的供热燃气系统
    4.6 景观系统规划研究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静穆的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春夜芬芳
二、回家
三、老树繁花
四、他真疯了吗
五、意乱情迷
六、欲罢不能
七、凄惶之夜
八、黑洞再次探出了舌苔
九、鬼影憧憧
十、骤变

四、上海房地产未来的几个圈(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交通对土地价值影响及土地价值捕获机制研究[D]. 王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以微观企业地理位置为基础[D]. 李宏艳.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3]产业发展导向下盘锦市大洼区乡村空间研究[D]. 张晓祎.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区域产业格局演变中的高铁效应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D]. 张洁. 南京大学, 2019(07)
  • [6]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变迁与规划策略研究[D]. 曾钰桓.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黄金城[J]. 吴文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2)
  • [8]雄安新区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J]. 程必定,郝寿义,陈耀,刘士林,廖元和.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5)
  • [9]产城融合视角下鸡西市鸡冠产业园区规划研究[D]. 刘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静穆的宿命[J]. 王宏图. 作家, 2017(06)

标签:;  ;  ;  ;  ;  

上海房地产的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