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策略

一、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锴[1](202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原因不明、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脊柱畸形,应用器械进行手术矫形是目前治疗中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要方式。随着手术理念和器械的进步,畸形矫正率逐步升高,但常因个体差异性以及术者对脊柱代偿特性了解不够全面,患者术后发生脊柱失平衡、远端附加现象等失代偿现象,严重影响手术疗效,且这类并发症发生的理论机制与危险因素尚无统一定论。针对个例而言,已有的AIS分型、危险因素分析及大量的预测公式,仅能给出普适的矫形原则及置钉依据,尚缺乏个性化可模拟的矫形策略选择。目前,随着人工智能(AI)的不断进展,其分支深度学习(DL)已为畸形领域注入新鲜活力,围绕畸形的筛查诊断,Cobb角计算及分型方面初步展现成效,然尚缺乏针对AIS后路矫形手术置钉策略选择的适合模型。【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针对AIS患者冠状位并发症,以Lenke 1&2型中最常见的adding-on现象及以Lenke 5&6型中最常见的术后即刻冠状位失平衡现象为例,拟通过临床数据的数学统计学分析研究其相应的机制机理与危险因素。于此同时,结合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AIS后路矫形手术冠状位结果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优选模型,以期实现适合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一、以Lenke 1&2型为代表的AIS患者选择性融合术后自发性腰弯代偿的特征分析收集本中心纳入的51例下融合椎为L1椎体的Lenke 1&2型AIS患者。整理分析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冠状位相应参数,同时测量每个未融合节段的椎间盘楔形角,计算其在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代偿变化,分析局部代偿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整体代偿的关系。二、以Lenke 5&6型为代表的AIS患者术后即刻冠状位失衡危险因素分析收集本中心纳入的85例Lenke 5&6型AIS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的脊柱全长正位片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术后即刻失平衡(IPCIB)组与非IPCIB组,分析导致IPCIB的危险因素,提出IPCIB指数并进行验证。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收集本中心纳入的于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手术且具有2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的425例AIS患者,通过影像资料的参数化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转换到一个相同的连续高维特征空间,并采用多层深度网络模型、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卷积与注意力机制模型、深度因子分解机模型四种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试验集术后脊柱坐标与对应的真实术后坐标之间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以及曲线拟合情况。【研究结果】在以Lenke 1&2型为代表的AIS人群中,纳入病例包含女性41例(80.4%),男性10例(19.6%);Lenke 1型36例,Lenke 2型15例。术前平均主胸弯Cobb角和平均胸腰弯/腰弯Cobb角分别为44.1±7.7°和24.1±9.3°。末次随访时,L1/2、L2/3、L3/4、L4/5、L5/S1节段椎间盘楔形角代偿分别为3.84±5.96°,3.09±4.54°,2.30±4.53°,-0.12±3.89°,-1.36±2.80°,呈由近端向远端递减趋势,相邻的L1/2和L2/3椎体对远端未融合节段代偿的贡献最大。在以Lenke 5&6型为代表的AIS人群中,共计有37例患者发生IPCIB,48例未发生IPCIB。单变量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包括未融合椎体数,术前主胸弯Cobb角,术前胸腰弯/腰弯Cobb角,术前腰弯顶椎偏移距,术前冠状位平衡,术前L5倾斜角,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前及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胸腰弯/腰弯Cobb角,术后腰弯顶椎偏移距,术后影像学肩部高度及术后L5倾斜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腰弯Cobb角是导致IPCIB的主要危险因素。IPCIB指数定义为1.3*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1.5*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0.8*术后腰弯Cobb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当IPCIB指数大于16时,IPCIB的发生率为88%,未发生率为90%。基于深度学习网络对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研究中,共计纳入4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4.60±2.08岁,其中男性77名,女性348名。结果显示,多层深度网络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2.7665×10-5,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5;编码器解码器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6703024333558677,平均绝对误差为0.041656944900751114;卷积与注意力机制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5864703182095824,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7668220102787;深度因子分解机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5253330513687367,平均绝对误差为0.05162423476576805。其中,多层深度网络的验证集误差及曲线拟合程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研究结论】一、Lenke 1&2型AIS患者经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后,未融合节段可实现较好的自发代偿。当选择L1作为最下融合椎时,远端未融合腰椎节段的代偿呈由近端向远端递减趋势,相邻的L1/2和L2/3节段对代偿的贡献最大,因而可以进一步对adding-on现象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二、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腰弯Cobb角是Lenke5&6型AIS患者发生IPCIB的主要危险因素。IPCIB指数可以较准确地预测IPCIB的发生。在矫形过程中,应对胸弯充分矫形,对于腰弯则应适度矫形。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对AIS后路矫形术后冠状位结果进行预测,对矫形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手术策略选择下术后矫形效果的模拟。就目前样本量而言,多层深度网络模型所预测的结果最佳,且拟合曲线优于其余三种模型。

谭海宁[2](2021)在《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相当一部分脊柱侧凸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时发现合并脊髓空洞。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以ChiariⅠ型畸形(Chiari I malformation,CIM)与特发性脊髓空洞症(Idiopathic syringomyelia,ISm)多见。但是,针对两类患者在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效果等方面上的差异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论文主要针对以CIM与ISm为代表的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开展系列临床研究以探索其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本临床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脊柱侧凸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第二部分,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比较研究:第三部分,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临床效果的匹配对照研究。第一部分脊柱侧凸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目的:在脊柱侧凸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Idiopathic syringomyelia,ISm)患者中,脊髓空洞、脊柱侧凸特征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偏移的脊髓空洞可能在脊柱侧凸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脊髓空洞、脊柱侧凸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本中心收治的55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系统性收集脊髓空洞、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特征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资料。最大脊髓空洞/脊髓(Syrinx/cord ratio,S/C)宽度比值定义为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横断位上脊髓空洞最大扩张节段的前后径与相应节段的脊髓前后径的比值。将所有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按照脊柱侧凸主弯位置分为胸弯组(Thoracicgroup,T组,主弯顶椎位于T2至T11-T12椎间盘之间)和胸腰弯/腰弯组(Thoracolumbar/Lumbar group,TL/L 组,主弯顶椎位于 T12 至 L5 之间)。结果:在所有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中,脊髓空洞的影像学特征与脊柱侧凸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与T组患者相比,TL/L组患者的脊髓空洞最远端所对应的椎体节段位置更低(13.7±4.6vs.10.6±4.6,p=0.029),并且最大S/C宽度比值节段所对应的椎体节段位置更低(12.0±4.6 vs.8.7±4.1,p=0.016)。脊髓空洞的偏移方向与脊柱侧凸主弯凸侧方向之间不存在一致性(27.2%,p=0.522),并且脊髓空洞的偏移方向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累及侧之间也不存在一致性(16.3%,p=0.212)。结论:在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中,随着脊柱侧凸主弯位置的下移,脊髓空洞的分布更倾向于向脊髓远端延伸,提示脊髓空洞的分布与脊柱侧凸主弯位置之间存在联系;然而,脊髓空洞的偏移可能不是导致脊柱侧凸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 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比较研究目的:Chiari Ⅰ 型畸形(Chiari Ⅰ malformation,CIM)与特发性脊髓空洞症(Idiopathic syringomyelia,ISm)是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的两种常见类型。然而,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在脊髓空洞特征、脊柱侧凸参数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方面的差异尚不清楚。既往研究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仅对脊髓空洞的长度、宽度等二维参数进行测量及研究,但是长度与宽度并不能客观描述脊髓空洞的三维特征,可能无法客观揭示脊髓空洞与脊柱侧凸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合并CIM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在脊髓空洞特征、脊柱侧凸参数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上的差异,并评估脊髓空洞的二维/三维参数与脊柱侧凸、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经治的245例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按照入组/排除标准筛选后,系统性收集64例合并CIM的脊柱侧凸与78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脊柱侧凸、脊髓空洞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上的差异。筛选出36例合并CIM的脊柱侧凸与36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两组患者按照性别、年龄、脊柱侧凸弯型及主弯Cobb角进行匹配,进一步在一般资料及脊柱侧凸冠状位特征相似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及影像学参数上差异。利用Mimics 17.0软件依据脊柱MRI的数字医学影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格式文件,对69例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进行脊髓空洞的三维重建及测量,分析脊髓空洞大小、长度、横截面积及体积与脊柱侧凸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64例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与78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中,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的脊髓空洞更长(12.0±4.4 vs.8.6±4.6个椎体节段,p<0.001),最大脊髓空洞/脊髓(Syrinx/cord,S/C)宽度比值更大(62.6%±18.6%vs.52.1%±19.3%,p=0.002),最近端所对应的椎体节段更高(3.8±2.2vs.5.6±3.2,p<0.001),最远端所对应的椎体节段更低(14.9±3.4 vs.13.2±4.2,p=0.017),两组患者在脊柱侧凸冠状位/矢状位参数以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上无显着性差异。与经性别、年龄、脊柱侧凸的冠状位参数匹配的36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相比,36例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的脊髓空洞更长(12.9±4.0 vs.8.7±5.5个椎体节段,p<0.001),最近端所对应的椎体节段更高(3.6±2.2 vs.5.2±3.5,p=0.027),最远端所对应的椎体节段更低(15.6±2.9 vs.13.0±4.6,p=0.006),但是两组患者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上无显着性差异。在69例完成脊髓空洞三维重建的患者中,最大S/C宽度比值(c=0.315,p=0.008)和S/C体积比值(c=0.265,p=0.028)均与脊柱冠状位平衡显着相关,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相比,合并CIM的患者的脊髓空洞更长(12.0±4.3 vs.8.9±4.2个椎体节段,p=0.003),最大S/C宽度比值更大(62.0%±18.3%vs.51.8%±18.1%,p=0.023),最大 S/C横截面积比值更大(38.0%±23.0%vs.27.3%±17.9%,p=0.034)。然而,脊髓空洞长度、宽度、横截面积、体积等参数与其他脊柱侧凸参数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相比,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具有更长、更大的脊髓空洞,两组患者在脊髓空洞参数上的差异,提示脊髓空洞在两类患者中的产生机制存在不同,这可能与Chiari畸形在枕骨大孔水平的梗阻相关;脊髓空洞的大小与脊柱冠状位平衡相关,提示脊髓空洞通过造成脊柱椎旁肌的失衡进而参与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然而,脊髓空洞的大小并不影响脊柱侧凸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第三部分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临床效果的匹配对照研究目的:既往研究多关注于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在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差异。Chiari Ⅰ 型畸形(Chiari Ⅰ malformation,CIM)与特发性脊髓空洞症(Idiopathic syringomyelia,ISm)作为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的两种常见类型,目前尚无研究分别对合并CIM的脊柱侧凸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合并CIM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影像学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1例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与21例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性别、年龄与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进行匹配。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前均经神经外科医师评估无需立即进行神经外科干预。系统性收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至少2年)脊柱侧凸的冠状位/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脊髓空洞特征,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数据,并发症及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 questionnaire,SRS-22)评分等资料。结果:术前,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具有相似的年龄、性别、脊柱侧凸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情况;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比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具有更长的脊髓空洞(12.3±3.6 vs.8.9±4.5个椎体节段,p=0.01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脊柱侧凸主弯矫正率(70.9%±10.6%vs 69.5%±16.3%,p=0.739),并且在脊柱侧凸冠状位/矢状位参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数据、手术并发症及SRS-22评分上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与合并ISm的脊柱侧凸患者相比,尽管合并CIM的脊柱侧凸患者具有更长的脊髓空洞,但是两组患者在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后可获得相似的脊柱侧凸矫形效果及临床结局,并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空洞长度并不能决定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时面临的脊髓损伤风险程度;对术前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正常或仅存在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不进行预防性神经外科干预手术,一期进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也是安全的。

蒋登旭[3](2020)在《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二章(第一节)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脑脊液动力学特征目的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4D magnetic resonance phase contrast flow imaging,4D-PC Flow MRI)鉴别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Chiari Ⅰ malformation,CMI)患者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动力学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8例CMI患者及1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项研究。以最大脊髓空洞/脊髓直径比(syrinx/spinal cord ratio,S/C ratio)=0.5为界,将CMI患者分为大空洞组(large syrinx,LS)与小空洞组(small syrinx,SS)。后颅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PCF)形态学特征及4D-PC CSF流动数据均通过核磁扫描成像获得,并在三组间进行比较。另外,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CSF流动数据与PCF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强度。结果共有16例患者被分入小空洞组(最大S/C ratio<50%),12例患者被分入大空洞组(最大S/C ratio>50%)。在枕骨大孔位置,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CSF最大流速在LS组患者中较SS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显着减小,但SS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除此之外,斜坡倾斜角(∠α)也被发现在LS组患者中显着减小。Pearson分析显示CSF流速与斜坡倾斜角(∠α)具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减小的斜坡倾斜角(∠α)与增大的脊髓空洞均与患者脑脊液动力学改变有关。因斜坡倾斜角减小(∠α)而导致脊髓前方旁正中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循环受限可能是脊髓空洞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章(第二节)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对左胸弯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效果:一项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匹配对照研究目的既往比较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Chiari Ⅰ malformation-associated scoliosis,CMS)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矫形手术效果的报道多是基于右胸弯型脊柱侧凸(right thoracic curves,RT)或弯型混杂的病例。对于左胸弯型脊柱侧凸(left thoracic curves,LT),除了术中操作习惯与右胸弯型相反所可能带来的困难外,既往研究提示在CMS患者中,左胸弯型患者较其它弯型患者可能存在一些实质性差异。因此,针对既往研究所忽视的部分,本研究旨在对比左胸弯型CMS患者(LT-CMS)与左胸弯型AIS患者(LT-AIS)接受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方法38例平均年龄15岁的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包括19例LT-CMS患者(10男,9女)与19例年龄、性别、主弯Cobb角相匹配的LT-AIS患者(10男,9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2年)矫形效果的差异。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记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患者术前及随访过程中完成的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the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22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Risser征及随访时间均相似。术前主弯度数在LT-CMS组与LT-AIS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7.7±13.3°vs 57.1±17.7°,P=0.881)。LT-CMS患者主弯柔韧性较差,顶椎偏移及胸椎后凸较大,但与LT-AIS患者的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术中,LT-CMS患者倾向于失血(estimated blood loss,EBL)与输血增多。术后,两组患者在主弯矫正率上无显着差异(LT-CMS56.0±15.3%vs LT-AIS 59.6±13.9%,P=0.393)。此外,术后冠矢状面平衡在两组间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主弯矫正丢失及整体平衡保持也无组间显着差异。共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2.5年发生断棒的LT-CMS患者和1例术后发生浅层伤口感染的LT-AIS患者。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完成了SRS-22量表,两组患者在所有5个域的评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胸弯型CMS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可以获得与左胸弯型AIS患者相当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虽然术中部分操作习惯与常见的右胸弯型脊柱侧凸相反,且左胸弯型CMS患者倾向于出血量更多,但本研究并未发现相较AIS患者,该类患者有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特殊风险。第二章(第三节)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对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影响目的对于无神经症状且不伴有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Chiari Ⅰ malformation,CMI)伴脊柱侧凸(Chiari Ⅰ malformation associated scoliosis,CMS)患者目前推荐不行预防性神经减压手术而直接行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但是,对于一期矫正脊柱畸形可能牵拉脊髓进一步加重小脑扁桃体下疝发生严重医源性神经并发症的担忧一直存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CMS患者后脑及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化情况。方法共有27名(22女,5男)于2010年至2016年间至我院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CMS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平均年龄15.1±2.4岁。每位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三周接受颈部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Mc Rae’s线至延髓脑桥沟及第四脑室顶点的距离用以计算后脑及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化。术后较术前变化超过2mm即被视为发生显着位置变化。结果术后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及Mc Rae’s线至延髓脑桥沟及第四脑室顶点的距离与术前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相关位置显着变化(2例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出现显着变化,4例患者延髓脑桥沟位置出现显着变化,2例患者第四脑室顶点位置出现显着变化),所有这些患者相关位置变化幅度均在2mm至3mm之间。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分级系统,所有27例患者术后评级均未加重,也无明显神经或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不会加重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也不会对后脑产生牵拉。本研究从影像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在符合指征的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中的安全性。第三章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置钉密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增加置钉密度在矫正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70°)患者(scoliosis secondary to Marfan syndrome,MF-S)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对3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MF-S患者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所有患者平均置钉密度为界,将患者分为高置钉密度组(high density group,HD group)与低置钉密度组(low density group,LD group)。测量的参数包括冠状面Cobb角,T5-T12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及T12-S1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此外,手术时间、预估出血量、置钉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及健康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平均置钉密度为1.40±0.15(1.13-1.67)。胸弯Cobb角矫正率与凹侧置钉密度显着相关(r=0.783,P=0.0007)。组间比较显示HD组胸弯Cobb角矫正率显着高于LD组(56.59%±4.80%vs 44.54%±9.61%,P=0.036)。末次随访时,共有11例患者矫正丢失>5°,包括8(47.1%)例LD组患者与3(17.6%)例HD组患者。术后两组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加置钉密度可以改善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效果。置钉密度增加有助于增强结构稳定性,减少随访过程中的矫正丢失。

杨依林[4](2020)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至今为止其病因仍不清晰。此前大量的研究发现AIS患者存在骨代谢和骨骼生长发育异常,提示骨骼细胞异常的增殖、分化在AI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AIS脊柱松质骨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从单细胞层面构建AIS骨骼细胞分化发育图谱,并通过对比分析AI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差异,以期探索AIS发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致病机制,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合适的AIS和对照组手术患者,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组织。分离消化组织、筛选细胞、构建单细胞悬液,通过t-SNE算法结合标记基因和基因本体功能识别细胞群体、鉴别细胞类型。拟时序分析构建骨骼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发育轨迹,对比分析AIS组和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的差异,并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析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分析探索与骨骼细胞异常分化发育相关的细胞间互相作用及其可能的下游目标信号通路,系统探索AIS骨骼细胞异常发育的病因学基础。结果:在脊柱松质骨组织内共发现19类不同类型的细胞。对比分析AIS和对照组间骨骼细胞的分化轨迹和细胞间通讯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应地提出了AIS的潜在病因有:(1)AIS间充质干细胞MSC-IGFBP5亚群向成骨细胞分化障碍,导致AIS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骨骼矿化异常,细胞间通讯分析提示MSC-IGFBP亚群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互相作用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炎症爆发、增殖分化障碍和免疫逃逸,构成了免疫因素参与AIS成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病因学基础。(2)AIS软骨祖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障碍,可能源于其与免疫细胞互相作用后HIF-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因此导致软骨细胞减少并影响脊柱的软骨内成骨。结论:本研究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首次对比分析了AIS与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谱系的差异,并根据细胞间通讯和下游信号通路分析提出了AIS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潜在免疫学疾病机制,可以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二章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骨骼细胞异常的生长发育在AIS的病因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AIS患者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群体向软骨细胞分化障碍,且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对比分析提示AI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但目前针对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通路异常介导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从基因、蛋白、细胞层面系统研究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在AIS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0例Lenke 1女性AIS患者(AIS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非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构建软骨细胞的分化轨迹图谱,比较分析软骨分化障碍AIS间充质干细胞群体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差异。蛋白印记检测AIS组与对照组之间Rho A/ROC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综合利用Si RNA干扰、腺病毒转染、应用抑制剂等方法改变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活性,体外向软骨细胞诱导培养中在不同时间节点与AIS组和对照组细胞比较分析软骨细胞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染色、分化标志物表达、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蛋白印记检测验证有近50%AIS患者Rho A蛋白表达增强,阿尔新兰染色结果提示其软骨细胞分化能力下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软骨细胞诱导培养并在不同时间节点对比分析AIS H-Rho A组、对照组、Rho A干扰表达组、Rho A过表达组、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组细胞,发现AIS H-Rho A组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AIS间充质干细胞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弱于对照组,提示其向软骨细胞分化水平降低;干扰Rho A表达或者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能够部分降低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并提高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在对照组干细胞过表达Rho A蛋白可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内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的同时降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AIS间充质干细胞内高表达的Rho A蛋白可能是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的启动因素,通过增加下游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促进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重组,间充质干细胞内过度激活的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并可能因此构成AIS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障碍的病因,进一步导致脊柱骨骼生长发育异常参与AIS致病过程。第三章青少年特性脊柱侧凸相关脊柱畸形临床研究第一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是否可以预测?目的:术后双肩失平衡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能够显着影响患者术后形象和手术的满意度,然而目前针对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研究结果互相矛盾,也并未达成共识。本节研究的目的是探索AIS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并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平片和侧屈位平片。根据末次随访双肩影像学高度(RSH)将患者分为双肩失平衡组和双肩平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建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预测公式PSI指数,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阈值。结果:总共114例AIS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双肩失平衡组(RSH≧10mm)60人和双肩平衡组(RSH<10mm)54人。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2)、术前近胸弯Cobb角/术前主胸弯Cobb角比值(P=0.004)、术前近胸弯侧屈位Cobb角(P=0.006)、术前胸腰弯/腰弯侧屈位Cobb角(P=0.050)、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36)、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6)、末次随访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4)和adding-on角(P=0.004)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校正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35)和Adding-on角(P=0.026)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计算当PSI指数大于15,AIS患者发生双肩失平衡的概率为87%,反之,当PSI指数小于15,术后双肩平衡的概率则达到80%。结论: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和Adding-on角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AIS术后双肩失平衡和adding-on现象互为代偿机制以实现脊柱的整体平衡。本研究成功建立起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可以有效地预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充分矫正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同时通过合理选择融合节段等措施减小adding-on角度,从而预防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第二节Lenke 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目的:颈椎倾斜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常见的影像学并发症,其与双肩失平衡是不同的术后并发症概念,但同样可以对患者外观形象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目前AIS术后颈椎倾斜的相关研究较少,结果也并无定论。因此,本研究致力于研究胸弯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并试图探索全新的预测公式以期有效地预测并减少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X光平片、侧屈位X光平片。根据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CAT)将患者分为颈椎倾斜组和正常组,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建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公式的阈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2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颈椎倾斜分为颈椎倾斜组41人(CAT≧5°))和正常组61人(CAT<5°)。两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T1倾斜角(P=0.003)、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1)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9)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了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当PNT指数大于10,则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概率为86%,反之,当PNT指数小于10,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正常的概率则为81%。结论: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率为40.2%,术后近胸弯Cobb角和术后冠状面平衡是AIS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成功建立起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可以有效地预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据此,我们建议应该尽可能矫正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近胸弯的同时适度矫正冠状面平衡,从而预防发生术后颈椎倾斜。

邓石可[5](2020)在《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引证分析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柱侧凸是由脊柱节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向侧方平移同时伴有椎体旋转的空间三维畸形。Cobb法测量站立位全脊柱冠状面X线摄片上的脊柱侧方弯曲,当Cobb角达到或超过10°即定义为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进展性的、多因素病因的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目前IS没有明确病因。根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大陆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为1.02%。当脊柱侧凸角度达到一个“关键阈值”时成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情进展风险增高,畸形、残疾、明显疼痛和功能受限发生可能性增多,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因其高发病率和不良后果,今年来对如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注逐渐增加。其中特定运动疗法(Physiotherapeutic scoliosis-specific exercises,PSSE)是逐渐兴起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需要的工具较少,容易实施,对患者无创,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但是国际脊柱侧凸协会(SRS)并未把该方法列入值得进行的治疗方法,而是与瑜伽,健身操一类的辅助方法,因此了解PSSE在现阶段学界的研究进度、探究该方法的治疗价值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引文分析法探究脊柱侧凸及保守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通过荟萃分析法探究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通过访谈法、个案法探究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脊柱侧凸干预领域在近20年内受到学术及社会关注越来越多,发文量持续增长,高质量文献产出地区、机构、作者主要集中在美国。Spine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杂志。热点方面,关注儿童、青少年和女性,以融合性手术治疗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脊柱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着重对特发性及早发型侧凸进行研究是主要的热点内容。前沿研究方面,支具、康复等非手术干预的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幼儿和儿童是当下前沿的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的变迁可归纳为探讨病理研究的全面性、影响因素的可能性、手术干预的准确性、保守干预的有效性四个方面。2.特定运动疗法(PSSE)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领域在近10年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同,发文量保持稳定,但数量和质量仍然较低。高质量文献产出地区、机构、作者主要集中在意大利。Scoliosis SDIS和Eur SJ是该领域较为重要的期刊。热点方面,青少年为主题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是被试的主体,研究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是研究热点,RCT试验是该领域需要关注的研究方法。笔者结合支具研究的历史历程,发现随着高质RCT文献的增加、相关荟萃分析几乎没有,PSSE的荟萃分析是未来的研究前沿。3.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PSSE能够改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Cobb角度数和生活质量,尤其对程度较轻的患者,PSSE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MCID为3.6°的Cobb角改善,仅部分试验达到临床有效。上述结论尚待更多RCT研究予以验证。4.实证研究对两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案例进行短期集中(6天)的PSSE教育及半年家庭自我纠正,患者额状面及水平面畸形改善明显,两患者分别有14°及21°的Cobb角改善,3°及18°的躯干旋转角改善。但患者缺乏矢状面锻炼,胸椎后凸减少,后期应增加胸椎后凸活动度的相关训练内容。

戎天华[6](2020)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第一章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研究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患者的椎体畸形复杂多变,从较为简单的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到复杂的广泛混合型畸形不等。HV是CS中常见的椎体畸形,其所致CS的严重程度与进展速率变化较大,手术指征与时机尚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孤立(单发完全分节)HV形态学参数与侧凸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有HV相关研究均侧重于对前方椎体的描述,对后方结构异常的分析较为欠缺。既往研究报道单发HV患者中合并椎管内异常(Intraspinal anomalies,ISA)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尚无研究分析合并ISA对单发HV致CS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目的:对孤立HV致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定量测量,探索HV形态学与CS畸形严重程度的联系,评估畸形进展的相关因素。通过CT三维重建影像对HV后方结构的形态学异常进行研究,尝试提出更为细化的前后方对应关系分型,并浅析后方结构与畸形进展的关系。在单发HV患者中,通过MRI对椎管内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单发HV合并ISA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主弯致畸因素为HV、在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与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针对孤立HV制定三项影像学参数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在冠状面,根据HV横径是否跨越“中线”,即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将HV分为两组。对HV及其两侧邻近正常椎体(从HV-1至HV+1)的凸侧缘高度进行测量,并定义凸侧缘高度比值(Lateral height ratio,LHR)为HV凸侧缘高度乘以2再除以近端与远端邻近椎体凸侧缘高度之和,分组切点为0.9。根据HV在矢状面上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侧方与侧后方两组。通过CT对HV后方结构形态异常与分节不良的种类与数量做详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前方椎体与后方椎板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细化分型。通过MRI对单发HV致CS患者的椎管内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椎管内异常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对有ISA(ISA+组)与无ISA(ISA-组)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必要时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患者年龄对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共纳入215例HV致CS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各部分研究。经影像学二次筛选,共有132例孤立HV患者,平均年龄10.0±6.4岁,男性70例,女性62例。对年龄进行校正后,跨越中线组HV(n=64)较未跨越中线的HV(n=68)具有更大的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以及顶椎偏距,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具体数值分别为59.1±20.7°对44.7±16.6°,p<0.001;46.4±32.6°对 31.2±27.0°,p=0.023;40.1±17.3mm 对 32.5±14.2 mm,p=0.033)。LHR≥0.9 组(n=83)的侧凸 Cobb 角显着大于 LHR<0.9 组(n=49)(56.8±20.6°对43.0±15.4°,p<0.001)。对年龄进行校正后,侧后方HV(n=73)的后凸Cobb角与顶椎偏距均显着大于侧方HV(n=59)(具体数值分别为52.9±31.8°对20.8±16.9°,p<0.001;40.0±16.7 mm 对 31.4 ± 14.3 mm,p=0.039)。共有 1 16 例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高质量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0.9±7.0岁,男性61例,女性55例,单发HV患者85例,多发HV患者31例;对共计153个HV的后方结构进行研究。将HV前后方结构对应关系分为4型:1)0型(n=57),完全一致型,前后方形态与分节方式均一致;2)1型(n=58),轻度不一致型:前后方形态或分节方式不一致,无后方结构错配;3)2型(n=28),中度不一致型,累及2个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4)3型(n=10),累及3个或以上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后方结构可有广泛畸形。各型HV所致CS的脊柱畸形影像学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共有129例单发HV致CS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完整全脊柱MRI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2.2±6.4岁,男性61例,女性68例。经MRI检查确诊有37名患者(28.7%)合并ISA,其中最常见的三种畸形为脊髓纵裂21例(16.3%)、脊髓空洞19例(14.7%)及低位圆锥19例(14.7%)。ISA+组患者女性比例、主弯Cobb角及畸形椎体的数量均显着大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46.7%,p=0.032;63.0±26.8°对50.6±20.9°,p=0.006;6.3±3.3 对 3.2±2.8,p<0.001)。ISA+组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与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21.7%,p<0.001;45.9%对13.0%,p<0.001)。研究结论:在孤立HV致CS患者中,HV横径跨越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LHR≥0.9以及矢状位上HV处于侧后方这三项影像学指标与更加严重的畸形相关。根据HV后方结构与前方椎体的对应关系,可将HV分为4型:0型,完全一致型;1型,轻度不一致型;2型:中度不一致型;3型:重度不一致型;其中2型与3型存在后方结构错配现象。在单发HV致CS患者中,ISA发生率为28.7%,ISA更常见于女性患者。ISA+组患者的畸形椎体数量、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及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前者的畸形模式较后者更为复杂。第二章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研究背景:应用生长棒技术(Growing rod,GR)治疗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控制畸形进展并保留脊柱生长潜能。既往研究提示生长棒产生的撑开力可促进脊柱生长,但单个正常椎体在生长棒治疗下的生长情况尚不明确。对于伴有顶椎区域分节不良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GR能否促进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目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在接受双侧GR治疗的早发性CS患者中评估远端锚定点周围正常椎体的三维生长情况。在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中定量分析分节不良节段的生长情况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为CS、首诊年龄小于10岁、至少接受4次生长棒撑开术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初次GR植入手术时间与末次随访时间。对患者初次植入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进行定量测量。对于接受双侧GR的患者,测量远端锚定点(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及其近端(DIV-)与远端(DIV+)各两个节段椎体的冠状面宽度、椎体高度及矢状面椎体前后径。对于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通过手绘平滑曲线法测量分节不良节段凹侧与凸侧的长度,并测量胸廓参数。计算椎体生长的绝对值与百分比[(末次随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100],并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结果:共纳入接受双侧GR治疗的患者21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8±2.5岁,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随访时间6.9±1.6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7.7±2.5次撑开。所有患者远端锚定点均为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生长幅度方面,DIV-组(撑开节段,n=40)的椎体高度总百分比增长显着高于DIV(n=44)与DIV+(n=29)组(59.5±16.4%对 47.5±15.0%与 46.1±15.8%,p 值均为 0.003)。生长速率方面,DIV-组椎体高度年百分比增长同样显着高于DIV与DIV+组(8.9±2.7%对7.1±2.5%与6.9±2.2%,p=0.003与0.005)。随着生长发育,三组椎体均表现出“细长化”的形态学改变(椎体高度/宽度比值升高)。DIV-组椎体在DGR撑开力的作用下,“细长化”的幅度显着大于其他两组(p<0.001)。共纳入接受单侧GR治疗的患者14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7.3±2.8岁,男性6例,女性8例,顶椎区域凹侧分节不良累及的范围为4-10个节段。平均随访时间4.9±1.2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6.0±2.0次撑开。截至末次随访,分节不良节段凹侧椎体长度总增长率与年增长率均显着高于相应节段的凸侧(具体数值分别为40.0±13.5%对20.3±12.8%,p<0.001;8.5±3.1%对 4.3±2.5%,p<0.001);主弯平均矫形率为 27.3 ±13.4%;T1-S1高度年增长量为16.5±6.3mm;坎贝尔空间供肺比值较基线有显着增长(从 74.9±11.1%增长至 89.6±7.0%,p<0.001)。研究结论:在早发性CS患者中,双侧GR技术可促进DIV近端2个节段的椎体纵向生长,并使椎体高度/宽度比值的上升幅度(“细长化”幅度)显着增加。单侧生长棒技术可促进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且能够有效控制畸形进展,改善胸廓不对称。第二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研究背景:在脊柱侧凸领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与成人脊柱畸形的分型研究数量较多,更新速度较快。但在CS方面,分型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仍是50年前提出的Winter分型,该分型从胚胎发育的角度将椎体畸形分为形成不良、分节不良以及二者兼有的混合型。然而,该分型仅关注X线上局部椎体畸形的特征,未涉及侧凸的整体形态,也未包括CT及MRI结果,在临床诊疗中提供的信息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整合X线、CT及MRI信息的创新性CS临床分型系统,以指导临床诊疗。CS的形态学改变十分复杂,通过传统的人力阅片对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测量与分类,效率较为有限。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人力的延伸,分析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探索CS形态学规律,对建立新的疾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标准化CS影像组学数据库,研发影像参数聚类分析算法,探寻CS的形态学规律。综合聚类分析模型、文献调研与群体决策三方面研究结果,提出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初步验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的患者,根据影像资料进行筛选,要求影像学上可见明确的椎体和/或肋骨先天骨性结构异常,且该异常为导致侧凸的主要因素。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建立标准化、结构化数据库。对分型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提取各分型的逻辑框架与核心参数。经小组讨论与领域内专家咨询后确定分型架构及纳入分型的候选参数。对来源于X线的分型参数,在纳入患者的X线影像上进行定量测量,研发聚类分析算法对其进行分型。对来源于临床资料、CT与MRI的分型参数,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现有共识以及本研究中纳入患者的特征,分别提出分组或分级方案,用以构建临床分型系统。通过多观察者、多时间点对同一组患者进行分型的方法验证新分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共纳入352例CS患者,平均年龄为13.2±6.1岁,其中男性149例,女性203例。对现有的13个应用较为广泛的脊柱侧凸分型系统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如下6方面分型核心要素:1)患者年龄与生长潜能;2)侧凸数量、形态与位置;3)脊柱的矢状位序列(后凸、平背、前凸等);4)躯干冠状面与矢状面平衡;5)局部椎体畸形的种类与累及范围;6)椎管内异常与脊髓功能情况。针对第1方面要素,建立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模块,共分为5组:1)EO组,年龄<10岁;2)AA 组,10≤年龄<19,Risser=0,三角软骨开放;3)AB 组,10≤年龄<19,Risser=0或1,三角软骨部分或完全闭合;4)AC组,10≤年龄<19,Risser≥2;5)AD组,年龄≥19。针对第2至第4方面要素,建立基于X线影像学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模块,将CS患者全脊柱形态学异常的模式分为3组:Ⅰ型,角状侧凸/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为主);Ⅱ型,弧形侧凸型(分节不良为主);Ⅲ型,重度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与分节不良均为主要致畸因素)。针对第5方面要素,建立基于CT三维重建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简称评分)模块,共分为4组:1)S组,评分≤2;2)M组,2<评分≤6;3)L组,6<评分≤10;4)X组,评分>10。针对第6方面要素,建立基于MRI与体格检查的脊髓功能分级,共分为3组:1)N组,无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组,有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3)++组:有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和/或体征,伴或不伴ISA。以上4个模块共同组成CS临床分型系统,该系统具有中等水平的观察者间一致性(Fleiss Kappa,0.526-0.709)与较好的观察者内一致性(Cohen Kappa,0.524-0.813)。研究结论:如下4个模块共同构成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1)前置模块,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2)主要核心模块,基于X线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3)次要核心模块,基于CT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4)附加模块,脊髓功能分级。该分型整合了 X线、CT、MRI与基线资料信息,覆盖了用于构建分型的核心要素,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用于临床实践,并为后续C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标准。

冯丹丹[7](201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评估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种类、发病率以及预测因素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治疗后仍存在广泛的并发症,但纳入麻醉诸多因素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纳入围术期麻醉相关因素,确定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种类、发病率以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接受AIS手术的986例患者,回顾分析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率。记录围术期候选变量,用于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术后神经功能下降;(b)术后非神经系统并发症;(c)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还评估了(d)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是否可作为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0名女性患者和156名男性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14.4岁(范围11至18岁)。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9.5%。其中,术后神经功能损伤2例(0.2%);非神经系统并发症190例(19.3%)有:术后恶心呕吐(PONV)151例(15.3%),伤口愈合问题16例(1.6%),肺部疾病(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14例(1.4%),植入物相关并发症2例(0.2%),骨折1例(0.1%),脑脊液漏2例(0.2%),术后肾功能损伤2例(0.2%)和对药物/血液制品的过敏3例(0.3%)。33例(3.3%)患者发生术中大量失血。与术后早期并发症无关的因素包括年龄、ASA分级、既往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椎体融合节段、术中输血总量以及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显着增加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是否截骨与术中大量失血显着相关。随着ASA分级的增加,术中失血量,输血总量及手术时间显着增加,但ASA分级高低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AIS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5%,本研究证实了AIS矫形手术围术期,可修正及不可修正的的危险因素。其中BMI,手术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A分级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无显着相关。第二部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后早期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析第一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使用药物干预的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AIS患者需使用药物干预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测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1月986例(男156例,女830例)AIS后路矫形手术患者信息,收集与需使用药物干预的PONV相关的围术期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筛选术后48 h内发生PONV的预测因素。截点由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中尤登指数的最大值确定。结果:986例AIS患者中151例发生PONV(发生率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值(ΔHb)>28.5g/L(OR=1.107,95%CI1.0601.157)、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OR=0.027,95%CI 0.0060.123)、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司琼(OR=0.241,95%CI 0.0660.886)和术后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OR=1.671,95%CI 1.3812.284)是AIS矫形患者发生PONV的影响因素。结论:术中ΔHb>28.5g/L、术后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是AIS患者发生需使用药物干预的PONV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以及使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司琼是其有效治疗措施。第二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术后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AIS后路矫形手术术后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AIS后路矫形术的患者986例(男156例,女830例),年龄1118岁,记录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86例患者发生术后贫血的患者407例(41.2%),其中轻度贫血215例(52.8%),中度贫血137例(33.7%),重度贫血55例(13.5%)。术后输血221例(2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得出,术前Hb<126g/L(OR=1.960,95%CI 1.2132.629)、术前APTT(OR=1.037,95%CI 1.2132.629)、术后引流量>485ml(OR=2.994,95%CI 1.4354.221)均为术后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氨甲环酸(TXA)的使用(OR=0.605,95%CI 0.3860.948)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AIS后路矫形术术后贫血发生率为41.2%。术前Hb<126g/L、术前APTT>38.95s、术后引流量>485ml为术后贫血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氨甲环酸为其保护因素。第三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矫形手术,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迄今为止,很少有文献对这类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调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IS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AIS矫形手术患者690例(男205例,女458例)围术期疼痛相关资料。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术后6h、24h、48h、72h NRS评分以及术后镇痛药物的种类的使用次数,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690例患者,手术时的年龄(14.7±4.1)岁,术后6h NRS评分(2.1±1.6)分,术后24h(1.4±1.3)分,术后48h(1.1±1.1)分,术后72h(1.1±1.2)分。术后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使用率97.8%,阿片类镇痛药使用率32.4%,中枢性镇痛药使用率1.2%。手术时间(OR=1.012,95%CI 1.0031.021)为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OR=0.225,95%CI 0.0540.929)及PCIA(OR=0.005,95%CI 0.0030.010)为术后疼痛的保护因素。结论:AIS患者术后患者以轻中度疼痛为主,手术时间为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PCIA为术后疼痛的保护因素。第三部分氨甲环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围术期出血、炎性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AIS后路矫形术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率、炎性反应,术后肝肾、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8年1月6月60例择期行经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AIS患者,按序列号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每组30例。T组切皮前静脉滴注TXA 15 mg/Kg负荷量,继以10mg/Kg/h泵注,维持至术毕。C组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指标:(1)术中晶/胶体入量、出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及自体血回输量;(2)手术当日、术后24h、48h、72h引流量以及72h总引流量;(3)术前、术后24h肝肾及凝血功能指标;(4)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5)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T组与C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自体/异体)显着减少(P<0.05)。T组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第1d引流量、3d总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与肝肾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T组Hb、Hct明显高于C组(P<0.05),T组CRP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无肾功能损害及癫痫等并发症。结论:TXA以15mg/Kg负荷量静滴,10mg/Kg/h泵注用于AIS患者,围手术期显着减少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轻炎性反应,且对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邹一鸣[8](201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置钉策略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脊柱畸形疾病,主要在生长发育期发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尽管AIS病因学暂时尚未明确,但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来看都与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在病情演变过程中,椎体发育的不平衡以及脊柱、骨盆的倾斜与旋转导致的基座不稳均对角度的进一步加重有着重要影响;从各种理论支撑下的治疗方法来看,支具的发展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等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都在以生物力学特性为重要研究对象。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技术的发展使AIS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手术效果及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是目前手术治疗AIS的“金标准”。内固定技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昂贵的费用却使很多患者望而生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甚至放弃手术治疗。在实际手术中,对于家庭贫困的患者,许多脊柱外科医师选择减少置钉数目,以尽可能减少手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但在手术过程中常常只凭个人经验,临场发挥,减少螺钉的个数及位置都相对随意,缺乏生物力学方面研究证据的支持。而且,减少置钉数目对于患者病情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已有的通过验证三维有限元脊柱模型,将椎弓根螺钉数据代入,模拟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选择性置钉方案,通过大量的观察手术情境,在计算机模拟时尽量贴合实际操作,采集在上钉、上棒、旋棒、回弹、锁紧全过程中的应力数据,通过实时计算机力学云图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探究最佳的置钉方案,并返回临床工作中加以验证并长期随访,以期得出选择性置钉的最佳适用方案。【研究方法】1、建立椎弓根钉、螺帽和棒模型2、确定选择性置钉的策略3、模拟手术过程和分析【结果】1、拔出力:本研究选取受力最大的椎弓根螺钉,在椎弓根螺钉长度方向选取20个不同的截面,计算每个截面的钉子拔出力,矫形方式1的钉子最大拔出力为12.4N,矫形方式2的钉子最大拔出力为15.7N,矫形方式3的钉子最大拔出力为28.6N。从钉子拔出力来看,矫形方式1最佳,矫形方式3最差。2:接触应力:矫形棒和椎弓根螺钉为滑动接触,矫形棒上的接触应力可以直观的看出不同部位椎弓根螺钉的受力大小。图10为不同矫形方式的接触应力,从图中可以发现,矫形方式1的接触应力在棒的两端分布较大,最大接触应力为256.9MPa。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在转棒过程中,棒的两端受力最大,应是重点关注部位。矫形方式2的接触应力为277.8MPa,数值大小与分布与矫形方式1相似。接触应力发生在棒与椎弓根钉接触的地方,棒的两端应力分布较大,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在转棒过程中,棒的两端受力最大,应是重点关注部位。矫形方式3的接触力分布与矫形方式1和2相似,最大接触应力为305.2MPa,数值均比其它两种矫形方式大,接触应力发生在棒与椎弓根钉接触的地方,棒的两端应力分布较大,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在转棒过程中,棒的两端受力最大,应是重点关注部位。从图10中可以发现接触应力的分布,棒的两端接触应力值均为最大,该部位应该是重点关注部分,容易发生钉棒的失效断裂。从接触应力的数值来看,矫形方式1和2的接触应力大小相近,而矫形方式3的接触应力明显大于矫形方式1和矫形方式2。说明矫形方式3是最容易发生钉棒失效的。该结果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应力相符。【结论】在按照矫形方式1予以模拟置钉时,钉棒的拔出力和接触应力最小,力学性能优于全钉置钉法,可以用于AIS手术矫形治疗。

周洋[9](2019)在《4种不同置钉方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几种不同置钉方案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内固定螺钉和椎体的生物应力变化,找到长节段固定中最大程度降低椎弓根螺钉置钉风险的同时,又能维持合理的三维矫形效果的手术术式。方法通过64排CT机对一例已行后路脊柱内固定融合术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T12-L5脊柱进行薄层扫描,层厚1 mm,得到CT图像260张,并以DICOM格式刻录存盘,将其导入mimics17.0软件,得到T12-L5段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脊柱及钉棒系统的全节段固定3D模型,再根据设计好的模型二次建立间断置钉、关键椎置钉、关键部位置钉3组3D模型,将全部4组3D模型转换成有限元网格模型,并赋予其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模型特定的材料属性,最终共建立了4组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上述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对模型在模拟直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工况的初始状态下(即各运动的初始状态并未产生位移)施以400N载荷,左旋转、右旋转工况下施以10N/M的载荷。分析术后钉棒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我们完整建立4组有限元模型,其中全节段固定组共计1125627个单元及1708211个节点,间断置钉组共计1021934个单元及1548315个节点,关键椎置钉组共计1021948个单元及1548464个节点,关键部位置钉组共计997735个单元及1511042个节点。前驱、后伸、侧屈、旋转工况均会大幅增加钉棒系统受力。受力更加集中于钉棒系统的头尾两端,4种置钉方案对比:全节段置钉钉棒系统应力最小,椎体受力也较均衡,关键椎置钉方案钉棒系统应力稍大于全节段置钉,而椎体受力与全节段置钉方案类似,间断置钉钉棒系统受力与关键椎置钉方案类似,但置钉的椎体受力过于集中,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关键部位置钉椎体受力最小,但钉棒系统受力最大,亦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状态。结论1、术后早期的护具佩戴显得尤为重要,且患者愈后的生活工作中也尤其要注意减少上述动作。手术中应特别注意钉棒系统头尾两端的置钉过程中要提高置钉的成功率,必要时在头尾两端置钉时可针对性使用更粗的椎弓根螺钉,这对预防术后螺钉断裂也可起到积极作用。2、对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置钉方案,在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全节段置钉方案最为稳妥,而综合考虑到手术置钉风险、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关键椎置钉方案也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替代方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置钉方案。

翟伟星[10](201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及分型的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利用影像学技术测量11-18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内外横径及内外高度,通过对所得数据分析,总结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2.结合所得数据及椎弓根的形态学研究椎弓根分型,探究椎弓根分型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1、选取2012-2018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行术前X线及CT扫描的年龄为11-18岁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9例(30%),女性21例(70%),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经CT三维重建后,分别按凸凹侧分组测量T1-T12椎弓根的内横径、外横径、椎弓根内高、外高,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凸凹侧存在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2、依据测量的椎弓根内横径及形态学变化,并结合付长峰、刘一在Lenke分型的基础上完善的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对30例720个椎弓根进行分型研究。结果: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双侧椎弓根在顶椎区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与凸侧相比,顶椎区凹侧轴位上椎弓根内横径、外横径及失状面上椎弓根的内高、外高均明显较凸侧小;椎弓根内横径与外横径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椎弓根内高与外高也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凸侧椎弓根的内横径及外横径在T1-T4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至T12,凹侧椎弓根内横径及外横径自T1至T7减小,后逐渐增加;凸侧椎弓根的内高及外高呈现相一致变化特点,都从T1-T12呈现波浪形的增加;凹侧椎弓根的内高及外高则呈现T1-T3增大,减小至T4,稍增加至T5,又减小至T7,后增加至T12的变化趋势;椎弓根各项参数最小均在顶椎区凹侧。2、结合30例AIS的椎弓根内横径及形态学,依据分型系统,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型)。A、B、C、D、E各型胸椎椎弓根分别为372个、275个、57个、16个、0个,共720个椎弓根,椎弓根总畸形率(BE)48.33%,凸凹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上升(41.39%<55.28%,P<0.001);(≦60°)组、(60°80°)组与(≧80°)组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上升(40.38%<50.83%<59.52%,P<0.001)。结论:1、凸凹侧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差异性及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螺钉的植入及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2、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中,凸侧椎弓根畸形率明显小于凹侧;并且随着Cobb角的增大,椎弓根畸形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中针对侧别不同、侧凸的严重程度不同,椎弓根所属类型不同,选用适合的椎弓根螺钉以及手术术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以Lenke1&2型为代表的AIS患者选择性融合术后自发性腰弯代偿的特征分析
    一、引言
    二、方法与材料
    三、研究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第二部分 以Lenke5&6型为代表的AIS患者术后即刻冠状位失衡危险因素分析
    一、引言
    二、方法与材料
    三、研究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
    一、引言
    二、方法与材料
    三、研究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人工智能发展在脊柱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2)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脊柱侧凸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合并Chiari Ⅰ型畸形与合并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临床效果的匹配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柱侧凸合并脊髄空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Chiari Ⅰ型畸形概述及其脑脊液动力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节 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hiari Ⅰ 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Chiari Ⅰ 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脑脊液动力学特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对左胸弯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效果:一项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匹配对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对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置钉密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附录

(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
    一、引言
    二、方法与资料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ho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临床研究
    第一节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公式建立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Lenke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项新的预测方法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一 褪黑素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基金、专利、会议发言及论着
致谢

(5)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引证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1.1 特发性脊柱侧凸定义
        1.2 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
        1.3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标准
        1.4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特点
        1.5 特发性脊柱侧凸干预方法
        1.5.1 国际脊柱侧凸协会
        1.5.2 脊柱侧凸矫形和康复治疗协会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步骤
    2 脊柱侧凸干预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的可视化研究
        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1 研究方法
        2.1.2 数据来源、检索及获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布
        2.2.2 热点研究
        2.2.3 研究动态
        2.3 结论
    3 PSSE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热点及动态的可视化研究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1.1 研究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研究热点及动态
        3.2.1 研究热点
        3.2.2 研究动态
        3.3 讨论
        3.4 结论
    4 特定运动疗法治疗脊柱侧凸的荟萃分析
        4.1 资料与方法
        4.1.1 文献纳入标准
        4.1.2 检索策略
        4.1.3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4.1.4 质量与偏倚评估
        4.1.5 资料分析
        4.2 结果
        4.2.1 检索结果
        4.2.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与质量评估
        4.3 Meta分析结果
        4.3.1 PSSE对 Cobb角的影响
        4.3.2 PSSE对 SRS-22 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实证研究
    1 特定运动疗法治疗内容的选择依据
        1.1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特征
        1.2 特定运动疗法简述
        1.3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评估内容
        1.4 不同特定运动疗法的评估差异
        1.5 特定运动疗法的基本内容
        1.6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2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
        2.2 案例二
    3 讨论
    4 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研究现状与动态
    3. 研究目的与前景
第一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
    第一章 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单发完全分节半椎体自身形态与畸形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2.2 半椎体前方椎体与后方结构对应关系的研究
        2.3 半椎体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椎管内异常的临床特点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双侧生长棒与远端锚定点周围椎体生长
        2.2 单侧生长棒与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生长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形态学聚类分析模型
        2.2 先天性脊柱侧凸临床分型
    3. 讨论
    4.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先天性脊柱侧凸分型研究的演进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评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种类、发病率以及预测因素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后早期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析
    第一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药物干预的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后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 氨甲环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围术期出血、炎性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手术麻醉管理进展及相关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置钉策略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Lenke1 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优化的介绍
    一、AIS三维有限元的建立
    二、已建立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研究与优化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置钉密度下矫形过程的模拟和钉棒应力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置钉密度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9)4种不同置钉方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及分型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D]. 陈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研究[D]. 谭海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蒋登旭. 南京大学, 2020(09)
  • [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D]. 杨依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特定运动疗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引证分析和实证研究[D]. 邓石可.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D]. 戎天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评估与研究[D]. 冯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8]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置钉策略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D]. 邹一鸣.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4种不同置钉方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对比分析[D]. 周洋.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及分型的影像学研究[D]. 翟伟星.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