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书籍的复习与阅读——不可忽视的环节

已完成书籍的复习与阅读——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成书审读——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认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贾一村[2](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赵紫文[3](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刘丽[4](2020)在《加工编辑在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八种人际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工编辑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稿件加工的工作,不仅要掌握编辑加工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处理好工作环节中的诸多人际关系,学会高效沟通。这些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作者、策划编辑、照排、校对、美编、质检、印务和技术编辑。本文按照审读加工的大致工作流程,对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一一展开论述。

杨化冰[5](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王晓园[6](2019)在《工作嵌入视角下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源是现代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员工拥有出版企业关键的智力资产,因此,员工流动一直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也是出版企业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出版企业承担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等重任,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制和机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利于出版企业员工的发展。为保证我国出版企业人力资源改革顺利进行,理应要有充分的理论支撑。虽然当前国外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由于国外的市场经济环境、产权所有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劳动用人机制、分配激励机制等均与我国不完全相同,因此这些研究对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的指导意义不大。再加上国内又缺乏以出版企业为对象的系统性研究,所以本文以我国出版员工流动为研究主题,以期为我国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些许借鉴。围绕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这一研究问题,借助工作嵌入理论、场景理论、匹配理论、可雇佣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扎根理论、深度访谈等方法,本文首先研究员工流动的内涵、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员工流动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其次,识别影响出版企业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并在工作嵌入视角下将影响因素进行凝练,构建起出版企业员工流动理论模型;然后分别构建我国出版企业员工在工作联系、组织匹配、工作牺牲、社会联系、环境匹配、职外牺牲等6个维度与流动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关系进行验证。最后,结合理论关系对验证结果进行讨论,并立足相关讨论揭示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据此结合我国出版企业所处的体制环境,提出我国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本文研究发现,工作联系有利于降低员工流动倾向,其中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对员工流动具有明显负向影响;而良好组织氛围和同事关系只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员工流动。组织匹配对流动倾向作用并不显着,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培训、经验积累、发展前景对员工流动有显着负向影响,薪酬待遇仅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倾向有显着负向影响。领导能力理念、领导品格、管理制度、兴趣能力、组织平台、工作压力、自我价值对员工流动没有显着影响。工作牺牲起到了削弱员工流动的作用,与其他工作牺牲要素相比,社会资源对员工流动具有明显负向影响,是阻碍离职的一道重要屏障;离职产生的经济损失对员工流动的作用基本失效,而内部提报重用机会的获得对员工流动没有显着影响。社会联系对流动作用基本实现预期,照顾孩子对员工流动有显着负向影响,考虑配偶及父母对员工流动的影响不明显,亲属朋友对员工流动影响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环境匹配对员工流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社会环境因素与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显着负相关,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则基本失效。职外牺牲对员工流动的负向影响基本成立,单位编制、附属福利和个人主观愿望可显着负向影响员工流动,而城市户口对员工流动没有显着影响。本文认为现代出版企业员工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重视自我发展,渴望广阔的成长空间,这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切入口,需要管理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在职在岗培训、终身学习等福利,制定有吸引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育以人为本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多重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政企沟通,理顺与政府关系。本研究结论为出版企业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了一定依据,对健全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出版企业员工成长环境、提升组织对核心人才的凝聚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拓展了工作嵌入理论并深化了我国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空间。

赵丹毓[7](2018)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图书出版服务流程改进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兴出版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用户的碎片化阅读时间都已被各大APP阅读软件独占。在新媒体、新平台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出版业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靠纸媒屹立不倒的时代了,在当下这个出版业处于转型和变革的发展趋势下,我们需要全面改进服务流程,利用“互联网+”资源开放性的优势,有效地结合现有流程,本着服务为本,致力于开发更多优质作者和选题的原则,开创能够在新媒体时代、新兴出版的大环境下依然可以有一席之地的新道路,也力求能为我社寻求更多的有效资源,使我们可以在这样的趋势下依然可以稳步提升。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社内流程现状、环节细分、分工明确的逐级梳理,重塑流程体系。主要针对改进作者、读者、编辑、社内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信息补充以及重构推行。通过建立上述这些人与人、人与人群、人与部门、人群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增加、削减和重构。以确保此次服务流程的改进可以有效的推行。经过本次的流程梳理和改进推行以后,首先可以建立起我社自有的资源数据库,其次可以在资源数据库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沟通及选题策划,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之后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前行,结合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各自的优势建立我社特有的企业品牌,稳健发展。

杨卓轩[8](2018)在《地方综合年鉴质量控制研究——以2017年度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年鉴全覆盖"目标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一工程的带动下,年鉴质量普遍提升。就全国范围看,影响年鉴质量的一些问题长期以来仍然存在,年鉴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年鉴处于少有问津的尴尬境地,特别是一些质量欠佳的年鉴,以致于影响读者使用,没有发挥年鉴应有的作用,年鉴工作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状态的现状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提高年鉴综合质量迫在眉睫。2017年度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的结果显示,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有3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年鉴综合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即彩插图照与文字不统一、未按规定标注审图号、标注参与有关评奖情况不客观不准确等问题。打造精品年鉴成为当务之急,组稿、编辑和出版三个环节成为关键,每个环节质量责任制的到位和落实是年鉴质量得以提高的保证,只有年鉴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才能推动年鉴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屹昌[9](2018)在《出版产业化情境下图书审读工作与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J省图书审读工作(2009-2018年)为例》文中指出创作自由、经济转轨与出版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共同影响着编辑与校对工作。知识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致使各出版传媒集团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出和利润均呈增长势头。但在令人瞩目的出版繁荣背后,图书数量粗放增长的矛盾逐渐显露,图书质量问题受到出版业内外人士的密切关注。要想真正实现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优质的图书产品是必要条件。这要求出版产业编校人员严格把控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印刷质量,加工创造出导向正确、质量合格、社会效益良好的精品图书。为了更好地提高图书质量,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号召各出版单位控数量、保质量,并加大图书审读的力度。在国家出版政策的要求和支持下,图书审读质量保障机制渐趋成熟。J省图书出版业稳步发展、经营收益高、综合实力显着,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造与实施方面具有典型性。本文针对J省当前的图书出版现状与图书审读工作,进行细致梳理与系统性研究,探讨出版产业化背景下图书质量保障的措施与落实策略。从J省具体的审读报告着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图书审读的实施模式,并针对图书审读反映的问题,图书审读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为推进图书审读工作更为顺畅地发展、保证图书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邵大路[10](2017)在《希腊化时期新建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从欧入亚,拉开了远征的序幕。他所向披靡,不仅建立了辽阔的帝国,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即“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4年—前30年)的到来。从公元前331年在埃及正式建立第一座希腊化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开始,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承者们建立了数百座“新城”,它们几乎遍及马其顿人控制或影响下的整个希腊化世界。这些城市大多以王室之名或头衔命名,普遍奉希腊化国王为建城者。加强对新领土的控制是建城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国王在选址建城时通常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是否邻近传统的政治中心;第二,是否位于交通要道之上;第三,是否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外观上看,希腊化时期的新建城市不仅沿袭了希腊式城市的希波达姆斯格局,还拥有市场、神庙、体育馆等典型的希腊式建筑。除此之外,城市中还普遍出现了对国王进行崇拜的圣所以及东方式的神庙建筑。新建城市的人口通常是通过移民和“居地兼并”(synoikismos)形成的。其中马其顿老兵和希腊雇佣兵是希腊化早期新建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也是公民集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中的上层贵族。周边区域的人口通常也被吸纳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当地上层贵族也常通过通婚或从军等方式融入城市社会。希腊化新建城市通常也被称作polis,在城市制度上也基本沿袭了古典时期polis的模式。不仅按照部落和德莫组织公民集体,有自己的议事会和公民大会,而且还设置了执政官、市场监督等希腊式的官职。与传统的希腊式城邦不同的是,国王在城市中设立了国王监督(epistates),通过兼任其他重要官职的方式控制城市的关键领域。新建城市是国王构建希腊化国家体系的重要工具,由于其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在交通路线上的重要作用,逐渐演变为丝绸之路沿线重镇,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

二、成书审读——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书审读——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4)加工编辑在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八种人际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作者的关系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作者学习
    (二)抱着对作者、作品负责的态度,认真、谨慎地修改稿件
二、与策划编辑的关系
    (一)与策划编辑确认图书的关键信息
    (二)依靠策划编辑,控制稿件进度
三、与照排的关系
    (一)尽量为照排人员留下充足的排版时间
    (二)多与照排沟通,了解各类排版软件的特点
四、与校对的关系
    (一)加强与校对的沟通
    (二)学会依靠校对
五、与美编的关系
六、与质检的关系
七、与印务的关系
    (一)将准确的图书信息告知印务
    (二)及时处理印务发现的问题
八、与技术编辑的关系
九、结语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6)工作嵌入视角下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员工流动效应
        1.2.2 员工流动影响因素
        1.2.3 员工流动传统理论模型
        1.2.4 工作嵌入与员工流动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出版企业
        2.1.2 员工流动
        2.1.3 员工流动机理
        2.1.4 工作嵌入
    2.2 理论基础
        2.2.1 工作嵌入理论
        2.2.2 场景理论
        2.2.3 匹配理论
        2.2.4 可雇佣能力理论
    2.3 本文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出版企业员工流动理论模型建构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影响因素识别
        3.1.1 方法选择
        3.1.2 数据搜集
        3.1.3 资料编码分析
    3.2 扎根结果分析
        3.2.1 工作联系
        3.2.2 组织匹配
        3.2.3 工作牺牲
        3.2.4 社会联系
        3.2.5 环境匹配
        3.2.6 职外牺牲
    3.3 理论模型建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假设与实证检验
    4.1 研究假设
        4.1.1 工作联系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1.2 组织匹配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1.3 工作牺牲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1.4 社会联系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1.5 环境匹配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1.6 职外牺牲与员工流动的关系
    4.2 研究设计
        4.2.1 问卷编制
        4.2.2 变量设计与测量
        4.2.3 样本选择
        4.2.4 数据收集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4.3.1 信效度检验
        4.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相关分析
        4.3.4 多元回归分析
        4.3.5 结果汇总
    4.4 本章小结
5 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果讨论
        5.1.1 工作联系有利于降低员工流动倾向
        5.1.2 组织匹配对员工流动作用不显着
        5.1.3 工作牺牲起到削弱员工流动的作用
        5.1.4 社会联系对员工流动有明显负向影响
        5.1.5 环境匹配各因素对员工流动影响存在差异
        5.1.6 职外牺牲对员工流动的负向影响基本成立
    5.2 理论模型修正
    5.3 建议对策
        5.3.1 充分满足知识型员工需求,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5.3.2 合理定位绩效考核指标,注重多重激励
        5.3.3 积极利用行业政策,理顺与政府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图书出版服务流程改进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企业流程存在的问题
        1.2.1 企业的现有流程问题
        1.2.2 企业须面对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2 企业现有流程及与领先出版社服务流程的比较分析
    2.1 企业现有图书出版任务流程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服务流程
        2.2.1 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
        2.2.2 高等教育出版社架构
    2.3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服务流程
        2.3.1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简介
        2.3.2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架构
    2.4 经验借鉴及启示
        2.4.1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优势
        2.4.2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优势
        2.4.3 对比分析后的启发
3 图书出版服务流程优化措施
    3.1 服务流程削减
        3.1.1 冗余流程简述
        3.1.2 信息有效沟通
    3.2 服务流程增加
        3.2.1 独立信息采集
        3.2.2 组稿流程优化
    3.3 服务流程重构
    3.4 服务流程推行
4 流程优化保障措施
    4.1 技术保障
    4.2 资金保障
    4.3 人才保障
    4.4 文化保障
    4.5 管理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地方综合年鉴质量控制研究——以2017年度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质量现状
二、地方综合年鉴存在的三个质量问题及编纂建议
    (一) 彩插图照与文字不统一
    (二) 未按规定标注审图号
    (三) 标注参与有关评奖情况不客观、不准确
三、提高地方综合年鉴质量的建议
    (一) 组稿环节
        1. 严控供稿质量。
        2. 建立督查和通报制度。
    (二) 编辑环节
        1. 思想层面:编辑人员要树立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
        2. 制度层面:要建立学习培训、奖惩淘汰、监督检查三个长效机制
        3. 技术层面:遵循编纂规范, 既要统揽全局, 又要把握重点
    (三) 出版环节
        1. 提高校对质量。
        2. 优化版面设计。
        3. 美化装帧印制。

(9)出版产业化情境下图书审读工作与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J省图书审读工作(2009-2018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审读定义探讨
        1.3.2 审读价值研究
        1.3.3 审读人才研究
        1.3.4 审读制度探讨
    1.4 研究方法
        1.4.1 个案研究法
        1.4.2 文献阅读法
        1.4.3 内容分析法
        1.4.4 实地调查法
第2章 图书审读工作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审读
        2.1.2 质检
    2.2 图书审读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2.2.1 图书审读的发展历程
        2.2.2 图书审读工作的特征
    2.3 图书审读的类型
        2.3.1 按图书审读的主体分类
        2.3.2 按审读图书的类型分类
    2.4 图书审读工作的流程、内容与标准
        2.4.1 图书审读流程
        2.4.2 图书审读内容
        2.4.3 图书审读的评价标准
    2.5 图书审读工作对出版工作的推动与影响
        2.5.1 严把质量关,避免同类差错
        2.5.2 评价监督,提高责任意识
        2.5.3 引导促进,保障出版可持续发展
第3章 J省图书审读工作个案分析(2009—2018年)
    3.1 审读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3.2 审读反映的基本问题
        3.2.1 跟风、低俗类图书偶现
        3.2.2 编校合格率不稳定
        3.2.2.1 专项审读图书质量高低不等
        3.2.2.2 各出版社图书合格率不稳定
        3.2.2.3 同一出版社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3.2.3 教辅类书籍编校质量问题相对突出
        3.2.3.1 教育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教辅图书质量比较
        3.2.3.2 春季教辅与秋季教辅图书质量比较
        3.2.3.3 不同学科教辅图书质量比较
        3.2.3.4 不同年级教辅图书质量比较
        3.2.4 编校基本差错繁多
        3.2.4.1 引文多误
        3.2.4.2 文字差错、标点符号等用法不规范
        3.2.4.3 知识逻辑错误
        3.2.4.4 体例结构、格式不规范
    3.3 J省审读工作存在的问题
        3.3.1 审读管理待加强
        3.3.1.1 省内审读体系待完善
        3.3.1.2 审读员苛责态度与责任编辑畏检心理
        3.3.1.3 审读员队伍建设不足
        3.3.2 质量差错难甄别
        3.3.2.1 精专人才缺乏
        3.3.2.2 差错边界模糊
        3.3.3 审读工作收效低
        3.3.3.1 审读成果在出版社未得到有效应用
        3.3.3.2 编校责任落实不到位
第4章 出版产业化情境下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4.1 文化责任:树立质量意识
        4.1.1 出版主体平衡图书规模与质量
        4.1.1.1 做好选题论证
        4.1.1.2 规范三审三校流程
        4.1.1.3 管控发稿量
        4.1.1.4 坚持专业化发展
        4.1.2 出版人自觉承担文化使命
        4.1.2.1 争做复合型人才
        4.1.2.2 创新编辑方法
        4.1.2.3 重视合作监督
        4.1.3 收集处理读者反馈
    4.2 制度约束:强化建设图书质量审读制度
        4.2.1 创新审读方式
        4.2.1.1 构建立体图书审读网络
        4.2.1.2 从严自查、交叉审读
        4.2.1.3 印前印后审读相互配合
        4.2.2 健全审读队伍
        4.2.2.1 成立高素质审读小组
        4.2.2.2 定期交流借鉴
        4.2.2.3 保障审读员合理报酬
        4.2.3 完善审读差错评判与核实机制
        4.2.3.1 图书差错科学评判
        4.2.3.2 审读结果可追溯
        4.2.4 确立审读结果奖惩制度
        4.2.4.1 公平公正通告
        4.2.4.2 奖惩典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我国2009—2018年图书质量专项审查
附录B:审读工作研究与总结类着作
附录C:图书审读有关规章制度
附录D:J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审读登记表、图书编校差错登记表

(10)希腊化时期新建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相关史料
        1.历史文献
        2.铭文与纸草文献
        3.钱币材料
        4.其他考古类材料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章 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的建城活动
    第一节 亚历山大的建城活动
        一、建城思想的萌芽与早期实践
        二、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建立
        三、在中亚与印度的集中建城
    第二节 亚历山大后继者及各希腊化王朝的建城活动
        一、卡山德
        二、吕西马库斯
        三、安提柯王朝
        四、塞琉古王朝
        五、托勒密王朝
    小结 希腊化国王建城活动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新建城市的选址与规划
    第一节 选址要素
        一、原有城镇
        二、交通要道
        三、发展潜力
    第二节 布局规划
        一、“希波达姆斯”式的延续
        二、新建筑的出现
    小结 希腊化新建城市选址与规划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新建城市的居民与社会
    第一节 新建城市的居民来源
        一、城市人口规模
        二、希腊式城镇与村落的兼并(Synoikismos)
        三、军事殖民与当地人口的混合
        四、远距离人口调迁(decantation)
    第二节 城市族群之别
        一、族群构成
        二、族群认同与政治权利(以塞琉西亚为例)
    第三节 polis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一、议事政治的延续
        二、社会组织形式的继承与演变
        三、城市官员的由来与演变
    小结
第四章 新建城市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新建城市与帝国统治模式
        一、新建城市是帝国统治的基础
        二、新建城市对于古代帝国统治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新建城市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一、新建城市是希腊化文化的中心
        二、新建城市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地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亚历山大建城名录
    附录2 :吕西马库斯建城名录
    附录3 :“独眼”安提柯一世建城名录
    附录4 :塞琉古一世建城名录
    附录5 :安条克一世建城名录
    附录6 :斯提潘努斯《民族志》所见希腊化时期新建城市的信息
    附录7 :托勒密《地理志》所见希腊化时期以来“新建城市”及经纬度.
    附录8 :希腊化城址古今名对照表
    附录9 :城市平面图
    附录10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四、成书审读——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4]加工编辑在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八种人际关系[J]. 刘丽.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9)
  •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6]工作嵌入视角下我国出版企业员工流动机理研究[D]. 王晓园. 武汉大学, 2019(06)
  • [7]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图书出版服务流程改进管理研究[D]. 赵丹毓.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8]地方综合年鉴质量控制研究——以2017年度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为例[J]. 杨卓轩. 中国年鉴研究, 2018(02)
  • [9]出版产业化情境下图书审读工作与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J省图书审读工作(2009-2018年)为例[D]. 马屹昌. 南昌大学, 2018(12)
  • [10]希腊化时期新建城市研究[D]. 邵大路. 南开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已完成书籍的复习与阅读——不可忽视的环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