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新桑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郑立柱[1](2021)在《戏剧建设与群众运动的交融共生——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文中指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辟之初,乡村民众对戏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戏剧活动多是围观而不参与。中共政权借助思想教育、组织动员、演出革命戏剧、规范村剧团行为等路径,使乡村民众逐渐改变了对戏剧的态度,实现了由围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在"运动群众"参与乡村戏剧活动的基础上,中共政权通过政策引导、机构协调、专业剧社帮扶、媒体推动等举措,为民众参与戏剧活动创造条件,使乡村戏剧活动逐渐演变为群众性戏剧运动。以群众运动方式开展乡村戏剧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边区戏剧的繁荣与发展,丰富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而群众性戏剧运动的开展,也极大地配合与推动了各项群众工作,对动员民众拥护、支持和参与中共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戏剧建设与群众运动交融共生,成为中共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对解放战争及以后一定时期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容怀钰[2](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吴俊范[3](2020)在《近现代太湖流域的自然肥料生态失衡与化肥使用》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前半期,太湖流域以河泥和绿肥为主的肥料结构与其地理环境相适应,具有源源不断和通畅的供应链。1950年代后,由于片面追求粮食增产,河湖养鱼和围垦占用水面,以及消灭血吸虫病填平河道水体等原因,有机肥的生产环境被大幅度改变,造成化肥需求的快速上升。目前控制使用化肥,也需要从重建有机肥的产出环境做起。
张艳芹[4](2018)在《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四千年我国就有了养蚕活动。到春秋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蚕桑生产经验;发展到汉代,黄河流域成为我国蚕桑业的种植、发展中心;至宋元时期,蚕桑业的重心向南移至江南地区,江浙一带的丝织业较为繁盛;进入明清后,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山东、江浙、四川和广东成为我国蚕桑业的主要产区。到18世纪时近代科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了,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起了近代农学体系,解决了一些蚕病的预防,欧洲的蚕丝业开始兴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展蚕桑教育,蚕桑业发展迅猛。我国的传统蚕桑业面对面对西方和日本同行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痛失利权,我国传统的蚕桑生产已不能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本文重点阐述了西方近代化蚕桑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之后,在国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引进、接纳国外的先进技术改改进传统的蚕桑业的过程。通过派遣留学生、聘请外国教习、翻译蚕桑学书籍、兴办蚕桑学堂、引进机器缫丝设备等方法,我国的传统蚕丝业开始发生改变。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缫丝工业在部分地区建立起来。广东和上海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机器缫丝厂最集中的地区。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蚕丝业一直都是机器缫丝和手工缫丝并行发展,手工缫制的土丝供应国内市场,厂丝则出口。本文还对国外近代蚕桑技术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受到的阻碍及局限做了分析和总结。受到思想文化、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蚕丝业并没有完全实现近代化,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和利用,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的近代农业教育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蚕桑业也产生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这一切为民国时期国内的蚕桑业改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晓颖[5](2018)在《河南省主要果桑综合利用价值研究 ——以洛阳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村果桑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桑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上对桑树的利用只以植桑养蚕为主,对桑树的综合利用较少。随着现代林木育种技术的逐步发展,培育出了很多相对于传统桑葚产量更多、果形更大的桑树新品种-----果桑。本文以洛阳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村50亩果桑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种植的三种果桑的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与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伊川县温沟村的果桑园种植的三个果桑品种(大十、白玉王、红果2号)中,其树形、枝条、叶片以及果实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均各有特点,大十和红果2号的果色均为紫黑色,白玉王成熟的果实为白色带微紫。白玉王的果径最大,为1.6cm,红果2号的果径最小,为1.35cm。但大十的果最长,平均4.5cm,白玉王的最短,平均2.8cm。(2)三种果桑的产量性状也有较大差异。单芽坐果数方面,大十和红果2号相同,都是5--7个,而白玉王只有3--6个;而鲜果单果的重量,白玉王>大十>红果2号;每亩果桑园所产的桑葚量依次为大十、红果2号、白玉王。由于三种果桑的亩产量以及市场价格不同,因此作为水果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就截然不同,大十每亩的经济效益为10225.6元,红果2号为9873.6元,白玉王为7522.2元。大十和红果2号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都是30元/Kg,而白玉王为40元/Kg。(3)2017年在采摘园的经营模式下,游客量达到了6000余人,平均每人消费为130元,因此获得了78万元的收益,并对2018年---2021年这几年的预估效益进行了分析,25亩果桑园产生的观光效益分别是112.32万元,161.74万元,233.63万元,336.96万元。在三个品种中,只有大十和红果2号比较适合加工成果汁饮料,因大十无籽,其出汁率比红果2号高,但红果2号加工成果汁的市场价为120元/箱,大十为100元/箱,因此每亩大十加工成果汁后,可获得的收益为9536元,而红果2号的收益为9880元,二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4)2016年每亩果桑园可采摘的桑叶量为1000Kg,制成的桑叶茶产量为142.85Kg,市场价为200元/Kg,所以2016年桑叶茶的经济效益为28570元/亩。而2017年果桑园桑叶的产量为1250Kg/亩,市场价上涨为250元/Kg,因此2017年桑叶茶获得的收益为35714元/亩。除了制作桑叶茶以外,在2016年每亩果桑园可采摘的桑叶菜产量为120Kg,2017年为150Kg,但2017年桑叶菜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元/Kg,2016年市场销售价仅为50元/Kg,所以2017年平均每亩果桑园加工桑叶菜的收益为9000元,而2016年的为6000元。(5)2017年每亩果桑园修剪的桑枝量为500Kg,2016年每亩的桑枝产量为400Kg,利用桑枝屑培养食用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2016年的收益为2800元/亩,而2017年已经增长到4000元/亩。(6)将2016年和2017年的总收益进行了分析,由于2016年无桑葚观光采摘的经济效益,所以2016年50亩果桑园全年的总收入为235.35万元,而2017年的总收益达到了377.8万元。
章韶光[6](2015)在《小蚕共育主要技术措施及改进建议》文中提出介绍黄山地区小蚕共育主要技术措施,管理方法;从小蚕共育专用桑园、小蚕叠框式饲养管理、控制日眠和综合防病、净化饲养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保证共育质量提供参考。
叶德荣[7](2013)在《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介绍桑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总结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目的与意义,并据此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李玉峰[8](2012)在《湖州市桑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桑树的利用主要是采叶养蚕。桑果是桑树的果实,具有很好营养与保健功能,有中华“果皇”的美誉。作为第三代水果中的珍品,近10年来,我国桑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开发出桑果汁饮品、桑果酒、桑果酱及花青素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湖州现有果桑面积达2000亩,且已初步形成桑果产业加工链。在当地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转型背景下,做大做强桑果产业有很大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湖州地区引进的果桑品种资源,在本地环境条件下进行综合性状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品种资源库;对种植的主要果桑品种进行栽培技术研究,从而为果桑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桑果的深加工进行了探索,研究了桑果汁加工工艺,对桑果饮料和桑果酒进行开发研究,测定分析了湖州地区目前种植的主要果桑品种的花青素含量,为桑果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另外,还探索了桑果加工蜜饯的关键技术。在综合分析当前湖州桑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桑果产业作为大宗农副产品开发的前景基础上,结合地方蚕丝文化功能建设和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为湖州市制订桑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胡明[9](2011)在《民国苏南蚕业生产改进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蚕丝是整个蚕业生产的最终产品,蚕丝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货物之一,近代苏南蚕业的发展是与国际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局而,国内市场对蚕丝的消费能力有限,苏南的蚕丝主要用于出口。近代国际市场对中国蚕丝的需求急剧增加,中国蚕丝大量输入到国际市场。随着蚕丝出口的增加,我国蚕业生产的区域也在不断扩大,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锡、苏州、常州等苏南各县蚕业生产进一步扩大。清中后期上海设立通商口岸,随后成为苏南蚕丝出口的主要口岸。商品化的蚕丝生产与苏南传统的稻作生产相比,表面上获利较高,再加上蚕丝生产周期较短,获利较快,苏南各县蚕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到20世纪初蚕业已经成为苏南农家重要的家庭副业之一。无锡由于自然和地理优势成为苏南各县中蚕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逐渐取代上海成为苏南新的蚕丝生产基地。到20世纪20年代末苏南的蚕丝生产规模已经超过上海及传统的蚕区浙江,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蚕丝生产中心之一。苏南蚕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并没有随之带来蚕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日本采用现代化蚕业生产方式之后,中国蚕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使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逐渐被日本所挤占。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由于受到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减少及日本蚕业企业的竞争,苏南蚕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面对苏南蚕业的困境,国民政府、蚕业学校及蚕业生产企业等都希望通过改进蚕业生产以提高蚕业生产的水平,增强蚕丝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各方对蚕业生产中的桑树种植、蚕种生产、育蚕、缫丝等环节展开了改进,苏南大规模的蚕业改进也由此起步。在各方努力下,苏南蚕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明显的改进,被认为是当时农业改进的典范。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蚕体的发育和蚕丝的质量,所以提高桑叶的质量是蚕业生产改进的基础。在早期的蚕业生产改进中,苏南蚕业改进者对桑叶生产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早期的蚕业改进中并没有对植桑进行大规模改进。而苏南的桑叶生产由于桑树老化、桑园疏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苏南桑树桑叶的产量不断降低,已经影响到了苏南的蚕业生产。苏南蚕业改进者在30年代后才着手对苏南传统的桑树栽培进行改进。改进者首先是对传统的湖桑、鲁桑和荆桑等当地的主要桑树品种进行选育,培植品种更加优良的树种,还结合苏南蚕业生产的特点推广乔木桑,以降低蚕业生产成本。同时开展对蚕种制种专用桑的种植实验与推广。其次在改进桑树品种同时,改进者积极开展桑园管理技术的改进试验,推广改进的桑树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增加桑叶的产量。蚕种育种技术改进是整个苏南蚕业改进过程中,改进者最早关注,改进成效最为明显的环节。苏南蚕种的改进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阶段是1912年到1927年,这是苏南蚕种改进的起步期。1922年之后苏南各县出现了最早一批专业化的蚕种制造场,随后1926-1927大量的蚕种制造场建立。在这一时期日本先进的蚕种育种、人工孵化等技术传入苏南地区,1924年蚕种场开始生产推广第一代杂交蚕种。但由于并没有取得蚕户的信任,改进种在苏南的使用还很有限;第二个阶段是1928年到1933年,这是蚕种改进的大规模展开期。蚕种场大量出现,蚕种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专业的生产使所选育改进蚕种的质量得到改善。由于改进蚕种的优越性及改进者极力的推广,改进蚕种在苏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蚕业发展较为迅速的无锡等地已经基本上完全取缔了土种;第三个阶段是1934年到1937年,这是蚕种统制时期。1934年江苏省规定省内的蚕种由建设厅统一管理,不得自由买卖,蚕种经过蚕丝试验场检验后,按规定价格分配。同时对蚕种场管理更为严格,取缔生产条件不合格的蚕种场。政府通过控制蚕种的生产、分配,来提高蚕种的质量,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无法处理好政府、大的有垄断能力的蚕种生产资本家、小的蚕种生产者及蚕户的利益,造成蚕种供给不足,影响到了蚕业的改进。育蚕是整个蚕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中蚕体发育、成熟直到吐丝成茧,育蚕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蚕茧的质量。民国初期苏南蚕区的育蚕技术依然使用传统的技术,蚕户在育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在蚕室温度、湿度、及病毒环境等的控制方面,很难达到良好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蚕户却大量的求助于鬼神的保佑,导致蚕体的成活率甚至只有30%。1924年江苏省立女蚕校成立推广部,并在无锡堰桥乡设育蚕指导所,首先开展对蚕户的育蚕指导。蚕校通过推行蚕具消毒、稚蚕共育提高蚕体的质量。192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苏南各县蚕区建立了以育蚕指导所、蚕业合作社为体系的育蚕改进体系。此后这种育蚕改进体系在蚕区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指导蚕户改善育蚕技术,但苏南各县由于蚕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育蚕指导效果也不平衡。同样苏南蚕区普遍分散的、小规模的育蚕生产模式并没有改变,蚕户恶劣的生产条件,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育蚕技术改进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育蚕完成后,蚕业生产进入蚕丝生产环节。在传统的苏南蚕业生产模式中,蚕丝生产也是在蚕户自家完成。育蚕完成后,蚕户采用手工或简单的机械,将鲜茧缫制成蚕丝出售,缫丝的机械较为简单。而近代大规模缫丝厂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生产格局。蚕业生产更为专业化,蚕户主要承担了育蚕的过程。缫丝生产从蚕户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规模化的机械生产。机械化生产为了保证稳定的蚕茧供应,就必须对蚕茧进行干燥处理,茧行由此大量出现,承担蚕茧的干燥等工作。1934年国民政府实施茧行统制,要求茧行改进蚕茧烘干设备,鼓励采用新式蒸汽烘茧机,从而加强对茧行管理。而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南地区出现专业的机械丝厂以来,苏南特别是无锡缫丝业在民国时期进入高速发展期,缫丝厂在数量和生产规模上都远超其它地区。苏南丝厂最先采用意大利式的直缫车,此后日本的缫丝车也开始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改进蚕丝生产技术的同时,丝厂和国民政府也着手在上海和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系统,以打破洋行等对中国生丝出口的垄断,扩大苏南所产蚕丝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政府还通过发行政府公债的方式,扶植苏南丝厂。但在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社会混乱的情况下,销售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民国苏南蚕业改进之所以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得益于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改进体系,政府、蚕业企业和学校构成了民国苏南地区蚕业改进的主要动力。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在蚕业改进中扮演了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及实践者的角色。蚕业企业为了获得优质的生产原料,着力蚕种的改进和蚕丝生产技术的提高。蚕业教育在改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南地区的蚕业教育主要有蚕业学校和民众教育下的涉蚕教育两种形式。蚕业学校培养的育种、制丝等人才在民国时期苏南蚕业改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蚕业学校的毕业生在苏南各地设立育种场、育蚕指导所等蚕丝改进机构,是民国时期苏南整个蚕业改进体系中重要的动力之一。民众教育的改进不仅仅涉及到蚕业生产改进,它在更广阔的范围对蚕户进行文化教育。它突破了由于民国时期苏南农村农民文化素质不足,降低对蚕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的限制,将农业生产的改进与农村社会的改进相结合。苏南蚕业改进中形成完整的、多元化的蚕业改进体系,是苏南蚕业改进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也是苏南蚕业改进带给当代农业技术改进的主要启示。在民国苏南蚕业改进中,蚕户本身改进动力的缺乏及政府改进组织效能的低下等是制约苏南蚕业改进成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如何调动农户改进的积极性,实现改进组织的高效率也是当代农业改进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苏南蚕业改进没有突破这个局限,这也从整体上制约了改进效能的发挥。尽管如此,民国苏南蚕业改进的成效还是明显的,对这个改进过程的系统分析,可以还原民国时期苏南蚕业改进的过程,认识到改进中各方所起到的作用,及各个改进系统在农村中的改进实践,这对我国现在的农业技术改进有着借鉴意义。
邓群刚[10](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提出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建设新桑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新桑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近现代太湖流域的自然肥料生态失衡与化肥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前半期:自然肥料为主及地力的维持 |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然肥料生态失衡 |
(一)河泥、水草生态的变化 |
(二)绿肥生态的变化 |
三、1960年代后:以化肥为主导及其生态效应 |
(一)地力衰减 |
(二)水污染 |
四、结语 |
(4)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史料来源 |
2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外蚕丝业的发展概况 |
2.1 晚清中国的蚕丝业发展状况 |
2.1.1 中国传统蚕桑体系的形成过程 |
2.1.2 明清中国蚕桑中心之一——太湖地区 |
2.1.3 明清中国蚕桑中心之二——珠江三角洲 |
2.1.4 中国传统蚕桑技术之精华 |
2.2 十九世纪世界蚕丝业发展及中外交流 |
2.2.1 鸦片战争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 |
2.2.2 十九世纪前后中国的蚕丝出口变缓及原因 |
2.3 世界蚕丝业发展概况 |
2.3.1 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 |
2.3.2 近代科技在欧洲蚕丝业上的运用与国外蚕丝业的兴起 |
2.3.3 微粒子病对世界蚕丝业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的产生 |
2.3.4 日本蚕学改良与超过中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3 欧洲传入的蚕丝生产技术 |
3.1 机器缫丝设备、技艺的引进 |
3.2 蚕书的译制——近代蚕学知识的传入 |
4 日本传入的蚕桑技术 |
4.1 借鉴日本经验兴办蚕桑教育 |
4.1.1 创办蚕业学堂培养专业人才 |
4.1.2 派遣留学生与聘请日本教习 |
4.2 向日本学习养蚕技术 |
4.2.1 改良蚕种 |
4.2.2 翻译日文蚕学书籍 |
4.2.3 学习日式缫丝机 |
5.西方近代蚕桑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及局限 |
5.1 民间对近代缫丝机器的排斥及抵抗 |
5.2 迷信思想阻碍了科学的传播 |
5.3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方面的原因 |
5.4 推广的成本问题 |
6.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河南省主要果桑综合利用价值研究 ——以洛阳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村果桑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果桑资源概况 |
1.2 果桑的综合利用价值 |
1.2.1 桑葚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 |
1.2.1.1 桑葚的营养组成 |
1.2.1.2 桑葚的保健功能 |
1.2.1.3 桑葚的开发利用价值 |
1.2.2 桑叶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 |
1.2.2.1 桑叶的营养成分 |
1.2.2.2 桑叶的保健功能 |
1.2.2.3 桑叶的开发利用价值 |
1.2.3 桑枝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 |
1.2.3.1 桑枝的营养成分 |
1.2.3.2 桑枝的功效 |
1.2.3.3 桑枝的开发利用价值 |
1.2.4 果桑的其他综合利用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三种果桑的植物学特性 |
4.2 三种果桑的植株生长情况 |
4.3 三种果桑的果实形态特征 |
4.4 三种果桑的产量性状比较 |
4.5 果桑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
4.5.1 新鲜桑葚的经济效益 |
4.5.2 观光采摘的经济效益 |
4.5.3 桑葚加工的经济效益 |
4.5.4 桑叶的经济效益 |
4.5.4.1 桑叶茶的经济效益 |
4.5.4.2 桑叶菜的经济效益 |
4.5.5 桑枝的经济效益 |
4.5.6 总经济效益 |
4.6 三种果桑的产品前景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果桑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 |
5.2.1.1 果桑的旅游观光模式 |
5.2.1.2 果桑的深加工模式 |
5.2.2 果桑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5.2.2.1 桑葚耐贮性差 |
5.2.2.2 桑葚采摘用工量大 |
5.2.2.3 桑葚产业对加工业的依赖性极大 |
5.2.2.4 果桑极易暴发菌核病 |
5.2.3 解决问题的措施 |
5.2.3.1 紧跟时代步伐,发展果桑生态旅游 |
5.2.3.2 切实做好桑葚菌核病预防 |
5.2.3.3 将果桑园规划在空气湿度小的区域 |
5.2.3.4 合理栽培 |
5.2.3.5 科学规划 |
5.2.3.6 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 |
5.2.3.7 加强果桑食品管理和产品的不断更新 |
5.2.3.8 实行“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合经营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小蚕共育主要技术措施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共育场所及相关准备 |
1.1 建立小蚕专用蚕室 |
1.2 良好的小蚕专用桑园 |
1.3 成立一个技术指导小组 |
2 规范小蚕共育技术措施 |
2.1 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 |
2.2 精心饲养及管理 |
2.3 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
2.4 给桑合理均匀 |
2.5 加强眠起处理 |
2.6 及时淘汰弱小蚕、迟眠蚕及病蚕 |
2.7 注意蚕期消毒和卫生习惯 |
3 改进建议 |
3.1 选用优良的蚕品种 |
3.2 重视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 |
3.3 防止蚕儿农药中毒 |
3.4 桑叶的消毒 |
3.5 严防病原的扩散和传染 |
3.6 发蚕时间要适宜 |
(7)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
1.1 鳞翅目害虫虫口密度居高不下 |
1.2 枝干病虫害呈上升趋势 |
1.3 桑花叶型萎缩病局部上升 |
1.4 桑疫病发生较为普遍 |
1.5 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
2 桑树病虫的发生原因 |
2.1 自然因素 |
2.2 人为因素 |
3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目的与意义 |
4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4.1 农业防治 |
4.1.1 加强检疫。 |
4.1.2 加强栽培管理。 |
4.2 物理防治 |
4.3 生物防治 |
4.4 化学防治 |
4.4.1 加大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力度。 |
4.4.2 改革病虫害防治体系, 开展联防联治。 |
4.4.3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
(8)湖州市桑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果桑产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
前言 |
1.1 我国果桑的历史及现状 |
1.2 桑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3 果桑的资源状况 |
1.3.1 果桑品种资源研究现状 |
1.3.2 果桑深加工产业及技术现状 |
1.3.3 现代高效生态果桑园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二章 浙北地区果桑母本园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品种性状 |
2.3 讨论 |
第三章 叶果兼用桑品种的引进和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物候期调查结果 |
3.2.2 产果表现 |
3.2.3 产叶量及叶质调查 |
3.2.4 农艺性状 |
3.2.5 抗冻害,抗寒潮的调查 |
3.3 结论 |
第四章 桑果深加工开发利用技术 |
4.1 桑果汁加工 |
4.2 桑果酒开发 |
4.3 桑椹蜜饯开发 |
4.4 花青素加工 |
4.5 讨论 |
第五章 桑果产业前景与发展对策 |
5.1 现阶段湖州农业发展背景 |
5.1.1 国际背景 |
5.1.2 国内背景 |
5.1.3 湖州社会发展背景 |
5.2 现阶段产业背景 |
5.2.1 国内外产业背景 |
5.2.2 湖州蚕桑产业现状 |
5.3 湖州果桑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5.3.1 果桑栽植概况 |
5.3.2 果桑销售、加工及效益分析 |
5.3.3 发展果桑产业的有利条件 |
5.3.4 果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果桑产业发展对策 |
5.4.1 制定规划 |
5.4.2 政策扶持 |
5.4.3 招商合作 |
5.4.5 果桑产业与休闲观光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民国苏南蚕业生产改进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苏南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近代苏南蚕业的迅速发展 |
一、近代中国生丝出口的激增 |
二、近代苏南大规模蚕业生产的发展 |
三、近代无锡苏南蚕业中心的确立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蚕业危机的显现 |
一、蚕丝出口的减少 |
二、苏南蚕丝生产遭受打击 |
三、蚕业危机对苏南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苏南蚕业改进的起步 |
第二章 植桑生产改进 |
第一节 苏南优质桑树种植的推广 |
一、苏南植桑的发展 |
二、桑树产叶量的变化——桑树管理技术变化的反映 |
三、优质桑树苗的推广 |
四、政府指导下的桑树苗配发 |
第二节 桑树种改进 |
一、苏南传统桑树品种 |
二、优质桑树品种的选育 |
三、专用桑的推广 |
第三节 桑树栽培技术改进 |
一、苏南桑树培植技术及改进的起步 |
二、民国苏南桑树整枝技术改进 |
三、桑树施肥的改进 |
四、桑树虫害防治技术改进 |
第三章 蚕种育种改进 |
第一节 早期蚕种改进(1912-1927) |
一、苏南土种生产 |
二、蚕种科学育种技术的传入 |
三、苏南专业蚕种场的建立 |
四、早期蚕种改进成效 |
第二节 蚕种改进的全面开展(1928-1933) |
一、蚕种业的大规模发展 |
二、蚕种育种技术的提高 |
三、蚕种业的管理 |
第三节 蚕种统制与蚕种改进(1934-1937) |
一、蚕种统制的实施 |
二、蚕种统制下的蚕种生产 |
三、蚕种统制对苏南蚕业改进的影响 |
第四章 育蚕生产改进 |
第一节 苏南育蚕改进的发轫 |
一、民国前期苏南育蚕技术概况 |
二、育蚕技术改进的起步 |
三、育蚕技术改进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苏南育蚕指导所的育蚕指导 |
一、育蚕指导体系的完善 |
二、蚕业统制下的育蚕指导 |
三、蚕业统制下指导所的育蚕改进效果 |
第三节 育蚕合作与育蚕改进 |
一、民国农村合作与农业改进 |
二、育蚕合作的广泛建立 |
三、育蚕合作的资金支持 |
四、苏南育蚕合作社的案例研究 |
第五章 丝茧生产改进 |
第一节 茧行管理及蚕茧处理技术改进 |
一、苏南蚕茧生产 |
二、茧行管理 |
三、蚕茧处理技术改进 |
第二节 缫丝生产改进 |
一、苏南土丝生产 |
二、苏南厂丝生产发展 |
第三节 民国政府对丝业的救济 |
一、苏南传统蚕丝销售体系改进 |
二、财政、税收救济 |
第六章 民国苏南蚕业改进体系及成效分析 |
第一节 苏南蚕业改进体系的分析 |
一、政府对蚕业改进的推进 |
二、苏南新士绅参与蚕业改进 |
三、工业资本的蚕业改进 |
第二节 苏南蚕业教育与蚕业改进 |
一、蚕业学校与苏南蚕业改进 |
二、苏南民众教育与蚕业改进 |
第三节 苏南蚕业改进成效的分析 |
一、苏南蚕业改进的成效 |
二、苏南蚕业改进成效的特征 |
三、制约苏南蚕业改进成效的因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资料介绍 |
五、概念说明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
第三节 生态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小结 |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
第四节 多种经营 |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
小结 |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
小结 |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建设新桑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戏剧建设与群众运动的交融共生——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J]. 郑立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7)
-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近现代太湖流域的自然肥料生态失衡与化肥使用[J]. 吴俊范. 鄱阳湖学刊, 2020(01)
- [4]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D]. 张艳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河南省主要果桑综合利用价值研究 ——以洛阳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村果桑园为例[D]. 刘晓颖.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小蚕共育主要技术措施及改进建议[J]. 章韶光. 蚕学通讯, 2015(04)
- [7]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 叶德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8]湖州市桑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玉峰. 浙江大学, 2012(02)
- [9]民国苏南蚕业生产改进研究(1912-1937)[D]. 胡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10]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