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重点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

北京今年将重点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

一、北京今年大气重点治理颗粒物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刘彪[1](2021)在《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臭氧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加之臭氧污染的危害性极大,使之受到了广泛关注,臭氧污染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臭氧污染在城市中的特征及来源具有重大实际意义。本论文选择我国东北腹地某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城市臭氧污染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前体物来源进行研究,并提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以期能为我国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防控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东北地区臭氧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分析臭氧污染小时变化规律和年度变化规律,得出臭氧浓度小时变化呈“单峰型”趋势,峰值出现在下午15:00时左右;年度变化规律亦呈“单峰型”趋势,臭氧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候因素会对臭氧污染的生成造成很大的影响,总体上,较强的太阳辐射、较高的温度、相对较低的湿度以及较小的风速,有利于臭氧污染生成;研究臭氧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之间的关系发现,臭氧与氮氧化物呈正相关关系,和颗粒物呈反相关关系。以城市中VOCs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的臭氧生成潜势法来估算VOCs转化生成O3的能力,得出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量为26.5μg/m3,烯烃类的臭氧生成潜势量最大(18.5μg/m3),占70.1%,其次是烷烃类(5.2μg/m3)和芳香烃类(2.4μg/m3),分别占19.8%和10.1%。总体上臭氧生成潜势表现为:烯烃>烷烃>芳香烃。绘制了EKMA等值曲线,确定城区范围内,O3污染为VOCs主导控制,控制臭氧污染应重点控制VOCs的排放、尤其是烯烃的排放。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VOCs污染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来源中油气挥发源贡献23.2%,植物排放源贡献10.0%,工业生产源贡献50.6%,交通移动源贡献5.7%,溶剂使用源贡献10.5%。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物防治相关的政策标准,结合该城市对臭氧污染防治的具体办法,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建议。一是开展行业企业精准减排,抓好产业园区和企业群管理;二是大力开展源头替代,深化工艺技术改革;三是加强VOCs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宣传,组织企业开展VOCs的自行监管;四是推动燃煤锅炉执行更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五是编制东北地区城市重污染天气VOCs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

徐言[2](2021)在《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背景以及气溶胶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卫星遥感气溶胶的发展历程,利用卫星遥感宏观观测分析我国气溶胶十年间的主要分布位置,以此确定研究区为北京市;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基数据,根据季节详细分析北京地区各物理、光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十年间的气溶胶类别以及辐射效应变化;最后结合气象资料利用HYSPLIT模型,采用后向轨迹模式聚类、潜在源分析等方法,按季节分析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分别就六大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及CO)的浓度变化规律模拟潜在污染源,为北京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北京地区AOD平均值2006年最高为0.97,2009年最低为0.70,十年间总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地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84.3±11.52 w/m2,大气气溶胶年平均辐射强迫值为50.96±10.02 w/m2,大气层顶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33.34±3.65 w/m2。十年间北京地区主要为粗模态与细模态混合存在,主要为强吸收性和中吸收性细模态大气颗粒物,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粗模态大气颗粒物,吸收与非吸收的混合型大气颗粒物中非吸收性粗细大小混合颗粒物同样较少。大气颗粒物以前向散射为主,散射相函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变化中,春季粗、细模态气溶胶粒子散射吸收的变化最多,其中吸收性混合型以及粗模态颗粒物占40%。夏季主要是非吸收性细粒子和弱吸收性细粒子气溶胶为主,四季当中强散射型细粒子含量为季节最高,受高温高湿影响O3含量明显增多。秋季的混合型气溶胶粒子少于春季,冬季由于城市供暖燃烧吸收型颗粒物增多,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气溶胶颗粒物。西北远距离输送一直贯穿四季,除夏季对北京地区影响较弱以外,其他季节的远距离输送基本均来自西北方向。本地源以及近距离输送在夏季和秋季占比较大。秋季和冬季西北远距离输送为主要风向,秋季轨迹污染物浓度最高。其中北京地区六项污染物PM2.5年平均值为80μg∕m3;PM10年平均值117μg∕m3。SO2年平均15μg∕m3;NO2年平均值54μg∕m3;O3年平均值为59μg∕m3;CO年平均1.2μg∕m3。一天当中SO2和O3约在中午或下午达到峰值,除SO2和O3之外其他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均是从下午15点之后直至夜间浓度逐渐升高到峰值。全年SO2、CO几乎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浓度月变化规律均为夏季低冬季高。春季PM10主要来自于外蒙古国,PM2.5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近距离输送,而NO2和O3的污染输送也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夏季同样受石家庄南部区域近距离污染较多,远距离输送占比最少。PM10污染轨迹条数仅有PM2.5的一半。秋季虽然由京津翼南部近距离污染的轨迹最多,多为清洁轨迹,但来自这个方向的污染轨迹浓度较高,且主要NO2污染来自这个方向。秋季易受蒙古国东部大气颗粒物影响,这个方向传输的PM10约占PM2.5的一半,O3主要来自这个方向。冬季轨迹主要来自西部以及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这个方向的污染物主要为PM2.5,且浓度较高,其次PM10,冬季NO2远距离输送显着。近距离输送轨迹仅占22.78%,并且多为清洁轨迹。WPSCF与WCWT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对北京贡献较大的污染源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结果能够互相验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在污染产生过程中,周边城市的工业排放以及车辆、供暖燃烧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人为活动污染控制不可忽视,因此,关注周边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加强控制人为排放,并且关注西北方向远距离污染物输送,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这对后续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污染防控以及制定相应的大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郑凌霄[3](2021)在《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能源消费的数量以几何级数的形式激增,跃居世界首位。随着居民购买能力的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提到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工业污染,但是现在的环境污染形式日益多样化,变成了由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居民日常生活污染组成的复合型污染。从2012年冬天开始,全国各地频发的雾霾污染,不仅大大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而且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也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全球雾霾污染的“重灾区”,治理雾霾污染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雾霾污染所具有的复合型、空间溢出性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理的难度,这就使得雾霾污染的治理成为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及理论,对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后文进行雾霾污染协同治理分析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认识到相邻地区的雾霾污染存在空间的溢出性、关联性,才能使各地政府有进行跨域合作的动因。其次,在充分认识到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关联非线性、动态演变特点的前提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当前中央政府对雾霾污染治理高度重视的形势下,重点研究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对当地雾霾污染治理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某个地方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否会对相邻地区的雾霾污染治理产生影响?引起雾霾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基于跨域理论运用博弈方法,研究不同情形下区域联盟内相邻地方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进行模拟仿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在雾霾污染协同治理中的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排污企业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而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主体,进一步研究三个有限理性主体在参与雾霾污染协同治理工作的协同收益与支付的治理成本,以期为能够更好地进行雾霾协同治理工作提供好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构建了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对雾霾污染研究的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指出由于雾霾的高区域性、高流动性的特点,使得其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有效推进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合作治理,因此构建横向跨域协同治理理论;同时,雾霾污染本身存在的公共性、外部性特点,其治理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利益,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雾霾污染治理主体的利益共同点及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纵向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因此,为切实提高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效果,基于跨域治理和协同治理视角,本文提出了横向跨区域协同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相结合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研究雾霾污染协同治理问题,形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特点分析。首先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基本态势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指出我国的雾霾污染整体上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性特点,并从年度、季度、月度三个时间尺度对2014年后的雾霾污染的现状进行重点分析。然后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创建了空间邻接矩阵、反距离矩阵、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对我国省域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根据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莫兰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分析探讨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布局、空间集聚性特点。从全局来看,不管是空间邻接矩阵(0-1矩阵)还是反距离矩阵或者是经济距离权重矩阵,雾霾污染的全局莫兰指数都通过了1%的显着性水平检验,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雾霾污染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从局部来看,我国80%以上的省市都处于莫兰散点图的第一、三象限,说明大多数地区都是空间正相关,只有很少比例的省份处于第二、第四象限。山西、陕西、湖南等省份会有所变动,其他绝大部分省份变动情况较少,因而这进一步说明全国各省市的雾霾浓度也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而且从长期来看,具有稳定性。第三,中国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本部分采用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全样本、区域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分析。子样本分析中分别按照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组,按我国2000—2012年和2013—2017年进行时间异质性分组。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系数显着为负,环境规制水平越高,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越好,但环境规制的空间滞后项虽然也为负,却不显着,影响效果可以忽略,这说明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没有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加强环境规制,对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没有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着的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还没有出现;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没有显着降低雾霾污染的水平;人口密度的加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加大道路长度为目标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可能会引起雾霾污染问题;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会使得雾霾污染水平程度加深。分时间来看,2000-2012年期间,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较为显着,有效地抑制了雾霾污染;但2013—2017年期间,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不显着。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环境规制对东部、中部地区抑制作用明显,对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不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第四,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博弈研究。基于雾霾污染的跨域联合治理,采用微分博弈方法,根据区域联盟内雾霾污染治理时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三种情形,分别为区域联盟内某地雾霾污染事件的发生,仅对雾霾发生地政府的政治成本产生影响,对另一地政府没有影响;区域联盟内某地雾霾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雾霾发生地政府的政治成本产生影响,对另一地政府也会带来政治成本损失;引入监督、考核、惩罚机制,分别建立微分博弈模型,并两两对比分析。发现各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努力程度都与自己支付的治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进行对比,发现第二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都小于第一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这意味着各治霾主体在协同治霾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通过对第二种情形和第三种情形的对比,发现第三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都大于第二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这意味着引入监督、考核、惩罚机制后,可以提高治霾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治霾协同收益。第五,地方政府与企业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博弈研究。基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积极主动治理雾霾的主观能动性差、过度依赖政府力量”的现实背景,对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雾霾污染协同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的长期演化稳定策略会受到企业治理成本、获得的协同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地方政府协同收益与惩罚力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第六,地方政府、企业及公众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研究。通过对雾霾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主体,基于有限理性而采取的不同策略和行动,构建三方主体共治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在长期反复的博弈中不断调整的策略,最终形成(公众积极参与、企业减排达标、地方政府严格监督)的理想策略。通过对单种群纯策略、混合策略均衡稳定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单种群纯策略的均衡稳定性不仅与影响各个主体自身策略的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受到其他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三方共治的雾霾污染治理情景中,不管最初地方政府是否监管,企业是否减排达标,只要公众愿意积极参与治理行动,此时三方主体将全部参与到雾霾污染治理行动中,进而雾霾污染治理将会得到显着改善,进入稳定和良性循环状态;反之,当系统处于不良情景下,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或支持,企业或者公众都不会有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动力,从而系统会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最终雾霾污染治理将陷入“公地悲剧”的状态。在三方主体以一定的概率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情景下,通过分析影响各主体决策参数的敏感度,我们发现企业与地方政府在进行策略选择时,他们的行动方向具有一致性,因此只要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起来,通过对公众进行有效引导,保障公众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切身利益,鼓励公众行使第三方监管权利,就可以最终形成三方共治的良好状态。该论文共有图17幅,表32个,参考文献242篇。

韩菲[4](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左欣[5](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以细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质量以及人体健康,并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着辐射收支,逐渐成为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我国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复合污染特征,污染物的区域传输特性为我国空气质量的监管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依靠地面监测、模式模拟等传统方法模拟精度低、单一方法评价能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充分考虑卫星遥感观测范围广、重访周期短、数据质量高的优势,结合地面监测数据、ERA 5再分析资料、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后向轨迹数据、大气立体监测走航数据等建立了一套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方法,对大气细颗粒物区域传输事件识别、传输通道重构、水平传输特性、垂直扩散特性等内容展开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本研究以日本气象厅发射的Himawari-8静止卫星AHI(Advanced Himawari Imager)传感器数据为基础,实现了考虑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的逐小时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并以AERONET 1.5数据为真值进行精度验证工作,得到本论文使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在华北平原两个站点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84,0.83。进一步的本研究结合风速、风向、相对湿度、大气边界层高度等气象资料通过地理加权回归算法进行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高精度估算(小时级相关系数0.84,日级相关系数0.87),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遥感数据。本文提出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污染像元时空连续性变化进行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事件识别,有效识别出2019年华北平原地区发生26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事件,且高发于冬春季。进而提出基于高频次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的污染传输通道重构方法,据此方法有效重构了2019年污染物区域传输高发时段整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通道,并且对污染物传输通道覆盖的横向距离与纵向距离进行准确的分析;为对污染物传输通道所在高度层进行识别,本研究提出以HYSPLIT后向轨迹为基础,模拟不同高度层气流并进行轨迹聚类,对比整层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分析污染气团所在高度层。本研究以污染传输通道重构、污染气团传输速度计算为基础进行细颗粒物水平传输特性分析,通过对比不同高度层污染物扩散时间变化差异进行垂直扩散特性分析。并进一步引入大气立体走航探测技术,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过程进行实时追踪。通过激光雷达进行污染物浓度剖面数据获取,并结合遥感数据、后向轨迹数据等对污染来源、污染高度进行动态监测。在定点垂直探测过程中,结合车载气象仪探测的气象数据以及微波辐射计探测的廓线数据,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原因进行初步探索。通过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方法,可以对各地空气污染以及区域传输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与分析,为制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政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与参考依据。

李峰[6](2021)在《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市为例》文中认为2015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转折年,全国多地大范围大面积的雾霾深深揪动着人民的心,公众迫切期待着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党中央开始谋划全局性的生态文明体质改革,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列入到“三大攻坚战”之中,更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最早提出的攻坚战,无疑受到广大人民最广泛的关注。为此,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各级政府均制定并严格执行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计划与攻坚方案,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明确了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具体减排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从逐年改善的大气环境数据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证实。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执法人员对政策的过渡解读,宁愿“一刀切”也不愿承担一点风险的态度等,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良性发展。T市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工业较发达,经济实力雄厚,曾获得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多个荣誉称号。T市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与工业基础,煤化工、焦化、砖瓦、玻璃制造等重污染企业在T市经济布局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几年,通过T市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已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效。但笔者在对T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发现,该市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权责界定不清晰、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执法监管力度不足,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影响着T市大气环境的良好有序发展。本文将以T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及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T市制定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及政策执行现状,在政策执行互动理论、史密斯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探究T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提出适用于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有效对策建议,有力促进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程萌田[7](2021)在《北京大气水溶性无机盐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政策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细颗粒物在线捕集-化学成分分析系统(RCFP-IC)对北京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盐进行了为期17年(2004-2020年)的实时观测,并对其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对政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北京大气总水溶性无机盐(WSII)质量浓度2004-2020年整体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WSII在17年间质量浓度均值为53.9±20.9mg/m3,其中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二次无机盐,SIA)的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0.1±10.6mg/m3、10.2±5.2mg/m3和14.4±5.0mg/m3。WSII质量浓度最高值(106.6±70.8mg/m3)出现在2014年;质量浓度最低值(30.2±13.0mg/m3)出现在2020年。2014-2020年,WSII质量浓度年均下降12.7mg/m3,其中,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质量浓度年均下降值分别为4.6mg/m3、3.1mg/m3和3.5mg/m3,下降率分别为86%、71%和71%。SIA际季节变化趋势差异显着。硫酸盐质量浓度在2004-2020年间呈下降趋势,春夏秋冬下降率分别为30%、28%、98%和68%,其中秋季下降率最高,冬季次之。硝酸盐质量浓度在2004-2020年间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上升率分别为57%、4%、17%和87%,其中冬季上升率最高,春季次之。铵盐质量浓度在2004-2020年间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上升率分别为55%、12%、4%和81%,其中冬季上升率最高,春季次之。SIA统计日变化呈单峰型,且日变化形态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硫酸盐春季日变化形态最明显,峰值出现在正午,峰值主要来源于对流输送。硝酸盐夏季单峰型日变化形态最清晰,峰值出现在10:00,峰值来源于交通早高峰。铵盐夏季单峰型日变化形态最清晰,峰值出现在10:00,峰值来源于交通早高峰。亚硝酸盐日变化显示其对昼夜变化敏感。亚硝酸盐峰值出现在清晨,谷值出现在下午,其峰值和谷值出现时间随季节不同,夏季峰值出现在5:00,谷值出现在16:00;冬季峰值都出现在7:00,谷值出现在14:00。为研究北京局地大气水溶性无机盐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响应,利用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模型对北京大气气团来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气气团主要分为5类,分别为西北气团(20%)、偏北气团(35%)、长距离高空气团(3%)、东北气团(10%)和偏南气团(31%)。各气团影响下北京WISS质量浓度均值依次为71.4±26.6mg/m3、36.4±14.1mg/m3、68.9±28.1mg/m3、43.7±14.8mg/m3和73.1±25.0mg/m3。其中污染程度最高的气团为偏南气团,清洁程度最高的气团为偏北气团。选取偏南气团作为北京局地气团研究其影响下大气水溶性无机盐的变化对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响应。北京局地2004-2020年SIA中降幅最大的是硫酸盐,硫酸盐质量浓度年均值最高为41.6mg/m3,最低值为4.1mg/m3,浓度降低10倍。严格的限煤措施导致硫酸盐的大幅下降。机动车相关控制措施并未取得显着成果,硝酸盐在整个观测期呈上升趋势,2004-2020年间北京局地硝酸盐质量浓度上升27%。临时管控措施对SIA峰值削减作用显着。2013年1月重污染、“APEC蓝”和北京首个大气污染红色预警三类个例分析表明,北京局地重污染起源自周边输送,加强于本地排放。临时管控措施对重污染峰值削减可达60%以上。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执行是否到位影响到减排工作40%的效果。

叶壮[8](2021)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冬季PM2.5来源解析研究》文中认为空港新城位于西安以北的西咸新区,紧紧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致力于充分发挥空中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论文采用北杜街办国控站点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空港新城近三年的大气污染特征,通过对空港新城常规站点(北杜街办和文管所站)开展冬季PM2.5观测,分析了样品中的19种元素以及有机碳、元素碳组分和8种品类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内部组成,利用PMF模式对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空港新城PM2.5管控对策。具体结论如下:(1)空港新城的空气污染形势仍较为严峻。从2017-2019年,空港新城的优良天中为“优”的天数呈现逐步增加,占比从7.2%增加至10.0%,“良”天数先减后增,但是2019的污染天气数量却相比2017和2018年有所增加。2019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相比2018年,经从17天增加至35天,增加了5%。在污染天数较多一、二月份,PM10与PM2.5的浓度有较大上升,颗粒物浓度也表现出连续上升的趋势。因此,针对秋冬季污染天气期间的研究分析和管控还应继续深入和加强。(2)在本观测期间,新城的空气质量总体略好于西安市平均水平。在本项目观测期间,空港新城的优良天数相比西安市要多1天,轻度污染较西安市多2天,中度污染较西安市少3天。观测期间,PM2.5的平均浓度介于为74.3±41.0μg/m3之间,这一水平基本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里面所规定的“PM2.5二级标准要求”相符合。(3)PM2.5观测分析显示:经过二次反应生成的无机气溶胶对空港新城冬季PM2.5的贡献比例最高,浓度占比超过了40%,因为NO3-、SO42-离子水平以及SO2和NO2在空港新城大气中的含量都比较高;PM2.5中含碳组分OC与EC的相关性较高,表明检测样本中,污染颗粒物来自一次排放的燃烧源对空港新城大气PM2.5贡献较高。NO3-/SO42-比值在北杜街道办和文管所分别为1.57和1.62,其比值均大于1,说明PM2.5的来源中,移动源比固定源贡献了更多的污染排放,但北杜站点和文管所站点显示的差别较大,分别为7.1%和12.3%。煤炭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对北杜站点的贡献值为24.6%,对文管所站点的贡献为20.9%。由于生物质燃烧而排放的颗粒物等对两个站点的贡献差别不大,都基本接近10%,扬尘源对北杜站和文管所站点的贡献为别为8.6%和12.5%。(4)以PM2.5为治理重点的空港新城大气污染防控实践。由本次PM2.5源解析可以得出,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生物质燃烧污染排放和扬尘污染是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其中燃煤排放污染是空港新城PM2.5的第二大来源,因此要加强散煤燃烧的管理,积极落实新区“无煤区”的能源结构政策,加强宣传,严格管控,杜绝本辖区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排放。生物质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与当地农村大量使用树枝、秸秆等生物质燃烧炊事,和田间杂余秸秆清理式燃烧有关,因此要持续加强清洁能源进村入户,同时推广田间秸秆的再生利用技术,减少野外焚烧,做好环保宣传,降低生物质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机动车源应通过道路检测、排放检测、提高油品质量、减少车辆怠速等方式降低尾气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必须进行烟气检测,合格后后方能进场使用。辖区的扬尘源主要来自于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针对建筑扬尘要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道路扬尘要持续加强道路湿扫保洁,加强破损道路修补维护,渣土车禁止冒尖装载,严格做好进出场冲洗,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排放。

郭黎[9](2021)在《2015-2019年湖北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利用2015—2019年湖北省1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重点城市气象因子数据以及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研究了湖北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子特征以及空气污染传输特征。结果表明:1.2015—2019年湖北省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2018年为5年中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2019年有小幅反弹。针对各项污染物,2015—2019年PM2.5、PM10、NO2、SO2、CO年平均浓度整体表现为降低的变化趋势,而O3年平均浓度则呈现明显上升的变化趋势。湖北省空气质量空间分布特征显示,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PM2.5浓度中部地区最重、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优,O3浓度东部地区最重、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优。2.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向风速对空气质量有明显的相关作用。降水对空气污染物有清除作用,但是在不同量级降水条件下作用不一致;在低湿度条件下湿增长作用明显,在高湿度条件下清除作用明显;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光化学反应更加活跃,导致O3浓度的明显升高;日照时数对光化学反应有明显相关性,与O3浓度呈显着正相关;风向风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3.后向轨迹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来对湖北造成高浓度PM2.5污染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或偏西方向的长距离输送,而造成高浓度O3污染的气团主要来自偏东方向或东北方向,同时还有近距离的局地污染物累积;此外从浓度权重分析上发现,PM2.5浓度权重大值区逐年收缩,而O3浓度权重大值区逐年增大。重污染个例分析发现,湖北省PM2.5污染过程存在两条明显的传输通道,且都起源于襄阳地区,而O3污染过程则不存在传输通道,各城市O3浓度同步增长。

陈雪[10](2021)在《2013-2019年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及空气问题已经一跃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各大城市都已经开展了空气治理工作,兰州市同样如此,兰州市纵深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但是制约兰州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内外不利因素依然突出。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物的时间变化特征,为大气污染防治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兰州市2013-2019年兰州市空气自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物的变化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及研究。通过利用AQI综合指数评价和污染物的分担率,确定区域近年来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变化情况;利用分析污染物各年浓度数据的变化特征,研究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兰州市空气质量,观察污染物浓度动态变化,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来研究两者的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结合研究时段内的气象、社会等经济资料,并且进行相应的关联计算,从而确定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9年间,2019年兰州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最低值,表明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从分担率来说,兰州市空气综合指数贡献率最大的是PM10和PM2.5,从单项指数大小来说,主要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但是O3和NO2的单项指数近年来大幅度增长,增长率超过60%,并且,以NO2和O3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气在超标天气中占比逐年增加,说明兰州市大气污染已不再是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而是转变成了复合型污染类别。在分析兰州市整体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中发现,PM10、PM2.5以及SO2的浓度均在下降,特别是后两种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PM10的浓度虽然也在下降,但是相对缓慢。NO2、CO和O3的变化趋势都呈上升趋势。NO2和CO的上升趋势不显着;O3的上升趋势有显着意义。因此,PM10、PM2.5、NO2和O3四项污染物将是今后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的重点。除此之外,六项空气污染物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秋季的臭氧污染日益凸显且呈现区域性、早发型的明显特点,成为超标天数占比最多的污染因子;冬季细颗粒物仍占据主导;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成为拉高综合质量指数,拉低城市排名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夏季臭氧超标和冬季颗粒物超标的主要因子。最后,根据兰州市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对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提出靶向治污,精准施策等建议。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兰州市大气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清晰并正确的认识兰州市大气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有效突破兰州市大气污染的“顽疾”,从而改善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科学研究2013-2019年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对今后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北京今年大气重点治理颗粒物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今年大气重点治理颗粒物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臭氧的性质
        1.1.2 臭氧污染形成及其危害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的方法和设备
    2.1 研究地域自然地理概况
    2.2 监测站点选择
    2.3 监测数据分析
    2.4 选用的仪器设备
第3章 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目标城市臭氧污染现状
    3.2 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3.2.1 臭氧污染日变化规律
        3.2.2 臭氧污染月变化规律
    3.3 臭氧污染与影响因素分析
        3.3.1 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臭氧污染与氮氧化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臭氧污染与颗粒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臭氧污染生成潜势研究及污染控制区分析
    4.1 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4.1.1 VOCs组分分析
        4.1.2 臭氧生成潜势(OFP)计算方法
        4.1.3 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分析
        4.1.4 烯烃对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4.2 臭氧污染控制区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5.1 VOCs来源解析
    5.2 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5.2.1 我国大气污染物政策标准发展历程
        5.2.2 研究地域臭氧污染治理手段
        5.2.3 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建议
    5.3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6.2.2 对未来臭氧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研究成果
致谢

(2)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基及卫星气溶胶遥感研究基础
    2.1 气溶胶定义
        2.1.1 气溶胶的类别及来源
        2.1.2 辐射效应
    2.2 AERONET地基遥感
        2.2.1 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介绍
        2.2.2 地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计算方法
    2.3 卫星遥感气溶胶概况
        2.3.1 气溶胶遥感技术发展
        2.3.2 气溶胶遥感反演原理
        2.3.3 气溶胶研究难点
    2.4 卫星遥感宏观观测我国气溶胶十年间分布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地区气溶胶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分析
    3.1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物理特性分析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
        3.1.2 Angstrom参数
        3.1.3 气溶胶谱分布
        3.1.4 物理特性年变化分析
    3.2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3.2.1 细颗粒比例
        3.2.2 单次散射反照率
        3.2.3 复折射指数
        3.2.4 不对称因子
        3.2.5 散射相函数
    3.3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类别分析
    3.4 北京地区十年间直接辐射强迫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污染特征及潜在源模拟分析
    4.1 HYSPLIT模式
        4.1.1 理论基础
        4.1.2 轨迹聚类及六大污染物变化特征
        4.1.3 污染输送潜在源模拟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分析
    2.1 文献综述
    2.2 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雾霾污染空间特征分析
    3.1 中国雾霾污染的态势分析
    3.2 中国省域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1 问题描述
    4.2 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选择及机理分析
    4.3 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博弈
    5.1 问题描述
    5.2 博弈模型的构建
    5.3 微分博弈分析
    5.4 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地方政府与企业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6.1 问题描述
    6.2 博弈模型的构建
    6.3 演化博弈分析
    6.4 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地方政府、企业与公众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7.1 问题描述
    7.2 博弈模型的构建
    7.3 演化博弈分析
    7.4 演化结果的情景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创新
    8.4 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环境税的产生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分析
    1.5 创新点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大气污染规制
        2.1.2 环保税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4.1.1 研究方法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1.4 结果与讨论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4.2.1 研究方法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2.5 结果与讨论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5.1.3 基准回归结果
        5.1.4 稳健性检验
        5.1.5 机制检验
        5.1.6 结果与讨论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5.2.1 理论假设
        5.2.2 实证过程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5.2.4 安慰剂检验
        5.2.5 机制检验
        5.2.6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6.2 对策建议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致谢

(5)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细颗粒物浓度遥感估算研究现状
        1.2.2 大气细颗粒物区域传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文章架构与章节安排
        1.4.1 文章架构
        1.4.2 章节安排
第2章 基础数据及相关理论
    2.1 前言
    2.2 卫星遥感数据介绍
    2.3 地面监测数据介绍
        2.3.1 空气质量地面监测数据
        2.3.2 气溶胶信息地面监测数据
    2.4 再分析资料介绍
    2.5 后向轨迹数据及相关理论
        2.5.1 聚类分析方法
        2.5.2 潜在源贡献因子方法
    2.6 大气质量走航立体监测理论
        2.6.1 大气立体监测走航车概述
        2.6.2 车载气象仪监测原理
        2.6.3 车载微波辐射计监测原理
        2.6.4 车载激光雷达监测原理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卫星遥感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监测方法
    3.1 前言
    3.2 基于N维代价函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3.2.1 N维代价函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算法原理
        3.2.2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示例分析
        3.2.3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精度验证
    3.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算法的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估算
        3.3.1 地理加权回归算法原理
        3.3.2 地理加权回归算法输入数据预处理
        3.3.3 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估算结果示例分析
        3.3.4 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估算结果精度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方法
    4.1 前言
    4.2 区域传输事件识别与传输通道重构
        4.2.1 大气污染区域传输事件识别
        4.2.2 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构
    4.3 区域传输污染物水平传输特性分析
        4.3.1 污染物水平传输速度分析
        4.3.2 大气立体监测污染物水平传输分析
    4.4 区域传输污染物垂直扩散特性分析
        4.4.1 遥感监测污染物扩散时间对比
        4.4.2 大气立体监测污染物垂直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方法的实例化探索
    5.1 前言
    5.2 2019年9月华北平原大气污染事件探索
        5.2.1 案例概述
        5.2.2 污染传输通道重构
        5.2.3 区域传输污染物水平传输特性分析
        5.2.4 区域传输污染物垂直扩散特性分析
    5.3 2020年9月华北平原大气污染事件探索
        5.3.1 案例概述
        5.3.2 区域传输多源数据探测过程
        5.3.3 重点区域污染传输通道重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成果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方政府
        2.1.2 大气污染
        2.1.3 大气污染治理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政策执行互动理论
        2.2.2 史密斯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情况
    3.1 T市基本情况
        3.1.1 T市市情
        3.1.2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情况
    3.2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的现状
        3.2.1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政策
        3.2.2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措施
    3.3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工作取得的成效
        3.3.1 T市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工作进展情况
        3.3.2 T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3.4 小结
第四章 T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T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1.1 多头治理问题突出
        4.1.2 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
        4.1.3 执法监管力度不足
        4.1.4 公众参与度不高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策体制不健全
        4.2.2 环保意识不到位
        4.2.3 执法理念落后
        4.2.4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4.3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5.1 德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经验
        5.1.1 思想认识到位
        5.1.2 方案制定到位
        5.1.3 预测预警到位
        5.1.4 预案执行到位
        5.1.5 责任落实到位
    5.2 伦敦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经验
        5.2.1 建立完备明确的政策法规体系
        5.2.2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5.2.3 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
    5.3 经验总结及借鉴
        5.3.1 强化思想认识
        5.3.2 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方案
        5.3.3 制定有力的监管体系
        5.3.4 配备充足的资金保障
    5.4 小结
第六章 改善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
        6.1.1 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
        6.1.2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6.1.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6.1.4 建立激励制度
    6.2 增强企业守法意识
        6.2.1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
        6.2.2 开展企业守法知识培训
    6.3 强化执法主动性
        6.3.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6.3.2 构建科技监管平台
    6.4 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6.4.1 开设大气污染防治专栏
        6.4.2 多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北京大气水溶性无机盐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政策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北京大气污染状况
        1.1.2 水溶性无机盐在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1.1.3 中国空气质量控制创新举措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水溶性无机盐研究进展
        1.2.2 北京大气SNA变化历程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小结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站点介绍
    2.2 方法介绍
        2.2.1 实验系统原理
        2.2.2 化学分析方法
        2.2.3 实验质量控制
        2.2.4 数据质量评估
    2.3 其他方法及数据
        2.3.1 气团轨迹分析模型(HYSPLIT4)
        2.3.2 其他大气成分数据
        2.3.3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模型(PMF)
        2.3.4 政策性数据
第三章 北京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盐长期变化
    3.1 北京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盐长期变化趋势
        3.1.1 SNA长期变化
        3.1.2 土壤扬尘相关离子长期变化
        3.1.3 氯离子和钾离子长期变化
        3.1.4 亚硝酸根离子长期变化
    3.2 各离子季节变化和年际季节变化
        3.2.1 典型季节变化(2016 年为例)
        3.2.2 年际季节变化
    3.3 水溶性无机盐分季节统计日变化
        3.3.1 春季
        3.3.2 夏季
        3.3.3 秋季
        3.3.4 冬季
    3.4 不同气团对水溶性无机盐浓度的影响
        3.4.1 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3.4.2 不同来向气团影响下水溶性无机盐浓度水平
        3.4.3 不同来向气团影响下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比值
    3.5 小结
第四章 北京大气水溶性无机盐与大气污染控制政策
    4.1 观测期内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概述
        4.1.1 燃煤源排放控制
        4.1.2 移动源排放控制
    4.2 分阶段治理措施效果评估
        4.2.1 奥运前北京大气污染控制政策评估
        4.2.2 奥运后北京大气污染控制政策评估
        4.2.3 “国十条”执行期间控制政策评估
        4.2.4 “蓝天保卫战”期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评估
    4.3 小结
第五章 个例研究
    5.1 2013年1 月重污染个例分析
        5.1.1 重污染特征分析
        5.1.2 重污染原因追溯
        5.1.3 基于重污染过程分析的防治建议
    5.2 “APEC蓝”个例分析
        5.2.1 APEC期间空气质量概述
        5.2.2 APEC期间PM_(2.5)中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5.2.3 APEC期间颗粒物不同粒径段主要化学成分差异
        5.2.4 APEC期间污染过程与其他污染过程比较
    5.3 北京首个重污染红色预警个例分析
        5.3.1 红警期间两个站点总氨的变化
        5.3.2 红警期间城市站点和郊区站点污染来源分析
        5.3.3 首次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效果评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冬季PM2.5来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气气溶胶概述
        1.1.1 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1.1.2 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
    1.2 大气PM_(2.5)的研究现状
        1.2.1 PM_(2.5)的化学组分
        1.2.2 PM_(2.5)源解析方法及治理措施
    1.3 项目研究区域简介
        1.3.1 自然地理环境
        1.3.2 空港新城建设背景
        1.3.3 产业状况及能源结构
        1.3.4 产业格局变化及有关影响
        1.3.5 区域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在线数据采集
        2.1.2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1.3 样品称重分析
        2.1.4 碳组分分析
        2.1.5 水溶性离子分析
        2.1.6 无机元素分析
        2.1.7 基于PMF的源解析分析
    2.2 数据分析
        2.2.1 PM_(2.5)质量重构
        2.2.2 富集因子分析
        2.2.3 SOR与 NOR计算
        2.2.4 离子平衡计算
    2.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A/QC)
3 空港新城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特征
    3.1 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历史对比
        3.1.1 空港新城北杜站2019 年六要素月度分析
        3.1.2 空港新城近三年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3.1.3 原因分析
    3.2 空港新城冬季六要素污染特征
        3.2.1 污染等级与首污统计分析
4 空港新城冬季PM_(2.5)化学组成
    4.1 PM_(2.5)质量浓度
    4.2 PM_(2.5)主要化学组分
        4.2.1 含碳组分
        4.2.2 水溶性离子
        4.2.3 无机元素
    4.3 PM_(2.5)质量重构
    4.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结果
        4.4.1 碳组分复检
        4.4.2 水溶性离子复检
        4.4.3 无机元素复检
    4.5 本章小结
5 空港新城冬季PM_(2.5)源解析
    5.1 解析因子来源判定
    5.2 PM_(2.5)源解析结果
    5.3 空港新城颗粒物管控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2015-2019年湖北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1.2.1 PM污染研究
        1.2.2 O_3污染研究
        1.2.3 影响因子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结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2.3.2 相关性分析
        2.3.3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2.3.4 潜在源区贡献(PSCF)法
        2.3.5 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
第三章 湖北省空气质量分布特征
    3.1 AQI时空分布特征
        3.1.1 空间分布
        3.1.2 季节变化
        3.1.3 月变化
    3.2 PM_(2.5)时空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
        3.2.2 季节变化
        3.2.3 月变化
    3.3 PM_(10)时空分布特征
        3.3.1 空间分布
        3.3.2 季节变化
        3.3.3 月变化
    3.4 O_3时空分布特征
        3.4.1 空间分布
        3.4.2 季节变化
        3.4.3 月变化
    3.5 NO_2时空分布特征
        3.5.1 空间分布
        3.5.2 季节变化
        3.5.3 月变化
    3.6 SO_2时空分布特征
        3.6.1 空间分布
        3.6.2 季节变化
        3.6.3 月变化
    3.7 CO时空分布特征
        3.7.1 空间分布
        3.7.2 季节变化
        3.7.3 月变化
    3.8 空气质量等级和首要污染变化分析
        3.8.1 空气质量等级变化分析
        3.8.2 首要污染物变化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北省空气质量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4.1 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4.1.1 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4.1.2 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4.1.3 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4.1.4 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分析
        4.1.5 风向、风速的相关性分析
    4.2 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物的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点城市污染物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研究
    5.1 后向轨迹及聚类分析
        5.1.1 年度轨迹聚类分析
        5.1.2 季节轨迹聚类分析
    5.2 潜在源区及浓度权重分析
        5.2.1 PM_(2.5)潜在源和浓度权重分析
        5.2.2 O_3潜在源和浓度权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次典型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6.1 2018 年冬季一次PM_(2.5)重污染过程
        6.1.1 污染过程实况分析
        6.1.2 污染过程气象要素分析
        6.1.3 污染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6.1.4 污染过程轨迹分析
    6.2 2019 年夏季一次O_3重污染过程
        6.2.1 污染过程实况分析
        6.2.2 污染过程气象要素分析
        6.2.3 污染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6.2.4 污染过程轨迹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2013-2019年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兰州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特征
        2.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2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2.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2.2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
        2.2.3 监测项目及质量控制保证
        2.2.4 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2.2.5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空气质量评价法
        2.3.2 变化趋势检验法
        2.3.3 灰色关联度计算
第三章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3.1 环境空气总体变化趋势
        3.1.1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情况
        3.1.2 首要污染物变化情况
        3.1.3 空气优良天数及优良率变化情况
    3.2 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3.2.1 SO_2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2.2 NO_2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2.3 PM_(10)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2.4 CO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2.5 O_3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2.6 PM_(2.5)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3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定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性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地理地貌因素
        4.1.2 气象条件因素
    4.2 人为因素
        4.2.1 污染物排放量
        4.2.2 机动车拥有量
        4.2.3 城市绿化面积
        4.2.4 能源消耗
    4.3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分析讨论
    5.1 改善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
    5.2 严控尾气排放,推行绿色通行
    5.3 完善治理体制和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5.4 实施重点行业治理,加强科学分析研判
    5.5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生态增容”
    5.6 实施技防优先,精准“靶向治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论
        6.1.2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1.3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今年大气重点治理颗粒物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彪. 吉林大学, 2021(01)
  • [2]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D]. 徐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3]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D]. 郑凌霄.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基于多源数据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研究[D]. 左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6]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市为例[D]. 李峰.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北京大气水溶性无机盐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政策响应的研究[D]. 程萌田. 兰州大学, 2021(09)
  • [8]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冬季PM2.5来源解析研究[D]. 叶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2015-2019年湖北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郭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2013-2019年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D]. 陈雪. 兰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北京今年将重点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