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钟玉石[1](2018)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评价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电子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12月Google Scholar、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中英文献10篇,其中8篇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共纳入脑梗死患者765人,其中予以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患者390人,予以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患者375人。Meta分析结果:1.治疗90天后良好预后率,资料数据合并后,用I2检查检测其异质性,P=0.39,I2=5%,表示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法进行数据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组患者的治疗90天后良好预后率要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9,95%CI:1.453.01,Z=3.98,P<0.05)。2.血管再通率,资料数据合并后,用I2检查检测其异质性,P=0.67,I2=0%,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法进行数据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2,95%CI:3.988.86,Z=8.66,P<0.05)。3.治疗24小时内颅内症状性出血率,资料数据合并后,用I2检查检测其异质性,P=0.31,I2=15%,说明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法进行数据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组24小时内颅内症状性出血率低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290.78,Z=2.94,P<0.05)。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在90天后良好预后率、闭塞血管再通率、治疗24小时后颅内症状性出血率方面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临床上优先选择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杨跃华[2](2018)在《尿激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进一步分析尿激酶动脉、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运用Meta分析法对尿激酶动脉、静脉溶栓的9项治疗效果进行同质性检验以及合并效应量检验,分析其结果。结果(1)同质性检验结果χ2=8.6074,自由度为8,P>0.05。(2)合并效应量检验结果 OR=3.294,OR95%可信区间为2.00715.4070.OR检验结果χ2=22.2388,P<0.001。(3)动脉溶栓的再通率为80%,静脉溶栓的再通率为60%,动脉溶栓要的再通率要显着高于静脉溶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动脉溶栓出血病发症率为6%,病死率为0%;静脉溶栓出血病发症率为24%,病死率为6%,静脉溶栓的并发症率和病死率都要高于动脉溶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尼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再通率要更高,而且并发症率和病死率要显着低于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更好,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王保良[3](2017)在《心源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心源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心源性卒中组、非心源性卒中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疗效、远期预后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slCH)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共9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心源性卒中组33例,非心源性卒中组61例,心源性卒中组患者当前吸烟比例低于非心源性卒中组[9.1%(3/33)与36.1%(22/61),χ2=7.892,P=0.005],心源性卒中组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卒中组[72.7%(24/33)与4.9%(3/61),χ2=48.096,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等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溶栓后24h、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卒中组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低于非心源性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卒中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低于非心源性卒中组[24.2%(8/33)与47.5%(29/61),χ2=4.870,P=0.027],心源性卒中组slCH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非心源性卒中组,分别为[18.2%(6/33)与4.9%(3/61),χ2=4.352,P=0.037]、[18.2%(6/33)与6.6%(4/61),χ2=4.451,P=0.03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血糖、溶栓前24h抗血小板或抗凝、当前吸烟、房颤、基线NIHSS评分的因素后,心源性卒中组s ICH发生风险约是非心源性卒中组的5倍(OR:5.12;95%CI:0.13-21.45;P=0.039);死亡风险约是非心源性卒中的3倍(OR:2.98;95%CI:0.74-12.76 P=0.048);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与90天预后良好率显着低于非心源性卒中组,分别为(OR:0.41;95%CI:0.13-1.02;P=0.045)、(OR:0.36;95%CI:0.14-0.93;P=0.031)。结论:心源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疗效及远期预后较非心源性卒中差,slCH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非心源性卒中,因此,应积极预防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李春[4](2016)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课题选择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发病年龄在60-80岁之间,选择这些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34例,特别注意选择的发病时间要求在6小时之内的患者。根据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0例,并且根据静脉溶栓选择的药物将治疗组分为两个亚组,使用阿替谱酶溶栓患者17例为溶栓A组,使用尿激酶溶栓患者3例为溶栓B组。溶栓治疗24小时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氯吡格雷75mg/日治疗。对照组患者入组数量为14例,治疗用药的方案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每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天,通过服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小时,还有治疗后二十四个小时,治疗后七天,治疗后的十四天的NIHSS评分进行数据性的对比分析,相关评分的标准在数据收集时要根据的是美国所在的国立卫生部门研究院所研究的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进行相关性的评分。数据处理时,要求在治疗之前、治疗的九十天后,使用国际上的Barthel指数法对ADL的量表对患者进行数据评分,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评价。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数据对比,记录各自组别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数据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小时、24小时、7天、14天的临床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所选取这些时间点的NIHSS分值在数据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值。并且具有统计学相关的意义。我们在对患者治疗之后九十天,对照组所统计出的BI评分数据明显高于治疗组的数据。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超早期静脉溶栓药物的使用中,治疗A组与治疗B组治疗后1小时、24小时、7天、14天的NIHSS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90天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在早期特别是超早期,尽早使用药物进行静脉溶栓,能使缺血区循环重建更加充分,此时的神经细胞正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及时抢救,可以提高疗效,尽量使梗死面积缩小,可以对临床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他们尽快、尽可能性的恢复。在静脉溶栓药物的选择中,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无明显的差异。副作用等安全性方面差异不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选择。
李刚[5](201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通常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在影像学或尸检上才可被发现的细小出血病变,其本质为渗漏到血管壁外部并通过巨噬细胞分解的血液代谢产物[1]。有研究发现CMBs的数量与血管壁的严重损害程度相关联[2],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脑出血的发生[3]。然而目前关于CMBs与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溶栓、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等热点问题尚存在争议。最近中国的CHANCE(Clopidogrel and Aspirin versus Aspirin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研究明确指出小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早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3个月内的卒中发生率,但是该研究并未对受试者进行卒中病因分型,也未明确指出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对于CMBs发生状况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及卒中病因分型将其分组,借以探讨抗血小板单药及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于近期CMBs发生状况的影响,同时分析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在影像学上同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等问题。方法:1研究对象及入排标准: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的13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被详细记录基线水平资料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依据经典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4]将诊断明确的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和小血管闭塞性(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两个大组,其中LAA组中包括LAA双抗组及LAA单抗组,同时选取部分TIA患者作为TIA组。排除如下患者:TOAST病因分型中心源性脑卒中、原因不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既往有脑出血史或存在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对研究所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均过敏者;合并有血液病、房颤、严重的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昏迷者及颅脑核磁检查禁忌证者;不能配合完成相关颅脑核磁项目或其他病史资料不齐全者;治疗期间接受抗凝治疗者;幽闭综合征者。2研究治疗及检查方案:各研究亚组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参照《2014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推荐》,即LAA及TIA患者若无特殊情况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SAO患者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在LAA患者中,若存在如下情况可酌情予以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有消化系统溃疡史且近期有黑便情况者;血小板数量偏低但高于正常值下限者;对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药物过敏者;近期频繁有牙龈出血情况者;中重度肝功能损伤者;因担心出血风险自愿选择单抗药物治疗者;皮肤黏膜存在轻微瘀点、瘀斑者;颅脑核磁发现有梗死后出血转化者等。3抗血小板治疗方案:1)抗血小板单药治疗: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首剂负荷剂量为300mg);2)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用法同抗血小板单药治疗,双抗周期为21天90天,平均双抗疗程为78.3±4.6天。4所有入组患者运用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进行CMBs的影像学诊断,收集基线状态及研究结束时的SWI影像学资料,借此比较基线状态各亚组间CMBs发生率及新近发生率的差异,分析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及不同病因型卒中与CMBs发生的相关性。所有颅脑核磁影像学检查结果判读均由对患者病史资料不详的神经科医师及神经放射科医师合作完成。CMBs的影像学诊断标准[5]:运用SWI进行检测时,在非脑沟区发现的直径为2mm5mm、呈圆形的低信号病灶,其周边无水肿带,且存在图像浮散效应。同时需排除血管畸形、小血管流空信号、海绵状血管瘤、气体、基底节区对称出现的钙、铁沉积及外伤性神经轴突损伤等所致的低信号影。CMBs数目超过1个时视为阳性。5研究随访及不良事件:以入组时间为研究起点,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21天90天(访视结束中位时间为97.3±6.1天),并在研究期限内完成相应影像学复查。不良终点复合事件:心肌梗死、脑梗死复发、脑出血、行其他手术治疗、全因及其他事件导致死亡时访视结束。6数据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研究亚组间CMBs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对CMBs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研究CMBs的数目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采用Spearman秩双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1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有139例,平均年龄64.23±10.37岁(3682岁),男性患者85例(61.2%),平均年龄62.72岁(3682岁),女性患者54例(38.8%)平均年龄66.61岁(4280岁),LAA组患者83例(59.7%),其中LAA双抗组56例(40.3%),LAA单抗组患者27例(19.4%),SAO组患者31例(22.3%),TIA组患者25例(18.0%).基线状态各研究亚组SWI发生率:LAA组46.99%,SAO组48.39%,TIA组32.00%。2各组间CMBs发生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四格表(2×2表)X2检验,按a=0.05水准,认为LAA组和SAO组基线状态CMB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0.669,P=0.413>0.05,SAO组基线状态下发生率略高于LAA组,人口学特征可能存在偏倚性),其余各亚组之间新近CMBs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即LAA单抗组与LAA双抗组(Pearson X2=0.005,P=0.942),LAA双抗组与TIA组(Pearson X2=0.053,P=0.819),LAA双抗组与SAO组(Pearson X2=0.768,P=0.381),LAA单抗组与SAO组(Pearson X2=0.441,P=0.507)。3在研究基线状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MBs的危险因素时,将CMBs发生作为因变量,诸如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等血管性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因素后,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糖尿病、高血压病、陈旧性脑梗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糖化血红蛋白及脑白质病变增加了CMBs的发病风险(其OR值分别为3.087、3.845、2.493、4.715、1.988、2.364,P值分别为0.002、0.001、0.011、0.000、0.050、0.000,P<0.05),然后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而来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发现糖尿病(OR=3.951,95%CI:1.25912.394,P=0.019)、高血压病(OR=2.836,95%CI:1.0517.654,P=0.040)、脑白质病变(OR=2.212,95%CI:1.2993.766,P=0.003)及长期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OR=22.820,95%CI:3.814136.549,P=0.001)为罹患CMBs的危险因素。在研究随访后新发CMBs危险因素时,将新发CMBs视为因变量,将上述血管危险因素视为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发现基线状态CMBs阳性及冠心病为新发CMBs的危险因素(OR=2.788,95%CI:1.1656.669,P=0.021;OR=2.704,95%CI:1.0976.663,P=0.031),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发现基线状态CMBs阳性为新发CMBs的危险因素(OR=2.720,95%CI:1.1226.595,P=0.027)。4本研究还发现脑室旁及深部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MBs的数目相关联(r=0.424,P=0.000;r=0.479,P=0.000,P<0.05),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LAA双抗组及TIA组在短期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并未明显增加CMBs发生率,提示短期双抗治疗的获益仍高于潜在出血风险。2糖尿病、既往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脑白质病变及高血压病与CMBs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控制这些可干预危险因素以便降低出血概率;本研究还发现基线状态CMBs阳性为梗死后新发CMBs的危险因素,提示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若存在一定数目的CMBs可能有更高的CMBs发生概率,因此在施加治疗的同时需要权衡其利弊。3脑室旁及深部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MBs的数目有显着的相关性,提示脑白质病变可以预测CMBs的潜在发生风险。
张京,吴海艳,韩淑玲,姚济荣,贺茂林[6](2014)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超早期溶栓及非溶栓远期功能改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患者87例(溶栓组)和非溶栓患者93例(非溶栓组),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强度的康复训练,分别为溶栓低强度组(A组,19例)、溶栓中强度组(B组,23例)、溶栓亚强度组(C组,21例)、溶栓高强度组(D组,24例)、非溶栓低强度组(E组,22例)、非溶栓中强度组(F组,25例)、非溶栓亚强度组(G组,24例)和非溶栓高强度组(H组,22例)。溶栓组给予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非溶栓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脑保护、神经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在症状、体征稳定48 h内开始康复训练治疗,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床椅转移训练、坐位立位平衡训练、步态练习、上下楼梯练习和手功能作业训练,为期4周。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简式傅格-梅尔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分别比较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然后比较溶栓与康复训练强度两因素组成的8种条件下患者康复训练后的各项功能。结果 (1)不论是溶栓组还是非溶栓组,不同强度康复训练者训练前FMA、FIM、SS-QOL评分间均无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B、C、D组FMA评分高于A组;C、D组FIM评分高于A组,D组FIM评分高于B组;C组SS-QOL评分高于A组,D组SS-QOL评分均高于A、B、C组(P<0.05)。康复训练后,G、H组FMA评分及FIM评分均高于E组;H组SS-QOL评分高于E组和F组(P<0.05)。(2)两因素多水平的方差分析显示,溶栓患者FMA、FIM、SS-QOL评分高于非溶栓患者(P<0.05);康复训练强度增加,患者的FMA、FIM、SS-QOL评分增加(P<0.05)。对于SS-QOL评分,溶栓与康复训练强度间有交互作用(P<0.05);A组SS-QOL评分低于H组,B组SS-QOL评分高于E组,C组、D组SS-QOL评分均高于E组、F组、G组(P<0.05)。结论不同强度的康复训练对于溶栓和非溶栓患者的远期功能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溶栓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运动敏感性更高。在最适训练强度范围内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可以使溶栓患者和非溶栓患者获得更快的运动恢复速度和更好的生存质量。非溶栓患者在发病初期选择较溶栓患者更高的训练强度可显着改善远期预后并缩小与溶栓患者的差距。
宋存峰[7](2013)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不同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远期转归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分析比较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的临床疗效,为血管内溶栓治疗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我院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资料完整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5例,其中静脉溶栓54例,动脉内溶栓21例。静脉溶栓组应用尿激酶100万U(体重≤50kg)或150万(体重>50kg)溶于生理盐水100m1或150m1中,静脉滴注,半小时内滴完。动脉溶栓组在局麻下应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6F动脉鞘置于股动脉处,应用5F Pigail导管(Cordis PIG,美国)及5F Vertebral(Cordis VER135e,美国),在数字血管平板减影机(美国GE公司)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出责任闭塞血管,然后通过6F指引导管(Cordis ENVOY,美国)送微导丝(Transend美国Boston Scientifi)、微导管(Excelsior-10Boston Scientific,美国)达血管闭塞处,微导丝带动微导管通过闭塞处,然后手推造影,以了解闭塞血管远端情况,然后将微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形成处进行动脉内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必要时术中辅助应用小球囊或支架(Solitaire EV3)进行血栓碎裂或取栓。溶栓时自微导管内微量泵注入尿激酶10万U(5分钟内推完),然后应用30-50万U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中于微导管内持续应用微量泵(泵入速度1万U/分钟)。溶栓过程中间断手推造影,观察闭塞血管再通情况,溶栓终点为闭塞血管再通前向血流恢复良好或者尿激酶达到50万U。在全脑血管造影开始静脉注射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第一次给予肝素量为2/3mg/kg,然后每1小时追加一次肝素,追加量为为前一次剂量的一半,最后给予肝素量为l0mg。术后给予降颅压、清除自由基、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出院后电话或者门诊随访。术后2h、24h、14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两种治疗方法的短期疗效;术后9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led Rankin Scake,mRS)评分,mRS评分0—2分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3—6分为转归不良组,以此来评价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的转归,即患者的长期预后;通过术后2天颅内出血比率、3个月死亡率,以此来评价溶栓的安全性。结果:1.静脉溶栓组:溶栓前、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14dNIHSS评分逐渐减少,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溶栓后9个月根据mRS评分,预后良好占46.29%,预后不良为53.71%;颅内出血占5.55%,死亡率为11.11%。2.动脉溶栓组:溶栓前、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14d应用NIHSS评分逐渐减少,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溶栓后9个月根据mRS评分,预后良好占76.19%,预后不良为24.81%;颅内出血占4.76%,死亡率为4.76%:溶栓后成功再通率为47.62%,成功再通者预后较为良好。3.动脉溶栓组溶栓后NIHSS评分小于静脉溶栓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动脉溶栓组较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颅内出血率、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均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其疗效肯定,相对安全。应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其血管是否成功再通,是判断动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尿激酶静脉溶栓,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血管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等闭塞临床疗效更优,且并不增高患者的死亡率,而其安全性两者无显着差别。建立起通畅的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规范其治疗流程和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从而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付佳[8](2013)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动脉溶栓治疗血管的再通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选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溶栓的时间窗、患者入院前及溶栓前血压、相关化验检查、尿激酶(UK)使用剂量及溶栓前后的影像学资料,确保各组入选病例一般情况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具有可比性。将其中行UK静脉溶栓及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资料完整的患者分别编入静脉溶栓组(22例)与动脉溶栓组(20例)。动脉溶栓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以确定责任血管,将微导管置入脑血管闭塞近端,用手推注射尿激酶行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治疗24小时内均不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24小时后给予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h、24h、7d、14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于治疗后28d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评估两组治疗的安全性。收集动脉溶栓前后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图像及造影报告等相关影像及文献资料,统计溶栓前后责任血管的闭塞及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2h、24h、7d、14d动脉溶栓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静脉溶栓组治疗后2h、24h、7d、14d NIHSS评分亦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2h动脉溶栓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P<0.01),治疗后24h、7d、14d动脉溶栓组的NIHSS评分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14d动脉溶栓组的显着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0.01),对比总有效率两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28d两组BI指数评价显示:动脉溶栓组治疗28d时患者的生活基本自理率(BI≥60)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动脉溶栓组致残率(BI<60)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安全性比较:动脉溶栓组合并颅内出血3例(15%),合并穿刺部位血肿1例,消化道出血1例,泌尿系统出血1例。静脉溶栓组合并颅内出血3例(14%),合并牙龈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对比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着性。动脉溶栓组共死亡3例(15%),静脉溶栓组共死亡3例(14%),对比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动脉溶栓组发现责任血管闭塞18例(90%),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3例(72.2%),溶栓后有10例再通,其中2例完全再通,8例部分再通,3例未再通,再通率为76.9%;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5例(27.8%),溶栓后有3例再通,其中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再通率为60%。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显着有效率优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具有更高的基本生活自理率和更低的致残率,动脉溶栓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蓉[9](2012)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①、搜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住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组和TCD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组。每组各20例。②、两实验组均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TCD治疗组经动脉溶栓治疗后,立即给予TCD(2MHz)持续超声辐照2h。③、所有患者均于动脉溶栓术前、动脉溶栓术后(2h、24h、7d、14d)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④、所有患者均于动脉溶栓术后3天行头颅CT检查。⑤、所有患者均于动脉溶栓术后即刻,2h,24h行TCD检查。结果:①、TCD治疗组14dNIHSS评分(2.8±2.0)明显低于对照组(8.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CD治疗组脑动脉再闭塞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CD治疗组出血性转化率(10.52%)高于对照组(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TCD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能够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②、TCD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能够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的脑动脉再闭塞率。③、TCD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不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的颅内出血转化率。
王宁军[10](2009)在《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颈内动脉溶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GBV-PA)不同剂量溶栓的量效关系;与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尿激酶(urokinase,UK)比较溶栓效果;研究不同溶栓途径对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毕格犬42只,建立急性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瑞替普酶组、尿激酶组、GBV-PA动脉大剂量组(75μg/kg)、中剂量组(37.5μg/kg)、小剂量组(18.75μg/kg)及静脉组(75μg/kg)7组,分别予以相应干预处理。溶栓后分别于60、120、180、240分钟行颈内动脉造影观察栓塞动脉再通情况,抽取静脉血液测定TT、PT、APTT、FIB、DD,并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1)溶栓后2小时GBV-PA动脉大剂量组(75μg/kg)、中剂量组(37.5μg/kg)、小剂量组(18.75μg/kg)及生理盐水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52.4%、33.3%和0.00%,各实验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溶栓后2小时GBV-PA大剂量组、瑞替普酶组、尿激酶组、生理盐水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88.9%、57.9%和0.00%,各溶栓剂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管再通率瑞替普酶组、GBV-PA大剂量组均高于尿激酶组,GBV-PA大剂量组和瑞替普酶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溶栓后2小时大剂量GBV-PA动脉组、静脉组及生理盐水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33.3%和0.00%,GBV-PA两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管再通率动脉组高于静脉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出血副作用较大;小剂量GBV-PA出血副作用较小,随剂量增大,出血副作用亦增大。结论: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比尿激酶具有更强的血栓溶解作用,与瑞替普酶溶栓效果无明显差异;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能有效溶解血栓。
二、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meta分析的技术路线 |
2.资料收集 |
2.1 文献检索 |
2.1.1 检索词 |
2.1.2 计算机检索的数据库方案 |
2.1.3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纳入标准 |
2.3 文献排除标准 |
2.4 干预措施 |
2.5 测量指标 |
2.5.1 血管再通率 |
2.5.2 治疗90天后良好预后率 |
2.5.3 治疗24小时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 |
3 文献筛选及文献的质量评价 |
3.1 初始文献筛选方案 |
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案 |
4.原始资料的提取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文献筛选和检索 |
2.文献质量评价 |
3.meta分析结果 |
3.1 治疗90天后良好预后率 |
3.2 血管再通率 |
3.3 治疗24小时内颅内症状性出血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尿激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同质性检验结果 |
2.2 合并效应量检验结果 |
2.3 血管再通率 |
2.4 并发症 |
3 讨论 |
(3)心源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分组 |
1.3 治疗方法 |
2. 疗效评定 |
3. 质量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
1.2 链激酶 |
1.3 尿激酶 |
1.4 阿替谱酶 |
1.5 阿司匹林 |
1.6 氯吡格雷 |
1.7 药物临床疗效对比 |
1.8 药物联合应用 |
1.9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创新点、技术路线 |
1.9.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9.2 本课题的内容与创新点 |
1.9.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3.1 溶栓药物、检测设备 |
2.3.2 治疗过程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治疗前后评分及结果 |
3.1.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 |
3.1.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NIHSS评分 |
3.1.3 治疗A组与治疗B组NIHSS评分 |
3.1.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90天BI评分 |
3.1.5 治疗A组与治疗B组治疗前、治疗后90天BI评分 |
3.2 不良反应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微出血在脑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超早期溶栓及非溶栓远期功能改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2 研究对象 |
1.3 方法 |
1.3.1 治疗方法 |
1.3.2 康复训练 |
1.4 评定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溶栓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 |
2.2 非溶栓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 |
2.3 溶栓与康复训练强度两因素组成的8种条件下患者康复训练后功能比较 |
3 讨论 |
(7)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方案 |
2.2.1 溶栓药物、设备、辅助检查器械 |
2.2.2 溶栓方法 |
2.2.3 临床检测 |
2.2.4 疗效评定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NIHSS评分结果 |
3.2 mRS评分结果 |
3.3 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 |
3.4 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 |
第四章 讨论 |
4.1 脑梗死分型及治疗方法 |
4.2 脑血栓形成的机制、溶栓的理论基础 |
4.3 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分析 |
4.4 动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分析 |
4.5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比较 |
4.6 我们研究中的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 |
1.2 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选择 |
1.3 影像学筛选 |
1.4 溶栓药物 |
1.5 溶栓主要治疗方法 |
1.5.1 静脉溶栓 |
1.5.2 动脉溶栓 |
1.5.3 动、静脉联合溶栓 |
1.5.4 动脉溶栓辅以机械性碎栓 |
1.5.5 溶栓联合血管内超声波治疗 |
1.6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
1.6.1 颅内出血 |
1.6.2 再灌注损伤 |
1.6.3 再闭塞 |
1.7 展望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3.2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
3.3 动脉溶栓组的血管再通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溶栓时间窗 |
4.2 溶栓的方法与疗效 |
4.3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 |
4.4 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 |
1.2.1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
1.2.2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
1.2.3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 |
1.3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局限性及并发症 |
1.4 TCD具有直接溶栓和辅助药物溶栓的特殊生物学作用 |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2 方法与步骤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分组 |
2.2.3 实验步骤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40例符合动脉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特征 |
3.2 TCD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的比较 |
3.3 两治疗组脑动脉再闭塞率及颅内出血转化率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观察指标、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其依据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1.2 溶栓药物尿激酶的选择 |
4.1.3 临床治疗效果指标的选择 |
4.2 TCD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的比较 |
4.3 TCD治疗组与对照组24小时内脑动脉再闭塞率的比较 |
4.4 TCD治疗组与对照组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0)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颈内动脉溶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
参考文献 |
四、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meta分析[D]. 钟玉石. 吉首大学, 2018(02)
- [2]尿激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J]. 杨跃华. 双足与保健, 2018(01)
- [3]心源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D]. 王保良. 皖南医学院, 2017(01)
- [4]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D]. 李春.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D]. 李刚.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6]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超早期溶栓及非溶栓远期功能改善的影响[J]. 张京,吴海艳,韩淑玲,姚济荣,贺茂林. 中国全科医学, 2014(21)
- [7]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宋存峰. 山东大学, 2013(05)
- [8]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D]. 付佳. 吉林大学, 2013(09)
- [9]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D]. 李蓉. 中南大学, 2012(02)
- [10]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颈内动脉溶栓的实验研究[D]. 王宁军. 福建医科大学, 2009(10)
标签:尿激酶论文; 脑梗死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对照实验论文; 血小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