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综合技术管理 延长省煤器使用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森[1](2020)在《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是船舶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世界航运市场面临着船舶运力过剩、船舶运价较低的低迷局面,船舶营运成本控制已成为船舶营运企业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船舶营运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和营运成本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的过程和控制越来越受到船舶营运管理者的重视,优良的船舶维修保养不仅能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延长船舶的有效使用寿命,还能通过缩短维修时间和延长船舶的厂修的时间间隔期来达到提高船舶营运效率的目的,给航运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加强对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管控,还能最大限度的压缩船舶的实际营运成本,提高航运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秉持兼顾安全可靠性和实用经济性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理念,针对维修保养的过程与船舶维修保养的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改进意见,认为A船务公司应该合理的制定船舶维修保养管理计划,对船舶的维护级别可以按照船舶的实际船龄做出适当的调整,并提出了确定船舶机械设备最佳的维修方式、最佳的维修时机,以及选择合理的修理方法。基于船舶营运成本控制的原则,本文强调A船务公司应该注重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有效控制,加强船舶备件存量的有效管理,并适当地对部分船舶设备进行有益改造和备件的更新,达到在保证船舶安全营运可靠性的同时减少船舶的实际营运成本,与此同时,公司还应该注重船舶维修保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最后,本文通过对A船务公司现行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并有机结合相关理论及本人多年的船舶管理经验,指出A船务公司在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船舶维修保养的管理策略。
孙正[2](2018)在《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文中提出作为果品生产大国,我国的果树品种丰富且种植面积广阔,其果品总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进行,越来越多的果园征地补偿行为和果园投资行为都需要依赖于果园价值评估作为核心决策依据。然而,近年来我国由于征地补偿引发的经济纠纷以及各果品生产基地引资不畅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对滞后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本文对果园价值评估这一跨学科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果园投资建设、征地补偿、资产核算等目的下的果园价值评估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工具。本文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为基础,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当前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难点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对河北省核心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在内的一整套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并通过案例实证对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改进的空间与发展方向。通过大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将果树作为生物资产或经济林资产进行评估研究,而很少将果园作为独立且具有综合性生产功能的农业资产组合进行价值评估研究。且国内各类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多以各国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为依据。其中,我国会计准则倾向于从成本角度对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核算,而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则倾向于从收益的角度来对经济林资产价值进行评估。2、通过对我国当前具有果园价值评估经验的资产评估师访谈调查发现,突破传统的生物资产评估和经济林资产评估,将果园作为一项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是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资产评估师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理解缺乏一致性,以及对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形成与发展规律认识不全面,是导致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对当前我国现代化果园这一独特资产的价值规律和价值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是解决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诸多问题的唯一路径。3、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发现,各个产区的果园种植规模、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程度差异明显。各产区的果园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对接形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进步。现代化程度越高的果园,除果树之外的各类资产构成比例、价值贡献和重要性越高;果园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市场对接方式越多样化;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产业链整合程度越紧密。调查结果充分显示,若将果树价值等同于果园这一综合性整体资产的价值已经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构建出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全面性、收益价值多样性和市场价值公允性的评估方法,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果树种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4、在果园资产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成本法与现代化果园构建方式相结合,本着通过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能够体现出果园整体资产价值且反映实际生产能力的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一方面,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涵盖了现代化果园的全部资产内容,能够通过成本加和的方式表述出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的果园整体资产价值。另一方面,本文结合各类果园资产的价值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果园资产价值评估的思路与方法,保证了其评估结果能够对果园资产有效性和各类资产匹配程度做出合理反映。5、在果园收益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收益法与现代化果园收益方式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果树生命周期与果园经济价值实现规律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该模型中的各核心参数逐一进行了分析,灵活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针对各个核心参数的预测思路与取值方法。在果品产量预测方面,本文从果树生命周期过程中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的生产能力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果树周干指标为预测依据的果品产量预测方法,进而提高了果品产量预测的便利性和科学性。在折现率取值方面,本文以被评估果园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实际抗风险能力为依据,构建了全面的果园经营风险报酬率的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折现率取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6、在果园市场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市场法与现代化果园市场交易类型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果园交易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一方面,对如何筛选具有可比性的参照果园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果园自身因素和果园交易特殊性四个方面,为被评估果园和参照果园之间的对比与量化调整提供可靠的标准、尺度和取值方法。7、通过实际应用,本文对三种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市场法模型由于受到应用前提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实践检验。成本法模型体现了被评估果园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初建不久且实物资产占比较高的果园价值评估中体现了较好的适用性。收益法模型因为能够反映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心理,其评估思路和评估结果都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总的来说,三种评估模型的应用不仅取决于被评估果园所处的经营方式、自然环境、组织形式、生产技术和资料信息充分度等外部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评估机构和评估自身的相关经验与能力水平。最终,本文构建的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构成了一套具有相互验证关系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在搭配应用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更具公允性的评估结果。
黄智星[3](2016)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关键阶段,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和大力推广推行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投资运作和服务促进机制。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政府、企业以及各类机构陆续引进该服务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示范、政策引导和试运行推广,节能服务市场和合同能源管理产业迅速发展升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改造的全部投资成本通过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能源节约费用来支付以及获益。相比于国外领先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国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大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强,主要表现为偏经验总结而轻理论分析,投资评价和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等方面。因此,加快研究节能服务机制和合同能源管理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理论,对于能源体制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工作创新,切实提高能源工业和节能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各类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模式中,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具有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比如可以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及补贴、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在发展要求等。近年来的项目实践也表明,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能够有效激发投资主体节能服务企业和项目资源方用能企业的项目运作积极性,故其成为节能市场和节能服务企业首选、也是最为广泛采用的项目投资运作方式。因此,本文以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为研究对象,按照“项目价值链研究——投资效益评价的确定性分析——投资决策行为影响的不确定性研究”的主线思路展开:(1)基于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合同能源管理网链式结构的项目价值链,分析项目价值链的稀缺性、效率的经济学本质属性,同时分析价值链目的性、相关性、稳定性以及层次性的经济系统特征,并应用全寿命周期理论方法,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构建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的价值链范式。(2)充分考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特征,具体研究项目价值链的各项构成要素,同时将环境成本作为投资范式的要素加以考察,并给出价值链的函数关系表达。基于确定性投资评价分析框架,以财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维度构建投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试算插值法等给出评价指标的具体求解方法,研究了折旧方式、还款方式对项目投资决策产生关联影响,并辅以某火力发电厂锅炉余热利用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具体算例进行分析验证,旨在为节能服务企业提供最全面、合理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效益评价的理论支持。(3)应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时间偏好指数折现模型和风险偏好决策分析模型,辅以算例分析,论证了节能服务企业的最优投资规模和最优投资时机与风险、瞬时期望增长率、瞬时波动率、无风险利率的关联关系,旨在为项目价值链估值、投资时机研判、投资风险识别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典型性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增大了节能服务企业根据趋势判断、修正投资策略的灵活性。(4)分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中存在的三类基本博弈关系:节能服务企业之间、节能服务企业与用能企业之间、节能服务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非合作关系。应用博弈理论,构建节能量产出博弈模型、投标交易博弈模型、招标交易博弈模型等相关分析模型,续以具体项目算例分析,研究博弈竞争的不确定性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信息博弈框架的计算最优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投资额的思路,同时分析得到最优投资期望收益与竞争对手数量之间、与预期收益和成本的差额之间、与供应商数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给出判断项目最合理的期望供应商参与数量区间的简便方法,以便于节能服务企业在参与项目竞争前更好地权衡项目投资风险,并且在获得项目后制定博弈规则,减少项目风险。本文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价值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以及企业投资决策行为影响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促使项目投资机制设计更加全面、合理。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新业态、新模式及其核心投资决策的理论研究,对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创新节能减排方式,打造节能环保的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图19幅,表9个,参考文献244篇。
廖吉[4](2016)在《高温(500℃)入口烟气情况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空气预热器的热端采用普通Q235等级材料制造,采用的允许金属温度为400℃,允许的烟气最高入口温度为420℃。在这个限定条件下,空气预热器能够达到的最高一次风温度为380℃左右。在锅炉制粉系统燃料为高水分褐煤、高灰份劣质煤、低挥发份贫煤(无烟煤),这个温度往往不能满足干燥燃料需要或达到需要的煤粉温度,锅炉系统需要采用向一次风掺入高温烟气等辅助手段来提高一次风温度,使得锅炉系统复杂化,提高了锅炉系统的造价。而如果将预热器的热端承受温度能力加以提高,可以降低系统成本和简化系统,只需要采用普通的锅炉烟风系统布置方案就能达到目的。目前对一次风温度要求最高的是高水分褐煤,通常要求一次风温度在400℃以上,并且在锅炉低负荷阶段也要满足这个要求。在高负荷时,一次风温度需要达到400-450℃的范围,根据预热器的传热特点,将预热器入口烟温选择在500℃,可以提供最高温度为450-480℃左右的热一次风温度,满足水分含量在40%左右的褐煤加热需要,基本上能覆盖国内高水分褐煤资源,对其它高灰份煤和难燃烧煤,要求提高燃料预热温度,此时也需要较高的二次风温度,同时也需要较高的入口烟气温度。
段助民[5](2015)在《火力发电厂除尘改造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相关规定,按新标准要求自2014年7月1口起,国华公司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为保证烟尘排放浓度达标,国华公司计划对除尘器进行改造。本文采用比较法综合比较了5种不同流派的电除尘器技术性能指标,对国内外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技术派别的湿式电除尘的优缺点,对脱硫除尘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阐述了电除尘控制技术,为国华太电除尘改造项目的技术路线提供参考方案。进一步,文章对电厂电除尘器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了电厂电除尘器及相关系统设备的基本参数,查阅这些设备过去几年来的设备维护和运行资料数据,掌握这些设备目前的运行状态和设备性能,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初步提出国华电厂除尘器改造工程的改造方案:电除尘改造、低温省煤器、湿式除尘器、脱硫系统改造四种改造方法结合。最后,运用项目过程管理体系对该技改项目进行过程管理策划,对除尘改造项目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和环境效果分析进一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满足投资方内部收益率8%时,净现值为522.90万元,大于0,项目可行,满足投资方内部收益率10%时,净现值为-3078.5万元,小于0,项目经济上不可行,需要适当的提升电价;除尘改造后,烟尘排放量每年减少312t,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在项目的前期通过充分的技术论证与调研,获取调研与试验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影响改造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与挖掘,提前控制,可以更有效的确保大型环保改造目标的实现。通过对火力发电厂除尘改造项目技术路线的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除尘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对项目控制流程的分析研究,提出项目管理流程的优化模式,量化了除尘改造项目的项目管理效能及模式,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赵昆[6](2014)在《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模式与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而火力发电作为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电站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为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对锅炉承压部件的失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锅炉各承压部件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以及主要失效部位,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管理,合理安排锅炉的检验和检修,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电站锅炉承压部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电站锅炉承压部件按照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和再热器、汽包、集箱、减温器、锅炉管道、高温高压阀门等进行分类,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各部件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和常见失效部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给出了各种失效形式的实物形貌和组织相图,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同时,结合工程实践对锅炉承压部件的典型失效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以后,各承压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启停频繁、参数波动较大的以及提高参数运行的锅炉,损伤的程度会更加严重。锅炉承压部件常见的损伤模式有蠕变、疲劳、磨损、腐蚀等几种,不同的部件,在不同条件下,损伤模式也不同。有的部件为单一损伤模式,而有的部件兼具不同的损伤模式。本文针对锅炉各承压部件不同的损伤模式,给出了相应的寿命评估计算方法。对同一种损伤模式,也给出了不同的评估计算方法。通过寿命评估,对锅炉的安全状况作出合理评价,从而有针对性的采用预防措施,避免和较少锅炉事故的发生。风险评估和基于风险的检验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管理和检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电站锅炉的管理和检验上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合理控制设备管理和检验的综合成本,还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本文对这一技术进行介绍和研究,探讨风险评估和基于风险的检验在电站锅炉上的具体应用。锅炉承压部件的失效模式、失效分析和寿命评估、风险评估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锅炉承压部件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进行分析,找出部件失效的主要模式和失效部位,进而应用到锅炉检验和管理中,提高检验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锅炉的寿命评估和风险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同时,应用寿命评估和风险评估对锅炉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进而采用有效措施提高锅炉的安全状况,降低风险等级,避免和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并为下一步的检验和管理指明重点和方向。
刘昆[7](2012)在《华菱涟钢基于优化点检的设备预知维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型企业要实现连续化生产,必须依赖设备的的安全稳定运行。钢铁工业经过十年的发展,装备实现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由原来的无计划维修到定期维修,管理有一定进步,但设备突发的故障和事故打断生产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为改进企业设备管理,本文通过研究有代表性的华菱涟钢设备管理及维修中的问题,找到根源所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对其他企业也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介绍了设备维修的发展及相关理论,通过调查研究、访谈、案例研究等形式,分析了华菱涟钢设备管理和维修相关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图表、理论联系实际等分析手段,运用数学分析建模、流程图等方法实现华菱涟钢设备维修的系统优化。本文针对华菱涟钢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和事故不受控,大量存在过维修和欠维修,维修费用高等问题,设计了“优化设备点检工作,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预知维修”的设备管理优化运作方案,重点研究通过优化点检工作流程,采用设备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并阐述了“点检是设备管理的核心”、“维护重于检修”的重要观点。文章也探讨了一些在设备管理中采用的先进理论,如可靠性维修(RCM)、状态维修(CBM)、全寿命周期(LCC)理论等。根据分析,通过规范化的点检和标准化的维修设计,并借助计算机系统和专家系统等先进工具的支持,完全可以将被动维修转换成主动维修和预知维修,实现生产设备状态受控,最大程度保证生产设备的作业率、可靠性、安全性,获得最佳维修经济性,同时可以转变维修人员理念,通过过程的循环优化,不断提高实施效果,提升维修人员技能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
王卓军[8](2012)在《链条锅炉节能改造及运行》文中提出我国于“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节能减排,并在“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02排放减少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减少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提升3.1个百分点,即由8.3%升为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8至10%的目标。“十二五”计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然而,链条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链条锅炉的出力及热效率的提高。因此,就需要从链条锅炉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理论联系实际,指导链条锅炉的实际运行工作,从而提高锅炉热效率,增大锅炉出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对强化燃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动量合成法设计Q型火焰炉拱,并结合烟台金房热力有限公司锅炉房内的SZL6·1.25-AⅡ型锅炉的炉拱改造验证炉拱设计的合理性。对链条锅炉省煤器存在漏风、间断上水及磨损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改造措施,保证省煤器能够达到设计的技能效果。对蒸汽输送和使用中出现的泄漏、保温层脱落及冷凝水浪费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合理解决方案。对冷凝水的经济回收价值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回收系统,对实际的节能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锅炉运行管理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降低“跑、冒、滴、漏”现象造成的损失;提高司炉技术水平,节能减排;应用洗选煤技术;定期清除锅炉水垢;定期清除受热面积灰;锅炉负荷与用热负荷相匹配;合理排污,提高热效率;做好停炉保护与保养工作。并针对于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用以指导锅炉实际运行管理。本文为链条锅炉运行节能改造,提供了可靠的实际经验,对发展和提高我国链条锅炉运行节能改造有着一定的意义。
陆红波[9](2009)在《电站锅炉吹灰优化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漳山电厂受热面的吹灰仍然是定时吹灰,由于受热面的灰污增长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受热面的灰污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定时吹灰会造成有些受热面污染不严重就开始吹灰,会浪费大量的吹灰介质;有些受热面污染很严重还没有进行吹灰,则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漳山电厂吹灰的弊端,建立了各个受热面的灰污监测模型,用污染率表示各个受热面的污染程度;分析了影响积灰结渣的几个关键因素;最后考虑到污染率和影响积灰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吹灰方案,对于优化锅炉吹灰系统的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郑立军[10](2008)在《电厂锅炉“四管”的寿命评估与故障诊断》文中提出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是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锅炉中,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是主要受热面。这四种受热管(简称锅炉“四管”)发生爆管事故是锅炉主要的事故类型,对这些管子进行合理的寿命评估和故障诊断,可以预防或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厂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探讨了锅炉“四管”的失效机理,针对锅炉“四管”各自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对其主要的失效方式和失效部位进行了分析,使“四管”爆漏的防治具有针对性。研究了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寿命损耗模式,探讨了热应力、管壁温度、飞灰磨损、腐蚀等因素对炉管寿命的影响。研究了材料老化与寿命损耗之间的关系,根据锅炉“四管”主要失效模式,结合寿命影响因素,建立了寿命评估模型。根据故障树诊断法原理,建立了锅炉“四管”爆漏失效的故障树,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地分析,指出了锅炉“四管”故障的主要失效模式和诱发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加强综合技术管理 延长省煤器使用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综合技术管理 延长省煤器使用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1)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船舶 |
2.1.2 船舶维修 |
2.1.3 船舶的维修保养方式主要类型 |
2.1.4 常用设备的维修方式的主要类型 |
2.2 SMIS系统概述 |
2.3 其它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库存管理理论 |
2.3.2 JIT理论 |
2.3.3 供应商管理理论 |
3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A船务公司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发展概况 |
3.1.3 公司主营业务与船舶特点 |
3.2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 |
3.3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1 维修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2 维修流程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3 第三方专业公司维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4 维修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4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维修与零部件采购随意性大造成成本不可控性 |
3.4.2 过度依赖传统供应商 |
3.4.3 维修把关不严且没有有效的追责机制 |
3.4.4 维修计划的制定偏离船舶实际状况 |
3.4.5 维修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滞后 |
4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
4.1 改进的原则与目标 |
4.1.1 改进的原则 |
4.1.2 改进的目标 |
4.2 维修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
4.2.1 调整成本分配比例 |
4.2.2 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规范 |
4.2.3 适度维修的管理策略 |
4.3 维修流程管理改进策略 |
4.3.1 维修流程的改进 |
4.3.2 制定维修流程的管理规范 |
4.3.3 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 |
4.4 维修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改进策略 |
4.4.1 建立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机制 |
4.4.2 网络采购模式在采购中的应用 |
4.4.3 采用性价比高的维修材料 |
4.4.4 应用JIT的零部件库存控制策略 |
4.5 第三方专业公司维修管理策略 |
4.5.1 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引进和运用 |
4.5.2 维修项目的打包和分包 |
4.5.3 特种维修项目的专业化运作 |
4.6 SMIS系统应用策略 |
4.6.1 SMIS系统应用目的 |
4.6.2 SMIS系统应用分析 |
4.6.3 SMIS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
5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结构改进保障 |
5.2 ISM规则下的公司体系文件建立的保障 |
5.2.1 ISM规则下公司体系文件简介 |
5.2.2 ISM规则下公司体系文件的保障作用 |
5.3 人员培训保障 |
5.4 制定合理奖惩制度保障 |
5.5 第三方有效监管保障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相关准则依据 |
1.2.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1.2.3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实践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 |
2.1.1 果园 |
2.1.2 果园价值 |
2.1.3 果园价值评估 |
2.2 果园经济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2.2.1 劳动价值理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均衡价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果园价值评估现状调查 |
3.1 基于成本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1.1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1.2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2 基于收益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2.1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2.2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3 基于市场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3.1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3.2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果园价值现状调查 |
4.1 果园资产价值现状 |
4.1.1 果园资产分类 |
4.1.2 果园资产价值特征 |
4.1.3 果园资产价值影响因素 |
4.2 果园收益价值现状 |
4.2.1 果园收益价值分类 |
4.2.2 果园收益价值特征 |
4.2.3 果园收益价值影响因素 |
4.3 果园市场价值现状 |
4.3.1 果园市场价值分类 |
4.3.2 果园市场价值特征 |
4.3.3 果园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 |
5.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 |
5.1.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5.1.2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5.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1 果树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2 园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3 果园设施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4 果园机械设备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5 果园无形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 |
6.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 |
6.1.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6.1.2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6.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1 果园收益期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2 果品产量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3 果品价格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4 副产品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5 果园观光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6 果园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7 果品收益折现率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7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 |
7.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 |
7.1.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7.1.2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7.2 核心参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2.1 可比案例果园的筛选思路与方法 |
7.2.2 各调整系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8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应用与分析 |
8.1 评估背景与案例果园介绍 |
8.1.1 评估案例背景介绍 |
8.1.2 案例果园基本情况介绍 |
8.2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1 成本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2 收益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3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 |
8.3.1 基于成本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3.2 基于收益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4 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的综合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结构 |
2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价值链研究 |
2.1 价值链构建 |
2.1.1 价值链分析方法 |
2.1.2 项目运行流程分析 |
2.1.3 价值链构建 |
2.2 价值链特征 |
2.2.1 经济学属性 |
2.2.2 经济系统特征 |
2.2.3 价值链机理和不确定性 |
2.3 价值链范式 |
2.3.1 论方法 |
2.3.2 狭义价值链范式 |
2.3.3 广义价值链范式 |
2.4 小结 |
3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评价研究 |
3.1 项目投资构成 |
3.1.1 价值链范式构成 |
3.1.2 价值链范式分析 |
3.2 项目投资评价 |
3.2.1 投资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投资评价影响因素 |
3.3 算例分析 |
3.3.1 项目概况及节能效益分析 |
3.3.2 投资评价决策 |
3.3.3 投资评价影响 |
3.4 小结 |
4 基于实物期权的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决策研究 |
4.1 实物期权 |
4.1.1 实物期权概念 |
4.1.2 研究进展及特点 |
4.2 时间偏好条件下的投资决策行为 |
4.2.1 假设与模型 |
4.2.2 模型分析及结论 |
4.3 风险偏好条件下的投资决策行为 |
4.3.1 假设与模型 |
4.3.2 模型分析及结论 |
4.4 算例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决策研究 |
5.1 非合作博弈 |
5.1.1 博弈相关概念 |
5.1.2 研究进展及特点 |
5.1.3 非合作博弈关系 |
5.2 节能服务企业间的投资决策行为 |
5.2.1 假设与模型 |
5.2.2 博弈行为分析 |
5.2.3 算例分析 |
5.3 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企业间的投资决策行为 |
5.3.1 假设与模型 |
5.3.2 博弈行为分析 |
5.3.3 算例分析 |
5.4 节能服务企业反向选择供应商的投资决策行为 |
5.4.1 假设与模型 |
5.4.2 博弈行为分析 |
5.4.3 算例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温(500℃)入口烟气情况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简介 |
2.1 概述 |
2.1.1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
2.1.2 空气预热器的分类和特点 |
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
2.2.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总体结构 |
2.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原理 |
2.2.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特征 |
2.2.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辅助系统 |
2.3 400 ℃回转式预热器的固有弊端 |
2.3.1 低温腐蚀 |
2.3.2 堵灰 |
2.3.3 磨蚀 |
2.4 现阶段回转式预热器选材的基本准则 |
2.4.1 400 ℃时的选材准则 |
2.4.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400℃时的材料配置 |
2.5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高温(500℃)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研究 |
3.1 回转式预热器入口烟温提升的意义 |
3.2 高入口烟温回转式预热器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性能计算的可行性分析 |
3.2.2 预热器在400-500℃区域工作构件耐高温材料的选用原则 |
3.3 回转式预热器转子金属温度分布计算方法简介 |
3.3.1 转子金属温度分布计算方法起源 |
3.3.2 转子金属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 |
3.4 500 ℃预热器材料选择 |
3.4.1 材料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4.2 500 ℃预热器各部件材料的理论配置 |
3.4.3 500 ℃入口烟温预热器的材料替用准则 |
3.5 不同型号预热器在500℃时的成本分析 |
3.6 预热器提升入口烟温后其它参数变化情况 |
第四章 500℃入口烟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用实例 |
4.1 内蒙古某项目预热器性能数据分析 |
4.2 内蒙古某项目预热器部件工作温度 |
4.2.1 某项目预热器转子金属温度分布情况 |
4.2.2 某项目预热器各部件工作温度 |
4.3 某项目预热器材料应用配置 |
4.4 某项目预热器拼接附加应力和焊接工艺的调整 |
4.5 某项目成本差异化分析 |
4.6 某项目高温(500℃)预热器应用结论 |
第五章 本文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火力发电厂除尘改造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应用 |
1.2.2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 |
1.2.3 研究成果小结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除尘改造技术比较研究 |
2.1 除尘技术理论 |
2.1.1 静电除尘器 |
2.1.2 袋式除尘器 |
2.1.3 电袋除尘器 |
2.1.4 移动电极除尘器 |
2.1.5 高频电源静电除尘器 |
2.1.6 除尘技术综合性能比较 |
2.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2.2.1 国外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2.2.2 国内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2.2.3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效果比较 |
2.3 湿式除尘技术比较分析 |
2.3.1 湿式除尘技术 |
2.3.2 湿式除尘技术综合性能比较 |
2.4 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
2.4.1 旋汇耦合脱硫除尘技术 |
2.4.2 管束式脱硫除尘技术 |
2.4.3 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效果比较 |
2.5 除尘控制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除尘设备使用现状及改造方案分析 |
3.1 国华太电试验情况 |
3.2 除尘改造方案分析 |
3.2.1 增设低温省煤器、湿式除尘器改造方案 |
3.2.2 袋式除尘器改造方案 |
3.2.3 旋转电极式除尘器与烟气调质方式改造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尘方案选择与效益分析 |
4.1 除尘方案选择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2.1 投资及成本分析 |
4.2.2 除尘改造经济效果评价 |
4.3 环境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模式与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关于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模式和风险评估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 |
2.1 锅炉承压部件的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 |
2.1.1 水冷壁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2 省煤器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3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4 汽包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5 集箱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6 减温器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7 管道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1.8 高温高压阀门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
2.2 失效分析案例 |
2.2.1 水冷壁管爆管原因分析 |
2.2.2 高温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站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寿命评估 |
3.1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寿命评估现状 |
3.2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寿命评估 |
3.2.1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寿命评估 |
3.2.2 省煤器的寿命评估 |
3.2.3 水冷壁的的寿命评估 |
3.2.4 汽包(汽水分离器)的寿命评估 |
3.2.5 高温集箱和管道的寿命评估 |
3.2.6 低温集箱和管道的寿命评估 |
3.2.7 阀门的寿命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站锅炉风险评估 |
4.1 风险评估简介 |
4.2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风险评估 |
4.2.1 风险评估的范围 |
4.2.2 风险评估的目的 |
4.2.3 风险评估的关键 |
4.2.4 风险评估的内容 |
4.2.5 风险评估的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7)华菱涟钢基于优化点检的设备预知维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设备维修研究与应用综述 |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维修方式的比较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设备维修理论概述 |
2.1 现有理论体系 |
2.1.1 美国后勤工程学 |
2.1.2 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 |
2.1.3 TPM理论 |
2.2 理论研究方向 |
2.2.1 可靠性维修理论 |
2.2.2 状态维修理论 |
2.2.3 设备寿命周期管理 |
2.2.4 价值工程 |
2.2.5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
2.2.6 应用供应链理论的设备备件管理 |
2.2.7 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 |
第三章 华菱涟钢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2 设备管理历程 |
3.3 点检和维修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设备点检 |
3.3.2 设备维修 |
3.4 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
3.4.1 设备状态不受控 |
3.4.2 欠维修及过维修 |
3.4.3 备件高库存 |
第四章 华菱涟钢优化点检实现设备预知维修方案设计 |
4.1 设计原则和目标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目标 |
4.2 设备的分类管理及监控方式设计 |
4.2.1 ABC分类法 |
4.2.2 状态监测方法 |
4.3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功能设计 |
4.3.1 维修技术标准设计 |
4.3.2 点检标准设计 |
4.3.3 给油脂标准设计 |
4.3.4 维修作业标准设计 |
4.4 利用点检实绩预测设备运行趋势 |
4.4.1 设备故障形成机理 |
4.4.2 设备状态趋势曲线及作用 |
4.5 运用诊断技术分析常用设备运行状况 |
4.5.1 滚动轴承的诊断 |
4.5.2 齿轮的诊断 |
4.5.3 轴与联轴器的诊断 |
4.5.4 交流电动机的诊断 |
4.5.5 液压系统的诊断 |
4.6 设备剩余寿命预测 |
4.6.1 设备寿命定义 |
4.6.2 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流程 |
4.6.3 寿命预测的建模设计 |
4.7 基于状态的维修策略制定 |
4.8 维修计划的经济性评价 |
4.8.1 经济性评价指标 |
4.8.2 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五章 华菱涟钢设备预知维修方案实施 |
5.1 建立正确维修理念 |
5.1.1 日常维护的重点 |
5.1.2 5S在设备维护中的重要作用 |
5.2 发挥专职点检人员核心作用 |
5.2.1 素质要求 |
5.2.2 点检作业标准化 |
5.2.3 优化点检作业流程 |
5.3 编制维修计划 |
5.4 维修作业 |
5.5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5.1 完整准确的图纸和资料 |
5.5.2 不断培训提升人员技能 |
5.5.3 备件及时合格供应 |
5.6 实施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链条锅炉节能改造及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链条锅炉运行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强化燃烧的节能改造 |
2.1 炉拱的改造 |
2.1.1 炉拱概述 |
2.1.2 缺陷及原因分析 |
2.1.3 炉拱结构的合理设计 |
2.1.4 炉拱设计 |
2.1.5 实际案例应用 |
2.2 分层给煤技术 |
2.2.1 工作原理 |
2.2.2 优点 |
2.2.3 分层煤斗使用注意事项 |
2.3 锅炉配风技术 |
第3章 省煤器的节能改造 |
3.1 省煤器节能效果评价标准 |
3.2 省煤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3.2.1 漏风问题 |
3.2.2 间断上水问题 |
3.2.3 积灰问题 |
第4章 蒸汽使用中的节能改造 |
4.1 蒸汽热损失的经济分析 |
4.2 降低蒸汽损失的措施 |
4.2.1 蒸汽输送管道的设计安装 |
4.2.2 蒸汽管道的保温 |
4.2.3 疏水器的选择和安装 |
4.2.4 冷凝水的回收 |
第5章 锅炉的节能运行管理 |
5.1 锅炉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 |
5.2 降低“跑、冒、滴、漏”现象造成的损失 |
5.3 提高司炉技术水平,节能减排 |
5.4 应用洗选煤技术 |
5.5 定期清除锅炉水垢 |
5.6 定期清除受热面积灰 |
5.7 锅炉负荷与用热负荷相匹配 |
5.7.1 热源必须与供热负荷匹配 |
5.7.2 合理选配锅炉容量,设置蒸汽蓄热器 |
5.8 合理排污,提高热效率 |
5.8.1 锅炉排污率的计算 |
5.8.2 排污方法的合理选择与控制 |
5.8.3 设置排污扩容器 |
5.9 做好停炉保护与保养工作 |
5.9.1 锅炉停炉保养方法 |
5.9.2 停炉保护方法的选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电站锅炉吹灰优化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积灰、结渣对锅炉的影响 |
1.3 吹灰优化的概念及建立灰污监测系统必要性 |
1.4 国内外火电厂优化吹灰系统的发展现状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灰污监测模型 |
2.1 各受热面监测模型 |
2.1.1 对流受热面灰污监测模型 |
2.1.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灰污监测模型 |
2.1.3 炉膛灰污监测模型 |
2.2 各受热面污染率计算流程 |
2.2.1 对流受热面污染率计算流程 |
2.2.2 炉膛污染率计算流程 |
2.2.3 空预器污染率计算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测结果与灰污影响因素分析 |
3.1 监测对象的介绍 |
3.1.1 设计参数 |
3.1.2 煤质资料 |
3.1.3 锅炉总体简介 |
3.1.4 吹灰系统简介 |
3.1.5 理想传热系数的确定 |
3.2 受热面监测结果 |
3.2.1 对流受热面灰污变化趋势 |
3.2.2 炉膛灰污变化趋势 |
3.2.3 空预器灰污变化趋势 |
3.3 影响受热面积灰状态的因素分析 |
3.3.1 负荷对对流受热面污染率的影响 |
3.3.2 受热面布置随积灰变化情况 |
3.3.3 烟气中氧含量对积灰的影响 |
3.3.4 积灰对烟气温度的影响 |
3.3.5 煤质对积灰和结渣的影响 |
3.3.6 影响受热面积灰其他方面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吹灰方案的研究 |
4.1 吹灰模型的优化 |
4.1.1 受热面灰污增长预测的基本模型 |
4.1.2 灰污增长模型中a、c 的确定 |
4.1.3 吹灰器的能量消耗 |
4.1.4 吹灰频率的确定 |
4.1.5 临界污染率的确定 |
4.2 吹灰模式的优化 |
4.3 控制合理的运行参数 |
4.3.1 加强燃料的管理 |
4.3.2 保持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 |
4.3.3 控制合理的含硫量与壁温 |
4.3.4 控制合理的排烟温度 |
4.3.5 控制合理的烟气流速 |
4.3.6 提高吹灰器投用率和加强运行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灰污监测的软件实现 |
5.1 程序功能模块实现示意图 |
5.1.1 计算平台的应用 |
5.2 优化吹灰系统的主界面 |
5.2.1 受热面灰污监测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电厂锅炉“四管”的寿命评估与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火电厂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
1.2.1 国外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3 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动向 |
1.3 电厂高温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概况 |
1.3.1 典型的寿命评估方法 |
1.3.2 欧美日寿命评估技术的比较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锅炉"四管"的失效机理与方式 |
2.1 锅炉"四管"的主要作用 |
2.2 锅炉"四管"的失效特性与机理 |
2.2.1 锅炉"四管"失效特性 |
2.2.2 锅炉"四管"的失效机理 |
2.3 锅炉"四管"的主要失效方式和部位 |
2.3.1 水冷壁管的主要失效方式和部位 |
2.3.2 过(再)热器管的主要失效方式和部位 |
2.3.3 省煤器管的主要失效方式和部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锅炉"四管"故障成因的综合分析 |
3.1 锅炉"四管"的应力分析 |
3.1.1 弹性应力 |
3.1.2 弹塑性应力 |
3.1.3 由重量载荷引起的应力分析 |
3.1.4 持久强度 |
3.1.5 弯管部分的应力分析 |
3.2 热应力 |
3.2.1 稳态传热状态下的热应力 |
3.2.2 变工况运行时的热应力 |
3.3 锅炉"四管"的壁温分析 |
3.3.1 无水垢时的壁温分析 |
3.3.2 有水垢时的壁温分析 |
3.3.3 灰壁温度 |
3.4 锅炉"四管"的壁厚分析 |
3.4.1 炉管的磨损减薄 |
3.4.2 炉管的腐蚀减薄 |
3.4.3 炉管的高温氧化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锅炉"四管"的寿命评估 |
4.1 锅炉热管的寿命预测的一般步骤 |
4.2 高温金属材料的老化问题 |
4.2.1 显微组织的球化行为 |
4.2.2 碳化物相的粗化行为 |
4.2.3 碳化物相的成分变化 |
4.2.4 碳化物相结构的变化 |
4.3 过(再)热器管的剩余寿命评估 |
4.3.1 仅过热情况下的寿命评估 |
4.3.2 过热与腐蚀共同作用下的寿命评估 |
4.3.3 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寿命评估 |
4.4 省煤器管的剩余寿命评估 |
4.5 水冷壁管子的寿命评估 |
4.6 小结 |
第五章 锅炉"四管"的故障诊断分析 |
5.1 火电厂故障诊断技术基础 |
5.1.1 火电厂设备诊断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 |
5.1.2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方法 |
5.2 故障树分析法 |
5.2.1 故障树分析法的定义 |
5.2.2 FTA方法步骤 |
5.2.3 故障树的数学分析 |
5.2.4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5.2.5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5.3 锅炉"四管"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 |
5.3.1 锅炉水冷壁管爆管失效的故障树分析 |
5.3.2.锅炉过(再)热器管爆管失效的故障树分析 |
5.3.3 锅炉省煤器管爆管失效的故障树分析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四、加强综合技术管理 延长省煤器使用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D]. 张云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2]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D]. 孙正.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3]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 黄智星.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4]高温(500℃)入口烟气情况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开发研究[D]. 廖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火力发电厂除尘改造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价[D]. 段助民.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6]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模式与风险评估研究[D]. 赵昆. 山东大学, 2014(04)
- [7]华菱涟钢基于优化点检的设备预知维修方案研究[D]. 刘昆. 中南大学, 2012(06)
- [8]链条锅炉节能改造及运行[D]. 王卓军. 山东大学, 2012(02)
- [9]电站锅炉吹灰优化方案的研究[D]. 陆红波.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03)
- [10]电厂锅炉“四管”的寿命评估与故障诊断[D]. 郑立军. 郑州大学, 2008(03)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公司价值论文; 节能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