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局决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建设局决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我国建设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1)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在震惊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的同时,也引发了项目管理理论界的对其建设模式的大讨论,引起了建设项目各利益攸关方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协同和信息协同的重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的目的是解决“资源孤岛”、“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三大问题,在供应链协同的基础上实现目标和信息的协同。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第一章在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针对国内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的设计施工脱节、工期延误、费用超支、协调滞缓等问题,提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的课题。第二章在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将其分为服务型、资源型、社会型、管控型和集中管理机构,作为分析的基础。第三章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组织层、流程层和技术层“三层”模式下对供应链上的资源、利益、风险等要素进行协同分析;在供应链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基础上,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特点,创新性地引入业务流和工作流,对其进行“五流”体系分析和协同分解。业务流、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都是围绕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标的成功实施来组织的,而在保证目标实施过程中而发生的以上四流都会产生信息流,因此目标和信息是协同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从分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目标和工期目标冲突的原因出发,构建并分析了集中管理机构与各利益攸关方的静态博弈模型,同时基于集中管理机构的契约设计权和信息引导权,根据经典雪堆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协同效应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协同成本与协同参与度之间的博弈关系。第五章基于对激励奖励或惩罚力度与搭便车机会主义之间的信息协同意愿分析,构建信息协同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及博弈的结果。针对研究的结论,分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信息协同的内容,构建信息协同的体系,提出信息协同的保障措施。第六章通过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验证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各利益攸关方的协同博弈策略的相关性等。第七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王君[2](2021)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趋势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应用,提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层面决策方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优化高等院校办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自由发展、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各大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面临着高层认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严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制度、风险防范、监督评价和内控环境等深层次因素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从深层角度来解决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各层面问题所带来的挑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学校主体、监督部门、校办企业,甚至是校外实体和个人等,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涵盖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统计学及控制论等多种学科原理,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提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结合了多种模型和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风险、成本效益、监管模式、决策绩效及系统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夯实了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高等院校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目标与指标层级结构,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设计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得出了样本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情况,为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次,采用关系矩阵方法对我国高校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始终是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博弈论中的关系矩阵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和适度内部控制问题,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和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并对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的关系情景进行了讨论。接着,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决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独立单元和分校区的监管涉及到路径优化问题,其内部控制监管模式是建立在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集中—分散”巡视路径优化模型,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并对比分析四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问题设计了编码系统,并进行了仿真求解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可动态调整的优化路径策略,以适应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需要。然后,采用AHP-FCE模型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内部控制绩效是高等院校内容控制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问题,界定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对象、问题和评价原则,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思路框架、目标原则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AHP-FCE算法原理,构建了AHP-FCE评价模型,并采用了AHP-FCE模型对案例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为高等院校提高内部控制绩效提供了参考。最后,以系统论为工具深入研究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决策问题。基于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体系,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并对高等院校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演化和实践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角度,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以便夯实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基础,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深层次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优化策略。

王涛[3](2020)在《工程项目中业主方的设计管理研究 ——以连云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也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变的越来越重要,而设计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业主方作为设计管理的核心,对管理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工程项目的业主方设计管理研究对我国经济建设非常有意义。本论文首先初步总结了国内外学者针对设计管理提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对基于BIM和建筑师负责制下工程项目中业主方设计管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然后以设计管理的理论为基础,从业主方设计管理角度,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的设计管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就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案例的业主方设计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设计管理理论如何在业主方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

王雨祥[4](2020)在《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完善,政府在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投资额也在不断增长,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占建设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对于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其建设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拨款或政府担保融资,由于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制约了工程项目从决策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成本的支出和使用。影响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如领导决策、财政预算、国家政策、行政执行等因素。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有限的财政预算分配出合理的资金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合理控制,使得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发挥出最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政府性投资工程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外对该类工程的成本控制研究经验和我国现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特点,分析我国对该类工程实行成本控制的方向,并以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作为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各个阶段的成本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目前,我国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和方法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导致财政资金滥用,国有资产流失,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压力,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政府性投资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政府缺乏主体地位,成本控制意识不强,缺乏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等。本文论述了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和亟需采取的措施,对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干预,并且强调对于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要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来合理控制工程成本,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完善建设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以达到节约资金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另外,本文引入政府性投资工程具体案例,分析该类政府性投资工程成本构成要素及各阶段成本的影响因素和成本控制措施,强调对于政府性投资工程政府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成本控制。针对政府性投资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关于此类工程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对于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对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探索积极的成本控制模式和成本考核方法。成本控制不仅可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还可以提高政府对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所投资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周长安[5](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程骏杰[6](2020)在《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S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满足精神文化、社会公共需求,S县不断加大对当地发展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公共基础建设普遍具有其公益性,项目收益上不存在或者只有少量的经营性收入,且经营性收入不足以覆盖各类项目的建设成本,此类项目对于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吸引十分有限,因此此类项目大多只能通过政府投资的方式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范围涵盖了农林水、产业平台、交通、城市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类公共基础建设类项目。然而,由于原有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相关办法的制约、上级政策方针的多次更新改变和地方政府政策解读的滞后,使得S县新的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管理办法迟迟未更新出台,导致当地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建设过程、经费保障等环节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何打破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固有模式的限制,实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是S县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际项目的跟踪考察,具体分析了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发展形势及下一步改革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完善、提升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及对策,从项目决策、资金保障、管理制度、实施模式、监督机制、绩效管理和项目变更管理等方面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运作,以期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成效,更好的应对当前环境改变下的新形势。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S县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论文研究的需要,并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叙述为下文的理论概述打下基础。第二章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理论基础,厘清政府投资项目概念。第三章针对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四章是作为全文内容的重要总结,针对上文S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政策解读及对策分析,提出完善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建议对策。

温演驰[7](2020)在《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组织类型,自形成设立以来就以实现公益为其根本宗旨,主要承担为社会提供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职能。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运用国有或公共资源提供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资源配置不合理、政事不分等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尝试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但因客观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主观思路不清晰,改革几陷于停顿。直至201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思路开始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原有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与公益二类,并创新引入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将事业单位改革推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我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市场资源配置属性,因此也成为天然的改革试验地。法人治理结构源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却对西方的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性质属性相类似的非营利组织、高校、公立医院等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将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可行性。我国也的确在广东、上海、浙江、重庆等地进行了先期的试点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试点改革不断深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相关问题也逐步显现,例如外部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思想与认识准备不足、模式生搬硬套、相关支持政策不完善,内部配套制度缺失、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党组织作用不明确等,严重掣肘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本文总结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历程,并以深圳市为例,通过理论、相关试点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剖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以期为全国各地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供理论及经验参考。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八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着重论述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理论及概念进行概述,并追踪理论溯源,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阐述并分析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背景、探索历程以及各省市试点改革情况,总结揭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成效及面临的问题;第四章以深圳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分别介绍了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环境背景、部分典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试点探索情况,并通过对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问卷调查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的比较访谈,分析总结当前深圳市试点改革的成效及面临的瓶颈;第五章以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为对象,从实证角度论证影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因素,其中研究表明“政策落实不达预期、理事会成员作用不明显、公众参与途径不够多元”是制约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进的关键问题;第六章研究了日本、美国、新加坡公益组织的治理情况,总结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域外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第七章从目标、原则、内外部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其中外部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优化产权投资制度设计、创新人事财政配套制度、构建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内部措施包括明确理事会成员配备、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共治运行体系、界定党组织与理事会权力关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莫玉婷[8](2020)在《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建筑工人实名制是建筑业劳务管理方面的一项管理创新,该制度最早起源于建筑市场的信息化监管。随着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建筑劳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是所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数据资料的统计收集,更多的在于劳务管理问题的解决以及劳务用工关系的改善。本文对我国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常用的用工模式以及劳务信息化建设概况进行介绍,梳理总结我国劳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探讨我国劳务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接着,对现有的劳务实名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和基本要素,从实名制系统、建设主体、建筑工人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建筑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以上分析发现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主要障碍包括:(1)经济障碍:实名制实施触动建设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社保和个税的缴纳,导致实施主体热情不高;(2)制度障碍: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赋予实名制资料的法定意义和应用范围,导致实名制资料在劳务纠纷时不能成为有力依据;(3)管理障碍:实施主体对实名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实名制管理形式化。为此,从政府、企业、劳务工人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可能对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寻找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根本原因,发现解决实名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与个税缴纳问题是实名制全面推广落实的关键和基础。本文还结合RH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劳务实名制系统并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探讨实名制后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企业增值税来对冲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以解决实名制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并对建筑业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1)降低社保缴纳基数、重新定义社保缴纳主体和缴纳门槛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从而减少建筑劳务信息化的经济障碍;(2)提高工人自我意识和从业地位,建设农民工安居房以增强工人实名意愿;(3)完善政策法规,赋予实名制资料法定意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培训以提高企业劳务管理意识和工人整体素质。

赵英霞[9](2020)在《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通常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划拨到学校的、具有指定用途、完成特定专项工作或任务的资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领域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增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规模也日益扩张。据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超过46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1﹪。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资金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例如落后的绩效管理理念和评价方法、缺失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的业务流程、不明确的责任分工、相脱节的项目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未得到充分应用的绩效评价结果等缺陷日益凸显,造成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着资金滥用的情形。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部门加快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全面绩效管理。国家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要求愈加严格,更加强化绩效管理。但从现有研究方向看,很少开展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进行系统性地案例研究,研究成果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结合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实际情况及其管理特征,构建更为实用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据以提出逐步完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实施路径,对提升高校资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而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引导,依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引入B高校(属国立高校,鉴于商业机密,本文以B高校表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了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的现状,结合不同类别财政专项资金特点和管理要求,分类构建了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探索构建了以学校自身为评价主体,内部开展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着眼于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此基础上,根据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实际情况及其管理特征,分别从主管机关对高校的监督层面、内部管理层面及项目组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监管与问责机制、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一系列改进建议,以期能为高校逐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薛思宇[10](2020)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规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所有权归属于农村村民集体的非农用途土地,村民集体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享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权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村村民集体所有权的表达,是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收益权能的实现。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将集体建设用地投入市场,与国有土地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提供收益性保障。相对完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立法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增强人民财产性权益的必要保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在我国虽然初具规模,并在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正式予以确认,但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少对“入市”予以确认后的可操作性规程指引。我国现存法律体系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无完善的系统性立法,因此在立法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所涉主体存在入市所涉职能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具体为政府职能主导部门内部权责以及主导部门与协同部门权责界定不明、成员权认定标准和成员权的行使以及撤销权的标准不统一、缺失独立技术第三方主体的必要规定等问题;所涉资金层面存在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收益用途限制标准不统一、各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规制制度普遍残缺不全、政府定价无统一标准、其他相关制度设定不全面等问题;所涉运作程序存在权益保障性不足,具体为程序环节设置未能充分彰显农民权益必要保障以及缺乏相关配套制度、入市过于重视政府职能和公众参与相关规定不足、一级市场构建出让方式设定不完整、二级市场构建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以及归责机制方面仍然存在条款过于零散缺乏高位阶法规指引,具体为中央层面归责机制条款设定不明晰和地方层面规范设定差异较大、配套制度及其责任的规定较少等问题。阐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规范内涵是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提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矫正路径的重要前提。以法释义学范式及体系思维范式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进行阐释,通过内涵界定、条款罗列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以及救济机制。通过运用规范分析法,对各位阶法律法规中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专门条款以及各位阶法律法规中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具有一定关联程度的相关条款进行归纳整合并分析,通过明晰问题以提供矫正路径。明确界定政府职能主导部门职责,具体为明确政府职能主导部门内部权责界定和明确政府职能主导部门与入市相关辅助部门权责界定、完善集体成员权资格设定具体为统一成员权资格认定标准、完善成员权行使相关规范和完善集体成员撤销权相关规定、补足第三方主体相关条款,具体为补足地价评估主体相关条款和健全价格规制主体相关条款设定。完善程序环节设置,具体为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和统一收益用途限制相关规定、完整设定中央层面价格规制制度以为地区条款设定提供依据。健全入市程序设计,重点考量农民利益、弱化“政府管理”,增强“公众参与”、补全流转方式相关规定。提供归责机制规范设定高位阶法律法规指引、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的法律保障。通过以上方式建立相对完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条款体系。

二、我国建设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建设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目的
        1.1.4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研究现状综述
        1.2.2 建设项目协同管理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念及特点
        2.1.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含义
        2.1.2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特点
    2.2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概念的界定
        2.2.1 利益攸关方概念
        2.2.2 利益攸关方识别
    2.3 建设项目供应链相关理论
        2.3.1 供应链相关概念
        2.3.2 建设项目供应链相关概念
    2.4 博弈论相关理论
        2.4.1 博弈论基本概念
        2.4.2 博弈理论的分类
    2.5 协同相关概念
        2.5.1 协同、协同学概念
        2.5.2 协同管理概念
        2.5.3 建设项目协同管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供应链利益攸关方协同分析
    3.1 供应链协同管理动因
    3.2 供应链“三层”协同模式分析
        3.2.1 组织层协同
        3.2.2 流程层协同
        3.2.3 技术层协同
    3.3 供应链“五流”协同体系分析
        3.3.1 供应链“五流”结构图
        3.3.2 供应链“五流”协同分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标协同管理研究
    4.1 目标冲突及原因
        4.1.1 利益目标冲突及原因
        4.1.2 工期目标冲突及原因
    4.2 目标协同机制
    4.3 目标博弈
        4.3.1 博弈模型构建
        4.3.2 静态博弈模型求解与分析
        4.3.3 协同效应下动态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协同管理研究
    5.1 信息冲突及协同动因
    5.2 基于演化博弈的信息协同意愿分析
        5.2.1 信息协同意愿分析
        5.2.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5.2.3 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5.3 信息协同架构
        5.3.1 信息协同的内容
        5.3.2 信息协同的体系
        5.3.3 信息协同的保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实证研究模型
        6.1.1 实证研究模型说明
        6.1.2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编码
    6.2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1 区间均值的置信区间
        6.2.2 数理分析
    6.3 变量相关性分析
        6.3.1 变量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
        6.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2)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2.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2.1.2 COSO内部控制理论
        2.1.3 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
    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2.1 基本范围
        2.2.2 框架体系与概念模型
    2.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PDCA循环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控制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决策研究
    3.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3.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3.1.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价目标
        3.1.3 指标层级结构及确认
    3.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分析
        3.2.2 指标权重设计
    3.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3.3.1 一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3.3.2 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实证分析
        3.4.1 支持向理机原理
        3.4.2 模型参数设计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研究
    4.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决策分析
        4.1.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分析
        4.1.2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高等院校适度的内部控制分析
    4.2 基于关系矩阵构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模型
        4.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分析假设
        4.2.2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
        4.2.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
    4.3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收益情景分析
        4.3.1 基于成本分解的情景假设
        4.3.2 基于效益分解的情景假设
        4.3.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关系的情景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决策研究
    5.1 问题描述与数学建模
        5.1.1 问题描述
        5.1.2 基本假设
        5.1.3 数学建模
    5.2 监管模式决策算法体系
        5.2.1 算法提出
        5.2.2 总体框架
        5.2.3 变体对比
    5.3 监管模式决策实证分析
        5.3.1 编码解码
        5.3.2 算例设计
        5.3.3 参数设置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AHP-FCE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决策研究
    6.1 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概况
        6.1.1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基本状况
        6.1.2 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
    6.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原则
        6.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问题
        6.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原则
    6.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决策的实证分析
        6.3.1 AHP-FCE算法原理
        6.3.2 AHP-FCE评价模型建立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系统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决策研究
    7.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诊断
        7.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
        7.1.2 高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分析
    7.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7.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
        7.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目标
    7.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单位层面的优化方案
        7.3.1 数据采集
        7.3.2 优化方案
    7.4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业务层面的优化方案
        7.4.1 数据采集
        7.4.2 优化方案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位层面指标、要点及评价操作细则
附录B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附录C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附录D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附录E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工程项目中业主方的设计管理研究 ——以连云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设计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设计管理理论综述
    2.1 设计管理概述
        2.1.1 设计管理的定义
        2.1.2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类型
    2.2 工程项目中业主方设计管理的管理内容
        2.2.1 设计管理的范围管理
        2.2.2 设计管理计划和组织
        2.2.3 设计管理的项目控制
        2.2.4 设计管理的协调管理
    2.3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中业主方设计管理特点分析
        2.3.1 BIM的定义
        2.3.2 应用BIM工程设计管理的优点
        2.3.3 当前发展的困境
    2.4 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工程项目中业主方设计管理特点分析
        2.4.1 建筑师负责制定义
        2.4.2 建筑师负责制的优点
        2.4.3 建筑师负责制的发展困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项目中业主方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设计管理
    3.1 工程项目阶段划分
    3.2 工程项目中业主方在各阶段的设计管理分析
        3.2.1 决策阶段设计管理
        3.2.2 设计阶段设计管理
        3.2.3 施工阶段设计管理
        3.2.4 项目使用阶段设计管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项目中业主方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1 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1.1 存在的问题
        4.1.2 改进策略
        4.1.3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限额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
    4.2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应用帕累托法分析设计质量管理问题
        4.2.3 改进策略
        4.2.4 PDCA循环管理在设计质量管理的应用案例分析
    4.3 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改进策略
        4.3.3 动态控制在工程项目设计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4.4 制度管理
        4.4.1 流程制度
        4.4.2 评选制度
        4.4.3 合同管理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云港项目设计管理过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投资管理的过程分析
        5.2.1 投资目标
        5.2.2 投资经济分析
        5.2.3 设计管理项目价值工程的应用
    5.3 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分析
    5.4 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分析
        5.4.1 设计进度控制流程
        5.4.2 设计进度计划
    5.5 项目制度管理过程分析
        5.5.1 工作任务分工
        5.5.2 设计管理工作流程
    5.6 设计管理应用成效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评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及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2.1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概念、种类与特点
        2.1.1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概念
        2.1.2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种类
        2.1.3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特点
    2.2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的概念、特点及构成
        2.2.1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概念
        2.2.2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的特点
        2.2.3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的构成
    2.3 .成本控制理论
        2.3.1 成本控制概念
        2.3.2 成本控制内容
        2.3.3 成本控制原则
    2.4 价值工程及PDCA循环管理理论
        2.4.1 价值工程概念
        2.4.2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4.3 PDCA循环管理理论
        2.4.4 PDCA循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全过程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1 决策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2 设计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3 招投标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4 施工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5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流程及措施
    4.1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任务与流程
        4.1.1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任务
        4.1.2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管理流程
    4.2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流程
    4.3 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措施
        4.3.1 决策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4.3.2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4.3.3 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4.3.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4.3.5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简介
    5.2 项目组织管理形式
    5.3 项目成本构成与分析
    5.4 项目价值工程分析
    5.5 项目成本管理PDCA循环
    5.6 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5.7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过程
    5.8 项目成本控制改进建议
    5.9 项目成本控制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质量管理理论
        2.2.2 信息技术理论
        2.2.3 系统控制理论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3.1 概念界定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4.1 总体设计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4.3.1 总体分析
        4.3.2 需求分析
        4.3.3 技术路线
        4.3.4 功能分析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4.4.1 需求分析
        4.4.2 技术路线
        4.4.3 功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5.1.1 组织构架分析
        5.1.2 模型框架分析
    5.2 运行流程分析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5.3 运行机制分析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成果
    7.2 主要结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文献综述
        1.3.2 国内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政府投资项目概述
        2.1.1 政府投资项目概念
        2.1.2 政府投资项目分类
        2.1.3 政府投资项目特点
        2.1.4 政府投资项目流程
    2.2 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要求
        2.2.1 政府投资项目相关指标控制要求
        2.2.2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要求
        2.2.3 政府投资项目相关政策指示要求
    2.3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财政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绩效评价理论
    2.4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保障模式
        2.4.1 上级政府补助资金
        2.4.2 本级政府安排资金
        2.4.3 相关发行债券资金
        2.4.4 PPP模式
        2.4.5 其他资金来源
    2.5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2.5.1 项目法人型模式
        2.5.2 工程指挥部型模式
        2.5.3 基建处室型模式
        2.5.4 专业机构型模式
        2.5.5 城投公司型模式
第3章 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S县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现况
        3.1.1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性建设预算安排情况
        3.1.2 S县PPP项目基本情况
        3.1.3 S县政府投资项目情况分析
    3.2 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项目建设决策机制不完善
        3.2.2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3.2.3 项目管理机构配置不科学
        3.2.4 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被忽视
    3.3 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S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优化及对策
    4.1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4.1.1 规范项目前期阶段决策机制
        4.1.2 加强项目立项管理工作
        4.1.3 构建新型项目管理模式
        4.1.4 规范项目实施中建设内容变更程序
    4.2 创新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
        4.2.1 探索项目资金筹措新模式
        4.2.2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
    4.3 提升项目建设监管实效
        4.3.1 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4.3.2 完善部门监督机制
        4.3.3 强化项目建设公示制度落实
    4.4 用好信息化时代数据共享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4.4.1 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智能化
        4.4.2 探索建立县级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
        1.1.2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探索内在需求
        1.1.3 事业单位自身建设发展客观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事业单位
        2.1.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1.3 法人治理结构
    2.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2.2.1 理事会的内涵与运行
        2.2.2 管理层的权责与构成
        2.2.3 监事会的职能与设置
    2.3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2.3.1 共同治理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2.4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4.1 必要性的生成逻辑:明确定位、共办共治、激发活力
        2.4.2 可行性的生成逻辑:理论可行、政府支持、试点有效
第3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历程与现状
    3.1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出的背景
        3.1.1 我国法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1.2 事业单位法人地位确立过程
        3.1.3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规范与完善
    3.2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历程
        3.2.1 制度创新探索
        3.2.2 借鉴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结构探索
        3.2.3 全国各地试点经验探索
    3.3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成效
        3.3.1 促进厘清政事关系
        3.3.2 探索创新治理模式
        3.3.3 推进整合各方资源
        3.3.4 促进坚守党管干部
    3.4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面临的问题
        3.4.1 外部层面:法规财政保障不足,利益群体潜在抵触
        3.4.2 内部层面:制度机制运行紊乱,自主管理沦为形式
第4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案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4.1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法规政策环境
        4.1.1 具有法制保障优势
        4.1.2 具有先行示范优势
        4.1.3 具有人力保障优势
        4.1.4 具有财政保障优势
        4.1.5 实行“三不定”政策
    4.2 深圳市部分典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情况
        4.2.1 管委会模式: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4.2.2 理事会模式:深港产学研基地、南方科技大学
        4.2.3 董事会模式: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4.3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4.3.1 调查对象
        4.3.2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过程
        4.3.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4.3.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4 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访谈调查分析
        4.4.1 访谈对象
        4.4.2 访谈设计
        4.4.3 访谈记录
        4.4.4 访谈结论
    4.5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成效
        4.5.1 自主管理权限逐步增大
        4.5.2 分权制衡架构逐渐完善
        4.5.3 多元主体共治成效初显
        4.5.4 联合监管体系日趋成熟
    4.6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进的瓶颈
        4.6.1 外部瓶颈:法规制度仍不完善,潜在约束制约自主管理
        4.6.2 内部瓶颈:运行体系仍不健全,党组织作用未充分发挥
第5章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治理架构完整性
        5.1.2 治理环境差异性
        5.1.3 治理因素多样性
    5.2 调查设计
        5.2.1 总体构思
        5.2.2 样本统计
    5.3 调查问卷分析
        5.3.1 政策支持下的全面推广
        5.3.2 经验学习下的探索推进
        5.3.3 地区实践下的改革尝试
    5.4 统计数据分析
        5.4.1 变量测量
        5.4.2 因子分析
        5.4.3 认知程度及交叉分析
    5.5 调查实证结论
        5.5.1 政策落实效果未达预期
        5.5.2 理事会成员作用不明显
        5.5.3 公众参与途径不够多元
第6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域外经验
    6.1 日本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6.1.1 日本社会公益组织特点
        6.1.2 日本社会公益组织治理
    6.2 美国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6.2.1 美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特点
        6.2.2 美国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
    6.3 新加坡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6.3.1 新加坡公益法定机构特点
        6.3.2 新加坡公益法定机构治理
    6.4 经验总结
        6.4.1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4.2 利益各方广泛参与决策
        6.4.3 强化公益组织独立地位
        6.4.4 探索多样法人治理模式
第7章 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7.1 明确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价值目标
        7.1.1 强化法人地位
        7.1.2 维护运作秩序
        7.1.3 保障运行效益
        7.1.4 坚守公益使命
    7.2 确立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基本原则
        7.2.1 权责法定原则
        7.2.2 权责明确原则
        7.2.3 协调运转原则
        7.2.4 各方制衡原则
    7.3 构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外部措施
        7.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7.3.2 优化产权投资制度设计
        7.3.3 创新人事财政配套制度
        7.3.4 构建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7.4 构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措施
        7.4.1 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理事配备
        7.4.2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督
        7.4.3 建立多元主体共治运行体系
        7.4.4 界定党组织理事会权力关系
第8章 论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8)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劳务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劳务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劳务用工与劳务信息化
    2.1 劳务用工及相关问题概述
        2.1.1 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
        2.1.2 现阶段劳务用工常用模式
        2.1.3 劳务管理问题分析
        2.1.4 我国劳务管理问题总结
    2.2 劳务信息化及相关问题概述
        2.2.1 建筑劳务实名制的产生与发展
        2.2.2 建筑劳务信息化建设
        2.2.3 建筑劳务信息化问题分析
        2.2.4 我国劳务信息化问题总结
    2.3 劳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劳务实名制系统与管理模式分析
    3.1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分析
        3.1.1 理论研究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3.1.2 现有市场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3.1.3 劳务实名制系统的综合分析
    3.2 劳务实名制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要素
        3.2.1 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步骤
        3.2.2 系统开发的基本要素
    3.3 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3.3.1 信息化系统层面
        3.3.2 建设主体层面
        3.3.3 建筑劳务工人层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4.1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4.1.1 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强问题
        4.1.2 打破企业管理的信息和区域壁垒
        4.1.3 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4.2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主要障碍
        4.2.1 制度障碍
        4.2.2 管理障碍
        4.2.3 经济障碍
    4.3 劳务实名制实施后的成本-效益分析
        4.3.1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成本
        4.3.2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效益
        4.3.3 实名制实施的成本效益总结
    4.4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社保个税问题
        4.4.1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依据
        4.4.2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
        4.4.3 社保个税代扣代缴对企业的影响
    4.5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RH装饰公司劳务信息化建设
    5.1 公司概述
        5.1.1 公司概况
        5.1.2 系统概述和设计目标
    5.2 需求分析
        5.2.1 系统定位
        5.2.2 用户角色分析
        5.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5.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3 功能架构设计
        5.3.1 功能模块设计
        5.3.2 系统实现方式
    5.4 实名制后的费用效益影响
        5.4.1 实名制后的费用分析
        5.4.2 实名制后的效益分析
        5.4.3 费用效益综合分析
    5.5 实名制后的社保个税影响
        5.5.1 劳动力成本和社保个税测算
        5.5.2 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5.5.3 企业应对措施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内涵及其管理要求
    1.5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章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以B高校为例
    2.1 B高校概况
    2.2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状
    2.3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2.4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绩效评价指标的重构
    3.2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
    3.3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
    3.4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
第四章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4.1 B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4.2 B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4.3 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第五章 完善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建议
    5.1 监督层面:加强绩效评价监管问责机制
    5.2 管理层面:积极探索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5.3 项目组层面:明确目标,配置合格人员,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5.4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5.5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5.6 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信息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科技创新专项项目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人才培养专项项目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三 :人才培养专项项目受益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规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 研究路径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规范内涵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概念阐释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范畴要素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主体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主体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 整全性缺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主体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 构建完善体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主体条款的完善进路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资金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资金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 利益表达缺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资金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 凸显利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资金条款的完善进路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运作程序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运作程序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 保障性缺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运作程序条款存在的问题_
    (三)增强保障力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运作程序条款的完善进路
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 可操作性不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归责机制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 细化操作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归责机制条款的完善进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四、我国建设主管部门决策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管理研究[D]. 王欣.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D]. 王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工程项目中业主方的设计管理研究 ——以连云港项目为例[D]. 王涛.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 王雨祥.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6]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S县为例[D]. 程骏杰. 湘潭大学, 2020(02)
  • [7]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温演驰. 吉林大学, 2020(08)
  • [8]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D]. 莫玉婷. 深圳大学, 2020(10)
  • [9]B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研究[D]. 赵英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款的规范分析[D]. 薛思宇.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我国建设局决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