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静[1](2021)在《翻转课堂下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形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教师打造"先学后教"的教育形式,能促使学生高效理解教学内容。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形式,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打造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加强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翻转课堂下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沟通模式进行了研究。
周翟[2](2020)在《我国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 ——以山东省聋校教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聋校教学语言一直是聋教育中的重点问题,更是聋教育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多年实施以口语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聋校课堂教学语言仍以口语为主,手语为辅。近些年来受到国外一些相关理念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聋教育过往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意识到自然手语在聋人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对于手语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自然手语在聋校教学中的作用越发得到关注和认同。我国多数聋校比较重视教师的手语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教师使用“文法手语”,并采用《中国手语》作为教师手语考核的主要参考。2018年,历时七年研究、规范与方案试点的《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于7月1日正式颁布,并开始对以聋校教师为主的各行业专业人员进行国家通用手语培训。《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的颁布代表着我国以后聋校教学语言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其中根本的变革和进步在于改变以往由听人遵循汉语表达规则“编制”词汇的历史,开始尊重聋人手语的语言学特征,纳入更多聋人自然手语词汇。正确使用国家推行的手语进行教学,不仅是聋校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国家通用手语在聋校的推广现状,不仅关系着聋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且对我国聋校教学语言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手语翻译服务等方面相关工作的专业化进程。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化及双语教育为理论视角,调查和分析国家通用手语在聋校教师中推广现状,为代表着尊重聋人手语语言学事实的现行国家通用手语在聋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认同和使用提出建议。本研究中的调查表明: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学习现状整体较好;部分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实际沟通能力有待加强;聋校教师对于国家通用手语具有一定客观认知;聋校教师目前仍欠缺系统的手语语法知识学习;口语教学目标下手语依然作为口语教学的辅助而存在。结合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已经成为聋校教师主要的手语学习工具书;2.自然手语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然作用还缺乏基础;3.我国聋校教学语言的变革之路依然漫长;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相应建议:客观反思唯口语的聋校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聋人教师的聘用比例,为听人教师和聋生提供语言学习榜样;加强对聋校教师职后培训,提高教师手语实际沟通能力;重视自然手语语法知识的普及,促进自然手语在聋校中的推广;在聋校中开设手语课程,提升听人教师和聋人学生的手语认同度。
徐勤帅[3](2020)在《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面语是听障学生与健听人沟通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听障学生书面语普遍出现的语法偏误,影响到了听障学生与健听人的沟通,不利于听障学生顺利融入、适应社会。为了使听障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与健听人进行交流,本研究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搜集语料对初中听障学生展开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调查研究以及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1.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中存在大量的语法偏误,总偏误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初中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主要集中在词偏误和句偏误。2.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听力残疾,原因还包括:手语的负迁移、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手语不规范、听障学生缺少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3.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教授语法知识为核心,辅以改错和练习,加强语法知识与实际写作的联系。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实施教学策略发现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改善有明显作用。依据研究中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为聋校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聋校应重视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问题,不盲目淡化语法教学;教师应注意教学用语在语法上的完整性;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减少语法偏误的教学;家校合作提供学生更多使用书面语的机会。
郑璇[4](2019)在《手指字母双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指字母双拼法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周有光、沈家英设计,是一套特殊的指拼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右手打声母,左手打韵母,双手同时呈现音节。多年来,我国各地不少聋校均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但至今缺乏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所获资料,对双拼的定义、设计原则、创制和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对基层聋校师生对其的态度、评价和反馈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分歧和争议进行解读,提出双拼作为一种特殊的指拼手段,重点解决音节拼读中的声韵呈现问题,是对传统单拼的发展和完善,既有教学上的省时省力等优越性,也存在适用年龄、使用范围、功能作用等方面的局限。
徐玲[5](2019)在《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文中认为作为公益性质的教育机构,聋校担负着为听障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任,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得聋校的教育改革备受重视。如何提升聋校的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数学作为应用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学科,在聋校的教学实践中是需要多加关注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一、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师生沟通不畅由于学生
李惠花[6](2018)在《PPT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聋学校的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不能用语言进行教育,由于聋学生的特殊性,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视觉教育就是一项很好的帮助聋校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化高速发达的今天,视觉传达出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中,PPT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在正常的普通学校里,PPT在课堂中也被常常使用,当然PPT在聋校教学中不能照搬普通学校的模式,还是要进行改进下。为此,研究PPT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这对从事相关教学的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张茂林[7](2016)在《概念图及其对聋校课堂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作为知识的视觉化表征工具,概念图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强大功能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文章在对概念图的定义、教学功能、绘制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在聋校课堂教学情境中的运用模式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张慧[8](2016)在《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态度调查 ——以辽宁省某聋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陆聋校实行“口语为主,手语、书面语为辅”的语言教学理念,聋校教师课堂中使用的手语大多是以有声语言为依托的文法手语即手势汉语。语言教学是聋校教学中的重点,设立什么样的语言教学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语言,代表着主流社会对聋生的期望,决定着聋生的未来和发展。自然手语不仅是聋人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更是聋人身份的象征,加之手语语言学的发展,自然手语仍没有在我国大陆聋校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双语教学理念的推动下,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聋校语言教学的改革亟需进行,作为改革聋校教学语言的践行者,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聋校语言教学改革的进度和效果。本研究以手语语言学为基础,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了自然手语对聋人的作用、自然手语的语言学意义、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使用这三个维度,以此编制调查问卷,对辽宁省某聋校教师进行调查,反映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态度。为聋校语言沟通体系的变革提供依据,并对此态度现象进行分析,以引起专家学者和聋教育工作者对自然手语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自编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态度调查表,并选取聋校在职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得到如下结论:自然手语对聋人具有重要意义,在聋校中也表现出语言沟通中的有效性;我国大陆自然手语研究相对落后,自然手语的语言学地位无法得到广泛认同;当下聋校语言教学目标强化了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消极态度;在聋校中推广自然手语有一定的阻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反思聋校教学目标,正视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自然手语的手语语言学研究,建设手语语料库;改革聋校语言沟通体系;对聋校教师进行培训。
陈曦维[9](2014)在《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时代的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和资源的诞生,电子教材便由此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种新的教材形式,挑战的是千百年来始终占领统治地位的传统纸质教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多元化的媒体表现形式以及实时的交互潜能。目前,各式各样的电子教材陆续涌现,但是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明显存在不足,而将电子教材应用于聋校教育教学中更是凤毛麟角。由于聋生的特殊生理特点,聋校电子教材必须以聋生的学习习惯为依据进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对聋校教育起着缺陷补偿的作用,对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辅助教师教学、全面提高聋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效率、对其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有着无可替代的功效。从这个意义上讲,聋校电子教材的设计和开发是信息时代聋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展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子教材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对聋校教学的指导性意义,研究了聋校电子教材的特殊性以及设计开发的原则。以聋校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为案例进行了电子教材的设计和开发,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分析阶段、中期制作阶段和后期试用测评阶段。在实践开发中,主要利用苹果公司的iBooks Author软件针对聋校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一课《我们的学校》进行了课文学习、生字识记、测试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课外拓展等模块的开发,实现了预期设计的功能。
黄丽娇[10](2014)在《义务教育阶段聋校中的不平等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54年至今,我国大多数聋校都实行以口语为主的教育。这种传统的聋校教育理念与实践,与其说是在努力消除聋人与听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如说它在拉大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本研究以批判“基于临床医学病理模式认为‘聋’是‘残疾’的观点”为逻辑起点质疑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一方面,将聋人学生隔离在“正常”之外作为“残疾”儿童;另一方面,却生硬地推行以口语为核心、为主导的聋校教育。其诸多努力都致力于让聋人学生成为或接近于“正常人”,却很少关注聋人学生的切实心理感受。这种教育是以表面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语言学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都会受到第一语言正负迁移的影响。同时,也都有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因素的障碍。因此,我国当下聋校中以口语为主的教学语言对于聋人学生而言是第二语言,更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和自我否定,而不是自尊自信和自我肯定。从社会学角度言之,以听人口语为主导的聋校教育,其实质是使不会手语的听人群体受益,而聋校学生并非是真正的受益者。手语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是聋人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聋人之间,以及聋人与听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承认手语的合法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认同聋人的文化身份,由此可以形成在观念领域中聋人与听人的社会性平等。因此,从聋人社会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切入聋校教育平等问题研究是本研究基本出发点。本研究从聋校是否将“聋”认定为“残疾”;对聋生学习口语的强制程度等维度,实证学校中不同群体对“聋”的接纳与认同差异。具体选择我国南北方不同城市的公立聋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重点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行微观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聋学生群体对于“聋”的认知,仍以“残疾”观为主。听人教师群体对于“聋是残疾”的认同,强于聋人学生群体本身。二、聋校听人教师与聋人学生都肯定聋人手语在教学、师生沟通中的作用,但在聋校教育中,仍然缺乏对确立手语语言学地位与意义的认识。三、现阶段聋生群体对以手语为核心的聋人文化的认同,仍处于萌芽阶段。四、多年来以口语教学为主的聋校教学理念与实践,对聋人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造成了“聋人学生群体比听人教师群体更认同聋校口语教学重要性”的现状,折射出传统的聋校教育对聋人学生手语的部分剥夺,强化了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而不是相反。论文揭示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口语为主的教学目标;相对欠缺手语及聋人文化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因口语为主导而受到限制;忽视聋人认知特点的教学物理环境;以及完全以文字为主的考核方式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聋人学生的心理失衡与成长延缓等等教育负面效果。论文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相应提出:建立科学的聋童观、教育观;积极发展聋校中的聋人文化;提升聋校听人教师的手语认知水平,加强教师的手语能力;重视聋人教师在聋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广聋人双语、双文化教育等对策,以克服和消除这些教育不平等现象。论文指出:在强调人本的当代社会,应该正视聋人的独特属性,尊重聋人文化的客观存在。平等地看待聋人只是不同的人而已,不应该视听人为“正常大”,作为衡量聋人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标准。这种认识本身就意味着对聋人学生的不平等待遇。聋人世界与听人世界同时存在于社会之中,手语与聋人文化对聋人群体而言,是他们初级依附和正常生活的需要,不能因追求主流文化的教育目标而受到任何忽视。因此,明确作为聋人母语的手语在聋人成长及社会性发展过程的作用与意义,重视聋人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教育,将是义务教育阶段聋校追求和实现教育平等的重中之重。
二、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翻转课堂下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优势 |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聋校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
三、实施翻转课堂提升师生沟通交流的对策 |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
(二)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
(三)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四、结语 |
(2)我国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 ——以山东省聋校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 |
1.自然手语 |
2.文法手语 |
(二)国家通用手语 |
(三)《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 |
(四)聋校教师 |
四、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化理论 |
(二)双语教育理论 |
第二部分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手语在聋校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
(一)关于手语在聋生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研究 |
(二)关于手语在聋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二、关于我国聋校课堂教学及其教师专业化现状的研究 |
(一)关于我国聋校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 |
(二)关于我国聋校教师专业化现状的研究 |
三、关于手语在聋校中推广情况的研究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二)《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信息 |
二、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学习和掌握现状调查 |
(一)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学习途径 |
(二)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学习和掌握现状 |
三、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现状调查 |
(一)聋校教师不同场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现状调查 |
(二)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能力现状调查 |
四、聋校教师对国家通用手语认知现状调查 |
五、聋校教师手语学习和使用困难现状调查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学习现状整体较好 |
二、部分教师国家通用手语实际沟通能力有待加强 |
三、聋校教师对于国家通用手语具有一定客观认知 |
四、聋校教师目前仍欠缺系统的手语语法知识学习 |
五、口语教学目标下手语依然作为口语教学的辅助而存在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已经成为聋校教师主要的手语学习工具书 |
(二)自然手语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然作用还缺乏基础 |
(三)我国聋校教学语言的变革之路依然漫长 |
二、建议 |
(一)客观反思唯口语的聋校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
(二)增加聋人教师的聘用比例,为听人教师和聋生提供语言学习榜样 |
(三)加强对聋校教师职后培训,提高教师手语实际沟通能力 |
(四)重视自然手语语法知识的普及,促进自然手语在聋校中的推广 |
(五)在聋校中开设手语课程,提升听人教师和聋人学生的手语认同度 |
第七部分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三 教师A访谈实录 |
附录四 教师B访谈实录 |
附录五 教师C访谈实录 |
附录六 教师D访谈实录 |
附录七 教师E访谈实录 |
致谢 |
(3)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听障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需要被重视 |
1.1.2 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中存在大量语法偏误 |
1.1.3 初中听障学生需要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 |
1.3.2 语法偏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过程 |
2.2.1 语料搜集 |
2.2.2 语料的统计 |
2.3 调查结果 |
2.3.1 总偏误分析 |
2.3.2 分类偏误分析 |
2.4 偏误成因分析 |
2.4.1 手语的负迁移 |
2.4.2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手语不规范 |
2.4.3 听障学生缺少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 |
2.4.4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听障学生学习汉语的负面影响 |
2.5 偏误类型的讨论 |
第三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对象 |
3.3 实验设计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假设 |
3.3.4 检测项目 |
3.3.5 干扰变量的控制 |
3.4 实验过程 |
3.5 实验结果 |
3.6 实验讨论 |
3.6.1 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呈现 |
3.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3.6.3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
第四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教育建议 |
4.1 聋校应重视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问题,不盲目淡化语法教学 |
4.2 教师应注意教学用语在语法上的完整性 |
4.3 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减少语法偏误的教学 |
4.4 家校合作提供学生更多使用书面语的机会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科研成果 |
(4)手指字母双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综述 |
三、对双拼的解读 |
(一) 双拼和单拼的区别。 |
(二) 双拼的设计原则。 |
(三) 双拼的诞生和传播。 |
四、对双拼的评价与争议 |
(一) 师生对双拼的评价。 |
(二) 使用中的争议。 |
五、结论与建议 |
(5)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师生沟通不畅 |
(二) 对学生的期望值不高 |
(三) 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深入 |
(四) 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
二、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
(一) 转变教学观念 |
1. 转变对听障学生的看法。 |
2. 转变对手语的看法。 |
3. 转变对聋校数学教学的看法。 |
(二)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
(三) 加强交流, 实行互动教学 |
1. 多元化沟通。 |
2. 切合生活实际。 |
3. 增加课堂中的提问环节。 |
4. 细化分工, 提高课堂参与度。 |
(四) 重视教学反思 |
(五)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
三、结束语 |
(6)PPT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聋校学生教学的现状 |
2 PPT在聋生课堂中的优势 |
3 PPT在聋生课堂中的应用 |
3.1 动静结合式 |
3.2 视频和美图相法配合 |
3.3 处理视频、图片法 |
3.4 回味无穷法 |
4 结束语 |
(7)概念图及其对聋校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概念图的内涵及功能 |
( 一) 概念图的定义 |
( 二) 概念图的教学功能 |
1. 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
2. 作为支持学习的工具 |
3. 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 |
( 三) 概念图的绘制 |
三、概念图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 一) 概念图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 二) 概念图在聋校课堂情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四、结语 |
(8)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态度调查 ——以辽宁省某聋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以及研究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部分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自然手语对聋人作用 |
二、自然手语的语言学意义 |
三、自然手语在我国聋校教学中的使用 |
第三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手语语言学 |
一、手语语言学的确立 |
二、手语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
三、手语语言学的确立对聋人的意义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第五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聋校教师认同自然手语在聋人中的作用 |
二、多数聋校教师认同自然手语是聋人母语,但缺乏对手语语言学特点的了解,对手语语言学意义持否定或不明确态度 |
三、聋校教师认同自然手语在教学中沟通有效性,但不愿意学习或使用自然手语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聋校教师正视自然手语对聋人的意义,认同自然手语在聋校沟通中表现出显着的有效性 |
(二)我国手语研究相对落后,自然手语的语言学地位无法在聋校教师中得到广泛认同 |
(三)当下聋校语言教学目标强化了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消极态度 |
(四)在聋校中推广自然手语有一定的阻力 |
二、建议 |
(一)反思聋校教学目标,正视自然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
(二)加强自然手语的语言学研究,建设手语语料库 |
(三)正确定位自然手语在聋校中的作用,优化聋校语言沟通方式 |
(四)对聋校教师进行培训,改革聋校教师考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数字化学习高速发展呼唤聋教育数字化资源跟进 |
1.1.2 解决教育公平短板的呼唤 |
1.1.3 聋人自身缺陷补偿的需求呼唤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理论探讨 |
2.1 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概述 |
2.1.1 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现状研究 |
2.1.2 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
2.2 聋校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
2.2.1 课程开发理论 |
2.2.2 学习理论 |
2.2.3 教学设计理论 |
2.2.4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3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系统设计 |
3.1 电子教材概述 |
3.1.1 电子教材的概念及特点 |
3.1.2 电子教材发展研究 |
3.1.3 电子教材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
3.1.4 聋校语文电子教材特殊性研究 |
3.2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1 教育性原则 |
3.2.2 聋教育特殊性原则 |
3.2.3 三语融合原则 |
3.2.4 无障碍原则 |
3.2.5 通用性原则 |
3.3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设计前期分析 |
3.3.1 电子教材需求分析 |
3.3.2 教学内容分析 |
3.3.3 教学目标分析 |
3.3.4 聋人学习者分析 |
3.3.5 电子教材载体分析 |
3.4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统筹设计 |
3.4.1 教材界面设计 |
3.4.2 教材内容设计 |
3.4.3 教材交互性设计 |
4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实践开发 |
4.1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开发框架 |
4.2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开发软件的选择 |
4.2.1 iBooks Author开发工具 |
4.2.2 iBooks 3 浏览软件 |
4.3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功能模块开发 |
4.3.1 封面目录 |
4.3.2 课文学习 |
4.3.3 生字识记 |
4.3.4 测试练习 |
4.3.5 课后作业 |
4.3.6 课外拓展 |
4.3.7 其他功能设计与实现 |
5 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测试评价 |
5.1 前期准备 |
5.2 测评分析 |
5.2.1 聋生学习者测评及结果分析 |
5.2.2 聋教育教师及聋教育专家访谈 |
5.3 测评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被试者学习风格访谈提纲 |
附录2 电子教材试用体验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三、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义务教育阶段聋校中的不平等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发现聋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 |
(一) 在形式平等的教学场域中聋学生的学习困惑 |
(二) 在教育境遇中对聋学生社会初级依附的忽视 |
二、在聋校教育研究中产生的问题意识 |
(一) 手语与口语之争的焦灼问题 |
(二) 手语地位与聋学生认识发展的相关性问题 |
(三) 聋人文化研究中有关平等意识的探讨 |
三、来自聋校教育的实践体验 |
四、研究意义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平等问题研究综述 |
一、关于聋文化认同与教育平等相关性的研究 |
(一) 关于口语教学与手语教学争论与教育平等的相关性研究 |
(二) 关于聋童双语教学的问题与教育平等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聋校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
(一) 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
(二) 特殊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
(三) 聋校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四、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三节 本研究的视角、假设、方法 |
一、研究的视角 |
二、研究假设 |
(一) 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复制并传递不平等 |
(二) 聋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社会功能限制 |
(三) 教师作为重要他人对聋学生平等问题的严重影响 |
三、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依据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起源 |
第一节 基于对“聋”的认知偏差产生的教育不平等 |
一、对听力障碍程度与“聋”社会属性的认知偏差 |
二、借助听技术使聋人成为“正常人”产生的不平等 |
三、照搬普通学校教育造成对聋学生的不平等 |
第二节 对聋人手语及文化功能认知偏差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
一、无视手语是聋人的母语 |
(一) 手语的语言学地位 |
(二) 聋校教育中对手语的认知偏差 |
二、误导以聋人第二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造成的不平等 |
(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
(二) 中介语 |
(三) 习得与学习 |
第三章 关于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考察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问卷编制 |
一、问卷题目收集 |
二、问卷维度 |
三、因素分析 |
四、因素命名 |
五、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关于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将聋生作为“残疾人”的认知偏差 |
(一) 教师对“聋”的认知偏差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
(二) 聋校教师对于聋生特点的认知偏差 |
二、对以手语为核心的聋人文化的认知偏差 |
(一) 教师与聋生对手语语言学特点了解有限 |
(二) 教师群体的聋人文化认同水平低 |
(三) 聋学生的聋文化认同水平整体较低 |
三、照搬普通学校教育误导聋人学生的聋人身份认同 |
四、关于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实证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关于聋校中教育不平等现象产生的理论诠释 |
第一节 聋校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
一、“聋”作为残疾存在于社会中 |
(一) 我国传统的聋童观 |
(二) 临床医学角度的“聋”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聋” |
(三) 社会媒体宣传导向强化聋的“残疾”观念 |
二、聋人的语言及文化未得到广泛承认 |
第二节 聋学生的文化资本分析 |
一、家庭中的语言剥夺 |
二、学校里的语言剥夺 |
三、社会的隔离与疏远 |
(一) 与听人社会的隔离 |
(二) 与聋人社会的疏远 |
四 对聋学生的文化剥夺 |
(一) 听人社会文化剥夺 |
(二) 聋人社会文化剥夺 |
五、聋学生在文化资本积累方面处于劣势 |
第三节 不平等现象在聋校中的合理化 |
一、聋校教育目标中的不平等现象 |
(一) 聋校教育目标 |
(二) 以“口语为主”的聋校教育目标凸显社会对聋人的不接纳 |
(三) 过于强调口语教学的目标不利聋童形成积极自我认知 |
(四) 口语教学目标与聋生利益疏离 |
二、课程与教材中的不平等现象 |
(一) 教材中的不平等因素 |
(二) 课程设置中的不平等因素 |
三、教学语言中的不平等 |
(一) 聋校教学语言的特殊性 |
(二) 聋校教学语言沟通可能性 |
(三) 手势汉语与聋人手语的区别 |
(四) 以口语为主、手势汉语为辅教学语言中形成的不平等 |
(五) 因教学语言产生不平等现象的个案研究 |
四、不平等现象产生的归因分析 |
(一) 不尊重聋生认知特点导致不平等现象的产生 |
(二) 学生学业考核方式欠公平 |
(三) 师资专业素质的差距造成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
第五章 解决聋校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实现聋校教育平等的理论探索 |
一、聋文化是以手语为核心的视觉文化 |
(一) 视觉文化的定义 |
(二) 聋人文化作为视觉文化的特征 |
(三) 聋学生对视觉文化的社会诉求 |
(四) 手语是聋文化的核心 |
二、正视主流语言作为聋人第二语言学习的教育学意义 |
(一) 主流社会对于聋人群体及手语的认同程度影响聋人汉语习得水平 |
(二) 聋人汉语习得水平与其主流文化适应程度相关 |
(三) 汉语习得水平影响聋人个体身份认同 |
(四) 语言互动与课堂沟通效果决定聋生学业水平 |
(五) 家庭和学校环境影响聋人汉语学习意愿和动机 |
三、建立科学的聋童观 |
(一) 建立科学的聋童观是聋校教育平等的前提条件 |
(二) 文化模式与聋童观 |
(三) 尊重聋童母语为第一语言 |
四、发挥聋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 |
(一) 积极发展聋校中的聋文化 |
(二) 增强聋生文化自觉、自信与语言权利 |
(三) 聋校中传播主流文化与聋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实现聋校教育平等的实践路径 |
一、提升聋校师资整体水平 |
(一) 注重教师的专业背景 |
(二) 强化听人教师的手语技能 |
二、重视聋人教师的作用 |
(一) 聋人教师的作用 |
(二) 加强聋人教师从师技能 |
(三) 减少聋人教师聘任中的障碍 |
三、加强并推广聋童双语教学 |
(一) 聋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 聋童双语教学有助于聋生建立心理与文化归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四、聋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转课堂下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J]. 王宁静. 家长, 2021(21)
- [2]我国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现状调查 ——以山东省聋校教师为例[D]. 周翟.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D]. 徐勤帅. 济南大学, 2020(01)
- [4]手指字母双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郑璇. 绥化学院学报, 2019(04)
- [5]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J]. 徐玲. 小学生(中旬刊), 2019(01)
- [6]PPT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李惠花. 现代商贸工业, 2018(24)
- [7]概念图及其对聋校课堂教学的启示[J]. 张茂林. 现代特殊教育, 2016(12)
- [8]聋校教师对自然手语的态度调查 ——以辽宁省某聋校为例[D]. 张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聋校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陈曦维. 江苏师范大学, 2014(06)
- [10]义务教育阶段聋校中的不平等现象研究[D]. 黄丽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