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内服与外治治疗妇女外阴瘙痒36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妙丽[1](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武宇[2](2021)在《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文中指出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在女性外阴皮肤病变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非瘤样病变疾病。此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外阴瘙痒、外阴皮肤及粘膜皲裂疼痛不适、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甚或变白、外阴组织萎缩粘连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且以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而言,尚无法对该病做到彻底根治。因此,该病患者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病痛折磨,心理上也在不断地承受着压力。外用涂抹激素及维生素E于患处是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对于VLS患者外阴患处皲裂症状的治疗效果不佳,王桂萍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皲裂患者配合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进行坐浴治疗后,其皲裂症状的愈合效果较好,复发情况有所缓解。本文旨在探讨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与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两种治疗方式间疗效的差异,为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研究及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对VLS患者皲裂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来评估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治疗VL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VLS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依据,阐述中医治疗VLS疾病的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VLS皲裂患者提供更好的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中的外阴硬化性苔藓病例,并配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中医气血亏虚辨证标准筛选后,将最终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临床上收集的符合本课题标准的6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具体方法:将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按照1:20比例充分混合在开水中,待水温适宜时(与体温相仿或略高于体温为宜,避免水温过高对患处加重刺激,或引起烫伤),充分将外阴患处浸泡与药液中20分钟;坐浴后轻擦使外阴干燥,之后均匀涂抹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及维生素E乳膏,用量以均匀覆盖患处为宜。对照组给予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维生素E乳膏,用法:与治疗组相同。1月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指标前后变化。上述使用药物均由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新绿药房及西药房提供。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外阴瘙痒、外阴疼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色素变化,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3观察指标与评估观察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患处病变程度,即皮肤瘙痒和外阴疼痛(皲裂情况)程度。以评分方式评价治疗前后瘙痒、疼痛、色素减退等的治疗效果(即发作频率、病变范围等的变化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综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等。4统计学方法(1)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其中配对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46.7%,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治疗VLS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2.两组患者在治疗VLS症状及体征方面,即阴痒、阴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皮肤色素减、中医证候等均得到改善,其中,在外阴瘙痒及外阴皲裂方面,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及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未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期随访时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当归补血汤坐浴可以显着改善VLS患者外阴患处的瘙痒及皲裂症状,且方法安全可靠。2.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VLS患者外阴色素减退及气血亏虚中医证候有改善,但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均有调节作用,但未区分出差异性。
姚比分[3](2021)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它的复发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苦参洗剂及奥硝唑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作用机理,为苦参洗剂的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妇科门诊病人中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苦参洗剂+奥硝唑阴道栓;对照组:奥硝唑阴道栓。2组患者均治疗1周,停药后3天来院复诊,由同一医生重新评估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等,并对治愈患者治疗后1月、2月、3月复发率进行随访,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选入研究对象80例,并以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脱落6例,最终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77.7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4.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局部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局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5.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积分上优于对照组。6.相关实验室指标转阴率比较:治疗组对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白细胞酯酶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阴道PH值、乳酸杆菌、H2O2、线索细胞、胺试验、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转阴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7.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为81.58%,对照组痊愈率为63.89%,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临床治疗无明显差异。8.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1月和2月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降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BV优于单纯使用奥硝唑阴道栓;2.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能明显降低湿热下注型BV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阴道局部体征积分、阴道分泌物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提高白细胞酯酶的转阴率;3.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可以降低湿热下注型BV的复发率;4.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BV未出现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毕忠月[4](2020)在《自拟养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课题主要研究自拟养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治疗组实施口服自拟养经方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坤泰胶囊中药成药,主要收集治疗前有关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病程)、收集符合标准病例的中医症候积分的情况、激素采集后的结果(FSH、LH)的比较,还有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情况、激素结果(FSH、LH)的比较,所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评价本次观察的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道路。方法:本次课题主要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楼妇科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按照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的诊断标椎收集,严格遵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及脱落标准,进行整理病例,原计划收集6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观察组,两组各30例;为防止观察过程中病例脱落,增加20%,两组各36例,因主观和和客观原因,每组剔除病例2例,实际观察病例68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养经方汤剂,对照组采用口服坤泰胶囊成剂,与患者沟通好此次观察原因,再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同时口服治疗3个月后,然后观察并统计中医症候改善后积分以及激素恢复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组间在中医主症总积分、部分单个中医症候积分、激素常规(FSH、LH)方面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治疗烘热汗出、两胁胀痛、口苦咽干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激素FSH、LH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的激素改善情况。结论:自拟养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尤其是在激素方面、中医具体单证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马留璐[5](2020)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客观指标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菊洗剂熏洗外用联合克霉唑栓纳阴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纳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以及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并评估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5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实际完成率分别为93.3%、96.7%。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VC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VC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佳。4.阴道清洁度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转为Ⅰ、Ⅱ度者(89.3%)高于对照组(65.5%)。5.乳酸杆菌定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85.7%)高于对照组(62.1%)。6.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真菌学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停药1月复发率(11.1%)显着低于对照组(34.6%)。结论:1.运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有效降低患者VV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着。2.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可改善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乳酸菌定量,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3.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预防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效果优于单一克霉唑栓用药。4.参菊洗剂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效应有关。
周水涵[6](2020)在《白黄苦参洗剂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白黄苦参洗剂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72例受试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名患者使用白黄苦参洗剂外洗,对照组36名患者使用2%酮康唑洗剂外洗,两组均予以“除湿降脂汤”作为基础内服药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治疗后皮损及症状的改变,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数据并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组内对比,患者红斑丘疹、鳞屑、皮损面积、瘙痒、脱发、皮脂溢出、焦虑抑郁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的总积分较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瘙痒、皮脂溢出、脱发症状上第4周进行组间对比,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在上述单项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82%,试验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4、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12%,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相当(P>0.05);试验组愈显率81.25%,对照组愈显率46.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白黄苦参洗剂外洗与2%酮康唑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均疗效确切,疗效相当。2、白黄苦参洗剂外洗在改善头部皮脂溢出、瘙痒、脱发症状上疗效优于2%酮康唑洗剂,且无不良反应。
唐砚彩[7](2020)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后患者Nugent评分、阴道微生态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指数、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安全性等指标,以评价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8.092019.06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BV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设计、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按临床试验1: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治疗,对照组给予温水清洗外阴+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用法:试验组(红核妇洁洗液),用药前,用水清洗阴部后擦干,取10ml(10ml/袋)药液于稀释瓶中,加温开水至100ml,摇匀,用稀释后的药液冲洗外阴和阴道,每日2次,连用7天;对照组(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每日1次,于睡前清洗外阴后,放置1枚(0.5g)于阴道后穹隆处,连用7天。停药3天、28天后门诊复诊,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阴道微生态等的变化,比较两种药物治疗BV后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比较两组停药后3天Nugent评分<7患者百分比。试验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6.67%,对照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2.50%。非劣效值下限小于界值(-0.2939<-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要疗效指标:2.1 Nugent评分变化值: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20±2.71,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38±2.4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05)。停药后28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4.53±2.90,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56±2.9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05)。2.2形态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89)、优势菌(P=0.51)、真菌感染(P=1.00)、滴虫感染(P=1.00)、乳杆菌分级(P=0.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67)、优势菌(P=0.36)、菌丝(P=0.16)、滴虫感染(P=0.86)、乳杆菌分级(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芽孢(P=0.04)、孢子(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功能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68)、H2O2浓度(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25)、H2O2浓度(P=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中医证候评分: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4.47±2.50,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3.94±2.5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05)。结论:1.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高,明显改善Nugent评分;2.红核妇洁洗液通过影响阴道菌群形态学及功能学,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局部症状,恢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3.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出现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李思琪[8](2019)在《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查阅文献,探讨从脾论治RVVC的理论依据及导师治疗RVVC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对治疗RVVC文献证治规律的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上RVVC的辨证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1.查阅文献,分析古代与现代医家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与临床研究,并探讨脾脏与湿邪、任带二脉,及相关脏腑肝肾之间的内在联系。2.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收集关于RVVC的门诊病历,并对病历进行整理分析。3.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归纳整理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分析中医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方案及用药规律。结果:1.导师从脾论治RVVC,治疗以健脾益气除湿为主要原则,以完带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用药,临床疗效显着。2.通过收集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56篇,研究发现临床上治疗本病主要从脾论治,最常见证型为脾虚湿阻证,最常用中药为白术,通过聚类得出核心二类药及四组核心药组,得出用药主要为健脾除湿之药;所用药物主要为白术、苍术、茯苓、车前子、黄柏、甘草。结论:导师治疗该病主要从脾论治,以健脾益气除湿为原则,临床疗效佳。通过对中医药治疗RVVC文献的研究,分析出从脾论治RVVC的学术思想。
张慧[9](2019)在《益阴方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益阴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对于局部体征、全身症状(主证+次证)的改善,证明其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益阴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就诊山西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肝肾阴虚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0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阴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对照组给予甲硝唑阴道凝胶,各组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局部体征、全身症状,记录VSH(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局部体征)、中医证候(主证+次证)评分、安全性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治疗后VSH积分、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总积分、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治疗后局部疗效、全身疗效,使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总积分、VSH积分、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两组组间VSH积分、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总积分、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总积分、VSH积分、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积分均降低;从VSH疗效判定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局部体征方面疗效更明显;从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疗效更明显。(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阴方联合甲硝唑凝胶改善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局部体征和全身症状更有优势。(2)益阴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安全性好,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
钟晓枫[10](2019)在《椿乳凝胶治疗宫颈HPV高危型感染(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及评估椿乳凝胶在治疗宫颈HPV高危型感染(湿热瘀阻证)的临床有效性,期望通过本研究给为HPV高危型感染(湿热瘀阻证)患者的治疗提供多一项选择。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HPV高危型感染的患者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使用椿乳凝胶,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阴道上药,晚间清洗外阴后上药,每次用1支,持续用药15天,除开月经期;每次用药15天为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用药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则停止用药,用药期间注意避孕(采用避孕套避孕),配偶不配合用药。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妇康栓,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阴道上药,晚间清洗外阴后上药,每次上2粒,持续上药16天,除开月经期;每次用药16天为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用药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停止用药,用药期间注意避孕(采用避孕套避孕),配偶不配合用药。于第4周期月经干净后3-7天内(期间禁止同房)进行HPV复查,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HPV转阴率的变化。结果在本文章工作中,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在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转阴率为46.47%,对照组转阴率为53.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5人,显效13人,有效10人,无效2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痊愈4人,显效10人,有效12人,无效4人,P>0.05,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P=0.00<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治疗后两组病例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上均有很好的改善;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疗效相当。结论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椿乳凝胶在提高HPV转阴率、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与保妇康栓效果相当。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二、中药内服与外治治疗妇女外阴瘙痒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内服与外治治疗妇女外阴瘙痒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估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
3 讨论 |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4 异质性讨论 |
3.5 发表偏倚讨论 |
3.6 敏感性讨论 |
3.7 用药特点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项依据 |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材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VSL诊断标准 |
1.2.2 气血亏虚证型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病例标准 |
2 治疗 |
2.1 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 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
3.1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2 疗效性观察标准 |
3.2.1 皮肤病损范围和程度分级标准 |
3.2.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心理状态评分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治疗结果 |
5.1 疗效性指标观察结果 |
5.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讨论 |
1 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皲裂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当归补血汤洗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
2.1 当归补血汤洗方组方及依据 |
2.2 方解 |
2.3 单味药物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结果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1 中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及分型 |
1.2.1 肝经湿热型 |
1.2.2 肝肾阴虚型 |
1.2.3 气血亏虚型 |
1.2.4 脾肾阳虚型 |
1.2.5 湿虫滋生型 |
1.3 临床治疗 |
2 西医学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1 局部外界刺激 |
2.1.2 自身免疫 |
2.1.3 遗传因素 |
2.1.4 细胞增殖 |
2.1.5 氧化损伤 |
2.1.6 性激素 |
2.2 病理组织学改变 |
2.3 临床表现 |
2.4 临床治疗 |
2.4.1 治疗现状 |
2.4.2 一般治疗 |
2.4.3 药物治疗 |
2.4.4 物理疗法 |
2.4.5 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历选择标准 |
2 试验方案 |
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 主要试验材料、仪器、试剂 |
2.3 标本采集与检测 |
2.4 治疗用药品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二 研究结果 |
1 试验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2.1 年龄与病程的比较 |
2.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治疗前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
2.4 治疗前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实验室相关指标积分比较 |
3.5 相关实验室指标转阴率比较 |
3.6 临床疗效的比较 |
3.7 两组三个月复发率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 |
三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依据 |
2.1 中医理论依据 |
2.2 西医病因病机分析 |
2.3 苦参洗剂药物探讨及现代药理分析 |
2.4 奥硝唑栓阴道栓的药物探讨及作用机制 |
2.5 实验室疗效指标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评价 |
3.2 局部体征评价 |
3.3 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复发情况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四 结论 |
五 结语 |
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
1.1 细菌性阴道病的认识及病因病机 |
1.2 BV的诊断 |
1.3 BV的治疗 |
2 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学研究 |
2.1 BV病因病机研究 |
2.2 细菌性阴道病中药的治法方药 |
2.3 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自拟养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绝经前后诸证的综合论述 |
1.1 古籍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施治 |
1.4 治疗 |
2 西医对绝经前后诸证的综合论述 |
2.1 发病机制 |
2.2 激素治疗 |
2.3 激素治疗的远期观测 |
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资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中医症候评分表 |
1.5 病情分级 |
1.6 对照方法 |
1.7 中止观察 |
2 试验方法及疗效评定 |
2.1 分组方式 |
2.2 两组治疗方式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指标判定 |
3 数据对比及结果 |
3.1 统计方式 |
3.2 数据分析及结论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中医理论依据分析 |
2.自拟养经方方解和药理作用分析 |
2.1 药物组成 |
2.2 拟方方解分析 |
2.3 药理分析 |
3.结果分析 |
3.1 总体比较 |
3.2 单个症状分析 |
3.3 激素对比 |
4.存在问题与展望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展望 |
5.研究体会 |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研究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 分组方法 |
2.3 干预措施 |
2.4 指标检测 |
2.5 疗效评定 |
2.6 记录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VVC临床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 临床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比较 |
3.16 两组患者真菌学转阴比较 |
3.1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1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19 两组患者停药1 月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临床所用治疗药品解读剖析 |
1.1 参菊洗剂 |
1.2 克霉唑栓药物机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临床疗效分析 |
2.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2.3 乳酸菌定量及阴道清洁度疗效分析 |
2.4 VVC评分比较分析 |
2.5 真菌学转阴情况分析 |
2.6 两组患者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 |
2.7 参菊洗剂治疗VVC的疗效机理分析 |
2.8 安全性分析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3.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 :评分表 |
附录三 :妇科联检报告单 |
附录四 :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评价表 |
综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
1.3 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 |
1.4 VVC的西医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概述 |
2.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病机 |
2.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辨证论治 |
2.4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
(6)白黄苦参洗剂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纳入及排除、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3.3.1 纳入标准 |
3.3.2 排除标准 |
3.3.3 剔除标准 |
3.3.4 脱落标准 |
3.3.5 中止标准 |
3.3.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
4.研究方法 |
4.1 技术路线图 |
4.2 试验设计 |
4.2.1 样本量估算 |
4.2.2 随机 |
4.2.3 对照 |
4.2.4 盲法 |
4.2.5 患者知情同意 |
4.3 治疗方案 |
4.3.1 基础治疗 |
4.3.2 试验组治疗(白黄苦参洗剂) |
4.3.3 对照组治疗(2%酮康唑洗剂 ) |
4.3.4 注意事项 |
4.4 评价指标 |
4.4.1 观察时间及方法 |
4.4.2 基本信息记录 |
4.4.3 临床症状评分 |
4.4.4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4.5 疗效判定标准 |
4.4.6 安全性判定标准 |
4.4.7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报告 |
4.4.8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
4.4.9 统计方法 |
4.4.10 质量控制 |
4.4.11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入组情况 |
2.基线分析 |
2.1 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2.2 两组受试者瘙痒、红斑丘疹、皮损面积、鳞屑、皮脂溢出、脱发、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比较 |
3.疗效评价 |
3.1 两组患者前后瘙痒组间、组内比较 |
3.2 两组患者前后鳞屑组间、组内比较 |
3.3 两组患者前后皮脂溢出组间、组内比较 |
3.4 两组患者前后皮损面积组间、组内比较 |
3.5 两组患者前后脱发情况组间、组内比较 |
3.6 两组患者前后红斑、丘疹情况组间、组内比较 |
3.7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组间、组内比较 |
3.8 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表组间、组内比较 |
3.9 治疗8周后随访 |
3.10 治疗前后总积分 |
3.11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3.12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辨证选方依据 |
2.1 基础方分析 |
2.1.1 除湿降脂汤方义分析 |
2.1.2 除湿降脂汤现代药理分析 |
2.2 试验组外用药选择依据 |
2.2.1 白黄苦参洗剂选择依据 |
2.2.2 组方来源 |
2.2.3 白黄苦参洗剂现代药理研究 |
3.选用中药外治法依据 |
4.对照组 2%酮康唑洗剂选择依据 |
5. 典型病例 |
6. 治疗4周前后对比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结论 |
第五部分 试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对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病例报告表(含知情同意书等) |
附录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 |
附录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 |
附录四:8 周后随访登记表 |
附录五: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阴道微生态研究概述 |
1.1 正常阴道微生态 |
1.2 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
1.2.1 雌激素水平的生理性变化 |
1.2.2 免疫调节机制 |
1.2.3 性行为及避孕方式 |
1.2.4 药物及物理治疗 |
1.2.5 种族及其他差异 |
2 阴道炎症研究概述 |
2.1 阴道微生态与需氧菌性阴道炎 |
2.2 阴道微生态与细菌性阴道病 |
2.3 阴道微生态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2.4 阴道微生态与滴虫性阴道炎 |
2.5 阴道微生态与细胞溶解性阴道病 |
2.6 阴道微生态与萎缩性阴道炎 |
3 微生态疗法治疗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
4 中医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认识 |
4.1 中医病名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床治疗 |
4.3.1 中药外治法 |
4.3.2 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 |
4.3.3 针灸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或退出试验的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受试者替换 |
2 研究方法 |
2.1 药物用法用量 |
2.2 疗效评价指标 |
2.2.1 主要疗效指标 |
2.2.2 次要疗效指标 |
2.3 安全性评价 |
2.3.1 不良事件 |
2.3.2 安全性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2.4.1 统计分析集的定义 |
2.4.2 统计方法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 |
3.1 入组和完成情况 |
3.2 患者一般情况 |
3.2.1 年龄情况 |
3.2.2 妊娠、生产及流产情况 |
3.2.3 病程情况 |
3.2.4 疗效指标基线分析 |
3.3 疗效评价 |
3.3.1 主要疗效指标 |
3.3.2 次要疗效指标 |
3.4 安全性评价 |
3.4.1 一般生命体征 |
3.4.2 实验室检查 |
3.4.3 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外洗法的中医认识 |
4.1.1 中药外洗的理论依据 |
4.1.2 中药外洗的作用机制 |
4.1.3 中药阴道外洗的临床应用 |
4.2 红核妇洁洗液的作用机理 |
4.2.1 组方与制备 |
4.2.2 抗炎作用 |
4.2.3 抑菌作用 |
4.3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
4.3.1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形态学的影响 |
4.3.2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功能学的影响 |
5 结论 |
6 主要工作与创新 |
6.1 主要工作 |
6.2 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中西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三: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8)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 |
1、从脾论治 RVVC 的古代文献依据 |
2.从脾论治RVVC的现代临床研究依据及经验荟萃 |
3.导师从脾论治RVVC的立论依据 |
4.导师从脾论治RVVC的经验研究 |
5.病案举例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证治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文献资料来源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内容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益阴方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VSH评分量表 |
附录 C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椿乳凝胶治疗宫颈HPV高危型感染(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临床症状评分(舌脉不计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标准 |
2.7 病例脱落标准 |
2.8 安全性判定标准 |
3.治疗方案 |
3.1 治疗组 |
3.2 对照组 |
4.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观察 |
4.2 一般观察指标 |
4.3 疗效性指标 |
4.4 随访 |
4.5 安全性指标 |
4.6 疗效评定标准 |
4.7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 |
5.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 |
1.1 两组年龄对比 |
1.2 两组病程对比 |
2.临床结果对比分析 |
2.1 两组治疗后HPV转阴率对比 |
2.2 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比 |
2.3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 |
2.4 治疗前后两组白带检查比较 |
3.安全性评估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西医对于宫颈HPV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 |
2.西医对宫颈HPV感染的治疗 |
2.1 预防性治疗 |
2.2 增强免疫疗法 |
2.3 物理治疗 |
2.4 心理干预治疗 |
3.中医对宫颈HPV感染病因病机论述 |
4.中医对宫颈HPV感染的治疗 |
4.1 中药内治法 |
4.2 中药外治法 |
4.3 联合治疗 |
5.椿乳凝胶治疗宫颈HPV高危型感染的理论基础 |
6.椿乳凝胶的组方特点 |
7.保妇康栓 |
8.结果与分析 |
9.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临床观察表 |
附录三: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中药内服与外治治疗妇女外阴瘙痒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D]. 武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D]. 姚比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自拟养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D]. 毕忠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D]. 马留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白黄苦参洗剂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水涵.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D]. 唐砚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D]. 李思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益阴方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肝肾阴虚型)的疗效观察[D]. 张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椿乳凝胶治疗宫颈HPV高危型感染(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 钟晓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