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论文文献综述)
熊冲[1](2021)在《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早已与改革初期不同,可以说是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更需要各级各类院校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角度实现共同发展,使之能够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文章以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展开分析,先简要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又分析了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等五个层面展开讨论,提出高校体育生活化教学发展的策略,期待能够对广大教师同人有所启发。
任大路[2](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韦奇成[3](2021)在《“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逐渐重视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分层式、参与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分层—参与式教学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原有的技能基础水平、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等的不同,通过对相关知识测验后的结果解读,将学生分层后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点拨指导分层等,在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参与教学主要具体表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制定、练习结束后的组内、组间参与评价、总结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实现最优化、最全面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分层—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篮球专选课中。选取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8级篮球专选1班为实验班与篮球专选2班对照班共计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每个班男生各24名男生,控制分层—参与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为唯一变量,通过对学生的篮球技术中的运球、投篮、技评达标进行测试以及非认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问卷、测量量表及测验为本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数据采用Excle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整理,采用SPSS22.0等统计学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的深层分析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篮球技能成绩、非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两项期末技能考试成绩达标成绩的比较P值<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对学生篮球运球、投篮方面有所提升,技能成绩有所提高。(2)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传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投篮)进行技术评定,两班的技评成绩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运用在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对学生篮球技评成绩有所提高,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3)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综合成绩的比较值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而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综合技术的掌握。分层—参与教学法中应完善不同层次学生自主性及激励机制,先进的教学法能够及时了解到不同级别学生的技能进行情况和心理变化状态,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间进行互帮互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共同进步。(4)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其中非认知能力中的体育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非认知能力中的凝聚力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凝聚力;非认知能力中的自信心方面的其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信心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刘海波[4](2021)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公体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以政府有关体育规定为纲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高校的体育运动、推动高校的教学创新为研究目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用到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当中,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华北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当中男生30人作为实验组,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授课,选取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华北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篮球课男生30人作为对照组,探讨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能、体育兴趣方面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各组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能、体育兴趣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能、体育兴趣方面三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实验组在实验后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立定跳远指标优于实验前,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篮球专项技能方面指标均优于实验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体育兴趣量表指标也优于实验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对照组在实验后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立定跳远指标优于实验前,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篮球专项技能方面各指标均优于实验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体育兴趣量表指标总得分与实验前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篮球专项技能、体育兴趣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均能够提升学生的速度、力量这两项身体素质,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上与传统教学法相同。(2)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均能够提升学生各项篮球专项技能,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各项篮球专项技能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3)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明显提升学生体育兴趣。(4)任务驱动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在期末公体篮球专项技能考试中能够得到更优异的成绩,实验组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
史壮壮[5](2021)在《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围绕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构建。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进行内涵探析,并进行学习样态的呈现和特征分析,为学习样态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法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初选,通过发放专家问卷对其进行优化;第三,通过编制与分发问卷,将回收数据整理后,运用SPSS21.0与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第四,建立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并拟合,建立最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第五,根据实证研究中各个影响因素路径系数的分析结果,提出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优化路径。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扎根理论法、数理统计法,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归纳、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进行解读和分析:“入境入神、历历可辨、乐在其中、明心会意”的学习样态与融合性、情景性、趣味性、体验性、创造性五种特征。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法、特尔菲法提取了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预试量表,并形成预试问卷进行发放,在对预试量表进行优化后得到了正式量表,利用正式量表获得的数据在AMOS软件中构建了SEM模型,最终获得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第三,经过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表明:学校体育美育保障、体育美育教学安排、教师美育素养、学生体育审美素质四个影响因素均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体育美育教学安排与学生体育审美素质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程度很大,相比较而言,学校体育美育保障与教师美育素养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程度较小。第四,以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中学习样态与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优化路径:创新载体,搭建体育与美育协调发展的育人平台;优化教学方法与评价,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多模态交际能力与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倪保锐[6](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张振[7](2021)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突出情境性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娱乐、军事、教育等领域,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也为当前体育教学带来重要积极性作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为了积极探索“VR+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运用新技术助力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太极拳辅助教学中,使学习者借助VR设备以情境代入学习方式达到多方位视觉观察和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对太极拳动作的明确理解和记忆,探讨其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选取首都体育学院2019级舞蹈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各指标筛选分成实验组20名学生和对照组20名学生。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学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沉浸理论为支撑,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太极拳教学,结合教学设计进行12周辅助教学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情意态度、技评成绩、身体基本素质测试数据比较分析,验证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的科学假设。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太极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掌握和理解太极拳动作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提高对太极拳动作的熟练性和动作规范性。2、通过虚拟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得出,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太极拳教学得到良好反馈,学生在获得良好情境体验的同时加深了对太极拳动作细节的理解和记忆,学习过程有趣且印象深刻。3、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素质相比实验前均具有一定提升,而实验组身体基本素质各指标上升幅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寻找知识和探索的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为促进传统太极拳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能。本文研究作为初步探索与尝试,对改善太极拳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顾一非[8](2021)在《SPOC教学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学是现阶段信息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信息教育化产物,为充分挖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理论知识指导动作实践的能力,减少教师在线下课堂的重复性劳动,改善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等问题,网络教学作为辅助线下体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撑,面授课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主体模式不可被替代,如何将信息与体育教学高度融合来优化教学模式是新颖性的课题。SPOC解释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载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在线课程,SPOC教学模式是通过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通过视频,课后讨论,直播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高校体育选项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运动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了体育学习的外部动机。本研究以扬州大学2020级公共排球选项班中的4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实验法来探究SPOC教学模式作为辅助传统教学应用于扬州大学公共排球选项课起到的教学效果。进而得出以下结论:1.从身体素质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成绩均有显着性提高,组间差异不显着,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对身体素质提高的意义不大。2.从垫球动作技术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达标与技评成绩均有显着性提高,技评成绩在实验后差异显着,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垫球动作技评。3.从传球动作技术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达标与技评成绩均有显着性提高,技评成绩在实验后差异显着,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传球动作技评。4.从发球动作技术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达标与技评成绩均有显着性提高,技评成绩在实验后差异显着,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发球动作技评。5.从学习兴趣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运动动机、动作技能、课余活动、体育关注度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从理论成绩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较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有显着性提高,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7.从课程满意度评价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显着性提高,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满意度。8.从学习效果方面,经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着性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周时长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SPOC教学模式辅助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9.SPOC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高校排球选项课的课堂实效,改善现阶段教学模式的弊端,SPOC作为辅助传统教学模式的手段可以在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排球选项课中开展。
赵雨婷[9](2021)在《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本市部分高中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改革的探索,专项化体育教学深受好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明显增加。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2015年9月上海市拉开了“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师的注意力由传授运动技能转向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体育课堂随之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转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得到提高,体育参与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一线体育教师也会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有效的课程评价对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评价手段,才能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指明方向。要推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朝着更科学地方向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真实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并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现状,而系统观察法刚好能够弥补当前我国体育课堂研究的薄弱之处。本研究所运用的学生在任务(On-Task,以下简称OT)时间、学生练习时间(Time Spent on Student Practice,以下简称TSOSP)、课堂管理时间(Time Spent on Class Management,以下简称TSOCM)等系统观察工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课堂管理行为进行观察,符合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对所使用系统观察工具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系统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第一批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22所学校和5所非试点学校的体育课堂进行直接观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任务比率均值分别为96.21%、94.80%,实验组高于BTPS所规定的95%的标准,说明实验组的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安排合理,课堂秩序组织较好。而对照组没有达到95%的标准,说明兴趣化教学是可以促使学生更多的保持在在任务状态,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练习时间均值为62.94%、57.09%,都高于BTPS规定的50%的标准,学生总练习时间设置合理。在体能、技能练习时间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大,但游戏性活动时间占比差距较大,说明在“兴趣化”教学的影响下,上海市小学的体育教师更侧重于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3、实验组、对照组教师课堂管理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16.24%和18.0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低于BTPS中规定的小于20%的标准,上海市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时间较为合理。进行“兴趣化”教学的学校,教师课堂管理时间所占比例更小,在课堂秩序维护方面所用时间更少,说明在体育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降低体育教师课堂管理时间占比的有效途径。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教师知识讲解时间占全课时间的比例分别为11.96%和13.17%,略高于BTPS所规定的10%的标准,说明在本次观测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仍然倾向于通过语言描述传授运动技能。
荣俊杰[10](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
二、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
三、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兴趣的缺乏,生活化引导效果不显 |
(二)课程教学的局限,生活化引导价值不显 |
(三)教师观念的滞后,生活化引导实效不显 |
四、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路径 |
(一)教学资源的生活化 |
(二)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
(三)教学情景的生活化 |
(四)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
(五)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
总结 |
(2)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1 “工匠”的定义 |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
2.4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篮球教学方式创新的需要 |
1.1.3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分层教学法 |
1.4.2 参与式教学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分层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2 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3 分层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4 参与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5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6 篮球专选课的相关研究 |
2.1.7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与实施 |
4.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 |
4.1.1 教学指导思想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原则 |
4.1.4 操作程序 |
4.1.5 教学评价 |
4.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 |
4.2.1 实验班学生的分层 |
4.2.2 教学中分层的依据与调整 |
4.2.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分层—参与”教学法理论分析 |
5.1.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
5.1.2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人本主义”理论分析 |
5.1.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 |
5.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专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5.3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成绩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与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4.2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评的成绩对比分析 |
5.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术科技能综合成绩对比分析 |
5.4.4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分析 |
5.5 实验前后测结果分析 |
5.5.1 实验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2 实验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5.3 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4 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二 篮球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群体凝聚力问卷表 |
附录四 学习自信心量表 |
附录五 教学日历 |
附录六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公体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学方法 |
2.1.2 非体育专业公共体育篮球教学 |
2.1.3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1.4 “任务”的类型 |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成就动机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各项指标比较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专项技能指标比较 |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兴趣量表指标比较 |
4.2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
4.2.1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比较 |
4.2.2 实验组实验前后篮球专项技能各项指标比较 |
4.2.3 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兴趣量表指标比较 |
4.3 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
4.3.1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
4.3.2 对照组实验前后篮球专项技能指标比较 |
4.3.3 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兴趣量表指标比较 |
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
4.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
4.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专项技能指标比较 |
4.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兴趣指标比较 |
4.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实验组实验前后差异分析 |
5.2 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分析 |
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分析 |
5.3.1 身体素质指标差异分析 |
5.3.2 篮球专项技能指标差异分析 |
5.3.3 体育兴趣差异分析 |
5.3.4 教学成果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访谈纲要 |
附录 B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 C 华北科技学院公体篮球专项技能考核标准(男) |
附录 D 部分行课过程照片 |
附录 E 篮球教案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
1.3.1 创新之处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4.3 相关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扎根理论法 |
2.2.4 特尔菲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理论解读 |
3.1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内涵探析 |
3.1.1 理论基础 |
3.1.2 实施依据 |
3.1.3 实施原则 |
3.2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呈现及特性分析 |
3.2.1 学习样态呈现 |
3.2.2 特性分析 |
4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提取 |
4.1 提取方法及设计 |
4.1.1 提取方法 |
4.1.2 设计步骤 |
4.2 影响因素初选 |
4.2.1 初选过程 |
4.2.2 初选结果与分析 |
4.3 影响因素优化 |
4.3.1 优化过程 |
4.3.2 优化结果与分析 |
5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5.1 预试量表设计与制定 |
5.1.1 预试量表的内容设计 |
5.1.2 预试测量题项的确定 |
5.2 预试量表测量优化 |
5.2.1 预试量表的测量优化 |
5.2.2 预试量表优化后的检验 |
5.3 正式量表的确定 |
5.3.1 正式量表的发放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6.1 模型假设 |
6.2 模型拟合 |
6.2.1 模型违反估计检验 |
6.2.2 模型拟合度检验 |
6.2.3 模型路径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优化路径 |
6.3.1 结果分析 |
6.3.2 优化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 C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 D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 E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量表题项调查问卷 |
附录 F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预试调查问卷 |
附录 G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 H 样本各题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1.2 体系 |
2.1.3 课程体系 |
2.1.4 田径普修课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合理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
4.3.1 诊断功能 |
4.3.2 改进功能 |
4.3.3 激励功能 |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
4.4.1 培养目标 |
4.4.2 毕业要求 |
4.4.3 课程与教学 |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B:教师问卷 |
附录 C:学生问卷 |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虚拟现实(VR)技术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
1.1.2 虚拟现实技术对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 |
1.1.3 高校太极拳教学方式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述 |
1.4.1.1 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
1.4.1.2 虚拟现实技术特征 |
1.4.1.3 虚拟教学概念 |
1.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理论基础 |
1.4.3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4 虚拟现实技术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5 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教学实验法 |
2.2.6.1 实验目的 |
2.2.6.2 实验对象 |
2.2.6.3 实验流程 |
2.2.6.4 实验控制 |
2.2.6.5 测试内容 |
2.2.6.6 教学设计 |
2.2.6.7 教学实验设备 |
2.2.6.8 VR教学视频制作流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实验对象同质性检测 |
3.1.1 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与基本素质同质性检测 |
3.1.2 实验对象太极拳学习情况与情意态度同质性检测 |
3.1.3 实验对象VR技术认知与应用同质性检测 |
3.2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对比分析 |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基本素质组内纵向对比 |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基本素质组间横向对比 |
3.3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情意态度指标对比分析 |
3.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意态度组内纵向对比 |
3.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意态度组间横向对比 |
3.4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技评成绩测评结果分析 |
3.5 实验后学生对虚拟教学反馈结果分析 |
3.6 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教学效果分析 |
3.7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
3.7.1 太极拳课堂教学层面 |
3.7.2 太极拳动作结构层面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学生太极拳学习情意态度调查表 |
附录三 虚拟教学反馈调查表 |
附录四 太极拳动作评分标准 |
附录五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专家效度检验 |
附录七 专家问卷 |
(8)SPOC教学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POC概念的界定 |
2.2 关于SPOC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关于SPOC教学模式优点的研究 |
2.3.2 关于SPOC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
2.3.3 关于SPOC教学模式在其他教学上的研究 |
2.3.4 我国高校排球教学现状研究 |
2.3.5 关于SPOC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上的研究 |
2.4 国内研究现状小结 |
2.5 国外研究现状 |
2.5.1 国外关于SPOC教学的研究 |
2.5.2 国外关于排球线上教学的研究 |
2.6 国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3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SPOC教学模式在排球选项课中教学流程 |
4.1 SPOC教学模式设计 |
4.1.1 平台的选取 |
4.1.2 课程的创建 |
4.1.3 班级群的创建 |
4.1.4 线上教学进度的设计 |
4.2 线下教学实施 |
4.2.1 课前 |
4.2.2 课中 |
4.2.3 课后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测 |
5.1.1 身体素质 |
5.1.2 动作技能 |
5.1.3 学习兴趣 |
5.2 实验后测 |
5.2.1 身体素质 |
5.2.2 动作达标 |
5.2.3 动作技评 |
5.2.4 理论成绩 |
5.2.5 学习效果综合评价 |
5.2.6 学习兴趣 |
5.2.7 实验组对SPOC教学模式的反馈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三 《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量表》 |
附录四 UMU快速入门指南 |
附录五 排球理论知识试题 |
致谢 |
(9)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课程评价 |
2.1.3 体育课程评价 |
2.1.4 “小学体育兴趣化”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小学体育兴趣化可行性与必要性研宄 |
2.2.2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研究 |
2.2.3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
2.2.4 系统观察法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关于体育兴趣化可行性与必要性研宄 |
2.3.2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
2.3.3 系统观察法研究 |
3 实证研究 |
3.1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学生在任务(OT)行为观察结果与分析 |
3.1.1 调查对象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过程 |
3.1.4 实验结果 |
3.1.5 兴趣化教学对促进学生在任务行为的分析 |
3.2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学生练习时间(TSOSP)观察结果与分析 |
3.2.1 调查对象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过程 |
3.2.4 实验结果 |
3.2.5 兴趣化教学对提高体育课学生练习时间和有效性的分析 |
3.3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教师课堂管理时间(TSOCM)观察结果与分析 |
3.3.1 调查对象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过程 |
3.3.4 实验结果 |
3.3.5 兴趣化教学对优化教师课堂管理时间和内容讲解时间的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分析[J]. 熊冲. 才智, 2021(26)
- [2]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D]. 韦奇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公体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海波.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D]. 史壮壮.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虚拟现实(VR)技术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D]. 张振.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8]SPOC教学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D]. 顾一非. 扬州大学, 2021(09)
- [9]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D]. 赵雨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