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μC/OS-II任务调度机制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冯冲,吴尧辉,吴昊珍[1](2021)在《优化的μC/OS-Ⅲ实时内核中断管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中,低优先级中断任务对紧急任务截止期干扰较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优化的μC/OS-Ⅲ中断管理机制。利用完全基于μC/OS-Ⅲ优先级剥夺原则,对中断任务和普通任务的优先级进行统一分配。根据中断的紧急程度为中断任务分配合适的优先级,对比中断任务与当前执行任务的优先级高低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若中断任务的优先级低于当前执行任务则以任务方式处理,反之则以中断服务程序处理。理论分析和μC/Probe软件检测及实验表明,优化后的μC/OS-Ⅲ实时内核中断管理机制可以缩短紧急任务的截止期,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地运行,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陈新欣[2](2021)在《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靶场环境包括飞机、导弹、运载火箭、飞船等诸多试验靶场,对于靶场试验来说,靶场背景环境参数的监测必不可少,靶场环境参数决定了试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然而面对复杂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多种环境参数集中采集、对于覆盖范围广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大范围内的组网监测、对于数据如何进行远距离传输,都是靶场环境监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LoRa无线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套符合复杂靶场背景下的环境数据集成监测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比较分析现有环境监测系统,并结合靶场背景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处理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的选型。结合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进行环境监测终端软硬件设计,实现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强、降雨量、太阳总辐射、PM10、PM2.5、风速、风向等十多种环境参数集成采集,解决了靶场背景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单一,集成度低等问题。2.对WiFi、ZigBee、LoRa等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比较,利用LoRa技术的优势,将LoRa无线技术应用于靶场背景环境监测系统。进行LoRa无线模块节点硬件电路和软件通信设计,实现环境数据的远距离低功耗传输和大范围内靶场环境的星形组网监测设计。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终端的位置信息定位功能。3.根据系统构架设计远程监测终端的上位机软件。远程监测终端通过LoRa无线模块接收各个环境监测终端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而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设计,并且实现定位信息地图显示功能。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外观模型设计和系统组装,最后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包括环境终端采集测试、LoRa通信性能测试和上位机软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环境监测终端可以对环境中十多种环境参数进行集中采集,并且准确获取到终端位置信息。LoRa无线模块的传输距离、丢包率和节点组网性能都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远程监测终端上位机软件可以准确接收处理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本文通过对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设计,实现了对靶场环境数据的集中准确测量、设备集成度高、数据传输距离远、组网方式灵活等目标,为靶场环境监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监测设备。
李春成[3](2021)在《海洋环境能量高效采集方法及其自供电浮标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海洋监测逐渐成为全球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传统电池为海洋监测设备供电会受到储能限制,需要定期更换或者充电。为克服传统电池的不足,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供应方式。海洋环境中蕴含着各种形式的能量,如太阳能、海洋热能、波浪能等。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功耗不断降低,可以通过采集海洋环境中的能量可以为海洋监测设备供电。为有效采集海洋环境中的能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海洋环境能量复合式采集方法,研制了一种摩擦-压电-电磁-光伏-热电复合式能量采集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海洋自供电多参量监测浮标,解决海洋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能量采集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分析了摩擦发电、电磁发电、压力发电、光伏发电、温差发电的发电原理,为发电单元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海洋能量采集器由静态能量采集单元和动态能量采集单元组成,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通过光伏电池和温差发电机来采集光能和热能,下半部分通过摆式结构做往复运动驱动摩擦发电机、电磁发电机、压电发电机采集海洋中的波浪能。介绍了能量采集器的具体结构,分析了光伏发电单元、温差发电单元、摩擦发电单元、电磁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的工作原理。搭建了电学性能测试平台,对复合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做了测试,包括发电单元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充电特性曲线。摩擦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电磁单元的最大峰峰值功率分别为0.25 m W、1.58 m W、13.8 m W。在30000 Lux照度下,光伏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为5 V,短路电流为41 m A。经过升压电路后,温差发电机的开路电压为5 V,短路电流为15 m A。使用能量采集器为商业无线环境监测传感器供电,可以正常监测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的变化情况,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端。设计了海洋自供电浮标监测电路和能源管理电路,可以实现温湿度、压强、声音、姿态、轨迹信息监测。使用Zigbee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实现监测信息在上位机显示功能。
姚文姣[4](2021)在《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化数控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多功能化需求愈发凸显。传统数控系统产品及其开发理念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依赖于制造商,且难以灵活适应变化的应用需求。具有开放性和可重构性结构的数控系统的出现使数控领域进入了新的研究发展阶段。人机界面是用户与数控系统的通信渠道,界面实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系统工作成果的优劣。优秀人机界面的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我国研发出更高品质的制造装备。本文在对数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可重构数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方案。借鉴了日本OSEC、欧洲OSACA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数控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保证各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对人机界面模块进行单独开发,通过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探讨分析人机界面的可重构目标,结合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分析界面功能结构及需求,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技术和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行为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创建界面模型,描述界面的结构、功能需求和交互行为,为模块化、组件化提供支持。基于可重构性、可扩展性的目标,结合软件开发的理念,本文采用COM(Common Object Model)技术开发人机界面组件,在COM规范下定义标准化组件接口,实现模块间的互操作,使得人机界面具有功能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特点,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无需了解内部结构,只需按照系统规范进行简单的程序开发即可实现界面的扩展定制。在μC/GUI界面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完成了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通过测试验证,证明本文开发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具有较好程度的可行性。
缪腾[5](2021)在《基于STM32的无人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各行业对安防的日益重视,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各种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层出不穷,视频监控系统在针对国防、安保和商业等领域不同需求的功能划分也越来越明确。在边防、农牧场、野外等无人环境中往往存在无电网供电,无有线网络接入的情况,出现的可疑移动对象往往具有低频率的特点。传统视频监控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获得的有效信息和消耗的资源不成正比。针对这种应用场景下的视频监控系统,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无人环境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完成了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层面设计两个方面的工作。论文工作的硬件平台采用了 STM32F4开发板,通过微波雷达实现对移动目标的侦测,采用待机模式节省无移动目标情况下的功耗;采用了光伏供电作为设备的供电源,不需电网供电即可连续工作;选择了摄像头OV2640来获取图像数据;加入了感光照明电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补充光源;使用4G无线路由模块来传输监控终端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在有基站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该系统的软件设计在监控终端使用了μC/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各个驱动程序的开发。软件系统通过TCP/IP网络协议建立起监控终端、服务器和安卓APP之间的网络通信来传输数据和控制指令;服务器采用了 Flask框架,基于HTTP协议以传输MJPEG流的形式实现监控视频在安卓APP端上的显示;结合应用场景的需求,系统会先抓拍传输一帧图像在安卓APP上显示,经过判断后再决定是否开启视频流,以增加前置条件的方式来减少对网络流量资源的消耗。对该监控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实现有效的监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堉晨[6](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作为当今诊断结核感染的新方法,其结果判定的主要手段通常是人工计数,不仅检测效率较低下,而且受主观影响较大。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自动检测平台,可以实现对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进行逐孔采集、检测并生成报告,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检测和诊断效率。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设计并搭建了由视觉系统和运动平台组成的自动检测平台,确立了“PC机+运动控制器+运动平台”的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建立了以CAN总线为核心的上下位机实时通讯网络。设计取入试剂盒→A1试剂孔定位→A1试剂孔居中校准→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A2试剂孔定位→……→最后一个试剂孔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生成检测报告→退出试剂盒的自动检测平台工作流程。在运动控制方面,本文设计了以STM32F407VGT6为主控芯片的运动控制器。硬件电路包括最小系统电路、供电电路、步进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传感器信号接口电路和通讯模块电路,完成了PCB设计和样板制作。软件程序包括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和CAN总线通信,实现了对平台的运动控制和与上位机的通讯。在图像处理方面,本文对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图像通过自动阈值分割、边缘轮廓的提取、边缘轮廓的筛选和边缘拟合的方法提取出待检测区域,通过距离变换和分水岭算法结合的方法实现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的分割,再对分割后的斑点个数进行统计。经过控制系统各模块功能测试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自动检测平台整机测试,证明该平台能够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整机测试过程中自动检测平台系统运行稳定,最终的检测结果判定准确率为96.53%,可以取代人工计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建猛[7](2021)在《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和科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移动机器人技术正在朝着一个更加自主、智能的方向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移动机器人技术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移动机器人领域相当复杂,这是一个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的领域。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决定着移动机器人功能的好与坏,所以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移动机器人硬件结构整体设计,对传感器数据的信息融合,对基于模糊控制算法控制器的设计,和移动机器人避障运动分析、相关程序的设计。移动机器人硬件整体结构设计主要基于实验室现有的非自主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改进设计,设计移动机器人整体结构,对传感器系统进行选型和位置合理地分布。本文对多种信息融合算法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信息融合算法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使用的优缺点,通过对多种信息融合算法的应用场景、算法实现复杂度等优缺点分析,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提出了移动机器人遇到不同情况下障碍物的避障策略,在MATLAB仿真和实验中通过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避障应用验证了该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在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避障应用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共同获取外部环境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姿态测量单元获取移动机器人的当前位姿。在实际系统运行时把各个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设置相应的基于模糊控制的避障策略,然后将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进行数据处理,在仿真平台和实验过程中观察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的避障行为和响应速度,经仿真和实验分析,该控制系统满足本课题设计预期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中验证了该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马建[8](2021)在《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研发》文中提出在碳中和与碳达峰背景下提高瓦斯抽采率是提升煤矿安全洁净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而抽采半径是瓦斯抽采钻孔布置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预抽钻孔的瓦斯抽采效果。针对现有抽采半径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煤矿现场并无直接能够测定抽采半径的仪器设备,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煤层的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主要研究了内容如下:(1)研究了抽采半径直接测定方法。以预抽率作为评判指标,通过布置不同间距的若干组抽采钻孔,利用抽采钻孔的流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到达到预抽率时不同钻孔间距下的抽采时间,进而确定出抽采半径。(2)研究了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的硬件设计。以煤层瓦斯抽采半径直接测定方法为原理,设计了系统总体方案,系统由终端和手机端APP组成。详细阐述了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红外遥控电路、蓝牙传输电路等设计。(3)研究了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汇流管中的气体浓度、流量、压力、温度的采集、显示、存储、传输等功能;并开发抽采半径APP,将复杂的抽采半径解算过程程序化,便于直接使用。(4)研制了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的样机。对系统样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测定不同煤层瓦斯抽采半径。
黄蓓[9](2020)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断路器(俗称开关)是电力系统实现控制和保护的关键电气设备。在10k V配电网络中,手车式开关柜是重要的控制保护电器,同时也是配电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重点设备。随着电网运营机构对电力网络智能化投入逐步增加,智能化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力系统中。而传统开关柜常用电磁式操动机构配合电气二次回路进行监视控制,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快速调整快速响应的要求。因而对原有传统开关柜进行升级改造将对实现配电网智能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制了一种匹配传统10k V手车式开关柜的智能控制装置。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首先根据立足于功能需求、技术指标以及设计要点,对智能控制装置开关操控装置进行的总体方案整体进行设计;然后再根据总体方案设计细化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子模块的软硬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包括: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智能五防闭锁模块和红外人体感应模块。该装置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F103ZET6处理器和嵌入式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完成开关量数据的读取、处理、通信和显示。MODBUS-RTU通信协议实现各功能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开关功能通过现场高速总线集成到主控制模块中,实现装置的可配置性与灵活性。开关柜的操作状态反馈、分合闸控制、手车行进、参数测量、数据采集等功能均由智能控制装置操控管理。测试结果表明:电动控制模块能很更好地实现开关底部盘车与开关门体的进出操作、接地刀闸的电动操作、断路器的智能控制;电量采集准确;温湿度采集准确,并经测控模块对采集数据做出分析后并对机柜温湿度进行即时调整;智能五防可有效避免人员误入带电空间,降低电气事故发生的概率;红外人体感应可以有效识别工作人员并驱动照明和语音提示。各模块均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李国成[10](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以来,经过10年的时间,到2005年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命名为“物联网”。现在的物联网主要有四个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M2M系统框架、云计算,主要应用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配电物联网等领域方面。本文在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借鉴物联网的框架模式,结合现有的传感器技术以及根据现今的配电物联网模式,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软件处理部分与硬件采集部分。对于硬件采集部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采集配电箱以及电表箱箱体内的温湿度,通过干接点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用户的掉电情况,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来采集配电箱的进线电压以及进线电流。本文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485信号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采集到的温湿度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对电压电流的分析可提高检修效率。该系统配备短信报警系统,当检测到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后台会报警,同时会将异常情况以短息的形式发送给值班抢修人员,从而达到快速抢修的目的,大大提高抢修效率。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遥控的功能,当发现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可先远程断电,然后在进行抢修,这样可将损失减小到最小,同时也可保障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为减小上级电站的备用容量、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力负荷预测理论以及本系统终端采集数据为依据,进行短期的负荷预测。本文所设计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在硬件采集部分本文主要使用STM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103rct6为采集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同时配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为核心的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极大的保证了硬件系统上的稳定性。同时在信号传输方面本文同样采用了工业上常用的工程协议modbus协议。为此我们将freemodbus协议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相结合,既减少了开发时间,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在数据采集部分采用DMA+ADC相组合模式,减少CPU的占用率。在后台软件中,根据负荷预测技术的不准确性、条件性、时间性等特点,建立相对应的数据模型,采用经典预测方法中的趋势外推法和时间序列法以及现代预测法中的专家系统法和模糊负荷预测法来实现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直接利用实时采集的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预测的理论,设计建立了 IOT-ARMA负荷预测模型,本模型主要是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算法,使用实时的采集数据为本算法的互补条件,可使预测更为准确。
二、μC/OS-II任务调度机制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μC/OS-II任务调度机制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优化的μC/OS-Ⅲ实时内核中断管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μC/OS-III中断管理机制 |
1.1 μC/OS-III两种中断模式 |
1.2 μC/OS-III中断模式缺点 |
2 优化μC/OS-III中断管理机制 |
2.1 完全优先级剥夺原则 |
2.2 优化后中断处理过程 |
3 中断模式理论分析 |
3.1 直接发布模式中任务最大响应时间 |
3.2 延迟发布模式中任务最大响应时间 |
3.3 改进模式对任务最大响应时间 |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 结束语 |
(2)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靶场环境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整体设计 |
2.1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框架 |
2.1.1 系统需求分析 |
2.1.2 系统方案设计 |
2.2 环境术语及监测标准 |
2.3 LoRa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 |
2.3.1 LoRa技术 |
2.3.2 卫星定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硬件设计 |
3.1 环境监测终端硬件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
3.2 硬件选型方案 |
3.2.1 系统硬/软件平台比较选型 |
3.2.2 传感器选型 |
3.3 ARM微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 |
3.4 多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4.1 IIC采集电路设计 |
3.4.2 RS-485采集电路 |
3.4.3 UART采集电路设计 |
3.5 LoRa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
3.6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
3.7 外围电路设计 |
3.7.1 显示电路设计 |
3.7.2 电源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软件设计 |
4.1 环境监测终端软件开发语言和工具 |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 |
4.2.1 μC/OS-Ⅱ系统移植 |
4.2.2 μC/OS-Ⅱ系统软件设计 |
4.3 传感器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4.3.1 IIC总线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2 RS-485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3 UART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4 LoRa无线传输 |
4.4.1 LoRa通信协议 |
4.4.2 LoRa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
4.5 北斗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
4.6 ISP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1 Qt开发环境 |
4.7.2 上位机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组网调试与运行 |
5.1 系统环境监测终端性能测试 |
5.2 系统LoRa无线组网通信性能调试 |
5.2.1 LoRa通信质量测试 |
5.2.2 组网通信范围测试 |
5.3 上位机软件功能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海洋环境能量高效采集方法及其自供电浮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能量采集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1 波浪能量采集器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和热能采集器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式能量采集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2.海洋能量采集理论分析 |
2.1 波浪能动态能量采集器原理 |
2.1.1 摩擦发电原理 |
2.1.2 电磁发电原理 |
2.1.3 压电发电原理 |
2.2 光能和热能静态能量采集器原理 |
2.2.1 光能发电原理 |
2.2.2 温差发电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复合式海洋环境能量采集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摩擦材料的选择 |
3.3 海洋能量采集器方案设计 |
3.4 海洋能量采集器工作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4.海洋能量采集器电学性能 |
4.1 电学性能测试平台搭建 |
4.2 复合能量采集器电学性能测试 |
4.2.1 动态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测试 |
4.2.2 静态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自供电浮标应用研究 |
5.1 自供电海洋浮标总体设计 |
5.2 自供电浮标电路设计 |
5.2.1 浮标主控电路设计 |
5.2.2 监测传感器设计 |
5.2.3 能源管理电路设计 |
5.2.4 系统低功耗设计 |
5.3 系统软件设计 |
5.3.1 浮标数据通信协议 |
5.3.2 上位机设计 |
5.4 能量采集单元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重构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方案 |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及选型 |
2.2 人机界面开发环境 |
2.3 硬件结构 |
2.3.1 ARM概述及其特点 |
2.3.2 S3C2410处理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1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式 |
3.2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3 μC/OS-II和μC/GUI的移植 |
3.3.1 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 |
3.3.2 μC/GUI移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建模 |
4.1 概述 |
4.2 模块划分及功能需求分析 |
4.3 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对象行为模型相结合的模型 |
4.3.1 静态结构模型 |
4.3.2 动态对象行为模型 |
4.4 界面模型的构建 |
4.4.1 基于功能划分的静态模型 |
4.4.2 静态结构模型 |
4.4.3 动态行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 |
5.1 COM组件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5.2 基于COM技术的人机界面组件的设计 |
5.3 组件在系统环境中的运行 |
5.4 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 |
5.4.1 界面外观及框架设计 |
5.4.2 按键消息处理机制 |
5.4.3 界面闪烁问题的解决 |
5.4.4 界面实现 |
5.5 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STM32的无人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视频监控的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2.1 系统的指标 |
2.2.2 系统具体方案设计 |
2.2.3 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系统各器件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 |
3.1 微波探测模块 |
3.1.1 微波雷达工作原理 |
3.1.2 微波雷达HB100 |
3.2 系统的低功耗 |
3.2.1 STM32F4低功耗模式简介 |
3.2.2 低功耗待机唤醒设计 |
3.3 图像采集模块 |
3.3.1 OV2640摄像头简介 |
3.3.2 图像采集接口设计 |
3.4 感光照明模块 |
3.4.1 光敏传感器简介 |
3.4.2 感光照明电路设计 |
3.5 无线通信模块 |
3.5.1 4G路由模块简介 |
3.5.2 通信接口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层面设计 |
4.1 硬件平台的操作系统 |
4.1.1 μC/OS-II简介 |
4.1.2 μC/OS-II的移植 |
4.1.3 μC/OS-II的应用 |
4.2 硬件平台的各模块软件设计 |
4.2.1 待机唤醒程序设计 |
4.2.2 OV2640驱动程序设计 |
4.2.3 LWIP协议的移植 |
4.2.4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3 服务器的搭建 |
4.3.1 TCP/IP和Socket |
4.3.2 Flask框架 |
4.3.3 MJPEG-Streamer实现 |
4.3.4 服务器程序设计 |
4.4 监控客户端APP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1.1 单元功能测试 |
5.1.2 系统总体测试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以及各章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自动检测平台总体设计 |
2.1 自动检测平台设计目标 |
2.2 自动检测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2.3 自动检测流程设计 |
2.4 自动检测平台搭建 |
2.4.1 自动检测平台视觉系统搭建 |
2.4.2 自动检测平台机械结构设计 |
2.5 控制系统通信方式选择及协议制定 |
2.5.1 控制系统通信方式选择 |
2.5.2 CAN总线协议制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控制器设计 |
3.1 运动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1 运动控制器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1.2 供电电路设计 |
3.1.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1.4 步进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设计 |
3.1.5 传感器信号接口电路设计 |
3.1.6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1.7 数据存储接口电路设计 |
3.1.8 运动控制器PCB设计 |
3.2 运动控制器软件设计 |
3.2.1 运动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3.2.3 CAN总线通信程序 |
3.2.4 步进电机开环运动速度规划程序设计 |
3.2.5 步进电机闭环运动程序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计数算法及应用软件开发 |
4.1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计数算法 |
4.1.1 目标区域提取 |
4.1.1.1 自动阈值分割 |
4.1.1.2 边缘轮廓初步提取 |
4.1.1.3 边缘轮廓筛选 |
4.1.1.4 边缘轮廓拟合 |
4.1.2 识别计数 |
4.2 自动检测平台应用软件开发 |
4.2.1 应用软件功能总体设计 |
4.2.2 应用软件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控制系统功能测试 |
5.1.1 CAN总线通信测试 |
5.1.2 步进电机S形曲线运动测试 |
5.2 自动检测平台整机测试 |
5.2.1 控制系统运动流程测试 |
5.2.2 整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2.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嵌入式实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移动机器人的体系结构 |
2.1.1 机器人系统的整体结构 |
2.1.2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微处理器 |
2.1.3 电源模块 |
2.1.4 电机驱动模块 |
2.2 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2.3 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 |
2.3.1 超声波传感器及数据预处理 |
2.3.2 激光雷达传感器及其预处理 |
2.3.3 惯性测量单元及数据预处理 |
2.4 移动机器人传感器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的系统设计 |
3.1 模糊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 基于模糊控制的避障策略 |
3.2.1 移动机器人正前方遇到障碍物避障 |
3.2.2 移动机器人侧面遇到单个障碍物避障 |
3.2.3 移动机器人前方遇到多个障碍物避障 |
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μC/OS-Ⅱ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应用程序设计 |
4.1 μC/OS-Ⅱ体系结构 |
4.2 μC/OS-Ⅱ在 STM32F407VGT6 上的移植 |
4.3 应用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仿真与实验测试分析 |
5.1 MATLAB仿真分析 |
5.2 实验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理论计算法研究现状 |
1.2.2 数值模拟法研究现状 |
1.2.3 现场直接测定法研究现状 |
1.2.4 综合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层瓦斯抽采半径直接测定方法 |
2.1 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定义 |
2.2 抽采半径影响因素分析 |
2.3 抽采半径直接测定方法 |
2.3.1 抽采半径测定区域的选择 |
2.3.2 抽采半径测定过程 |
2.3.3 抽采半径评判指标预抽率确定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3 终端主板电路设计 |
3.4 传感器选型 |
3.4.1 流量传感器选型设计 |
3.4.2 甲烷传感器选型设计 |
3.4.3 压力温度传感器选型设计 |
3.5 终端采集电路板设计 |
3.6 RS485 通讯电路设计 |
3.7 蓝牙传输电路设计 |
3.8 红外遥控电路 |
3.9 终端显示电路设计 |
3.9.1 串口屏介绍 |
3.9.2 RS232 通讯电路设计 |
3.10 外部FLASH存储电路设计 |
3.11 终端电源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4 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架构 |
4.2 终端主程序设计 |
4.2.1 实时操作系统 |
4.2.2 任务划分与优先级分配 |
4.2.3 终端系统工作流程 |
4.2.4 界面处理任务 |
4.2.5 数据显示刷新任务 |
4.2.6 数据请求任务 |
4.2.7 数据保存任务 |
4.2.8 蓝牙任务 |
4.3 终端系统看门狗程序设计 |
4.4 终端功能页面切换程序设计 |
4.5 终端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4.5.1 红外遥控通信程序 |
4.5.2 低功耗蓝牙(BLE)通信程序 |
4.5.3 RS485 通信程序 |
4.5.4 RS232 通信程序 |
4.6 终端通信协议设计 |
4.6.1 终端主板与传感器采集板通信协议 |
4.6.2 蓝牙通讯协议 |
4.7 终端采集板程序设计 |
4.8 外部FLASH存储程序设计 |
4.8.1 SPI初始化 |
4.8.2 存储程序设计 |
4.9 终端显示界面设计及控制程序设计 |
4.9.1 显示界面设计 |
4.9.2 显示程序设计 |
4.10 手机端APP程序设计 |
4.10.1 手机端APP需求分析 |
4.10.2 手机端APP功能界面设计 |
4.11 本章小结 |
5 煤层瓦斯抽采半径直接测定法验证 |
5.1 终端样机装配 |
5.2 抽采半径测定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试验钻孔单孔日抽采纯量统计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装置技术简介与整体方案设计 |
2.1 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需求分析及设计要求 |
2.2 嵌入式系统开发简介 |
2.2.1 ARM微控制处理器 |
2.2.2 μC/OS-Ⅱ操作系统 |
2.3 MODBUS-RTU通信方式简介 |
2.3.1 MODBUS通信协议特点 |
2.3.2 MODBUS-RTU通信协议特点 |
2.3.3 MODBUS-RTU通信程序设计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智能控制装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 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 |
3.2 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 |
3.3 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 |
3.4 智能五防闭锁模块 |
3.5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 |
3.6 主控与功能模块通信方式设计 |
3.7 LCD显示模块 |
第四章 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系统检测 |
4.1 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检测 |
4.2 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检测 |
4.3 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检测 |
4.4 智能五防模块检测 |
4.5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检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与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技术研究 |
2.2 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3 IOT-ARMA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方案分析与设计 |
3.1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
3.2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软硬件开发 |
4.1 硬件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调试与数据分析 |
5.1 对单个系统模块进行测试分析 |
5.2 485集线器对信号衰减度整形的测试 |
5.3 实验室整机测试 |
5.4 现场整机测试 |
5.5 后台软件运行展示 |
5.6 负荷预测实验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6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μC/OS-II任务调度机制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优化的μC/OS-Ⅲ实时内核中断管理机制[J]. 冯冲,吴尧辉,吴昊珍. 电子科技, 2021(09)
- [2]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新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海洋环境能量高效采集方法及其自供电浮标应用研究[D]. 李春成.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D]. 姚文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5]基于STM32的无人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 缪腾. 山东大学, 2021(12)
- [6]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技术研究[D]. 张堉晨.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7]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 刘建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测定分析系统研发[D]. 马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D]. 黄蓓.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D]. 李国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