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填充墙的施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力[1](2021)在《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综合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保温复合砌块是一种在骨料中掺入轻质骨料或者在空心砌块孔洞内填插轻质保温材料的小型混凝土砌块,利用自保温复合砌块砌筑的砌体具有一定的自保温性能,能够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本课题组利用稻草秸秆,经预处理压制成型后填入混凝土空心砌块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稻草-混凝土自保温复合砌块。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自保温砌块的结构块型、材料选择、生产技术参数以及各项综合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为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文献以及生产实际,确定了自保温复合砌块的块型为单孔立方体混凝土空心砌块,实际尺寸为190mm×190mm×190mm,孔洞为矩形,尺寸为140mm×140mm。为了确定混凝土基体材料的种类,以实际施工中常见的普通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以及泡沫混凝土为原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对比了三种材料的优劣。其中,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平均抗压强度为5.03MPa,泡沫混凝土空心砌块平均抗压强度为2.52MPa;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平均抗压强度为3.78MPa。因此确定自保温复合砌块的混凝土基体材料为普通混凝土。(2)对稻草砖在实际生产过程的机械设备技术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探究。通过稻草砖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稻草砖在填插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为6650N;测量了稻草砖表面与机械设备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通过受力分析和静力计算估算出稻草砖在实际生产过程机械设备所需的最小压力为9.51N。故在稻草砖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所施加外力的允许范围为9.51N~6650N。(3)根据《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JG/T407-2013)要求,对自保温复合砌块的各项综合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自保温复合砌块的表观密度为978.22kg/m3,密度等级为1000;质量吸水率为12.2%;自保温复合砌块的平均抗压强度为5.12MPa,最小抗压强度为5.01MPa,强度等级为MU5.0。自保温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强度,而稻草砖由于自身强度较低且与混凝土砌块无法协同受力,因此对自保温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几乎无贡献;自保温复合砌块的软化系数为0.94,符合规范要求。但同时要注意自保温复合砌块的芯材稻草砖耐水性较差,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导致耐久性降低,同时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也大幅降低,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应避免潮湿环境;自保温复合砌块的碳化系数为0.91;自保温复合砌块在经过25次冻融循环后,外观质量保存较好,质量损失率为1.62%,强度损失率为8.30%;抗渗试验中自保温复合砌块2h内水面下降高度均在10mm以下,防渗性能满足规范要求。(4)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BD试验方法对稻草砖成型密度、含水率以及混凝土空心砌块壁厚三种因素对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工性能,包括当量导热系数以及当量蓄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Design Expert12软件得到了三种因素对自保温砌块热工性能影响的数值回归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可知三种因素对自保温砌块当量导热系数的影响从大到小为:稻草砖含水率>稻草砖成型密度>混凝土空心砌块壁厚;对当量蓄热系数的影响从大到小同样为:稻草砖含水率>稻草砖成型密度>混凝土空心砌块壁厚。同时根据回归模型的响应面图可知,稻草砖成型密度与混凝土空心砌块壁厚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自保温复合砌块的当量蓄热系数影响较为显着,在实际生产和使用当中应该要考虑到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5)通过Design Expert12软件对自保温复合砌块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三种因素的最优工艺参数如下:稻草砖成型密度为221.34kg/m3,含水率为8.12%,混凝土空心砌块壁厚为20mm。在此条件下,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当量导热系数预测值为0.28W/(m·K),等级为EC30,当量蓄热系数预测值为2.354W/(m2·K),等级为ES2,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利用该数据模型分析计算得到的平均预测值与实际试验中的结果相近,表明该数据模型计算具有较高可靠性,可以指导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实际生产。
池斌[2](2020)在《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村镇现存主流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受历史、技术、社会管理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多为无专业设计、无专业施工、依照习惯经验自行建造的低层建筑。这类建筑正常使用期间尚能满足要求,一旦遭遇地震或其他灾害则极易出现损毁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与此同时,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基材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经过多年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已成为现代砌体结构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推进,实现非原位砌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得到发展和应用,进一步体现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目前,村镇低层砌体结构地震损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从损毁角度对结构性能和损伤机理研究仍不够深入,未能提出更适用于村镇建设、更符合村镇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本文立足于村镇建设需求,基于实现村镇防灾减灾目标,采用震损资料分析、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村镇低层建筑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提出了适宜于村镇低层建筑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体系,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归纳整理了多次地震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资料,总结了该类墙体的易损部位及其破坏特征,在普遍认为房屋地震损毁是结构整体性不足的共识下,对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综合考虑建筑质量、地震剪力、构件承载力、构件稳定性等几方面因素和单层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无筋砌体墙在地震剪力不大的前提下,由于正应力不足而发生平面内损毁,由于连接构造失效和稳定性较差而发生平面外倒塌的震损机理,为有针对性提出适用于村镇建设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体系奠定技术理论基础。(2)针对村镇低层砌体结构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特点、发展需要和目标需求,提出了结合装配式技术的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墙结构体系,该方案通过对墙体施加轴向预应力增加其所受的竖向压应力,从而提高墙体的在平面抗震性能;通过竖向承重墙与填充墙的刚柔连接性能一体化设计,在保证结构正常使用阶段性能的前提下设置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区域,实现改善承重墙与填充墙在地震受力过程中协同工作性能的目的。(3)为研究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完成了8个试件试验,其中包含4个装配式连肢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拟静力试验和4个连肢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与填充一体化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比较了预应力、承重结构截面形状和填充墙对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破坏形态不变的前提下,预应力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翼缘的存在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改变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实现了填充墙在试验加载前期参与整体抗侧力工作,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在试件过峰值承载力后,由于预设区域破坏而实现填充墙与承重结构分离,在保护填充墙的同时降低填充墙对承重结构影响的设计目标,得到了期望的破坏状态。(4)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力学模型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工作,对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灌芯砌块砌体材料受压特点的软化拉压杆模型可有效预测剪跨比小于2.0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建立了考虑界面模型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本文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竖向压应力的增加提高了新型装配式砌体墙体的峰值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而填充块受压强度的变化对其峰值承载力影响较小。结合本文完成的试验和数值模型研究工作,给出了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设计、施工与构造措施的初步建议。
李正学[3](2020)在《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热桥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建筑向高层、大跨度及低能耗方向发展,对混凝土的轻质、高强以及保温隔热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及耐火性能优良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混凝土材料主要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以页岩陶粒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制品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与应用(2017YFB0310003)”,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热桥进行了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重点研究了水胶比、陶粒密度等级、混凝土含水率对陶粒混凝土容重、抗压强度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陶粒混凝土的容重、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均呈下降趋势。随着陶粒密度等级的增大,陶粒混凝土的容重、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均呈上升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通过试验可配制出容重为1514.74-1907.43kg/m3,7d抗压强度为20.12-35.61MPa,28d抗压强度为24.36-49.67MPa,导热系数为0.6261-1.0827W/(m·K)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当水胶比为0.40,陶粒密度等级为800级时,可制备出绝干状态下容重为1800kg/m3,导热系数为0.87W/(m·K),抗压强度为38.92MPa的页岩陶粒混凝土。(2)将前期优化后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材料应用于L型填充墙-剪力墙和楼板-剪力墙的承重结构中,并对墙体进行保温构造及热桥阻断设计。通过二维稳态热桥分析表明:L型填充墙-剪力墙、剪力墙-楼板模型改进构造较常规构造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分别降低19.08%、28.36%,优化构造较常规构造分别降低23.17%、31.41%。L型填充墙-剪力墙、剪力墙-楼板模型改进构造较常规构造的二维热桥等效传热系数分别降低26.75%、51.77%,优化构造较常规构造分别降低37.10%、67.52%。对常规构造进行改进和优化后墙体保温性能得到较大提升。(3)通过二维非稳态热桥分析表明:L型填充墙-剪力墙和剪力墙-楼板的常规构造、改进构造以及优化构造下,室内最低温度均出现在墙角处且高于10.1℃,均不会出现结露现象。不同构造形式下的温度变化规律类似,呈现室外墙体温度变化较大且呈正弦曲线变化,室内墙体温度变化较小的规律。改进和优化构造下24h室内墙体温度均高于常规构造。而优化与改进构造的室内墙体温度差别主要在于热桥以及热桥影响区域部位,且优化构造室内墙体温度较高。综上,将页岩陶粒混凝土制品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既能减轻自重,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其保温性能。
宋天亮[4](2020)在《装配式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建筑工期短、部件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符合我国建筑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总体趋势。陶粒混凝土具有自重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良好等优点,但目前对采用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为墙体材料的新型装配式墙体-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装配式墙板和RC框架间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墙板开设门洞和窗洞等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改变柔性连接的布置方式,建立了采用“墙框梁连接”、“墙框柱连接”和“墙框梁、柱四点连接”三种连接方式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确定采用4个柔性连接布置在梁上的“墙框梁连接”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并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指导试验试件的设计。(2)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破坏形态、抗剪承载力、延性性能、刚度退化等方面验证本文选用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和材料本构模型的适用性。(3)通过改变柔性连接布置的位置和数量,从破坏形态、抗剪承载力、刚度、延性性能、耗能性能、传力机理等方面,分析了柔性连接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对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并提出优化后的结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层间位移角为量化指标,分析了墙板在结构破坏的不同阶段,对结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4)通过改变门洞和窗洞设置的位置、宽度,研究墙板开洞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与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相对比,提出适用于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的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和弹性抗侧刚度折减系数。
高恒[5](2019)在《轻质条板隔墙开裂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及墙材革新的不断发展,轻质条板作为新型墙体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室内非承重隔墙中。但是由于轻质条板的自身特性,轻质条板隔墙容易出现各种开裂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墙体的整体性能,还会进一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轻质条板的开裂问题成为制约其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其裂缝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轻质条板隔墙裂缝调查情况及其开裂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轻质条板开裂原因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抗开裂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对东莞寮步某住宅项目的非承重轻质条板隔墙开裂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对其开裂位置、裂缝形态、开裂层位置等进行调查,分析轻质条板的开裂特征;(2)结合项目调查结果对轻质条板开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针对轻质条板自身性能、外部环境、设计、施工、辅材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导致轻质条板开裂的关键因素在于轻质条板的自身干缩;(3)根据项目调查结果及开裂原因,进行了轻质条板防开裂措施相关试验研究,一方面从控制轻质条板自身质量出发降低自身变形,另一方面通过柔性嵌缝方案提升板缝位置的抗开裂能力,二者综合作用,可有效避免轻质条板开裂问题的发生。本论文着力解决轻质条板的开裂问题,有利于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提高建筑质量,减少客户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矛盾,更重要的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因此,轻质条板隔墙的开裂原因及防开裂对策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田融昕[6](2019)在《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建筑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推行装配式建筑是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预制内隔墙条板在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构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然而条板在接缝处易开裂以及施工缝过多导致施工效率下降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墙板——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而该墙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产品,在推广至实际工程中使用前需对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开展全面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墙板的材料、受弯、抗冲击、抗吊挂以及抗压这五个方面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建立墙板受弯和受冲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后针对墙板的施工和构造措施提出了要求与建议。(1)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通过陶粒混凝土抗压龄期强度试验,发现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随龄期大致呈对数关系增长,早期强度较高。通过陶粒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得到了墙体材料的本构关系曲线,并发现在加载初期试件应变基本随应力线性增长,而随着荷载的增加,应力应变关系逐渐偏离线性,当应力超过0.9fc后,试件出现明显裂缝,应变随应力开始加速增长。通过陶粒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试验,发现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仅为普通混凝土材料的27%,说明了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2)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受弯、抗冲击、抗吊挂以及抗压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墙板的上述四项力学性能均符合《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中相关规定,另外,墙板受弯最大拉应变和最大挠度均出现在墙板边缘,并且其受弯破坏模式具有典型的脆性特征。墙板受压破坏形式大多为薄弱孔壁劈裂破坏,并且其抗压强度随着最小肋孔比的增加而增大。(3)对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墙板适用的受弯承载力公式,并且在规范基础上对墙板的刚度理论计算式进行了修正,同时给出了较实用的挠度计算公式。另外,本文也对墙板抗冲击承载力和抗吊挂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测试了砂袋冲击力,然后结合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给出了较合理的砂袋最大冲击力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墙板抗冲击承载力以及抗吊挂承载力的计算方法。(4)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弯和受冲击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先前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型的应力分布、变形规律、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承载力与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5)针对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存放、施工前准备工作以及安装方法提出了几点要求,并且建议了几种适用的墙板与墙板、梁或楼板、柱以及门窗的连接方式。经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现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不仅具备一般陶粒混凝土墙板自重轻、早期强度高以及保温隔热性能出色等优点,并在抗弯、抗冲击、抗吊挂以及抗压性能方面的表现均超出了现行规范要求,而在其投产使用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缝,降低接缝处开裂可能和施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文则可为墙板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孙爽[7](2018)在《再生复合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中落户人口过度集中,新建建筑鳞次栉比。在新建及拆迁建筑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诸如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瓦等建筑垃圾。对于建筑垃圾,通常的处置方式是将其掩埋或者露天堆放,重复利用的比率很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与此同时,随着工程原材料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过度开采天然材料已经不是明智之举。因此,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开发利用是我国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施工过程中废弃混凝土和工业废渣的再生利用问题,开展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现浇混凝土墙体性能研究,力求将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开发为一种新型的填充墙体材料。选用废弃的混凝土和工业废渣中的炉渣作为再生骨料,配以水泥、少量的陶粒、外加剂以及水,按照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得到新型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试验的方法选定不同的水灰比、砂率,按照不同的配合比配制再生复合混凝土,通过测定其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水率和软化系数等指标来评定其效果并选择最佳配合比;其次,按照最佳配合比配制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在实际浇筑墙体过程中研究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再次,对已浇筑完成的再生复合混凝土新型填充墙体进行力学性能、隔声性能、燃烧性能以及放射性试验研究,以获取墙体性能参数;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利用广联达软件对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技术经济及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本论文中的研究内容对提高建筑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利用率、解决废弃物露天堆放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为利用再生骨料及现浇混凝土墙体的绿色施工提供参考,对其他再生骨料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借鉴作用。
何劲波,朱雪梅,何奔流[8](2015)在《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示范工程及选例》文中指出1夏热冬暖地区墙材的选用在夏热冬暖地区,现有建筑的外墙、外门窗、屋顶、遮阳措施等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与建筑节能的要求相差很大,有相当部分甚至还达不到建筑热工规范的基本要求,如外墙普遍从240mm厚改为180mm;片面强调容积率,建筑密度高,自然通风难以实现;外窗很少考虑遮阳,甚至推崇飘窗台,采用普通玻璃,使太阳辐射传入室内的热量大大增加。在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应采用综合分析
刘要峰[9](2015)在《节能填充墙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框架结构建筑中的填充墙作为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总能耗。如何使墙体的节能构造更好地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于自保温墙体在不同地区的节能适宜性研究目前还开展的较少。因此,针对自保温节能填充墙在不同气候区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的建筑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其次,从人体热平衡角度出发,分析了热平衡因子对人体热舒适性造成的影响,以及室内外环境因素对室内热环境形成的作用。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构造形式的外墙保温系统,指出自保温墙体所拥有的突出优势。归纳了不同气候区的外墙应达到的节能设计要求。并依据各气候区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计算出不同节能墙体材料所需的最小厚度,还结合所选材料的规格尺寸,提出了不同的自保温节能填充墙构造方案,并验算其热惰性指标。确定了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填充墙构造措施。为了进一步验证其节能效果,本文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De ST能耗分析软件,重点研究对比分析了在选用不同自保温节能墙体构造时建筑的自然室温、全年采暖与制冷负荷以及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等参数变化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及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的不同厚度的自保温砌块,对于框架结构填充墙既可以满足相应的节能标准,建筑全年热负荷也会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加大而逐渐减少。而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可直接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节能页岩空心砌块或者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就能满足相应的节能要求,而建筑全年负荷的大小控制则需同时兼顾墙体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要求。研究得出:在夏热冬冷地区运用自保温墙体节能技术最为适宜,可供选择的保温材料种类较多。综上所述,节能的自保温填充墙是一种很好的节能围护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类框架结构建筑中,它的研究必将为今后的节能建筑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曹国华[10](2008)在《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墙体的发展已经和土地、资源、能源、环境和建筑节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新型墙体的研发已经成为科研的热点。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榫卯砌块拼装式墙体及施工方法。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是由工厂化生产的条形榫卯砌块,连接件及发泡聚苯保温板在建筑施工现场直接拼装而成,形成高标准节能墙体,使墙体与保温节能一体化,并在施工作业面上一次完成。论文设计了模卡式节能墙体结构的基本构造。模卡式节能墙体由榫卯砌块、连接件、保温材料构成。确定了榫卯砌块的基本尺寸、连接件的作用及构造,采用的保温材料基本性能等。同时,基于现有砌块制造技术,分析了榫卯砌块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并对模卡式墙体施工提出了建议。在墙体基本性能研究方面,将模卡式墙体看成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计算其平均热阻;利用平壁稳定传热的基本理论计算其传热系数;最后对其保温层的经济厚度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传热系数仅为0.689W/(m2·K),远低于其它常用墙体,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墙体的聚苯板厚度采用0.08m时,能取得最佳经济指标,墙体的传热系数仅为0.400 W/(m2·K)。利用环境噪声学理论,探讨了模卡式墙体的隔声性能。当入射声波频率为125Hz时,其隔声量为55dB,共振频率为54Hz,满足民用及普通公建要求。模卡式的双层结构由于中间空气层(或添加隔音材料)提高了墙体的隔声性能,采用双层90mm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加40-60厚空气层能够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满足节能65%要求的双层90mm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模卡墙板加聚苯板构成的模卡墙体实际水蒸气分压力远小于饱和水蒸气压力,且在墙体中的分布线不相交,故模卡式陶粒混凝土墙体墙板内部不会出现冷凝结潮,具有良好的抗冷凝结潮性能。论文进行了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钢框架体系的低周水平往复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卡式墙体开裂后通过应力重分布使墙体的裂缝分布均匀。墙体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的作用。连接件协调了墙块之间的变形,并产生阻隔裂缝分布的作用,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及延性性能,在大变形的情况下,保证已开裂墙体不致于脱落、倒塌。墙体开裂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48%,小于同类无框架填充墙体的比值,墙体开裂以后承载力仍有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榫卯砌块明显地改善了墙体的变形能力,增加了结构的延性,在墙体达到极限荷载后,可保持裂而不倒。模卡式墙体由于该墙体榫头、插口等的榫卯作用,使墙体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能够承受较大的往复荷载而只产生非常小的水平位移,从而保证墙体的正常工作。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也同时表明,新型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整体受力性能优良,在较大的往复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墙体的大部分区域都没有达到极限荷载。如对该墙体的插孔等特殊部位进行适当的改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承受荷载的能力。
二、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填充墙的施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填充墙的施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综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稻草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稻草秸秆生产现状及预处理 |
1.2.2 稻草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稻草-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生产技术参数研究 |
2.1 复合砌块块型尺寸与材料选定 |
2.1.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复合砌块生产技术参数研究 |
2.2.1 研究目的 |
2.2.2 试验设备与试样制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稻草-混凝土复合保温块基本性能研究 |
3.1 表观密度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抗压强度 |
3.2.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含水率及质量吸水率 |
3.3.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软化系数 |
3.4.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碳化系数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抗冻性能 |
3.6.1 试验设备 |
3.6.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 抗渗性能 |
3.7.1 试验设备 |
3.7.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7.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草-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热工性能研究 |
4.1 BBD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因素 |
4.1.2 试验指标 |
4.2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当量导热系数方差分析与回归模型拟合 |
4.3.3 当量蓄热系数方差分析与回归模型拟合 |
4.4 工艺参数优化及验证 |
4.4.1 优化条件 |
4.4.2 优化结果与验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2)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村镇低层建筑抗震防灾研究现状 |
1.2.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承重墙与非承重墙连接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震损现象调研 |
2.3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承重墙震损现象总结与分析 |
2.3.1 承重墙开裂现象总结与分析 |
2.3.2 承重墙倒塌现象总结与分析 |
2.4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原因力学分析 |
2.4.1 承重墙开裂成因分析 |
2.4.2 承重墙倒塌成因力学分析 |
2.4.3 竖向压应力对承重墙抗震性能影响讨论 |
2.5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机理数值模型验证 |
2.5.1 结构模型介绍 |
2.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5.3 模态计算与分析 |
2.5.4 地震作用下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设计 |
3.2.1 村镇低层砌块砌体结构工程实践 |
3.2.2 村镇低层砌块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案 |
3.3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设计与试件制作 |
3.3.1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试验设计概况 |
3.3.2 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 |
3.3.3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设计与构造 |
3.3.4 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与构造 |
3.3.5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材料性能试验 |
3.3.6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试件制作 |
3.4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3.4.1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结构试验装置 |
3.4.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方案 |
3.5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过程描述 |
3.5.1 试件描述定义 |
3.5.2 试件BMF与BMFP试验过程描述 |
3.5.3 试件BMFT与BMFTP试验过程描述 |
3.5.4 试件IMF与IMFP试验过程描述 |
3.5.5 试件IMFT与IMFTP试验过程描述 |
3.5.6 试验特征点数据汇总 |
3.6 试件试验破坏状态与村镇低层砌体结构震损现象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破坏形态分析 |
4.2.1 无填充部分试件组 |
4.2.2 有填充部分试件组 |
4.2.3 填充部分对承重结构破坏形态影响分析 |
4.3 试件抗震性能典型参数分析 |
4.3.1 滞回曲线对比 |
4.3.2 初始刚度与刚度退化 |
4.3.3 位移延性系数 |
4.3.4 耗能与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4.3.5 试件局部变形规律 |
4.3.6 无填充部分试件组刚度计算模型讨论 |
4.4 性能水平评价指标 |
4.4.1 抗倒塌性能分析 |
4.4.2 基于位移的性能指标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型分析与设计建议 |
5.1 引言 |
5.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性能模型分析 |
5.2.1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破坏特征总结 |
5.2.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软化拉压杆模型构建 |
5.2.3 软化拉压杆模型试验验证 |
5.2.4 软化拉压杆模型与已有计算公式对比 |
5.3 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有限元模型验证 |
5.3.1 材料本构模型 |
5.3.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5.3.3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5.3.4 模拟结果验证 |
5.4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砌体承重组合墙有限元模型验证 |
5.4.1 材料本构关系 |
5.4.2 相互作用关系 |
5.4.3 网格划分与加载方式 |
5.4.4 模拟结果验证 |
5.5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
5.5.1 竖向压应力影响 |
5.5.2 填充块强度影响 |
5.6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
5.6.1 一般设计建议 |
5.6.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各组分布置原则 |
5.6.3 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建议 |
5.6.4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砌体承重组合墙设计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热桥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轻骨料混凝土的分类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
1.2.1 轻骨料混凝土的分类及特性 |
1.2.2 国外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发展现状 |
1.2.3 国内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发展现状 |
1.3 热桥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
1.3.1 热桥及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
1.3.2 国外热桥研究发展现状 |
1.3.3 国内热桥研究发展现状 |
1.4 问题与不足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外加剂 |
2.1.5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制备 |
2.2.2 容重试验 |
2.2.3 含水率试验 |
2.2.4 抗压强度试验 |
2.2.5 导热系数测定 |
2.3 页岩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优化设计 |
2.4 不同因素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2.4.1 水胶比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2.4.2 陶粒密度等级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2.4.3 含水率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2.5 试验最优组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二维稳态传热分析 |
3.1 传热基本理论 |
3.1.1 傅立叶定律 |
3.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
3.1.3 导热微分方程 |
3.1.4 ANSYS二维稳态数值计算 |
3.2 热桥评价指标 |
3.2.1 热桥影响区域 |
3.2.2 热桥热损分析 |
3.2.3 二维热桥传热系数 |
3.3 模型的建立 |
3.4 不同构造下稳态热桥分析及阻断技术 |
3.4.1 L型填充墙-剪力墙稳态热桥分析及阻断技术 |
3.4.2 剪力墙-楼板稳态热桥分析及阻断技术 |
3.5 不同因素对稳态传热的影响 |
3.5.1 剪力墙厚度对稳态传热的影响 |
3.5.2 剪力墙材料导热系数对稳态传热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二维非稳态传热分析 |
4.1 外墙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的求解方法 |
4.1.1 非稳态传热的求解方法 |
4.1.2 ANSYS二维非稳态热桥数值计算 |
4.2 不同构造下非稳态热桥分析 |
4.2.1 L型填充墙-剪力墙非稳态热桥分析 |
4.2.2 剪力墙-楼板非稳态热桥分析 |
4.3 不同因素对非稳态传热的影响 |
4.3.1 剪力墙厚度对非稳态传热的影响 |
4.3.2 剪力墙材料导热系数对非稳态传热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4)装配式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0 引言 |
2.1 模型设计 |
2.1.1 原型模型 |
2.1.2 试验试件 |
2.2 选用有限元建模方法 |
2.2.1 框架、墙板 |
2.2.2 柔性连接 |
2.2.3 墙板和框架间接触 |
2.3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
2.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2.3.2 钢筋本构模型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1 设计有限元模型 |
2.4.2 加载制度 |
2.5 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5.1 破坏形态 |
2.5.2 滞回曲线 |
2.5.3 骨架曲线 |
2.5.4 刚度退化 |
2.6 本章小结 |
3 ABAQUS有限元模型验证 |
3.1 引言 |
3.2 拟静力试验简介 |
3.2.1 试验试件简介 |
3.2.2 试验材料性能 |
3.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3.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2 破坏形态 |
3.3.3 滞回曲线 |
3.3.4 骨架曲线 |
3.3.5 刚度退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设计 |
4.3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数值模拟结果 |
4.3.1 破坏形态 |
4.3.2 滞回曲线 |
4.3.3 骨架曲线 |
4.3.4 刚度退化 |
4.3.5 耗能性能 |
4.3.6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总结 |
4.4 不开洞墙板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分析 |
4.4.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4.4.2 抗震性能化设计量化指标 |
4.4.3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传力机理分析 |
4.4.4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5 不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的弹性抗侧刚度计算公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设计 |
5.3 开窗洞墙板-RC框架结构数值模拟结果 |
5.3.1 破坏形态 |
5.3.2 滞回曲线 |
5.3.3 骨架曲线 |
5.3.4 刚度退化 |
5.3.5 耗能性能 |
5.4 开门洞墙板-RC框架结构数值模拟结果 |
5.4.1 破坏形态 |
5.4.2 滞回曲线 |
5.4.3 骨架曲线 |
5.4.4 刚度退化 |
5.4.5 耗能性能 |
5.5 开洞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总结 |
5.6 开洞墙板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分析 |
5.6.1 开洞墙板对结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5.6.2 开洞墙板对结构弹性抗侧刚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轻质条板隔墙开裂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2章 轻质条板隔墙裂缝调查 |
2.1 混凝土裂缝及其形成机理 |
2.1.1 裂缝的基本概念 |
2.1.2 裂缝的分类 |
2.1.3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 |
2.2 某住宅项目轻质条板隔墙裂缝调研 |
2.2.1 墙体主要开裂位置 |
2.2.2 开裂层钻芯取样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轻质条板隔墙开裂原因分析 |
3.1 轻质条板自身性能因素 |
3.1.1 轻质条板自我干缩 |
3.1.2 轻质条板含水率 |
3.2 外部环境因素 |
3.2.1 温度变化 |
3.2.2 结构沉降 |
3.3 设计因素 |
3.4 施工因素 |
3.5 配套辅材因素 |
3.5.1 粘结材料粘结性不足 |
3.5.2 嵌缝材料抗开裂性不足 |
3.5.3 地缝材料徐变值过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轻质条板隔墙开裂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
4.1 减少轻质条板收缩变形量研究 |
4.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轻质条板隔墙嵌缝位置抗开裂能力研究 |
4.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设计及制样 |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5 柔性嵌缝方案工程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
1.2.2 新型轻质墙板性能研究 |
1.3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与内容 |
2.3 原材料与配合比 |
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4.1 压力试验机 |
2.4.2 微机液压万能试验机 |
2.4.3 电子引伸计 |
2.4.4 导热仪 |
2.5 试验步骤 |
2.5.1 抗压龄期强度试验 |
2.5.2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2.5.3 导热系数试验 |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1 抗压龄期强度试验 |
2.6.2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2.6.3 保温隔热性能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件设计 |
3.4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弯性能试验 |
3.4.1 墙板受弯承载力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3.4.2 试验所需器材 |
3.4.3 试验测量内容与测点布置 |
3.4.4 试验过程及现象 |
3.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
3.5.1 试验装置 |
3.5.2 试验步骤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抗吊挂性能试验研究 |
3.6.1 试验装置 |
3.6.2 试验步骤 |
3.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
3.7.1 试件设计与试验目的 |
3.7.2 试验步骤 |
3.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设计理论 |
4.1 引言 |
4.2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弯承载力分析 |
4.2.1 相关假定及承载力公式推导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短期刚度分析 |
4.3.1 短期刚度计算 |
4.3.2 实测刚度与理论刚度对比分析 |
4.3.3 实用的挠度计算公式 |
4.4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抗冲击承载力分析 |
4.4.1 砂袋最大冲击力理论计算 |
4.4.2 抗冲击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 |
4.5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抗吊挂承载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弯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参数单位选择 |
5.2.2 创建部件 |
5.2.3 定义材料属性 |
5.2.4 定义装配件 |
5.2.5 网格划分 |
5.2.6 设置分析步 |
5.2.7 定义相互作用 |
5.2.8 定义荷载与边界条件 |
5.2.9 提交作业 |
5.3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冲击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参数单位选择 |
5.3.2 创建部件 |
5.3.3 定义材料属性 |
5.3.4 定义装配件 |
5.3.5 网格划分 |
5.3.6 设置分析步 |
5.3.7 定义相互作用 |
5.3.8 定义荷载与边界条件 |
5.3.9 提交作业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4.1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弯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4.2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受冲击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施工要求与建议 |
6.1 引言 |
6.2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施工流程 |
6.3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施工要求及构造措施 |
6.3.1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施工要求 |
6.3.2 关于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连接方式的建议 |
6.4 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的工程应用中特别注意事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再生复合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新型墙体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墙体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新型墙体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介绍 |
2.1 市场现行填充墙材分析 |
2.1.1 填充墙材分类 |
2.1.2 填充墙材现场实际情况调查分析 |
2.2 再生复合混凝土主要材料组成 |
2.2.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设计条件 |
2.2.2 再生复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
2.3 再生复合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调整 |
2.3.1 确定再生复合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
2.3.2 再生复合混凝土的试配与调整 |
2.4 本章小结 |
3 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 |
3.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性能分析 |
3.1.1 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抗弯承载力试验 |
3.1.2 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含水率试验 |
3.1.3 再生复合混凝土材料软化系数试验 |
3.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施工工艺 |
3.2.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制作 |
3.2.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要点 |
3.3 本章小结 |
4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性能研究 |
4.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抗冲击性及吊挂力试验 |
4.1.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板抗冲击性测定 |
4.1.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板吊挂力测定 |
4.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隔声性能研究 |
4.2.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隔音量测试试验设备 |
4.2.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隔声量的测量 |
4.2.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隔声量评定 |
4.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燃烧性能研究 |
4.3.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不燃性检验 |
4.3.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燃烧总热值测定 |
4.3.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燃烧性能评定 |
4.4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放射性研究 |
4.4.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放射性试验仪器 |
4.4.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试件取样与制样 |
4.4.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放射性计算公式 |
4.4.4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放射性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成本分析 |
5.1 案例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填充墙设计概况 |
5.1.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现场使用情况 |
5.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材综合单价 |
5.2.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成本分析 |
5.2.2 常见建筑内隔墙材料综合单价对比分析 |
5.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推广应用 |
5.3.1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推广优势 |
5.3.2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市场限制 |
5.3.3 再生复合混凝土墙体的发展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得奖项 |
(8)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示范工程及选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夏热冬暖地区墙材的选用 |
1.1 灰砂砖 |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1.3 轻集料混凝土墙板 |
1.4 粉煤灰烧结多孔 (空心) 砖 |
1.5 陶粒混凝土砌块 (陶粒砖) |
2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
2.1 概述 |
2.2 砌体设计 |
2.3 屋面设计 |
2.4 外窗设计 |
(1) 窗的遮阳 |
(2) 窗的传热特性 |
(3) 窗的气密性 |
3 住宅节能示范工程实例 |
3.1 住宅建筑与结构技术 |
3.2 节能成套技术 |
3.3 住宅厨卫体系成套技术 |
3.4 住宅管网体系 |
3.5 小区现代化管理成套技术 |
3.6 居住区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
3.7 住宅施工建造技术 |
3.8 其他形式住宅成套技术 |
(9)节能填充墙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建筑室内外热环境 |
2.1 建筑气候分区 |
2.1.1 气候概况 |
2.1.2 建筑能耗特征 |
2.2 室内热环境 |
2.2.1 人体热平衡 |
2.2.2 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
2.2.3 建筑得热与负荷 |
2.3 气候对节能填充墙的影响 |
2.3.1 节能填充墙的分类 |
2.3.2 墙体的节能设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节能填充墙构造的选用 |
3.1 填充墙材料与墙体基本构造 |
3.1.1 材料的热工参数 |
3.1.2 填充墙的基本构造 |
3.2 填充墙热工性能指标计算 |
3.2.1 热工性能指标 |
3.2.2 墙体材料层所需厚度 |
3.2.3 墙体构造的计算 |
3.2.4 热惰性指标验算 |
3.3 不同气候区的填充墙构造方案 |
3.3.1 第一类区 |
3.3.2 第二类区 |
3.3.3 第三类区 |
3.3.4 第四类区 |
3.4 不同气候区填充墙构造方案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的节能性分析 |
4.1 能耗分析软件介绍及选取 |
4.2 建筑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2.1 物理模型 |
4.2.2 数学模型 |
4.2.3 围护结构参数 |
4.2.4 室内外热扰参数 |
4.3 不同气候区节能效果分析 |
4.3.1 严寒地区 |
4.3.2 寒冷地区 |
4.3.3 夏热冬冷地区 |
4.3.4 夏热冬暖地区 |
4.4 建筑冷热负荷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温墙体的构造 |
1.3 节能墙体现状 |
1.3.1 建筑砌块类 |
1.3.2 轻质板材类 |
1.3.3 复合墙板及复合墙体类 |
1.3.4 国外研究现状简述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本文工作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模卡式墙体及施工技术 |
2.1 引言 |
2.2 模卡式墙体的组成 |
2.2.1 榫卯砌块 |
2.2.2 连接件 |
2.2.3 保温材料及要求 |
2.3 模卡式墙体材料的性能评判与选择 |
2.4 模卡式墙体的施工工艺 |
2.4.1 榫卯砌块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
2.4.2 生产场区布置方案 |
2.4.3 设备选型与费用概算 |
2.5 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施工工艺 |
2.5.1 工艺流程 |
2.5.2 墙板安装要点 |
2.5.3 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查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模卡式墙体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卡式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分析 |
3.2.1 常见墙体的传热特性 |
3.2.2 模卡式墙体保温性能分析 |
3.2.3 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
3.3 模卡式墙体隔声性能分析 |
3.3.1 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的隔声原理 |
3.3.2 模卡式墙体的隔声性能分析 |
3.3.3 模卡式墙体的频率特性 |
3.4 抗冷凝结潮性能分析 |
3.4.1 墙体界面温度分布 |
3.4.2 水蒸气分压力分布 |
3.5 墙体其它性能分析 |
3.5.1 热桥影响 |
3.5.2 雨水渗透和夏季水蒸气反渗透 |
3.5.3 隔热问题 |
3.5.4 裂缝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模卡式框架填充墙的动力性能研究 |
4.1 关于框架填充墙的研究现状 |
4.1.1 国外研究现状 |
4.1.2 国内研究现状 |
4.2 试验准备 |
4.2.1 模具制作及榫卯砌块加工 |
4.2.2 钢框架设计 |
4.2.3 墙体材料 |
4.3 试验方案 |
4.3.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3.2 加载装置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项目 |
4.3.4 加载过程 |
4.4 试验过程分析 |
4.4.1 破坏过程 |
4.4.2 裂缝形态 |
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4.5.2 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分析 |
4.5.3 荷载-应变分析 |
4.5.4 刚度退化 |
4.5.5 耗能系数与粘滞阻尼比 |
4.6 试验体系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
4.6.1 模卡式填充墙和框架的屈服准则和破坏机构 |
4.6.2 填充墙和框架的极限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模卡式墙体的有限元分析 |
5.1 前言 |
5.2 数值计算模型 |
5.2.1 计算模型 |
5.2.2 单元划分 |
5.3 SOLID65单元 |
5.3.1 Solid65单元概述 |
5.3.2 SOLID65单元的破坏准则 |
5.4 材料本构关系和计算参数 |
5.4.1 砌块 |
5.4.2 接缝胶浆 |
5.4.3 框架 |
5.5 加载方式和求解策略 |
5.5.1 加载方式 |
5.5.2 求解策略 |
5.6 数值分析结果 |
5.6.1 墙体裂缝分布规律 |
5.6.2 墙体应力分布规律 |
5.6.3 垂直荷载对墙体水平抗侧力的影响 |
5.6.4 框架和墙体的共同作用 |
5.5.5 框架材料对墙体抗水平侧移能力的影响 |
5.7 局部应力分析 |
5.7.1 榫头处应力分析 |
5.7.2 顶板与空腔连接处应力分析 |
5.7.3 榫眼处应力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本文后续工作 |
6.2.2 应用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填充墙的施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稻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综合性能研究[D]. 袁伟力. 西南大学, 2021(01)
- [2]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池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热桥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D]. 李正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装配式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墙板-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 宋天亮. 郑州大学, 2020(02)
- [5]轻质条板隔墙开裂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高恒. 深圳大学, 2019(10)
- [6]陶粒混凝土超长内隔墙板力学性能研究[D]. 田融昕. 扬州大学, 2019(02)
- [7]再生复合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应用[D]. 孙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8]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示范工程及选例[J]. 何劲波,朱雪梅,何奔流. 砖瓦世界, 2015(12)
- [9]节能填充墙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刘要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模卡式拼装节能墙体研究[D]. 曹国华. 东北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