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BOT小麦 长阳迎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1](2021)在《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活在这个家园中的“中国各民族”融合汇聚而成的,是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各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过程中以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多元”文化。白族民间信仰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对白族人民的影响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制度化宗教,民间信仰不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也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白族民间信仰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大量中原汉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元素,形成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化。这种民族民间文化能具体反映出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体现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本论文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在梳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论基础上,分别从向阳溪村的家庭生活中民间信仰、村落生活中民间信仰、地域生活中的民间信仰来分析各民族间文化交融的情况,最后总结了白族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可以体现出各民族间、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的交融能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白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运用了宗教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白族民间信仰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白族民间信仰体现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白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关系;从白族民间信仰中分析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文化交融的分析,使白族人民增强了对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提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崔芝璇[3](2019)在《清江流域“赶毛狗”习俗研究》文中认为“赶毛狗”习俗是清江流域元宵节颇具特色的节日习俗活动。本文共分三章,以地方文献为基础,通过深入建始县、巴东县进行田野调查,试图对元宵节“赶毛狗”习俗的产生背景、传承现状、习俗的象征意蕴与功能、当代变迁四方面进行探究,全面地揭示清江流域“赶毛狗”习俗这一文化事象。本文以“建始县景阳镇双寨子村”作为田野调查点,对当地“赶毛狗”习俗程式作了详尽的描述,较真实地还原了当地“赶毛狗”习俗现状。在大量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究出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下所具有的新功能,即娱乐功能、凝聚功能和认同功能。运用“语境分析法”,在不同语境下对习俗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进行了分析解读。得出在“新年祭祀祈福”语境中,“毛狗”象征妖物、祸端,“毛狗棚”象征禁锢巫鬼祸害之所,村民用叫喊驱逐的方式表达“驱灾禳祸”的美好意愿。通过将“赶毛狗”与上古时期“元日祈谷”祭祀活动的时空一致性,及祭祀方式作比较论证,推测出“赶毛狗”为农业祭祀习俗,习俗为上古时期元日祈谷采用的“燔燎”祭祀的传承与演变。故在“农业祭祀”语境中,分析得出“毛狗”象征瘟疫、螟娥等,隐喻为自然灾害,火烧“毛狗棚”是“火畲田”的象征符号,“赶毛狗”习俗是对“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折射。随着时代发展,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现今“赶毛狗”习俗较农业社会时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变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化社会下,“赶毛狗”习俗的当代变迁情况,并探究其变迁动因。通过对巴东县、建始县的下属村落的深入调查,得出习俗在仪式准备、习俗过程、俗民信仰方面都较过去有了改变。影响“赶毛狗”习俗变迁因素是复杂的,重点是受到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科技教育以及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赶毛狗”习俗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小见大,对今后“乡土文化”的重建提出自己的思考,即要在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对“乡土文化”进行合理再造与重组;用变通的眼光看待“乡土文化”重建过程中的更新问题,在保留节日习俗传统文化内涵本真的前提下对节日习俗仪式适度地变迁。
朱莎莎[4](2018)在《宋代立春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笔者以写作时间为立春日前后,诗歌内容涉及立春节日物事的两个标准在《全宋诗》中,选取890首诗歌将其定义为宋代立春诗。应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宋代立春节特定的时代,立春时节文人特殊的创作心态和诗歌本体的特点为立足点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对立春的节气起源以及其作为节日的历史发展进行简要概述。追溯古人确立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大致时间,明确古人确立立春节日的天文、物候标准。立春具有的节气与节日的双重含义,使得古人对于立春格外重视。立春迎春自汉朝兴起以来,经历魏晋、唐宋不同朝代的发展,成为了古人重要的节日活动。第二章以宋代及宋之前的历朝立春诗歌创作的数量、题材特点为重点,分析立春诗的发展历史和艺术内容的演变过程。突出宋代立春诗在立春诗史上的重要地位,宋代立春诗数量远胜前朝,题材内容在唐代立春宫廷应制诗的基础上,更着力表现广阔的民间立春场景。宋代立春诗的发展与当时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作用不可分割。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的立春节气更为重视;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手工业的兴盛,春幡春胜、小春牛、春盘等立春小物品的商业化,扩大了迎春活动的规模,增强了节日的娱乐色彩,为立春诗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统治者“以文治国”,发展文化教育的举措培养了大量的诗人,扩充了立春诗的写作队伍。第三章从宋代立春诗歌的内容出发,归纳了宋人立春节日的生活图景,展现了诗歌中人们乐观向上的节日情怀。立春日,朝廷祭祀九宫贵神,青帝;全国上下举行出土牛、耕人的活动,官吏鞭打春牛、驱寒迎春,农民百姓以土牛占卜,抢春迎吉;亲朋好友在这一天戴彩花,吃春盘,饮春酒,欢聚一堂。第四章主要对诗歌进行简要的艺术分析,梅、柳、酒是立春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带有立春鲜明的节气特征。此外,宋代立春诗多选择触景生情的抒情模式。立春节日,万象更新,在自然美景旺盛的生命力中,在盛大的迎春场景的冲击下,诗人情动于中,发之为诗。平淡自然的诗歌语言也是宋代立春诗的一大艺术特征。宋代立春诗既有描写宫廷立春的节日盛况又有描写广大平民的立春生活。欧阳修、苏轼等人创作的宫廷春帖子,用典通俗易懂,感情自然。民间立春诗中以立春节日常见的节日场景入诗,融入了市井口语。无论宫廷春帖子词还是民间立春诗,总体上都呈现出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徐永安[5](2018)在《湖北各地的青苗会及其相关祭祀习俗》文中指出青苗会是对应稻麦种植、生长的自然过程,在春祈、秋报大仪式的时空框架中进行的祭祀活动。湖北山区、丘陵地区粮食作物有稻、麦双熟,平原地区多以两季水稻为主,青苗会及两端的春祈、秋报仪式普遍存在。通过归纳《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湖北民俗志》中的湖北各地青苗会文献,再现其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概貌和大致规律。青苗会活动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正月十五前后至二月初、三月底到四月、五月底到八月初。从有关的古代典籍中梳理了青苗会相应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民间的一些流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陆朋[6](2017)在《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考察土家族生活区民俗的基础上,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样本将土家族生活态民俗与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再造空间移植民俗加以比照并检视再造空间的传承效果,从而举一反三,对民俗文化再造空间的构造作进一步的思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球化程度的加强,土家族民俗文化既面临着村庄碎片化、民俗生活态传承难以存续的挑战,同时也具有政府重视,学界关注、土家族百姓有一定文化自觉的良好机遇。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认为有必要寻找其它的、新的载体来促进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提出,民俗文化再造空间是辅助村落民俗传承的创新的、有效的载体,是民俗传承的一种创新方式。本文选取湖北省宜昌市的车溪土家族民俗文化再造空间(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检视其传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现状及效果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研究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得失,并探讨民俗文化再造空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实地走访车溪土家民族村和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部分乡镇,观察探析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内和长阳乡村中民俗传承的异同点;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搜集、鉴别、整理清江流域土家族和车溪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访谈当地居民、游客、宜昌市和长阳县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了解车溪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和发展现状,获得不同群体对本地民俗和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认知:通过网络发布问卷,感觉受众对于车溪景区及其民俗传承的看法和态度。论文应用理性选择理论和文化自觉说解析车溪景区的发展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车溪景区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展示了多种土家族民俗事象。车溪所展示的土家族民俗事象包含有移植自长阳、五峰、恩施等地土家族的吊脚楼、婚嫁习俗、山歌、南曲、土家吹打乐、土家织锦技术和包谷酒酿造技术,车溪村当地的造纸、制陶、打铁、水车等民俗事象和峡江地区流行的皮影戏。车溪景区对民俗文化的再造与传承方式多样,有代际继替、生活涵化、集中展演、文本记忆、受众发育、培根传承等。车溪景区通过生活态和表演态传承了苞谷酒酿造、皮影戏、山歌、水车、哭嫁歌和手工制陶等。车溪景区在揭示民俗的过程中,在民俗素的整体表达、原生活区民俗的表达、民俗内涵的承续等方面仍有不到位和活态传承程度较低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车溪村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底蕴不足和传承主体间的理性选择不一致及景区传承手段未能充分利用等。车溪景区内不同层面的主体对景区的理性选择(对百姓来说理性选择是期望,亦是其所思所想和所盼)从某种意义上讲限制了景区的发展。基于对车溪民俗传承的现状调查、效果检视和原因剖析,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得与失: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主体和客体广泛,表达内容宽泛,表现形式多样,受众人数多,资金相对充足,并对周边居民和游客有文化辐射作用;但是再造空间在表现民俗的过程中,也有碎片化、变异性、商业化、舞台化、趋同化、静态化和被动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政府规范,学者推动等外力影响的同时,加强再造空间自身的建设,提高再造空间内主体对民俗传承意义的认识,加强再造空间对自身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认知,唤醒空间内不同主体的文化自觉,引导其将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有机结合。再造空间还应该客观地、辩证地、整体地、科学地表现民俗,不仅要立足当地,对民俗实行有根移植,还要顺应时代趋势,遵循民俗传承生态内在逻辑,科学地、客观地表现民俗。民俗文化再造空间通过沿袭当地生活态民俗,移植和再现异地生活态民俗,把空间内的民俗传承活动和当地居民的民俗生活结合起来,把传承主体的日常生活和表演工作结合起来,成为民俗传承的新型载体。民俗文化再造空间有待于民俗传承理念、策略、手段和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胡荣魁[7](2015)在《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学说的理论构建过程,理论内涵的挖掘以及理论指导临床应用调控细节。阐释提出心-肾-子宫轴学说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厘清心-肾-子宫轴学说中的一些疑难点等等。旨在全面深入立体的展示其学说的构建、成长、发展过程,为中医学理论研究提供适当的方式。同时,对该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数据进行规范化收集,以名老中医用药归经为切入点,对心-肾-子宫轴理论指导在月经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等时期的诊疗特点以及用药动静升降规律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期反映其临床“心-肾-子宫轴”理论指导的风貌特点。方法:理论研究运用定性研究法中的深度访谈法。首先对名老中医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制定初步访谈提纲,在预访谈后,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通过正式访谈提纲和名老中医进行深度访谈,全程录音,并有转录文字,对于访谈报告需得到名老中医首肯。临床应用研究运用数据挖掘对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数据进行规范化录入处理,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法等进行整理挖掘和分析。结果:结合夏桂成教授相关文献及深度访谈,我们对心-肾-子宫轴学说的内涵、源流、调控等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学说历经了雏形期、成形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雏形期,主要是八十年代夏桂成教授通过对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痛经等疾病的研究认识到心肾相交对于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性,由此认识到心肾和子宫的重要关联。第二阶段成形期主要是夏桂成教授正式提出“心-肾-子宫轴”学说,指出心、肾、子宫的具体关联,认为子宫与心肾相连,受心肾所主宰。因此,子宫的藏泻功能亦与心肾有关,子宫之藏,实乃肾之封藏也,故经后期、经前期阴阳消长的活动亦与肾之阴阳有关。子宫之泻,实乃心气之动,故行经期经间排卵期阴阳转化活动亦与心神心气有关也。子宫之藏,肾主之,子宫之开(即泻),心主之,子宫之藏泻(即开合),虽由心肾所主,但根本上还是由于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所致,而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运动,又必须建立在心肾交合的基础上,心肾交合,才能推动阴阳消长的正常活动。第三阶段为理论完善阶段,加深对《易经》的研究,从既济未济卦入手,注重从坎离既济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和发展。充分论述了既济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重要作用,列举了一系列既济的方法和方药。“心-肾-子宫轴”的提出,意在认为心肾的交济是作为人体上下交互运动的最主要形式,而脾升胃降、肝主疏泄等传统运动的形式及调节作用,都是为心肾相交运动所服务,并且受之影响的。人体上下升降运动过程也是一个基本的生命运动形式,以此为着眼点,充分研究了人体月经周期运动的动静升降形式,并且将该观点运用到治疗中去,细化加深了对中药动静升降的认识,具象了“心-肾-子宫轴”的调控形式。然后,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心-肾-子宫轴”的理论内涵,心肾子宫的关联和定位,论述了“心-肾-子宫轴”与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及调控,指出“心-肾-子宫轴”与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的关系,“心-肾-子宫轴”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关联性和区别性以及心-肾-子宫轴与中医妇科动静升降观的关系。通过对夏桂成教授临证数据挖掘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其临床数据中在月经各个时期蕴含了心肾子宫归经用药规律。研究表明同时入心、肾、子宫经的中药为龟板和鹿血颗粒。调周法中月经各个时期均不同程度注意使用具有心、肾、子宫的中药,各个月经周期中药具有动静升降的特点。结论:本研究发现通过规范的深度访谈能够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探讨。对学术理论的疑难点可以通过名老中医深度访谈结合文献梳理达到解惑的目的,是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研究,我们发现可以探知名老中医临床数据中一些平时较难体会到的内容和细节,结合理论分析和名老中医访谈印证,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挖掘客观性和正确性。
杨日[8](2015)在《主体性选择与身体表述 ——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跳丧是清江土家族祭祀亡灵、慰藉生者的一种祭祀性丧事舞蹈,它将原始的巫术观念和祭祀仪式及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并以其独特的形式传达出土家人的生命意识。本文以清江土家族跳丧的变迁为主要关注点,将跳丧还原置于清江土家人的生活世界、民间丧葬仪式过程以及多元的社会语境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全方位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清江土家族跳丧呈现出商品化、娱乐化等多元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不仅出现不同衍生情境下的跳丧,而且在民间传统丧葬仪式的基础上出现了“打包丧鼓”的跳丧班子。在这一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目光聚焦于文化主体,试图发现他们在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出其文化选择与调适,并最终呈现出如何的身体表述。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分为六章:绪论中详细叙述选择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作为考察对象的缘起以及着眼于其变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进一步对于其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回顾进行梳理,最后说明研究过程中的路径与方法。第一章中直接描绘了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的孕育土壤,认为跳丧的生成、存续与承传都离不开它所依附的区域环境的认识,并着手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展开介绍。第二章呈现一个相对精致的民间跳丧仪式程序调查,对其丧葬仪式的程序与结构进行细致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丧葬仪式过程中跳丧与人情互助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解剖跳丧的艺术本体,试图对跳丧的表演机制中鼓、乐、舞三位一体的结构进行全景式的呈现,同时又兼顾各个形式要素的具体分析。第四章在对跳丧纵向的历时梳理基础上,重点论述跳丧在衍生情境之下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态势。第五章主要探讨民间丧葬仪式中的变迁现状,调查分析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如何从“送人情”转向“打包丧鼓”,进一步聚焦于在民间跳丧班子的组织形式之下,传统跳丧的形态变迁。第六章论述清江土家族跳丧变迁的影响因素,具体从其社会语境及变迁过程中由国家意识与地方文化机构与文化精英所形成的多重合力展开探讨,其中最为主要还是集中于文化主体发挥其主体性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及调试。结论部分,通过对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的变迁研究,认为民间文化的续存与承传归于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在这过程中民间表演团体这种组织形式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主体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立的关键一步。
韩若霜[9](2014)在《呼和浩特几种园林树木水分生理特性及耐旱性评价》文中指出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已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衡量城市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城市绿化用水量不断攀升,城市绿化用水与水资源紧张的矛盾也日趋突出,使用节水、耐旱树种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本文以半干旱地区呼和浩特市绿地使用量较大的13种园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水势、PV曲线及其水分参数等生理指标,分析试验树种的耐旱性和水分生理特性,用隶属函数法、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4种较常用的耐旱性评价方法对13种园林树木的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耐旱性指标筛选,确定了测定简单易操作并能较可靠的指示耐旱性的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为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和园林建设中筛选耐旱树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得出如下结论:(1)评价耐旱性可靠的水分参数: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时选用的主要参数有Ψssat和Ψ清晨,次要参数有Ψstlp和εmax;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考虑WUE的情况时主要参数有Ψ清晨、Ψstlp和RWCtlp,次要参数有WUE和Ψssat。(2)合理的评价方法: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考虑WUE的情况时可选用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3种方法评价;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时可选用隶属函数法、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4种方法。(3)综合不同耐旱性评价方法,试验样本的耐旱性的顺序是:参数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考虑WUE的情况时:圆柏>互叶醉鱼草>锦带花>柽柳>华北珍珠梅>紫丁香;参数反映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时:油松>侧柏>国槐>火炬树>桃叶卫矛>山杏>山桃。
向华[10](2013)在《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处的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民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旋律音调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了整理收集。在对每一类土家族民歌的分析研究中,主要选取局内人认可的代表曲目进行分析,力图协调文化承载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视角,以理论联系实际、田野调查综合已有文献的态度面对课题的每项工作,同时注重其音乐变迁的环节,力图客观地透过音乐形态对土家族民歌的功能、族性特征、形成缘由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本论文分八章予以论述:第一章土家族概况,第二章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三章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四章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五章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六章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七章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八章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综合分析及其形成缘由之研究。本课题研究土家族旋律音调结构,旨在对纷繁多样的土家族音乐事象、多种多样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一个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研究,继而提炼出土家族民歌的族性特征。希望对特色渐失的土家族民歌的传承略尽绵薄,也希望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有所贡献。
二、CBOT小麦 长阳迎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BOT小麦 长阳迎新(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田野点简介 |
七、研究综述 |
(一)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 |
(二)关于文化交融的相关研究 |
(三)大理白族民间信仰的研究状况 |
(四)关于向阳溪村的研究 |
第一章 家庭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祖先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祖先崇拜来源的多元性 |
(二)白族祖先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二、人生礼仪中的文化交融 |
(一)出生礼 |
(二)婚礼 |
(三)丧葬礼 |
三、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交融 |
第二章 村落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本主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白族本主崇拜中对象的多元性 |
(二)向阳溪村本主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二、孔子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三、杨黼仙人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杨黼家世及生平研究综述 |
(二)杨黼“孝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地域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绕三灵”仪式中的文化交融 |
二、“花子会”中的文化交融 |
三、“城隍仪式”中的文化交融 |
四、“财神会”中的文化交融 |
第四章 白族民间信仰的文化交融功能及其时代意义 |
一、白族民间信仰的交融历史 |
(一)白族文化交融历史悠久 |
(二)文化交融中的白族民间信仰 |
二、白族民间信仰文化交融的时代意义 |
(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 |
2.期刊文章 |
3.学位论文 |
4.网络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江流域“赶毛狗”习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理论及方法 |
四、田野调查点情况 |
第一章 “赶毛狗”习俗概述 |
第一节 “赶毛狗”流布区域的文化生境 |
第二节 清代清江流域“赶毛狗”习俗 |
第三节 景阳镇“赶毛狗”习俗的田野记录 |
第二章 “赶毛狗”习俗的象征及功能 |
第一节 “赶毛狗”习俗的象征意蕴 |
第二节 “赶毛狗”习俗的多维功能 |
第三章 “赶毛狗”习俗的当代变迁 |
第一节 “赶毛狗”习俗的变迁 |
第二节 “赶毛狗”习俗变迁动因 |
第三节 “赶毛狗”习俗的当代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宋代立春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Ⅰ 研究历史与文献 |
Ⅱ 研究现状及意义 |
Ⅲ 本文的方法与思路 |
第1章 宋代立春节的溯源及发展 |
1.1 立春作为节气的起源与确立标准 |
1.2 立春作为节日的发展变化 |
第2章 宋代立春诗的兴盛及原因 |
2.1 宋之前立春诗歌的创作概况 |
2.2 宋代立春诗歌创作的兴盛 |
2.3 宋代立春诗兴盛的原因 |
第3章 宋代立春诗歌的节日风情 |
3.1 宋代立春诗中的节日图景 |
3.2 乐观向上的节日情怀 |
第4章 宋代立春诗的艺术特征 |
4.1 梅、柳、酒的诗歌意象 |
4.2 触景生情的抒情方式 |
4.3 平淡自然的诗歌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湖北各地的青苗会及其相关祭祀习俗(论文提纲范文)
一、种子———春祈、春社, 祈谷、祭土地神, 驱虫 |
(一) 各地文献史料 |
1. 孝感地区 (鄂东北) |
2. 黄冈地区 (鄂东) |
3. 咸宁地区 (鄂东南) |
4. 荆州地区 (鄂中南) |
5. 宜昌地区 (鄂西) |
6. 恩施地区 (鄂西南) |
7. 襄阳地区 (鄂北) |
8. 郧阳地区 (十堰市) (鄂西北) |
9. 武汉·鄂城 |
(二) 关键词及分析 |
二、青苗———青苗会、驱毛虫、祭众神, 秧苗会、敬秧苗神、开秧门 |
(一) 各地文献史料 |
1. 孝感地区 (鄂东北) |
2. 黄冈地区 (鄂东) |
3. 咸宁地区 (鄂东南) |
4. 荆州地区 (鄂中南) |
5. 宜昌地区 (鄂西) |
6. 恩施地区 (鄂西南) |
7. 襄阳地区 (鄂北) |
8. 郧阳地区 (十堰市) (鄂西北) |
9. 鄂州市青苗会 |
1 0. 各地的开秧门、喝栽秧酒 |
(二) 关键词及分析 |
三、果实———尝新, 祭祀田祖、祖先、谷神, 秋报、秋社 |
(一) 各地文献史料 |
1. 孝感地区 (鄂东北) |
2. 黄冈地区 (鄂东) |
3. 咸宁地区 (鄂东南) |
4. 荆州地区 (鄂中南) |
5. 宜昌地区 (鄂西) |
6. 恩施地区 (鄂西南) |
7. 襄阳地区 (鄂北) |
8. 郧阳地区 (十堰市) (鄂西北) |
9. 武汉市 |
(二) 关键词及分析 |
总结 |
(6)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 |
一、理论支撑 |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与实践创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际上文化空间和非遗保护的相关条例 |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相关法规 |
三、民俗文化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四、车溪相关研究 |
五、文化空间及再造空间相关研究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村落民俗 |
二、民俗文化生活态空间和再造空间 |
三、表现民俗 |
四、民俗质、民俗素和民俗链 |
第一章 土家族民俗文化现状 |
第一节 土家族文化地理描述 |
第二节 土家族生活态民俗概览 |
一、土家族生活态的民俗简要描述 |
二、土家族流行的特色民俗举要 |
三、土家族失传及濒临失传的特色乡愁记忆举隅 |
第三节 民俗传承的挑战与机遇 |
一、民俗传承面临的挑战 |
二、民俗传承的机遇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车溪再造空间情况 |
第一节 车溪景区的文化地理与历史沿革 |
一、车溪景区的文化地理概貌 |
二、车溪景区的历史沿革概述 |
三、车溪景区的建立概况 |
第二节 车溪景区不同主体的预期 |
一、车溪景区投资者的预期 |
二、车溪景区其他不同主体的期望 |
第三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表达 |
一、物质民俗表达 |
二、社会民俗表达 |
三、精神民俗表达 |
第四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有选择性的表达 |
一、沿袭部分土家族的生活态民俗 |
二、移植部分土家族的生活态民俗 |
三、表演态展示部分土家族民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车溪再造空间民俗文化传承效果检视 |
第一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适可揭示 |
一、车溪景区呈现的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民俗质和民俗素 |
二、车溪景区民俗传承实践 |
第二节 车溪景区民俗文化传承的缺位现象考察 |
一、民俗素表达不太完整 |
二、原生活区的民俗展示不够充分 |
三、民俗表演的内涵揭示不尽人意 |
四、民俗传承的活态性难以呈现 |
五、民俗事象标识和介绍不够细致 |
第三节 车溪景区内的民俗属性分析 |
第四节 车溪景区表现民俗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主体间的理性冲突 |
二、传承手段未充分利用 |
三、传承底蕴不足 |
第五节 车溪再造空间的发展构想 |
一、构建完整民俗素,形成活态传承民俗链 |
二、加大原生活区民俗呈现力度 |
三、唤醒传承主体文化自觉 |
四、充分利用传承手段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思考 |
第一节 再造空间主体的理性博弈 |
第二节 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表现 |
一、再造空间的正向影响 |
二、再造空间的负向表现 |
第三节 再造空间构思 |
一、再造空间的责任和意义认知 |
二、再造空间内容和理念认知 |
三、再造空间的策略运用 |
四、再造空间的机制创新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余论 |
第一节 结论 |
一、民俗文化再造空间能够成为民俗传承的载体 |
二、再造空间在传承民俗过程中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表现 |
三、再造空间传承民俗受到空间内主体的理性选择和文化自觉的影响 |
第二节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调查问卷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心-肾-子宫轴”理论源流 |
1. 中医心肾观源流分析 |
1.1 中医心肾观的哲学医学基础 |
1.2 心肾相交源流 |
1.3 心肾不交源流 |
2. 中医妇科学心肾相关论述 |
第二部分 “心-肾-子宫轴”理论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定性研究的定义 |
1.2 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 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1.4 研究过程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结果 |
4.1 “心-肾-子宫轴”理论的雏形期 |
4.2 “心-肾-子宫轴”理论的成形期 |
4.3 “心-肾-子宫轴”理论的优化期 |
4.4 “心-肾-子宫轴”理论概要 |
4.5 “心-肾-子宫轴”与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 |
4.6 “心-肾-子宫轴”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
4.7 “心-肾-子宫轴”与气血辨证的关系 |
4.8 “心-肾-子宫轴”与肾-天癸-胞宫轴的关联性和区别性 |
4.9 “心-肾-子宫轴”动静升降观的关系 |
第三部分 “心-肾-子宫轴”理论临床应用研究 |
1. 夏桂成“心-肾-子宫轴”理论临床应用研究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心-肾-子宫轴”理论代表性医案 |
2.1 补肾宁心调周法治疗不孕症案 |
2.2 清心滋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案 |
2.3 清心宁神、养血柔肝治疗先兆早产案 |
2.4 清热利湿法治疗妊娠身痒 |
2.5 滋阴清热安胎法治疗胎漏 |
3. “心-肾-子宫轴”的代表性方剂 |
3.1 益肾通经汤 |
3.2 经验方补肾促排卵汤 |
3.3 经验方清心滋肾汤整理报告 |
4. 基于心-肾-子宫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主体性选择与身体表述 ——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选题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既往的跳丧研究 |
二、跳丧研究的再思考 |
第三节 相关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回顾与讨论 |
二、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生境:跳丧孕育的土壤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生活图景 |
一、衣食住行 |
二、生产生活 |
三、节日生活 |
四、仪式生活 |
第三节 资丘:经济强镇、文化重镇 |
第二章 跳丧:作为一种仪式 |
第一节 土家族丧葬习俗 |
一、不同的葬式葬法 |
二、不同的丧事类型 |
第二节 丧葬仪式程序及结构 |
一、分离阶段:初丧 |
二、过渡阶段:停丧 |
三、组合阶段:出丧 |
第三节 “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 |
一、打丧鼓送人情 |
二、角色分工 |
三、执事内容 |
第三章 跳丧:鼓、乐、舞的交融 |
第一节 何谓跳丧 |
一、土家族丧俗中的歌舞 |
二、跳丧的称谓与身份 |
三、程式与自由 |
第二节 “五大件” |
一、“五大件”表演程式 |
第三节 跳丧中的“鼓”、“乐”、“舞” |
一、鼓 |
二、乐 |
三、舞 |
第四章 流变:跳丧的“源”与“流” |
第一节 记忆:跳丧的历史寻绎 |
一、口头传说与民众记忆 |
二、跳丧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裂变:衍生情境中的跳丧 |
一、巴山舞 |
二、传习基地 |
三、非遗进校园 |
四、擂台赛 |
五、其他展演形式 |
第五章 变容:民间跳丧仪式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送人情”到“打包丧鼓” |
一、长阳资丘民间文化艺术团 |
二、女子撒叶儿嗬艺术团 |
三、覃远新的白事店 |
第二节 从“祭祀”到“表演” |
一、时空场域 |
二、表演程式 |
三、表演形态 |
四、表演主体及传受关系 |
五、传承方式与传播区域 |
六、禁忌与功能 |
第六章 变迁与调适:主体性选择与身体表述 |
第一节 跳丧变迁的社会语境 |
第二节 跳丧变迁中的多重合力 |
一、符号资源:国家意识的介入 |
二、“保护区”:文化站与文化人的主导 |
第三节 主体的选择:兼性身份与身体表述 |
结语 |
一、需求:永续的动力 |
二、从“自觉”到“自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呼和浩特几种园林树木水分生理特性及耐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树木水分关系研究概述 |
2.1.1 树木含水量 |
2.1.2 水势(Water Potential) |
2.2 光合作用研究概述 |
2.2.1 光合作用的概念 |
2.2.2 光合作用的过程 |
2.2.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2.2.4 光合速率日进程 |
2.3 蒸腾作用研究概述 |
2.3.1 蒸腾作用的概念 |
2.3.2 蒸腾作用的指标 |
2.3.3 蒸腾速率的影响因素 |
2.4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概述 |
2.4.1 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 |
2.4.2 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环境因素 |
2.5 树木耐旱性研究概述 |
2.5.1 树木的耐旱机理 |
2.5.2 研究方法 |
2.6 树木耐旱性评价研究概述 |
2.6.1 隶属函数法 |
2.6.2 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 |
2.6.3 聚类分析法 |
2.6.4 主成分分析法 |
3 几种园林树木的PV曲线及其水分参数 |
3.1 研究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研究材料 |
3.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_s~(sat) |
3.2.2 初始质壁分离(膨压为 0)时的渗透势Ψ_s~(tlp) |
3.2.3 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含水量RWC~(tlp)和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 |
3.2.4 组织细胞弹性模量(ε) |
3.2.5 保持膨压能力 |
3.2.6 几种园林树木耐旱性综合评价 |
3.2.7 植物清晨水势 |
3.3 小结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4 几种园林树木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
4.1 研究材料及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试验期间气象因子分析 |
4.2.2 环境因子日变化 |
4.2.3 几种园林树木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 |
4.2.4 几种园林树木蒸腾速率(T_r)日变化 |
4.2.5 几种园林树木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4.2.6 几种园林树木叶水势(Mpa) |
4.3 小结 |
5 几种园林树木耐旱性综合评价 |
5.1 研究材料及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评价指标 |
5.1.3 树木耐旱性评价方法 |
5.1.4 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组1树木耐旱性综合评价 |
5.2.2 组2树木耐旱性综合评价 |
5.2.3 几种园林树木耐旱性评价方法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5.3.2 结论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10)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已完成的田野调查工作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局限 |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几点说明 |
第一章 土家族的历史及居地 |
第一节 土家族的居地 |
一、土家族居地与顽强团结的土家人 |
二、土家族居地的河流与开朗的土家人 |
第二节 土家族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梯玛神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尚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二、向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三、彭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第二节 摆手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土家摆手的“舞” |
二、土家摆手的“乐” |
三、土家摆手的“歌” |
第三节 茅古斯中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龙山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有梯玛调元素的土家语山歌 |
二、一般土家语山歌 |
第二节 永顺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其他地区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湖北来凤县土家语山歌 |
二、湖南张家界市土家语山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湖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湘西自治州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
二、张家界地区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
第二节 湖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宣恩土家族高腔山歌 |
二、鹤峰土家族山歌 |
三、松滋县土家族山歌 |
第三节 贵州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四节 重庆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摇篮歌与哄儿歌 |
第二节 咚咚喹歌调儿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土家族劳动号子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土家族船工号子 |
二、土家族石工号子 |
第二节 土家族薅草锣鼓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鄂西南土家族薅草锣鼓 |
二、湘西北土家族薅草锣鼓 |
三、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薅草锣鼓 |
四、贵州土家族薅草锣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撒叶儿嗬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其他土家族丧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结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土家族民歌之旋律音调结构族性特征总结 |
一、旋律音调结构上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变迁性 |
二、旋律音调结构在多样性基础上仍体现出较明显的族性特征 |
第二节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之形成缘由研究 |
一、旋律音调结构与语言 |
二、旋律音调结构与地理 |
三、旋律音调结构与习俗 |
四、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性格素质 |
五、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审美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CBOT小麦 长阳迎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D]. 李倩. 大理大学, 2021(10)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清江流域“赶毛狗”习俗研究[D]. 崔芝璇. 三峡大学, 2019(06)
- [4]宋代立春诗研究[D]. 朱莎莎. 湘潭大学, 2018(02)
- [5]湖北各地的青苗会及其相关祭祀习俗[J]. 徐永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6]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D]. 陆朋. 武汉大学, 2017(06)
- [7]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胡荣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1)
- [8]主体性选择与身体表述 ——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变迁研究[D]. 杨日.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 [9]呼和浩特几种园林树木水分生理特性及耐旱性评价[D]. 韩若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10]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 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