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钛合金与现代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曹瑞,李楠,吕华江,户如意,张晋[1](2021)在《钛及钛合金VAR熔炼过程脱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钛及钛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铸锭中的氧含量从而实现提升钛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一般采用在制备自耗电极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钛粉作为氧的添加剂控制铸锭的氧含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通过添加二氧化钛粉经两次真空自耗熔炼的钛及钛合金铸锭中上部氧含量无明显异常,底部氧含量有明显脱除现象,对此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机理分析,认为一次熔炼过程海绵钛中的残留杂质元素Mg、Cl、C等在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与添加的二氧化钛粉发生反应导致添加的二氧化钛损失所致。
吴东升,张亚丽,张小刚,崔文,张国贤,靳忠民[2](2021)在《人工髋关节组合界面微动腐蚀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关节组合界面的微动腐蚀行为将直接影响人工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综述髋关节组合界面微动腐蚀的基本原理,介绍假体组合方式、组合界面材料、设计参数、手术操作及患者和生理因素5个方面对组合面微动腐蚀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建立人工髋关节多尺度模型,利用试验测试和仿真计算方法,考察关节力、关节运动及滑动面摩擦学、材料配副、不同设计的组合件及环境介质等条件对微动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
程文涛,马捷,魏建忠,李洪义,吴龙[3](2020)在《钛合金表面化学气相沉积钼复合涂层制备工艺》文中指出在钛基体表面制备结合良好的钼涂层,提高钛合金耐蚀、耐磨性能,为进一步制备二硫化钼、二硅化钼涂层提供基础。采用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在钛上制备出钼复合涂层;测试分析磁控溅射、CVD等方法制备钼复合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力;对钼复合涂层的结构、成分、组织形貌、硬度、耐磨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钛基体上磁控溅射铜后CVD钨进而CVD钼,复合涂层临界载荷提升至168.5 N,表面硬度提升至649.3 HV,磨损率从0.035%降到0.007 3%;在钛合金表面利用磁控溅射铜与CVD钨相结合的方式制备的铜/钨复合过渡层可有效防止沉积钼过程中钛基体表面发生氢脆和侵蚀,使钼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力显着提高,钛基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明显增强。
吴东升[4](2020)在《人工髋关节头颈典型材料界面间球盘微动腐蚀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关节失效问题的主要手段。模块化的髋关节设计为医生灵活调整偏心距、组合方式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复杂的生理环境和周期性生理载荷下使得人工关节头颈组合界面极易发生微动腐蚀,从而导致骨溶解、不良组织反应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工髋关节头颈组合界面微动腐蚀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以典型的Ti6Al4V、316L、CoCrMo以及Al2O3陶瓷四种头颈组合界面材料为研究对象,以10%的牛血清生理盐水为研究介质。分别研究了不同头颈金属配副下的电偶腐蚀行为,头颈部位三种金属材料微动腐蚀行为,以及典型头颈材料配副下的微动腐蚀行为。结合不同分析手段,揭示了髋关节头颈界面微动腐蚀损伤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在电偶腐蚀试验中,Ti6Al4V合金充当阳极,316L不锈钢和CoCrMo合金则充当阴极。随着耦合时间的增加,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以及CoCrMo合金和Ti6Al4V合金之间的电偶电流减小。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之间的电偶电流低于CoCrMo合金和Ti6Al4V合金之间的电偶电流。316L不锈钢和CoCrMo合金由于受到阴极保护作用,耦合结束后阻抗值都得到增加,腐蚀动力学减弱,而Ti6Al4V合金充当阳极,在耦合结束后阻抗值降低,腐蚀动力学增强。2.在三种头颈金属材料微动腐蚀试验中,316L不锈钢在阳极电位0.5V和0V下位于滑移区,在阴极电位-0.6V下混合区和滑移区共存。CoCrMo合金在阳极电位0.5V和0V下分别位于混合区和滑移区,而在阴极电位-0.6V下混合区和滑移区共存。Ti6Al4V合金在阳极电位0.5V和阴极电位-0.6V下都处于滑移区,而在0V下则混合区和滑移区共存。三种金属材料在相同阳极电位下,316L的摩擦系数最大,CoCrMo合金的摩擦系数最小,而在相同阴极电位下,Ti6Al4V合金的摩擦系数最大,CoCrMo合金仍然最小。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结果表明,三种金属材料在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下表现出不同的腐蚀特征,在阳极电位下,微动结束后316L不锈钢的再钝化速度最慢,钝化膜完整性最差,腐蚀倾向大,而Ti6Al4V合金的再钝化速度最快,钝化膜最完整,腐蚀倾向小。而在阴极电位下,Ti6Al4V合金的钝化膜完整性最差,腐蚀倾向大,316L不锈钢的钝化膜完整性最好,钝化膜最厚,腐蚀倾向小。3.在典型头颈材料配副微动腐蚀试验中,Al2O3陶瓷和Ti6Al4V合金配副与316L和Ti6Al4V合金配副随着载荷增加,微动区域逐渐由滑移区向混合区转变,而CoCrMo合金与Ti6Al4V合金配副则始终处于滑移区。在三种配副中,相同载荷下CoCrMo合金与Ti6Al4V合金配副下的摩擦系数最低,Al2O3陶瓷和Ti6Al4V合金配副下的摩擦系数最高。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配副下,腐蚀电流密度最小,阻抗值最大,基体在微动结束后的再钝化能力最强,基体腐蚀倾向最低。而Al2O3陶瓷和Ti6Al4V合金配副下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阻抗值最小,再钝化能力最弱,基体腐蚀倾向最大。基于以上试验研究,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组合下的电偶腐蚀倾向最低,且由于316L在阴极电位下拥有的良好的再钝化性能,因此可推测在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配副下,由于316L不锈钢材料转移至基体材料,使基体材料拥有良好的再钝化性能,腐蚀倾向较低,说明选取316L与Ti6Al4V合金下的头颈配副能降低微动腐蚀的风险。影响人工关节微动腐蚀的关键在于钝化膜的形成和破坏的竞争机制,因此,在设计人工髋关节时,应注意材料及材料配副的合理选取,减小电偶腐蚀以及微动腐蚀的风险。
陈春玲[5](2020)在《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STSE是将科学信息(Science)、技术应用(Technology)、社会发展(Society)、环境保护(Environment)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的教育思维与理念,强调灵活的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以初中化学教学为起点实施STSE教育理念,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打开化学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门。本课题研究基于STSE教育理念对初中化学课堂各教学环节探讨了实施策略,并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实践研究,契合现代教育的需求。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关于STSE的文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对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STSE内容进行整合,统计分析近五年来部分地区中考试题的STSE内容,同时对学生的STSE能力进行调查。其次,将STSE教育理念与化学课堂相结合,从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及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时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为背景,结合化学知识自编了课后训练习题;再次,以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为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教学素材,设计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及《金属材料》四个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以初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真实情境中探讨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施途径。教学实践后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关于STSE能力的调查,结合课堂观察及学生课后的反馈,统计分析了调查数据并总结论文结论。结合STSE教育理念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有利于落实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启迪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及习题训练均可作为STSE理念的实施途径;2.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化学与科学史认知、化学与技术应用连结及化学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思维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4.能够增加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合作能力。以STSE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教材为世界”的传统教学,向“以世界为教材”的观念转变,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发展科学精神与社会意识素养。
侯睿,杨晓康,毛江虹[6](2020)在《TC4钛合金零件表面异常亮线缺陷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就TC4合金零件表面在氧化处理前,经过清洁、抛光后,发现存在异常亮线,通过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对区域合金成份进行能谱测定、显微硬度等方法分析了亮线的相关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异常亮线区域A层没有V元素,仅含有Ti和Al元素,且Al元素含量仅有0.84%,合金元素明显不满足合金牌号的要求。异常亮线区域B层Al、V等主元素含量虽然满足TC4合金牌号合金成分的要求,但与基体相比,V元素含量较低,因此导致在相同加工条件下异常亮线区域B层α相含量较多。与基体相比,异常亮线区域元素含量的差异导致微观组织与基体区域不同,表现在宏观上呈现明显区别于基体的亮线区域。
林禹[7](2020)在《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研究》文中提出TC4钛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强度比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而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医用植入人工关节、汽轮机叶轮等关键零部件上。由于TC4钛合金耐磨性较差,摩擦磨损引起的失效成了这些零部件报废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TC4钛合金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易磨损这一问题,在自主研发的冲击磨粒磨损试验设备上,研究了初始冲击动能对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冲击磨粒磨损的演变过程和磨损机制,对比了不同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下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差异,并使用方差分析方法筛选出了能够显着提高TC4钛合金抗磨粒磨损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得到以下结论:1.激光冲击强化处理使得TC4钛合金表层晶粒被细化,晶粒均匀性变差,但没有发生相变也没有产生新的结晶相。强化区域表面产生了微观裂纹和孔隙,发生了塑性变形。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或激光能量的增加,晶粒细化程度加大,塑性变形更加严重,因此导致试样表层的硬度和残余应力值增加。2.随着初始冲击动能的增加,激光冲击强化试样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吸收的能量和磨损体积均增加,增加的幅度分别307%、699%和24%。初始冲击动能较小时,磨痕中心呈现为凸起状态,随着初始冲击动能增加,磨痕中心由凸起向凹陷状态转变。3.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摩擦界面动力学响应和磨痕特征随着冲击磨粒磨损的演变而发生显着的变化。当磨损次数从1×103次增加到2×104次时,磨损接触面积变大,沙粒“缓冲”效应增强。冲击接触力峰值在5×103次磨损前显着减小,随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能量吸收率从87.57%增加到了96.74%。磨痕中心由凸起状态转变为了凹陷状态,磨损体积增加了约1815%。4.TC4钛合金在无沙和有沙两种环境下的冲击磨损行为表现出显着的区别。无沙环境下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和冲击返回速度比沙粒环境下分别大了约137.7%和41.2%。沙粒环境下的磨损体积是无沙环境下的68.6倍。无沙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主要是剥落、分层、裂纹和擦伤,而沙粒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沙粒对试样表面的犁耕、微切削、挤压剥落以及沙粒镶嵌进入试样表面。5.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随着激光冲击强化的工艺参数变化而表现出差异。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或者激光能量的增加,磨损过程中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和冲击返回速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吸收的能量和磨损体积呈减小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为7 J且强化次数为3次时,强化处理后试样的耐磨性相对于未处理试样得到显着提高,其磨损体积比未处理试样低了约43.9%。
叶芬[8](2019)在《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精装修项目套餐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购房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室内装饰的项目开发中,工程造价控制缺乏科学严谨的控制体系,如何提高价值合理控制成为住宅装饰装修研究热点之一。(1)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是毛坯房,逐渐要求住宅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到能够舒适、温馨、环保、智能化等要求。在当前琳琅满目的装修公司的套餐中,如何选择最能符合要求并且最具价值的装修套餐项目,已成各业主关切的话题之一。制作住宅精装修方案时考虑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是有助于促进住宅精装修工程的发展,也能达到双赢的目的。所以为了有效控制成本,在工程项目中引入了价值工程的概念。(2)本文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研究住宅精装修。利用文献法、定量定性结合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价值工程在精装修项目中的使用。在分析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解释价值工程和住宅精装修的相关理论。详细分析住宅精装修项目中所包含的功能,明确在精装修项目中所包含的基本功能项目和升级功能项目,以及对于房间中基础部件的安装要求进行分析,并构建层次指标体系,结合功能分析住宅精装修成本,明确成本组成部分。并在各功能区间成本组成基础上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住宅精装修方案和有效模式,通过价值工程功能成本法改进最佳方案。(3)从技术指标分析,通过装饰公司装修套餐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对比分析套餐中所涵盖的各项基本功能及升级功能,并联系居室中客厅、卧室等不同房间进行功能分析,以及房间中包含的主要部件的具体安装要求及数量,在此基础上得出各项功能分别可以满足相对应的业主的何种需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套餐中的成本,同时也是满足业主各种需求中所需要的成本,从而分析得出相应的各套餐价值,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客户需求。让数据更有实用性。在总体方案设计中,采用价值工程分析,结合功能比选不同设计方案。结果显示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能够从业主的角度降低成本,而且还能追求功能与成本的平衡,寻找成本与功能需求之间的平衡。最后结合装饰公司的不同价位的套餐所涵盖的功能、使用到的材料以及客厅地板、卫生间瓷砖和马桶的材料选择为例,验证了成本与功能需求的平衡,进一步验证了价值工程在精装修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达到了选择最优成本管理方案的目的。该论文有图20幅,表79个,参考文献80篇。
汤泽瀚[9](2019)在《新型3D打印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病人因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外伤等原因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颈椎手术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术中人们往往需要使用一种内植物来放置在取出椎间盘后的颈椎椎间隙,起到恢复椎间高度、促进上下椎体骨性融合等作用。最早的时候人们采取的方式是取自体骨作为移植物,但自体移植骨容易发生塌陷、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因此,人们发明了颈椎椎间融合器来替代自体骨移植。椎间融合器可以起到支撑椎间高度的作用,同时融合器内部往往会设置植骨窗用来填充骨赘。起初的椎间融合器是由金属制成的,它们显示出了良好的骨融合率,术后病人症状改善也较好。但金属融合器的缺点在于其弹性模量与骨相差较大,术后内植物沉降的发生仍较为常见。此外,钛合金等金属是不透射线的,这使得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后难以通过透视成像来判断融合的效果。随着材料学的发展,高分子聚合物聚醚醚酮(PEEK)逐渐被应用于制作椎间融合器。PEEK材料的优点是射线可透性以及弹性模量接近人骨等。但PEEK材料也存在骨整合能力不强等缺点。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椎间融合器的个体化成型及内部精细结构的构建成为可能。钛合金、PEEK材料都是目前用于椎间融合器3D打印研究较为常见的材料。骨科内植物的表面改性可以克服原有内植物的一些缺点,因此被广泛研究。PEEK材料的表面改性包括表面涂层、物理方法改性和化学方法改性等。研究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钛合金材料的颈椎椎间融合器和两种新型PEEK材料的椎间融合器,并使用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采用表面改性技术改善部分融合器性能。通过将这几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及对照组融合器植入羊的颈椎,并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测量相关数据,验证新型椎间融合器在促进骨融合方面是否具有优势。研究方法1、通过CT扫描等方式取得实验用山羊颈椎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用以设计个性化椎间融合器的尺寸;2、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的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钛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3、设计制作两种新型的分别具有矩形多孔结构和蜂窝状多孔结构的PEEK材料颈椎椎间融合器,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4、将上述设计制作的3种新型颈椎椎间融合器及对照组颈椎椎间融合器通过手术分别植入8只山羊的颈椎;5、术后3个月对山羊颈椎进行影像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骨融合效果的差异;随后拟进一步行颈椎相应节段组织学检测等。结果1、CT扫描结果显示,山羊颈椎椎间隙与人类颈椎椎间隙高度较为接近,但上下终板曲度与人不同,且山羊颈椎椎体高度明显大于人类;2、术后3个月的X线及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PEEK材料融合器中央区域有明显骨桥形成,实验组1新型多孔钛合金融合器的上下及内部均有较高密度骨组织形成,实验组2、实验组3新型多孔PEEK材料融合器内部出现较均匀的密度增高。3、术后3个月的生物力学测试及Micro-CT检查显示,实验组1新型多孔钛合金融合器的骨融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2、实验组3新型多孔PEEK材料融合器的骨融合效果则比对照组差。结论羊的颈椎与人具有一定相似性,可以作为脊柱内植物实验的动物模型,但须在术前熟悉解剖结构,术中小心操作。钛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结合梯度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模仿天然骨的密度渐变,孔隙率较高的区域为骨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孔隙率较低的区域保证了承载要求的足够的机械性能。动物实验的初步结果也显示其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更好的骨融合能力。PEEK材料颈椎椎间融合器结合多孔结构及表面改性在本次实验中并未体现出良好的骨融合效果,其生物力学及Micro-CT测试结果均比对照组差。此类融合器的研究设计有待改进及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柳露萌[10](2019)在《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门饰拉手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具有功能性的实用艺术,随着建筑、室内、家具的造型变化产生多种风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设计”这一主题,将传统铺首衔环与现代门饰拉手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结合,分别从造型结构、文化寓意、制造技术等角度分析,找到门饰拉手创新设计的方法及规律,在设计中既要表达中式风格特有的情感,还要考虑门拉手的功能性。首先,根据时间发展顺序,探寻古代中国铺首衔环从早期到成熟再到衰变的发展历程,分析古代门环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及特殊寓意。从古人崇尚的哲学、等级、造物、祈福观念角度分析铺首衔环造型及纹饰形成的原因,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归纳,构建基于历史、文化、发展角度的理论体系。其次,中式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结合,同样是区别于其他形式一种新的理念,因此中式门饰拉手的创新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上,根据当今设计的发展趋势,总结造型形式美的原则和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对门饰拉手的定义与分类,现状与误区的分析,形式美遵循尺度比例的合规,造型的和谐统一、对称平衡、安定轻巧的原则,研究其造型设计与制造技术方法。最后,在解决问题和需求的基础上,从CMF设计理念中的色彩、材料、工艺三个方面对中式门饰拉手进行造型的创新设计。提出对传统色彩的扬弃、传统材料的改良与传统工艺的发展三种方法,并且运用到中式门饰拉手的造型创新设计实践中,这对未来门饰拉手外观造型设计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具有参考价值。
二、钛合金与现代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钛合金与现代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钛及钛合金VAR熔炼过程脱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VAR熔炼过程中的脱氧现象 |
VAR熔炼过程脱氧的机理分析 |
结束语 |
(2)人工髋关节组合界面微动腐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动腐蚀的影响因素 |
1.1 假体组合方式 |
1.2 组合界面材料 |
1.3 设计参数 |
1.4 手术操作及患者 |
1.5 生理因素 |
2 总结与展望 |
(3)钛合金表面化学气相沉积钼复合涂层制备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Ti基体表面CVD钼涂层实验 |
1.1 Ti基体复合涂层制备 |
1.2 分析表征 |
2 Ti基体表面CVD钼涂层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CVD钼工艺及其涂层组织结构 |
2.2 过渡层选择与制备 |
2.3 Cu/W/Mo复合涂层显微组织 |
2.4 CVD钼涂层硬度及耐磨性 |
3 结论 |
(4)人工髋关节头颈典型材料界面间球盘微动腐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髋关节微动腐蚀研究方法 |
1.2.2 微动腐蚀的影响因素 |
1.2.3 微动与腐蚀交互作用 |
1.2.4 假体组合方式 |
1.2.5 组合界面材料 |
1.2.6 设计参数 |
1.2.7 手术操作及患者因素 |
1.2.8 生理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电化学工作站 |
2.1.2 多功能微动腐蚀试验机 |
2.2 试验设计 |
2.2.1 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
2.2.2 试样制备及处理 |
2.2.3 试验环境 |
2.2.4 试验参数选取及力学分析 |
2.2.5 头颈界面电偶腐蚀试验 |
2.2.6 头颈界面金属材料微动腐蚀试验 |
2.2.7 头颈界面不同材料配副微动腐蚀试验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2.3.1 微动图及摩擦力分析 |
2.3.2 微动腐蚀电化学分析 |
2.3.3 表面形貌分析 |
2.3.4 表面微区成分分析 |
第3章 头颈界面电偶腐蚀行为 |
3.1 开路电位分析 |
3.2 电偶电流分析 |
3.3 极化曲线分析 |
3.4 阻抗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头颈界面金属材料微动腐蚀行为 |
4.1 微动运行特性分析 |
4.2 摩擦系数分析 |
4.3 磨损形貌分析 |
4.3.1 光学形貌分析 |
4.3.2 SEM形貌分析 |
4.4 能谱(EDS)分析 |
4.5 电化学分析 |
4.5.1 腐蚀电流分析 |
4.5.3 极化曲线分析 |
4.5.4 阻抗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头颈界面典型材料配副微动腐蚀行为 |
5.1 微动运行特性 |
5.2 摩擦系数分析 |
5.3 磨损形貌分析 |
5.3.1 光学形貌分析 |
5.3.2 三维形貌分析 |
5.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 |
5.4 能谱EDS分析 |
5.5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5.1 开路电位分析 |
5.5.2 极化曲线分析 |
5.5.3 阻抗谱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理念的要求 |
1.1.2 STSE教育理念符合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 |
1.1.3 STSE理念适应我国特色社会的发展 |
1.1.4 初中化学教育现状对STSE理念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价值 |
1.2.2 教学实践价值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STSE教育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研究现状 |
1.6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6.1 STSE教育理论基础 |
1.6.2 研究方法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STSE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 |
2.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2.2 部分地区中考试题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2.2.1 分值和题型角度分析 |
2.2.2 选题素材的角度分析 |
2.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2.3.1 调查目的 |
2.3.2 调查数据分析 |
2.4 初中生 STSE 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
2.4.1 调查目的 |
2.4.2 实验调查对象分析 |
2.4.3 调查结果分析 |
3 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的实施策略 |
3.1 新课导入环节植入STSE教育理念 |
3.2 内容讲授与STSE的有机结合 |
3.3 课堂总结时进行STSE教育渗透 |
3.4 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STSE意识 |
3.5 习题训练植入STSE教育内容 |
4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
4.1 案例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 |
4.2 案例2——金刚石、石墨和C60 |
4.3 案例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
4.4 案例4——金属材料 |
5 案例教学效果与分析 |
5.1 学生的STSE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5.2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分析 |
5.3 学生在生活中的STSE意识分析 |
5.4 学生成绩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化学课堂中STSE教育现状 |
附录二 STSE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6)TC4钛合金零件表面异常亮线缺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零件表面出现的问题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显微组织形貌分析 |
3.2 各特征区域能谱分析 |
3.3 各特征区域硬度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 |
(7)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C4钛合金的应用及摩擦磨损研究 |
1.2.1 TC4钛合金的发展及应用 |
1.2.2 TC4钛合金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
1.3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 |
1.3.1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
1.3.2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3 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 冲击磨粒磨损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1.1 摩擦磨损试验设备 |
2.1.2 试验操作流程 |
2.2 试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2.2.2 试验材料的表征 |
2.3 统计方法介绍 |
2.4 分析与测试 |
第3章 试验参数对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及参数 |
3.2 初始冲击动能对磨损行为的影响 |
3.2.1 摩擦界面动力学分析 |
3.2.2 磨痕形貌分析 |
3.3 冲击磨粒磨损的演变规律 |
3.3.1 摩擦界面动力学分析 |
3.3.2 磨痕形貌及磨损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及参数 |
4.2 激光冲击强化次数对磨损行为的影响 |
4.2.1 摩擦界面动力学分析 |
4.2.2 磨痕形貌及磨损机制分析 |
4.3 激光能量对磨损行为的影响 |
4.3.1 摩擦界面动力学分析 |
4.3.2 磨痕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精装修项目套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价值工程相关理论基础 |
2.1 价值工程的理论发展 |
2.2 价值工程工作程序 |
2.3 精装修住宅中价值工程应用的基本框架方法 |
3 住宅精装修项目功能分析 |
3.1 住宅精装修的功能划分 |
3.2 常见不同功能房间中插座等部件安装规则 |
3.3 精装修住宅的功能界定 |
3.4 套餐功能总结 |
4 住宅精装修项目成本分析 |
4.1 精装修成本构成 |
4.2 精装修住宅成本分析 |
4.3 精装修成本核算 |
4.4 价值工程下的精装修成本控制 |
5 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精装修项目实证分析 |
5.1 住宅精装修价值评价选择 |
5.2 住宅精装修价值工程分析 |
5.3 装饰公司精装修套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存在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新型3D打印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新型3D打印梯度多孔钛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型3D打印多孔结构PEEK材料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表面改性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椎间融合器的羊动物实验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椎间融合器植入羊颈椎后的早期影像学、生物力学数据测量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传统铺首衔环的起源与文化特征 |
2.1 铺首衔环的起源 |
2.1.1 早期形制 |
2.1.2 成熟与发展 |
2.1.3 沿用与衰变 |
2.2 传统铺首衔环的文化特征 |
2.2.1 哲学观 |
2.2.2 等级观 |
2.2.3 造物观 |
2.2.4 祈福观 |
2.3 影响中式风格形成的因素 |
2.3.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融合 |
2.3.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
2.4 本章小结 |
3 现代中式门饰拉手设计原则 |
3.1 门饰拉手的定义及分类 |
3.1.1 门饰拉手的定义 |
3.1.2 门饰拉手的分类 |
3.2 中式门饰拉手设计的现状及误区 |
3.2.1 设计现状 |
3.2.2 问题和误区 |
3.3 中式门饰拉手造型形式美原则 |
3.3.1 尺度合规 |
3.3.2 和谐统一 |
3.3.3 对称平衡 |
3.3.4 安定轻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方法探究 |
4.1 从问题到需求 |
4.2 创新设计过程——以智能门锁为例 |
4.3 CMF设计理念 |
4.3.1 传统色彩分析 |
4.3.2 传统材料分析 |
4.3.3 传统工艺分析 |
4.4 传统符号的重构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应用及实践 |
5.1 色彩情感属性的应用 |
5.2 金属钛材料的应用 |
5.2.1 常用金属材料比较 |
5.2.2 Ti-48Al-2Cr-2Nb材料的可行性 |
5.3 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的应用 |
5.4 阳极氧化表面着色工艺的应用 |
5.5 造型设计实践 |
5.5.1 设计方案 |
5.5.2 设计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钛合金与现代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钛及钛合金VAR熔炼过程脱氧分析[J]. 曹瑞,李楠,吕华江,户如意,张晋. 金属世界, 2021(04)
- [2]人工髋关节组合界面微动腐蚀研究进展[J]. 吴东升,张亚丽,张小刚,崔文,张国贤,靳忠民. 润滑与密封, 2021(02)
- [3]钛合金表面化学气相沉积钼复合涂层制备工艺[J]. 程文涛,马捷,魏建忠,李洪义,吴龙. 兵工学报, 2020(11)
- [4]人工髋关节头颈典型材料界面间球盘微动腐蚀试验研究[D]. 吴东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D]. 陈春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TC4钛合金零件表面异常亮线缺陷分析[J]. 侯睿,杨晓康,毛江虹.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0)
- [7]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研究[D]. 林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8]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精装修项目套餐选择[D]. 叶芬.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新型3D打印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初步研究[D]. 汤泽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2)
- [10]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设计研究[D]. 柳露萌.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