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认为新疆气候正由干转湿(论文文献综述)
夏敏[1](2020)在《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的时空变化研究对淮河流域农业干旱监测与防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生产全国近20%的粮食,因此,开展干旱的时空变化和成因分析有利于提高防旱抗旱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淮河流域149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温、降水和历史旱情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16个气候因子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首先选取了综合考虑降水和温度因子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通过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淮河流域年际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特征,以及多时间尺度下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模态分析;其次对气象干旱历时、气象干旱烈度的Copula函数拟合,选取合适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对气象干旱特征频率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小波分析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对淮河流域气象干旱重心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路径;并通过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揭示气象干旱的主要成因。分析结果如下:(1)基于SPEI得到的干旱频次与受灾、成灾面积的相关性通过了0.1的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SPEI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发生时间差异明显,干旱次数呈现波动变化,发生重旱和特旱次数占总干旱的比重是20.0%,其中重旱和特旱在1960s比重最大(24.8%),其次是2010s(15.8%),在1980s比重最低(10.0%);气象干旱的空间分布差异大,淮河流域气象干旱频率在27.76%-36.04%之间,西北部和东南部发生干旱强度较西南部、东北部及中部低。(2)气象干旱重心空间分布主要从淮河流域中心向四周减少,典型年干旱重心从西北部→中部→西南部→中部变化,气象干旱重心随着干旱面积的增大向流域中心移动。淮河流域总体呈干旱化的趋势,从中部到四周呈现由高到低递减的趋势变化,且空间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南北相反型和东西相反型。(3)运用16频率分布函数对淮河流域149个站点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研究,并用NLogL、BIC、AIC、AICc检验结果表明Exponential分布函数拟合优度最优。选择26种多变量分布函数对淮河流域5个气象站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进行系统分析,利用AIC、BIC、Max-Likelihood以及RMSE、NSE检验Clayton Copula函数拟合最优。(4)单变量研究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在不同重现期下,对应的干旱历时和烈度东北部>西南部>中部>东南部>西北部。在干旱特征变量二维联合分布中,从干旱发生的概率看,淮河流域发生干旱事件严重程度阜阳站>息县站>蚌埠站>洪泽站>临沂。干旱事件发生时支流的旱情比干流严重,下游的旱情比上游严重,上游比中游严重。(5)PDO、ONI、Nino4、Nino3.4、MEI、BEST与SPEI均呈正相关关系,SOI、TNI与SPEI则呈负相关关系;干旱周期主要集中在1970s、1990s和2000s存在2-5a显着周期,气候因子在3.4-4.5a存在显着周期;春季高纬度地区的气流南下,与印度洋、孟加拉湾北上气流导致南湿北干;夏季蒙古气旋偏弱与异常偏北风覆盖导致东干西湿;秋季大陆高压控制,偏北风和南风相互影响造成东干西湿;冬季盛行下沉气流与盛行东南风造成东湿西干的气候特征。
杨晴青[2](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认为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杨瑞红[3](2017)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及群落动态特征和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定位监测及室内分析,综合应用数量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与地统计学,从种群和群落层次分析固沙植被梭梭种群结构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生物量、种群静态生命表、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幼苗和死株情况、种群空间格局、群落植物区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层次结构模型和AHP法识别筛选影响固沙植被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对固沙植被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利用回归模型初步计算维持固沙植被稳定性的盖度阈值,使用遥感数据反演植被盖度绘制整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稳定分区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种群年龄结构为反―J‖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在年幼期可高达66%,随着龄级增长,死亡率逐渐下降,到衰亡期死亡率又升高;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凹曲线;梭梭种群在小龄级和极端环境下死亡率呈现明显的波动,从沙漠南缘向沙漠腹地三个样区里的期望寿命逐渐增加,随着龄级的增加,梭梭种群期望寿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梭梭幼苗和死株情况受环境影响明显;固定沙区梭梭更新情况好于半固定沙区和流动沙区;随着梭梭的不断成长聚集程度逐渐减弱,到了成年阶段表现为随机分布类型。(2)调查的梭梭群落植物隶属于15科38属51种,三个样区均以藜科为主占40%以上,群落植物以直根为主,从南向沙漠腹地三个样区分别达到87%、92%和42%,植物个体矮从南向沙漠腹地三个样区平均植物高度分别为43.5 cm、33.11 cm、28.78 cm,植物多为旱生、微型叶或叶片退化;梭梭群落水平结构具有镶嵌性和斑块性;从南向沙漠腹地多年生植物比例逐渐增加,生物量逐渐减小;而群落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均高于其他沙漠植被群落,这与梭梭群落拥有高效利用生态水的最优物种组合有关;在群落里梭梭生物量远远大于林下生物量,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3)识别筛选出影响固沙植被稳定性的6个关键的因素:盖度、多样性指数、多年生植物比例、黏粉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形成了固沙植被稳定性评价指数(SVSI)。(4)用固沙植被稳定性指数(SVSI)量化评价固沙植被梭梭群落的稳定性,得出固定沙区为稳定,半固定沙区为半稳定,流动沙区为不稳定,不同坡向上固定沙区除了丘间地非沙漠化其他坡向极轻度沙漠化,半固定沙区异质性较大丘顶重度沙漠化背风坡中度沙漠化其他坡向轻度沙漠化,流动沙区除了丘间地中度沙漠化其他坡向均严重度沙漠化;估算出维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稳定的盖度阈值,当盖度低于22%时固沙植被为不稳定,当盖度在48%-22%之间时固沙植被为半稳定状态。绘制出整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稳定性分区图。
刘林萍[4](2016)在《明清以来长白山地区环境变化与LUCC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泥炭地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泥炭地古气候重建是全球变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的泥炭地气候变化研究对对认识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白山地处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明清以来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小,山间泥炭沉积连续性好,保存完整,是记录当地气候环境变迁及人类活动历史的良好载体。本文以长白山地金川、吉祥泥炭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植硅体、粒度、烧失量四种指标,结合AMS14C及210Pb测年手段,综合历史文献记载,探讨明清以来长白山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与LUCC的关系,以期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基础信息。运用AMS14C和210Pb测年手段,建立了金川、吉祥泥炭剖面近五百年年代框架,结果显示金川、吉祥泥炭剖面近地表100cm以内属约1000AD以来沉积,且剖面连续,对明清以来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剖面地球化学元素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Fe、Mn、Cr、Ni、Co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富集,Mn/Cr、Mg/Ca、Sr/Ba比值能够反映泥炭沼泽沉积物的沉积环境;Sr/Ba、Mg/Ca和Cr/Mn比值大说明气候比较干冷,比值小则说明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痕量元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土地开发速度一致,指示了人类土地开发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应着长白山地区土地开发快速增长时期。金川剖面粒度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反映沉积水动力条件单一;由下向上,粘土、粉砂组分逐渐减小,砂粒组分逐渐增加,尤30cm之内含量居高,这与当地植被退化、地表径流和人类活动强度渐大有关。吉祥剖面与其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粉砂-粘土比(Kd值)显示的植被覆盖情况,亦指示了森林破坏后的水土流失现象。金川、吉祥两剖面乔灌类植硅体与草本植硅体含量对比分析发现,乔灌类植硅体在表层达到整个剖面的最高值,代表着人类活动影响的海绵骨针百分含量在表层明显增加,说明气候明显转暖,人类活动增强。与地球化学以及粒度分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剖面烧失量的变化从下向上递减,在4-5cm值最低,这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四种指标综合显示,长白山地明清以来气候环境过程主要经历了15801750的寒冷干燥、旱涝交替——17501900的干冷——19001960的干湿冷暖交替——1960至今的湿润温暖的四个阶段。与文献记载的15801750小冰期最寒冷的阶段,研究区人类干扰较少;17501900年,人口迁入植被覆盖率下降;19001960年,大量开荒、水土流失严重;以及1960年至今原始森林采伐完毕,水土流失加重等相呼应。可见,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且在泥炭沉积中有良好显示。
刘星营[5](2016)在《古代突厥人口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突厥是一个曾经称雄于漠北、西域的古代游牧民族,活跃于公元六至八世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围绕人口问题来考察古代突厥的发展历史,依据史书典籍、碑铭等各种资料,结合已往研究成果,主要就突厥的族源与人种、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突厥人的信仰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关于突厥核心种姓阿史那氏的族源和人种问题,综合各家说法,可以这样认为:阿史那氏族人的远古祖先经历了一个不断迁徙和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不能肯定地说突厥人是来自西方纯粹的高加索白色人种,也不能确证突厥人就是蒙古黄色人种。突厥人有别于古代的匈奴人种,不能把突厥人和铁勒人、胡人不加区分的混同一起;但另一方面,突厥人又和这些古老北方游牧民族的各类人群在地缘、血缘以及文化精神等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纯而又纯的人种,在逻辑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世界是无头无尾的,一切事物都在过程当中,都处于是与不是之间。分析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的意义在于追溯民族人群的进化历程,了解人类活动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突厥不同时期的兵力和人口的数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古代突厥族人时起时落的社会前进历程。古代突厥经历了由一个家庭到一个氏族,到一个部落,再到部落联盟,最后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随后又衰落消亡的发展历史。古代突厥人口的数量规模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突厥民族人口有聚合有离散。突厥汗国政权的兴衰更迭与突厥人口数量的起伏变化有着明显的关联。在古代社会里,由于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较高水平,人口的素质对社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人口的数量最直接地决定了一个部族或者国家的整体实力。古代突厥的人口构成十分复杂,突厥人建立的游牧汗国不是典型的阶级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层并不明显,其核心部族人口是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主体部族是铁勒诸部、回纥诸部和西域十姓部落,其他附属部族也很多,还有流入突厥的不少汉人以及仕于突厥的粟特人。突厥政权所控制的东亚、中亚等地区的各个民族都不同程度的经历了突厥化的过程。突厥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为广阔,一般地说,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古代突厥的人口迁徙以流入中原地区为主,人口的迁移带动不同文化的碰撞,是人类新文明诞生的前提,又是社会前进的主旋律,以调适人类生产生活为最根本的原因,人口的流向最终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古代突厥人口的聚集与离散,不仅与突厥国内的政治稳定、自然灾害有关,又与突厥的外部世界特别是中原王朝的稳定统一也有重大关系。古代突厥人口迁移也体现出人力与国力互为因果的特征,国强则人聚、国弱则人散。关于古代突厥人的社会习俗,各个部族之间既互相同化又各自保有个性特征,衣食住行以及婚俗丧俗各有其民族特色,有不少内容反映出古代突厥民族的人口思想观念。古代突厥不同部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反映出明显的多元性,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古代突厥族人内心世界的思想状况和精神追求,是古代突厥人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外化和生活化。
张夏琨[6](2015)在《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美国NCEP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EFS)产品资料、中国西北地区近50年夏季日降水量资料以及近5年中国西北地区部分强对流天气个例资料,首先统计分析了NCEP集合预报产品的非线性演变和预报跳跃特征,同时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夏季强降水事件频数的变化特征并从大气物理条件上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两步法”和联合概率预报等方法,运用基于案例推理(CBR)和混合编程技术,进行了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降水确定性预报、等级预报和概率预报试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 NCEP集合预报产品的非线性演变在亚洲地区要小于北美地区,且无论在亚洲还是北美地区在夏季的非线性演变均较小。(2) NCEP集合平均预报比相对应的控制预报具有更好的预报一致性。集合平均预报可有效减少预报跳跃的发生。当预报时效超过240 h时,集合平均预报的时间平均预报跳跃指数通常仅为控制预报的25-50%,大大增加了预报稳定性。夏季发生预报跳跃的频率在17.5%上下波动,较全年的频率范围(10-20%)无较大差异。(3)中国西北地区近10年来夏季低层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较多年平均分别最多升高0.2℃和3%以上,高层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较多年平均分别最多下降0.2℃和6%以上,引起了大气不稳定度增加,K指数平均值较此前10年最高偏高2.5℃以上,大气对流运动频繁,导致强降水事件的频率较此前10年平均增加0.6d以上。(4)改进的“两步法”提取集合预报产品信息,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较集合平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甘肃省东部的一次强降水天气预报个例试验中其Ts和Bs评分分别比集合平均提高了0.5和0.1。该方法无需历史资料的支撑,具有便捷性。(5)强对流天气的联合概率预报可以选取CAPE180 Omb、850hPa垂直速度、850hPa相对湿度和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四个物理量指标。采用CBR技术可有效地挖掘集合预报产品中上述4个指标与强降水的关系,用于制作强降水等级预报和概率预报,有助于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
李梦婕[7](2014)在《新疆降水分布与中小尺度降水动力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水资源匮乏,且受复杂地形影响,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本文首先利用1961~2013年NCEP空间分辨率为2.5°×2.5°逐日六小时再分析资料和1948~2012年1°×1°的PREC/L降水资料,采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了新疆大气可降水量、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针对新疆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山地的事实,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1年夏季发生在东天山中段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分析天山复杂地形作用下的局地强降水过程,初步探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新疆大气可降水量时间变率小,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为高值区,山脉地区为低值区;夏季可降水量较高,冬季最小,春、秋季介于二者之间。新疆大气可降水量四个季节的EOF分解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全疆一致型,时间分布上,冬春季相似,夏秋季相似。(2)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新疆降水量总体偏少,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是新疆降水集中的季节,冬季降水对全年降水量贡献最少。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从西北向东南减少,山区大于盆地,主要集中在伊犁河谷地区、天山山区、阿勒泰山脉山区。降水量的EOF分解结果表明,新疆夏秋季节降水的时间、空间变率大于冬春季节。全疆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历了由干到湿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在夏秋季节是由南疆地区降水增多造成的,而在冬春季节则是由北疆降水增多造成。伊犁河谷地区和乌鲁木齐狭管地区表现出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的特点。(3)降水日变化特征:降水强度峰值时间与降水发生频率峰值时间基本一致。夏秋季节降水发生频率峰值时间出现在午夜,冬春季节降水则主要发生在白天。在汛期,北天山西段降水主要发生在午夜,北天山东段降水主要发生在白天。(4)局地强降水特征:夏季天山强降水过程是高低空急流和地形强迫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例研究表明,整个降水过程中大范围低层暖湿平流和环境对流不稳定诱导生成低空急流(LLJS),及地形的抬升产生对流是本次强降水过程产生的主要机制。
李寒湜[8](2014)在《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湖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面积达250×104km2,平均高度达到4500m。自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以来,对大气环流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东亚季风,对全球环境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集中于较大范围内的古环境变化规律研究,对于湖泊古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纳木错、扎布耶等地。在藏北对晚更新阶段环境与沉积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文选题为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湖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探讨热那错地区对高原隆升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发展趋势。以构造地质学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等方法,对热那错成湖构造进行解译,并对热那错湖积阶地抬升进行定量计算;运用沉积学原理,对晚更新世以来热那错地区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和分析;通过孢粉组分分析的方法,从另一侧面恢复了热那错地区古环境;运用SEBS模型,运用遥感方法,对热那错地区现代环境特征进行定量计算;综合对比研究成果,对热那错地区第四纪环境对全球气候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和预测了热那错现代环境及发展趋势,论文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通过光释光定年数据,基本厘定热那错湖积阶地产生于33.4kaB.P.-10.6kaB.P.左右,属于晚更新世。通过红外测距仪的定量测量可计算出热那错湖西北平均抬升速率0.17mm/a;热那错湖南平均抬升速率0.62mm/a。通过湖积阶地沉积物特征分析和孢粉组分分析,恢复了热那错经历了33.4kaBP之前的温和略干,逐渐向潮湿、温暖演变;33.4kaBP~30.9kaBP气温持续上升,环境潮湿,但相对转向干旱;30.9kaBP~27.0kaBP气候转向干旱,温度逐渐下降;27.0kaBP~21.3kaBP温度大幅下降,气候环境逐渐转向湿润;21.3kaBP~10.6kaBP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气候转向干旱;10.6kaBP后气候逐渐转暖,由干旱向潮湿过度的过程。在区域尺度上,与MIS3、MIS2阶段的全球气候时间有良好的响应,说明热那错湖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其气候变化可以指示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SEBS模型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计算得到热那错地区蒸发、降水参数,推测气候将持续向干旱演变。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刘浩龙[9](2012)在《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文中指出集成已有的高分辨率气候重建序列,分析了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和已有重建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秦汉以来中国温度变化经历了两汉(公元前200~公元180年)、隋唐(541~810年)、宋元(931~1320年)及20世纪4个暖期和魏晋南北朝(181~540年)、晚唐(811~930年)及明清(1321~1920年)3个冷期,其中宋元暖期与北半球存在的中世纪暖期基本对应,而魏晋南北朝和明清冷期分别与黑暗时代冷期和小冰期相当;13~15世纪为气候由干向湿发展的转折点,且中国西部在1500年以前降水变率较小;在温暖气候背景下,北旱南涝是中国东部主要的降水空间格局.此外,已有的温度变化重建结果在公元1500年前分歧较大,但1500年以后一致性较高.
喻树龙[10](2011)在《新疆伊犁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及气候重建》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巩乃斯地区树轮密度对气候响应并重现该区域的历史气候变化,本文利用巩乃斯地区天山云杉树轮资料建立树轮密度年表,分析其年表特征,并由相关和响应面方法分析了树轮密度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采用多种去趋势法,建立最佳气候响应密度年表,据此重建了伊犁地区东部7条历史气候序列,分析重建气候序列特征,最终得到以下几点结论:⑴在巩乃斯山区,早材平均密度和最小密度的高频气候信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树轮晚材平均密度和最大密度的同步变化则随之增强,该区域森林上树线的树轮密度年表与天山北坡中部密度年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⑵在生长季以前,森林中下部林缘的早材平均密度与气温呈负相关而与降水为正相关,在生长季则正好相反。中下部林缘的早材平均密度的形成主要受4-8月的降水的影响,晚材平均密度则同时受气温和降水的制约。影响森林上树线树轮晚材平均密度变化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7-8月的气温,这与国际上在湿冷区域树木年轮最大密度与夏季气温有密切的相关性的研究结论相一致。PDSI与早材平均密度和最小密度的相关性是森林中下部林缘好于林中和上树线,而PDSI与晚材平均密度和最大密度的相关则表现为林中要好于中下部林缘和上树线采点,而且林中采点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随着月份的推迟而增大。⑶利用由不同去趋势法建立的密度年表重建了4-8月的雪崩站平均气温、降水量、新源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以及PDSI指数,经验证,虽然新源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重建序列在高频信息上有一定的损失,但重建结果是可信的。在重建序列中,新源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空间代表性最好。⑷在1835-2005年,巩乃斯地区最冷阶段出现在1835-1839年和1950-1959年,最暖阶段在1870-1879年,最干阶段在1860-1869年,最湿阶段在1840-1849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清末冷湿期在北疆的西部和中部均有出现。4条4-8月气温重建序列的主要周期有3a、6a、14-15a,56-57a和84-91a,3条4-8月降水和PDSI重建序列的主要周期有3a,4a,6a,7a,43-59a。巩乃斯地区在1858-1859年、1881-1886年、1944-1948年和1975年左右出现了气温突变,在1856-1857年、1884-1885年和1984-1985年左右发生降水突变。
二、专家认为新疆气候正由干转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认为新疆气候正由干转湿(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象干旱研究 |
1.3.2 气象干旱特征多变量频率研究 |
1.3.3 气象干旱成因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
1.4.2 干旱的定量表征 |
1.4.3 Mann-Kendall趋势分析、突变检验 |
1.4.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1.4.5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1.4.6 小波分析 |
1.4.7 ENSO事件的划分与统计 |
1.4.8 单变量频率分布函数 |
1.4.9 多变量Copula函数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2.1 站点资料 |
2.2.2 气候因子资料 |
2.2.3 社会经济资料 |
第三章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
3.1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1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年际变化特征 |
3.1.2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趋势变化 |
3.1.4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的多尺度时空模态分析 |
3.2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Copula的气象干旱特征频率分析 |
4.1 气象干旱特征单变量频率分析 |
4.2 基于Copula理论气象干旱特征多变量频率分析 |
4.2.1 Copula函数的确定 |
4.2.2 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Copula联合频率分布 |
4.3 讨论 |
第五章 气候因子对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的影响研究 |
5.1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与气候因子特征分析 |
5.1.1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空间演变分析 |
5.1.2 气候因子对气象干旱空间特征的影响 |
5.1.3 气候因子对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变化影响 |
5.1.4 SPEI与气候因子的周期特征分析 |
5.1.5 环流特征对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影响分析 |
5.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居环境 |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
2.1.3 乡村转型 |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科学 |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
3.1.2 数据标准化 |
3.1.3 指标聚合 |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
6.1.1 生计活动变化 |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
7.4.1 气候变化 |
7.4.2 城市化进程 |
7.4.3 市场变化 |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
7.4.5 农户适应行为 |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
8.3 创新与不足 |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及群落动态特征和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数量及动态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梭梭种群结构特征 |
3.2.2 梭梭种群的密度和生物量 |
3.2.3 梭梭种群的静态生命表 |
3.2.4 梭梭种群的存活动态 |
3.3 讨论 |
第4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空间格局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梭梭种群幼苗分布特征 |
4.2.2 梭梭种群死株分布特征 |
4.2.3 梭梭种群空间分布特征 |
4.3 讨论 |
第5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梭梭群落的区系特征与物种组成 |
5.2.2 梭梭群落外貌特征 |
5.2.3 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 |
5.2.4 梭梭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 |
5.2.5 梭梭群落的功能特征 |
5.3 讨论 |
第6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群落动态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变化特征 |
6.2.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养分的分析 |
6.2.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
6.2.4 地形地貌对梭梭群落动态的影响 |
6.2.5 气候与梭梭群落动态变化的关系 |
6.3 讨论 |
第7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沙植被群落稳定性评价 |
7.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固沙植被群落稳定性的界定 |
7.2.2 固沙植被稳定性指标层次结构体系的搭建 |
7.2.3 指标权重的计算和排序 |
7.2.4 梭梭群落盖度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
7.2.5 固沙植被梭梭群落稳定性评价 |
7.2.6 维持固沙植被稳定性的盖度阈值 |
7.2.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沙植被稳定性的评价及分区 |
7.2.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管理对策与建议 |
7.3 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与应用价值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英文缩略表 |
附表-2 调查样方清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明清以来长白山地区环境变化与LUCC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过程中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地点及样品采集 |
2.2.1 金川泥炭地 |
2.2.2 吉祥泥炭地 |
2.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描述 |
第3章 气候代用指标的处理 |
3.1 AMS~(14)C和~(210)Pb方法定年 |
3.2 粒度测试 |
3.3 地球化学元素测试 |
3.4 植硅体的提取 |
3.5 烧失量测定 |
第4章 样品测试结果分析 |
4.1 泥炭剖面年代框架 |
4.1.1 金川泥炭年龄 |
4.1.2 吉祥泥炭年龄 |
4.2 地球化学 |
4.2.1 泥炭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4.2.2 金川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结果及其指示的环境变化 |
4.2.3 吉祥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结果及其指示的环境变化 |
4.3 粒度分析 |
4.3.1 粒度特征的环境指示意义 |
4.3.2 金川粒度分析结果及其指示的环境变化 |
4.3.3 吉祥粒度分析结果及其指示的环境变化 |
4.4 植硅体 |
4.4.1 植硅体组合特征的环境指示意义 |
4.4.2 金川剖面乔灌-草本植硅体组合特征 |
4.4.3 吉祥剖面乔灌-草本植硅体组合特征 |
4.5 烧失量 |
4.5.1 烧失量概述 |
4.5.2 金川剖面烧失量特点 |
4.5.3 吉祥剖面烧失量特点 |
4.6 长白山山区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分析 |
第5章 史籍记载的研究区LUCC及人类活动记录 |
5.1 研究区人地关系变迁 |
5.1.1 人口 |
5.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
5.2 LUCC对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 |
第6章 长白山区环境变迁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6.1 明清以来研究区环境变化与LUCC关系探讨 |
6.2 明清以来中国其他地区环境变化与LUCC关系的研究对比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古代突厥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相关概念的说明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突厥人口的种属和族源 |
第一节 关于突厥人种属问题的探讨 |
一 关于“突厥”一词 |
二 关于“人种”的概念 |
三 关于突厥的“人种”问题 |
第二节 突厥人的种族起源说 |
一 关于突厥始祖的传说 |
二 突厥先世的迁徙信息 |
第三节 突厥民族共同体的产生 |
第二章 突厥政权的兴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 |
第一节 突厥汗国的世系更迭 |
一 突厥崛起时代的汗系(599年之前) |
二 突厥保塞时代的汗系(599年-630年) |
三 唐朝羁縻下的突厥郡县时代(630年--679年) |
四 突厥中兴时期的汗系演变(680年-734年) |
五 突厥的衰落时期(734年-745年) |
第二节 突厥不同时期的兵力及人口数量估测 |
一 东突厥疆域及颉利可汗时期的兵力及人口数量 |
二 西突厥疆域及统叶护时期的兵力和人口数量 |
三 后突厥疆域及默啜时期的兵力及人口数量 |
第三章 突厥的人口构成及人口分布 |
第一节 突厥统辖下的各部族人口 |
一 九姓铁勒人口 |
二 东部诸藩与人口 |
三 突厥统辖下的西域诸部族 |
四 流入突厥的汉人的人口 |
五 仕于突厥的粟特人 |
第二节 突厥人口中的官员与平民 |
一 突厥的职官设置 |
二 从事劳动生产的突厥民众 |
第三节 唐代突厥人控制下的羁縻州府的人口及分布 |
一 唐朝在大漠南北建立的羁縻府州 |
二 唐朝在西域地区建立的羁縻府州及分布 |
第四章 突厥的人口迁徙 |
第一节 内地人口向突厥的迁移情况 |
一 和亲公主及随从 |
二 突厥从内地掳掠人口 |
三 其他方式流入突厥的移民 |
第二节 突厥人口向内地迁徙情况 |
一 隋朝时期内迁的突厥移民 |
二 唐朝时期内迁的突厥移民 |
第三节 突厥与邻近地方民族政权相互间的人口迁移 |
第四节 突厥内迁移民的分布情况 |
第五章 突厥人的文化习俗及人口观念 |
第一节 突厥人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突厥人婚姻丧葬中的人口观念 |
一 突厥人的婚俗 |
二 突厥人的葬俗 |
第三节 突厥人的宗教信仰 |
一 突厥人的萨满教信仰 |
二 突厥人的佛教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和国际上的主要研究进展 |
1.2.1 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
1.2.2 集合预报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3 概率预报研究进展 |
1.3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和各章节主要内容 |
1.3.1 拟研究的问题 |
1.3.2 论文各章的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NCEP集合预报产品及其非线性演变特征 |
2.1 NCEP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及其产品 |
2.1.1 NCEP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2.1.2 NCEP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配置与产品 |
2.2 NCEP集合预报产品的非线性演变特征 |
2.2.1 资料和方法 |
2.2.2 全球和区域全年非线性演变特征分析 |
2.2.3 全球和区域夏季非线性演变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NCEP集合预报产品检验及其预报跳跃特征 |
3.1 NCEP集合预报产品的检验技术 |
3.1.1 RMSE和SPRD |
3.1.2 直方图分布 |
3.1.3 CRPS和RPS评分 |
3.1.4 BS评分及其分解 |
3.1.5 命中率、误报率和经济价值 |
3.2 NCEP集合预报产品的预报跳跃特征分析 |
3.2.1 资料与方法 |
3.2.2 预报跳跃的统计特征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强降水大气物理指标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4.1 引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3 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
4.4 强降水事件影响因子 |
4.4.1 层结稳定度与强降水频率的关系 |
4.4.2 可降水量对强降水频率的影响 |
4.4.3 大气动力作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强对流天气降水联合概率预报的参数选取和预报试验 |
5.1 强对流天气降水的预报参数 |
5.2 对流有效位能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对比 |
5.2.1 资料与方法 |
5.2.2 统计分析 |
5.2.3 个例分析 |
5.2.4 讨论 |
5.3 基于集合预报和人工智能的强降水联合概率预报试验 |
5.3.1 资料和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甘肃东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集合预报试验 |
6.1 引言 |
6.2 强降水天气个例简介 |
6.2.1 强降水基本情况 |
6.2.2 强降水大气物理指标分析 |
6.3 资料与方法 |
6.3.1 模式和观测资料 |
6.3.2 集合预报试验方案 |
6.3.3 预报不确定性的评价方法 |
6.3.4 降水预报的检验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集合离散度分析 |
6.4.2 集合预报信息的提炼 |
6.4.3 降水预报评分 |
6.4.4 单站降水预报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1. 论文发表情况 |
2. 参与科研项目 |
3. 参加学术会议 |
后记 |
(7)新疆降水分布与中小尺度降水动力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全球格点月平均陆地降水分析数据PREC/L |
2.1.2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
2.1.3 站点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EOF分解 |
2.2.2 降水频率与降水强度的统计 |
2.2.3 WRF模式简介 |
第三章 新疆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
3.1 不同季节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
3.2 可降水量的EOF分解 |
3.2.1 冬季 |
3.2.2 春季 |
3.2.3 夏季 |
3.2.4 秋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 资料检验 |
4.2 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
4.3 降水量的EOF分解 |
4.3.1 冬季 |
4.3.2 春季 |
4.3.3 夏季 |
4.3.4 秋季 |
4.4 基于区域站加密观测的月平均降水量 |
4.4.1 冬季 |
4.4.2 春季 |
4.4.3 夏季 |
4.4.4 秋季 |
4.5 基于区域站加密观测的降水频率日变化特征 |
4.5.1 冬季 |
4.5.2 春季 |
4.5.3 夏季 |
4.5.4 秋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山夏季强降水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天气过程 |
5.1.1 中高层环流形势 |
5.1.2 低层环流形势 |
5.1.3 地面天气形势 |
5.2 数值模拟方案 |
5.3 结果分析 |
5.3.1 垂直速度场和涡度场 |
5.3.2 高低空急流 |
5.3.3 水汽场 |
5.3.4 不稳定能量场 |
5.3.5 降水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湖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0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利用孢粉恢复古环境研究现状 |
1.2.2 遥感解译地质要素的发展现状 |
1.2.3 利用遥感信息解读环境要素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上古生界 |
2.1.2 中生界 |
2.1.3 新生界 |
2.2 岩浆岩 |
2.2.1 中酸性侵入岩 |
2.2.2 火山岩 |
2.3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4.1 断裂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4.3 新构造运动 |
2.5 作区地层 |
2.6 湖区构造演化 |
3 热那错湖积阶地抬升 |
3.1 热那错湖积阶地高差测量 |
3.1.1 热那错湖西北湖积阶地高差测量 |
3.1.2 热那错湖南湖积阶地高差测量 |
3.2 热那错湖积阶地年龄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测试仪器和测试条件 |
3.2.4 样品等效计量的测定 |
3.2.5 样品环境剂量率的测定 |
3.2.6 测年结果与讨论 |
3.3 热那错湖积阶地抬升分析 |
3.3.1 热那错湖西北湖积阶地抬升分析 |
3.3.2 热那错湖南湖积阶地抬升分析 |
3.3.3 小结 |
4 热那错湖积阶地剖面与沉积特征 |
4.1 研究意义与方法 |
4.2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剖面 |
4.2.1 热那错湖南侧湖积阶地 |
4.2.2 热那错湖东侧湖积阶地 |
4.3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特征分析 |
4.3.1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物特征分析 |
4.4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热那错湖东阶地沉积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4.4.2 热那错湖东阶地沉积物氧化物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5 热那错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恢复 |
5.1 热那错湖积阶地孢粉组合 |
5.2 热那错湖古环境恢复 |
5.2.1 热那错湖西孢粉组合特征及古环境恢复 |
5.2.2 热那错南孢粉组合特征及古环境恢复 |
5.2.3 热那错湖古环境 |
5.3 小结 |
5.3.1 热那错湖古环境恢复 |
5.3.2 热那错湖古环境变化与阶地抬升的关系 |
6 热那错当代环境特征与环境演化趋势 |
6.1 热那错当代环境特征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热那错当代气候特征 |
7 改则地区环境演化与分析 |
7.1 热那错古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
7.2 高原隆升背景及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 |
7.2.1 高原隆升背景下的环境变化 |
7.2.2 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 |
7.2.3 结合构造活动讨论沉积物的变化 |
7.3 改则地区30ka以来的环境演化 |
7.3.1 33.4kaBP~10.6kaBP改则地区气候演化 |
7.3.2 13.2kaBP~3.4kaBP改则地区气候演化 |
7.3.3 近40年改则地区气候演化及气候预测 |
8 结论与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序列选用简介 |
2 温度变化 |
2.1 基本特征 |
2.2 区域差异 |
2.3 中国与北半球温度变化对比 |
2.4 温度重建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主要原因 |
3 干湿与降水变化 |
4 温度与降水变化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10)新疆伊犁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及气候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立项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立项依据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 |
1.3.2 所用的统计学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树木年轮气候学国际研究动态 |
2.2 树木年轮气候学在中国的发展 |
2.3 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前期研究的内容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地貌特征 |
3.3 气候特征 |
3.3.1 气温 |
3.3.2 降水 |
3.4 植被特征 |
3.5 径流特征 |
4 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年表特征 |
4.1 树木年轮年表的研制过程 |
4.1.1 野外采样 |
4.1.2 样本预处理 |
4.1.3 宽度和密度测量 |
4.1.4 交叉定年 |
4.1.5 年表研制 |
4.2 密度年表特征 |
4.2.1 早材平均密度和最小密度 |
4.2.2 晚材平均密度和最大密度 |
4.2.3 密度年表的互相关 |
4.3 小结 |
5 巩乃斯地区树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 |
5.1 气象资料 |
5.2 早材平均密度 |
5.3 晚材平均密度 |
5.4 树轮密度与PDSI 的相关性 |
6 巩乃斯地区气候长序列的重建与检验 |
6.1 重建气候因子和最佳年表选择 |
6.2 气温 |
6.2.1 雪崩站平均气温 |
6.2.2 新源平均气温 |
6.2.3 新源最高气温 |
6.2.4 新源最低气温 |
6.3 降水 |
6.3.1 雪崩站降水 |
6.3.2 新源降水量 |
6.4 PDSI |
6.5 历史资料检验 |
6.6 区域代表性分析 |
7 巩乃斯地区气候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
7.1 变化阶段 |
7.1.1 冷暖变化阶段 |
7.1.2 干湿变化阶段 |
7.2 周期分析 |
7.2.1 气温周期分析 |
7.2.2 降水量与PDSI 周期分析 |
7.3 突变分析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专家认为新疆气候正由干转湿(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D]. 夏敏.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及群落动态特征和稳定性评价[D]. 杨瑞红.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4]明清以来长白山地区环境变化与LUCC关系研究[D]. 刘林萍. 吉林大学, 2016(11)
- [5]古代突厥人口问题研究[D]. 刘星营. 郑州大学, 2016(11)
- [6]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研究[D]. 张夏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12)
- [7]新疆降水分布与中小尺度降水动力特征分析[D]. 李梦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8]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湖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D]. 李寒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J].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刘浩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6)
- [10]新疆伊犁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及气候重建[D]. 喻树龙. 新疆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新疆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