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胡鞍钢[1](2022)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文中认为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陈森玉,赵振堂[2](2021)在《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文中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同步辐射光源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第四代光源建设阶段,它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尖端工具。同步辐射光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广度是其他任何一种科学装置都无法比拟的,受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高度重视并得以重点发展。
尚光一[3](2021)在《“数字福建”背景下互联网游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游戏产业是线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游戏企业也是打造数字精品内容的重要载体,推动互联网游戏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将为"数字福建"战略的实施注入新动能。福建互联网游戏企业多年来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的做法,可为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与理念参考。不过,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行业生态的快速嬗变,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也面临着外部压力与内在挑战。鉴于此,为推动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今后可提升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游戏出版意识形态属性;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游戏产品质量与产业健康化;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信用良好企业优先审批服务;强化扶持力度,激励企业走出去与讲好中国故事;顺应业界需求,针对性开展编辑资格培训与认证;补贴精品研发,对接已有评选与提供鼓励性荣誉。
张墨竹[4](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提出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陈凌[5](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安家》编辑部[6](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指出
《安家》编辑部[7](2016)在《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提出
杨树坪[8](2015)在《国民经济安全视角下房地产泡沫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相关度高,带动性强,与其他行业以及人民生活联系密切,故其发展态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安全。与此相对应的是房地产业作为周期性消费品,又具有波动较大和变化多端等固有特征,所以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平抑或减缓房地产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过大波动,通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热引起社会各界对房地产泡沫的广泛关注。若房地产业出现过度增长、脱离实际经济基础的支撑,则有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进而极大地危害整个国民经济安全。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泡沫进行全方位研究,关注房地产市场泡沫与国民经济安全的关系,测度中国房地产的泡沫程度,提出治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对策建议,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秦文宏[9](2013)在《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首先,房价经过多年的上涨,已经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助长短期投机行为,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加大金融体系风险,抑制社会创新能力,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高房价洗劫普通民众财富,推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大民众生活压力,积聚社会消极情绪,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房价的调控不断失败,房价越调越涨,民众对房价和政策失去预期,对政府作为越来越失去信心。尤其是2010年以来,高房价风险更加突出,与之伴随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风声鹤唳的断供退房、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危机四伏的国民经济,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如今,房地产发展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房价泡沫如果继续膨胀,更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将等在前面;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对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轻。也就是说,房价无论进与退,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外,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2003年以来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关注“买房卖房”,“房价问题”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房地产泡沫与风险”也成了网络媒体乃至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而且,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中,中国房地产领域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布满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斗,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动领域。换言之,2003年以来的整个中国,由于长期围绕房价泡沫及其风险话题所进行的讨论、争论和谈论,已逐步形成一个舆论上的公共领域——即以“房地产风险”为话题的公共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日常实践的发展,这一公共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放大,逐步从舆论层面渗透到普通民众趋于同一的价值追求、利益索求、本体性安全、心理预期、社会交往等层面,助推了民众对“房地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以及论争的频度和烈度,“房地产风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房地产风险”的观念和“房地产风险事实”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的位置日益巩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日益固化、客观化、结构化,逐步形成了“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于是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的来源问题,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行动性)致因问题,其中关涉中央、地方、精英、大众、资本力量、媒体力量等多个层面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中的行动逻辑问题及其行动的效果问题。第二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也就是风险行动和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中包含风险的扩散和传播的机理问题及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的行动逻辑问题。两个方面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房地产风险是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将从研究“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开始,但重点在于解释“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针对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针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工具,用以解答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风险行动和风险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次采用符号互动理论作为辅助性解释工具,用以分析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具有助推作用的“批判性风险话语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运作过程。针对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行动、房地产风险符号、房地产“表意面相”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过程经历-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合法化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制度(含房地产)遭遇现代化(市场化)进程而衍生出诸多非预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领域各方行动者的“策略”行动带来诸多非预期的风险。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首先,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建构上,一方面,因为传统制度原因,如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分税制及其土地垄断制度等,导致土地、住房、公共设施和服务、出让金、利润、税收等在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其支配性资源在市场流动过程中处于极端失衡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权变性、策略性的房地产政策,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外、限土地等调控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支配性资源的流动处于持续僵化甚至堵塞状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建构上,由于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方向一直是权变性的,政策内容和手段一直是策略性的,始终不能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政策计划,或者说,政策这种规范“模态”始终变幻莫测,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因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持续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领域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风险状态,以至于中国房地产领域自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场域。同时,研究表明,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越积越多,房地产风险符号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专家、民众、官员及房地产商等利用房地产风险符号进行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互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传播、互动而形成的“批判性的风险话语公共领域”也越发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建构出了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说到底,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最终还是行动者对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缺失所衍生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应的结果。总之,近十年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由于其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建构失败,它变成了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即变成了房地产风险场域。随之而来的,是“表意面相”的逐步生成和日益凸显,进而促进了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再建构。
费滨海[10](2012)在《发展型产业政策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变迁(1992-2012)》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体制的巨大转型,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业也实现了从1990年代的早期初步发展向1998年以来的快速繁荣发展的重要变迁。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变迁现象,中国房地产业近二十年的快速成长变迁内含着深刻的组织与制度变迁意义。关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既有研究大致形成了诸如产业周期论、制度变迁、“结构-行为-绩效”,以及政治互动等四种主要的解释与分析视角。这些视角分别强调了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自然演化、国家的具体产业调控政策、产业的市场结构及竞争结构,以及产业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与合作机制等,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变迁的重要影响。尽管从这些视角出发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这些研究不能为我们深刻理解房地产业长时段的发展变迁提供一种更具解释力的研究路径。因此,本研究试图借鉴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主义及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智识,尝试运用所谓的发展型产业政策的分析变量与框架,对中国房地产业1992-2012年间的复杂发展变迁过程与机制进行一种结构性分析与解释。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从发展主义的战略认知、协调性的具体产业政策、增长与稳定的钟摆机制、政企关系模式等四个维度出发,深入地分析国家发展型产业政策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深刻结构性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与全球化交叠的背景下,在国家发展型的产业政策作用下,1992-2012年间,中国房地产业实现了从早期的初步发展到1998年以来的繁荣发展的重要变迁——从初步发展到迅速繁荣、从新兴产业到支柱产业、从商品化与低度市场化到高度市场化、从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影响到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而深刻影响等方面的转变。而作为一种结构性作用机制,在发展型的产业政策框架下,国家发展主义的战略认知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前提或战略导向;协调性的具体产业政策则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动力;稳定与增长的钟摆机制则较好地呈现了房地产业变迁过程中,作为产业治理主导者的国家所实施的策略性战略选择;而特殊的政商关系模式则为房地产业的变迁提供了特定的互动结构前提。因此,本研究认为,源起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型产业政策是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复杂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
二、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历史时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和条件与西方国家大为不同 |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
(六)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
(七)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 |
(八)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
(九)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
(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 |
四、中国式现代化奇迹的历史意义 |
(2)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 |
1. 倡导并力主建设BSRF |
2. BSRF现状及应用成果 |
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 |
1. 鼎力支持和推动SSRF建设 |
2. SSRF运行开放及应用成果 |
三、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 |
(3)“数字福建”背景下互联网游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的整体概况 |
二、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高度重视研发,构建自身核心优势 |
(二)自律落到实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
(三)视野面台向海,用“走出去”实现突破 |
三、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承受的外部压力 |
(一)“平台为王”效应不断强化 |
(二)“头部企业”垄断日益明显 |
(三)试点省份产生“虹吸效应” |
四、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面临的内在挑战 |
(一)企业的营利冲动与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矛盾 |
(二)游戏生命周期短与版号审批时长存在矛盾 |
(三)审读标准不明确与产品风险控制存在矛盾 |
(四)对台及海外传播目标与现实状况存在矛盾 |
(五)从业者资质要求与业界实际需要存在矛盾 |
(六)倡导精品开发与激励举措不充分存在矛盾 |
五、促进福建互联网游戏产业发展的举措探析 |
(一)提升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游戏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游戏产品质量与产业健康化 |
(三)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信用良好的企业优先审批服务 |
(四)强化扶持力度,激励企业“走出去”与“讲好中国故事” |
(五)顺应业界需求,针对性开展编辑资格培训与认证 |
(六)补贴精品研发,对接已有评选与提供鼓励性荣誉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宏观政治因素 |
3.1.2 贸易发展因素 |
3.1.3 投资发展因素 |
3.1.4 绿色金融因素 |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1 政府管理指标 |
4.2.2 经济投资指标 |
4.2.3 金融发展指标 |
4.2.4 贸易水平指标 |
4.2.5 营商开放指标 |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
4.3.1 线性SVM模型 |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国民经济安全视角下房地产泡沫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结构现状 |
(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 |
1. 房地产市场改革起步阶1段97 (8—1991年) |
2. 房地产市场改革探索阶1段99 (2—1998年) |
3. 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阶段 (1999—2003年) |
4.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阶2段00 (4年至今) |
(二) 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
1. 经济发展阶段 |
2. 城市化 |
3. 流动性过剩 |
4. 特殊的市场结构 |
(三)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1. 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瑕疵 |
2. 土地供给垄断 |
3. 地方政府介入过多利益分享 |
4. 市场操纵和欺诈, 监管缺失 |
5. 国有银行金融支持过度 |
6. 价格波动剧烈 |
(四) 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讨论:基于供求矛盾的视角 |
1. 中国商品房市场的供需状况 |
2. 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估值和风险状况分析 |
(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估值状况 |
1. 地产投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及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 |
2. 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 |
3. 房屋空置率 |
4. 房价收入比 |
(二) 房地产价值高估的成因分析 |
1. 土地资源稀缺 |
2. 金融环境过于宽松导致大量资本投机 |
3. 投资者对于未来房产价格的非理性预期 |
4. 房地产开发政策的引导失误 |
(三)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和风险分析 |
1. 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 |
2. 房地产价值高估引致的风险分析 |
3. 住房需求方程的推导 |
4. 住房供给方程的推导 |
5. 状态空间模型 |
6. 重庆市商品房市场泡沫的测度结果 |
(四) 基于经典计量方法的房价“泡沫”和周期测算 |
1. 房价“泡沫”的计量经济学测算方法 |
2. 基本房价决定方程 |
3. 房价波动方程 |
4. 房价“泡沫”估算的计量方程 |
四、房地产市场泡沫和中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一)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二) 中国房地产业现状的宏观关联性分析 |
1. 房地产业对整体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
2. 房地产产业关联作用 |
(三)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 |
1. 房地产业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
2.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长期性 |
3. 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迎来新的格局 |
(四) 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
1. 中国房地产行业改革路线 |
五、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安全:理论梳理、机理剖析和应对方法 |
(一) 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的内在机理 |
1.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息息相关 |
2. 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的反映, 表现为房地产价格泡沫 |
3. 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借贷市场的失衡引起的 |
(二) 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
1. 累积性和潜在性 |
2. 不确定性和加速性 |
3. 传播性和传染性 |
(三) 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检测研究 |
1. 检测房地产泡沫的理论方法:收益还原法 |
2. 房地产行业泡沫率临界值的确定 |
(四) 减少由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业出现问题的方法 |
1. 尽量减少房地产业的资金运营成本 |
2. 合理地控制好房地产业的资金流动 |
3. 尽量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占有量 |
(五)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势与金融安全对策分析 |
1. 宏观环境视角的对策建议 |
2. 购房者角度的应对建议与政策 |
3. 生产者视角的对策建议 |
4. 政府视角的对策建议 |
5. 银行视角的对策建议 |
六、国民经济安全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治理策略 |
(一) 金融维度 |
1. 对个人需防止过度金融支持 |
2. 对行业需加强金融监控 |
(二) 土地维度 |
1.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2. 打破土地开发垄断 |
(三) 财税维度 |
1. 严控各种行政费用, 削弱政府利益介入程度 |
2. 设计合理的房地产税体系 |
(四) 市场维度 |
1. 强化市场监管 |
2. 加强泡沫监测和调控 |
3. 增加供给, 改善供需关系 |
4. 抑制投资型需求, 多种渠道保障刚性需求 |
(五) 企业维度 |
(9)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
一、 关于风险及其建构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风险行动和事实的结构化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风险的传播、扩散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房地产风险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 |
第一节 研究视角 |
一、 主要理论工具 |
二、 主要概念工具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分析策略 |
二、 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与定位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史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 |
一、 高房价的风险 |
二、 高房价下跌的风险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的合理定位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制度的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现有中国房地产制度缺陷的相关表述 |
第二节 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由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问题 |
二、 “单位制”消解带来的问题 |
三、 分税制下的土地出让制度及其问题 |
四、 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问题 |
五、 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制度及其问题 |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行动的后果 |
第一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行动轨迹 |
一、 房价暴涨-持续调控阶段(2003 年上半年--2006 年底) |
二、 市场持续观望阶段(2007 年上半年--2008 年上半年) |
三、 “救市”阶段(2008 下半年--2009 年年初) |
四、 房价暴涨-严苛调控阶段(2009 年年初--2010 年下半年) |
五、 持续调控-市场观望阶段(2011 年上半年--2012 上半年)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行动的特殊性 |
一、 行动角色的复杂性 |
二、 行动的策略性 |
三、 行动的信息不对称性 |
四、 行动缺乏全局性和战略性 |
五、 行动的风险性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表意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风险符号 |
一、 专家的表露 |
二、 官方的表露 |
三、 房地产商的表露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互动 |
一、 专家间论争性的互动 |
二、 权威(机构或专家)与民众的互动 |
三、 民众间的互动 |
第三节 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的形成 |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合法化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行动及弊端 |
一、 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政策”行动领域 |
二、 政策的角色 |
三、 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四、 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政策”行动中的问题——以 2006-2011 年的政策调控为例 |
一、 2006-2007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二、 2008-2009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三、 2010-2011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缺失 |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支配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宏观布局 |
一、 中央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二、 地方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三、 房地产商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四、 民众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第二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缺失 |
一、 混乱的数据 |
二、 大相径庭的成本、利润数据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微观流动 |
一、 “购房经历”发生的背景 |
二、 “购房经历”发生的缘由 |
三、 “购房经历”发生的目的 |
四、 “购房经历”采用的方法 |
五、 购房全过程 |
第四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微观建构中的问题 |
第九章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关系阐释 |
第一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因果关联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逻辑关联 |
一、 从内容上分析 |
二、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 |
第十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和展望 |
一、 一个理论诉求 |
二、 两种类型风险的关系 |
文献目录 |
一、 中文部分 |
二、 外文部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10)发展型产业政策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变迁(199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问题 |
二、 文献回顾 |
(一) 国外房地产研究的主要理论流派 |
(二) 关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变迁的具体解释路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五、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六、 实证材料的获取 |
第一章 发展主义、产业政策与产业变迁 |
一、 发展主义与经济增长 |
(一) 拉美的现代化与古典发展主义 |
(二) 东亚经济奇迹与新发展主义 |
(三) 经济发展主义的核心逻辑 |
二、 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 |
三、 发展型产业政策与产业变迁 |
(一) 发展型产业政策的定义 |
(二) 发展型产业政策的要素框架 |
第二章 发展型产业政策的萌芽与房地产业的初兴 |
一、 房地产业的早期发展(1992-1998) |
(一) 从起步到初兴 |
(二) 商品化与低度市场化 |
(三) 作为新兴产业 |
(四) 对居民生活的有限影响 |
二、 发展主义战略认知的早期建构 |
(一) “发展”作为一种理想和经济意识形态 |
(二) 市场作为一种神话的初现 |
(三) 房地产经济工具主义 |
三、 计划与行政主导下的产业政策 |
四、 增长与稳定的钟摆机制:产业幼稚的“恶果” |
五、 政企关系:体制依附下的“合作” |
六、 小结 |
第三章 从行政主导到市场机制:发展型产业政策的转型 |
一、 发展主义的战略认知的强化与调适 |
(一) 从数字增长到发展质量 |
(二) 市场的纵横与社会的回归 |
(三) 简单工具主义的超越 |
二、 市场化主导下的产业政策 |
三、 增长与稳定的钟摆机制:危机下的权宜选择 |
四、 政企关系:市场游戏中的博弈、共谋与合作 |
五、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政策转型下的房地产业(1998-2012) |
一、 产业“繁荣”的形成 |
二、 市场化水平的提升 |
三、 作为支柱或主导产业 |
四、 房地产深刻影响个人生活 |
五、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房地产业及其发展主义 |
一、 研究结论 |
二、 进一步讨论 |
(一) 中国房地产业:成也发展主义,败也发展主义 |
(二) 超越发展主义:重构产业良性发展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房地产业 1992-2012 年间主要政策文件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 胡鞍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J]. 陈森玉,赵振堂. 现代物理知识, 2021(Z1)
- [3]“数字福建”背景下互联网游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J]. 尚光一.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21(05)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7]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01)
- [8]国民经济安全视角下房地产泡沫治理研究[J]. 杨树坪. 管理观察, 2015(29)
- [9]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D]. 秦文宏. 上海大学, 2013(12)
- [10]发展型产业政策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变迁(1992-2012)[D]. 费滨海. 上海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