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提出十大基本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业鹭[1](2021)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准确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是做好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建议和政协提案发言等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基础。熟练掌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和工作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形象深入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丰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宪制规定,执政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色,以及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与智库工作的区别等五个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从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和建议、政协提案发言、政党协商、以及学术性刊物和论坛等五个方面阐述。
韩美琳[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徐文明[3](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张玉玲[4](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李姣[5](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李丹[6](2020)在《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新闻真实”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主线。在“重情绪,轻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赋予了普通人接近与使用媒体的权利,新闻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与便捷程度;但与此同时也颠覆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新闻真实理论,其内涵、实现方式、追求本质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可以说,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问题正变得复杂,需要给予新的思考与探究。本研究以后真相时代的典型新闻现象——反转新闻为例,基于内容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解读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嬗变,思考适应新闻真实嬗变的对策。本研究以2015-2019年五年时间国内权威媒体盘点的“年度反转新闻”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从首发特征、反转特征与内容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通过对2018年“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事件的个案研究,分析反转新闻在“发生——发展——反转——沉淀”不同阶段的不同传播特点。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表现为:新闻“事实”外延扩大,新闻真实是通过碎片化传播实现,认知真实成为新闻真实的追求以及真实的实现是社会诉求的反映。为此,新闻媒体机构需增强自身议程设置能力,网友需明确自身传播角色,网络媒体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通过这三方面的配合适应新闻真实的嬗变,从而有助于向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服务。
文辰西[7](2020)在《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各类型的突发事件呈现频繁爆发的态势,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话语权的上升对政府的话语权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突发事件的快速广泛传播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和谣言滋生。为把握话语权,政府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升舆论引导能力,“政务微博”成为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本研究将连续6年入选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或全国十大外宣微博的“@四川发布”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川发布”在4·20雅安芦山、8·8九寨沟、6·17宜宾长宁三次地震中所发布的550条微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语料库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四川发布”在突发事件中呈现出的话语范式、产生的原因、形成经过以及带来的影响。为今后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发展供可参考的内容,同时为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应用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在标题中弱化了官方行为、隐藏官方目的;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受到政治、社会和自身因素等语境影响,其中包括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和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和突发事件中官方立场的表达。为更好地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把握话语权,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需要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和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史文凯[8](2020)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基本特点、社会影响、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发展策略等内容。旨在总结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对苏州市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指导评选机制的改革,为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宣传工作具有工作时效性、范围局限性、内容重复性等特点;评选内容具有激励性、宣传性、政治性和正面性等特点;评选方法具有公开性和公平性、评委构成多元性、便捷性等特点。(2)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较少等是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3)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等方面。(4)评选活动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等方面。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策略选择是: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强化与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曹书铭[9](2020)在《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现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如何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理论界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有很多,对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范式,由于受到研究对象的差异、衡量指标的不同以及特定市场环境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理论界并未得到一致的研究结果。虽然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这些公司的绩效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各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会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哪些治理结构因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可以带来企业的高绩效?文章以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源进行探讨。文章以沪深A股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信息取自于企业年度报表、公司公告、公司章程、财经资讯数据库等,文中缺失的数据则使用手工查询获得,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文章按照确定的标准,最终选择了316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结构—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并在股权结构方面设置“国有股、流通股、法人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五个二级指标,在董事会及监事会治理结构方面设置“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三个二级指标;在管理层激励方面,设置“管理层激励”一个二级指标。而对于因变量企业绩效,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综合绩效得分进行表示。首先,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基本内容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归纳,然后结合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对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绩效以及这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后文提出研究假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文章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作为实证研究手段。文章研究处理数据所用到的软件主要是SPASS17.0。经过数据收集、变量选取、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在股权结构方面,国有股比例较低时,公司有很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水平。(2)在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方面,董事会规模较小、独立董事占比较高时,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加强监督,从而使得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提高。(3)在管理层激励方面,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财务绩效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激励机制方面,管理层激励是影响企业绩效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上述结论,对完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相关建议。在股权结构方面,应集分适当,保持股权相对集中;在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方面,应权责分明,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在人员任用方面,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管理层激励方面,应坚持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对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其他产业及其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朱皓[10](2020)在《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在选择资金再融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既可以通过债务方式(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又可以通过股权方式(如配股、增发股票等),但我国所有上市公司都倾向于选择后者,这种现象被称为股权再融资偏好。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产生具有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当前学术界对于影响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外部因素(如市场、政策等)的研究相对多于内部因素(如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这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研究具有一定片面性。另外,从行业看,现有研究集中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缺乏对银行业的研究,因此对于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特别是内部因素)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通过结合机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的股权偏好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论文在企业融资等基本理论回顾基础上,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形成历程、特点与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进而以2014-2018年间的银行业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以因子分析法将影响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指标标准化及提取主成分;然后通过显着性检验,得出八个符合因子,它们是: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税盾价值和市场监管;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八个因子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另外,在此基础之上,将2014-2018年的银行业上市公司依据规模和所处外部市场监管等分为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两类,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了各个财务指标对于这两类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主要实证结果如下:(1)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来讲,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税盾价值和市场监管对于其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对于其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2)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利率、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对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而总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权益市价比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总资产自然对数对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3)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而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有形资产负债率对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依据实证结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来讲,着重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并且降低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加强市场监管,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2)对于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来讲,着重提升企业的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并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对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来说,着重提升股东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降低有形资产负债率,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依照以上结论,依据银行业自身特点,文章提出了如下对策:(1)银行业层面要加快内部改革:改良自身财务指标;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尝试发行永久性债券。(2)要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加强监管力度;鼓励股东参与证券市场监督。
二、上海提出十大基本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提出十大基本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 |
1宪法的规定 |
2中共关于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2.1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的形成 |
2.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
2.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 |
2.4“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
2.5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3政治协商制度 |
4民主党派的地位、职能和特色 |
4.1民主党派的地位 |
4.2 民主党派的职能 |
4.3民主党派的特色 |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异同 |
5.1智库的定义 |
5.2智库的特点 |
5.3智库的作用 |
5.4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本质区别、共同点和借鉴 |
5.4.1本质区别 |
5.4.2共同点 |
5.4.3借鉴 |
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
1社情民意信息 |
1.1基本情况 |
1.2主要特点 |
1.2.1特色 |
1.2.2及时 |
1.2.3专业 |
1.2.4灵活 |
1.3基本结构 |
1.3.1情况反映 |
1.3.2存在问题 |
1.3.3意见建议 |
1.4写作要点 |
1.4.1选题 |
1.4.2意见建议 |
1.4.3撰写格式 |
1.5制度建设 |
1.6典型案例 |
2调研和建议 |
2.1基本情况 |
2.2主要特点 |
2.2.1有特色 |
2.2.2有情况 |
2.2.3有经验 |
2.2.4有问题 |
2.2.5有建议 |
2.2.6有深度 |
2.3基本结构 |
2.3.1前言 |
2.3.2 情况介绍 |
2.3.3经验总结 |
2.3.4存在问题 |
2.3.5意见建议 |
2.3.6结尾 |
2.4注意事项 |
2.4.1选题、选人、选时、选地 |
2.4.2调研前的学习、沟通和讨论 |
2.4.3制作调研方案和调研提纲 |
2.4.4调研中的座谈、考察和交流 |
2.4.5调研结束的讨论和总结 |
2.4.6委托调研与联合调研 |
2.4.7撰写初步调研报告 |
2.4.8征求意见和修改调研报告 |
2.4.9提炼形成建议稿 |
2.4.10上报建议和跟进落实 |
2.5专题调研的理论与方法 |
2.5.1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
2.5.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2.5.3“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相结合 |
2.5.4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 |
2.5.5多维分析视角 |
2.6制度建设 |
2.7典型案例 |
3政协提案发言 |
3.1法规制度依据 |
3.2主要特点 |
3.2.1提案应当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任务,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
3.2.2提案应当一事一案,增强可操作性,同时注意时效性和规范性 |
3.2.3体现党派特色 |
3.2.4大会提案与平时提案 |
3.3基本结构 |
3.3.1情况介绍 |
3.3.2存在问题 |
3.3.3意见建议 |
3.4提案质量要求 |
3.5政协会议发言及其质量要求 |
3.6制度建设 |
3.7典型案例 |
4政党协商 |
5学术刊物和论坛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反转新闻的定义与研究梳理 |
(二)新闻真实的定义与研究梳理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样本选择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后真相时代”的定义与特点 |
第二节 反转新闻的首发特征 |
第三节 反转新闻的反转特征 |
第四节 反转新闻的内容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传播过程分析 |
第二节 传播结果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嬗变 |
第一节 新闻“事实”外延扩大 |
一、传播者的情感与观点 |
二、炒作事件 |
第二节 碎片化传播实现新闻真实 |
一、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传播 |
二、多元主体拼凑新闻真实 |
第三节 认知真实成为新闻追求 |
第四节 真实的实现伴随社会诉求的反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新闻真实嬗变的对策 |
第一节 新闻媒体机构增强议程设置能力 |
一、关注热点议题 |
二、核实新闻真相 |
三、平衡各方观点 |
第二节 网友明确自身传播角色 |
一、理性判断的接收者 |
二、谨慎扩散的传播者 |
第三节 网络媒体平台承担相应责任 |
一、做好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
二、给予优质内容更多权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反转新闻案例实况(2015-2019年) |
表1“2015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
表2“2016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
表3“2017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
表4“2018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
表5“2019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
附录2 :内容分析编码表(2015-2019年)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7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料库分析 |
2.1 样本选取 |
2.2 制作语料库 |
2.2.1 突发事件阶段划分 |
2.2.2 突发事件各阶段报道数量 |
2.3 语料库文本词语切分 |
2.4 词频统计分析:各阶段高频词勾勒完整救援流程 |
2.5 突发事件各阶段微博信息属性: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 |
2.5.1 酝酿和爆发期以危机识别信息和管理主体类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2 处置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3 平息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和危机情绪信息为主 |
第3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文本分析 |
3.1 样本选取依据 |
3.2 宏观结构分析 |
3.2.1 宏观命题、主题和标题的概念 |
3.2.2 宏观命题的推导:突发事件持续报道的主题线索 |
3.2.3 利用标题吸引受众隐藏宣传目的 |
3.3 微观结构分析 |
3.3.1 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 |
3.3.2 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 |
3.4 话语风格 |
3.4.1 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 |
3.4.2 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 |
3.5 修辞 |
3.5.1 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 |
3.5.2 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 |
3.5.3 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 |
第4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境分析 |
4.1 政治背景因素 |
4.1.1 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
4.1.2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 |
4.2 社会背景因素 |
4.2.1 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 |
4.2.2 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 |
4.2.3 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 |
4.3 自身因素 |
4.3.1 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 |
4.3.2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官方立场的表达 |
第5章 对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建议 |
5.1 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 |
5.2 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 |
5.3 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 |
5.4 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新闻传播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
1.1.2 体育新闻评选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评选城市体育新闻与打造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关系密切 |
1.1.4 体育新闻评选内容是城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呈现 |
1.1.5 城市体育新闻评选的相关研究滞后,亟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吸引社会与市民对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关注与重视 |
1.2.2 充分发挥体育新闻传播的功能价值 |
1.2.3 丰富关于体育新闻评选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
1.2.4 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过程提供参考建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解释 |
1.4.1 体育新闻 |
1.4.2 体育新闻评选 |
1.4.3 社会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历程 |
3.1.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目的任务 |
3.1.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机构组成 |
3.1.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一般程序 |
3.1.5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主要标准 |
3.1.6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投票方式 |
3.1.7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宣传方式与公布表彰 |
3.1.8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内容整理 |
3.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基本特点 |
3.2.1 宣传工作基本特点 |
3.2.2 评选内容基本特点 |
3.2.3 评选方法基本特点 |
3.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 |
3.3.1 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 |
3.3.2 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 |
3.3.3 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
3.3.4 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 |
3.3.5 树立体育明星榜样,打造城市美好形象 |
3.3.6 传达政府体育政令,解释相关体育政策 |
3.3.7 宣传体育产业计划,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
3.3.8 普及体育知识盲区,提升大众认知水平 |
3.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 |
3.4.2 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 |
3.4.3 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主题活动较少 |
3.4.4 每年评选内容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 |
3.4.5 评选活动的社会宣传渠道相对单一 |
3.4.6 多年评选活动过程老套,缺乏创新举措 |
3.5 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
3.5.1 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 |
3.5.2 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 |
3.5.3 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 |
3.5.4 评选标准与所选体育新闻质量 |
3.5.5 社会大众的参与状况与反馈 |
3.5.6 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
3.5.7 评选活动的整体流程实际完成情况 |
3.5.8 活动负责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
3.6 推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
3.6.1 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 |
3.6.2 强化与各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 |
3.6.3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 |
3.6.4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3.6.5 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 |
3.6.6 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 |
3.6.7 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 |
3.6.8 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 |
3.6.9 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
3.6.10 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件 |
附件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基本内容汇总表 |
附件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问卷 |
附件3 专家访谈提纲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9)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及结构安排 |
1.2.1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2.2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3.3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1.1 股权属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1.2 股权集中与分散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 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1 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2 独立董事人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3 监事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3 管理层激励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公司治理 |
3.1.2 公司治理结构 |
3.1.3 企业绩效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
3.2.1 两权分离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东方管理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变量选择 |
4.2.1 自变量选择 |
4.2.2 因变量选择 |
4.2.3 控制变量选择 |
4.3 研究假设 |
4.3.1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4.3.2 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研究假设 |
4.3.3 管理层激励和企业绩效的研究假设 |
4.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4.1 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 |
4.4.2 回归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
5.1.1 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5.1.2 财务绩效综合值的确定 |
5.2 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分析 |
5.2.1 变量描述性统计概览 |
5.2.2 各变量描述性分析及样本分布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回归模型构建 |
5.4.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分析 |
6.2 对策建议 |
6.2.1 集分适当,调整股权结构,保持股权相对集中 |
6.2.2 德才兼备,双重标准选拔相关人员 |
6.2.3 道德践行,修己安人,增强独立性 |
6.2.4 重在激励,多元化激励高级管理人员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定性分析法 |
1.5.3 定量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优序融资理论 |
2.1.4 融资偏好理论 |
2.2 不同融资方式特征及股权再融资方式界定 |
2.2.1 不同融资方式简介 |
2.2.2 股权再融资特征 |
2.2.3 股权再融资偏好界定 |
2.3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形成历程 |
2.4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表现 |
2.5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不良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外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1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 |
3.2 内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1 营运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2 盈利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3 偿债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4 成长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5 股权集中度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6 企业规模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7 税盾价值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 外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1 政策环境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2 市场监管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4.2 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样本数据选择 |
4.2.3 指标描述 |
4.2.4 因子分析 |
4.2.5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3 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变量的选择 |
4.3.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变量的选择 |
4.4.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论 |
4.5.1 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5.2 对于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5.3 对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降低中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对策建议 |
5.2.1 银行业层面要加快内部改革 |
5.2.2 国家层面要完善证券市场监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本文研究指标数据 |
2.专家打分相关表格 |
3.专家主要参考政策一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上海提出十大基本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J]. 郑业鹭. 中国发展, 2021(06)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6]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D]. 李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D]. 文辰西.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D]. 史文凯. 苏州大学, 2020(03)
- [9]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 曹书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10]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D]. 朱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