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全球最畅销电子图书(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怡[1](2021)在《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基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以亚马逊、Lulu等为代表的自出版机构日益壮大,生产出售的自出版图书产品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出版市场的新星。亚马逊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自出版公司,其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五部分进行刨析。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内容、特点和不足,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自出版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兴起环境、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概括、细分其发展模式;最后分析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对出版市场各个主体的影响,并总结其对出版企业的启示。研究发现,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具有内容资源丰富、版权保护技术先进、自出版平台服务全面细致、营销渠道广、营销手段多样、阅读设备功能齐全等优势。旗下自出版图书产品品牌效应强大,图书销量居全球自出版图书之首,促进了图书市场的结构调整,推动了整个出版市场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重构了出版商与作者的利益划分;引领了平台、设备行业的技术与服务建设;培养了新一代读者阅读习惯……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优缺点给出版企业带来了很多启示,包括把握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精准定位企业战略目标及重视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本文欲从此三方面指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的研究意在丰富自出版领域的研究内容,为关注自出版领域的业界人士提供帮助,对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趋势。通过五部分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自出版产业正在进入兴盛期,虽然在内容质量控制和市场评价机制方面还有不足,但在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融合的市场趋势下,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Ivan Sarafanov[2](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潘颖[3](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向晴[4](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提出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胡曦玮[5](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李欣[6](2018)在《我国英语图书阅读APP研究 ——基于爱洋葱阅读、扇贝读书、Kindle阅读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我国国民图书阅读量逐年增长。数字阅读发展迅速,早已超过纸质阅读。数字英语图书阅读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英语教育市场广阔,英语图书阅读市场空缺度大。目前,国内图书阅读APP书城以中文图书为主,英语学习APP中以听力、口语等为主。英语图书阅读APP市场占有率不高,从出版领域对本主题的研究也不多。但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发起英语图书在线阅读热潮,引领英语图书阅读新风尚。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全民阅读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图书阅读APP产品和研究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目前与本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从运营主体以及图书类型两方面对英语图书阅读APP进行了分类,总结整理出目前我国英语图书阅读APP发展概况,指出其市场情况、产品规模以及读者用户特征,接着以爱洋葱阅读、扇贝读书、Kindle阅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其产品以及营销推广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力图为我国英语图书阅读APP进一步研究、产品制作及营销推广提供参照。相比于综合性中英文图书阅读APP,全英文英语图书阅读APP书城图书数量和种类不多;畅销书以社科文艺类为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较少,且图书价格不高,读者用户付费额度有待开发;产品内容质量基本合格,作品有一定的学术、文化或使用价值,基本提供作品版权来源;产品设计上,APP功能设计比较全面,界面编排各有特色。产品在营销推广上,不对APP进行定价,主要是对书城图书定价,图书采用多种定价方式,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产品营销推广,采用广告、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促销。经过现状以及案例对比分析,本文发现英语图书阅读APP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书城图书内容资源趋同,独家英语图书资源有待开发;产品编辑校对质量不高;产品界面设计存在一些问题,用户体验有待提升;英语图书分级不科学,与读者阅读能力脱离等问题。在营销推广方面,存在市场推广不到位,商业模式单一,收益不高等问题。针对英语图书阅读AP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两方面提出建议。产品质量上,着力发展优势产品,建立特色英语图书资源库;发扬工匠精神,提高编校以及设计水平;编辑制作个性化的英语分级阅读图书,为读者提供合适的图书。营销推广上,做好市场细分,进行精准营销;确定多元化商业模式;坚持“3C”原则,提升营销的“信服力、协作力、创造力”;并做好客户关系管理。
朱宇[7](2018)在《电子书读者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数字时代,读者行为在数字化内容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改变。电子书作为数字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自身的媒介优势,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读者。全球电子书市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也已经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拥有着良好的前景。本研究以电子书读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电子书的发展历程、读者阅读行为的演变过程、电子书读者的阅读和消费习惯以及影响电子书读者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电子书和读者行为发展与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当前电子书读者的阅读和消费习惯进行调研分析,并建立电子书读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对影响电子书读者行为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对电子书读者的阅读行为(包括阅读设备偏好、阅读渠道选择及原因、阅读题材类型、阅读时长及数量)和消费行为(包括付费电子书题材类型、价格接受区间、消费方式和忠诚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读者基于不同阅读目的下(工作、学习、科研和休闲、娱乐、消遣)的行为差异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如下:阅读设备偏好方面,整体来说,手机是电子书读者最常用的阅读设备。基于不同阅读目的下,读者的阅读设备偏好存在差异。当读者基于工作、学习、科研的目的阅读电子书时,最常用的阅读设备是电脑,其次为手机;当读者基于休闲、娱乐、消遣的目的阅读电子书时,最常用的阅读设备为手机,其次为电子书阅读器。阅读渠道选择及原因方面,电子书读者的阅读渠道主要有五类,电子书阅读网站、电子书销售平台、电子书阅读APP、数字图书馆以及其他渠道下载。除主要满足学术、专业电子书的数字图书馆整体占比稍低之外,其余四类渠道所占比例基本持平。电子书读者选择阅读渠道的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免费的电子书资源”和“电子书的种类和数量很多”。阅读题材类型方面,文学类电子书占比最大,其次为人文社科类。休闲题材是当前电子书阅读的主流,且不同的样本特征下,阅读题材类型存在一些差异。阅读时长及数量方面,多数样本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不超过一小时,平均每月的阅读数量不超过3本。不同阅读目的下,电子书读者除了在阅读设备偏好上存在差异之外,在阅读环境、阅读频次上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电子书读者的消费行为方面,付费电子书题材类型与阅读类型相似,占比最高的是文学类,其次为人文社科类;半数以上调研样本对单本电子书的价格接受区间在5元以下;相比较充值会员服务,多数电子书读者更倾向于单本购买的消费方式;电子书读者具有一定的消费平台忠诚度。此外,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得出,感知有用性对电子书读者的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有显着的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享乐性、感知成本以及需求满足对电子书读者的使用态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电子书读者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一方面为电子书出版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出版领域的读者行为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贺美琪[8](2017)在《大众电子书出版现状及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资源不仅改变了大众的阅读环境,也改变了图书馆发展至今的运行模式。由于大众出版商与公共图书馆的利益诉求不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大众出版商对于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有更多的担忧,出版商更担心有关电子书数字版权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电子书服务的开展对于电子书销售的影响等。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采购和服务都受到了许多限制,影响了电子书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壮大。本文对大众电子书出版商和公共图书馆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采用网络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国内外大众电子书出版商的出版主体、销售模式、出版受众、出版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国内外大众电子书出版商正在积极向数字出版转型。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子书出版业具有的法律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产业链多元化协调运转等特点,针对国外大众电子书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予以重视和学习。在了解电子书产业链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分析大众电子书出版对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影响,提出公共图书馆适应电子书产业发展和数字阅读转型挑战的策略,以期为图书馆和出版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及促进电子书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吴钊[9](2017)在《图书馆电子书采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其中又以电子书的采购最为突出,图书馆的电子书采购有别于传统的纸质书采购,更不同于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其他电子资源的采购。本文基于系统论、经济学理论和生态论等多学科视角,首先运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查法对涉及出版社、经销商和图书馆三方主体的电子书产业链进行分析,阐述他们电子书运行情况以及各自对待电子书的态度;其次介绍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模式,总结目前主要的采购模式:单馆采购与联合采购、单本订购与打包采购、永久获取与订阅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兴采购模式,介绍它们各自的发展概括、特点以及案例;再次对馆配市场电子书价格进行分析,概述电子书的定价问题以及不同模式下的电子书价格;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提出构建科学的图书馆电子书采购策略。旨在为我国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提供参考,促进数字出版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李立威[10](2017)在《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移动手持设备的普及,电子阅读日益被人们接受。这一阅读习惯的改变给图书馆的资源供应商带来了巨大挑战。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电子图书馆配业务的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长,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国90%以上图书馆的行业领跑者。然而,传统的纸质馆配企业纷纷涉足电子图书馆配市场,打破原有行业格局,超星数字图书的发展受到巨大威胁。因此,如何在外部机遇和威胁并存的情况下,进行企业战略选择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超星数字图书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超星数字图书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继而进行企业战略方案设计与实施。首先,基于国内外电子图书馆配行业发展研究和战略管理研究成果,在服务业理论的基础上,概括电子图书馆配行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文章奠定理论根基;其次,基于PEST和五力模型对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基于价值链分析和职能分析对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基于SWOT矩阵进行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战略方案设计与选择,确定公司总体战略目标,根据战略目标划分出3个战略阶段和各阶段战略方案;并从后向一体化、从后向一体化、差异化创新及国内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为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提供了可行策略;最后,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绩效考核评价等角度对战略实施进行详细的叙述。
二、2000年全球最畅销电子图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全球最畅销电子图书(论文提纲范文)
(1)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自出版的相关概念 |
1.5.1 自出版 |
1.5.2 自出版平台 |
1.5.3 自出版图书产品 |
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概述 |
2.1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环境分析 |
2.1.1 政策法规的支持 |
2.1.2 市场需求的上涨 |
2.1.3 技术发展的推动 |
2.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萌芽期: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
2.2.2 发展期:设备、平台建设与营销服务的不断提升 |
2.2.3 成熟期:全球第一自出版品牌的打造与维持 |
2.2.4 发展现状:全球首席自出版平台 |
2.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独家版权代理 |
2.3.2 价格差距明显 |
2.3.3 垃圾内容屡禁不止 |
2.3.4 整体销量可观而单个品种销量较小 |
2.3.5 纸质书销量通常低于电子书 |
2.3.6 利益驱动下的短篇化现象明显 |
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模式及优势 |
3.1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内容资源模式及优势 |
3.1.1 亚马逊图书产品内容资源丰富 |
3.1.2 独创的电子书格式提高版权保护 |
3.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生产模式及优势 |
3.2.1 电子书自出版生产流程 |
3.2.2 纸质书自出版生产流程 |
3.2.3 自出版内容成果发表快 |
3.2.4 自出版生产平台服务全面 |
3.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营销模式及优势 |
3.3.1 全球最大电子零售商城销售 |
3.3.2 独家营销服务提供 |
3.3.3 多渠道全方位推广 |
3.4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阅读模式及优势 |
3.4.1 创新技术,更新速度快 |
3.4.2 提升功能,品牌效应显着 |
4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对出版市场的影响 |
4.1 对市场卖方的影响 |
4.1.1 内容提供方:重构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划分 |
4.1.2 平台建设方:促进书店、网站的并购重组 |
4.1.3 硬件制造方:推动电子阅读设备的技术创新 |
4.2 对市场买方的影响 |
4.2.1 读者:参与性、话语权得到较大提升 |
4.2.2 IP开发者:自出版图书选题成为新宠 |
4.3 对图书产品的影响 |
4.3.1 内容:自出版图书产品助力“长尾市场” |
4.3.2 销量:自出版图书产品市场占比逐年上涨 |
4.3.3 品牌声誉:自出版图书产品声誉毁誉参半 |
5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的启示 |
5.1 思想上:提高思想觉悟与服务意识 |
5.1.1 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服务 |
5.1.2 重视用户价值观的引导 |
5.2 战略上: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
5.2.1 杜绝形式化的媒体融合出版 |
5.2.2 加强出版、营销方面的合作 |
5.3 产品上:内容与传播要齐头并进 |
5.3.1 提高内容资源质量 |
5.3.2 加大内容传播力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方法介绍 |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
3.3.3 政策修订情况 |
3.3.4 政策条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
4.1 共生理论 |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4.2.1 需求理论 |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
4.3 政策构建思路 |
4.3.1 政策构建流程 |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
4.3.5 政策构建原则 |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
4.4.1 政策目标确立 |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预调查 |
5.3.1 样本描述 |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
5.5.1 样本属性分析 |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
6.1 政策方案抉择 |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
6.4.1 政策的功能 |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我国英语图书阅读APP研究 ——基于爱洋葱阅读、扇贝读书、Kindle阅读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6 创新点 |
2 英语图书阅读APP发展概况 |
2.1 英语图书阅读APP分类 |
2.1.1 按运营主体分 |
2.1.2 按图书类型分 |
2.2 英语图书阅读APP现状分析 |
2.2.1 市场情况 |
2.2.2 产品规模 |
2.2.3 读者用户特征 |
3 案例研究:爱洋葱阅读、扇贝读书和Kindle阅读产品情况 |
3.1 产品基本信息 |
3.1.1 案例选取缘由 |
3.1.2 爱洋葱阅读简介 |
3.1.3 扇贝读书简介 |
3.1.4 Kindle阅读简介 |
3.2 产品质量分析 |
3.2.1 作品数量与分类 |
3.2.2 畅销图书特征 |
3.2.3 产品内容质量 |
3.2.4 产品设计质量 |
3.3 产品营销推广情况 |
3.3.1 定价情况 |
3.3.2 营销推广渠道 |
3.3.3 促销情况 |
4 英语图书阅读APP发展问题 |
4.1 英语图书阅读APP产品质量问题 |
4.1.1 内容资源趋同,独家资源有待增加 |
4.1.2 产品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
4.1.3 产品界面设计有待优化 |
4.1.4 图书分级不科学,与读者阅读能力不符 |
4.2 英语图书阅读APP营销推广问题 |
4.2.1 市场推广不到位 |
4.2.2 商业模式单一 |
5 英语图书阅读APP发展对策 |
5.1 提升英语图书阅读APP产品质量 |
5.1.1 着力发展优势产品,建立特色英语图书资源库 |
5.1.2 发扬工匠精神,提高编校、界面设计水平 |
5.1.3 以读者为中心,编辑制作个性化的英语分级阅读图书 |
5.2 加大英语图书阅读APP营销推广力度 |
5.2.1 确定细分市场及多元商业模式 |
5.2.2 以用户为中心,提升营销信服力、协作力与创造力 |
5.2.3 注意客户关系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电子书读者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2.1 电子书 |
1.2.2 电子书读者行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4.1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 |
1.4.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调查法 |
2 电子书和读者阅读行为的发展与演变 |
2.1 电子书的发展历程 |
2.1.1 诞生:世界上第一本电子书和第一个数字图书馆 |
2.1.2 发展:出版商迅速介入,电子书阅读器飞速发展 |
2.1.3 成熟:数字出版逐渐成熟,电子书市场初具规模 |
2.2 读者阅读行为的演变 |
2.2.1 读者数字阅读接触率的变化趋势 |
2.2.2 电子书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影响 |
3 电子书读者行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问卷设计 |
3.1.1 题项设计 |
3.1.2 预调查与问卷改进 |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 样本特征与代表性分析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电子书读者的阅读行为 |
3.4.2 电子书读者的消费行为 |
4 电子书读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
4.1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1.1 感知有用性(PU)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ATU)的影响 |
4.1.2 感知易用性(PEOU)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ATU)的影响 |
4.1.3 感知易用性(PEOU)对感知有用性(PU)的影响 |
4.1.4 感知享乐性(PE)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ATU)的影响 |
4.1.5 感知成本(PC)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ATU)的影响 |
4.1.6 需求满足(UG)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ATU)的影响 |
4.1.7 感知有用性(PU)对电子书读者行为意向(BI)的影响 |
4.1.8 使用态度(ATU)对电子书读者的行为意向(BI)的影响 |
4.2 问卷设计 |
4.2.1 量表设计 |
4.2.2 预调查与问卷改进 |
4.3 问卷发放、回收与样本描述 |
4.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4.3.3 样本分布 |
4.4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1 问卷信度检验 |
4.4.2 问卷效度检验 |
4.5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
4.5.1 模型检验 |
4.5.2 路径检验 |
4.6 结果讨论及启示:影响电子书读者阅读和消费行为的因素 |
4.6.1 感知有用性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4.6.2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4.6.3 感知享乐性对电子书读者使用态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4.6.4 感知成本对电子书读者的使用态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4.6.5 需求满足对电子书读者的使用态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调研样本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
5.2.2 拟合模型的创新性仍可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大众电子书出版现状及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电子书 |
1.3.2 电子借阅 |
1.3.3 大众出版 |
1.3.4 大众电子书出版商 |
1.3.5 公共图书馆 |
1.3.6 集成商 |
1.4 研究现状 |
1.4.1 境外综述 |
1.4.2 国内综述 |
1.4.3 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大众电子书出版现状 |
2.1 国外大众电子书出版发展现状 |
2.1.1 出版主体 |
2.1.2 销售模式 |
2.1.3 出版政策 |
2.1.4 受众市场 |
2.2 国内大众电子书出版发展现状 |
2.2.1 出版主体 |
2.2.2 销售模式 |
2.2.3 出版政策 |
2.2.4 受众市场 |
2.2.5 国内大众出版商对电子书出版的态度调查 |
第三章 大众电子书出版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
3.1 对馆藏发展政策的影响 |
3.2 对资源选择的影响 |
3.2.1 电子书内容的选择 |
3.2.2 电子书的访问路径和格式的选择 |
3.2.3 电子书功能性和可靠性的选择 |
3.2.4 电子书出版商或供应商的选择 |
3.3 对资源采购的影响 |
3.3.1 对采购经费的影响 |
3.3.2 对采购模式的影响 |
3.4 对资源组织的影响 |
3.5 对资源评价的影响 |
第四章 大众电子书出版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
4.1 对图书借阅方式的影响 |
4.2 对阅读推广的影响 |
4.3 对用户培训的影响 |
4.4 对参考咨询服务的影响 |
第五章 公共图书馆适应大众电子书出版的策略 |
5.1 协商制定合理的许可使用协议,扩大资源的使用范围 |
5.2 实施科学的数字馆藏政策,建立完善的电子书资源馆藏体系 |
5.3 积极推进电子书阅读推广活动,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
5.4 做好电子书组织管理,提高电子书书目的显示度 |
5.5 积极参与立法,发表行业声明引导职业发展 |
5.6 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寻求电子书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对我国出版社电子书出版和态度的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图书馆电子书采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评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图书馆电子书采购相关的理论基础 |
1.1 系统论 |
1.2 经济学理论 |
1.2.1 博弈论 |
1.2.2 成本效益分析 |
1.3 生态论 |
第二章 馆社商视角下的电子书产业链分析 |
2.1 内容提供商 |
2.1.1 传统出版商 |
2.1.2 自出版 |
2.2 经销商 |
2.3 图书馆 |
第三章 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模式 |
3.1 单馆采购模式与联合采购模式 |
3.2 单本订购模式与打包采购模式 |
3.3 永久获取模式与订阅模式 |
3.4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兴采购模式 |
3.4.1 读者驱动采购模式 |
3.4.2 按次付费模式和按页付费模式 |
3.4.3 循证采购模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图书馆的电子书定价问题分析 |
4.1 电子书定价问题概述 |
4.1.1 出版商与经销商定价权之争 |
4.1.2 出版商与图书馆定价权之争 |
4.2 不同采购模式下的电子书价格 |
第五章 图书馆在电子书采购中的策略 |
5.1 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确保整个电子书产业良好发展 |
5.2 加强与出版社、经销商的合作,构建馆配电子书产业链新生态 |
5.3 立足于本馆,从用户需求出发,综合提高电子书采购业务能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1 数字图书馆相关理论 |
2.1.2 数据库相关理论 |
2.1.3 数字出版业相关理论 |
2.1.4 电子图书相关理论 |
2.2 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服务业范围 |
2.2.2 服务业分类 |
2.2.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2.3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及过程 |
2.3.2 企业竞争战略的内涵和分类 |
2.3.3 五力模型分析法 |
2.3.4 SWOT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我国电子图书馆配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竞争强度分析——五力模型 |
3.2.3 行业战略群组分析 |
3.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概况 |
4.2 产品结构分析 |
4.2.1 电子图书 |
4.2.2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 |
4.2.3 超星学术视频 |
4.2.4 百链云图书馆 |
4.2.5 移动图书馆 |
4.2.6 超星学习终端 |
4.3 核心业务分析 |
4.3.1 核心环节 |
4.3.2 辅助环节 |
4.4 管理现状分析 |
4.4.1 组织结构分析 |
4.4.2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
4.4.3 营销现状分析 |
4.4.4 财务状况分析 |
4.4.5 人力资源及绩效考核分析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战略方案设计 |
5.1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5.1.1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机会与威胁分析 |
5.1.2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优势与劣势分析 |
5.1.3 SWOT战略匹配 |
5.2 确定公司发展战略方针及目标 |
5.2.1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战略制定方针与战略周期确定 |
5.2.2 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战略目标 |
5.3 确定战略阶段和战略重点 |
5.4 确定战略模式 |
5.4.1 大众市场——总成本领先战略 |
5.4.2 学术市场——差异化战略 |
5.4.3 国际市场——集中化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
6.1 战略实施策略 |
6.1.1 后向一体化策略 |
6.1.2 差异化创新战略 |
6.1.3 国内市场开发战略 |
6.1.4 服务产品调整策略 |
6.1.5 多元化策略 |
6.1.6 国际化经营策略 |
6.1.7 组织结构调整策略 |
6.2 保障措施 |
6.2.1 人力资源保障 |
6.2.2 财务能力保障 |
6.2.3 公司文化保障 |
6.2.4 绩效管理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2000年全球最畅销电子图书(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D]. 孙佳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4)
- [2]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3]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5]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我国英语图书阅读APP研究 ——基于爱洋葱阅读、扇贝读书、Kindle阅读的对比分析[D]. 李欣. 南京大学, 2018(01)
- [7]电子书读者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朱宇. 南京大学, 2018(01)
- [8]大众电子书出版现状及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研究[D]. 贺美琪.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9]图书馆电子书采购问题研究[D]. 吴钊.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10]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立威. 燕山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