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马多与吗啡PCIA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源[1](2021)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延迟出院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THA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揭示患者因素和围手术期因素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优化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方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单侧THA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ASA分级、诊断、术前活动能力、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麻醉方式、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术中失血量、术中是否输血、术后镇痛方法、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下床时间。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的THA患者定为延迟出院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THA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56例THA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天,延迟出院组420例(55.6%),正常出院组336例(44.4%);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χ2=51.774)、性别(χ2=15.736)、BMI(χ2=7.145)、婚姻(χ2=6.730)、吸烟(χ2=4.077)、饮酒(χ2=6.504)、ASA分级(χ2=25.487)、合并症数量(χ2=23.863)、术前活动能力(χ2=29.868)、术前住院时间(χ2=19.212)、骨折(χ2=46.427)、手术时长(χ2=6.144)、术中失血量(χ2=10.008)、输血(χ2=6.893)、术后口服曲马多(χ2=4.713)、Clavien-Dindo分级(χ2=67.646)和术后下床时间(χ2=33.444)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65岁~79岁vs<65岁,OR=1.561;>79岁vs<65岁,OR=2.787)、骨折(OR=1.710)、术前住院时间>3天(4天~6天vs<4天,OR=2.024;>6天vs<4天,OR=3.821)、术中失血量>100 m L(OR=1.773)、Clavien-Dindo分级>1级(2级vs<1级,OR=2.437;>2级vs 1级,OR=7.157)和术后下床时间>1 d(OR=1.683)是THA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1.THA术后延迟出院的不可控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和骨折;THA术后延迟出院的可控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Clavien-Dindo分级和术后下床时间。2.围手术期早期优化可控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加强血液保护、促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与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以有效缩短THA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钱珊珊[2](2021)在《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Hydro Morphone,HM)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IA组(仅采用PCIA)、HM组(氢吗啡酮硬膜外腔单次注射+PCIA)、吗啡(Morphine,MI)组(吗啡硬膜外腔单次注射+PCIA),每组各20例。考察不同方案对术后各时间点4 h(T1)、12 h(T2)、24 h(T3)、48 h(T4)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 O2)。镇痛镇静效果:在T1~T4各时间点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Resting state visual analogue scale,R-VAS)、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Moving state visual analogue scale,M-VAS)及镇静效果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amsay)。记录术后48 h内各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后3天的满意度评分。评估三种镇痛方案对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结果:HM组与MI组术后T1~T4各时间点的MAP、HR均低于PCIA组(P<0.05)。HM组与MI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压过低、心动过缓的情况。三组患者T1~T4各时间点均无低氧血症发生。HM组和MI组术后T1~T4各时间点的R-VAS和M-VAS评分均显着低于PCIA组(P<0.05)。HM组在T1时间点的R-VAS、M-VAS与MI组比较有显着降低(P<0.05)。三组患者的镇静深度在T1~T4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低于4分。HM和MI组的Ramsay评分明显较PCIA组高(P<0.05)。HM组和MI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P>0.05)。MI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显着高于PCIA、HM组(P<0.05)。PCIA、H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CRBD发生率明显高于HM、MI两组(P<0.05)。HM和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术后PCIA的按压次数明显多于HM与MI组(P<0.05)。HM和MI组的满意度显着高于PCIA组(P<0.05)。HM组满意度明显高于MI组(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方面,PCIA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长(P<0.05)。HM组与MI组比较,HM组时间较MI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HM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中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麻醉联盟[3](2021)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提出加速术后康复(ERAS)是围手术期医学临床实践及路径管理的重要进展。术后早期下地活动与早期摄食摄饮是其重要的转归目标,该目标的前提需要确保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以及有效的镇痛管理。老年患者由于增龄及疾病相关的脆弱肠道功能以及阿片类药物镇痛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单纯依赖阿片类药物控制术中疼痛及术后疼痛应激会显着影响术后ERAS进程。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实施以下措施:(1)局部麻醉(局麻)药物为主的椎管内、外周神经阻滞以及伤口浸润镇痛,以控制切口痛;(2)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围手术期炎症相关的炎性痛;(3)阿片类药物控制围手术期疼痛应激,特别是使用kappa受体激动剂控制内脏手术相关的内脏痛,以达到围手术期有效控制疼痛应激的前提下,达到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最小化;而预防性多模式镇痛更有益于该目标的实现。《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正是基于这样的临床理念和老年患者特点而制定的。
刘泉[4](2020)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与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过程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后路腰方肌阻滞与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优化的围术期平衡镇痛方法。方法:本试验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0例。术毕,Ⅰ组: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PCIA;Ⅱ组:双侧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PCIA;Ⅲ组:单纯静脉PCIA。PCIA药物配方及参数:舒芬太尼1.0μg/ml,背景输注2ml/h,PCA剂量为3ml/次,锁定时间设置为15min。主要观察指标:评估并记录三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6h、12h、24h的手术切口VAS疼痛评分情况、宫缩痛VAS评分情况。其他观察指标包括:三组患者血清中术前及术后6h、12h、24h的总皮质醇的浓度;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嗜睡、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1、三组术后6h、12h、24h手术切口疼痛及宫缩痛VAS评分比较:Ⅰ组的切口疼痛及宫缩痛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切口疼痛及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三组T0(手术日术前)、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血清总皮质醇浓度比较:三组产妇术后的血清总皮质醇浓度各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与Ⅱ、Ⅲ组相比较,Ⅰ组产妇的皮质醇浓度上升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产妇术后24小时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用量比较:Ⅰ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Ⅱ组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24小时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比较:与Ⅲ组相比,Ⅰ组有更低的不良反发生率及更高的镇痛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中镇痛良好率高于Ⅲ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1、与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相比,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不仅可减轻切口及宫缩痛,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更能抑制皮质醇激素的分泌,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促进产妇早期康复。2、与单纯PCIA组比较,联合镇痛组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及宫缩疼痛VAS评分均更低,不良反应少,产妇满意度更高。
韩永彬[5](2020)在《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为40-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安慰剂对照组(C组,n=40)和帕瑞昔布钠试验组(P组,n=40)。P组患者前锯肌平面阻滞前10min、术后24 h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2ml(浓度20mg/ml,生理盐水稀释),C组患者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2ml静推。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后行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根据手术情况行单肺通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泵注维持麻醉,肌松药罗库溴铵按需追加。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等调整麻醉深度。术中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皮肤缝合结束时停止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分别于前锯肌平面阻滞前10min(T0),麻醉诱导时(T1),气管插管时(T2),开始切皮时(T3),开始缝皮时(T4),气管拔管时(T5)6个时间点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h(Ta)、手术结束后12h(Tb),手术结束后24h(Tc),手术结束后48h(Td)4个时间点评价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结束后24小时(Tc)、手术结束后48小时(Td)2个时间点PCIA按压次数,在术后48h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满意度评估。分别于前锯肌平面阻滞前10min(T0),手术结束后6h(Ta),手术结束后12h(Tb),手术结束后24h(Tc),手术结束后48h(Td)5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3-5 ml,ELISA检测应激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及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研究结果:(1)在术前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手术时间、输液量、术中失血量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T0、T1、T2、T3、T4、T5六个时间点中,两组患者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Td时间点,两组患者静息、咳嗽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a、Tb、Tc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P组患者静息、咳嗽VAS均降低(P<0.05)。在Tc、Td两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P组患者的PCIA按压次数均降低(P<0.05)。(4)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a、Tb、Tc、Td四个时间点的NE、E、Cor、PGE2的血浆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在Ta、Tb、Tc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P组患者的NE、E、Cor、PGE2的血浆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5)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a、Tb、Tc、Td四个时间点的IL-6、TNF-α的血浆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在Ta、Tb、Tc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P组患者的IL-6、TNF-α的血浆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可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2)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可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应激因子(NE、E、Cor、PGE2);(3)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可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IL-6、TNF-α)。
刘燕[6](2020)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患者术后PCIA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妇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占比越来越大,外科医生和手术患者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的要求越来越高。围术期镇痛目标是在达到最佳镇痛效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阿片类药物是围术期常用的镇痛药物,镇痛效果强大,但其不良反应也多。围术期镇痛如何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多模式镇痛应运而生。多模式镇痛即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镇痛药物及方法,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来自切口痛、内脏痛、炎性疼痛等,因此术后镇痛时可以针对不同的疼痛机制采取多模式镇痛策略。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针对切口痛的镇痛方法有很多,其中腹横平面阻滞操作简单,应用最为广泛。κ受体则主要针对内脏痛。布托啡诺为κ受体激动-拮抗剂,对内脏痛效果确切。但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时布托啡诺的确切剂量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联合腹横平面阻滞时。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时在联合腹横平面阻滞的基础上,.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寻找布托啡诺最合适剂量,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的患者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每组30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配置,TB1组:布托啡诺0.125mg/kg+托烷司琼5mg=100ml,TB2组:布托啡诺0.15mg/kg+托烷司琼5mg=100ml,TB3组:布托啡诺0.175mg/kg+托烷司琼5mg=100ml,TS组: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5mg=100ml。在手术结束前30minTB1组、TB2组、TB3组均静脉推注布托啡诺1mg作为初始量,TS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5μg作为初始量。各组在手术结束即刻均用0.25%罗哌卡因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平面阻滞。记录患者术后1h、6h、12h、24h、48h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各组追加镇痛药例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各组发生瘙痒、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1.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在术后1h、6h、12h、24h、48h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患者在术后1h、6h、12h、24h、48h的Ramsay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1组在术后1h、6h、12h、24h、48h五个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比TB2组、TB3组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1组在术后1h、12h、24h、48h的Ramsay评分均比TS组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1组、TB2组、TB3组均有1例患者追加了镇痛药,TS组没有患者追加镇痛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S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TB2组、TB3组、TS组头痛头晕发生率较高。四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1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三组。结论1.在联合腹横平面阻滞的基础上,对于接受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的患者,0.125mg/kg的布托啡诺用于PCIA镇痛效果好,镇静适度,不良反应少。2.与传统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相比,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李勋[7](2020)在《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PCIA,年龄6287岁,身高150175cm,体重5078kg,男女不限,ASAⅡⅢ级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分别应用A组(N=41)0.5μg/kg;B组(N=44)0.75μg/kg;C组(N=45)1.0μg/kg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1.5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具体方法为0.9%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背景输注速度为2mL/h,锁定时间15min,自控剂量0.5mL/次,至术后48h。记录术前(T0)、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的呼吸循环指标,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镇痛程度(NRS评分)、镇静程度(改良的OAA/S评分)、T3、T4髋关节评分(Harris),记录患者术后48h内PCIA按压的总次数、曲马多使用次数以及副作用(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舒芬太尼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HR、MAP、RR和SpO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NRS评分显着低于A、B两组(P<0.05),改良的OAA/S评分显着高于A、B两组(P<0.05);A组PCIA次数和曲马多使用均高于其他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高于A、B两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髋关节术后采用静脉镇痛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以右美托咪定1.5μg/kg联合舒芬太尼0.75μg/kg的PCIA方案效果更加,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有效,镇痛效果确切,镇静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马月影[8](2020)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PCIA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术后疼痛会导致过度应激,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伤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围术期不良事件,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肠梗阻、尿潴留、血栓栓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等无不与此相关。理想的术后镇痛方式是多模式镇痛,即联合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镇痛药物或者镇痛技术来进行镇痛。术后镇痛药物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传统的镇痛药物舒芬太尼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然而其不良反应较多,部分病人难以耐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器官保护、镇静、抗焦虑、减少患者术后谵妄和躁动的作用,近年来其用于围术期镇痛的报道也较多。布托啡诺是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适用于内脏痛,同时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相较于纯阿片受体激动剂,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成瘾性低,毒性小。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广泛的临床作用使其在老年患者的多模式镇痛中有极大的优势,临床上相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剂量。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方法本研究方案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术后均行PCIA。S组: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啶(2μg/kg)+托烷司琼(0.2mg/kg)B1组:布托啡诺(0.1mg/kg)+右美托咪啶(2μg/kg)+托烷司琼(0.2mg/kg)B2组:布托啡诺(0.15mg/kg)+右美托咪啶(2μg/kg)+托烷司琼(0.2mg/kg)B3组:布托啡诺(0.2mg/kg)+右美托咪啶(2μg/kg)+托烷司琼(0.2mg/kg)。记录四组患者入室时(T1)、术后清醒即刻(T2)、术后4h(T3)8h(T4)、12h(T5)、24h(T6)、48h(T7)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3~T7时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和T1、T2、T4、T6、术后3d(T8)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的评分;记录四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天数和术后PCA泵按压总次数、有效次数、疼痛救援情况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2.1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变化比较四组患者HR整体分析,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交互效应显着(F=41.978,P<0.001)。组间比较,与S组相比,B1组HR在T4~T7时升高;与B2组比较,B1组HR在T4~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1相比,S、B2、B3组HR在T2~T5时均下降,B2、B3组HR在T6、T7时继续下降,B1组HR在T6~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变化比较四组患者MAP整体分析,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交互效应显着(F=53.396,P<0.001)。组间比较,与S组相比,B1组MAP在T7时升高;与B2组比较,B1组MAP在T5、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1相比,四组患者MAP在T2时均升高,B1组MAP在T3~T7时继续上升,B3组MAP在T5~T7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比较3.1四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四组患者VAS评分整体分析,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交互效应不显着(F=1.047,P=0.405>0.05)。组间比较:与S组比较,B1组患者VAS评分在T3~T7时升高,B2组患者VAS评分在T4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2组比较,B1组患者VAS评分在T5~T7时升高,B3组患者VAS评分在T3~T5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四组患者VAS评分整体呈下降趋势,相比较而言,B2组下降稍快。3.2四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四组患者Ramsay评分整体分析,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交互效应显着(F=9.698,P<0.001)。组间比较:与S组比较,B1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3~T4时降低,B3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5~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2组比较,B1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3~T5时降低,B3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5~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3比较,B1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7时升高,B3组患者Ramsay评分在T6~T7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与S组相比,B1组、B3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增加,首次排气、首次进流食时间下降;B2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首次进流食时间下降;与B2组比较,B1、B3组患者首次排气、首次进流食、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四组患者MMSE评分整体分析,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交互效应显着(F=5.187,P<0.001)。组间比较:与S组相比,B1、B2组患者MMSE评分在T4、T6、T8时升高,B3组患者MMSE评分在T4、T6时升高;与B2组相比,B1组患者MMSE评分在T8时降低,B3组患者MMSE评分在T6、T8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1时刻相比,四组患者在T2、T4、T6时刻MMSE评分均下降;与T2时刻相比,四组患者在T6、T8时刻MMSE评分均升高,与T4时刻相比,S、B2组患者在T8时刻MMSE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四组患者镇痛补救情况比较 与S组相比,B1组患者PCA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增加;与B2组比较,B1组患者PCA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增加;且B1组患者PCA泵按压次数高于有效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疼痛救援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患者因不耐受并发症而终止镇痛泵的使用。结论1、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且0.15mg/kg的布托啡诺效果最佳。2、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可改善胃肠首次排气、首次进流食时间和术后认知功能,促进其恢复。
舒子龙[9](2020)在《基于ERAS的多模式镇痛在肛肠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和探讨基于ERAS的多模式镇痛在肛肠围手术期的意义及作用,为肛肠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方法:纳入2019年07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本科就诊住院行肛肠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40)及对照组(B组,n=40)。A组行多模式镇痛方案,按时、连续镇痛;B组行常规镇痛,按需镇痛。比较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追加止痛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定、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总满意度。结果:A组术后4h、12h、24h、2d、3d、5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A组术后追加曲马多及地佐辛的人数少于B组(均P<0.05),且追加曲马多、地佐辛用量方面,A组(1.9g、40mg)明显少于B组(3.8g、110mg);A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B组(27.5%)(P<0.05);A组术后S-AI评分及失眠率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P<0.05);A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B组(P<0.05);A 组治疗总满意度(92.5%)高于 B 组(75%)(P<0.05)。结论:基于ERAS的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肛肠围手术期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明显节省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王艳艳[10](2020)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配伍方案的择优筛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PCIA药物配伍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镇静、舒适度与满意度的影响,优选出一个或多个PCIA配伍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腰麻下行TKA术且术后6h及24h镇痛均满意(VAS评分≤3分)的患者144例。依据患者术后6h的Ramsay镇静评分(6分法),将Ramsay镇静评分为1分、2分、3分、4分的患者分别记为1组、2组、3组和4组,采用Likert-5级满意度评分法及BCS舒适度评分法在术后6h及24h对患者进行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此评定PCIA效果最优组别,并统计其PCIA药物配伍方案。结果:术后6h舒适度,1组患者明显低于其他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24h舒适度,2组最高,3、4组次之,1组最低,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6h和24h的满意度均为2组最高,且呈2、3、4、1组依次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1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满意度和舒适度最高的2组中,分别包括以下四种PCIA药物配伍方案:配伍方案A:舒芬太尼(2.0 ug/kg)+氟比洛芬酯(3.0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配伍方案B:舒芬太尼(2.0 u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为配伍方案C:地佐辛(0.6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配伍方案D:布托啡诺(0.18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在术后6h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配伍方案A、B组的评分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术后24h舒适度方面,配伍方案A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在术后24h满意度方面,配伍方案C组的满意度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对于TKA术后的PCIA患者,在镇痛满意基础上,Ramsay评分2分的患者PCIA舒适度和满意度最高,由此优选出的PCIA配伍方案为:舒芬太尼(2.0ug/kg)+氟比洛芬酯(3.0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和舒芬太尼(2.0u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kg)+右美托咪定(4.5 ug/kg)。
二、曲马多与吗啡PCIA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马多与吗啡PCIA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延迟出院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延迟出院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术前准备 |
2.2.3 麻醉方法 |
2.2.4 评价标准 |
2.2.5 名词定义 |
2.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 |
3.2 三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
3.3 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情况 |
3.4 三组患者术后镇静情况比较 |
3.5 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3.6 三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次数及术后满意度比较 |
3.7 三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理论背景 |
4.2 结果分析 |
4.2.1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4.2.2 对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
4.2.3 对术后镇静效果评价 |
4.2.4 对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4.2.5 对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
4.2.6 对预后情况比较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与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过程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 |
1.3 目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不足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主要药品与仪器 |
2.4.1 主要的药品和试剂名称 |
2.4.2 主要器械名称 |
2.5 麻醉方式与临床镇痛干预 |
2.5.1 麻醉方式 |
2.5.2 镇痛干预 |
2.5.3 后路腰方肌阻滞 |
2.5.4 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 |
2.5.5 补救措施 |
2.6 观察指标、评估标准、测定方法 |
2.6.1 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 |
2.6.2 不良反应 |
2.6.3 穿刺并发症 |
2.6.4 镇痛满意度 |
2.6.5 血清总皮质醇的测定方法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三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三组产妇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
3.2.1 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 |
3.2.2 宫缩痛VAS评分比较 |
3.2.3 血清总皮质醇浓度比较 |
3.3 术后其他情况比较 |
3.3.1 术后24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镇痛补救率的比较 |
3.3.2 不良反应比较 |
3.3.3 镇痛满意度比较 |
3.3.4 三组产妇并发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阻滞方式的镇痛效果比较 |
4.2 不同镇痛方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
4.3 联合镇痛与单一镇痛的比较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试验分组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麻醉药物与主要仪器设备 |
2.1 麻醉及相关药物、试剂盒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3 试验方案 |
3.1 麻醉前准备 |
3.2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 |
3.3 麻醉诱导、维持、苏醒 |
4 观察指标 |
4.1 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及麻醉苏醒情况记录 |
4.2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
4.3 ELISA法测定血浆NE、E、Cor、PGE2、IL-6、TNF-α的浓度 |
4.4 术后不良反应和镇痛满意度记录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部分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 |
2.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 |
2.2 两组患者心率比较 |
3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
3.1 两组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后咳嗽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PCIA总按压次数比较 |
4 两组患者应激疼痛介质水平比较(NE、E、Cor、PGE2、) |
4.1 两组患者血浆NE浓度比较 |
4.2 两组患者血浆E浓度比较 |
4.3 两组患者血浆Cor浓度比较 |
4.4 两组患者血浆PGE2浓度比较 |
5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TNF-α浓度比较 |
5.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浓度比较 |
5.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浓度比较 |
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镇痛满意度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患者术后PCI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术后镇痛技术在临床应用进展 |
2.1 自控镇痛的心理学与药理学基础 |
2.2 自控镇痛的模式 |
2.3 多模式镇痛(MMA)/平衡镇痛 |
2.4 超前镇痛 |
2.5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管理 |
总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PCIA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患者术后镇痛药物回顾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基于ERAS的多模式镇痛在肛肠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配伍方案的择优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收集数据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术前、术后MAP和 HR的比较 |
2.3 术后6h、24h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2.4 术后6h、24h舒适度和满意度比较 |
2.5 2组PCIA配伍方案的术后6h、24h舒适度评分和满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曲马多与吗啡PCIA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延迟出院危险因素分析[D]. 刘思源.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D]. 钱珊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麻醉联盟. 中华医学杂志, 2021(03)
- [4]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与后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过程中的对比研究[D]. 刘泉. 南昌大学, 2020(08)
- [5]帕瑞昔布钠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D]. 韩永彬. 青岛大学, 2020(01)
- [6]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中小手术患者术后PCIA的临床研究[D]. 刘燕. 郑州大学, 2020(02)
- [7]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D]. 李勋. 吉林大学, 2020(08)
- [8]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PCIA效果[D]. 马月影.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ERAS的多模式镇痛在肛肠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D]. 舒子龙.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10]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配伍方案的择优筛选[D]. 王艳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