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登成[1](2021)在《如何让公路养护装备更智慧》文中认为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及道路养护管理理念的升级,作为实现道路智慧养护重要支撑的智慧养护装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各类智能检测设备等不断升级,助推道路养护变得更有智慧。何为道路智慧养护装备?即在道路养护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对现有养护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或基于上述技术开发新型养护装备,使其具备自我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
施立马[2](2021)在《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类问题,导致道路路面出现损坏,影响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因而,必须在后续开展养护管理工作,解决道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复道路路面的损坏痕迹。由于道路工程贯穿面大,其养护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也较多,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现下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趋向信息化,相关管理工作部门开始设置相应的系统进行道路养护管理信息储存。基于此,本文将以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系统的建立为题进行简要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促进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立。
黄峰,王莹,张锴,张旗,洪少枝[3](2020)在《城市道路养护智慧化管理及应用研究——以武汉市临空新城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从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解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常见功能与应用出发,综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智慧化发展定位与特征,分析武汉临空新城城市道路养护智慧化管理系统的研发需求,并展示其系统总体设计与部分开发为着力点,为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智慧化发展和开发应用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赵颜[4](2020)在《二元体系下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逐步加速的发展态势。然而,与对市政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的关注相反,对市政设施的养护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市政设施的养护也是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市政设施是否状况良好,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市政设施建设的后续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有效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推进和新自由主义的复兴,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逐渐取代了政府垄断供给模式,基础设施产业开始关注市场经济的运用,逐渐市场化。地方政府也开始积极实施基础设施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探索这一趋势,科学高效的市政设施管理市场化体系是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改善城市功能需要解决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相关理论,以扬州市为例,探讨公共设施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总结现有成熟的市场导向的市政道路管理方法、模型和工具,判断市政道路作为公共产品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可行性。同时,将重点回顾城市区域,分析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背景和运作模式,通过对现状的描述,总结市场化改革的成效、问题和成因。其次,研究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分析适合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探索市政设施管理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市场化关键环节;对模式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构建解释结构模型,确定出最基本的因素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后,采用熵值评价法对扬州市扬子江北路进行分析,总结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成功经验。最后,基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未来发展方向和政府市政设施管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合的城市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
李贤统[5](2020)在《基于BIM的沥青路面病害参数化建模与辅助养护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公路网的逐步完善,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已开始从大规模的建设期向持续性的养护期转型,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也显得愈发重要。虽然现阶段道路养护的技术与管理方式能够满足道路养护工作的基本需求,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以及可将信息数据在模型中做出集成的特点将有助于道路养护部门减少成本、控制进度和提高质量。目前BIM技术在公路工程设计领域已经被成熟应用,但在路面病害养护的应用比较少。与此同时,公路养护工作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也是目前道路养护工作任务中重要的一环。针对这一问题,论文设计实现了沥青路面病害编码参考并将病害编码的信息与病害模型相互关联,实现编码信息与模型在数据流通方面的一致性;针对路面病害相关属性信息与分类的标准通过Dynamo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对典型沥青路面病害进行模型的构建并形成了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在病害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历年养护数据对病害进行动态演化模拟分析,通过统计病害数量的变化与路用状况指数的预测辅助养护决策;将BIM技术与三维GIS技术相结合,使构建的病害模型、道路模型以及病害数据等在三维GIS场景中进行可视化分析与统计,直观呈现病害在三维场景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1)根据路面病害分级与分类要求,对路面常见病害进行特征分析,总结各病害评定属性,参考利用Omniclass编码规则,在公路面层编码基础上实现沥青路面病害编码设计并形成成果参考。(2)以路面病害建模与应用为切入点,研究路面裂缝、车辙、坑槽、沉陷、龟裂等常见公路病害结构特征,分析不同病害对检测数据和模型构建的需求,通过Dynamo对检测数据驱动的路面病害语义和结构联合进行参数化建模,并与道路主体BIM模型进行匹配融合,同时形成常见病害全参数化建模方法。(3)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代码,建立基于QT的病害数据库,将检测得到的病害数据在数据库中做出集成,同时关联三维GIS系统,实现病害的参数化建模和编码以及位置的自动匹配功能,将病害模型、病害代码、病害位置等其他信息融为一体。(4)通过数据驱动的路面动态演化模拟方法,构建出基于不同时间路检数据的参数化BIM病害模型,实现路面损坏过程的动态模拟并与路用状况指数进行关联,在此基础上通过GM(1,1)预测模型对路用状况指数进行预测,辅助养护决策与措施选择。
薛欣[6](2020)在《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的道路交通正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交通运输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坚持建设、运营、维护并重,更好地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2020年,交通运输体系要基本实现其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现代化的特性。因此,伴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道路和桥梁在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增快,各地区的道路桥梁都承载着繁重的交通负荷。秉持着维护并重的规划目标。各地区对路桥巡检与养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信息也在不断增大。路桥维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代路桥管理的鲜明特征。现代的路桥维护管理系统应当是将智能化的计算机功能与规范化的现代管理维护思想相结合,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各项数据,以帮助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化的对道路与桥梁进行维护。本文主要对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基于道路与桥梁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调研,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对道路桥梁巡检和养护工程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结合了行业标准的业务研究以及路桥维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实际工作需求,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划分为:基本信息管理、路桥巡检工作、路桥养护维修、运行状态统计及系统管理等五个模块。二、基于实体关系图,设计了系统的数据模型。基于UML设计了系统各功能模块。三、基于WebGIS、SpringBoot框架以及Vue.js框架等技术进行了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实现。四、基于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对系统性能做了测试,最后达到设计要求并部署上交付用户使用。本系统通过现代化技术的结合,对道路桥梁的巡检养护等管理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进而实现了道路与桥梁的科学化、可视化、规范化的维护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桥维护管理的效率。
孙炜[7](2019)在《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里程以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城市道路进入了管养并重的阶段,这也对道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技术问题,主要涉及到道路材料的选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养护施工方法的改善等;二是管理问题,涉及到养护制度、管理策略和水平的提升。为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道路全寿命周期维护费用,需对这两方面进行全面改善。本文从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制度两方面,对扬州市城市道路的养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扬州市现行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和常用的养护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基于路面检测和现场钻芯取样的结果,研究了扬州市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类型,从沥青质量、设计规范、气候因素、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的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平行交叉作业对路面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扬州市文昌路养护维修案例工程,从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沥青混凝土抗病害能力和路基承载能力的有效技术以及养护工作质量控制优化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对道路养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变形、裂缝等病害是主要病害类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气候、日常养护管理等为病害的主要成因;选取SUP、SMA等级配作为面层沥青结合料,并采用地聚合物等新材料级新工艺对路基进行补强,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路用性能;强化日常养护质量、采用再生沥青技术应用及道路挖掘恢复养护技术等,能够显着提高道路的养护效能。要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本文认为主要从系统化、专业化、科技化等方面入手,即建立科学养护体系、编制执行合理化的养护规划,实现系统化养护;通过市场化行为选择专业的养护维修队伍,实行专业化养护;引进运用好先进的养护观念和养护材料、技术和设备,实现科技化养护。本研究所提出的道路养护技术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提升方案及具体建议,可用于指导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质量的提升,对相关城市道路养护的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海莲[8](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大多数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同时受西北寒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寒气候、高原冻土、大风干旱和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增加且成因更趋复杂。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算法,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机理,研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模型,并结合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构建路面养护智能决策体系,不仅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为主线,综合应用粗糙集、网络分析法、区间数、模糊分析、多维联系数等理论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性能预测及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过程中涉及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养护路段确定及措施选择、养护费用分配及养护决策优化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及其评价过程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路面技术状况的多元复杂系统,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功能性能、车辙性能、安全性能、结构承载力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高速公路的周围气候、交通流量、路龄及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要素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及表现特征;并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主要类型的系统深入分析,结合传统评价方法中固定指标权重难以反映实际路况性能的不足,利用粗糙集知识粒度及网络分析法等理论,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知识粒度理论和ANP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同时,结合区间数理论、模糊评价方法及粗糙集不完备信息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管辖高速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通过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影响因素及传统预测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构建了基于IFA-SVM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引入领域搜索及可变步长策略,克服寻优过程中萤火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发生随机移动,指导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寻优选择,进而选择对应性能指标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有效预测。并通过实例预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目标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路面养护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等标准,根据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病害特征,建立了路面养护决策标准,构建了集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路龄、交通流轴载、养护历史、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于一体的养护决策模型,提出了养护路段划分方法和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技术。(5)根据所建模型及其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算法,使用Python的Web开放框架Django及其集成插件,结合GIS技术平台和MySQL数据库技术管理平台,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养护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并结合实例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类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迟建松[9](2019)在《D市道路养护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意见》,提出了要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随着道路养护管理事业的发展,道路养护项目投入也逐年增长,而且社会各界对投入、产出、效果及受益对象的满意度愈发重视和关注。高效地使用养护资金并确保石油运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与运行水平,已成为我国石油业亟需重视的内容。将道路养护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到一起将有利于项目的良好运行,并为运行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绩效评价指标与建设方法等予以梳理、总结。第二章阐述了项目绩效的概念与相关理论原则。第三章陈述了D市道路养护项目的概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发现评价过程中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本文依据D市石油运输专用道路养护财政资金的使用现状、设置情况及养护检查标准,通过解剖案例构建了石油运输道路养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针对绩效评价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预期对道路养护资金的绩效评价,优化养护资金配置,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史纪村[10](2019)在《可持续发展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及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已成规模,逐渐形成从建设为主向养护维修管理为主的过渡阶段。如何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金,使路网保持较高的性能和服务水平以体现可持续性;针对可持续路网,如何优选养护措施,才能使其相对效率最高;优选的养护措施该如何控制才能保证其稳定和耐久性能,这三方面是当前实现道路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由于道路结构、气候条件、交通荷载、养护水平及路龄等差异,路网中的道路将处于不同的技术状况水平,短期内一次性将路网内技术状况为差的路段改造提升为优良状况,既无充足的技术队伍保障也难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而传统最差路段优先处治方法,错过了优良路段的养护时机,造成路网中较差路段和所需养护资金均急剧增加;其次,对选定的养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路段实际养护过程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优选出相对有效的养护措施;另外养护工艺实施后与原路面粘附性能、养护工艺对交通荷载、自然环境等适应性缺乏系统研究而产生剥落、泛油等病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实现国省干线道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次从路网的可持续、养护措施的相对高效、实施养护措施的稳定和耐久性三个层面开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研究。历时4年,采用路况无损检测设备对广州市和佛山市共计1万余车道·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对123个连续交通量观测站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对3万组路面性能数据进行预测,开展了400多组室内渗水与温差试验,采用红外渗水性能现场检测路面130万㎡、612组现场渗水试验对比,分多次铺筑90万㎡微表处试验段。通过研究,路网技术状况得以提升、资金利用率提高、人工及机械设备年度差异降低、对路段实施的养护措施实现相对有效,养护工艺稳定性和耐久性提高,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道路可持性发展。论文研究得出如下创新成果:1.基于道路资产保值理论与实践,研发了网级路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法。揭示路网剩余服务寿命RSL衰减规律与剩余服务时段RSI的分布特征,开发基于剩余服务时段RSI分布均衡、养护年度资金及工作量均衡的道路养护技术,解决“差路优先修”的被动养护、依靠主观及经验分配年度养护资金等技术难题。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了养护措施效率评估决策,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效率评估模型,基于相对有效性理念,通过量化评估各路段投入要素的利用率或产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制定相对有效的路面养护策略,实现对路面养护决策效果的科学评价与合理的养护策略决策。3.创建道路养护相容性控制方法与技术,突破了工程应用瓶颈。开发基于道路表面温差的原路面渗水特征评价技术,揭示路表面空隙中的水分与养护措施寿命耦合衰变机制,研发养护工艺与交通荷载和环境特性匹配协调的实验与性能控制方法,试验段工程应用及优化表明,预防性养护技术突破了以经验为主的养护材料选择与控制现状,解决养护工艺易剥落、稳定性及耐久性差等难题实现了养护措施相容性,从项目级实现可持续发展。4.研发了将概率统计与经验模型相结合的路面使用性能衰减指标与方法。以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为指标,运用概率统计方法,按照不同路面结构和交通荷载计算得出路面性能反S衰变模型,提出实施养护措施对路面性能改善的方法,实现道路养护的动态决策,解决了在路网历史检测数据量少、不确定性因素多等条件时的性能衰变预测问题。
二、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让公路养护装备更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养护升级大势所趋 |
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看 |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 |
从公路建养增长趋势看 |
从科技发展形势看 |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 |
智慧养护触手可及 |
建立智慧养护中心系统 |
建立智慧养护管理系统 |
升级基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道路养护设备 |
未来之路智慧无限 |
“互联网(物联网)+”解决方案 |
养护装备实时在线监测与控制 |
自动无人操作技术与道路养护装备的结合 |
无人智慧养护工地的实施 |
(2)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建设的作用 |
1.1 降低道路养护管理的工作难度 |
1.2 提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针对性 |
1.3 挖掘道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建设的特点 |
2.1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
2.2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灵活性 |
2.3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
3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 路况信息和道路数据内容的配备 |
3.2 日常办公和路况评定内容的加入 |
3.3 自然灾害部位和检查记录的配备 |
3.4 道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建立设置 |
3.5 道路养护质量验收报修数据建设 |
4 完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策略方法 |
4.1 配备专业化的系统管理人员 |
4.2 促进信息化系统的推行使用 |
4.3 建立相应工作体系制度依据 |
5 结束语 |
(3)城市道路养护智慧化管理及应用研究——以武汉市临空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
2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常规功能与应用 |
2.1 常规功能 |
2.2 应用示例 |
3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智慧化发展 |
3.1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智慧化发展定位 |
3.2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主要智慧化特征 |
(1) 现实问题: |
(2) 主要智慧化特征: |
4 武汉临空新城城市道路养护智慧化管理系统研发 |
4.1 研发背景 |
4.2 系统需求 |
(1)系统用户。 |
(2) 系统信息流。 |
(3) 智慧化要求。 |
4.3 设计开发 |
(1) 总体设计。 |
(2) 初步开发。 |
5 结语 |
(4)二元体系下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理论 |
2.1.1 市政道路养护的概念 |
2.1.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相关理论 |
2.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 |
2.2.1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相关政策 |
2.2.2 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现有模式分类 |
2.3 解释结构模型法 |
2.3.1 模型的定义 |
2.3.2 运用过程与步骤 |
2.3.3 ISM方法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 |
2.4 熵值评价法 |
2.4.1 熵值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2.4.2 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基本步骤 |
2.4.3 熵值法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
3.1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 |
3.1.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1.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的SWOT分析 |
3.1.3 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3.1.4 市政道路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的构建 |
3.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市政道路cite space聚类分析 |
3.2.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 |
3.3 模型设计 |
3.3.1 影响因素设定--绘制有向图 |
3.3.2 ISM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求解 |
3.3.3 因素多级递阶结构 |
3.3.4 因素研究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4.1.1 扬州市交通现状 |
4.1.2 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4.1.3 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 扬子江北路概况 |
4.2.1 扬子江北路简介 |
4.2.2 扬子江北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运行效果 |
4.3 评价分析 |
4.3.1 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权重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扬子江北路养护管理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 |
4.5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扬州市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调査表 |
致谢 |
(5)基于BIM的沥青路面病害参数化建模与辅助养护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公路工程应用现状 |
1.2.2 BIM技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 道路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与养护预测模型 |
2.1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分类 |
2.2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
2.3 路用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2.3.1 常用预测模型 |
2.3.2 预测模型对比 |
2.3.3 预测模型的确定 |
2.4 养护标准的确定及养护类型划分 |
2.4.1 养护标准的确定 |
2.4.2 沥青路面病害养护类型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3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编码与BIM关联集成研究 |
3.1 基于BIM技术的沥青路面病害编码 |
3.1.1 沥青路面病害的分类与分级逻辑 |
3.1.2 沥青路面病害编码成果 |
3.2 沥青路面病害编码与BIM病害模型的关联研究 |
3.3 基于BIM的病害数据库的构建与编码信息集成 |
3.3.1 病害数据库结构设计 |
3.3.2 病害数据库信息集成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沥青路面病害参数化建模与模型集成研究 |
4.1 路面典型病害特征分析与基于Revit的参数化建模 |
4.2 路段级病害构建与基于Civil3d的道路模型耦合方法 |
4.3 路网级病害快速构建与基于三维GIS的集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路面病害动态演化与养护辅助决策研究 |
5.1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路面病害动态演化模拟方法 |
5.2 路面病害演化与路面性能衰减关联分析 |
5.3 路面病害发展预测与养护辅助决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与案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2 路面病害参数化建模 |
6.3 路面病害编码与模型关联 |
6.4 病害模型与道路、桥梁模型的自动耦合 |
6.5 路面病害的动态演化 |
6.6 路面病害分析与路面性能预测 |
6.7 路面病害养护措施与方法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相关标准 |
2.1.1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
2.1.2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
2.1.3 软件工程 |
2.2 需求方法 |
2.3 测试技术 |
2.4 地理信息系统 |
2.4.1 GIS技术 |
2.4.2 WebGIS技术 |
2.5 软件架构技术 |
2.5.1 B/S架构 |
2.5.2 RESTful架构 |
2.6 前端技术 |
2.6.1 Vue.js |
2.6.2 Element UI |
2.6.3 ECharts |
2.7 SpringBoot框架 |
2.8 数据库技术 |
2.8.1 MySQL数据库 |
2.8.2 MongoDB数据库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维护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基本信息管理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2 路桥巡检工作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3 路桥养护维修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4 运行状态统计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5 系统管理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技术架构设计 |
4.1.2 功能架构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技术评估模型设计 |
4.3.1 道路技术评估模型 |
4.3.2 桥梁技术评估模型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4.2 路桥巡检工作模块设计 |
4.4.3 路桥养护维修模块设计 |
4.4.4 运行状态统计模块设计 |
4.4.5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登录页面的实现 |
5.2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
5.2.1 路桥资产管理功能 |
5.2.2 资料卡与知识库管理功能 |
5.3 路桥巡检工作模块的实现 |
5.3.1 巡检模型管理功能 |
5.3.2 技术评估功能 |
5.4 路桥养护维修模块的实现 |
5.4.1 异常病害管理功能 |
5.4.2 养护工程管理功能 |
5.5 运行状态统计模块的实现 |
5.5.1 区域状态监测功能 |
5.5.2 统计分析功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2.1 基本信息管理 |
6.2.2 路桥巡检工作 |
6.2.3 路桥养护维修 |
6.2.4 运行状态统计 |
6.3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道路特点 |
1.2.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1.2.3 市政道路养护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2.1 扬州市城市道路情况介绍 |
2.2 扬州市城市道路现行养护管理体制及技术 |
2.2.1 路面养护管理体制现状介绍 |
2.2.2 路面养护技术现状介绍 |
2.2.3 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扬州市城市道路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3.1 扬州市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 |
3.2 扬州市城市道路病害成因分析 |
3.2.1 常见破坏类型 |
3.2.2 典型道路病害分析 |
3.2.3 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对策应用研究 |
4.1 道路养护方案 |
4.1.1 案例工程概况 |
4.1.2 道路数据调查 |
4.1.3 案例工程养护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4.1.4 案例工程养护技术方案 |
4.2 道路养护管理对策 |
4.2.1 优化技术方案解决养护存在的问题 |
4.2.2 主要原材料质量管理 |
4.2.3 养护施工过程管理 |
4.3 城市道路使用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因素分析 |
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及影响因素 |
2.1.1 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 |
2.1.2 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 |
2.2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2.2.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历程 |
2.2.2 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
2.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 |
2.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2.3.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3.3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2.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研究 |
3.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
3.1.1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 |
3.1.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区域划分 |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 |
3.2.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
3.2.2 高速公路分区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
3.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3.1 评价指标权重标定过程 |
3.3.2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3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4 评价指标权重优化标定 |
3.4 实例分析 |
3.4.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网络结构 |
3.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3.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3.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1 模糊区间数评价理论 |
4.1.1 区间数基本理论 |
4.1.2 综合评价原理 |
4.2 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4.2.2 评价区间的确定及量化 |
4.2.3 区间数评价结果确定 |
4.3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测度值界定 |
4.3.2 评价指标值模糊处理 |
4.3.3 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区间确定 |
4.3.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因素分析 |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通用方法 |
5.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衰变模式 |
5.2.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通用预测方法 |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3.1 SVM基本原理 |
5.3.2 FA基本原理 |
5.3.3 IFA-SVM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4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1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 |
5.4.2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预处理 |
5.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6.1 沥青路面养护目标及分类 |
6.1.1 养护目标 |
6.1.2 养护技术分类 |
6.2 沥青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 |
6.2.1 高速公路路面单元养护类型及划分标准 |
6.2.2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标准 |
6.3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与优化 |
6.3.1 养护路段划分原则 |
6.3.2 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
6.4 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 |
6.4.1 养护决策指标体系 |
6.4.2 养护决策层次模型 |
6.4.3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养护决策方法 |
6.4.4 基于养护效益与目标的养护方案优化 |
6.5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实例 |
6.5.1 路线基本概况 |
6.5.2 养护路段划分及优化 |
6.5.3 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 |
6.5.4 养护决策与规划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管理系统 |
7.1 系统设计与技术框架 |
7.2 系统总体架构 |
7.3 系统功能结构 |
7.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D市道路养护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不足 |
2 项目绩效评价概述 |
2.1 项目绩效的含义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投入产出理论 |
2.2.4 绩效评价理论 |
2.2.5 “4E”理论 |
2.3 项目绩效评价原则 |
2.3.1 责任明确原则 |
2.3.2 全面规划原则 |
2.3.3 公开透明原则 |
2.3.4 注重实效原则 |
2.3.5 量化评价原则 |
2.4 项目绩效评价方法 |
2.4.1 成本—效益分析法 |
2.4.2 最低成本法 |
2.4.3 比较法 |
2.4.4 因素分析法 |
2.4.5 公众评判法 |
3.D市道路养护项目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目标 |
3.1.3 组织管理机构情况 |
3.1.4 项目实施主体 |
3.1.5 项目主要内容和经费预算 |
3.1.6 项目执行情况 |
3.2 绩效评价方案 |
3.2.1 绩效评价的目的 |
3.2.2 绩效评价的工作思路 |
3.2.3 项目绩效目标 |
3.2.4 项目绩效评价内容 |
3.2.5 项目绩效评价依据与标准 |
3.3 项目绩效分析 |
3.3.1 绩效证据收集 |
3.3.2 项目立项绩效分析 |
3.3.3 项目管理绩效分析 |
3.3.4 项目产出绩效分析 |
3.3.5 项目效果绩效分析 |
3.4 实施绩效评价的效果 |
3.4.1 推进项目进度 |
3.4.2 及时调整项目进度 |
3.4.3 绩效评价提高项目资金透明度 |
3.5 绩效评价问题 |
3.5.1 绩效评价责任不明确 |
3.5.2 绩效评价指标需进一步量化 |
3.5.3 绩效评价结果未做进一步应用 |
3.6 绩效评价问题分析 |
3.6.1 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繁杂 |
3.6.2 绩效评价不注重总结 |
3.6.3 绩效评价形式化 |
4.改进绩效评价的建议 |
4.1 树立绩效评价理念 |
4.2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
4.3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4.4 增加绩效评价人才储备 |
4.5 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可持续发展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及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网养护可持续性 |
1.2.2 道路养护策略优化研究 |
1.2.3 路面养护措施相容性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网养护技术调研与使用性能评定 |
2.1 路网信息 |
2.2 典型路面结构 |
2.3 交通量状况 |
2.4 路网管理与养护现状 |
2.4.1 养护资金分配 |
2.4.2 养护工艺寿命及费用 |
2.5 路网使用性能评定 |
2.5.1 总体技术状况特征 |
2.5.2 路面技术状况水平 |
2.5.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省干线公路网使用性能预测研究 |
3.1 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性能衰减指标与模型 |
3.1.1 预测方法 |
3.1.2 预测指标 |
3.1.3 预测模型 |
3.2 基于路面使用性能衰变的养护决策 |
3.3 国省干线公路网性能预测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资产保值的可持续路网实现方法 |
4.1 路网健康状况 |
4.1.1 路网剩余服务寿命及分布 |
4.1.2 基于生存分析的剩余服务寿命计算 |
4.2 可持续路网 |
4.2.1 可持续路网定义 |
4.2.2 路网资产保值实现 |
4.3 可持续路网养护决策优化 |
4.3.1 需求对策分析 |
4.3.2 可持续路网养护实现方法 |
4.4 可持续路网优化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路养护措施效率评价及有效性研究 |
5.1 基于DEA的道路养护效率评价模型 |
5.1.1 评价流程 |
5.1.2 投入与产出指标 |
5.1.3 评价模型 |
5.1.4 最优决策单元选择 |
5.2 道路养护措施效率求解与结果分析 |
5.2.1 输入输出参数求解 |
5.2.2 模型效率及松弛变量求解 |
5.2.3 道路养护措施效率评价分析 |
5.3 相对有效的道路养护对策实现 |
5.3.1 道路养护措施及使用性能 |
5.3.2 相对有效的路面养护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相容性研究 |
6.1 养护措施相容性技术问题 |
6.2 原路面渗水与养护措施的相容性 |
6.2.1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相关关系 |
6.2.2 路面表面温差与渗水系数相关关系 |
6.2.3 现场检测 |
6.2.4 原路面温差与养护措施的剥落 |
6.3 养护材料相容性试验与评价 |
6.3.1 试验原材料 |
6.3.2 雾封层养护措施相容性 |
6.3.3 碎石封层养护措施相容性 |
6.3.4 微表处养护措施相容性 |
6.4 养护措施相容性试验段跟踪观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让公路养护装备更智慧[J]. 马登成. 中国公路, 2021(10)
- [2]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分析[J]. 施立马. 居舍, 2021(03)
- [3]城市道路养护智慧化管理及应用研究——以武汉市临空新城为例[J]. 黄峰,王莹,张锴,张旗,洪少枝. 智能城市, 2020(24)
- [4]二元体系下扬州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D]. 赵颜. 扬州大学, 2020(04)
- [5]基于BIM的沥青路面病害参数化建模与辅助养护决策研究[D]. 李贤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路桥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薛欣.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7]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炜. 扬州大学, 2019(06)
- [8]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D市道路养护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迟建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10]可持续发展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及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容性研究[D]. 史纪村.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