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 “综合性学习”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刘梅[1](2021)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参在教师备课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这就使得对教参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为研究对象,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论述选题的缘由,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明本文对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探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编写理念和主要内容。教参编写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同时,又为教师的个人创造留下空间,强调语文知识与能力,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横向分析教参内容,研究教参对教材四大系统的扩展情况。第二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先以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分析教参与《醉翁亭记》课堂实录及其教学设计的内容关联情况。再以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教参在九年级语文一线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教师可从教参中提取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等实用信息,但教参也存在着内容理论化、使用片面化和不受重视等问题。第三章,考察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使用策略。依据前文研究结果,提出“教学重点”“课文研读”“资料链接”的使用策略,与课程标准、教材进行关联性分析,论证所提策略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第四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探究。根据以上研究,以《送东阳马生序》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为例,结合教参内容,解读文本,依据使用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践。
李若兰[2](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语文教材重新回到“一纲一本”。语文作为国家课程,应兼顾如下几项重大任务:第一,对基础教育的儿童进行语文学科特性的意识形态教育;第二,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育;第三,进行文学艺术鉴赏、语言运用的教育和语言艺术的审美教育;第四,进行《课标》所规定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育;第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语文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完成上述任务?只有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中形成对教学具有引导作用的助读系统,才能使教师不约而同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本文主要对部编本初中7-9年级语文教材(共6册)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发现教材中助读系统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论文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其次,梳理了国内有关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第三,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简单介绍;而后梳理了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理论依据;最后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进行分析。其中,第一节对教材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其对教学的引导功能。第二节分析课程要素在单元中的编排序列对教学的引导功能。第三节则分析单元对应选文这一层级,以具体选文为例进行论述,先分析单元导语、预习部分与课后习题,再分析其教学引导功能。从而使三节的分析形成自上而下的层级,具有内部逻辑性。第二章,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下文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第一节为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第二节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教学引导功能的使用进行分析。第三章,提出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的使用策略。从根据教材整体框架,作出三年的教学规划;根据课程要素与单元对应关系,作出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单元导语与课文,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合理分配;根据具体课文助读系统,完成篇目教学设计几方面提出具体实施策略。由于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仅有几年的时间,对本套教材的研究仍存在大量空白,而其中对教学引导价值的研究所见不多。本文将试图梳理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形成从教学规划、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再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采用逐层推进的教学引导功能分析,以期对笔者今后的教学带来帮助,以及对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微薄的参考。
余永明[3](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部2012年开始组织编写,并于201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科书,此次出版的语文教科书将逐步取代原来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在诸多方面做出了调整,例如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此外,还一个重要方面的改进便是重建了语文知识系统,研究这个重建的语文知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本研究认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主要由显性知识系统与隐性知识系统构成。显性知识系统由阅读方法知识、写作方法知识、口语交际方法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语言知识组成。显性知识主要以提示语、补白等形式分布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着导读、综合性学习板块之中。本研究认为,部编本在显性知识的设置上注重方法知识;阅读方法知识、写作方法知识与口语交际方法知识比例较为科学;知识点呈现灵活;注重知识的梯度呈现;聚焦基础语文知识;注重语文知识点的关联。隐性知识系统体现为审美知识、思维知识、道德知识、情感知识。隐性知识蕴含在教材的选文及与其相关的内容之中,需要对选文进行提炼才能获得,部编本在选文前后设置的部分提示语、思考题目以及在选文中设置的旁批实则是指引教师与学生掌握隐性知识的平台。本研究通过分析部编本中部分选文所蕴含的隐性知识,发现选文中蕴含的隐性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道德认识的提升。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上,本研究建议教师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知识教学;第二,灵活使用多种知识教学方式;第三,提升知识储备,认真规划教学;最后,积极开发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贺倩[4](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实验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具备语文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它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方面作用显着。本论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开扩视野的重要时期,所以本研究以中学生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生和部分语文教师,本论文的问卷依据综合性学习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展开调查。另外,根据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内容首先阐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主要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两方面。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进行简要阐述,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第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进行梳理总结,并阐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各位学者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论述,并从中提炼出本论文所认同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论文的阐述。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的研究,主要分为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结构,主题归纳以及活动方式三方面内容的研究。语文教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基础,因此教材研究是本论文展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三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延安市实验中学调查问卷分析,首先对调查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其中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以及调查结果;其次是通过在问卷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能够根据现存的一些不足来有针对性的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系列有关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层面的问题。问卷调查主要是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过程三个维度对目前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第四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现存问题主要有:在综合性学习认识方面教师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方面教师略显片面,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充分,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整个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第五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依据上一章内容所总结的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来提出一些较为实际可行的语文教学策略。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从教师的认知,教学的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机制这几个层面来提供一些教学建议或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景惠[5](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文中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凭借和载体,文选型教科书是其典型特征,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纳入教材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需要,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变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也在发生变化,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查阅文献可知,一线教师和学者们多倾向于从教学论层面研究“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问题,较少关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编变革。因此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四个主要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篇目,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革命传统以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究概况,明确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取向,明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四个版本教材的选编情况,为后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做铺垫。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分别对选文篇目、特征以及编排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四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情况和编排情况给予评价与建议。第五部分,根据选文和编排特点,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可行性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成果并反思不足之处。
张文璐[6](2021)在《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文中提出中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唐宋诗文是指唐代和宋代以文章与诗歌样式呈现的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学好唐宋诗文,能让学生在整体古诗文学习中有所参照,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构建、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的能力,进而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学习、理解与继承传统文化。统编本教材投入使用年限尚短,比较研究苏教版、人教版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文的编写,可以探讨出各版本教材编写的优缺点,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实际教学。三个版本教材在唐宋古文编写上编排体式不同、数量不一,各个系统的编排重点也存在差距。因此,从教材的五大系统入手,先分别对比三版本教材唐宋古文在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等方面的区别,再通过比较相同篇目所处位置、在教材中的地位、课前提示、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的区别,探讨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的优缺点。新世纪以来,“一纲多本”局面下的初中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简化了汉语知识的编排,克服了过于追求汉语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应试教育影响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是还存在课文编排标准不一、助读系统较为零碎、课后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僵化等问题。而统编本教材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注重培养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还重视选文的思想性,力求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基于此,统编本教材优化了单元结构,改变了作业设置,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统编本教材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增加了所选古诗文的数量,体裁也趋于多样化。具体选编情况分析中,课文系统主要研究唐宋诗文选文总数和占比;助读系统主要分析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和注释、插图等方面的优缺点;练习系统主要分析课后练习编排情况。可以看出,人教版更为注重经典篇目的学习,苏教版的选文更具时代性,而统编本教材则是在兼顾时代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此外,三版本教材都将八年级设置为唐宋诗文编排和学习的重点时期,但是人教版和苏教版在数量和年级编排上还存在分布和比例不太合理、学习任务重等问题。相比而言,统编本中唐宋诗文在位置编排和数量分布上更加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此外,在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上,统编本教材都取长补短,对苏教版人教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更加系统化,注释数量和内容更加合理,课后练习也更加注重综合性,更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理念。但是,统编本教材还存在古诗文学习目标较为笼统、合编课文标准不定、练习题量较大且没有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改进。因此,基于三个版本教材的对比,对统编本的教材编写和教师的使用提出建议。在教材编写上,应当进一步扩大选文范围、确立合编课文的标准、进一步改进练习系统;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及时更新观念和教法、注重课外古诗词诵读并且确立不同合编课文的教学核心,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汪雅楠[7](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统编版(7-9)年级共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为研究对象,对书中的编写理念、结构以及涵盖内容三个方面结合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做出了具体分析,同时归纳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特色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现状为语文教育从业者们提出了些许使用建议。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绪论和第一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本研究相关文献的做了基本梳理,笔者经文献分析与整理发现:现存研究中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尚且存在一定不足。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本研究选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该套教师用书的编写系统进了分析,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解读教师教学用书的同时,促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用书内容,做到深入研读,理性辨析。第二章则重点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系统从编写准则、编写体例、编排设计三方面入手,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将“单元说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活动·探究”六大模块单独展开分析。随后在第三章中笔者对本套教师用书的编写特色及其不足之处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笔者在第四章当中,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遵循“研读在先,参考在后”、“深入挖掘,理解把握”、“考虑学情,灵活使用”、“正确辨析,理性参考”等原则。
赵庆兰[8](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统编型教材,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课标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在概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背景和编写过程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以教材的体例结构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部编本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并以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参照,采用统计分析、列图表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将部编本写作系统与三个版本教材写作系统进行比较,对部编本写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全面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特点。根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与写作系统的编写特征,对部编本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评价,指出它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教与学的角度,以及教材的修订等方面,提出相关的使用策略和教材的修订建议。
梁美红[9](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社会责任素养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社会的来临,加剧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各国间从生产力的竞争转化为高层次人才竞争。于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重视核心素养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2016年我国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在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关注,社会责任素养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虽未受其直接影响,但蕴含着比较丰富的社会责任素养因子,并且语文课程作为初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对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起重要作用。那么最新出版的这套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包含那些社会责任素养因子呢?这些社会责任素养因子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呢?教学中要如何更好地利用教科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呢?这些问题的都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本研究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分析样本,对其中所渗透的社会责任素养因子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这些因子是以怎样的方式渗透在教科书上的,并根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提供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学者或者学校教师从教科书的层面来审视社会责任素养的机会。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说明研究缘起,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综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局限,进而说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二部分“分析框架”,在明确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梳理前人的研究框架并结合教科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社会责任素养因子的分析维度和类目,构建了本研究最关键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国家责任和生态责任,每个维度下又分成几个不同的类目和子类目;第三部分“频度分析”,根据分析框架,统计社会责任素养因子在教科书的单元主题、主副题、课后练习、插图、综合性学习项目上的频次,进行频度分析;第四部分“内容分析”,在统计的基础上,依次分析每个类目的渗透情况,深入研究教科书文本内容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因子;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统计与内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教科书中最强调“国家责任”维度;二是“热爱祖国”是最主要的责任素养类目;三是对他人的责任最强调诚信友善;四是对集体地责任最关注维护公正;五是教科书重视亲近自然地理念;六是社会责任素养渗透因子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七是教科书关注到社会责任能力的培养;八是现方式以主副题和课后练习为主;九是有关社会责任素养选文体裁丰富,重视选文经典性。最后针对教科书内容和教师使用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一是适当调整社会责任素养维度的比例;二是合理协调社会责任素养类目的比重;三是深入研读教科书以落实素养目标;四是引导课后多样化练习以扩大培养途径;五是适当丰富社会责任素养选文的多元性。
龚菲[10](2020)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写作练习的编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新教材在每一单元都专门设置了写作练习,以一个写作训练点为抓手,希望学生能够实现一课一得。每个单元写作部分设计了导写短文和写作实践两部分:导写短文是该单元写作教学的一个主抓手,围绕写作训练点介绍写作知识和技巧;写作实践部分一般设计三道写作练习题,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在阅读、综合性学习、名着导读、活动·探究单元中都出现了写作练习,这些写作练习作为单元写作练习的辅助,是写作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练习使用的质量,对写作教学的效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共六册中写作练习的所有内容及各部分写作练习的特点、承载的不同作用等,挖掘编者的设计意图,为帮助教师了解并利用好新教材的写作练习,实现更高效的写作教学提供策略指导。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获得师生在使用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结合使用案例等研究写作练习的使用策略。分别从单元写作练习和辅助性写作练习(包括阅读、名着导读、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单元中的写作练习)两个方面为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提供全面、具体、可操作的使用策略指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依据和理论基础。包括语文课程性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写作教学要求、写作练习的相关理论等。这一部分作为使用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编排特点和内容分析。包括写作练习整体编排特点,单元写作练习、辅助性写作练习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这一部分作为使用策略研究的教材依据。第三部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现状调查。包括简短的调查情况说明,调查结果与统计数据分析,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三方面内容。这一部分是使用策略研究的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使用策略。该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的内容,单元写作练习的使用策略研究和辅助性写作练习的使用策略研究。两个章节都从课前、课后、课中三个角度提出策略。这一部分是本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 “综合性学习”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 “综合性学习”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编写理念及内容 |
第一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编写理念 |
第二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关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对教材的扩展 |
第二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下的教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二节 调查研究下的教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三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评价 |
第三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的使用策略 |
第一节 “教学重点”的使用策略 |
第二节 “课文研读”的使用策略 |
第三节 “资料链接”的使用策略 |
第四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课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参策略实践下的教学设计之一《送东阳马生序》 |
第二节 教参策略实践下的教学设计之二《范进中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
附录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情况及建策略问卷调查 |
附录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情况及建策略访谈调查 |
附录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目录 |
致谢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理论依据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教材整体框架建构对教学的引导 |
第二节 课程要素在单元中的排列序列分布情况对教学的引导 |
第三节 单元导语与预习(阅读)提示、课后习题对教学的引导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使用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使用策略 |
第一节 根据教材整体框架,作出三年教学规划 |
第二节 根据课程要素与单元关系,作出学期教学计划 |
第三节 根据单元导语与课文,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分配 |
第四节 根据具体课文助读系统,完成篇目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相关研究及启示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界定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显性知识系统的内容及编排特色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显性知识系统的内容 |
1.阅读方法知识 |
2.写作方法知识 |
3.口语交际方法知识 |
4.文学知识 |
5.文体知识 |
6.语言知识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显性知识系统的编排特色 |
1.方法知识增多 |
2.阅读方法知识、写作方法知识、口语交际知识比例更科学 |
3.知识点呈现灵活 |
4.紧抓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近性 |
5.聚焦基础 |
6.注重知识点关联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隐性知识系统的内容及特色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隐性知识系统的内容 |
1.审美知识 |
2.思维知识 |
3.道德知识 |
4.情感知识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隐性知识的特色 |
1.凸显人文教育 |
2.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
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使用建议 |
(一)重视知识教学 |
(二)灵活使用多种知识教学方式 |
(三)提升知识储备,认真规划教学 |
(四)积极开发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实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阐述 |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教、学、做合一理论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研究 |
(一)编排结构 |
(二)主题归纳 |
(三)活动方式 |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结果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2.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
(一)教师认识存在不足 |
(二)教师指导略显片面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充沛 |
(四)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探析 |
(一)教师认识层面 |
1.强化学科素养,成立专项小组 |
2.树立正确观念,重视活动实践 |
3.重视专业培训,激发学生兴趣 |
(二)活动指导方面 |
1.活动适时指导,提高教学实效 |
2.丰富指导形式,结合教学指导 |
(三)课程资源层面 |
1.拓展生活资源 |
2.开发教学资源 |
(四)评价机制层面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3.评价时机全程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 |
1.救亡图存的抗争主题 |
2.维护统一的爱国主题 |
3.社会主义的建设主题 |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
1.传承革命传统文化 |
2.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
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二、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三、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分析 |
1.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的篇目概况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分析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四、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与建议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评价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评价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建议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建议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建议 |
五、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师教学策略 |
1.设定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学目标 |
2.选择挖掘作品育人价值的教学内容 |
3.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环节 |
4.运用契合语文学科素养的评价方式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生学习策略 |
1.提升革命素养,落实学科育人 |
2.迁移运用知识,书写阅读感受 |
3.多向延伸阅读,拓宽学习视野 |
4.参与实践研学,传承红色基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篇目汇总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语文教科书发展与编写概况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三版语文教科书整体编写情况分析 |
一、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总体编写情况分析 |
二、统编本教材对前两套教科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章 三版教科书中唐宋诗文编选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三版教科书中唐宋诗文整体选编情况比较与评析 |
一、课文系统 |
二、助读系统 |
三、练习系统 |
第二节 三版教科书中相同唐宋诗文篇目比较分析 |
一、三版教科书唐宋古文篇目统计一览 |
二、相同篇目在三版教科书中的具体编排差异分析 |
第三章 对后续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后续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扩大教材中唐宋诗文的选文范围 |
二、明确古诗文合编课文的标准 |
三、改进课后练习题量和内容 |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教法 |
二、注重课外古诗词诵读 |
三、确立古诗文合编课文的教学核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编版 |
二、《教师教学用书》 |
三、编写体例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功能体现 |
一、课程理念的体现 |
二、辅助教学实践 |
(一)备课 |
(二)上课 |
三、发展教师专业水平 |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
(一)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二)语言呈现为主的教学方法 |
三、认知教学理论 |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系统分析 |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准则 |
一、以新课标为编写的指导思想 |
二、从教师实际出发,创造教师活动空间 |
三、凸显语文教科书特色 |
四、吸收学术界最新成果 |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体例 |
一、“单元说明”模块 |
(一)“单元说明”模块的价值 |
(二)“单元说明”模块的构成要素 |
二、“阅读教学”模块 |
(一)“阅读教学”模块的价值 |
(二)“阅读教学”模块的构成要素 |
三、“写作教学”模块 |
(一)“写作教学”模块的价值 |
(二)“写作教学”模块的构成要素 |
四、“综合性学习”模块 |
(一)“综合性学习”模块的价值 |
(二)“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构成要素 |
五、“口语交际”模块 |
(一)“口语交际”模块的价值 |
(二)“口语交际”模块的构成要素 |
六、“活动·探究”模块 |
(一)“活动·探究”模块的价值 |
(二)“活动·探究”模块的构成要素 |
第四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排设计 |
一、版面组成 |
(一)封面 |
(二)版权页 |
(三)编写说明 |
(四)目录 |
(五)正文 |
(六)封底 |
二、框架结构 |
(一)“单元说明”模块 |
(二)“阅读教学”模块 |
(三)“写作教学”模块 |
(四)“综合性学习”模块 |
(五)“口语交际”模块 |
(六)“活动·探究”模块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特色分析与编写不足 |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特色分析 |
一、单元结构设置具体 |
二、教学重难点安排合理 |
三、教学目标把握明确 |
四、资料链接内容丰富 |
第二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不足 |
一、内容形式的制约 |
二、评价体系的缺失 |
三、资源利用的低效 |
四、设计编排的单调 |
(一)叙述媒介方面 |
(二)版式设计单一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问题及使用建议 |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问题 |
一、“奉为圭臬全盘照搬” |
二、“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
三、“空中楼阁脱离学情” |
四、“以一贯之缺乏理性” |
第二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
一、研读在先,参考在后 |
二、深入挖掘,理解把握 |
三、考虑学情,灵活使用 |
四、正确辨析,理性参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表、图目录 |
附录二:“阅读教学”模块内容构成表 |
附录三:九年级上册“教学时间”统计表 |
附录四:七、八、九各册写作主题与例文题目统计表 |
附录五:“活动·探究”模块任务主题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概述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意义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的必要性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 |
一、写作系统的编排方式 |
二、写作系统的组合方式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特征 |
一、写作目标分析 |
二、写作知识分析 |
三、写作指导分析 |
四、写作训练分析 |
第三章 部编本与其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二节 部编本与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三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评价及修订建议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评价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优点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及修订建议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师生使用建议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修订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社会责任素养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重视核心素养是世界性的主题 |
2.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是我国社会的普遍诉求 |
3.教科书是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意义 |
1.引导教师关注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因子 |
2.促进《语文》学科社会责任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 |
3.有利于社会责任素养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落实 |
(三)概念界定 |
1.责任 |
2.社会责任 |
3.社会责任素养 |
(四)研究综述 |
1.社会责任素养的研究现状 |
2.有关社会责任素养的框架研究 |
3.教科书中的核心素养研究 |
4.研究成果与反思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流程 |
一、分析框架 |
(一)分析维度的确定 |
1.已有研究的分析维度 |
2.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
(二)分析类目的确定 |
1.分析类目确定的依据 |
2.分析类目的制定过程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统计说明 |
1.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分析项目与统计说明 |
二、频度分析 |
(一)单元主题统计 |
(二)主副题统计 |
1.教读课文 |
2.自读课文 |
(三)课后练习统计 |
(四)插图统计 |
(五)综合性学习统计 |
(六)小结 |
三、内容分析 |
(一)他人责任 |
1.文明礼貌 |
2.诚信友善 |
3.乐于助人 |
4.孝敬父母 |
5.和谐家庭 |
6.小结 |
(二)集体责任 |
1.遵纪守法 |
2.热爱集体 |
3.维护公正 |
4.小结 |
(三)国家责任 |
1.主动作为 |
2.热爱祖国 |
3.小结 |
(四)生态责任 |
1.热爱自然 |
2.保护环境 |
3.小结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教科书中最强调“国家责任” |
2.“热爱祖国”是最主要的责任素养 |
3.对他人的责任最强调诚信友善 |
4.对集体的责任最关注维护公正 |
5.教科书重视亲近自然的理念 |
6.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
7.关注到社会责任能力的锻炼 |
8.呈现方式以主副题和课后练习为主 |
9.选文体裁丰富,重视选文经典性 |
(二)建议 |
1.适当调整社会责任素养维度的比例 |
2.合理协调社会责任素养类目的比重 |
3.深入研读教材选文以落实素养目标 |
4.引导课后多样化练习以扩大培养途径 |
5.丰富社会责任素养选文的多元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编写依据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编写依据 |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写作教学要求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理论基础 |
一、阅读—写作迁移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三维作文心理操作模式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的编排特点和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写作练习分析 |
一、单元写作练习的编排特点 |
二、单元写作练习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辅助性写作练习分析 |
一、阅读部分写作练习分析 |
二、名着导读部分写作练习分析 |
三、活动·探究单元写作练习分析 |
四、综合性学习写作练习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写作练习的使用策略 |
第一节 在内容选择上的使用策略 |
一、依据教材确定写作训练点 |
二、配合单元阅读确定内容 |
三、基于学情微调教学内容 |
四、关注兴趣选择写作实践 |
第二节 在备课过程中的使用策略 |
一、围绕训练点深入开发导写短文 |
二、创造性使用写作实践 |
三、提供范例演示 |
第三节 指导学生的策略 |
一、指导学生阅读导写短文 |
二、指导学生用好写作实践 |
第四节 在课后评价与修改时的使用策略 |
一、教师评价围绕写作训练点 |
二、学生自评活用写作练习 |
三、借助导写短文与提示自主修改 |
第五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辅助性写作练习使用策略 |
第一节 在内容选择上的使用策略 |
一、阅读中的写作练习结合单元写作选择练习内容 |
二、阅读中的写作练习选择加深作品理解的内容 |
三、活动下的写作练习根据任务需要取舍写作内容 |
四、活动下的写作练习重点练习应用写作 |
第二节 在课堂环节的使用策略 |
一、阅读中的写作练习转换为口头练习 |
二、适时练习,加深阅读体验 |
三、合作学习,写作先行 |
第三节 在课后的使用策略 |
一、复习课内 |
二、课后检测与运用 |
三、拓展课外 |
四、记录体验,鼓励发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情况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 “综合性学习”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参使用策略研究[D]. 刘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D]. 李若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研究[D]. 余永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实验中学为例[D]. 贺倩. 延安大学, 2021(12)
- [5]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D]. 景惠. 延安大学, 2021(11)
- [6]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D]. 张文璐. 扬州大学, 2021(09)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系统研究[D]. 汪雅楠.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D]. 赵庆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社会责任素养因子研究[D]. 梁美红.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练习使用策略研究[D]. 龚菲.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