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征稿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张婕[1](2021)在《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紫薇[2](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学类CSSCI期刊作为传播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传递科学信息为核心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知识,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引领体育学科跟上时代潮流,实现体育学类CSSCI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体育学术期刊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了以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对体育学类CSSCI期刊在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转型现状的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其数字化转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寻求加速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策略。本研究先对媒体融合与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定义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结合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体育学CSSCI期刊的现实情况,选择和确定了研究框架及相关指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及问卷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对其呈现的相关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1)技术层面,体育学类CSSCI期刊的网络采编平台已逐渐向知网腾云协同采编系统转换,投审编发一体的数字化工作行为已成趋势,整体以电脑端工作为主,移动采编应用较少;网络出版形式多样,网络首发为主流,整体开展情况较好;11家期刊均开通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移动客户端运用情况较少,粉丝数、文章阅读量及媒体互动情况差异较大,普遍存在运营维护不及时的现象。(2)经济层面,65%的体育学类CSSCI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无资金投入,剩余期刊投入资金以10万以内为主,仅《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入超过20万;市场产出方面,绝大多数期刊依靠上级单位拨款,部分期刊有版面费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没有广告、讲座会议等增值收入。(3)主体层面,体育学类CSSCI期刊编辑部编辑人数基本在6人以下,以31-51岁的中青年为主,规模小,且无专职新媒体工作人员;用户受众以18-45岁的在校学生及科研工作者组成,在检索期刊信息、投稿、获取文章及与编辑沟通上,以数据库、期刊网站及邮箱为主。(4)内容层面,目前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来源及形态较单一,70%的期刊还是以纸刊内容进行电子化或数字化的媒体传播,缺乏创新动力。(5)规范层面,我国在颁布《民法典》,修订《着作权法》等的基础上,完善了信息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还缺乏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行业规则和标准;目前学术界对各类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在由于没有统一的传播标准,所以在相关影响力测评的信效度上也有待商榷。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问题:(1)缺少对官方网站价值影响的重视(2)缺乏对“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3)缺少期刊融合运营的动力和责任(4)市场活力缺失与盈利模式不明确(5)自上而下的媒体融合意识待提升(6)编辑部缺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7)服务未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8)缺乏对期刊内容来源的深度挖掘(9)内容形态单一,缺乏可持续创新(10)期刊数字化版权保护未得到重视(11)学术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不完善。3、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策略:(1)提高对期刊网站运营维护的重视(2)加强“两微一端”的运营与维护(3)转变经营理念,激发动力和责任(4)建立数字化及市场化的盈利模式(5)增强融媒体意识明确自身定位(6)重视体育期刊新媒体编辑的培养(7)洞察满足用户受众的多层次需求(8)促进期刊与受众的互利共赢(9)坚持质量为王,加强原创及整合(10)丰富内容形态,发展可持续创新(11)重视新媒体平台出版的版权保护(12)完善期刊新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邱丽媛[3](2020)在《“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文中认为陈蝶仙,原名陈寿嵩,字昆叔。后改名为栩,号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作为晚清文人的代表,陈蝶仙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国时期着名的民族企业家。陈蝶仙的实业成就主要在于创立“家庭工业社”,其生产的“无敌牌”牙粉和“无敌牌”蝶霜将大量倾销的日本“金刚石”牙粉、美国“三花牌”化妆品,赶出了中国市场,为国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投入实业之前陈蝶仙的成就多在于文学创作方面,参与实业救国后,他的文学方向转为结合时事的批评性文章,所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会撰写实用生活科普小文、简单工业日用品制造方法、传播实业经验的“游戏文章”,主要发表于其主编的《机联会刊》(又名《机联》)。《机联会刊》这个“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为陈蝶仙的思想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传播途径,也正因为有此平台,“能文能武”的陈蝶仙成为民国时期资本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这类“游戏文章”所具备的特定历史观和批评价值,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陈蝶仙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征,也有利于呈现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对展开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郭娅琼[4](2020)在《在学术贡献与学术影响力之间——以《青海民族研究》“土司学研究”专栏为实证》文中指出《青海民族研究》"土司学研究"专栏历经三个阶段,进行了十年开拓,发展成为该期刊唯一长期开办的特色专栏。专栏所刊发的文章得到大量转引和转载,对全国尤其是中国南方省份的期刊、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发挥了影响力。实践表明,只有明确期刊、主持人、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三方良性互动基础之上实现更大程度的提升,才能在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方面实现共赢。
张盟[5](2020)在《论方舟的诗》文中研究指明方舟(1966——),本名周柏,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南下”的诗人之一,也是南方“打工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在诗歌创作初期受“朦胧诗”影响较大,后期逐渐趋向写实并创作了大量的打工纪实诗。方舟的诗立足生活现实但又不乏抒情与想象,他的诗得到同时代诗人杨克、郑小琼、叶延滨等人的认可,当代诗歌评论家们对其诗歌创作亦作过不少的研究与评述。作为一位寓居在南方都市东莞从事底层写作的诗人,方舟其人其诗显然很难跨越“精英史观”进入主流文学史的研究视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舟诗歌缺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试图在详细整理方舟诗歌作品的基础上,采用访谈互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方舟的诗歌创作经历、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促进学界对方舟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对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方舟其人其诗被忽视和低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证方舟诗歌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之路》主要谈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通过对方舟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梳理,将其诗歌创作分为四个典型的阶段。即“大学时期”(1983-1987)、“南昌时期”(1987--1990)、“南下初期”(1990--1994)以及“南下后期”(90年代后期至今),并结合具体的史实与文本分析其人生行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内容》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主题分类。首先按照文本内容将方舟的诗歌分为“自然灾害纪实诗”、“底层生活纪实诗”、“城市变迁纪实诗”三种主要类型;其次对每一种类型的诗歌给出划分的依据并详析其风格特征;最后综合方舟诗歌类型及风格特征来探究方舟诗歌所蕴含的“底层同情”意识与“现实主义”精神。第三章《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具体从“语言特色”、“创作手法”和“诗歌理念”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方舟诗歌词汇和语法使用来探析方舟诗歌的语言特征;其次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两个角度来总结探究方舟诗歌的创作手法;最后从方舟自述的诗歌观点以及和诗歌内在呈现两个方面来探究方舟“反意象化”创作的诗歌理念。第四章《“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从“地方写作”和“底层写作”两个层面来分析方舟诗歌创作具有的文学史意义。拥有“东莞诗人”和“打工诗人”双重文学身份的方舟,其文学创作和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实密切关联。方舟的诗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南方都市东莞的变迁历史,也映照了东莞打工人群的生存现实与精神面貌。方舟的诗歌在“地方文化”和“底层精神”两个层面与主流文学史书写存在对话的可能。改革开放后出现南下打工潮的大历史与打工诗人通过各种途径建构自主话语的努力,共同促进了“打工诗歌”的最终凸显。《结语》部分以方舟的诗歌创作为个案论述“打工诗歌”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总结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王庆阳[6](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谢江灿[7](2020)在《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文中认为1936年9月,林语堂与黄嘉德、黄嘉音兄弟二人合资于上海创办《西风》月刊,该杂志旨在向国内新兴市民阶层“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西风》月刊以译述西洋优秀通俗杂志文为主,内容涉及西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生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同时,《西风》月刊也鼓励本土作家进行主动创作。《西风》月刊通过翻译、创作等文化活动,为国内读者建构起现代西洋社会形象,以期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对现代市民阶层进行恰得其分的现代趣味培养。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在肯定《西风》月刊承袭论语派办刊理念的同时,指出《西风》月刊自身办刊特色及独特社会意义,从而确定其研究价值。其次,梳理当前学界对《西风》月刊及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的研究现状。最后,确定研究思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作出说明。第一章主要对《西风》月刊进行概述。通过还原办刊历史背景,阐释《西风》月刊办刊宗旨,并从“提倡西洋杂志文”与“介绍欧美社会生活”两个角度对《西风》月刊办刊理念作详细阐述。第二章主要通过文本细读,从《西风》月刊对西洋社会形象的建构与《西风》月刊对本土陈规陋习、恶趣味的揭露等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西风》月刊为读者建构的现代市民社会。第三章着重厘清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趣味之间的关系,并在前文探讨市民社会建构的基础上,结合《西风》编者的文学活动,发掘《西风》月刊所提倡的现代市民趣味。第四章探讨《西风》月刊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历史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阐述《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于当下的现实启示。
王伟[8](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胡天银[9](2019)在《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文中指出我国近现代大学发轫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民族救亡、文化重建与人才培养是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其与国家、社会、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央大学作为国民党政府着力打造的“首都最高学府”,其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本研究将中央大学置于十四年抗战背景之下,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与学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表现为两种形态: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政府需求与中央大学治校理念的契合是府学合作的基础。中央大学在工、农、医等实科发展中密切联系政府国防、经济、民生建设需求,《新民族》学人以学术探究的方式积极服务政府抗战建国策略的实施都是合作的体现,合作使府学关系更加紧密。然府学间虽有共识与合作,亦有矛盾与冲突。在人事上存在政治因素与学术标准的冲突;在经费上存在政府拨付不足与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及师生需求的冲突;在管理上,存在政府控制学生运动与学生寻求自治之间的冲突。尽管府学间存在冲突,但合作大于冲突是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旋律。第二,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层面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基础因素。政府层面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政府意志是核心,经费拨发、教育政策、人事安排则为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学校层面的因素则作用各不相同,在府学关系中校长多为平衡者,而师生多为抗争者。第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实质是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权力的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第四,通过考察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建立师生监督组织,保证府学关系透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李轩,李寅凤,李涛,谢文玲[10](2018)在《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15Si-5NaF-80Al2O3、15Si-10Zr-5NaF-70Al2O3的渗剂,应用扩散渗工艺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了单一硅化物涂层和锆改性硅化物涂层,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显微组织以及在不同冲蚀角度下的耐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涂层均可分为3层,由(Ti,X)Si2(X为铝、钒或锆)相组成的外层、由TiSi相组成的中间层以及由Ti5Si4+Ti5Si3相组成的内层,锆改性硅化物涂层的组织更致密,且无裂纹存在;2种涂层的冲蚀率均随冲蚀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但锆改性硅化物涂层表现出更好的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在大冲蚀角度下,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改善效果比在小冲蚀角度下的更加显着。
二、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征稿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媒体融合相关研究 |
1.2.1.1 媒体融合释析 |
1.2.1.2 媒体融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1.3 媒体融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期刊数字化相关研究 |
1.2.2.1 期刊数字化释析 |
1.2.2.2 期刊数字化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3 期刊数字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开展的现状分析 |
3.1.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分析 |
3.1.1.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采编出版现状分析 |
3.1.1.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
3.1.1.3 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两微一端”开通运营现状分析 |
3.1.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1.2.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
3.1.2.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市场产出现状分析 |
3.1.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1.3.1 期刊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1.3.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用户受众现状分析 |
3.1.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1.4.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来源现状分析 |
3.1.4.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形态现状分析 |
3.1.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3.1.5.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版权保护现状分析 |
3.1.5.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
3.1.6 小结 |
3.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存在问题解析 |
3.2.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
3.2.1.1 缺少对官方网站价值影响的重视 |
3.2.1.2 缺乏对“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 |
3.2.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
3.2.2.1 缺少期刊融合运营的动力和责任 |
3.2.2.2 市场活力缺失与盈利模式不明确 |
3.2.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
3.2.3.1 自上而下的媒体融合意识待提升 |
3.2.3.2 编辑部缺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
3.2.3.3 服务未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
3.2.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
3.2.4.1 缺乏对期刊内容来源的深度挖掘 |
3.2.4.2 内容形态单一,缺乏可持续创新 |
3.2.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
3.2.5.1 期刊数字化版权保护未得到重视 |
3.2.5.2 学术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不完善 |
3.2.6 小结 |
3.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1.1 提高对期刊网站运营维护的重视 |
3.3.1.2 加强“两微一端”的运营与维护 |
3.3.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2.1 转变经营理念,激发动力和责任 |
3.3.2.2 建立数字化及市场化的盈利模式 |
3.3.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3.1 增强融合意识及明确自身的定位 |
3.3.3.2 重视体育期刊新媒体编辑的培养 |
3.3.3.3 洞察满足用户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
3.3.3.4 促进期刊与用户受众的互利共赢 |
3.3.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4.1 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原创及整合 |
3.3.4.2 丰富内容形态,发展可持续创新 |
3.3.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3.3.5.1 重视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版权保护 |
3.3.5.2 完善期刊新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数字化转型情况调查 |
附件2 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使用情况调查 |
附件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数字化转型情况调查问卷》 内容效度评价表 |
附件4 《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评价表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3)“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之路:批评者身份的转变 |
第一节 、文学之路 |
一、文人陈蝶仙的成长经历 |
二、陈蝶仙的文学创作 |
三、“栩园编辑社” |
第二节 、国货精英 |
一、陈蝶仙与“家庭工业社” |
二、“国货之隐者” |
第三节 、意见领袖 |
一、从陈蝶仙到“天虚我生” |
二、“授人以渔” |
第二章 《机联会刊》:“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和作用 |
第一节 、民国批评刊物的蓬勃发展 |
一、《申报·国货周刊》 |
二、《机联会刊》 |
第二节 、“天虚我生”与《机联会刊》 |
第三节 、“天虚我生”与其他刊物 |
第三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多样化特点 |
第一节 、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教育批评 |
一、青年职业观教育 |
二、青年婚姻观教育 |
三、工商业者教育 |
四、文学修养教育 |
第二节 、有利于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制造批评 |
一、化繁为简 |
二、去伪存真 |
第三节 、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享 |
一、改良造纸业 |
二、工艺制厂方式 |
三、工厂改进方法 |
第四节 、渗透于日常生活文化的写意生活态度 |
第五节 、读者的反馈批评 |
第四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思想特征 |
第一节 、实践结合理论的设计批评特征 |
一、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 |
二、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 |
三、复原购买力 |
第二节 、“游戏文章”:文学性和批评性写作的结合 |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主义态度 |
一、轰轰烈烈的国货宣传 |
二、“天虚我生”国货批评的全面探究 |
(一)国货和女性 |
(二)国货和送礼 |
(三)国货和广告 |
第五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反思 |
第一节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历史意义 |
一、国货必须强大自身 |
二、国货运动对于“崇洋习气”的打击 |
第二节 、民族主义设计批评的思考 |
一、“洋”货和“洋货” |
二、被商业和营销利用的“国货”运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在学术贡献与学术影响力之间——以《青海民族研究》“土司学研究”专栏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期刊平台的贡献:《研究》专栏十年开拓 |
(一)《研究》专栏创办的起点 |
(二)《研究》专栏的创办与论文发表 |
(三)“特色专栏”的创办及论文布局 |
二、期刊平台的影响力:《研究》专栏论文被转引转载 |
(一)《研究》专栏论文被论文转引 |
(二)《研究》专栏论文被文献检索期刊转载和论着转引 |
1.被文献检索期刊转载 |
2.被论着转引 |
三、期刊平台的对策:《研究》专栏如何后续发展 |
(一)坚定办栏方向 |
(二)发挥主持人作用 |
(三)培育强大的作者群 |
四、结语 |
(5)论方舟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章 “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简介与诗歌创作之路 |
1.1 方舟生平与家世 |
1.2 方舟创作之路 |
1.3 方舟早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
第2章 “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与思想特色 |
2.1 方舟诗歌主题 |
2.1.1 自然灾害纪实诗 |
2.1.2 底层生活纪实诗 |
2.1.3 城市变迁纪实诗 |
2.2 方舟诗歌的思想特色 |
2.2.1 人文关怀:“底层同情”意识 |
2.2.2 审美内涵:“现实主义”精神 |
第3章 “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 |
3.1 方舟诗歌的语言特色 |
3.2 方舟诗歌的艺术手法 |
3.2.1 修辞手法 |
3.2.2 表现手法 |
3.3 方舟诗歌的艺术理念 |
第4章 “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
4.1 地方写作:“东莞诗人” |
4.2 底层写作:“打工诗人” |
4.3 对话主流文学:建构自主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西风》月刊及其作者群体研究 |
二、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西风》月刊概述 |
第一节 《西风》月刊办刊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文化探寻 |
第二节 《西风》月刊办刊宗旨 |
一、提倡西洋通俗杂志文 |
二、介绍欧美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西风》月刊的办刊实践 |
一、作者群体社会化 |
二、编读互动双向化 |
三、办刊倾向通俗化 |
小结 |
第二章 《西风》月刊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西风》月刊译述中的西洋社会形象 |
一、关注时局政事 |
二、聚焦西洋国家内部 |
第二节 本土作者笔下的西洋社会形象 |
一、海外求学者见闻 |
二、旅居国外者亲历 |
三、学者视角 |
第三节 《西风》月刊对陈规陋习的批判 |
一、读者来信暴露现实 |
二、主题征文批判陈规 |
小结 |
第三章 《西风》月刊对现代市民趣味的培育 |
第一节 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趣味 |
一、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 |
二、现代性与现代市民趣味 |
第二节 西洋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市民趣味 |
一、追求生活的愉悦 |
二、文化审美的传承与创新 |
三、理性规制下的现代市民趣味 |
第三节 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尝试 |
一、“他者”对中国现代市民趣味的间接建构 |
二、本土作者对现代市民趣味的直接塑造 |
小结 |
第四章 《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的现实影响 |
第一节 《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的积极意义 |
一、“五四”观念变革的实践赓续 |
二、新兴市民阶层的趣味革新 |
三、满足读者需求的阅读选择 |
第二节 《西风》月刊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局限性 |
一、脱离国情的片面建构 |
二、自信缺失的盲目跟风 |
三、时代视野下的局限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探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图景 |
(二)为调整和构建新时代大学与政府关系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多视角下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二)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三)国立中央大学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 |
(一)府学关系 |
(二)中央大学 |
(三)政府 |
(四)抗战时期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共识与合作 |
第一节 合作基础:政府教育政策与中央大学办学理念的契合 |
一、民族复兴与抗战建国:中央大学与政府合作的背景 |
二、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对中央大学的双重期待 |
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切合国家的需要”:中央大学“实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一、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与中央大学的实科设置 |
二、中央大学工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三、中央大学农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四、中央大学医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第三节 以学术服务国家:中央大学《新民族》学人与政府的合作 |
一、《新民族》的创办及其群体特征 |
二、“经国实际之谈”:《新民族》群体对抗战建国的讨论与分析 |
三、知识界与权力场的默契与融洽:《新民族》与政府的关系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与冲突 |
第一节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更迭中的冲突 |
一、学术标准与政治考量: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选拔标准上的分歧 |
二、学术自由与派系政治:抗战后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去职 |
第二节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经费冲突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境及中央大学的经费状况 |
二、中央大学与江苏省地方政府在经费上的争执 |
三、中央大学为争取经费独立与中央政府的斗争 |
第三节 控制与自治:中央大学与政府在学生运动中的冲突 |
一、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及蒋介石的对日政策 |
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博弈 |
三、中央大学对“一二·九运动”的声援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层面 |
一、时代背景 |
二、历史因素 |
第二节 政府层面 |
一、政府意志 |
二、人事安排 |
三、经费问题 |
四、教育政策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校长 |
二、教师 |
三、学生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
一、学术与政治 |
二、知识与权力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 |
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
一、由政治到学术: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 |
二、由抗争到监督:建立师生监督机制,保证府学关系透明 |
三、由“人事”到制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1.1 试样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微观形貌和成分 |
2.2 物相组成 |
2.3 截面硬度 |
2.4 冲蚀性能 |
2.5 分析与讨论 |
3 结论 |
四、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征稿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D]. 张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D]. 李紫薇.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3]“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D]. 邱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在学术贡献与学术影响力之间——以《青海民族研究》“土司学研究”专栏为实证[J]. 郭娅琼. 青藏高原论坛, 2020(02)
- [5]论方舟的诗[D]. 张盟.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7]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D]. 谢江灿. 集美大学, 2020(08)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D]. 胡天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J]. 李轩,李寅凤,李涛,谢文玲. 机械工程材料,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