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眼科医学名词摘录(一)(论文文献综述)
孙蕴[1](2017)在《明代书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着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着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着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着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着录了书籍信息,更着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对大多书目并未有所涉及。通过对明代的书目、明代的目录学家及目录学思想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探讨,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其做出宏观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目录学史、乃至整个学术史而言都是必要的,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论文将明代各家书目分为公藏、私藏、史志、专科、特种五部分,从论述目录学家的目录学事迹、清理书目的存佚与版本、探讨书目的形成、探讨书目的编纂体例、探讨书目的着录方法、分析书目的特色、评价书目的成就七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诸家书目进行逐一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述明代的书目成果。引用书目在我国问世较早,于明代得到弘扬。本论文对这种特殊目录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等做了大致论述,并简要进行举例分析。胡应麟是明代目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论文通过对《四部正讹》、《经籍会通》等目录学成果的分析,对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做了整体的探讨。各家书目之外,本论文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二种序跋着作为例,窥豹一斑,探讨了明人的序跋题记,认为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补充书目解题之未备的史料价值。明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兴盛时期。明代的书目编纂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种类多样,形成了空前完整的目录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相对前后各代书目而言,明代书目具有较为突出的主观性、灵活性、实用性特点。类目设置方面,明代的书目大多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束缚,采用了根据收录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类的方式,并往往在同一部书目内将多种分类依据综合并用。明代书目中不仅产生了藩府类、举业类、性理类等新的类目,且其对类书、丛书、释道等书籍的归置方式较之前代亦呈现出新的格局。其中将四书类与五经类并行设立的设类方式更是成为后世定例。着录内容方面,明代书目既有对前代书籍线索的保留,亦有对明代着述成果的载录。此外,又有《南雍志·经籍考》、《内板经书纪略》等兼记书、板,《南词叙录》兼记理论、作品,《曲品》兼及作者、作品等特殊着录内容的存在。明代书目虽少有解题,但往往以简要、灵活的方式着录相关信息。明代书目大多着录作者姓名、籍贯等,更有详记其生平者,具有重要的史料集志。如《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录,便是现今而言唯一可查的史料,极为珍贵。此外,以赵定宇、赵琦美等为代表的明代目录学家具有极高的版本意识,其书目中对版本项的着录极为丰富,直接启发了钱谦益、钱曾等人的版本学思想。明代书目的着录内容,是考求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来源。着录方法方面,明代书目中首次出现了互着、别裁的着录方法,合并着录法、表格式着录法、千字文编号法等亦被多次运用,使得明代的书目编纂整体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明代书目普遍具有注重普查、方便检索的特征。统计收录、便于检索的工具性是书目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在明代首次得到了强调。自此以后,书目的工具性逐步为世人所重。统计完整、方便检索亦成为书目编纂的首要任务。书目的分类体系、着录内容、着录方法三方面,是对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明代目录学家不拘常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目录学思想,为四部分类法的成熟、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当代目录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于飞[2](2017)在《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古代消渴相关方剂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揭示中医古代文献(1840年以前)中消渴治疗方剂的收录特点,获得中国古代对消渴认识的演变过程,量化确定收录消渴相关方剂的中医古籍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探索消渴的治疗提供研究思路和文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对中医古籍中出现的消渴相关方剂进行提取和整理,所涉古籍以《中华医典》(第二版)收录的书籍为限,时间跨度上起先秦,下至清朝1840年。检索词选取《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及《太平圣惠方》出现的消渴相关词汇,共18个:消渴,消瘅,脾瘅,内消,肺消,膈(鬲)消,热中,食亦,渴利,肾消,消肾,强中,上消,下消,中消,消中,痟。对检索到的目标文献,依据同名现代善本进行文字校正,再按成书时间排定先后次序,归入五个历史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以判定方剂引用关系、统计古籍引用频数,发现收载消渴相关方剂的核心古籍,分析各历史时期的中医古籍对消渴相关方剂流传的贡献,及其对消渴分型的认识。结果:自先秦至清代前中期(1840年前),《中华医典》共计收录消渴相关中医古籍477部,除去因成书年代及作者生卒年均不明而无法确定成书年代,或未收录消渴方剂的,留存132部。最早收录消渴相关方剂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最晚的是陈修园的《医学从众录》。具方剂引用关系的古籍共81部,提取消渴相关方剂共计2402首,具引用关系方剂619首。结论:根据古医籍对消渴相关方剂收录数量、具有引用关系的方剂数量及引用古籍种类数,可基本判断《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门法律》、《成方切用》七部古医籍分别为魏晋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朝、清朝前中期五个历史时期中收录有关消渴内容方剂的具有核心影响力作用的核心古籍。并且上述古籍存在文献老化现象,且随着时代离现代越来越近,各核心古籍的文献老化速度有着越来越快的趋势。由消渴相关方剂核心古籍对消渴的分型论治记录,可以发现消渴分治体系逐渐由将症状作为分类标准,向多种分类方式并行、多种分类词汇混用,逐步向以病机作为分类标准的消渴分型模式转变。
王水香[3](2016)在《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学科分类中,文学与医学分属不同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功用亦各异。但在中国古代,共同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与医学之间却存在着相互交融、相互嵌合的关系。涉医文学正是医文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在医文发生发展的初期——先秦两汉时期即已出现。本文在明确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定义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探析这一时期文学与医学相融的广度、深度、路径及其缘由为目的,从以下方面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先秦两汉的医学文献目录,以及解析出土、存世医学文献的内容与成就,考察涉医文学产生的医学背景。其次,对兼具文学与医学特质的叙事性文体——诊籍的流变进行考察,以明晰诊籍在先秦两汉时期由萌发至初成的轨迹和特征。第三,对文学作品中的本草、养生、疾病和治疗等医学内容进行挖掘考述,以探析先秦两汉医文相融第一层次的特征,并考察医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在探究先秦两汉医文第一层次相融特征的同时,以医家和文士的最高理想层次——治国为例,进一步深挖医文更深层次,即医道与文道的会通。第五,以先秦两汉医文主体、思想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与其它学术交融的概况为切入点,探析先秦两汉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对医文相融会通的影响。第六,对先秦两汉文学涉医的范式与特点,及其对后世涉医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的概述与探论。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或有助于拓展文学与医学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为更加全面地考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功能提供一些启示。
冯求荣[4](2016)在《元认知监控视角下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认知的概念最初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论文。而元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的核心,是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自觉的监控、调节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监控在此过程中,对学习者拥有高水平的学习能力,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学习型社会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对学习困难学生来说,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元认知监控的缺失。尤其是化学学困生,他们智力处于正常范围,正处于化学学习困难状态下,由于元认知监控的缺失,导致了这些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低下,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提升,成为了许多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关注热点。正是因为,元认知监控的缺失导致了学困生化学成绩低下,所以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的调查、元认知监控提升的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文献整理发现,在国内化学教育领域,针对元认知监控缺失造成的化学学习困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丰富,改善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的实践研究案例不多。因此本文从元认知监控视角出发,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并使用实证方法,调查高中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在实践中验证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本文一共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梳理了相关理论,经过理论研究后,提出了元认知监控的结构与要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分为前端监控、过程监控与完结监控,其下又分为总共八个要素。第二部分现状调查。设计并使用高中化学元认知监控水平调查问卷,调查了解了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的现状以及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元认知方法监控有限;计划监控匮乏;反馈监控不足;意识监控较差;总结监控薄弱。第三部分对策提出。针对学困生存在的元认知监控缺陷,立足于元认知理论,提出了基于元认知监控的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1)渗透策略知识,提升方法监控;(2)建立学习计划,提升计划监控;(3)锻炼自我提问,提升反馈监控;(4)指导出声思维,提升意识监控;(5)培养考后反思,提升总结监控。第四部分实践验证。在实践研究部分,学生经过了4个月的元认知监控训练。之后,通过元认知监控水平后测以及期末考试化学成绩来检验转化策略的实施效果,同时通过元认知监控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训练作品解释与理解了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的成长。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组前后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发现,学困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有显着性的差异。说明学困生通过元认知监控训练,元认知监控水平会得到显着提高。(2)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化学学习成绩的对比发现,化学学习成绩有显着性的差异。说明学困生通过元认知监控训练,化学学习成绩会得到提高。(3)对测试问卷中,元认知监控下各个维度得分情况的分析显示,有针对性地使用了元认知监控转化策略的维度有显着性的提高。分析学生的训练作品,也解释了这些维度的提高。而个别没有针对性训练的维度则没有显着性的提高。这都说明了,针对元认知监控缺陷提出转化策略能重点提升元认知监控中的特定方面。同时也说明,要实现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的提升,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实施针对性的训练。本文探索并验证了元认知监控视角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丰富和充实了,化学教育领域,元认知监控方面的理论。为化学教学实践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今后从事元认知监控实践的研究者增加了研究实例。丰富了学困生转化的方法路径,拓展了学困生转化教学的研究思路,对未来化学学困生转化研究具有实际借鉴价值。
陈纳[5](2014)在《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 ——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经验”在我国教育学的语境中,是一个说起来非常重要、做起来却被忘掉的概念。这种状况,下衍至学前教育领域,便是轻视乃至抛弃经验而追求符号化知识的学习,进而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连续出台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以遏制其蔓延。该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为核心的主知主义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学前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极为缺乏。基于此,本论文致力于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探讨,以辨明幼儿期应以经验为主要学习对象和学习方式;在幼儿园实践层面,则倡导为幼儿提供经验主导的课程。除导论外,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第一章重在对“经验”这一概念进行历史溯源,重点梳理了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我国当代教育学者关于经验的论述,从教育学角度,对“经验”及其相近的概念、经验的类型等进行描述和分类,分析了完整经验的特点,最终给出经验的定义,为本论文的研究构筑了必要的话语平台;第二章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聚焦于“经验与幼儿发展的已有认识”的回顾,在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和各历史时期教育家的经典着作中,搜寻前人关于经验与幼儿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使本研究具有更为宽广的视角。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第三章重在辨识经验在幼儿发展中的功能,借用教育学即有的体、智、德、美四领域的发展框架,分别就前人、他人与自己拥有的关于经验对幼儿在上述四大领域发展的已有研究和体会进行分析,考察不同质量的早期直接经验对幼儿后继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验的整体性形成与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同一性”的观点,丰富了第一章关于经验的定义,进一步矫正了静态经验观之下对经验的狭窄认识;第四章从主体的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两个角度,对经验获得的一般过程进行分析,寻找、鉴别不同类型的直接经验对幼儿素质发展的不同价值,并提出了体验类型-层次说、经验整体性等概念。第三部分为第五章。本章选取了国内外经典的以直接经验获得为导向的七个早期课程方案和21世纪以来,在西方主流文化中受到认可的三种综合性早期教育方案框架作为分析对象。对七个独立的早期课程方案,从理论基础、发展目标、经验来源和内容、推动经验形成的策略、经验获得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述评,明晰优质早期教育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围绕幼儿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生成经验,从而确立经验及其获得在早期教育课程中的应有地位。对三个综合性早期教育方案框架,则从提出背景或原则、框架构成要素或特点、对本土课程建构的启示等三个方面展开评述,明晰以经验为主导的早期课程建构发展趋势,即:不再是拘泥于或满足于开发出以某一个(类)理论为基础的、独立的课程方案;而是可以建立基于多种理论、融合多个实践范例,将社会、家长、儿童等多方面的关于教育与发展的诉求进行平衡的更大的早期课程框架。至此,对直接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之间具有同一性的关系论证完毕;同时,为如何重建本土经验主导的早期课程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本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当前以经验获得为主的两类幼儿园课程及教学形态进行剖析,提出了应将“经验主导”作为建构本土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思想;以三级课程管理为载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重构以幼儿完整经验获得为取向的本土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框架的思考路径。
张玉龙[6](2012)在《疾病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医学正在突破传统的局限,向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发展。同时,医学的社会性更加突出,广大人民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对健康的需求趋向全面、个性与多样,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整体健康得到空前的关注。生物医学技术面临着批评的强劲之风,对人的冷漠和日益失去对人的关怀,高额的费用令人生畏而止步门前,高消费、高开支、高需求与医学高科技同日而言,有限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随之而来,甚至出现了技术愈先进,医疗危机却愈严重的极端现象。疾病,作为与健康一道构成生命存在的必然维度,对健康的效用性(无论正负)无疑会成为人文医学的一个聚焦点。关注疾病并且重视病人,研究疾病价值而非单单的对抗、消灭,突出患者心理在疾病产生和诊疗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都必将扩大人文在医学中的比重,从而筑起医学人文精神重建的坚固堡垒。因此,疾病价值问题研究就成为一个应时而生、势在必探的重要问题,也可以说是当前推动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整合、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探究疾病,必然从认识和把握疾病的本质入手。疾病遍及整个人类文明史,对于疾病的解读自然历史悠久、观点纷呈,事实上定义疾病一直面临着语义和逻辑上的困境。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我们首先在“生命别样境遇”这种特殊层次上感知疾病,无论是纵观医学史还是横向中外文化背景下的疾病定义比较,都显示出疾病字面释义的复杂性。当对疾病的解读与生物医学知识、社会结构、文化价值纠缠在一起,就构成了神灵医学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自然科学疾病观、进化论疾病观、基因和分子医学疾病观等不同的疾病解释和评价模型。在自然科学领域,采用层次认知结构,出现的是提供疾病及其相应症状的因果关系解释规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采用完备的患病说明,真实的患病经验,清晰的社会角色、体制、充分的疾病经历等进行阐释。其次,是在疾病定义的梳理中,达成对疾病一般的共识: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定部位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最后,通过界定本体、推演范畴、探寻原因、讨论标准,提出疾病的本质:本体多样性的呈现。上述过程的展开,实现了对疾病全面而细致的解读,这也是疾病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密如丛林的价值理论,可以寻求出支撑疾病价值大厦的基础观点,从而推演出疾病价值理论的基本构架。疾病与人密切联系,也是一种文化客观现象,是与价值有关的事实。基于对价值“属性说”、“关系说”的认可,日本创价学奠基人牧口常三郎的价值理论,特别是价值质分正负、量有大小的论述,成为研究疾病价值的哲学指导。以此为基点,我们提出疾病价值的基本释义:疾病对于生命体的一切意义,这种意义包括着疾病正面、负面和零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讲既有目的性,也有工具性。疾病价值以疾病与人的关系作为形成基础,其存在依赖于疾病的属性,典型地呈现着主客体间作用力,正、负取向上表现形式多样。在价值理论的指导下,深入考察疾病的价值属性、概述疾病的价值体系,初步构建起疾病价值理论框架。这一构建,既为价值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疾病意义的解析添加新的途径。遵循疾病价值分类规则,以涉身现象学方法为工具,详细解读在疾病价值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的直接价值。运用身体现象学理论解析“疾病的主客观叙事”,进而明确患者对疾病意义的体验,从生物、人文两种视角和正负两种性质中,对疾病直接价值概念属性的产生、发展与内涵的确定,内容的阐释进行构建,最后创造性地提出“顺应物种进化规律,实现生命自主”的疾病终极价值学说。在生物维度上,各种类型的疾病对人的躯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各式各样的损伤,妨碍了生命的保存和延长,对主体和他人、群体和社会产生伤害,最终表现为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侵害,充分显示出疾病负价值的“恶”;在人文视野中,疾病带来个体身体失控、熟悉世界丧失、道德判读误解、社会关系紊乱、物质精神财富消耗等负价值的同时,疾病遵从现象学理论,借助“声音”工具,充分展示症状的表面征兆;提示着躯体的尊严,不断激发出潜能和权力;促进医学人性回归,提供社会文明和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维度;引发人性的多元思考,为开阔哲学的视野添置途径;促进对社会文明的审慎批判和多角度反思。疾病直接价值深入研究必将指向疾病终极价值的阐释,达尔文医学观表明,生物进化离不开疾病,疾病是生命进化中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认为,疾病客体对于生命主体追求的终极目标为生命自主,这是疾病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的精髓与支柱。疾病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指向,自然也要求人类社会懂得如何以自己的心智来理顺和管理疾病带来的无序状态,要从伦理角度来探究以科学、文明的心态对待疾病和生命,引导当代人类重建理性生存方式。疾病的终极价值明确了之后,与其密切相关的间接(工具)价值的梳理随之而来。原本存在于身体内的疾病,却在外部时空中显示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解读疾病价值,就必须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层面和范畴,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学、法学等跨学科领域中,展开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化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对于经济,疾病显示出对经济发展的健康透支,影响人力资本,造成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影响发展环境,阻碍资源有效使用;影响社会财富聚集,形成高额的经济负担。对于政治,疾病演变为政治控制的附魅,催生了现代医学制度,强化了政治权利;延伸为隐喻或附魅,演变为政治迫害的帮凶;成为稳定政权的附属成果,推动了人道主义政治文化兴起。对于历史,疾病成为反映历史变化的指标,在揭开历史神秘帷幕的过程中,通过疾病往往可以有新的解释;蔓延不可控的重大的疾病,通过影响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为一个时代烙下深深地印记;疾病在世界历史上,特别是在创造历史的权势或重要人物身上能够起着重要而鲜为人知的作用。对于文学,疾病和疗救成为文学创造母体,存留文学记录中珍贵的临床病史;形成文学视角下独到的医学科学社会评论;促进文学自我疗救新方式的形成。对于法律,疾病作为法律规制下“自然物”,成为保障健康基本人权的必要补充;实现立法科学性和司法有效性的必要依据;促进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手段。同时,在上述领域疾病产生的价值,无论正负,都具有丰富且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疾病诸价值,最终是为了对疾病价值基本理论的运用和检验,也就是疾病价值的实现。疾病的潜在价值、内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和外在价值,就是促使人类关注自身、反思自身,从而推进生命的涵养,实现人性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就是将疾病价值的观念、理论,通过多种渠道得到教育对象的接受,从而使得疾病价值得以实现、发挥。在医学教育中,要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医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激发学生对社会心理学、文化、道德等领域的兴趣,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尽早进医院接近和观察患者,培养学生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解释模式,要求学生阅读并阐释疾病叙事材料,并加以考核。在医疗系统中,突出自我保健(self-care)理念和行动的推广,重视自我医疗(self-treatment),鼓励病痛的医护和疾病的治疗整合,改变以经济利益、制度效率、职业竞争为特点的医疗卫生系统,促进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规范的形成。在生命医学研究中,不断扩展医学学术讨论的领域,突破分子、药物等术语的单一束缚,充分重视疾病与病人人性方面的研究,将疾病、痛苦的叙事等术语引进学术范围,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对疾病的双重呵护。与设计的出发点相呼应,研究在结语中对疾病意义的探寻与生命意义的叩问统一起来。疾病价值展示的疾病(客体)对人类或人类社会(主体)的意义、有用性,是医学人文所追求的一种应然状态,反映了人们关于医学人文的希望和理想、信仰和依托。疾病价值研究对人性的关注,其目标指向从自然本能上说,就是敬畏生命,维护人的生命健康;从社会关系的层面讲,则是关爱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从精神本质特征方面阐述,则是自主生命,走向人的终极关怀。
郑永亮[7](2012)在《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文中指出中风病(stroke)是指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嗜食厚味及饮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起病急、变化快,好发于中老年人,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病或脑卒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中报告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50万到200万新发脑卒,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因此预防中风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医疗卫生课题。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风病防治方面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丰富的治疗方法,完善的治未病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临床财富。那么如何将其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运用到今天中风病的治未病当中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黄帝内经》开始,在中医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历代中医学家对中风病的防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中医药在防治中风病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临床上一直存在对中风病“重治疗而轻预防”的现象。中医虽然有很好的“治未病”理论,但针对中风病治未病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只言片语,散在于各种文献当中,纷繁散乱。为此,笔者搜集整理了从《内经》到当代在中风病防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着名医家的着作,对各位医家明确提出的预防中风发作或复发的原文,整理摘录出来,并借助现代的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古今对照的方式,对这些中风病防治思想和治未病的思路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今中风病防治“跟着指南走”的时代特点,探讨了如何在指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发挥中医文献的价值,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中风治未病之路。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发掘中医中风病防治的文献资源,探讨如何在目前医疗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优势,开发中风治未病软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中风病综合预防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方法中“文献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确定中风病的文献查找范围我们参考了上海文献研究所出版的《中风病专辑》、《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等中风病中医文献专着,它们收集了部分先秦到民国的有关中风病的文献论述,但这两本文献专辑在唐代以后所收集的中风病文献并不全面,而且没有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很多内容与中风病无关,而是一些外感疾病、面神经炎或癫痫等其他内科疾病。鉴于此,本课题在参考两部专辑基础上,通过翻阅《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藏经》,《黄帝明堂灸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的通用着作、内科、针灸科、养生等方面的书目,《民国名医着作精华》,排除四部丛书中有关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等与中风病无关的论述,最终确定了《黄帝内经》、张仲景、《中藏经》、巢元方、孙思邈、王焘、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王执中、罗天益、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龚廷贤、喻嘉言、姜天叙、李用粹、沈金鳌、陈修园、叶天士、王清任、张士骧、张山雷、张锡纯26为医家为古代研究对象,现代文献部分以2009年国家首次评选的30位国医大师、当代中风病中医名家王永炎、石学敏等团队所发表的中风病相关论文、专着、近些年发表的一些国家级重大中风病预防相关课题成果为对象。确定研究对象后,对古代医家的研究,以目前出版的医学全书为文献来源,比如陈修园,以《陈修园医学全书》为本,无医学全书的医家通过网络、图书馆和自己购书,尽量全面地研究其所有着作,现代医家除了研究其中风专着外,结合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搜集整理。2.建立中风病相关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本研究按照《中医大辞典》目录及具体词目介绍,制定如下主题词:“中风”、“风痱”、“风懿”、“类中风”、“内风”、“半身不遂”、“瘫”“痪”、“厥”、“偏枯”,在上述确定的研究文献范围内,严格按照本文提出的中风病定义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内容。第二步筛选是通过人工阅读,对文献中有关中风病发作之前的预防、延缓中风发作、发病之后预防病情加重、预防复发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出来,最终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预防和治疗都有涉及的文献只纳入有关预防部分,如果存在预防和治疗难以分开的文献,为了保证该研究的全面性,将其全部纳入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与中风病定义不符的内容,与中风病预防无关的内容,只涉及中风病治疗的内容,与前代医家论述重复的内容,以上内容予以排除。3.综合运用古汉语知识、中医脑病知识、西医神经内科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对目标文献的使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4.结合时代特点,探讨如何在西医指南治疗基础上利用好古今中医文献有关中风治未病的方法和思路,制定一条规范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预防中风病之路。5.提出“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并进行和初步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内容:1.第1篇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对确定的古今30多个研究对象的中风病防治理论、方法、临床医案等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将文献中明确提出中风治未病的内容进行了原文摘录,并以古今对照、前后互参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前人预防中风病理论和方法的可信性、可行性。2.第2篇中风治未病方法探讨第2篇在总结整理前人中风治未病文献的同时,不断反思中风病目前防治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靶向治疗、操作规范、循证医学证据丰富等方面西医存在优势,而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预防中则具有“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五方面优势。所以,中西医学各具优势,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在目前的预防中风病方面,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中风是主流方向。那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如何发挥中医药在中风病治未病中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目前中医药防治中风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本研究主要思考、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总结前人防治中风病的各种文献基础上,提出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各方面。在“中篇”笔者以上述五个方面为纲领,系统探讨了这五个治未病的不同阶段的确切定义,诊断方法,并将中医对中风病因、中风先兆的理论,和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因、中风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镰状细胞病、动脉炎、下肢静脉栓塞症、脑血管畸形、高凝状态等,比较全面的包含了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本研究沿用目前公认的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个层次分层方法,并将这种风险评估的“五阶段四层次”推广到大多数人群。我们认为预防中风病的最好方式是“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探讨了如何利用“上篇”总结归纳出的文献进行中风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发挥中医药中风治未病的优势。其中,西医的内容是根据目前我国发布的最新的国家级指南和部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外最新相关指南,中医部分采用的标准是:现代研究部分的证据原则上采用国家级课题的成果,古代部分采用标准是根据历代中医文献经过古今对比后广泛被后世认可的部分,部分有争议的内容采用后进行说明。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位患者提供标准规范而又是目前证据最好的个体化中风治未病方案。3.第3篇“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在第3篇,考虑到中风病治未病的患者多数都是在医疗门诊或者在社区,我们为了更好的推广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中西医综合预防方法”,我们提出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希望借助现代计算机软件科技手段,研发一种可以面向社会任何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预防方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综合现代医学各种指南的证据,充分吸收中西医学各自优势,可以用于门诊和基层的中风病风险评估及治未病软件系统。它可以面向社会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具有不同危险的人群进行中风病的危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的预防建议,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中风病或心脑血管病的预防门诊服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前门诊医生工作的现状和患者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软件,使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广泛、开放发展、方法全面、个体化治疗和医学教育六大特性,并进一步总结了软件辅助下,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中风风险评估和中西结合预防中风的综合性、个体化方案。研究结果:1.文献整理价值本研究是中风病中医文献研究中第一次针对预防中风病而非治疗中风病的一次文献整理,我们对所有最终确立的医家的着作进行了完整的搜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把这些医家明确提出预防中风的理论方法以文献摘录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其中的方剂、针灸、医案进行了整理,(方剂整理见附录: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这样我们对古今中医在中风病预防方面的文献就一目了然,是本研究的文献整理价值的集中体现。2.中风治未病方法本研究在对历代医家防治中风病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基础上提出:中医治未病的五大优势是: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个阶段,并对这五个阶段进行了定义;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的风险评估方法,它与五阶段理论相结合,可适合大多数人群的中风病风险评估;按照上述五个阶段和不同风险分层,以中西医结合方式探讨并制定了如何为患者提供标准规范的、综合性、个体化中风预防方案;最后,笔者探讨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思路,为下一步开发软件奠定了基础,为更好的实现中风分阶段预防,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做好技术准备。研究结论:在国家脑卒中及其相关疾病防治指南指导下,借助于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深入挖掘中医在中风病防治方面2000多年积累下的文献资源,发挥中医在中风病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和复发。
冯卉[8](2011)在《论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文中研究表明风险社会是理解和研究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分工越发精细,因监督者过失引发的事故也逐年提高。然而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却远远不能应对这一现实情况,故笔者拟借鉴德日的监督过失理论探讨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为监督过失理论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文章共有五章。第一章笔者从风险社会为出发点介绍了监督过失所处的现实社会背景,并简单介绍德日监督过失理论,为下文研究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拓宽思路。第二章笔者对监督过失的内涵进行诠释,重点讨论了有较大争论的监督过失与管理过失的关系问题。第三章中笔者分别阐述了监督过失与过失共同犯罪、过失竞合、业务过失、职务过失这些相关概念的关系,明确了监督过失的基本性质。第四章介绍了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第六章是关于我国刑法中设立监督过失罪的构想,笔者总结了理论界针对监督过失入刑的不同观点并提出在刑法中增设监督过失罪的设想。
田峰[9](2008)在《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成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裘吉生(1873~1947),名庆元,字吉生,浙江绍兴人。1906年与何廉臣等人创立“绍郡医药学研究社”,任副社长。1915年,与绍兴医药界同仁一起组建“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任副会长,并以该会名义发行《绍兴医药学报》,裘吉生任总编辑。期间,整理出版有《国医百家》、《医药丛书十一种》和《医药丛书五十六种》等医药丛书。1923年,裘吉生迁寓杭州,创立“三三医社”,开设“三三医院”,刊行《三三医书》,出版《三三医报》等。1936年编辑出版《珍本医书集成》。1947年6月病逝于杭州。他为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国时期,中医面对西医学的竞争压力和政府当局的打压限制,其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医界人士必须寻找可行的途径以保存和发展中医。裘吉生正是本着保存国粹、振兴中医之目的,为了保存中医古籍,发扬中医学,促进中医学术的交流和改进,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中医文献整理出版工作。丰富的私人藏书、个人精深的学识和经验、优秀的协作团队为裘吉生的整理出版工作提供了前提和保证。裘吉生从事中医文献整理出版工作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对中医的反思,二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三是中西医比较及融洽中西。总体上说,注重实用性是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一大基本思想。裘吉生不惜自资,刊印书报,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他破私秘,重流通,在其整理编辑出版的诸多医籍中,不少都是他个人多年珍藏的稀有版本。他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这些都是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特点。从绍兴到杭州,从《绍兴医药学报》到《三三医报》,从《三三医书》到《珍本医书集成》,几十年来,裘吉生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事业。裘吉生一生从事中医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三医书》的整理出版《三三医书》刊行于1924年,分三集,每集各33种,共收各类医籍99种。该书保存了大量中医孤本、珍本、抄本,并收录部分日人撰着的医籍。该丛书所收载的99种医籍中,现存仅见于《三三医书》的医籍有21种,以印刷本形式仅见于《三三医书》且尚存抄本的医籍12种,成书于清代以前的医籍13种,日人撰着的医籍8种。裘吉生在《三三医书》的编辑过程中,不仅注重版本的选择,也很重视各医籍内容上的实用性。由于《三三医书》编辑出版较早,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其在编辑体例上有所欠缺,突出的一点就是未能按后来出版的《珍本医书集成》那样将各医籍按类归纳,这给后人研究带来很多不便。2、《珍本医书集成》的整理出版《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于1936年,共收录医书90种,分十二类。裘吉生在每一类的书目选择上,不仅注重珍本、孤本、稿本等珍贵文献的保存,更加注重其学术特点与实用价值。该丛书所收载的90种医籍中,现存仅见于《珍本医书集成》的医籍有12种,以印刷本形式仅见于《珍本医书集成》且尚存抄本的医籍10种,成书于清代以前的医籍14种,日人撰着的医籍1种。如“医经类”中所收的《内经素问校义》、《内经博议》、《难经古义》、《难经正义》和《古本难经阐注》等五部医书,不仅是世人少见的孤本,更重要的是这些书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研究。本书的刊行较《三三医书》晚十多年,故而在编排体例和内容选取上较《三三医书》更为成熟。3、裘吉生整理编辑的其他医籍据裘诗庭先生调查统计,除上述书籍外,其父裘吉生尚编辑、整理并出版有《国医百家》(共8种)、《医药丛书十一种》(分四集出版)、《绍报刊行医药丛书》(即《医药丛书五十六种》)、《(?)溪医述》(共15种)、《绍兴医药学报汇编》(共29种)、《读有用书楼医书选刊》等大量书籍。可惜的是,目前这些书籍已经散佚不全。裘吉生编辑整理的这些医药书籍同样保存了不少孤本、珍本和抄本,其中的部分医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裘吉生整理出版各医籍的版本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方面是裘吉生提供版本。这包括几种情况:其一是裘吉生个人收藏该书,进而直接提供版本;其二是裘吉生通过与他人交换而获得版本;其三是裘吉生出资购买而获得版本;其四是裘吉生通过抄录好友或社友的藏本而获得版本。另一方面是通过社友邮寄或录寄版本。正是由于各地社友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才保证了裘吉生出版医书版本选择上的精当和内容的极大丰富。4、《绍兴医药学报》的编辑发行《绍兴医药学报》(月刊)初刊于1908年,是我国发行最早的中医报刊之一。该报主要开设有论文、学说、医案、小说、杂录、通讯、专件等栏目,其编辑宗旨是:“于国医学之足以保存者则表彰之,于西医学之足以汇通者则进取之,于中西医学之各有短长处则比勘而厘订之,共襄绵力,力谋进步,或亦社会卫生之一助,医学改良之嚆矢欤”。《绍兴医药学报》中,“学说”栏目主要刊载当时中医界名家的着述;“医案”栏目多登载当时名医的临证验案;“杂录”栏目多载医家们的医话小文;“通讯”栏目多刊登各地医家或社友的往来信函;“专件”栏目内容多是一些政府文告或学会简章之类;“近闻”栏多载当时医界的事件或新闻。该报“论文”栏目主要刊载当时中医界名家的言论,这些言论多是针对中医界的一些突出问题而发,在当时的医界有重要影响,大致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西医学比较;其二,反思和改进中医;其三,医德方面的讨论。另外,裘吉生还不定期将部分剩余稿件合刊出版《大增刊》,以作为《绍兴医药学报》的补充。此外,裘吉生尚编有《绍兴医药学报星期增刊》,共出158期。该刊主要开设有启事、小言、卫生谈、病家鉴、验案、学术研究、治疗顾问、广告、家用便方、医事闲话等小栏目。5、《三三医报》的编辑发行《三三医报》(旬刊)于1923年首刊,每月3、13、23日出版,逢夏历七月停刊,全年共三十三期,开设栏目主要有言论、学说、通讯、杂纂、专着、社友俱乐部、医药界消息等。由于该刊投稿者多是当时国内的着名医家,不乏精彩的文章和论述,再加上主编裘吉生的个人影响,使本刊成为当时国内发行量相对较大的一份中医类刊物,在当时的中医界影响较大。《三三医报》的办刊宗旨是“便于同道研究学术、病家顾问治疗,暨发扬古学、输入新智”。《三三医报》在栏目设置、编辑体例及内容刊载上较《绍兴医药学报》有了很大的提高,显得更加成熟。《三三医报》中,“学说”栏目主要登载当时医家对医学理论和临证实践的探讨;“通讯”栏目主要登载各地医家或社友的往来信函,多是医家们针对临床疑难问题的互相问答;“杂纂”栏目多登载医家们的医话、杂论、序跋等:“医药界消息”栏主要刊登当时医药界的事件和新闻,涉及医会成立、报刊发行、政府文告等内容;“专着”一栏则专门登载名医的着述。该报“言论”栏目主要刊登当时中医界的言论和学术焦点,反映当时医家们对中西医的不同认识,及对如何改进和发展中医的不同看法,是该刊的重点部分。裘吉生一生整理出版的中医文献不仅数量惊人,而且在版本、内容方面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关于这一点,当时的着名医家就已经给予裘吉生以肯定的评价。而且后人也给予高度评价。总之,裘吉生整理出版的中医文献,保存了大量中医珍本医籍,促进了当时中医学术的流通、传播和普及,为民国中医学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日益重视,大批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科技发展带来新的研究思维、方式和工具等诸多方面,均给中医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现代医学和科技的挑战,如何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所取得成就的全方位展示,我们更应该看到裘吉生从事中医文献工作的思想及其特点。裘吉生的工作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思想和特点应该可以为当前中医文献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提供借鉴,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颜家安[10](2006)在《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专家断言;中国自然环境仍处于整体不断恶化之中。 海南岛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海南岛西汉前森林覆盖率约达90%,明清以来就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近100年来下降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本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已降至25.5%,1964年降至18.19%,1987年再降至7.2%,1999年仅为4%;在1956年至1999年的43年间,本岛还丧失了80%的珊瑚礁,红树林也由解放初期15万亩,下降到1982年的7.2万亩。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描述和阐释海南岛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的变迁过程、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新理念:创建海南生态特区。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海南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植物和动物的变迁。时间上溯到第四纪全新世初(本岛第一个人类活动遗址三亚落笔洞,14C年代为10642±207aBP)。大尺度的时间似乎更能说明生态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 作为研究视角,动植物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生物环境中,人是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首当其冲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海南岛生态环境近百年来变化最大、最快的就是动植物环境。 作为研究客体,海南岛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海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其次,海南岛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较为分明且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第三,海南岛开发较迟,其生态结构的系统性尚未溃散,演变的连续性亦有规律可寻。 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大自然遗产,海南岛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宝贵财富。它栖息着为数众多的生物种类,保存了难以替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和生物进化的果实。研究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阐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乃至世界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的抢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南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国内其他省生态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具有重
二、新的眼科医学名词摘录(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眼科医学名词摘录(一)(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书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
一、行人司概述 |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谷谥号 |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着录及该书的版本 |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着录特色 |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着录特色与价值 |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
三、《笠泽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
第一节 经学目录 |
一、朱睦(?)《经序录》 |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着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
第三节 宗教目录 |
一、释藏目录 |
二、道藏目录 |
第四节 戏曲目录 |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
二、《录鬼簿续编》 |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
四、徐渭《南词叙录》 |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
六、吕天成《曲品》 |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
第一节 刻书目录 |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
二、官刻目录 |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
四、坊肆刻书目录 |
第二节 引用书目 |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
第四节 地方着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着作记》为例 |
一、《蜀中广记·着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
二、《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版本 |
三、《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编纂体例 |
四、《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特色 |
五、对《蜀中广记·着作记》的评价 |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
一、王世贞《读书后》 |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
余论 |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
(一) 藩府类的设立 |
(二) 举业类的设立 |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
(五) 个人着述的归置 |
(六) 类书的归置 |
(七) 丛书的归置 |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
(一) 经学与理学 |
(二) 史学 |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
(四) 医药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古代消渴相关方剂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统计方法及引文分析指标 |
一、数据来源 |
(一)检索词 |
(二)古籍中消渴相关方剂的提取规范 |
(三)古籍成书年代及其间先后次序的判定原则 |
(四)古籍中消渴相关方剂引用关系的判定原则 |
二、引文分析指标 |
第二部分 数据与讨论 |
一、以古医籍为单位的总体引文分析指标结果 |
(一)引文量结果 |
(二)自引量分析 |
二、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消渴相关方剂核心古籍的提出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 |
(三)宋金元时期 |
(四)明朝时期 |
(五)清朝前中期(至1840年) |
三、各历史阶段消渴相关方剂核心古籍时间变化曲线 |
(一)核心中医古籍时间衰减曲线 |
(二)各时代核心中医古籍时间衰减曲线 |
四、消渴相关核心方剂的提出及其时间变化曲线 |
(一)消渴相关核心方剂提出的依据 |
(二)消渴相关核心方剂引用数随时代变化的趋势及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中华医典》中所有书目中方剂引用关系列表 |
附录 2 中医古籍(先秦至1840年)消渴相关方剂古籍间引用关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二、选题的缘由 |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述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发生的医学背景 |
一、史志医学文献目录 |
二、出土医学文献 |
三、传世医学文献 |
第二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界定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诊籍的文体流变 |
第一节 殷商时期:诊籍文体萌发 |
一、甲骨字形中蕴含的疾病诊疗信息 |
二、甲骨卜辞文义中呈现的疾病诊疗信息 |
第二节 西周至战国:诊籍雏形初成 |
一、医事制度的建立对诊籍初成的影响 |
二、西周至战国文献中的雏形期诊籍 |
三、雏形期诊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汉时期:诊籍文体初定 |
一、两汉诊籍概况 |
二、两汉诊籍的文体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本草 |
第一节 文学中的本草之味 |
一、味觉之味 |
二、嗅觉之味 |
第二节 文学中的本草药效 |
一、诗、赋中的本草药效 |
二、散文中的本草药效 |
三、神话中的本草药效 |
第三节 本草对先秦两汉文学创作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养生 |
第一节 文学中的生命观 |
一、“万物一体”的生命本原 |
二、生命的构成:气、形、神 |
三、天人相参的身体构造 |
四、生生不已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养生思想 |
一、顺应自然 |
二、气、形、神兼养 |
三、中和平衡 |
第三节 文学中的养生方法 |
一、日常养生 |
二、情志养生 |
三、医药养生 |
四、节欲养生 |
五、导引养生 |
第四节 先秦两汉养生文学产生的原因 |
一、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与祈愿 |
二、对生命短暂的感伤与抗争 |
小结 |
第五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治疗 |
第一节 “治”之本义及与治病、治国的关联 |
第二节 医文相通的治疗对象:疾病的内涵 |
一、疾病的统称及指向 |
二、疾病的专称及指向 |
第三节 医文会通的最高治疗理想——治国 |
一、医家的治疗层次及最高理想 |
二、文学治国的“上医”主体及其理想实现方式 |
第四节 治国思想与治病理论的会通——以《老子》“善治”思想为例 |
一、《老子》“善治”的指向 |
二、《老子》“善治”思想与古医学理论的相应 |
小结 |
第六章 医学典籍的文学性——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另一面考察 |
第一节 形象可感的思维方式 |
一、以具体形象阐释抽象医理 |
二、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
三、朴实的医道情感渗透于医理中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 |
一、比喻的运用 |
二、比拟的运用 |
三、摹状的运用 |
四、铺陈的运用 |
五、对偶的运用 |
第三节 颇具个性的人物刻画 |
一、语录体参与者形象 |
二、平人与病人形象 |
小结 |
第七章 先秦两汉学术交融潮流与医文会通 |
第一节 医文主体的相互叠合 |
一、巫——医文主体同体的实证 |
二、医家具有文学素养 |
三、文士通晓医理知识 |
第二节 医文思想的交叉相融 |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应用 |
二、整体观的医学吸纳 |
第三节 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 |
一、创作主体的多重学术身份 |
二、文学着述中的多学科交融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元认知监控视角下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学困生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学困生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学困生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元认知与元认知监控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元认知研究概况 |
1.3.2 国外元认知监控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元认知研究概况 |
1.3.4 国内元认知监控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2.1 学困生与化学学习困难 |
2.1.1 学困生的界定 |
2.1.2 化学学习困难 |
2.2 元认知与元认知监控 |
2.2.1 元认知的结构与内涵 |
2.2.2 元认知监控的结构与内涵 |
2.3 元认知监控与化学学习 |
3 高中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1 问卷的结构 |
3.2.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 高中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分析 |
4.1 元认知监控水平现状的比较分析 |
4.2 元认知方法监控有限 |
4.3 元认知计划监控匮乏 |
4.4 元认知反馈监控不足 |
4.5 元认知意识监控较差 |
4.6 元认知总结监控薄弱 |
5 学困生元认知监控提升策略 |
5.1 渗透策略知识,提升方法监控 |
5.2 建立学习计划,提升计划监控 |
5.3 锻炼自我提问,提升反馈监控 |
5.4 指导出声思维,提升意识监控 |
5.5 培养考后反思,提升总结监控 |
6 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实践 |
6.1 元认知监控水平前测及结果分析 |
6.2 实践措施与过程 |
6.3 元认知监控水平后测及结果分析 |
6.3.1 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
6.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
6.4 化学学习成绩分析 |
6.5 元认知监控培养下学困生成长情况分析 |
6.5.1 元认知计划监控分析 |
6.5.2 元认知反馈监控分析 |
6.5.3 元认知意识监控分析 |
6.5.4 元认知总结监控分析 |
6.5.5 其他元认知监控因素分析 |
7 结果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中化学学困生元认知监控缺陷 |
7.1.2 元认知监控培养的有效性 |
7.1.3 元认知监控培养的必要性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元认知监控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化学学习成绩情况表 |
附录三 出声思维训练用题(部分) |
附录四 学生训练作业展示(节选) |
致谢 |
(5)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 ——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经验的理解 |
第一节 经验的界定 |
一、前人对经验的看法 |
二、本文对经验的理解 |
第二节 经验的类型 |
一、前人对经验的分类 |
二、本文对经验的分类 |
第二章 经验与幼儿发展:已有的认识 |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
一、经验对大脑机能的影响 |
二、早期经验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三、经验对认知的影响 |
第二节 不同时期教育学家的观点 |
一、17世纪的教育家 |
二、18-19世纪的教育家 |
三、20世纪的教育家 |
第三章 经验在幼儿发展中的功能 |
第一节 经验在动作发展中的功能 |
一、经验与动作发展关系的已有研究 |
二、经验在动作发展中的功能 |
第二节 经验在智力发展中的功能 |
一、经验在语言发展中的功能 |
二、经验在幼儿数概念及逻辑思维发展中的功能 |
第三节 经验在社会性发展中的功能 |
一、社会性与道德的关系 |
二、经验在社会性和道德发展中的功能 |
第四节 经验在审美发展中的功能 |
一、审美和审美活动 |
二、经验是审美感受的起点和催化剂 |
三、经验与审美创造 |
第五节 早期经验对幼儿后继学习的影响 |
一、域外教育随笔中的早期经验及其发展 |
二、中西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对比 |
三、早期教育质量对儿童后继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经验获得的过程 |
第一节 经验获得的内在心理过程 |
一、经历的内涵及其自为性 |
二、体验的内涵及其层次 |
三、情感在经验构成中的功能 |
第二节 经验获得的外部活动过程 |
一、经验获得的必要条件:环境 |
二、经验生长的土壤:情境 |
三、经验获得的外在过程 |
第三节 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 |
一、“相互作用方式”维度下的主要途径 |
二、“活动情境类型”维度下的经验获得主要途径 |
第五章 经验主导的早期教育方案及课程框架评析 |
第一节 西方早期教育方案评析 |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 |
二、华德福早期教育课程 |
三、发展—互动课程 |
四、瑞吉欧项目教学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早期教育方案评析 |
一、张雪门行为课程 |
二、陈鹤琴“整个教学法” |
三、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 |
第三节 当代西方早期经验课程与教学的框架及启示 |
一、发展适宜性实践 |
二、以扩展儿童经验为主旨的课程 |
三、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 |
第六章 经验主导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批判与重建 |
第一节 幼儿园“伪经验”课程与教学的批判 |
一、幼儿园“伪经验”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
二、“伪经验”课程与教学的危害 |
三、当前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四、幼儿园“伪经验”课程与教学的成因 |
第二节 幼儿园经验取向课程与教学的评析 |
一、对幼儿园经验取向课程中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 |
二、幼儿园经验取向课程的特点 |
三、幼儿园经验取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条件 |
第三节 我国幼儿园经验课程与教学的重构 |
一、确立“经验主导”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意识 |
二、重构幼儿园经验课程与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幼儿园园长访谈提纲 |
附录2:幼儿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幼儿家长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疾病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理论平台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架构)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对疾病本质的探寻 |
第一节 疾病本质探究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科学中描述“概念”的方法 |
二、疾病语言的属性 |
第二节 疾病的一般认知:生命的别样境遇 |
一、对疾病的字面释义 |
二、疾病认知模式历史变迁 |
三、自然科学对于疾病的解释 |
四、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疾病的解释 |
第三节 疾病的定义:从已知再到未知 |
第四节 疾病的本质:本体多样性的呈现 |
一、疾病本体的界说 |
二、疾病范畴的变易 |
三、疾病原因的探寻 |
四、疾病标准的讨论 |
第二章 疾病价值概述 |
第一节 关于价值的已有认知 |
一、价值的基本含义 |
二、众说纷纭的“价值论” |
第二节 构建疾病价值的理论起点 |
第三节 疾病价值理论概论 |
一、疾病价值的释义 |
二、疾病的价值属性 |
三、疾病价值体系的分类 |
四、疾病隐喻的价值 |
第三章 疾病的直接价值 |
第一节身体现象学与疾病的主客体叙事 |
一、现象学与身体理论的指向 |
二、现象学身体理论在疾病分析中的典型运用 |
三、现象学身体理论视野下的疾病的主客观叙事 |
第二节 疾病的意义蕴含 |
一、前反思感觉经验(pre-reflective sensory experiencing) |
二、病痛体验(suffered illness) |
三、疾病(disease)认知 |
四、疾病状态(disease state)认识 |
第三节 不同语境中疾病的伦理价值分析 |
一、生物维度中疾病的价值分析 |
二、人文视野中疾病的价值分析 |
第四节 疾病的终极价值 |
一、终极价值观 |
二、达尔文医学之疾病视野的启示 |
三、疾病的终极价值:生命的自主 |
第五节 疾病伦理构建的起点 |
一、疾病伦理构建的必要性 |
二、医学伦理、生命伦理与疾病伦理的关系 |
三、疾病伦理基本架构的设想 |
第四章 疾病的间接价值 |
第一节 疾病:经济发展的健康透支 |
一、疾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疾病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性价值 |
三、疾病破坏性价值的启示 |
第二节 疾病:政治控制的附魅 |
一、疾病政治图景略揽——以中国社会为例 |
二、疾病在政治领域的工具价值 |
三、疾病政治价值的启示意义 |
第三节 疾病:历史进程的指标 |
一、疾病与人类历史的关系 |
二、疾病工具价值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 |
三、疾病标示历史的意义 |
第四节 疾病:文学创造的另一个母体 |
一、文学中的疾病 |
二、文学中疾病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
三、文学中疾病价值的意义 |
第五节 疾病:法律规制下的自然物 |
一、疾病与法律关系 |
二、法律规范和调整下的疾病价值体现 |
三、疾病法律规范的启示 |
第五章 疾病价值的实现与人的终极关怀 |
第一节 疾病价值的实现 |
第二节 疾病价值教育 |
一、医学教育中的疾病价值教育 |
二、医疗卫生系统中的疾病价值教育 |
三、医学研究与疾病价值教育 |
第三节 结语:完善人文医学,实现人的终极关怀 |
一、疾病价值研究与人文医学 |
二、疾病意义的探寻与生命意义的叩问 |
三、疾病价值——人性——终极关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篇 中医中风病治未病的发展历史 |
1.1 先秦至隋唐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1.1 《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1.3 《中藏经》 |
1.1.4 巢元方 |
1.1.5 孙思邈 |
1.1.6 王焘 |
1.2 宋、金、元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2.1 刘完素 |
1.2.2 李东垣 |
1.2.3 朱丹溪 |
1.2.4 王执中 |
1.2.5 罗天益 |
1.3 明清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3.1 薛己 |
1.3.2 张景岳 |
1.3.3 赵献可 |
1.3.4 李中梓 |
1.3.5 龚廷贤 |
1.3.6 喻嘉言 |
1.3.7 姜天叙 |
1.3.8 李用粹 |
1.3.9 沈金鳌 |
1.3.10 陈修园 |
1.3.11 叶天士 |
1.3.12 王清任 |
1.4 晚清民国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4.1 张士骧 |
1.4.2 张山雷 |
1.4.3 张锡纯 |
1.5 当代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5.1 任继学 |
1.5.2 张学文 |
1.5.3 当代其他医家或团队的研究 |
1.6 小结 |
第2篇 中风病治未病方法探讨 |
2.1 无病养生 |
2.1.1 无病养生的概念 |
2.1.2 养生方法 |
2.2 风险干预 |
2.2.1 风险评估 |
2.2.2 危险因素分级干预 |
2.3 辨治先兆 |
2.3.1 中风先兆的概念 |
2.3.2 中风先兆的治疗 |
2.4 截断病程 |
2.5 防止复发 |
2.5.1 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2.5.2 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第3篇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 |
3.1 中风治未病软件研发的基础和目的 |
3.2.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
3.2.1 软件特点 |
3.2.2 模板的设计 |
3.2.3 操作流程 |
3.2.4 《预防中风生活养生手册》的编写和使用 |
3.3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第1篇文献辑录出的古今方剂)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论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监督过失理论的源起 |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历史背景 |
一、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
二、风险社会在中国的体现 |
第二节 监督过失理论的起兴 |
一、过失犯罪理论的演变 |
二、德日监督过失理论 |
第二章 监督过失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监督"的内涵 |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内涵 |
一、狭义监督过失与广义监督过失 |
二、监督过失与管理过失 |
第三章 监督过失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监督过失与过失共同犯罪 |
一、过失共同犯罪简述 |
二、监督过失与过失共犯 |
第二节 监督过失与过失竞合 |
一、过失竞合简述 |
二、监督过失与过失竞合 |
第三节 监督过失与业务过失 |
一、业务过失简述 |
二、监督过失与业务过失 |
第四节 监督过失与职务过失犯罪 |
一、职务过失简述 |
二、监督过失与职务过失 |
第四章 监督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主体要件 |
一、监督过失主体的类型 |
二、判断监督过失责任主体遵循的原则 |
三、横向监督主体的刑事责任 |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实行行为 |
一、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归责原则 |
二、监督过失的形态 |
第三节 监督过失责任的主观要件 |
一、结果预见义务内容与预见可能性 |
二、结果预见能力的判断标准 |
三、结果避免义务及结果避免可能性 |
四、信赖原则与监督过失犯罪 |
第五章 关于我国刑法中设立监督过失罪的构想 |
第一节 我国刑法有关监督过失的规定 |
第二节 将监督过失引入我国刑法的立法模式 |
第三节 增设监督过失罪的构想 |
一、一般业务监督过失罪 |
二、职务监督过失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进展及意义 |
1.2 论文重点与说明 |
2 裘吉生生平及相关社会背景研究 |
2.1 裘吉生生平概述 |
2.2 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及中医发展状况 |
2.2.1 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
2.2.2 民国时期中西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 |
2.2.3 民国时期的中医发展概况 |
3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原因、目的及条件 |
3.1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原因和目的 |
3.2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条件 |
3.2.1 丰富的私人藏书 |
3.2.2 个人学验俱丰 |
3.2.3 优秀的协作团队 |
4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思想及特点 |
4.1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主要思想 |
4.1.1 对中医的反思 |
4.1.2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 |
4.1.3 中西医比较及融洽中西 |
4.1.4 有关中医教育的探讨 |
4.1.5 有关中医书籍、报刊出版事务的探讨 |
4.2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主要特点 |
4.2.1 不惜自资,刊印书报 |
4.2.2 破私秘,重流通 |
4.2.3 持之以恒的精神 |
5 裘吉生编刊中医丛书的主要成就及其价值 |
5.1 《三三医书》的整理出版 |
5.1.1 《三三医书》中各医籍的分类. |
5.1.2 《三三医书》保存了大量中医孤本、珍本、抄本,并收录部分日人撰着医籍 |
5.1.3 《三三医书》内容上的实用价值 |
5.2 《珍本医书集成》的整理出版 |
5.2.1 《珍本医书集成》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珍本、抄本 |
5.2.2 《珍本医书集成》内容上的实用价值 |
5.3 裘吉生整理出版的其他医籍 |
5.3.1 《国医百家》的内容及价值 |
5.3.2 《医药丛书十一种》的内容及价值 |
5.3.3 《医药丛书五十六种》的刊印 |
5.3.4 《(鱼孚)溪医述》的刊印 |
5.4 裘吉生整理出版各医籍的版本来源 |
6 裘吉生编辑中医刊物的成就及价值 |
6.1 《绍兴医药学报》的编辑发行 |
6.1.1 《绍兴医药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目的 |
6.1.2 《绍兴医药学报》的主要内容 |
6.2 《三三医报》的编辑发行 |
6.2.1 《三三医报》的办刊宗旨和目的 |
6.2.2 《三三医报》的主要内容 |
7 讨论 |
7.1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价值综论 |
7.2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7.3 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个人简历 |
(10)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假设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节:研究区概况 |
一、海南岛自然生态描述 |
二、海南岛人文生态描述 |
第二章:海南岛第四纪古生态环境 |
第一节:海南岛第四纪古环境 |
一、古植被与古气候环境 |
二、古动物环境 |
第二节:先住民及其对环境的扰动 |
一、先住民 |
二、先住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
三、先住民对生态环境扰动的生态后果 |
小结 |
第三章:海南岛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汉代以来的森林变迁 |
一、汉唐时期的森林残损 |
二、宋元时期的森林残损 |
三、明清时期的森林残损 |
四、近百年森林的剧变 |
第二节 森林百年剧变原因探析 |
一、人口增长与森林剧变 |
二、森林采伐与森林变迁 |
三、橡胶种植与森林变迁 |
四、刀耕火种与森林变迁 |
五、热带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 |
六、森林火灾与森林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着名林木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历史上着名林木及其特征 |
二、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三、人类活动与着名林木变迁 |
第二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个案史研究 |
一、海南沉香树 |
二、花梨木 |
三、龙脑香科树木 |
四、松树 |
五、鸡翅木 |
六、海南藤 |
七、海南粗榧 |
八、方志记载的其它名木 |
小结 |
第五章:海南岛外来作物(植物)引种史 |
第一节:概述 |
一、移民引种时期 |
二、南洋华侨引种时期 |
三、民国政府引种时期 |
四、日本人引种时期 |
五、多渠道引种时期 |
第二节:热带作物引进史 |
一、橡胶作物 |
二、油料作物 |
三、果树作物 |
四、饮料作物 |
五、香料作物 |
六、栽培绿肥和饲料植物 |
第三节:造林树种引进史 |
一、桉树 |
二、相思、木麻黄和加勒比松 |
第四节:海南岛园林观赏植物引进史 |
一、常见观赏乔木外来种 |
二、常见观赏灌木外来种 |
三、常见观赏攀缘植物外来种 |
四、常见观赏草本花卉外来种 |
五、常见观赏棕榈植物外来种 |
六、常见观赏竹外来种 |
七、常见观赏地被及草坪植物外来种 |
小结 |
第六章: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
二、野生动物区系的演变 |
三、野生动物种群的变迁 |
四、野生动物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史个案研究 |
一、黑长臂猿 |
二、猕猴 |
三、麋鹿 |
四、坡鹿 |
五、黑熊 |
六、云豹 |
七、獭、狸 |
小结 |
第七章:海南岛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变迁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生物多样性 |
二、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
一、外来物种入侵 |
二、海南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风险 |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水土流失现况 |
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三、森林与水土流失 |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自然灾害的种类 |
二、海南岛灾害发生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
三、森林与自然灾害 |
第五节:海南浆纸业发展与生态安全 |
小结 |
第八章: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性和一致性 |
二、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义务与责任 |
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二节: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 |
一、海南的尴尬处境:经济特区与生态省 |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建海南生态特区 |
三、举全国之力,齐心共建海南生态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新的眼科医学名词摘录(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书目研究[D]. 孙蕴. 山东大学, 2017(05)
- [2]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古代消渴相关方剂文献研究[D]. 于飞. 首都医科大学, 2017(01)
- [3]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D]. 王水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4]元认知监控视角下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D]. 冯求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 ——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D]. 陈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疾病的价值研究[D]. 张玉龙. 山东大学, 2012(12)
- [7]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D]. 郑永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论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D]. 冯卉. 山东大学, 2011(04)
- [9]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成就研究[D]. 田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10]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D].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