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小说的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香君[1](2020)在《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天心作为台湾地区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她热衷于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这主要取决于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个人成长经历。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她,也受到现代作家胡兰成与张爱玲其人及作品的感染熏陶。同时日本文学与台湾地区本土文学也为她的创作奠基深厚的文学基础。朱天心的小说创作风格如同其偏好的主题一样复杂多样,既充满驳杂陌生的技巧,也具有多重文化的交融。多年来,在朱天心小说研究的领域,其中书写内容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包括从眷村族群与民族历史中衍生的身份认同、家国想象、政治民生弊病、现代都市边缘化意识等内容。从中我们发现针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仍有所欠缺,因此,本选题可丰富对朱天心小说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文本细致解析入手,从小说创作的技巧、结构与语言三个方面来探究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意义与方法,在大量文献资料之中整理出目前关于朱天心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同时还对朱天心小说创作的历程进行梳理,并论述台湾地区历史背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一章论述朱天心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其一是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叙事的起点与终点通常停留在个人经验的封闭性中。其片段性叙事主要以回忆性经验内容为主,同时看似碎片化的形式之中又包含着明晰和同一的主题强调与并置,以议论与思想为主的心理逻辑叙述中也包含着戏剧性的内容。其二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类同”书写,也即人物的群体化倾向以及人与物的“联同”书写。其三,她善于采用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这意味着小说场景氛围有文艺怀旧影片的既视感与闪现式印象捕捉,文中的速写式描绘能简单铺陈环境与形象,细腻描摹与体现心理。第二章探讨朱天心小说的三种主要结构艺术。其一,小说中善于运用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采用嵌套结构组织小说时,以人称转换与关联性情节为标志来体现结构层次。其二,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表明小说的象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其三,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这展现了朱天心在其小说中构建的二重空间:一是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主要由主人公的思想意识内容建构;二是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核心表现为历史地理化与历史空间重叠。第三章从语言风格的特色方面来赏析朱天心小说。其语言具有多重风貌。首先是典雅与通俗并立。典雅主要表现在偏好运用文言与书面语词汇,以及引用诗词传达美感;通俗则在于俗语、口语、方言等民间语言的融汇。其次简约与繁复结合。语言形式上精约动词的使用与“剪断”型句式都形成了语言短促有力与言约意丰的特征;而繁复则表现在音乐性的节奏美感,诸如同声同韵叠词、音节音组重复与歌词内容反复。最后是寒凉与华丽。朱天心大量使用“凉”字词汇,形成小说独有的冷调氛围与人物的寒凉心境;浓烈纯粹的色彩与想象则形成语势飘逸多姿的华丽篇章。结语部分梳理总结全文内容,并简要解析结构中双线情节的特殊表现。
樊静雅[2](2020)在《20世纪30-40年代小说中的土匪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土匪作为秩序化生活的异类,其逸出常规的行为方式,是不被社会道德所包容的复杂存在。土匪的身影虽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但其仍旧活跃在文学领域。土匪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代称,更具有丰富的文学和历史含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土匪叙事内容丰富而驳杂,土匪自身的复杂性和土匪题材的独特性,都造就了土匪叙事的独有魅力。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小说,诞生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环境之中,塑造了性格多变,人性与匪性并存的土匪形象。本文通过对30-40年代土匪叙事的整理和土匪形象的梳理分析,在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究土匪叙事背后的深层动因,土匪形象所包蕴的文化内涵,了解土匪叙事的文学史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对土匪叙事进行观照。本文首先表明了写作的缘由,明确了研究对象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小说叙事,确定了研究方法,在对学术界土匪叙事研究的相关梳理中,厘清了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之处。土匪小说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叙事主题,诞生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对土匪叙事的思考必然整体性的梳理。其次,“土匪”作为一个有着复杂含义的社会群体,“匪”“盗”“贼”等都是对其的代称,研究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要明晰“匪”的内涵,对土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清晰的界定。而后从“匪”的历史书写入手,以古今中外的土匪定义来阐释本论文的具体含义,同时辨析土匪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那么,成为土匪是他们自愿的选择吗?针对土匪的成因以及来源问题,文中主要从社会经济原因,自然原因和个体自我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接下来从审美的角度对土匪叙事进行总括,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和民间文化视角的解读,思考土匪叙事和土匪形象。再次,从具体的小说文本出发,探讨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作家写作的角度和对土匪生活的观察也不全然相同。20世纪30年代的土匪叙事与抗日救亡话语紧密相连,以萧军和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作家们在动荡的时代面前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以胡子的特有形象,展现了强悍的生命力和野性活力,书写亦匪亦英雄的传奇故事;同时对20世纪30年代其他作家的土匪叙事进行分析,试图还原20世纪30年代土匪叙事。20世纪40年代的土匪叙事着力挖掘匪性背后的人性内涵,关注被土匪行为遮蔽的人性真实,展露土匪的内心世界及情感诉求。最后从土匪叙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入手。理性谈论土匪叙事与土匪形象背后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特质,探究土匪形象叙事背后的双重性书写以及土匪叙事策略的转变。同时,论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缺点,以及对土匪叙事的新展望。在土匪叙事的写作过程中,在大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之上,对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考察分析,梳理土匪形象,探究土匪叙事的意义和价值,在匪性与人性中找到平衡,展现土匪叙事的艺术魅力。
张龙俊[3](2020)在《让·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让·贝西埃(Jean Bessière)是法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家之一,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学术着作大多被译介到了中国学界,但国内学界对贝西埃文学理论研究的接受程度较为薄弱,对其理论思想的把握尚不全面。因此有必要对贝西埃的文学理论思想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以推进其在国内的研究。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进行溯源性地分析概述,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方面的理论资源,一是比利时哲学家米歇尔·梅耶的问题学修辞学,其问题学哲学与问题学修辞学构成了贝西埃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二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卢曼关于社会系统的思想启发了贝西埃对文学作品理论的建构;三是法国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文论思想,这一文学理论历史上的遗产被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贝西埃早期的文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诗学史中的“文学表现”问题。贝西埃认为“文学表现”问题是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将这一问题进一步与文学与社会的象征化联系起来,对“文学表现”问题分别进行了诗学史、语言哲学以及语义学层面的阐释,奠定了其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向。第三章主要探讨贝西埃的文学“似真性”理论,这是其在米歇尔·梅耶的问题学修辞学视角下对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初步探索。在其似真性理论中,文学基本具有两种特性,一是似真性,一是贴切性。这两个特性实为两面一体,都是问题学修辞学视角下对文学表现问题的重新描述,似真性强调的文学在其历史与理论化的过程中存在的某种悖论性的问题的恒常性,贴切性则是指文学与其所描述对象之间的相关性,其强调的是文学阅读的效果。第四章则是贝西埃的文学作品理论,这一理论源自贝西埃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总结与反思。在贝西埃看来,西方文学理论的瓶颈即在于对文学作品的“放弃”,贝西埃由此提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以尼可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来探讨“文学作品”,将其视为一个具备及物性与自立性的系统体系。在这一系统之中,“量值(quantity)”与“展现(presentation)”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制作(poiesis)”与“自制(autopoiesis)”则构成了文学作品生成的具体方式;及物性(transitivity)则构建了文学作品与其所面对的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论文结语部分对贝西埃的理论研究对当代文学理论的积极意义以及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关的论述。前者主要谈及其理论对文学理论的危机、文学阅读以及科幻小说等新的时代问题上的有效性;后者则指出其理论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忽视。
邱丹[4](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说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范玉彬[5](2020)在《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文中提出叙事伦理是孕育于1980年代、形成于1990年代初的文艺理论范畴。1990年代后期,经由刘小枫等学者介绍,传播至国内学界,并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视野和方法,为现当代文学拓展学科创新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毕飞宇是成名于1990年代的“60后”作家代表,其小说叙事的核心旨归是对个体生命伦理的观照与表现,在叙事中完成了作家、人物与读者间生命感觉的对话与共鸣。毕飞宇在对现实的敏锐体察下,着力探寻个体命运与历史、现实间的伦理关系,追问现代社会之于生命个体的价值意义,以及人类获得自由的出路,展现出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论文旨在探究毕飞宇小说以生命和人性关怀为主体的叙事伦理,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对个体命运和个人生存的伦理解释,以及对人类生命多重存在可能性的呈现,探究其小说文本中丰富的伦理意蕴和审美效应。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创伤记忆”和“极权批判”两方面,分析毕飞宇早期历史叙事在消解传统历史叙述基础上建构的全新叙事伦理。作家以具有现代性意涵的伦理意识,重述以往被遮蔽的个体创伤经验,揭示权力伦理与生命个体的互动关系,表达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主体价值重塑的理想;第二章,从革命与战争年代知识者的伦理坚守和现代都市知识者的公共性伦理缺失两方面,分析毕飞宇小说以自省式的姿态,对知识分子批判性、公共性伦理品格重建的努力。第三章,探讨性别叙事中的伦理关怀。毕飞宇从女性伦理主体的觉醒与尊重及男性尊严的伦理困境呈现两方面,来表达对不同性别主体的人文关怀,包容人类生命的多样形态。第四章,分析毕飞宇小说中“技艺”叙事的伦理隐喻意味。作家将“技艺”所包含的“手艺”“艺术”元素融入小说创作,在技艺的施展过程中,生命本体超越了肉身的局限性而获得了全新的存在意义。作家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关注技艺伦理与生命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索世间美好的感性生命形态,充分彰显现代个体自由叙事伦理对生命价值的关怀。
刘泽灵[6](2019)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当代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改以来,“小说如何有效教学”引起了语文界的广泛讨论。本论文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篇为主要研究对象,站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上审视高中现当代小说教学,并指出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及其教学价值概述。在分析小说定义及其文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中现当代小说篇目及特点,明确现当代小说对丰富学生现代小说观、建构学生素养、实现语文学科价值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探究目前中国现当代小说存在的教学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小说鉴赏的理论,以人教版现当代小说选文为依据,深入探究其出现的问题,发现目前高中现当代小说教学存在滞后现象。第三部分,基于现当代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这一部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师、高考、学生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发现教师专业素养不佳、高考导向较重、学生阅读能力欠佳是导致目前小说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基于现当代小说的教学问题及原因,结合具体的小说篇目,提出高中现当代小说教学的建议。教师应该重塑小说观念,借鉴文学批评理论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深入分析小说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方面,尽量做到多元化,扩大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手段,确定规范的评价标准。
丁铨铨[7](2018)在《西方文论视域中的中国当代小说乌托邦书写及海外传播 ——以格非、王小波、阎连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乌托邦主义精神的乌托邦理论,被视为一种可以为社会提供改造力和推动力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在近现代文学书写中,乌托邦已剥离了“田园牧歌”式的外衣,化身为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典型意义母题或文学意象,通过作品演绎着世间众生的悲欢离合。本文主要探讨了以西方乌托邦思想理论审视下的中国当代乌托邦作品,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格非、王小波、阎连科三位作家作品中乌托邦的建立与发现以及相关叙事模式;第二章讨论了乌托邦的“邦”内叙事与作品中的反乌托邦精神;第三章为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分析,其中着重探讨中西方文学中的乌托邦理论,它涵盖了乌托邦的叙事模式的构成、乌托邦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乌托邦的构建与解构,并将中国当代优秀的乌托邦作品与乌托邦理论相结合,以理论的视角解读作品中的多重元素;第四章通过对国内及海外的资源数据库的考察来探究三位作家作品的海外译介、传播与接收情况,并立足于中华文化与传播的角度,审视当代优秀相关题材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本文旨在探寻中西方乌托邦理论的深层次内在联系,并结合具体作品勾勒出划时代地域的乌托邦精神实质。本文选取的三位作家格非、王小波、阎连科的乌托邦作品即延续了八十年代文坛的洒脱与热烈,又在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进行着嬗变。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西方理论构架与中国传统思想理论,以独特客观的视角阐释了乌托邦下的中国社会,并考察相关作家作品的海外传播现状,以此来鼓励并帮助海外读者学者对于中国当代优秀作品、优秀文化的接受与了解。同时,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将本土的优秀作品细化分解,以海外读者学者乃至普通人民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介绍优秀作家及其思想、传播优秀作品、弘扬蕴含在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黄婕[8](2018)在《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奇”一词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作者运用“传奇”进行叙事时,他能相应地获得某种处理材料和形式的自由。因此,“传奇”可被视为一种作者自觉地运用超现实的想象力观照体认世界,表达自我生存体验的叙述策略。在“五四”以来讲求启蒙救亡、科学理性的社会语境中,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尽管有过低潮但却从未中断。同时,传奇叙事要素中的人物塑形、时空创设在具体文学实践过程中也激发了新的基因裂变,包孕了新的审美质素。传奇叙事的展开有赖于超常的人物,超异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学传统中总是不缺乏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或是畸变分裂的人物形象,或是脱离肉身的灵魂现象,或是高于、低于常人的神灵英雄、妖魔鬼怪。这些’“人”的变体的存在既是建构整个文本系统的要素,也是映射作者创作意旨和价值指向的有效维度。而时空体验是人类认知自我以及理解外部世界的原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由于身处剧烈变革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更彰显出对时间的敏感和关注。各种超常的时间序列形态反映出人对自身历史处境的种种观照与焦虑。超验空间即异境,作者想象并建构异境使作品的审美空间大大膨胀。但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异境的呈现往往不是为了在想象中拓展物理时空而是基于对现世的感知和批判。传奇叙事中的时间空间以特殊的方式联结在一起,驱使人们离开“现在”和“此在”。总体来说,传奇叙事在不同审美形态和不同创作方法的小说中表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发挥着不同的结构功能。它的生成与地域文化积淀、时代精神相联系,更与作家的精神气质、心灵光影和创作意识息息相关,它所蕴含的间离性、陌生化的艺术思维方式,决定了小说可以对现实进行不同侧面的观照、更深广的拓展和诗性的超越。最后,网络时代与大众文化的崛起使传奇叙事强势复归,传奇叙事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也面临着单纯追求刺激的危机,从而失去它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当下语境中将丰富多元的传奇叙事与深度人文现实关怀进行艺术对接是重塑传奇叙事可能性的必经之路。
李圣[9](2017)在《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文中指出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批评话语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成为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的批评者运用巴赫金批评概念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和文学观念,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狂欢批评和对话批评在90年代后中国文学观念和批评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如何革新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为中国文论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绪论首先对巴赫金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巴赫金重要的批评理论和概念。接下来,研究了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间的关系,指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面貌,为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间对话提供了基础。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巴赫金的复调批评。巴赫金复调理论最先引入中国,引发了作者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巴赫金重视批评者的“主体性”,强调主人公与作者间的平等对话的地位。90年代后,先锋小说革新了叙事的观念,以复调的叙事来实现文学观念的多元。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立足于文本,可以有效地解读先锋小说的“主人公”问题和叙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民间批评话语。90年代后,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出现,启蒙主体面临着解构的命运。陈思和以民间文学的理想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审美空间,巴赫金民间理论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民间批评话语和小说诗性体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第三章,后现代批评话语。巴赫金批评话语以边缘的视角和多元化立场形成了解构性质的批评话语,符合90年代后中国文学反规训的文学创作潮流。巴赫金对官方权威的戏谑化修辞,被中国批评者广泛运用于对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的解读过程中。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进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时代,巴赫金的狂欢批评话语被泛化地运用于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当中,被误读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的注脚。在消费社会,身体话语的革命性和颠覆性淡化,被个人化及欲望化替代。巴赫金的怪诞身体话语超越了个体化的视角,使中国的身体批评重返对生命感性的关注。第五章,媒体批评。传媒时代的技术革新,打开了封闭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中的文本间性思想,使媒体文本既具有间性特征又不丧失其“主体性”。巴赫金文本理论中体现的“互文性”和广场话语中的多元性成为媒介时代网络批评的关键词。媒体技术使网络批评成为了草根话语的自由言说的广场,其中的颠覆性与反抗性正契合了巴赫金广场话语对正统权威的消解。第六章,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向外转”,走向了文化批评。在中国的文化批评谱系中,出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这两个重要的流脉。巴赫金的文化批评,强调文本艺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以“主体性”和“文学性”为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陈蘅瑾[10](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当代小说的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小说的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 |
第一节 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 |
一、回忆性经验为主的零散型叙事 |
二、主题并置:碎片化形式的融合 |
三、心理片段书写的戏剧化 |
第二节 “类同”书写:人与人以及人与物 |
一、人与人的群体化书写 |
二、人与物的联同化书写 |
第三节 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 |
一、舒缓与暗淡:电影场景感的简约呈现 |
二、叙述与描写:场景闪现与空镜头 |
三、暗示与伏笔:冲突与高潮的淡化 |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结构艺术 |
第一节 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嵌套结构 |
一、以人称转换为标志的嵌套结构 |
二、关联性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 |
第二节 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 |
一、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 |
二、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 |
三、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 |
第三节 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 |
一、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 |
二、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 |
第三章 多重风貌的语言特色 |
第一节 典雅与通俗:现代性的互文 |
一、文言与书面语词汇 |
二、诗词入文的书卷味 |
三、俗语口语方言融汇 |
第二节 简约与繁复:言约意丰的韵味 |
一、精约动词与“剪断”型句式 |
二、音乐性的节奏美感 |
第三节 寒凉与华丽:生命姿态的“主体”描绘 |
一、冷调氛围与心境 |
二、浓烈纯粹的色彩 |
三、语势绚丽飘逸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
致谢 |
(2)20世纪30-40年代小说中的土匪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何谓“匪” |
第一节 土匪的定义 |
一、“匪”的历史书写 |
二、土匪的中外阐释 |
三、土匪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 |
第二节 土匪群体形成的原因 |
一、社会因素 |
二、自然原因 |
三、自我个体因素 |
第三节 审美视域下的土匪 |
一、文学审美的关照 |
二、民间文化的解读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 |
第一节 英雄化塑造:20世纪30年代的土匪叙事 |
一、萧军:胡匪文化的书写 |
二、端木蕻良:野性生命的讴歌 |
三、其他作家的土匪叙事 |
第二节 人性化透视:20世纪40年代的土匪叙事 |
一、姚雪垠:历史真实的书写 |
二、师陀:荒野上的悲情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土匪叙事的历史价值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土匪叙事 |
一、波澜微起的20世纪20年代土匪叙事 |
二、厚积薄发的当代土匪叙事 |
第二节 土匪形象的双重性书写 |
一、匪性与人性 |
二、土匪与英雄 |
第三节 土匪叙事策略的转变 |
一、文本想象到个人想象 |
二、边缘话语到历史言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让·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让·贝西埃文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米歇尔·梅耶的问题学哲学与问题学修辞学 |
第二节 尼可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文论传统 |
第二章 让·贝西埃的文学表现理论 |
第一节 “文学表现”问题的诗学史定位 |
第二节 “文学表现”问题的语言哲学阐释 |
第三节 “文学表现”问题的语义学阐释 |
第三章 让·贝西埃的文学似真性理论 |
第一节 似真性 |
第二节 贴切性 |
第四章 让·贝西埃的文学作品理论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放弃” |
第二节 作品展现的条件——“制作”与“自制”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及物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历史叙事中的创伤记忆和权力批判 |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
第二节 父权审视与极权批判 |
一、父权的审视与反抗 |
二、极权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章 知识者叙事中伦理精神的坚守与重建 |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年代的伦理坚守 |
一、士人阶层的伦理批判 |
二、右派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 |
第二节 现代都市中知识者的伦理重建 |
一、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伦理危机 |
二、都市知识者的伦理品格重建 |
第三章 性别叙事中的伦理关怀 |
第一节 女性伦理主体的觉醒与尊重 |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二、母性情怀的悲悯审视 |
第二节 男性伦理尊严的困境与关怀 |
一、都市男性的尊严之困 |
二、伦理错位者的生命关怀 |
第四章 技艺叙事中的伦理隐喻 |
第一节 技艺书写中的伦理坚守 |
第二节 技艺书写中的生命关怀 |
一、以艺术超越生之局限 |
二、以手艺重获生之尊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篇分析及教学价值概述 |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的涵义及选篇特点分析 |
一、小说及其特征简述 |
二、现代小说与当代小说的范围界定 |
三、中国现当代小说选篇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现当代小说的教学价值 |
一、丰富学生的现代小说观念 |
二、实现现当代小说的文体价值和学科价值的融合 |
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第二章 当下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
一、内容选取知识点化 |
二、文本解读单一化 |
第二节 小说教学过程稍显薄弱 |
一、教学方法模式化 |
二、教学过程忽视学情 |
第三节 现当代小说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
一、评价方式不够丰富 |
二、评价内容具有随意性 |
第三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小说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小说解读的意愿和能力不足 |
一、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
二、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
第二节 高考对现当代小说教学的制约 |
一、考查内容单一 |
二、个性化理解流于形式 |
三、考试大纲不够明确 |
第三节 学生小说阅读能力欠佳 |
一、学生缺乏阅读策略、小说阅读习惯较差 |
二、名着阅读兴趣较低 |
第四章 对高中语文现当代小说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创新教学内容----借鉴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元分析 |
一、借鉴叙事学理论深入解读小说文本 |
二、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多元设计教学内容 |
三、利用文化学批评理论多角度分析小说 |
第二节 改进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
一、群文阅读------比较教学 |
二、课外名着阅读------整本书教学 |
三、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 |
第三节 完善教学评价 |
一、评价主体广泛化 |
二、评价标准规范化 |
三、评价手段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方文论视域中的中国当代小说乌托邦书写及海外传播 ——以格非、王小波、阎连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思路 |
1.1.1 研究范围 |
1.1.2 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1.2 中西乌托邦的理论体系 |
1.2.1 西方乌托邦发展流变 |
1.2.2 中国乌托邦叙事 |
1.3 中西文学中乌托邦书写研究现状 |
1.3.1 西方乌托邦文学研究现状 |
1.3.2 中国文学中乌托邦书写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乌托邦的叙事构建模式 |
1.1 寻找发现构建模式 |
1.2 “向后看”与“向前看” |
1.2.1 受活庄与“向后看”的覆灭 |
1.2.2 梦境叙事与向前看 |
第二章 乌托邦的构建与幻灭 |
2.1 “江南三部曲”中的乌托邦 |
2.1.1 花家舍的“破”“立”轮回 |
2.1.2 普济与秀米式乌托邦 |
2.1.3 新时期中的后乌托邦 |
2.2 被无形力量限制自由的《白银时代》 |
2.3 《受活》中残垣断壁 |
第三章 乌托邦世界中的众生之相 |
3.1 “野蛮人”与“文明人” |
3.2 “哲人王”形象 |
3.2.1 《人面桃花》中的“革命先驱”——陆秀米 |
3.2.2 《山河入梦》中的“老大哥”郭从年 |
3.2.3 《春尽江南》与众不同的王元庆 |
3.2.4 《受活》中的革命者茅枝婆和狂热的政治野心家柳县长 |
3.3 乌托邦世界中失落的“零余者” |
3.3.1 乌托邦中知识分子们的尴尬现状 |
3.3.2 对周围世界的冷漠旁观与逃避 |
第四章 三位作家乌托邦作品的海外版本译介、传播及接受情况 |
4.1 格非:中西交汇下的“回归” |
4.2 王小波:“西学东渐”的自由骑士 |
4.3 阎连科:“墙内开花墙外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传奇”的概念:作为一种叙事文体 |
第二节 传奇的属性以及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的自我重建:变形与分裂 |
第一节 人体物化变形叙事 |
一、作为修辞格的变形:众生百相的比拟 |
二、作为隐喻与象征的变形:生存体验与困境的表述 |
三、整体叙事结构中的变形:情节构建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异像儿童 |
第三节 断头与分身 |
一、断头叙述及其意义指向 |
二、分身叙述与人的自我认知 |
第四节 亡魂归来 |
一、鬼魂作为审美形象 |
二、鬼魂作为特殊的视角 |
第五节 神之再造与精怪想象 |
一、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 |
二、精怪想象 |
第二章 奇迹时间、异域空间与超验时空体 |
第一节 摆脱直线:时间的奇迹 |
一、圆形延展:循环时间与轮回时间 |
二、往返折叠:预言时间与倒流时间 |
三、化线为点:静止时间和压缩时间 |
四、分叉与缺口:迷途难返的迷宫时间 |
五、超时间:亡者与老者 |
第二节 逃离此在:异境空间形态 |
一、桃花源和反乌托邦 |
二、鬼土与异域 |
三、梦幻、梦魇和梦游 |
四、魔幻乡土 |
五、飞翔与奔跑 |
第三节 超验时空体 |
一、穿越时空体 |
二、镜像时空体 |
三、多维时空体 |
第三章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与生成因素 |
第一节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 |
一、创造元世界 |
二、二元并置交叉 |
三、中心象征 |
四、贯穿串联型与嵌入式次级构成 |
第二节 传奇叙事与地域文化及时代精神 |
一、地域文化、地方意识的浸染 |
二、表现领域向内拓展的趋向与传奇叙事主观性的遇合 |
第三节 传奇叙事与作家的主体诉求 |
一、以奇抒怀与以奇动人 |
二、以奇求新与求变 |
第四节 传奇叙事的根基:对现实的观照与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巴赫金的学术历程 |
二、巴赫金文论与中国90年代后文学批评话语 |
(一)复调批评 |
(二)民间批评 |
(三)大众文化批评 |
(四)媒介批评 |
(五)对话批评 |
(六)文化批评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复调批评:“主体间性”与文体革新 |
一、“主体间性”与主人公 |
(一)作为前史的“主体性” |
(二)“主人公”问题的论争 |
(三)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 |
二、复调文体与先锋小说 |
注释 |
第二章 民间话语:审美批评与诗性体裁 |
一、民间话语的建构 |
二、民间理论“粗鄙化”质疑 |
三、民间视野下的莫言批评 |
(一)审美人类学视野 |
(二)身体的感性经验 |
(三)民间“诗性体裁” |
注释 |
第三章 后现代批评:先锋叙事与历史解构 |
一、后现代批评话语 |
(一)文化转型 |
(二)解构主义 |
(三)多元建构 |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
(一)互文:历史与文本之间 |
(二)闹剧:民间视野与乡土权力 |
(三)戏仿:谐谑——狂欢体小说 |
(四)怪诞:现实主义与神实主义 |
(五)粗鄙:荒诞化与“反英雄” |
注释 |
第四章 大众文化:快感叙事与身体话语 |
一、快感叙事:大众文化与审美化生存 |
(一)大众时代的“欢乐叙事” |
(二)感官欲望的“快感”享乐 |
(三)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生存 |
(四)对大众文化批评的反思 |
二、身体话语:后革命时代的欲望狂欢 |
(一)后革命的身体叙事 |
(二)私人经验与个人化写作 |
(三)“欲望化”的身体写作 |
注释 |
第五章 传媒语境:网络空间的文学批评 |
一、网络批评:草根话语与大众广场 |
二、传媒时代:由文本到互文本 |
(一)建构“文本”诗学 |
(二)“互文性”与文学批评 |
(三)传媒时代的互文批评 |
(四)被忽略的“主体性” |
注释 |
第六章 文化批评:中西对话与诗学建构 |
一、对话批评:他者与外位 |
(一)“他者”视野 |
(二)“外位”立场 |
(三)“间性”思维 |
二、话语重构:文化研究的“文学性” |
(一)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巴赫金理论 |
(二)中国文化研究与“文化权力”问题 |
(三)巴赫金文化批评中的“文学性” |
三、文本内外:文化诗学的建构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当代小说的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D]. 刘香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20世纪30-40年代小说中的土匪叙事研究[D]. 樊静雅. 河南大学, 2020(02)
- [3]让·贝西埃的文学理论研究[D]. 张龙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5]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D]. 范玉彬. 兰州大学, 2020(11)
- [6]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研究[D]. 刘泽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西方文论视域中的中国当代小说乌托邦书写及海外传播 ——以格非、王小波、阎连科为例[D]. 丁铨铨. 山西大学, 2018(04)
- [8]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D]. 黄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D]. 李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