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电图J波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沈松萃,巨鹏亮,张嘉源,周健伟,陈力秀,潘艺超,李文昭,傅文霞,李若谷[1](2021)在《J波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心电图J波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上海市胸科医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纵隔肿瘤、食管肿瘤及肺部肿瘤的患者共277例,分为左肺肿瘤组、右肺肿瘤组和纵隔窗肿瘤组。观察各组病例12导联心电图与胸部CT影像,分析心电图J波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的277例样本中,J波共107例(107/277,38.6%)。J波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有显着相关性(P<0.000 1,χ2=97.48),对预测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7%和86.6%。其中,纵隔窗肿瘤组J波预测肿瘤接触心脏的敏感性(81.3%)和右肺肿瘤组J波预测肿瘤接触心脏的特异性(91.9%)最高。结论心电图J波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有密切关联,同时对预测后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毛婉[2](201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前者为重要致死原因,包括非ST段抬高性AMI(NSTEMI)与ST段抬高性AMI(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ACS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但PCI后患者的心脏机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或异常,如QT离散度(QTd)、T波峰末(Tp-Te)间期明显延长或增大,心率变异性(HRV)降低,出现缺血性J波甚至巨大J波等。既往研究显示上述心电图指标或心脏机能参数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MVA)、心源性猝死(SCD)等不良事件紧密相关。目的本研究观察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等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ACS疾病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MVA、SCD等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今后PCI术后心脏机能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受PCI术治疗的ACS患者(病例组),共计108例。根据ACS类型分为UAP组(UAP病例,42例)、NSTEMI组(NSTEMI病例,36例)、STEMI组(STEMI病例,30例);以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ensini积分≤20分,37例)、中度组(Gensini积分>20分且≤40分,44例)及重度组(Gensini积分>40分,27例)。另选取同期与病例组基线资料类似或接近的40例非冠心病(CHD)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并保持至少6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根据病例组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VA分组,包括MVA组(发生MVA,27例)和nMVA组(无MVA发生,81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SCD分组,包括死亡组(发生SCD,9例)和存活组(存活,99例)。对比分析各分组及亚组PCI前后QTd,HRV参数[包括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距差的均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距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等],Tp-Te间期,J波情况,并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PCI前血脂指标、血肌酐与PCI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其峰值均明显较PCI前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较PCI前缩短(P<0.05),但仍较对照组长(P<0.05);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PCI前显着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缺血性J波发生;病例组PCI前出现缺血性J波134个,PCI后降至78个,减少了41.79%,PCI前后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与cTnI、CK-MB峰值呈正相关(P<0.05),HRV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与cTnI、CK-MB峰值呈负相关(P<0.05);ACS患者PCI后缺血性J波等级与cTnI、CK-MB峰值呈正相关(P<0.05)。3.不同ACS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比较,UAP组<NSTEMI组<STEMI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UAP组>NSTEMI组>STEMI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PCI后共出现78个缺血性J波,UAP组、NSTEMI组、STEMI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HRV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PCI后缺血性J波等级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4.与nMVA组比较,MVA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长,SDNN、SDANN、rMSSD、PNN50显着低(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长,SDNN、SDANN、rMSSD、PNN50显着低(P<0.05)。nMVA组、MVA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存活组、死亡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前后cTnI峰值、CK-MB峰值,PCI后QTd、HRV、Tp-Te间期、缺血性J波等级均可作为PCI后随访期内ASD、SCD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1.PCI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心脏机能,促进心电图QTd、HRV、Tp-Te间期、J波改善;2.PCI后QTd、HRV、Tp-Te间期、J波改善效果与心肌损伤(cTnI、CK-MB峰值)密切相关,与ACS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亦密切相关;3.PCI后QTd、HRV、Tp-Te间期、缺血性J波等级检测可作为MVA、SCD的预测因子。
Charles Antzelevitch,严干新,Michael J.Ackerman,Martin Borggrefe,Domenico Corrado,郭继鸿,Ihor Gussak,Can Hasdemir,Minoru Horie,Heikki Huikuri,马长生,Hiroshi Morita,Gi-Byoung Nam,Frederic Sacher,Wataru Shimizu,Sami Viskin,Arthur A.M.Wilde,刘霄燕,揭起强,郭继鸿,吴林[3](2016)在《J波综合征专家上海共识:概念与认知的更新》文中研究表明序言J波综合征(J wave syndromes,JW Ss),包括Brugada综合征(BrS)和早复极综合征(ERS)。有关Br S,在2000年和2004年分别举行了BrS的国际专家共识会议;有关ERS,直到2013年才在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里做出了针对ERS的指导意见。在2015年4月,心脏节律协会(HRS)、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和亚洲太平洋心脏节律协会(APHRS)的主要专家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聚集在中国
白雁飞[4](2016)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J波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提出J波是出现在心电图中QRS波下降支终点的一个看起来像凹口或顿挫的波形。J波是一种低幅、高频的变异波形,往往出现在早期复极化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中,容易导致心率失常和猝死。临床上,医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心电图中的J波变异,容易造成误诊。因此,J波检测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判定某些心脏病的一种非侵入性的标记手段。本文中首先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技术从心电图中提取原始J波信号。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对提取算法进行了改进,定义了分离度的概念,根据迭代过程中的分离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步长,使得提取过程中的算法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达到均衡。根据提取的J波,构建了一个包括2000个心电模式的数据库。其次,本文定义了五个能反映J波特性的特征向量,包括三个时域特征向量和两个基于小波的特征向量,并使用特征选择和主成分分析减少特征向量的维数,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而且,本文研究了时域特征向量的理想配置,这个理想配置是(a)140ms的时间延续,(b)-20ms的起点位置,和(c)保留9个主成分。最后,利用这些特征向量训练隐马尔可夫模型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输出最终的判定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供了93.8%的平均准确度,94.2%的平均敏感性,93.3%的平均特异性和93.4%的平均阳性预测值,揭示了很高的评价标准(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表明该方法有能力准确地检测识别J波并且可以利用该方法检测心电图中的其他病变波形。
薛小临,李国良,崔长琮,孙超峰[5](2015)在《J波综合征:从2004到2014》文中研究表明J波综合征(J wave syndromes,JWS)是严干新等[1]在2004.年世界上首次提出,距今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来,JW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瞩目成就。2009年5月"国际J波综合征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2010年美国心律学会会刊Heart Rhythm对JWS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报道[2],引起广泛重视和讨论,有共识也有争论。今年,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及Heart Rhythm杂志将对JWS进
郭继鸿[6](2014)在《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ng分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36年Shipley最早描述心电图早复极波的特征以来,至今已近80年。而最近10年,对早复极波和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使其成为心电图和心律失常两个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一.对早复极波认识的演变1.早复极波图形特征认识的变化经典早复极波的心电图改变涉及多方面:包括幅
李燕,田素红,张玉琴,魏莉,赵丽娜[7](2013)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特点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收集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分析J波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共23例患者出现J波,J波发生率为13.4%,J波组与非J波组室性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0%比24.16%、43.48%比20.8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率较高,伴有J波的患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出现,要加强心电监护,随时准备电复律。
李燕,田素红,张玉琴,赵立彦,方艳淑[8](2013)在《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特点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收集1 03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分析J波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共95例患者心电图出现J波,J波发生率为9.19%,J波组与非J波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5%比3.8%、3.2%比0.5%和10.5%比4.2%,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率较高,伴有J波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沈雁岩,张延勋[9](2012)在《J波综合征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文中指出J波指心电图QRS波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 mV,时程≥20 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波。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波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现就近年来J波综合征在离子流和细胞电生理机制、遗传学基础、分类分型与临床意义以及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
吴岳平[10](2011)在《巨大J波与心脏性猝死》文中研究指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医学领域20至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无创性心电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热点已转移到心室的复极异常,近年来J波已成为无创性心电学研究的新热点。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
二、心电图J波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电图J波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J波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J波信号的研究现状 |
1.3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J波的提取 |
2.1 J波的介绍 |
2.1.1 J波的发生机制 |
2.1.2 J波的特征 |
2.1.3 J波综合征及其诊断特征 |
2.2 ICA算法相关理论知识 |
2.3 基于ICA算法的J波提取 |
2.4 算法仿真及评价 |
2.4.1 分离性能的评判准则 |
2.4.2 算法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改进ICA提取J波算法 |
3.1 模糊神经网络概述 |
3.1.1 模糊控制基本概念 |
3.1.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
3.2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调整学习速率 |
3.2.1 分离度 |
3.2.2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及模糊规则 |
3.3 算法仿真及评价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J波的特征提取 |
4.1 构建数据库 |
4.1.1 基本J波的生成 |
4.1.2 构造大规模J波数据库 |
4.2 预处理 |
4.2.1 利用多拍平均技术去提高信噪比 |
4.2.2 定位QRS波群终点 |
4.3 提取特征向量 |
4.3.1 时域特征向量I |
4.3.2 时域特征向量II |
4.3.3 时域特征向量III |
4.3.4 基于离散小波的特征向量 |
4.3.5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特征向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J波自动识别 |
5.1 隐马尔可夫模型基本理论 |
5.2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J波自动识别 |
5.2.1 特征向量统计检验和特征选择 |
5.2.2 分类识别 |
5.3 算法仿真及评价对比 |
5.3.1 评价标准定义 |
5.3.2 时域特征向量I的最佳配置确定 |
5.3.3 算法性能分析 |
5.3.4 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 |
5.4 分析与结论 |
5.4.1 分析 |
5.4.2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下一步工作及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6)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ng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早复极波认识的演变 |
1.早复极波图形特征认识的变化 |
2.早复极波出现的导联 |
3.生理与病理性J波 |
二.对早复极综合征认识的演变 |
1.定义的演变 |
2.早复极综合征的治疗 |
三.早复极波的Heng分型 |
1.分型标准 |
2.Heng 5型分型法 |
3.切迹波与顿挫波的形成机制 |
4.早复极波的各型发生率 |
5.Heng分型法的评价 |
四.早复极波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
1.ST段的形态 |
2.新出现的早复极波 |
3.长RR间期后J波振幅增大 |
4.早复极波的Antzelevitch分型法 |
5.早复极波的Kamakura分型法 |
(9)J波综合征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J波 |
1.1 J波的定义 |
1.2 J波发生的机制 |
1.3 J波的特点 |
2 J波综合征 |
2.1 J波综合征的定义与类型 |
2.2 J波综合征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2.3 J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3 各种J波综合征及临床意义 |
3.1 ERS |
3.1.1 ERS的概念及ECG特征 |
3.1.2 ERS的临床特点 |
3.1.3 ERS的遗传因素 |
3.1.4 ERS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
3.2 BrS |
3.2.1 BrS的概念及ECG特征 |
3.2.2 BrS的临床特点 |
3.2.3 BrS的遗传因素 |
3.2.4 BrS的危险分层及临床意义 |
3.3 缺血性J波 |
3.3.1 缺血性J波的概念及ECG特点 |
3.3.2 缺血性J波的临床特点 |
3.3.3 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 |
3.4 低温性J波 |
3.4.1 低温性J波及特点 |
3.4.2 低温性J波的临床意义 |
4 J波综合征的治疗 |
四、心电图J波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J波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研究[J]. 沈松萃,巨鹏亮,张嘉源,周健伟,陈力秀,潘艺超,李文昭,傅文霞,李若谷.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3)
-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D]. 毛婉.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3]J波综合征专家上海共识:概念与认知的更新[J]. Charles Antzelevitch,严干新,Michael J.Ackerman,Martin Borggrefe,Domenico Corrado,郭继鸿,Ihor Gussak,Can Hasdemir,Minoru Horie,Heikki Huikuri,马长生,Hiroshi Morita,Gi-Byoung Nam,Frederic Sacher,Wataru Shimizu,Sami Viskin,Arthur A.M.Wilde,刘霄燕,揭起强,郭继鸿,吴林.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03)
- [4]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J波识别技术研究[D]. 白雁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5]J波综合征:从2004到2014[J]. 薛小临,李国良,崔长琮,孙超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1)
- [6]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ng分型[J].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4(04)
-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 李燕,田素红,张玉琴,魏莉,赵丽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08)
- [8]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意义[J]. 李燕,田素红,张玉琴,赵立彦,方艳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07)
- [9]J波综合征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J]. 沈雁岩,张延勋. 医学综述, 2012(08)
- [10]巨大J波与心脏性猝死[J]. 吴岳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