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跃战,王波,陆波,王志新,王方方,刘春太,陈静波[1](2013)在《聚合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针对当前对聚合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十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纳米SiO2表面改性方法、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主要性能,系统地阐述了纳米SiO2对聚合物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摩擦性能、阻燃性能等的作用机制及规律。
王平,张世杰,赵建青,孙凤阁[2](2011)在《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ABS的研究》文中指出采用SiO2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碳酸酯和ABS树脂(PC/ABS)合金,为使无机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使用两种不同填充制备方法。分析SiO2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机械与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无机刚性纳米粒子填充改性PC/ABS合金的特点并探索其增强增韧的机理,研究了复合物的粘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制备得到SiO2纳米粒子在PC/ABS基体中分散均匀,PC/ABS/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
张莉[3](2011)在《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纯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兼具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粒子两者的优异性能,有效地改善了纯丙乳液的耐水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本文系统地研究制备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以期性能得到提高。本文在无机纳米粒子的改性、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工艺、乳液性能的测试及表征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油酸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表面改性剂已成功接枝在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通过TGA计算出KH570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接枝率为13.97%,油酸在纳米TiO2粒子表面的接枝率为19.44%;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改性后的无机纳米粒子在有机物中达到了稳定分散;接触角和分散稳定性测试表明通过表面改性,改性后的纳米粒子表面由亲水疏油变为亲油疏水;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表面改性剂对纳米粒子的晶形和晶体结构没有影响。研究表明纳米粒子通过表面改性,可在纳米粒子的表面键合上有聚合活性的有机官能团,为其参加乳液聚合创造了条件。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聚合体系及工艺条件,探讨了单体、乳化剂、纳米粒子用量、引发剂、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最佳配方。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乳液进行表征,表明无机纳米粒子与单体发生了原位聚合反应,得到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证明改性成功。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对纯丙乳液的结构没有任何影响。热重分析则表明纳米SiO2改性纯丙乳液和纳米TiO2改性纯丙乳液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59℃和366℃,明显高于未改性的纯丙乳液(328℃)。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则说明纳米SiO2改性纯丙乳液和纳米TiO2改性纯丙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5.1℃和16.3℃,明显大于未改性的纯丙乳液(Tg=12.6℃),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紫外分析则表明加入无机纳米粒子后,乳液的耐紫外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粒度分析表明,当无机纳米粒子用量为1%时,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59nm,此时乳液的各项性能最好。
郑净植[4](2010)在《聚丙烯/微、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分散与性能》文中提出超细二氧化硅(包括微、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其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生物相容性、物理与化学稳定性及可裁剪的表面性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聚丙烯(PP)是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与二氧化硅(SiO2)复合可提高其加工、力学、热稳定等性能,有望实现聚丙烯的工程化。如何实现SiO2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及提高两相的界面相容性是制备聚丙烯/SiO2复合材料的关键。本论文分别采用改性SiO2和二氧化硅聚合物复合微球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PP/微、纳米SiO2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SiO2在PP基体中的分散及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SEBS)作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PP/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A-SEBS对复合材料的分散状态、力学性能、结晶形态及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A-SEBS起到了界面相容剂的作用,降低了纳米SiO2的团聚,改善了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MA-SEBS使SiO2在PP结晶过程中能更好地起到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中PP相的结晶温度,使PP形成尺寸更小、结构更完整的球晶。(2)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通过原位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对纳米SiO2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SiO2与PP复合制备了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接枝改性对SiO2表面性质、SiO2在PP基体中的分散、PP/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丁酯(PBA)成功地接枝到了纳米SiO2表面,且可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种类和配比调控SiO2表面接枝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和模量;由于接枝在纳米SiO2表面的PMMA加强了SiO2的亲油性和异相成核能力,增强了纳米SiO2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粘合、降低了复合材料中PP的球晶尺寸,从而导致杨氏模量和韧性同时提高;与PP相容性更好的PBA对纳米SiO2的接枝改性进一步改善了SiO2粒子在PP中的分散和界面的粘结,使PP/SiO2复合材料的韧性进一步提高,但使复合材料的模量下降;相比PMMA或PBA的改性,用共聚物P (MMA-co-BA)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接枝改性能使PP/SiO2复合材料呈现出均衡的强度和韧性。(3)利用溶胶-凝胶法和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SiO2为核、P(MMA-co-BA)共聚物为壳的复合微球,将复合微球与PP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制备了均匀分散的PP/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聚合物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其壳层厚度的影响因素,复合微球对PP/SiO2复合材料的分散、力学性能、结晶、熔融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SiO2胶体微球的粒径、MMA和BA的用量可以调控核-壳复合微球的粒径和壳层厚度;由于复合微球壳层的高分子链有效地阻止了无机粒子间的直接接触从而改善了SiO2粒子在PP基体的分散,同时壳层高分子链与基体间良好的相容性增强了PP与SiO2的界面粘结强度,有效地提高了PP/SiO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SiO2复合粒子的粒径及壳层厚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当复合粒子壳层厚度为15nm时,在不降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情况下,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到纯PP的两倍;粒子脱粘、塑性银纹扩张和基体剪切屈服吸收冲击破坏产生的能量是造成复合材料韧性提高的原因;均匀分散的SiO2复合粒子对PP能够起到很好的结晶成核作用、提高复合材料中PP相的结晶温度;并通过Mo法准确地描述了PP/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
王平,赵建青,蒋智杰,刘运春,刘述梅[5](2009)在《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的力学与流变性能》文中研究说明采用SiO2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碳酸酯(PC),为使无机纳米粒子在基体PC中分散均匀,经硅烷偶联剂KH-550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了改性SiO2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机械与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无机刚性纳米粒子填充改性典型工程塑料PC的特点并探索其增强增韧的机理,研究了复合物的粘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改性SiO2纳米粒为球形,在PC基体中分散均匀,湿法改性制备的PC/SiO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
刘晓[6](2009)在《节能型SSBR的分子结构及其纳米增强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提出和汽车工业向高速、安全、节能、舒适化方向的发展,对轮胎高性能化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这就要求轮胎胎面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能,优异的耐磨性、低的滚动阻力特性。轮胎胎面要获得如此全面的特性,必须在橡胶的分子结构及增强结构上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橡胶分子间的内摩擦损耗和松弛特性是制约其低滚阻和高抗湿滑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节能橡胶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实施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次橡胶的增强结构高性能化也是轮胎工业者致力解决的难题。在轮胎工业中,常用炭黑填充胎面胶材料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但是,炭黑填料是由石油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所得,因而使得开发低生热并且减少石油资源依赖性的新型材料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这对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无机填料白炭黑以其高补强、低生热的优点而逐渐受到橡胶工业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也具有易团聚、与基体结合差等缺点。因此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纳米填料增强的角度来提高白炭黑分散性及其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并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是本论文致力研究的方向。本文首次中试生产了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系统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并附之应用;系统研究了SiO2表面有机化工艺及其效果,制备了星形SSBR/SiO2共凝聚胶,并研究了白炭黑粉体及白炭黑/炭黑填充共凝聚胶的力学性能、动态性能和微观结构;设计并聚合成功了分子链末端官能化的SSBR,研究了其端基与白炭黑粉体的缩合机理以及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经过一系列探索,成功制备了白炭黑粒子表面接枝弹性体的复合粒子。论文的第一部分,在实验室规模研究基础上,开发了星形溶聚丁苯橡胶在5L、10L、200L釜逐级放大的聚合工艺,解决了苯乙烯含量偏高、破杂工艺不完善、无规度偏低、聚合温度不稳定等问题,试制的12釜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经结构与性能检测,达到高强节能轮胎胎面的用胶要求。用中试胶料制备高性能轿车轮胎,其高速、安全、节油、降耗性能明显优于工厂目前生产的同规格轮胎。根据本章的结论确立了从小试到中试阴离子聚合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工艺条件,对本论文后几章研究以及其他轮胎工业研究者具有指导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制备了星形SSBR/SiO2共凝聚胶,首先针对硅烷偶联剂有机化改性白炭黑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并创新性地采用反应红外光谱跟踪了不同温度下硅烷偶联剂涂覆白炭黑粉体的特征峰面积变化,通过对有机化SiO2粉体的萃取检测,确定了偶联剂与SiO2表面羟基的缩合工艺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有机化改性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微观填料分散优于未改性SiO2粉体填充胶料,也优于其他温度下改性SiO2粉体填充胶料。之后,首次采用共凝聚技术制备了SSBR/SiO2共凝聚胶。该共凝聚胶内部白炭黑呈现良好分散,由此制备的白炭黑填充胶料的填料混入速度、填料分散性、界面相互作用、综合性能均优于同填料份数的共混法制备胶料。从玻璃化转变特性的变化结果也可看出界面结合对限制分子链运动的作用。最后,研究了分别以常规星形溶聚丁苯橡胶和星形溶聚丁苯共凝聚胶为基体填充不同配比白炭黑/炭黑掺杂填料制备的复合胶料的各项性能。总体说来,掺杂填料起协同增强的作用,白炭黑/炭黑并用比为20/30时,胶料的结合胶含量较高,物理机械性能、磨耗性能也可达到较佳水平;以共凝聚胶为基体时制备的复合胶料表现为高强度、低滚阻、低生热、低变形、耐屈挠、优分散等特点,其强的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作用为制备高性能绿色轮胎用胎面胶料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的第三部分,从分子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创新性的在聚合反应末期加入可反应性硅烷偶联剂,制备出分子链末端官能化的溶聚丁苯橡胶,通过核磁、红外、EDS三种方法分别证明了端基官能化反应结果,并根据核磁谱图中相关特征峰峰面积计算了其端基官能化率。该胶料经过与白炭黑充分缩合后,填料-聚合物作用大大增强,填料分散性也有所提高,分子链自由末端明显减少,因此其白炭黑填充胶料表现为结合胶含量多,横向驰豫时间短,内摩擦损耗值及生热低,力学性能和动态性能优异,黏度和加工能耗低,以及高抗湿滑和低滚动阻力等特性。此外,采用不同的硅烷偶联剂进行端基官能化,拓宽该领域的研究范围。结果表明,末端带硅氧烷基团的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与白炭黑具有较好的反应性,再经过与白炭黑反应共混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各项性能。同时,较高的端基官能化效率也有利于综合性能的提高。论文的第四部分,创新性的将近年来兴起的核壳粒子制备理论引入到橡胶工业中。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SiO2粒子表面有机化改性,使其表面富含可参与聚合的C=C,共聚单体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的方法聚合,并分别使用1H NMR、13CNMR、红外光谱、透射电镜、能谱等方法表征了聚合产物。结果表明,低温聚合会大大减少其聚合物生成量,但可以通过使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来解决;改性SiO2粒子表面双键与异戊二烯的竞聚率相差较大,难以在共聚物中实现较高的有机物组分;加入少量竞聚率适中的苯乙烯参与三元共聚并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机聚合物含量,制备出理想的SiO2/PS/IR复合粒子,该复合粒子中几乎无SiO2粒子团聚现象,粒径普遍在30nm以内,为开发SiO2纳米颗粒在橡胶中的单分散技术奠定了基础。
徐永飞,吉静[7](2009)在《我国有机-无机复合建筑乳液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有机-无机复合建筑乳液兼具有机和无机材料的优点,而克服了各自某些性能的不足。综述近年来复合建筑乳液的技术进展,包括复合建筑乳液的种类、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分析与机理的研究和复合乳液的实用化等。复合乳液中纳米无机粒子主要是SiO2、CaCO3和蒙脱石等,有机聚合物主要是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法是制备复合乳液的最常用方法。微观结构分析与机理的研究表明,形成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复合乳液粒子基本呈球形,系SiO2为核和聚丙烯酸酯为壳的核壳结构,目前已能够制备硅溶胶含量高达45%~50%且稳定性良好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蔡爱云[8](2009)在《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分子设计原理,利用乳液聚合法分别设计并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二氧化硅(PMMA-g-SiO2)以及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接枝二氧化硅(PSBA-g-SiO2)核壳型杂化纳米粒子;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二氧化硅(KH-560-g-SiO2)有机改性二氧化硅杂化纳米粒子。将这些杂化纳米粒子分别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得到PVC/PMMA-g-SiO2、PSBA/PSBA-g-SiO2、PMMA/SiO2以及EP/SiO2四种复合纳米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旋转流变仪等对复合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的有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填充量对聚合物基体的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形貌、流变等方面的影响。(1)采用悬浮分散聚合法(SDP)制备了单分散的PMMA-g-SiO2杂化纳米粒子,该杂化粒子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85 nm。用PMMA-g-SiO2杂化纳米粒子填充PVC制备了PVC/PMMA-g-SiO2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与纯PVC相比,该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如当PMMA-g-SiO2纳米杂化粒子的填充量在3wt%时,拉伸强度可达54.5 MPa提高了12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48.5%提高了27.8%,冲击强度可达8 kJ/m2提高了3.5 kJ/m2,洛氏硬度可达97 HRB提高了17 HRB。PVC/PMMA-g-SiO2复合纳米材料界面粘结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E’)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anδ)提高。PVC/PMMA-g-SiO2复合纳米材料的阻隔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包装行业的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使用前景。(2)采用悬浮分散共聚的方法在水相中成功合成了PSBA-g-SiO2杂化纳米粒子,粒子呈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直径约为80 nm。将PSBA-g-SiO2杂化纳米粒子填充PSBA胶乳,制备其复合纳米胶乳。杂化纳米粒子PSBA壳层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硅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粘附力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在聚合物胶乳中的分散程度。结果表明杂化纳米粒子填充量在2.5wt%以下可以提高复合纳米胶膜的力学强度、表面粗糙度、耐水性以及耐候性等物理化学性能,尤其是在含量为1.5wt%时,效果更明显。而且,杂化PSBA-g-SiO2粒子的填充可以改善乳液的流变性及其储藏稳定性。(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KH-560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MMA/SiO2复合纳米材料。TGA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DMA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在5wt%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SEM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在PMMA基体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光学和紫外分析表明PMMA/SiO2复合纳米材料在SiO2填充量为33.3%仍然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紫外屏蔽能力。同时,将该PMMA/SiO2复合纳米溶胶涂覆于PVC片材表面,可以使PVC表面电阻下降5-6个数量级,涂层剥离强度高达435 gf/15mm,说明该抗静电涂层具有优异的持久性。(4)合成了微米和纳米两种粒径的KH-560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填于环氧树脂(EP)基体,制得EP/SiO2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填充SiO2的尺寸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界面粘接性能、固化工艺、热稳定性、热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流变分析和表面形貌分析表明EP/SiO2复合材料的初始稳态粘度较纯EP有较大的提高,纳米SiO2填充EP的流变逾渗阈值大于微米SiO2填充EP的流变逾渗阈值。微米SiO2在EP基体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纳米的SiO2在EP基体中较易形成团聚。DSC表明,纳米SiO2能够降低EP的前期固化温度、固化温度和反应活化能,而微米SiO2对固化工艺影响不大。TGA表明EP/SiO2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并且纳米SiO2比微米的SiO2更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热稳定性。DMA表明EP/SiO2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纳米SiO2填充的EP/SiO2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下降,能够起到增韧增强的作用,而微米的SiO2仅仅起到增强作用。此外纳米SiO2含量在1-3wt%范围内能够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
苗琦,陈艳玲,王小雪,杨超[9](2009)在《耐水型核壳丙烯酸酯聚合物增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烷基化纳米SO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核壳型乳液,用破乳法获得了到粉末状的核壳聚合物粒子,用TEM、FT-IR分析研究了乳液聚合产物的结构。在第三组分(含有丙烯腈的丙烯酸酯核壳聚合物)的配合下,与单一核壳聚合物粒子增韧相比,所改性的环氧树脂在水中固化的剪切强度下降幅度(相对于空气固化)由23.4%减少至8.4%,耐水性明显提高,同时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而耐热性没受到影响。
曹绍梅,李立,施利毅,冯欣,张雨[10](2008)在《PET接枝改性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文中指出采用接枝聚合反应在纳米ZrO2表面接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低聚物,以提高其与聚碳酸酯(PC)的相容性;改性纳米ZrO2与PC经过共混挤出,制备了纳米ZrO2/PC复合材料。采用FTIR、XPS、TEM、TG、接触角等测试方法对接枝改性后的纳米Zr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T化学键合到了纳米ZrO2表面,使ZrO2疏水性显着增强,微观颗粒分散性好。对纳米ZrO2/PC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纳米ZrO2的添加量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PC有明显改善;随着改性纳米ZrO2含量的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ZrO2质量分数为1%和0.3%时达到最大值;弯曲强度在实验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最大弯曲强度比纯PC提高2.54 MPa。
二、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Si O2粒子及其表面改性 |
1.1 化学改性 |
1.2 物理改性 |
2 聚合物/S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 聚合物/S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3.1 力学性能 |
3.2 热性能 |
3.3 摩擦性能 |
3.4 阻燃性能 |
3.5 其他性能 |
4 结语 |
(2)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AB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3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纳米SiO2/PC/ABS的表征 |
2.2 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
2.3 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2.4 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2.5 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熔融指数、耐热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
3 结论 |
(3)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纯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无机纳米粒子的特性 |
1.3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3.1 无机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 |
1.3.2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目的 |
1.3.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方法 |
1.4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1.4.1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定义 |
1.4.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6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6.1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7.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与仪器 |
2.1.2 表面改性剂的作用机理 |
2.1.3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方法 |
2.1.4 实验分析表征手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分散稳定性测试 |
2.2.2 反应时间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
2.2.3 表面改性剂用量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
2.3 结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接触角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
2.3.5 热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与仪器 |
3.1.2 乳液聚合实验装置图 |
3.1.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聚合工艺 |
3.1.4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性能测试 |
3.1.5 实验分析表征手段 |
3.2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最佳配方 |
3.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机理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2 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3 甲基丙烯酸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4 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5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6 pH 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7 乳液聚合的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8 乳液聚合的反应时间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9 分散改性无机纳米粒子的混合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10 乳液聚合的搅拌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11 无机纳米粒子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 乳液的结构表征 |
3.5.1 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乳液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5.3 乳液的热重分析 |
3.5.4 乳液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5.5 乳液的粒径分析 |
3.5.6 乳液的耐紫外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聚丙烯/微、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分散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概述 |
1.2 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与基本性质 |
1.3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
1.4 二氧化硅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 |
1.5 界面相互作用对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MA-SEBS对PP/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SiO2的原位乳液聚合改性及PP/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制备及PP/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二氧化硅聚合物复合微球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5)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的力学与流变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装置与分析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Si O2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处理 |
2.3.2 粒料烘干工艺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C与Si O2纳米粒子之间的相容性 |
3.2 纳米Si O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PC/Si O2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分析 |
4 结论 |
(6)节能型SSBR的分子结构及其纳米增强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绿色轮胎 |
1.2.2 轮胎工业中的"魔鬼三角" |
1.2.3 滚动阻力 |
1.2.4 轮胎性能要求 |
1.2.5 小结 |
1.3 轮胎胎面胶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引言 |
1.3.2 乳聚丁苯橡胶(E-SBR) |
1.3.3 溶聚丁苯橡胶(S-SBR) |
1.3.4 多元共混胶料 |
1.3.5 分子设计合成特定结构的新胶种 |
1.3.5.1 集成橡胶(SIBR) |
1.3.5.2 中乙烯基和高乙烯基丁二烯橡胶 |
1.3.5.3 聚氨酯胎面胶 |
1.3.6 小结 |
1.4 轮胎用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1 新型炭黑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1.1 转化炭黑 |
1.4.1.2 纳米结构炭黑 |
1.4.1.3 炭黑表面改性对性能的影响 |
1.4.2 白炭黑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2.1 白炭黑简介 |
1.4.2.2 白炭黑的化学结构 |
1.4.2.3 白炭黑的表面有机化改性 |
1.4.2.4 白炭黑改性方式的研究进展 |
1.4.3 胎面胶与填料之间关系及要求 |
1.5 复合纳米填料的研究进展 |
1.5.1 纳米填料的概况和进展 |
1.5.2 炭黑-白炭黑双相填料的研究进展 |
1.6 端基官能化橡胶的研究进展 |
1.6.1 背景 |
1.6.2 分子链自由末端与锡偶联溶聚丁苯橡胶 |
1.6.3 端基官能化橡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 |
1.7 核壳结构粒子制备的研究进展 |
1.7.1 无机/有机复合核壳结构粒子 |
1.7.1.1 SiO_2/聚丙烯酸酯核壳结构杂化乳液 |
1.7.1.2 SiO_2/聚苯乙烯核壳结构 |
1.7.1.3 SiO_2/PMMA核壳结构 |
1.7.1.4 SiO_2/聚吡咯核壳结构 |
1.7.1.5 SiO_2/酚醛树脂核壳结构 |
1.7.1.6 TiO_2/硅丙复合乳液核壳结构 |
1.7.2 无机/无机复合核壳结构粒子 |
1.7.2.1 SiO_2/氧化钇-铕核壳结构 |
1.7.2.2 CaCO_3/SiO_2核壳结构 |
1.7.2.3 其他 |
1.7.3 有机/有机复合核壳结构粒子 |
1.8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9 研究内容 |
1.10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
2.1.1 原材料及化学试剂 |
2.1.2 基本配方表 |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3 实验工艺过程 |
2.3.1 偶联剂改性的白炭黑的制备 |
2.3.2 SSBR干胶的制备 |
2.3.3 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的机械共混制备方法 |
2.3.4 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5 白炭黑/SSBR共凝聚胶的制备方法 |
2.3.6 白炭黑/炭黑掺杂填料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7 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8 白炭黑/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9 SiO_2/聚合物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白炭黑混入橡胶速度测定 |
2.4.2 结构表征 |
2.4.3 橡胶混炼胶的性能测试 |
2.4.4 橡胶硫化胶的性能测试 |
2.4.4.1 硫化胶密度的测定 |
2.4.4.2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
2.4.4.3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4.4.4 磨耗性能试验 |
2.4.4.5 动态压缩永久变形和动态压缩疲劳温升测试 |
2.4.4.6 耐屈挠疲劳测试 |
2.4.4.7 滚动损失测试 |
2.4.4.8 交联密度和松弛特性测试 |
第三章 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的产业化实施及其性能 |
3.1 前言 |
3.2 5L釜规模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工艺参数 |
3.2.3 原料 |
3.2.4 动力学研究 |
3.2.5 不同反应时间所得共聚物结构研究 |
3.2.6 5L釜规模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结构与性能 |
3.3 10L釜规模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 |
3.3.1 动力学研究 |
3.3.2 破杂工艺 |
3.3.3 10L釜规模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结构与性能 |
3.4 200L釜规模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 |
3.4.1 第一批次聚合 |
3.4.1.1 装置简图 |
3.4.1.2 工艺流程 |
3.4.1.3 工艺参数 |
3.4.1.4 聚合物结构分析 |
3.4.2 第二批次聚合 |
3.4.2.1 工艺流程 |
3.4.2.2 工艺参数 |
3.4.2.3 200L釜聚合破杂工艺 |
3.4.2.4 聚合反应温度控制 |
3.4.2.5 反应时间 |
3.4.2.6 200L釜合成星形溶聚丁苯橡胶结构与性能 |
3.5 试制轿车子午线轮胎195/65R95的性能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星形SSBR/SiO_2共凝聚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4.1 纳米SiO_2粉体有机化改性温度及其效果评估研究 |
4.1.1 前言 |
4.1.2 纳米SiO_2粉体的微观形貌 |
4.1.3 硅烷偶联剂的选定 |
4.1.4 硅烷偶联剂的用量 |
4.1.5 硅烷偶联剂与SiO_2的缩合温度 |
4.1.6 硅烷偶联剂有机化改性SiO_2效果评估 |
4.1.6.1 物理机械性能 |
4.1.6.2 动态力学性能 |
4.1.6.3 微观结构形态 |
4.1.7 小结 |
参考文献 |
4.2 星形SSBR/SiO_2共凝聚胶及其SiO_2填充胶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4.2.1 前言 |
4.2.2 星形SSBR/SiO_2共凝聚胶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
4.2.2.1 微观形态结构 |
4.2.2.2 玻璃化转变特性 |
4.2.3 星形SSBR/SiO_2共凝聚胶填充SiO_2胶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4.2.3.1 玻璃化转变特性 |
4.2.3.2 物理机械性能 |
4.2.3.3 动态力学性能 |
4.2.3.4 流变特性 |
4.2.3.5 微观结构形态 |
4.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3 白炭黑/炭黑纳米填料填充共凝聚胶的结构与性能 |
4.3.1 前言 |
4.3.2 白炭黑粉体与基体的混合速度 |
4.3.3 力学性能 |
4.3.3.1 物理机械性能 |
4.3.3.2 结合胶含量 |
4.3.3.3 耐磨性能 |
4.3.4 玻璃化转变特性 |
4.3.5 动态性能 |
4.3.5.1 动态力学性能 |
4.3.5.2 屈挠疲劳性能 |
4.3.5.2.1 屈挠疲劳裂纹出现次数及扩展速度 |
4.3.5.2.2 屈挠疲劳断面微观分析 |
4.3.5.3 动态压缩性能 |
4.3.5.4 滚动损失 |
4.3.6 微观结构形态 |
4.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填充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5.2.1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结构与表征 |
5.2.1.1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结构 |
5.2.1.2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核磁表征 |
5.2.1.3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红外表征 |
5.2.1.4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能谱表征 |
5.2.2 端硅氧甲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A-SSBR)的加工性能 |
5.2.2.1 混炼过程中的原位反应特性 |
5.2.2.2 流变特性分析 |
5.2.3 填料-聚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5.2.3.1 白炭黑钝化橡胶分子链端对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
5.2.3.2 结合胶含量 |
5.2.3.3 交联密度和松弛特性测试 |
5.2.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5.2.4.1 温度扫描谱图 |
5.2.4.2 形变扫描谱图 |
5.2.5 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5.2.6 微观形态结构分析 |
5.3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5.3.1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E-SSBR)的结构与表征 |
5.3.1.1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E-SSBR)的结构 |
5.3.1.2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E-SSBR)的端基官能化效率 |
5.3.1.3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E-SSBR)的红外表征 |
5.3.1.4 端硅氧乙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E-SSBR)的能谱表征 |
5.3.2 填料-聚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5.3.2.1 白炭黑钝化橡胶分子链端对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
5.3.2.2 结合胶含量 |
5.3.3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5.3.3.1 温度扫描谱图 |
5.3.3.2 形变扫描谱图 |
5.3.4 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5.3.5 微观形态结构分析 |
5.4 不同封端剂对制备胶料性能的影响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SiO_2/聚异戊二烯核壳粒子的制备技术初探 |
6.1 前言 |
6.2 KH570有机化改性纳米SiO_2粒子 |
6.3 纳米SiO_2/PS核壳粒子的制备研究 |
6.3.1 热失重法分析 |
6.3.2 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 |
6.4 纳米SiO_2/IR核壳粒子的制备研究 |
6.4.1 氢谱核磁共振法分析 |
6.4.2 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 |
6.4.3 碳谱核磁共振法分析 |
6.5 纳米SiO_2/PS/IR核壳粒子的制备研究 |
6.5.1 PS/IR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6.5.2 SiO_2/PS/IR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6.5.2.1 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 |
6.5.2.2 微观结构形态分析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杂化纳米材料的诞生和概念 |
1.2 杂化材料的分类 |
1.3 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溶胶凝胶法 |
1.3.2 自组装法 |
1.3.3 原位分散聚合法 |
1.3.4 共混法 |
1.3.5 插层法 |
1.4 杂化材料的应用 |
1.4.1 结构材料 |
1.4.2 涂层材料 |
1.4.3 电学材料 |
1.4.4 光学材料 |
1.4.5 耐高温材料 |
1.4.6 阻隔材料 |
1.5 杂化材料现存的几大难题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1.7 参考文献 |
2 悬浮分散聚合法(SDP)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g-SiO_2纳米杂化粒子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2.2.2 纳米 SiO_2 粒子的表面烷基化处理 |
2.2.3 PMMA-g-SiO_2 核壳结构杂化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4 PMMA-g-SiO_2 填充 PVC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粒子的 FTIR |
2.3.2 纳米粒子的 TEM 图 |
2.3.3 杂化纳米粒子的热失重分析 |
2.3.4 纳米粒子合成机理的探讨 |
2.3.5 PVC/PMMA-g-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断面形貌 |
2.3.6 PVC/PMMA-g-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7 PVC/PMMA-g-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2.3.8 PVC/PMMA-g-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阻隔性能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3 水性复合纳米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PSBA 胶乳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3.2.2 纳米 SiO_2 粒子的表面烷基化处理 |
3.2.3 PSBA-g-SiO_2 核壳结构杂化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4 PSBA 胶乳的制备 |
3.2.5 PSBA-g-SiO_2 杂化纳米粒子填充PSBA 水性纳米胶乳的制备 |
3.2.6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烷基化纳米 SiO_2 和 PSBA-g-SiO_2 杂化纳米粒子的合成示意图 |
3.3.2 纳米粒子的 FTIR 分析 |
3.3.3 纳米粒子的 TEM 图 |
3.3.4 PSBA-g-SiO_2 杂化纳米粒子的热失重分析 |
3.3.5 PSBA/PSBA-g-SiO_2 复合纳米膜的 DSC 分析 |
3.3.6 PSBA/PSBA-g-SiO_2 复合纳米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7 PSBA/PSBA-g-SiO_2 复合纳米胶乳的性能分析 |
3.3.8 PSBA/PSBA-g-SiO_2 复合纳米胶乳储存稳定性分析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4.2.2 SiO_2溶胶的制备 |
4.2.3 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4 PMMA/SiO_2 复合纳米溶胶在PVC 片材上的涂覆 |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氧化硅溶胶的 FTIR 表征 |
4.3.2 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4.3.3 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 DMA 分析 |
4.3.4 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学透过性和紫外分析 |
4.3.5 PMMA/SiO_2 复合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
4.3.6 PMMA/SiO_2 作为涂层材料的性能分析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5 环氧树脂(EP)/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5.2.2 KH-560 改性二氧化硅 |
5.2.3 EP/S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胶凝胶法制备KH-560 有机改性二氧化硅粒子 |
5.3.2 EP/SiO_2 复合材料固化前的流变行为 |
5.3.3 EP/SiO_2 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5.3.4 EP/SiO_2 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分析 |
5.3.5 EP/SiO_2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分析 |
5.3.6 EP/SiO_2 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和粘结强度分析 |
5.4 结论 |
5.5 参考文献 |
6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耐水型核壳丙烯酸酯聚合物增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烷基化纳米SiO2的制备 |
1.3 烷基化SiO2/MMA/MAA核壳乳液的合成 |
1.4 复合粒子干样的制备 |
1.5 改性体系的制备 |
1.6 性能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核壳乳液聚合物的FT-IR分析 |
2.2 核壳乳液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
2.3 核壳聚合物粒子对环氧树脂的改性及机理分析 |
2.4 耐热性能 |
3 结论 |
(10)PET接枝改性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纳米ZrO2的原位接枝聚合改性 |
1.3 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接枝改性纳米ZrO2的红外光谱 |
2.2 接枝改性纳米ZrO2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
2.3 接枝改性纳米ZrO2的润湿性能 |
2.4 接枝改性纳米ZrO2的形貌 |
2.5 PET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
2.6 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6.1 缺口冲击强度 |
2.6.2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2.6.3 弯曲强度 |
3 结 论 |
四、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冯跃战,王波,陆波,王志新,王方方,刘春太,陈静波. 塑料科技, 2013(06)
- [2]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ABS的研究[J]. 王平,张世杰,赵建青,孙凤阁. 化工新型材料, 2011(S1)
- [3]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纯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莉. 江苏科技大学, 2011(01)
- [4]聚丙烯/微、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分散与性能[D]. 郑净植.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5]SiO2纳米粒子改性填充PC的力学与流变性能[J]. 王平,赵建青,蒋智杰,刘运春,刘述梅. 过程工程学报, 2009(06)
- [6]节能型SSBR的分子结构及其纳米增强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晓. 北京化工大学, 2009(11)
- [7]我国有机-无机复合建筑乳液的研究进展[J]. 徐永飞,吉静. 新型建筑材料, 2009(05)
- [8]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D]. 蔡爱云. 扬州大学, 2009(01)
- [9]耐水型核壳丙烯酸酯聚合物增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苗琦,陈艳玲,王小雪,杨超. 塑料工业, 2009(01)
- [10]PET接枝改性纳米ZrO2/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 曹绍梅,李立,施利毅,冯欣,张雨. 复合材料学报,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