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农涛[2](2021)在《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衔接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与文化》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更是遵循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时代要求。课程衔接作为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的有效环节,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重要实践议题。因此,在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进行无缝隙、无重叠的课程衔接,无疑是以科学态度推进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系统工程的必然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与高中《哲学与文化》衔接是属于课程纵向衔接的范畴,强调的是课程的整体性和有序性。本文从课程的基本要素去研究和落实课程衔接工作。围绕着“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两门课程的基本组成要素,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架构起两课程衔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兼顾到课程中所涉猎到的知识、理念、“人”(教师、学生、专家、学者、家长等等)、环境等要素,实现最优组合,也使得“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更好的发挥课程应有的功能。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都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为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关注“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证两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强调两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衔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及意义、关于本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原理”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和内容进行梳理,结合自己的研究阐释课程衔接的内涵及类型,为全文做好充分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进行大学“概论”课与《哲学与文化》的现状分析,简要的总结了两课程衔接所取得的成就,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面分析出两课程衔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从教育部门、教师两个方面深度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接下来的具体对策找到切入口;第五部分基于对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两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原理”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的措施。
王悦[3](2021)在《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革新,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包含十个省和三个地区。在教育方面,加拿大由联邦、省、地区三方共同监管加拿大的教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作为加拿大文化大省之一,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系统,关注其基础教育阶段,即1-12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助于把握B.C省数学课程标准现状,总结课程标准修订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供一些建议。为此,该研究基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以及泰勒课程原理,借鉴SEC分析范式,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研究。设置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如何?(2)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3)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如何?首先,对于研究问题一采用文献法,从课程标准结构出发,对B.C省数学课程标准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对于研究问题二,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欧内斯特对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分类,分别从基本原理和附属原理两个层面,分析B.C省数学课程标准在两个层面共12个要素中的数学教育哲学观念具体体现,进而总结B.C省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最后,对于研究问题三,基于泰勒课程原理指导,该研究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大课程编制中的重要环节出发,借鉴SEC分析范式,并构建了课程内容重要主题以及课程组织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的评判标准,进而分析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情况。通过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B.C省数学课程标准实行1-12年级一贯制课程标准,结构包含前言、课程开发以及支持三个部分;(2)B.C省数学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多元文化并提倡灵活教学;(3)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进步教育派和大众教育派数学教育哲学观念;(4)B.C省数学课程标准选择了数、运算、几何概念、消费应用作为课程内容中的重要主题;(5)课程内容组织方面总体较好,其中连续性和顺序性较好,而整合性较差。结合研究结论及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数、运算主题下的课程内容;(2)将代数主题的引入逐步提前到小学1年级;(3)增加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应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与数学融合的观点;(5)应综合体现多种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优势,避免“单一观念”倾向。
尚明瑞[4](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龚英明[6](2020)在《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逆变器的常见故障之一。大量研究和运行经验表明,绝大多数的换相失败是由交流故障引起,且从交流故障到直流发生换相失败一般仅需几毫秒,通常首次换相失败很难避免。首次换相失败后,如果控制系统调节不当将可能引起后续换相失败,严重威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步触发控制作为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的基础,通过改变换流阀的触发相位,实现对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的调节。因此深入分析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对于减小高压直流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几率以及实现高压直流首次换相失败后的快速、可靠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的分层控制总体策略;基于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介绍了高压直流极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对CIGRE、ABB、SIEMENS三种常见的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三种同步触发控制中采用的锁相环以及各自生成触发脉冲的具体过程。接着,本文分析了锁相环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并指出传统锁相环在电网故障下存在动态响应慢、频率波动大、相位和频率检测耦合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锁相环。该锁相环将级联延迟信号消除法滤波与数学运算滤波结合作为前置滤波模块,实现快速提取电压基波正序分量的目的;同时,该锁相环还增加一个故障检测环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交流故障。在检测出交流故障后,该锁相环在一定时间内固定锁相环的频率不变,实现了相位检测和频率检测解耦,提高了锁相环的动态响应性能。最后,将新型锁相环应用于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和三沪直流以及贵广II直流实际工程模型中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锁相环能够为高压直流触发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参考相位,有效减少高压直流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机率。此外,本文还建立了ABB同步触发控制功能的离散小信号模型,分析了锁相环比例积分(PI)控制参数、换相电压同步修正系数k对同步触发控制的影响。针对现有同步触发控制在交流故障下锁相速度慢,且触发控制不能快速准确地按照锁相环的输出相位进行触发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同步触发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级联消去信号锁相环快速跟踪换相电压相位,同时对触发方式进行改进,使得其能够快速地按照锁相环的输出相位准确触发,有利于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的精准调节。基于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对改进同步触发控制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同步触发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后续换相失败的概率,提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恢复性能。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对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张昊[7](2020)在《宽带接收机射频前端模组中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市场对无线终端的要求趋向于多功能化、集成化。在此背景下,能兼容多种无线通信标准的宽带射频接收机成为了目前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随着人们的现代生活与各种通信设备的联系愈发紧密,无线终端的发展趋于小型化、便携化。然而,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却更加复杂。这一矛盾促使了高度集成化的射频前端模组(Front-End Module,FEM)成为了目前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的主流架构。在射频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方面,绝缘体上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工艺的发展十分引人瞩目,优良的高频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使之在射频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中极具竞争力。本文基于Global Foundries 130-nm SOI CMOS工艺,对射频接收前端模组(Rx FEM)中的关键电路模块—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与射频开关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流片工作,通过板上测试对电路设计进行了验证。针对射频接收模组中LNA电路的超宽带、低噪声和小尺寸等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有源反馈结构的差分共源级LNA,在传统有源负反馈结构基础上重新选取反馈节点,改善了带宽和线性度。同时结合电流复用结构,优化了带宽和噪声性能,并在主放大通路上耦合了高频段的反相信号,补偿了高频段的增益。此外还结合了噪声抵消技术,提升了噪声性能。本电路结构目前已在GF 130-nm SOI CMOS工艺下完成了流片和板上测试工作,测试性能如下:工作频率覆盖0.5~3.5 GHz,带内输入输出匹配良好,同时实现了 20.5 dB的电压增益和3.49 dB的带内最小噪声系数,输入三阶交调点最高为-6 dBm,由于未使用片上电感,芯片核心电路部分的面积仅为0.031mm2。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在1.5 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15.2 mW。针对射频接收前端模组中射频开关电路的低损耗、高线性度等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体端自偏置SP4T宽带射频开关,开关晶体管的体偏置方式采用二极管连接,实现了体端电压的动态自偏置,简化了控制电路的结构,同时通过晶体管堆叠串联分压、引入负压偏置等措施改善电路线性度。此外还设计了基于负压产生电路的控制器电路。该射频开关电路采用GF 130-nm SOI CMOS工艺设计并进行了流片和板上测试。芯片采用单电源供电,不需要外接负压源,板上测试性能如下:在0.5-3GHz的工作频带上实现了 0.2-0.49 dB的插入损耗和20 dB以上的隔离度,P0.1dB达到为+38.5 dBm,在输入信号功率为+35 dBm的条件下,频带内二次谐波为93 dBc,三次谐波为76 dBc。
吴杰[8](2020)在《基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当前,VSC-HVDC直流输电技术和基于VSC的直流配电技术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直流电流没有过零点,一旦发生短路故障,就会造成上升速度快、幅值高的短路电流,这给直流系统的故障开断带来了新的挑战,研制直流断路器的快速关断和提高关断电流的水平已经写入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针对直流短路电流难以切断这一难题,本文将超导限流技术与直流开断技术相结合,对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进行了研究,本文开展了如下的工作:首先,介绍目前超导限流器和直流断路器的分类及其研究现状,同时对直流输配电技术做了简介,分析了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介绍并分析了超导限流器、直流电弧、直流开断、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的控制保护、直流故障的基本原理,对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研究做了理论基础工作。再次,设计了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并在MATLAB软件中对电阻型超导限流器进行了电气建模和参数选择,对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电气建模。最后,在MATLAB中搭建了220kV的VSC-HVDC直流输电系统和10kV的基于VSC的直流配电系统,并且将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分别接入到直流输配电系统中。在两个系统中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对直流输配电网的影响。在输电网中的研究包括两端VSC交流侧电压电流、直流侧电压电流、两端VSC交流侧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配电网中的研究包括交流侧电压电流、直流侧电压电流、交流侧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此外得到了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故障限流率和关断时间,仿真验证了SDCCB模块接入直流电网的可行性。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9](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熊诗韵[10](2020)在《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手机媒体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具有易于携带、互动即时等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新途径,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再加上手机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手机媒体已经不只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载体,也是网络技术的外部延伸。手机媒体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中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如何提出措施优化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是本文的落脚点。论文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创新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手机媒体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探究手机媒体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理论依据,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以及教学手段创新的需要三方面对手机媒体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进行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师进行访谈,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增强师生互动,实现即时交流;打破时空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通过调查发现,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教师手机媒体的利用率不高;手机媒体平台建设不完善;手机媒体使教学环境复杂化。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教学队伍、学生群体和手机媒体平台进行分析。第四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者、学生、手机媒体平台出发,提出对策优化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一是教育者提高专业水平和媒介意识;二是利用手机媒体软件,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自我管理;四是加强手机媒体平台建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优化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衔接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与文化》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1.研究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对比分析法 |
3.逻辑分析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大中学思政课衔接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课程衔接 |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
1.系统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4.国家有关大中小思政理论课一体化改革相关文件 |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与文化》衔接必要性 |
1.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 |
2.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长效培养的要求 |
3.增进两课教师交流的关键 |
二、大学“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衔接问题分析 |
(一)“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目标衔接存在的问题 |
1.“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缺乏系统的衔接目标 |
2.两学段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对方课程目标的了解 |
(二)“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 |
1.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现象突出 |
2.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出现了知识“繁”“多”等现象 |
3.大学教材过于理论化学术化,缺乏生活化 |
(三)“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衔接在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1.教学目标完整性和层次性不足 |
2.教学内容处理不恰当 |
3.教学方法使用过于单一 |
(四)“原理”与《哲学与文化》课程衔接在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评价各自独立 |
2.窄化“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课程评价 |
3.以高考为主要评价方式不利于长效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三、“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育部门在课程衔接过程有待完善 |
1.课程改革步调不一致 |
2.缺乏对应的交流平台 |
(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
1.大中学思政课教师主动衔接的意识有待加强 |
2.大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比不平衡 |
3.大中学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
四、“原理”课与《哲学与文化》衔接策略分析 |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大中学校思政课有效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
1.确保大中学思政课程改革步伐相一致 |
2.构建高校与高中思政课教师相互交流的机制 |
(二)提升教师教学衔接能力,构建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
1.增强教师大中学一体化衔接意识 |
2.提升教师教学衔接能力,促进课程的衔接 |
3.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配比平衡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主要术语界定 |
1.5 创新点 |
2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背景 |
2.1.1 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 |
2.2.2 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3 其他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4 研究方法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框架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研究思路 |
4 结果与分析 |
4.1 B.C省数学课程标准 |
4.1.1 背景 |
4.1.2 前言 |
4.1.3 课程开发 |
4.1.4 支持 |
4.1.5 课程评价 |
4.2 数学教育哲学观念 |
4.2.1 基本原理 |
4.2.2 附属原理 |
4.2.3 小结 |
4.3 课程内容 |
4.3.1 课程内容选择 |
4.3.2 课程内容组织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 |
5.2.2 关于未来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EC分析范式主题细目表 |
附录 B SEC分析范式认知水平细目表 |
附录 C 课程内容条目分布表 |
致谢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压直流后续换相失败研究现状 |
1.3.2 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研究现状 |
1.3.3 锁相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高压直流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2.1 高压直流控制系统分层控制 |
2.2 极控系统基本原理 |
2.3 同步触发控制基本原理 |
2.3.1 CIGRE同步触发控制基本原理 |
2.3.2 ABB同步触发控制基本原理 |
2.3.3 SIEMENS同步触发控制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的新型锁相环 |
3.1 锁相环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分析 |
3.2 新型锁相环 |
3.2.1 前置滤波环节 |
3.2.2 故障检测环节 |
3.2.3 稳定性分析及参数选择 |
3.3 仿真测试与分析 |
3.3.1 新型锁相环性能测试 |
3.3.2 新型锁相环在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上的应用 |
3.3.3 新型锁相环在三沪直流实际工程模型上的应用 |
3.3.4 新型锁相环在贵广II直流实际工程模型上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步触发控制小信号建模及其改进策略 |
4.1 同步触发控制小信号模型建立、验证与分析 |
4.1.1 同步触发控制小信号模型建立 |
4.1.2 小信号模型验证 |
4.1.3 稳定性分析 |
4.1.4 参数对同步触发控制的影响 |
4.2 同步触发控制的改进 |
4.2.1 锁相环的改进 |
4.2.2 触发方式的改进 |
4.3 仿真测试分析 |
4.3.1 三相故障测试 |
4.3.2 单相接地故障测试 |
4.3.3 后续换相失败免疫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宽带接收机射频前端模组中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宽带接收机射频前端模组概述 |
1.1.2 体硅CMOS工艺面临的挑战 |
1.1.3 SOI CMOS工艺特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各章安排 |
第2章 射频频接收机前端模组电路基本原理 |
2.1 射频接收机前端模组关键电路介绍 |
2.1.1 低噪声放大器 |
2.1.2 射频开关 |
2.2 低噪声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输入匹配 |
2.2.2 增益 |
2.2.3 噪声系数 |
2.2.4 线性度 |
2.2.5 稳定性 |
2.3 射频开关主要技术指标 |
2.3.1 插入损耗 |
2.3.2 隔离度 |
2.3.3 功率容量 |
2.3.4 线性度 |
2.4 射频接收机前端模组级联参数分析 |
2.4.1 噪声级联分析 |
2.4.2 线性度级联分析 |
2.5 射频接收机前端模组电路常见结构 |
2.5.1 低噪声放大器常见电路结构 |
2.5.2 射频开关常见电路结构 |
2.6 射频接收机前端模组电路主要优化技术 |
2.6.1 低噪声放大器常见优化技术 |
2.6.2 射频开关常见优化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设计需求与工艺确认 |
3.3 整体电路设计 |
3.3.1 电流复用cascode结构设计 |
3.3.2 局部有源反馈结构设计 |
3.3.3 电容交叉耦合正反馈结构设计 |
3.3.4 输出Buffer电路设计 |
3.4 电路性能分析及优化 |
3.4.1 增益分析 |
3.4.2 输入匹配分析 |
3.4.3 噪声性能分析 |
3.4.4 反馈放大管尺寸及偏置电流优化 |
3.4.5 主放大管尺寸优化 |
3.4.6 稳定性检查 |
3.5 电路版图设计 |
3.6 芯片测试 |
3.7 性能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端自偏置SP4T宽带射频开关设计 |
4.1 引言 |
4.2 设计需求与工艺确认 |
4.3 整体电路设计 |
4.4 射频开关核心电路设计 |
4.4.1 射频开关基础架构设计 |
4.4.2 二极管连接体端自偏置技术 |
4.5 射频开关控制器电路设计 |
4.5.1 振荡器电路设计 |
4.5.2 电荷泵电路设计 |
4.5.3 译码器及电平转换器电路设计 |
4.6 电路性能分析及优化 |
4.6.1 功率容量(线性度)分析 |
4.6.2 插入损耗分析 |
4.6.3 隔离度分析 |
4.6.4 层叠晶体管数目的优化 |
4.6.5 串联晶体管尺寸的优化 |
4.6.6 偏置方式的比较 |
4.7 电路版图设计 |
4.8 芯片测试 |
4.9 性能对比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基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研究背景 |
1.2 超导限流器简介 |
1.2.1 超导材料及现代限流技术要求 |
1.2.2 超导限流器的分类 |
1.2.3 超导限流器的研究现状 |
1.3 直流断路器简介 |
1.3.1 直流输配电技术 |
1.3.2 直流断路器的分类 |
1.3.3 直流断路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基本原理 |
2.1 超导限流器的基本原理 |
2.1.1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RSFCL) |
2.1.2 磁屏蔽型超导限流器(MSFCL) |
2.1.3 电桥型超导限流器(HTSFCL) |
2.1.4 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SISFCL) |
2.2 直流电弧的基本原理 |
2.3 直流开断的基本原理 |
2.3.1 限流法 |
2.3.2 人工过零法 |
2.3.3 自激振荡法 |
2.3.4 混合法 |
2.4 直流断路器的基本原理 |
2.4.1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 |
2.4.2 全固态式直流断路器 |
2.4.3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
2.5 直流断路器控制保护的基本原理 |
2.5.1 故障电流检测与判断 |
2.5.2 分合闸时序 |
2.6 直流故障的基本原理 |
2.6.1 单极接地短路故障 |
2.6.2 极间短路故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结构设计和电气建模 |
3.1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电气模型和参数选择 |
3.1.1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电气模型 |
3.1.2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参数选择 |
3.2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结构设计和电气建模 |
3.2.1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结构设计 |
3.2.2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电气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仿真验证 |
4.1 直流输电系统 |
4.1.1 VSC-HVDC直流输电系统介绍 |
4.1.2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接入VSC-HVDC系统进行仿真 |
4.1.3 短路故障分析 |
4.2 直流配电系统 |
4.2.1 基于VSC的直流配电网介绍 |
4.2.2 基于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接入直流配电网进行仿真 |
4.2.3 短路故障分析 |
4.3 SDCCB接入直流输配电系统的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历史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化学课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
(1)教学方法单一 |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
没有进展的评价 |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
三、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一)认知领域 |
(二)情感领域 |
(三)动作技能领域 |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
(1)“组织”是什么 |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在课程目标上 |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在课程内容上 |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
(三)在课程实施上 |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
(2)学习环境 |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
(4)运用科学技术 |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
(四)在课程评价上 |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
小结 |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
(一)公平 |
(二)准备 |
(三)个人接触 |
(四)创造力 |
(五)宽恕的 |
(六)尊重 |
(七)归属感 |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手机媒体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理论概述 |
2.1 手机媒体理论概述 |
2.1.1 手机媒体的内涵 |
2.1.2 手机媒体的特征 |
2.1.3 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
2.2 手机媒体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理论依据 |
2.2.1 媒介素养理论 |
2.2.2 传播功能理论 |
2.3 手机媒体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必要性 |
2.3.1 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
2.3.2 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2.3.3 教学手段创新的需要 |
第三章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的现状研究 |
3.1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的调查问卷设计 |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1.2 大学生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
3.1.3 教师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
3.2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
3.2.1 增强师生互动,实现即时交流 |
3.2.2 打破时空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
3.2.3 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实效性 |
3.3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师手机媒体的利用率不高 |
3.3.2 手机媒体平台建设不完善 |
3.3.3 手机媒体使教学环境复杂化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教学队伍媒介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
3.4.2 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
3.4.3 教学单位与手机媒体平台合作不够 |
第四章 优化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用的对策研究 |
4.1 教育者提升专业水平和媒介素养 |
4.1.1 提升专业水平,用自身素养吸引学生 |
4.1.2 增强教育主体手机媒体运用意识 |
4.1.3 对教育主体进行手机媒体的技术培训 |
4.2 利用手机媒体软件,提升教学针对性 |
4.2.1 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加强沟通交流 |
4.2.2 利用网络社交软件深化学生认识 |
4.3 加强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自我管理 |
4.3.1 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 |
4.3.2 结合手机媒体的功能,优化学习方法 |
4.4 加强手机媒体平台建设 |
4.4.1 优化手机媒体的内容,净化媒体环境 |
4.4.2 强化教学单位与手机媒体平台的合作 |
4.4.3 平台及时更新课程资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 B 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四、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衔接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与文化》课程研究[D]. 农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D]. 王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压直流同步触发控制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研究[D]. 龚英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宽带接收机射频前端模组中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张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基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直流断路器的应用研究[D]. 吴杰. 山西大学, 2020(01)
- [9]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手机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熊诗韵.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课程标准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