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制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破碎制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粉碎造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张波[2](2021)在《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辣椒红素和叶黄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颜色鲜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生物学功能优势。辣椒红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叶黄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但由于结构中的多个共轭双键,导致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在工业上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材料(壁材)把气、液或固体材料(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可减少环境的干扰、减弱对机体的直接刺激、掩盖或延缓风味物质释放、提高芯材稳定性、转化为易处理的固体物质等功能。本研究用三种酯化改性方式(辛烯基琥珀酸酐、醋酸和柠檬酸酯化)处理淀粉,不同比例复配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蛋白质与酯化淀粉的比例分别为:10:0、9:1、7:3、5:5、3:7、1:9、0:10),制备水包油型的辣椒红素/叶黄素乳液,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构建微胶囊。研究调控蛋白质和淀粉酯组分比例对微胶囊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为拓展辣椒红素/叶黄素在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上的应用,提高其他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水分散性等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单一改性淀粉做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差,水包油型乳液体系呈现出较大液滴和聚集体;大部分微胶囊颗粒表面较光滑,相对完整,改性淀粉含量高的微胶囊产品表面出现孔洞和破损,蛋白质含量高的体系中无明显裂纹或孔隙。(2)微胶囊得率最高可达82.18%,随着壁材中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含量均低于应用在食品领域干粉的最大含水量值3.00%~4.00%,达到较低水平;辣椒红素和叶黄素经微胶囊化后,溶解度显着提高至49.71%以上,且随着壁材中改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溶解度逐渐增大;本研究中三种壁材浸润于水的时间长短:酪蛋白酸钠>改性淀粉>乳清蛋白;微胶囊中改性淀粉含量最高的产品负载率较低,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整体的负载率,改善包埋效果;负载率较高的微胶囊粉末产品的明度L*值也较高;辣椒红素微胶囊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60μm和1~180μm,壁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较小,d(4,3)和d(3,2)值较为接近;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室温,在一般的贮存条件下可以保持较稳定状态,且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的热力学稳定性;乳液体系均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K(25°C)>K(50°C),流体指数n(25°C)<n(50°C)。(3)光照和高温均可显着影响辣椒红素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稳定性。三种辣椒红素微胶囊中,以乳清蛋白复配OSA马铃薯淀粉构建形成的微胶囊的保留率较高,贮藏稳定性较好;在三种叶黄素微胶囊中,以酪蛋白酸钠和醋酸绿豆淀粉复合作为壁材的叶黄素微胶囊贮藏稳定性较好,贮藏15天后保留率较高。

喻卉[3](2020)在《速溶苦荞茶粉的制备及其品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苦荞属于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是地球上少有的即可作药,也可食用的两用农作物,像苦荞茶这类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保健功能的茶饮更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苦荞茶以全株茶和造粒茶为主,苦荞茶的主要饮用方式是冲泡,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的饮茶文化被大众所认同的同时,对其便捷性也有所要求,速溶产品的开发就具有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以苦荞茶为研究对象,对浸提、干燥等加工工艺进行初步探究,制备一款速溶苦荞茶产品,并采用GC-MS、UPLC-Q-TOF-MS等多种分析手段,将所制得的速溶苦荞茶中的香气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与常见市售苦荞茶为对照组的茶粉进行对比,并对其所含多酚类物质进行鉴定,以表明试验制得速溶苦荞茶粉的可实施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条件,以浸提液中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对浸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83?C、浸提时间130 min、料液比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佳浸提方案。此时苦荞浸提液的总黄酮含量的预测值为3.20%,实测值为3.14%,计算得出相对误差仅为1.91%,与预测值相差不大。因此,本试验得到的模型可以用于模拟真实的苦荞茶浸提情况,所得到的浸提条件可应用于实际。(2)对比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的效果,并加以不同比例的麦芽糊精为干燥赋形剂观察其对产品的冲调性、流动性、水分含量、集粉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选择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随着麦芽糊精添加量的增加,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均向优化方向发展,当达到转折点时变化开始缓慢或向反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当麦芽糊精的添加量达到40%时,效果最佳。从速溶苦荞茶粉的干燥工艺以及粉体的各项性质分析来看,由真空干燥加工方式制得速溶苦荞茶粉的加工工艺较优。(3)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技术,对不同的苦荞茶样品进行香味成分分析测定,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共鉴定出108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醇类化合物15种,醛类化合物10种,酮类化合物8种,酯类化合物12种,烷烃类化合物32种,烯烃类化合物9种,酚类化合物3种,酸类化合物3种,杂环及其他类化合物16种。苦荞茶样品中数量和含量最丰富的物质是醛类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通过对比,表明试验制得速溶苦荞茶粉能很好的保留挥发性的香味成分。(4)以速溶苦荞茶粉及对照组苦荞茶粉为研究对象,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及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判断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速溶苦荞茶粉的总黄酮的含量为2.1788 mg GAE/g,总多酚的含量为4.1928 mg RE/g,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串联技术对速溶苦荞茶粉的多酚组成进行定性分析,从中共鉴定出芦丁、槲皮素、原儿茶酸、海棠苷、金丝桃苷、槲皮素-丙二酰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这7种均已在其他研究中证明可苦荞茶中得到的以黄酮类为主的物质,表明试验制得的速溶苦荞茶粉能有效地保留其中的活性成分。

姚研[4](2020)在《热熔融流化床的颗粒形成及产品形态》文中提出热熔融流化床造粒技术是制备颗粒的一种先进技术,相较传统的喷雾流化床制备技术具有工艺时间短,过程能耗低等优点。但其颗粒制备过程是多过程耦合的一个过程,相关造粒机理方面的研究尚未明确,工业生产中缺乏安全可靠的理论指导。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探究颗粒生长机理,静态方面以单液滴撞击静态粉末床,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撞击过程,探究粘结剂性质、撞击速度、床层结构、粉末性质等参数对颗粒生长机理的影响。动态方面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底喷式实验型喷雾流化床造粒机,以硬脂酸为壁材,柠檬酸粉末为芯材颗粒对柠檬酸粉末进行造粒实验,探究芯材/壁材尺寸比率对颗粒生长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熔融态的聚乙二醇PEG1500与在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不同粘度二甲基硅油(粘度分别为9.3和96mPa·s)为粘结剂,疏松的硅酸钙粉末和两种不同粒径的柠檬酸粉末为静态粉末床,分别从两个不同的高度以注射器释放单个液滴粘结剂到静态粉末床上进行实验。实验确定了三种不同的颗粒形成机制:坑洞机制、浸润机制、卷积机制。实验显示不同的粘结剂对颗粒形成机制没有显着影响。导致坑洞机制、浸润与卷积机制的主要原因取决于粉末的性质和粉末床的结构即床层空隙率,不同的成核机理会形成不一样的颗粒形态。松散的粘结性硅酸钙粉末床通过坑洞机理形成近圆形的颗粒;对于粗糙流动性好的密实柠檬酸粉末床形成颗粒的浸润、卷积机制取决于液滴与床层之间的碰撞速度产生的弹性变形及粘结剂粘度影响的液滴扩散。在低落差高度下液滴撞击粉末床速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通过浸润机理形成近似平盘状的颗粒,在高落差高度下较高的液滴撞击速度使发生较强的弹性形变通过卷积机理形成不规则近圆形颗粒。床层空隙率的大小是判断坑洞机理的重要性标准,床层空隙率大的粉末床容易形成坑洞机理。(2)以熔融硬脂酸为壁材,柠檬酸粉末为芯材,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底喷式实验型喷雾流化床造粒机对柠檬酸粉末进行造粒实验,实验选取五种不同的芯材颗粒尺寸/壁材液滴尺寸的比例进行实验,明确区分热熔融流化床造粒过程中两种机理的界限。实验表明,当芯材/壁材尺寸比率大于35倍时,热熔融流化床造粒法颗粒主要以分布机理生长,形成形态规则且致密的颗粒,该机理下得到的颗粒机械强度高。芯材/壁材尺寸比率处于20-35倍之间时,热熔融流化床造粒法颗粒以分布和团聚两种机理相结合的方式生长。当芯材/壁材尺寸比率低于20倍时,热熔融流化床造粒法颗粒主要以团聚的机理生长,形成不规则且疏松的颗粒。该机理下形成的颗粒机械强度较低。

田媛[5](2020)在《喷雾干燥姜粉的加工工艺及速溶姜糖粉的研发》文中指出生姜是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姜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姜糖粉饮用方便,有益健康,深受消费者喜爱。本实验分别对山东不同地区生姜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喷雾干燥制备姜粉的工艺条件及姜粉的理化特性分析、指标测定等,制备一款速溶固体饮料产品姜糖粉,为生姜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东不同地区生姜中营养成分的测定选取山东省的昌邑大姜、昌邑小姜、安丘生姜、青州大姜、莱芜大姜、莱芜小姜六个生姜样品,分别测定其水分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6-姜酚含量范围在5.68mg/g8.76 mg/g之间,测得姜酮含量范围在0.48 mg/g0.64 mg/g之间。(2)喷雾干燥姜粉的制备以新鲜昌邑大姜为原料榨取姜汁,喷雾干燥得到姜粉,通过感官评价和制粉性状分析确定添加的最佳辅料为乳清蛋白和麦芽糊精,同时对姜粉起到了包埋的作用。以得率和姜辣素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喷雾干燥的最佳进风温度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60℃和90℃。以姜辣素包埋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辅料添加量及其配比分别为8%、21%、0.9:1,在此工艺条件下,姜粉的姜辣素包埋率可达72%左右。(3)姜粉理化性质与指标的测定按照最优工艺条件制备的喷雾干燥姜粉的水分含量较低,流动性好,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吸湿性。经过麦芽糊精和乳清蛋白包埋的姜粉颜色较好,与新鲜生姜的色泽具有显着性差异,总酚含量为5.19 mg/g,总黄酮含量为15.13 mg/g,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1 mg/mL溶液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55.81%,清除ABTS自由基99.60%,还原铁离子55.16%,适于在低温、避光、有氧等条件下贮存。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包埋后的姜粉能够在胃液中缓慢释放,在肠液中大量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其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125μm,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包埋结构和完整的微胶囊状颗粒。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测得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8.81℃。(4)姜糖粉的制备使用造粒机将喷雾干燥包埋姜粉与红糖混合制备姜糖粉,通过感官评价得到姜粉与红糖的最佳配比为1:3,通过成型状态分析确定添加的赋型剂为麦芽糊精且添加量为20%,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添加的甜味剂为木糖醇且添加量为20%。按此工艺制备的姜糖粉水分含量低,流动性较好,溶解度高,无致病菌污染,可溶性总糖含量为630.05 mg/g,粗蛋白含量为54.28 mg/g,适宜在密封、低温、低湿、避光等条件下贮存。

温晓[6](2019)在《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藤茶又名甜茶、白茶、土家神茶等,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的茎叶加工而成,显齿蛇葡萄为我国重要的类茶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DMY)为其主要的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保肝醒酒、消炎、抗肿瘤等功效。长期以来显齿蛇葡萄的开发主要是以加工藤茶为主。经统计,在藤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约30%的碎末,目前这些碎末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实现这些资源的高价值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藤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末为原材料,从原辅材料对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影响、造粒方法的选择、干燥工艺及货架期等方面进行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研究,以期为藤茶碎末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藤茶碎末总黄酮。其条件为:λ1=310nm为测定波长,λ2=340 nm为参比波长,AlCl3为显色剂。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28.97794X-0.62581,r=0.99997,总黄酮在42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同一加工批次的成品藤茶总黄酮为24.75%,藤茶碎末总黄酮为36.36%;藤茶碎末总黄酮含量比成品藤茶含量高出11.6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藤茶碎末DMY含量,测定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乙腈:0.05%磷酸(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27.8℃,检测波长为292 nm。标准曲线为:Y=0.00002X-6.13725,r=0.99960,DMY在20.9209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同一加工批次的成品藤茶DMY含量为14.42%,藤茶碎末DMY含量为20.66%。藤茶碎末比成品藤茶中DMY含量高出6.24%。(2)参考GB/T 23776-2018,以颗粒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为感官评价指标,采用挤压法制粒,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原辅材料种类及用量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原辅材料用量为:藤茶碎末5 g(粒度≤60目)、粘合剂0.5g(质量比为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粘性瓜尔胶复配粘合剂)、浸润剂(水)用量8 mL。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原辅料最优用量为:藤茶碎末5 g(粒度≤60目)、粘合剂0.4 g(质量比为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粘性瓜尔胶复配粘合剂)、浸润剂(水)用量为6 mL。(3)为了增加颗粒茶口感、香气等,以玫瑰花粉、菊花粉、金银花粉为材料复配采用挤压法制备颗粒茶。藤茶碎末与复配原料的质量比为4:1时,颗粒茶感官品质最好。其中玫瑰花粉在改善颗粒茶外形、香气、滋味方面,效果最佳。(4)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比较了挤压造粒、沸腾造粒、滚筒造粒三种造粒方法制备的颗粒茶在冲泡时总黄酮及DMY浸出率的影响。以颗粒茶在50倍水,100℃浸泡60 min的条件下,浸出的总黄酮、DMY的量,计为100%,其它不同温度、时间内总黄酮、DMY的浸出量与之相比即为浸出率。结果表明:在50倍水100℃冲泡条件下,沸腾造粒颗粒茶在7.4 min时,其总黄酮浸出率已达到50%,挤压造粒颗粒茶、滚筒造粒颗粒茶分别在109.9 min、60.3 min时总黄酮的浸出率达到50%。在50倍水100℃冲泡条件下,沸腾造粒颗粒茶在7.23 min时,其DMY的浸出率已达到50%,挤压造粒颗粒茶、滚筒造粒颗粒茶分别在33.0min、20.09 min时DMY的浸出率达到50%。所以三种造粒方法中,沸腾造粒法制备的颗粒茶在冲泡时总黄酮及DMY浸出最快,是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较优方法。(5)以颗粒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为感官评价指标,比较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干燥方法对湿颗粒茶的干燥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效果最好。对热风干燥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60℃,以210 mm×297 mm为干燥单位面积,即单位面积上物料的量为200 g,干燥时间8 h。以颗粒茶贮藏期的感官评价及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颗粒茶的货架期。试验结果显示:颗粒茶的货架期预测值为761 d。

付露莹[7](2019)在《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研制及品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核桃粕是核桃仁冷榨取油后剩余的副产物,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良好的食品原材料。用冷榨法得到的核桃粕可以保持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品质。红枣中还原糖、维生素C、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丰富。本文以冷榨核桃粕、红枣为主要原料,生产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并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加工工艺、产品配方、保质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对真空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二种加工方式进行探究和品质比较,喷雾干燥在耗时、水分含量、堆积密度、色差、溶解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物质等方面均优于真空冷冻干燥,确定最佳干燥方式为喷雾干燥。2、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进风温度、进料流量、进风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进行分析,得到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喷雾干燥最优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83℃、进料流量0.3 L/h、进风量50m3/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 Brix。在该条件下生产的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的集粉率59.50%、休止角40°、堆积密度0.23 g/mL,水分含量1.5%。3、为提高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的溶解性、减轻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现象,在加工过程中需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选择及用量确定,以及流变性能、微观结构的分析,最终确定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β-环糊精为稳定剂,麦芽糊精为助干剂,其添加量分别为核桃粕质量的3.5%,1.4%和5%。经过验证实验,添加食品添加剂后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稳定性最好,喷雾干燥效果好,粘壁现象较轻,且冲调溶液由牛顿流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黏度轻微增加,产品稳定性显着提高。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感官进行优化实验,得到最佳配方为:核桃粕红枣复合粉45 g、植脂末55 g、白砂糖31 g、焦糖色素3 g。按照该配方制得的固体饮料,综合感官评分为88.32。4、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在贮藏过程中,受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因素影响。低温条件有助于产品贮藏,对产品水分含量、过氧化值、稳定系数都有一定的控制,可以保持良好的色泽、风味、组织形态。室温(25℃)下贮藏,对产品的品质没有较大影响。贮藏温度保持在25℃以下,贮藏期可达70 d。

薛佳[8](2018)在《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在高汤调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大多数的天然海鲜调味粉是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的,但经喷雾干燥获得的天然海鲜粉末经复水后,具备很显着的哈喇味,并且产品品质因干燥塔内的粘壁问题受到很大影响。真空冷冻干燥直接解决了热不稳定组分保存问题,易产生多孔结构颗粒,使干燥颗粒具备较高的品质,但冻干技术处理周期较长、能源消耗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及设备造价高等缺点,进一步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故本文以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装置进行搭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三种干燥工艺进行对比,分别从微观结构、挥发性风味、滋味物质角度进行说明,以及利用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天然海鲜调味粉。更为进一步制备风味更优的海鲜汤汁粉末提供理论性基础。本实验所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装置搭建,优化进样流量、超声波功率、物料浓度、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得到该装置可得到表面光滑的粉体产品,生产的粉体团聚程度小,装置拆卸简单,容易控制,易实时监控,喷雾速率快;通过对装置参数优化可确定在进样流量为3 mL/min,超声波功率为3 W,物料固形物为5%,退火时间为5 h,退火温度为-40℃时,所得到的粉体的形态和粒度最好,粉体平均粒径23.109μm。(2)通过粉体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将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含水量低,为4.79%;堆积密度小,为0.102g/mL;溶解性好,粒径小,粉体具有较好的粒形。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制备的粉体呈球型颗粒状,冷冻干燥的粉末颗粒呈现针形、扁片形,形状呈现不规则状态且多种多样;经喷雾干燥制备的粉体颗粒大都呈现扁球形状。(3)通过对SPME萃取方式的优化,确定在孵育时间为40 min,孵育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0 min认定为风味萃取条件最佳。通过感官评定、电子鼻和GC-MS对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粉体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此中醇类7种、醛类7种、酮类1种、酯类4种、杂环类8种和烷烃类13种。USFD处理的样品相比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处理的样品在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上都能更好的还原调味高汤的总体风味,电子鼻结果与GC-MS结果一致,PCA可将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风味物质进行较好的区分。(4)通过LC-MS对三者进行滋味物质对比,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游离氨基酸总含量10.407 mg/g,游离核苷酸总含量为0.619 mg/g,对三种干燥方式下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进行显着性分析得到,经喷雾干燥处理的样品中游离核苷酸的含量较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和真空冷冻处理样品存在显着性差异,进一步说明经喷雾干燥处理的样品游离核苷酸可能发生了一定变化。(5)利用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天然海鲜调味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感官评定确定最优美拉德反应条件为木糖添加量为15%,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50 min。通过电子鼻和GC-MS对未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和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粉体复水后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回收率达到69.2%,但经过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说明经过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对粉末的总体风味特征变化有一定影响,但相比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方式处理的样品,影响较小。为制备杂色蛤天然海鲜调味料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来说,利用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制备的粉体呈球型颗粒状,粒径较小,含水量低,堆积密度小,溶解性好,粉体具有较好的粒形。经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相比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处理的样品在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上都能更好的还原样品的总体风味,为进一步制备风味更优的海鲜汤汁粉末提供理论性基础。

马梦晴,高海生[9](2017)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概述、方法、应用实例、发展趋势等方面综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造粒技术、远红外线技术、水油混合深层油炸与真空油炸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杨文晶,宋莎莎,董福,董萍,许泰百,段懿菲,冯叙桥[10](2016)在《5种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果蔬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还含有很多活性物质,因此不耐贮藏,容易腐败,且加工时部分营养物质及活性物质容易损失。随着人们对果蔬加工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传统加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果蔬加工的要求。能最大限度保持果蔬品质和营养成分的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已成为果蔬加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文中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超声波技术、微波加工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5种高新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发展前景。

二、粉碎造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碎造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辣椒红素
        1.1.1 辣椒红素简介
        1.1.2 辣椒红素性质与功能
    1.2 叶黄素
        1.2.1 叶黄素简介
        1.2.2 叶黄素来源与分布
        1.2.3 叶黄素性质及功能
    1.3 微胶囊技术概述
        1.3.1 微胶囊介绍
        1.3.2 微胶囊技术介绍
        1.3.3 喷雾干燥技术介绍
        1.3.4 食品中的微胶囊壁材
    1.4 活性成分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乳清蛋白-OSA马铃薯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2.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2.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2.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2.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2.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2.3.7 辣椒红素微胶囊颗粒的晶体特性
        2.3.8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2.3.9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2.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2.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2.3.12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2.3.13 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绿豆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3.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3.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3.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3.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3.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3.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3.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3.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3.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3.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3.3.12 主成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小麦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4.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4.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4.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4.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4.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4.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4.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4.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4.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4.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4.3.12 主成分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OSA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5.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5.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5.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5.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5.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5.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5.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5.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5.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5.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5.3.12 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剂与材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6.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6.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6.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6.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6.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6.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6.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6.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6.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6.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6.3.12 主成分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马铃薯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剂与材料
        7.2.2 仪器与设备
        7.2.3 试验方法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分析
        7.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7.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7.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7.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7.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7.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7.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7.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7.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7.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7.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7.3.12 主成分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速溶苦荞茶粉的制备及其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苦荞的概述
    1.2 苦荞的营养及功能成分
        1.2.1 淀粉与膳食纤维
        1.2.2 蛋白质和氨基酸
        1.2.3 维生素
        1.2.4 酚酸类
        1.2.5 黄酮醇
    1.3 速溶茶及苦荞茶的研究进展
        1.3.1 速溶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1.3.2 苦荞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1.3.3 苦荞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的研究
    1.4 苦荞茶中的物质基础研究手段
        1.4.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4.2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串联技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苦荞茶浸提液的浸提工艺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苦荞茶浸提液的制备工艺流程
        2.3.2 原料的前处理过程
        2.3.3 苦荞汁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3.4 苦荞茶浸提液浸提单因素试验
        2.3.5 苦荞茶浸提液浸提响应面优化试验
        2.3.6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苦荞茶浸提液浸提单因素试验结果
        2.4.2 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试验结果
        2.4.3 最佳工艺配方预测与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速溶苦荞茶粉的干燥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速溶苦荞粉的喷雾干燥方法
        3.3.2 速溶苦荞粉的真空干燥方法
        3.3.3 速溶苦荞茶粉集粉率测定
        3.3.4 速溶苦荞茶粉的水分含量测定
        3.3.5 速溶苦荞茶粉流动性测定
        3.3.6 速溶苦荞茶粉润湿性的测定
        3.3.7 速溶苦荞茶粉分散性的测定
        3.3.8 速溶苦荞茶粉的感官评价
        3.3.9 数据处理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成品速溶茶比较
        3.4.2 不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对速溶茶粉冲调性的影响
        3.4.3 不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对速溶茶粉流动性的影响
        3.4.4 不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对速溶茶粉水分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下对苦荞茶集粉率的影响
        3.4.6 不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对成品速溶茶感官审评的影响
        3.4.7 以最优方案制得产品
    3.5 本章小结
4 速溶苦荞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原料的前处理过程
        4.3.2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试验
        4.3.3 色谱条件
        4.3.4 质谱条件
        4.3.5 数据处理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结果
        4.4.2 SPME-GC-MS对速溶苦荞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苦荞茶中多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的前处理
        5.3.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3.3 总酚含量测定
        5.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92]
        5.3.5 铁原子还原能力测定
        5.3.6 酚类组成分析
        5.3.7 数据处理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5.4.2 苦荞茶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5.4.3 苦荞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4 多酚类物质鉴定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热熔融流化床的颗粒形成及产品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造粒的目的与意义
    1.2 造粒的方法与分类
        1.2.1 干法造粒技术
        1.2.2 湿法造粒技术
        1.2.3 熔融造粒技术
        1.2.4 流化床造粒技术
    1.3 热熔融流化床造粒技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单熔融液滴撞击静态粉末床层颗粒形成机理研究
    2.1 实验材料的选取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颗粒大小及形态
        2.4.2 颗粒形成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热熔融流化床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的选取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造粒时间对颗粒生长的影响
        3.3.2 壁材/芯材比例对颗粒生长的影响
    3.4 颗粒表征
        3.4.1 颗粒粒径测量
        3.4.2 颗粒微观结构
        3.4.3 硬度测量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颗粒生长
        3.5.2 颗粒微观形态
        3.5.3 硬度影响
    3.6 热熔融流化床的颗粒生长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创新点
    4.3 论文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喷雾干燥姜粉的加工工艺及速溶姜糖粉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姜
        1.1.1 生姜的主要成分
        1.1.2 生姜的药理功能
        1.1.3 生姜的加工利用现状
    1.2 姜粉
        1.2.1 姜粉的加工技术
        1.2.2 姜粉的应用
    1.3 喷雾干燥
        1.3.1 喷雾干燥与包埋
        1.3.2 喷雾干燥在饮料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山东不同地区生姜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2.4.2 喷雾干燥姜粉的制备
        2.4.3 辅料的确定
        2.4.4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2.4.5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响应面实验
        2.4.6 物理性质的测定
        2.4.7 总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4.8 抗氧化性
        2.4.9 体外消化模拟实验
        2.4.10 粒度分析
        2.4.11 扫描电镜(SEM)形态观察
        2.4.12 差示量热扫描(DSC)分析
        2.4.13 姜糖粉的制备
        2.4.14 辅料及添加量的确定
        2.4.15 物理性质的测定
        2.4.16 微生物检测
        2.4.17 营养成分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不同地区生姜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3.1.1 水分含量
        3.1.2 6-姜酚、姜酮含量
    3.2 辅料的确定
    3.3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3.3.1 进风温度的确定
        3.3.2 出口温度的确定
        3.3.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确定
        3.3.4 辅料添加量的确定
        3.3.5 辅料配比的确定
    3.4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响应面实验
    3.5 物理性质的测定
        3.5.1 水分含量、堆密度、休止角、溶解度
        3.5.2 吸湿性
        3.5.3 色泽
    3.6 总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7 抗氧化性
        3.7.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7.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7.3 铁离子还原能力
        3.7.4 温度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7.5 光照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7.6 氧气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8 体外消化模拟实验
    3.9 粒度分析
    3.10 扫描电镜(SEM)形态观察
    3.11 差示量热扫描(DSC)分析
    3.12 姜糖粉原料配比、辅料及添加量的确定
        3.12.1 原料配比的确定
        3.12.2 辅料及添加量的确定
    3.13 物理性质的测定
    3.14 微生物检测
    3.15 营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山东不同地区生姜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4.2 喷雾干燥姜粉的制备
    4.3 姜粉理化性质的测定
    4.4 姜糖粉的制备
    4.5 进一步研究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藤茶简介
        1.1.1 藤茶的功效成分
        1.1.2 藤茶的药理作用
        1.1.3 藤茶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1.1.4 藤茶开发存在的问题
        1.1.5 藤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2 造粒工艺的研究进展
        1.2.1 干法造粒
        1.2.2 湿法造粒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藤茶碎末总黄酮和DMY含量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藤茶碎末总黄酮测定
        2.2.2 藤茶碎末DMY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藤茶与藤茶碎末总黄酮含量测定
        2.3.2 藤茶与藤茶碎末DMY含量测定
        2.3.3 藤茶与藤茶碎末总黄酮与DMY含量对比
    2.4 小结
第3章 原辅材料对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颗粒茶感官品质审评方法
        3.2.2 粘合剂筛选
        3.2.3 粘合剂用量筛选
        3.2.4 浸润剂用量筛选
        3.2.5 藤茶碎末粒度筛选
        3.2.6 藤茶碎末复配制备颗粒茶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粘合剂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粘合剂用量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3 浸润剂用量对颗粒茶成型率的影响
        3.3.4 藤茶碎末粒度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5 正交试验优化
        3.3.6 藤茶碎末复配制备颗粒茶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造粒方法对颗粒茶总黄酮和DMY浸出率的影响
    4.1 材料和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原材料预处理
        4.2.2 藤茶碎末不同造粒方法制备颗粒茶
        4.2.3 颗粒茶总黄酮含量测定
        4.2.4 颗粒茶DMY含量测定
        4.2.5 浸出率测定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三种造粒方法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4.3.2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颗粒茶总黄酮浸出率的影响
        4.3.3 不同温度对颗粒茶总黄酮浸出时间的影响
        4.3.4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颗粒茶DMY浸出率的影响
        4.3.5 不同温度对颗粒茶DMY浸出时间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颗粒茶干燥工艺及货架期研究
    5.1 材料和仪器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藤茶碎末沸腾造粒法制备颗粒茶
        5.2.2 干燥工艺研究
        5.2.3 颗粒茶货架期研究
        5.2.4 颗粒茶货架期预测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5.3.2 干燥工艺对颗粒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5.3.3 热风干燥条件正交优化
        5.3.4 颗粒茶货架期感官评价结果
        5.3.5 颗粒茶货架期菌落总数结果
        5.3.6 颗粒茶货架期模型建立
        5.3.7 颗粒茶货架期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藤茶碎末总黄酮和DMY的检测
    6.2 原辅材料对藤茶制备颗粒茶的影响
    6.3 藤茶碎末复配制备颗粒茶
    6.4 不同造粒方法对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影响
    6.5 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干燥工艺研究
    6.6 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货架期研究
第7章 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展望
    7.1 创新点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缩略词

(7)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研制及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桃资源概述
    1.2 核桃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
        1.2.1 核桃主要营养成分
        1.2.2 核桃主要功能
    1.3 核桃综合利用现状
        1.3.1 核桃青皮的利用现状
        1.3.2 核桃硬壳的利用现状
        1.3.3 核桃树皮、核桃叶、核桃花的利用现状
        1.3.4 核桃仁的利用现状
        1.3.5 核桃粕的利用现状
    1.4 红枣综合利用现状
        1.4.1 红枣的概述
        1.4.2 红枣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1.4.3 红枣的综合利用现状
    1.5 固体饮料研究现状
        1.5.1 固体饮料定义及特点
        1.5.2 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
        1.5.3 固体饮料稳定性研究现状
    1.6 喷雾干燥研究进展
        1.6.1 喷雾干燥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1.6.2 喷雾干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7 真空冷冻干燥研究进展
        1.7.1 真空冷冻干燥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1.7.2 真空冷冻干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8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1.9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干燥方式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工艺流程
        2.3.2 核桃粕的制备
        2.3.3 红枣汁的制备
        2.3.4 核桃粕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2.3.5 红枣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2.3.6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的制备
        2.3.7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物理特性的测定
        2.3.8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色差值测定
        2.3.9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微观结构观察
        2.3.10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测定
        2.3.11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热稳定性测定
        2.3.12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氨基酸含量测定
        2.3.13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挥发性物质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核桃粕、红枣主要营养成分
        2.4.2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物理特性的影响
        2.4.3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色差的影响
        2.4.4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组织结构的影响
        2.4.5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2.4.6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
        2.4.7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8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工艺流程
        3.3.2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
        3.3.3 喷雾干燥工艺响应面试验
        3.3.4 核桃粕红枣复合粉物理特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3.4.2 喷雾干燥工艺响应面优化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辅料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工艺流程
        4.3.2 乳化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
        4.3.3 稳定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
        4.3.4 助干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
        4.3.5 乳化剂、稳定剂、助干剂正交试验
        4.3.6 流变学性质测定
        4.3.7 微观结构测定
        4.3.8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初品)与辅料配方单因素试验
        4.3.9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初品)与辅料配方正交试验
        4.3.10 感官评定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乳化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结果
        4.4.2 稳定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结果
        4.4.3 助干剂种类及添加量筛选结果
        4.4.4 乳化剂、稳定剂、助干剂正交试验结果
        4.4.5 蔗糖脂肪酸酯、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4.4.6 蔗糖脂肪酸酯、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对核桃粕红枣复合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4.4.7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初品)与辅料配方单因素试验感官评定结果
        4.4.8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初品)与辅料配方正交试验感官评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贮藏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含水量、过氧化值、稳定性、色差值、感官性状的研究
        5.3.2 测定内容与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含水量、过氧化值、稳定性、色差值的影响
        5.4.2 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感官性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在高汤调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海鲜调味料
        1.1.1 天然海鲜调味料简介
        1.1.2 天然海鲜调味料的营养价值
        1.1.3 天然海鲜调味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调味料干燥技术
        1.2.1 喷雾干燥(SD)
        1.2.2 冷冻干燥(FD)
        1.2.3 喷雾冷冻干燥(SFD)
    1.3 微胶囊技术
        1.3.1 微胶囊的组成
        1.3.2 微胶囊化的功能与目的
        1.3.3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4 挥发性风味物质
        1.4.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方法
        1.4.1.1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技术(SAFE)
        1.4.1.2 同时蒸馏萃取技术(SDE)
        1.4.1.3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1.4.1.4 动态顶空-吹扫捕集技术(PT)
        1.4.1.5 动态顶空-吹扫捕集技术(ITEX)
        1.4.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1.4.2.1 气相色谱-质谱测量法
        1.4.2.2 感官评价
        1.4.2.3 电子鼻
    1.5 滋味物质
        1.5.1 呈味氨基酸
        1.5.2 呈味核苷酸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装置搭建、工艺参数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传统佛跳墙调味高汤的制备
        2.2.2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
        2.2.3 含水量的测定
        2.2.4 表观形态观察
        2.2.5 粒度
        2.2.6 单因素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装置搭建
        2.3.2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制备调味高汤粉体
        2.3.3 水分含量测定
        2.3.4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制备的微胶囊调味高汤粉体的形态观察
        2.3.5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雾化阶段优化
        2.3.5.1 超声波功率优化
        2.3.5.2 进样流量优化
        2.3.5.3 液料浓度优化
        2.3.6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退火阶段优化
第三章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技术方式对比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干燥方法
        3.2.1.1 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
        3.2.1.2 喷雾干燥
        3.2.1.3 真空冷冻干燥
        3.2.2 堆积密度的测定
        3.2.3 溶解性的测定
        3.2.4 色差分析
        3.2.5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2.5.1 顶空固相微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测定风味化合物
        3.2.5.2 电子鼻
        3.2.5.3 感官评定
        3.2.6 滋味物质分析
        3.2.6.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游离氨基酸与核苷酸的测定
        3.2.6.1.1 游离氨基酸与核苷酸的提取
        3.2.6.1.2 液相条件
        3.2.6.1.3 质谱条件
        3.2.6.1.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干燥方式集粉率的比较
        3.3.2 三种干燥方式粉体宏观形态比较
        3.3.3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颗粒含水量的影响
        3.3.4 三种干燥方式堆积密度的比较
        3.3.5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溶解性的影响
        3.3.6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色差的影响
        3.3.7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表观形态的影响
        3.3.8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粒度的影响
        3.3.9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风味的影响
        3.3.9.1 感官评定
        3.3.9.2 电子鼻
        3.3.9.3 SPME的优化
        3.3.9.4 SPME-GC-MS
        3.3.10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粉体滋味物质的影响
        3.3.10.1 LC-MS
    3.4 小结
第四章 利用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制备天然海鲜调味料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原料处理
        4.2.2 美拉德反应优化
        4.2.3 感观评定
        4.2.4 电子鼻
        4.2.5 GC-MS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感观评定
        4.3.2 电子鼻
        4.3.3 SPME-GC-MS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微粉碎技术
    1.1 方法
    1.2 特点
    1.3 应用实例
    1.4 发展趋势
2 微胶囊造粒技术
    2.1 方法
    2.2 应用实例
        2.2.1 食品微胶囊化
        2.2.2 食品添加剂微胶囊化
        2.2.3 营养强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微胶囊化
        2.2.4 酶或细胞固定化
    2.3 发展趋势
3 远红外线技术
    3.1 特点
    3.2 应用实例
    3.3 发展趋势
4 水油混合深层油炸和真空油炸技术
    4.1 水油混合深层油炸技术
        4.1.1 传统纯油油炸工艺对食品的不良影响
        4.1.2 水油混合式深层油炸工艺
        4.1.3 发展趋势
    4.2 真空油炸技术
        4.2.1 特点
        4.2.2 应用实例
        4.2.3 发展趋势
5 膜分离技术
    5.1 方法
    5.2 应用实例
        5.2.1 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5.2.2 在酒类加工中的应用
        5.2.3 在调味品加工中的应用
        5.2.4 在果汁、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5.3 发展趋势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6.1 方法
    6.2 应用实例
    6.3 发展趋势

(10)5种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SGT
    1. 1 加工果蔬粉
    1. 2 在果蔬副产物加工中的应用
    1. 3 SGT的发展前景
2 MPT
    2. 1 加热与杀菌
    2. 2 其他应用
    2. 3 MPT的发展前景
3 UT
    3. 1 辅助提取果蔬有效成分
    3. 2 杀菌处理
    3. 3 果蔬制品生产检测及安全检测
    3. 4 UT的发展前景
4 MST
    4. 1 应用于果蔬汁澄清、分离与浓缩
    4. 2 MST的发展趋势
5 SCFE
    5. 1 提取果蔬活性成分
    5. 2 SCFE的发展前景
6 小结

四、粉碎造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D].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速溶苦荞茶粉的制备及其品质评价研究[D]. 喻卉. 西华大学, 2020(01)
  • [4]热熔融流化床的颗粒形成及产品形态[D]. 姚研.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喷雾干燥姜粉的加工工艺及速溶姜糖粉的研发[D]. 田媛.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6]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工艺研究[D]. 温晓. 吉首大学, 2019(02)
  • [7]核桃粕红枣复合固体饮料研制及品质分析[D]. 付露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超声波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在高汤调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D]. 薛佳.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1)
  • [9]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J]. 马梦晴,高海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0]5种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杨文晶,宋莎莎,董福,董萍,许泰百,段懿菲,冯叙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4)

标签:;  ;  ;  ;  ;  

破碎制粒新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