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文[1](2021)在《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属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晚古生代以来,南海地区受到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影响,大地构造背景受控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共同制约,经历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和新南海的打开,具有复杂的大地构造环境。古南海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对理解南海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古南海的存在时限、构造属性、俯冲范围和规模存在一定的争议。沙巴和沙捞越地区与古南海俯冲消亡密切相关,通过沙巴和沙捞越野外考察资料和对野外样品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测试分析,结合南海及邻区区域地质、岩浆活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资料,认为古南海是曾经位于华南以南、印支以西现今南海所在位置的中生代洋壳,在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有可能发生过扩张。本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沙巴蛇绿岩套在早三叠世就存在了,蛇绿岩套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MORB特征,古地磁测试表明三叠纪沙巴地区有可能位于南半球(古纬度29.9°S)。侏罗纪,沙巴地区缺失沉积地层,只存在一些蛇绿岩套,表明沙巴地区侏罗纪有可能处于深海沉积环境。沙巴中部Telupid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样品古地磁测试古纬度为10.6°N,数据表明晚白垩世沙巴地区古纬度高于现今纬度。白垩系-始新统Chert-Spilite(Cs)组2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68±2Ma、90±2Ma,Sapulut(SP)组1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为81±2Ma。Cs组砂岩碎屑锆石以前寒武纪和白垩纪锆石居多,对比沙巴邻区构造演化、地质特征以及同时期碎屑锆石年龄图谱,推测南海北部有可能是Cs组砂岩的物源区,表明沙巴曾经靠近南海北部地区。晚白垩世晚期,沙巴向南漂移又与东加里曼丹拼贴在一起,间接表明古南海在晚白垩世晚期有可能发生扩张。2.沙捞越西部Lundu地区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火山弧花岗岩,经古地磁实验测试分析Lundu地区晚白垩世古纬度为1.9°S。沙捞越北部武吉米辛线野外露头出露糜棱岩化千枚岩,并且发育构造透镜体,表现出古南海俯冲消亡所产生的动力变质岩。在沙捞越Tatau地区始新统Bawang组与渐新统Tatau组(~34Ma)明显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始新统Pelagus、Metah、Silantek和Kapit Member组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弱区域变质作用,间接反映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3.通过梳理前人对古南海的研究,结合南海及围区地质、岩浆活动、古地磁和古生物等资料,认为中新生代南海地区受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控制,早三叠世-中新世的古南海不同阶段其构造属性有可能不同:(1)三叠纪,南海地区受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特提斯洋洋壳的残余海或是古太平洋一部分;(2)侏罗纪,南海地区受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3)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期,南海地区主要受古太平洋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并且逐渐向半封闭环境演化;(4)晚白垩世晚期-中新世,南海地区已经形成半封闭环境,根据沙巴Cs组碎屑锆石、古地磁和微地块Semitau中生代古植物证据推测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可能发生扩张,此时的古南海可能是由新生洋壳和古太平洋残余洋壳共同组成的边缘海。古南海的俯冲消亡使南海北部地壳减薄,促使了新南海的打开,而南沙海槽的西南段有可能是古南海的残余洋壳。4.南海地区发育古南海中生界地层,晚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南海北部和西部基底发生不均衡隆升并且遭受风化剥蚀,而南海南部一直接受海相沉积。南海北部和西部盆地可以加强中生界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的研究,南海南部盆地中生界具有发育潜山油气藏和古生新储岩性油气藏的潜力。
刘晓春,胡娟,陈龙耀,陈意,王伟,夏蒙蒙,韩建恩,胡道功[2](2021)在《海南洋壳型高温榴辉岩:基本特征及待解问题》文中提出榴辉岩常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是鉴别古板块缝合带的重要标志之一。最近,这种特征的变质岩石在海南岛北部被第四系严重覆盖的木栏头地区被发现,其基本特征总结如下:(1)榴辉岩孤立地出露于潮滩鼻潮间-潮下带,主体露岩区域分布的总面积约1.8km2,由片麻理构成的优势构造走向为北东至近东西;(2)榴辉岩经历了顺时针变质演化,从绿帘角闪岩相(620~680℃、0.87~1.11GPa)、榴辉岩相/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820~860℃、1.70~1.82GPa)、角闪岩相(700~730℃、0.71~0.85GPa)到绿片岩相;(3)榴辉岩的主体(占分析样品总数的65%)具有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属性,少数具有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和火山弧玄武岩(VAB)属性,初始Sr-Nd同位素成分表明他们来自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4)榴辉岩原岩形成于355Ma之前,进变质和峰期-退变质的时代分别约为340~330Ma和310~300Ma,冷却至金红石U-Pb体系封闭温度的时代为292±6Ma。所以,海南榴辉岩主要是大洋(少数岛弧)玄武岩在石炭纪经高温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由这种特殊的洋壳型高温榴辉岩自身及其引申出的科学问题包括:(1)海南榴辉岩是单体榴辉岩还是榴辉岩集合体?如果是单体,那将是国内出露规模最大的榴辉岩体;(2)海南榴辉岩到底是榴辉岩相岩石还是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岩石?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的压力到底有多高?遍布的深熔作用是发生在温压峰期还是在减压过程中的温度峰期?(3)原岩形成于洋盆还是弧后盆地?其与同时代的金沙江-哀牢山-马江洋和邦溪-晨星弧后盆地具有怎样的联系?(4)榴辉岩起因于大洋热俯冲/增生还是大陆俯冲/碰撞环境?以其为代表的古板块缝合带(可称木栏头或潮滩鼻缝合带)向哪里延伸?(5)东、西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早期演化有无相似之处?海南陆块或其北部或西部地体是否在石炭纪就已与华南陆块碰撞对接在一起?显然,海南榴辉岩对重构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带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青龙[3](2020)在《桂东南-粤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提出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前人对晚古生代花岗岩报道得非常稀少,而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则要广泛和强烈得多。尽管做了大量研究,但有关花岗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长期存在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花岗质岩浆作用到底是受控于古特提斯构造域还是古太平洋构造域。本次工作在云开地区及邻区首次鉴别出了晚二叠世S型花岗岩(那蓬和石村岩体)和早中生代早期A型花岗岩(新兴岩体)。本论文对这三个岩体开展了详尽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工作基础上,进行了矿物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系统研究,阐明了岩体侵位年代,确定了岩石成因类型,探讨了岩浆源区性质和岩浆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限定了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云开地区的那蓬岩体由黑云母花岗岩和含堇青石和/或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石村岩体由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组成。详尽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都形成于晚二叠世(~259 Ma)。那蓬和石村岩体均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这些继承锆石呈现出宽广的年龄范围并可以划分为6个年龄段,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682-2434 Ma),新元古代-寒武纪(980-503 Ma),奥陶纪-志留纪(452-435 Ma),泥盆纪(412-391 Ma),石炭纪(342-309 Ma)和早二叠世(290-270 Ma)。那蓬花岗岩是强过铝质的(ASI=1.31-2.40),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范围较大(66.7-76.9 wt.%),镁铁质程度(Fe2O3T+MgO>4.0 wt.%)高于变质沉积岩的实验熔体,并且镁铁质含量与ASI,TiO2和Yb呈现正相关关系。它们还具有较高的锆石饱和温度(830-897℃),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162-0.7261),负的εNd(t)(-10.8到-13.5)和εHf(t)(平均值-9.0)。石村岩体中的二云母花岗岩SiO2含量为71.3-73.5 wt.%,ASI为1.04-1.21,锆石饱和温度为770-795℃。相比于二云母花岗岩,石村岩体中的白云母花岗岩含有更高的SiO2含量(74.1-76.5 wt.%)和ASI值(1.2-1.5),锆石饱和温度却相对较低(736-759℃)。石村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镁铁质含量较低(Fe2O3T+MgO<4.0 wt.%),类似于变质沉积岩的实验熔体。石村岩体也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246-0.7280),负的εNd(t)(-9.4到-11.8)和εHf(t)(平均值-6.1)。详尽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那蓬和石村岩体均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那蓬花岗岩的成岩过程可概括为:陆-陆碰撞带中的东古特提斯洋俯冲沉积物在830-897℃和石榴石稳定区域(>12 kbar)发生了黑云母不一致熔融作用,形成了强过铝质的花岗质熔体以及与之共存的以石榴石为主体的包晶矿物组合。这种强过铝质的花岗质熔体,携带有不同比例的包晶石榴石和钛铁矿,从源区抽离并运移侵位至地壳浅部,形成了那蓬花岗质岩体。熔体在向上运移途中到达较浅深度时,某些包晶石榴石分解为堇青石。石村花岗岩的成岩过程可概括为:陆-陆碰撞带中的东古特提斯洋俯冲沉积物在正常下地壳深度和770-795℃发生了白云母脱水熔融作用,形成了石村二云母花岗岩。这种二云母花岗质熔体通过黑云母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进而形成了石村白云母花岗岩。(2)新兴岩体出露于云开地区东侧,是一个沿区域性北东向走滑断层分布的大型花岗质岩基。本次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侵位于早中生代早期(~234-232 Ma),并非前人认为的晚中生代。新兴岩体南部(~234 Ma)由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奥长石,石英以及富铁黑云母。新兴岩体北部(~232 Ma)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中长石,石英以及镁铁黑云母。南部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2.5-79.2 wt.%),较高的FeOT/(FeOT+MgO)比值以及较低的Mg#值。这些花岗岩富集稀土元素,亏损Sr和Ba,高场强元素Zr+Y+Ce+Nb总量大于350 ppm,10000*Ga/Al比值高于2.6。它们的初始岩浆温度也非常高(>886℃)。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于A型花岗岩。相比于新兴岩体南部花岗岩,北部花岗岩具有更低的SiO2含量(63.4-72.5 wt.%)和FeOT/(FeOT+MgO)比值以及更高的Mg#值。这些花岗岩同样富集稀土元素,亏损Sr和Ba,高场强元素Zr+Y+Ce+Nb总量以及10000*Ga/Al比值也比较高。地球化学数据和主量元素模拟结果表明,新兴岩体南部A型花岗岩是由玄武质岩浆内侵诱发地壳15-20 km深处的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发生中等程度(~49%)的脱水熔融作用而形成的。这种初始熔体随后经过中等程度(~57%)的包括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南部岩体中的高分异A型花岗岩。同时,这种A型花岗质初始熔体与大约8~48%的镁铁质岩浆发生混合,则形成了新兴岩体北部花岗岩。A型壳源熔体与镁铁质岩浆的混合作用使得新兴北部花岗岩呈现出由A型向I型花岗岩过渡的特征。新兴岩体的形成与区域性北东向走滑断层的转换拉张密切相关。(3)那蓬和石村S型花岗岩的形成标志着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拼合开始于晚二叠世(~259 Ma)。新兴A型花岗岩的形成则表明华南板块在259-231Ma期间存在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是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持续碰撞挤压造成的。据此进一步限定了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主要受控于东古特提斯构造域,并没有受到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4](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周岳强,许德如,赵朝霞,单强,董国军,宁钧陶,朱昱桦[5](2020)在《海南抱伦金矿区辉绿岩脉的成因及其对金成矿的启示》文中指出海南抱伦金矿区的金矿脉与大量辉绿岩脉在空间上紧密相关。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对这些辉绿岩脉开展了岩相学和矿相学观察、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Sm-Nd同位素组成分析、金丰度分析以及SHRIMP锆石U-Pb定年,初步探讨了辉绿岩脉的成因、岩浆演化和构造背景以及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脉形成于拉斑玄武质岩浆,主要为左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相对N-MORB,富集Sr、K、Rb和Ba等LILE和Th,亏损HFSE,εNd(t)为0. 3~5. 6,说明岩浆源区为受到俯冲带含水流体影响和少量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辉绿岩脉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31. 6±2. 6Ma,与尖峰岭花岗质岩体的年龄(236±3. 5Ma~249±5Ma)相近,产出位置相邻,类似于海南兴隆地区的双峰式侵入岩,表明它们产出于造山后伸展环境。辉绿岩脉对应的岩浆富含CO2、H2O、F、K、Rb、Ba和适量的S,为抱伦金矿等单金矿床中Au的合适载体。金丰度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脉中的Au曾被活化迁移。再结合辉绿岩脉成岩年龄与抱伦矿区的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的特征,认为抱伦金矿的Au可能来源于辉绿岩脉。
宋清明[6](2018)在《广西那坡地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的构造演化历史与古特提洋活动记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前华南板块西南缘被认为是被动大陆边缘,但区域内发现的一系列晚古生代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的研究结果正在质疑这种传统观点。不过由于缺乏可靠的年龄数据,且岩浆岩高度风化,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多种构造背景可能,故难以彻底颠覆传统观点。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证据以厘定板块边缘的构造性质。本文以广西那坡县高英、念井地区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那坡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构造背景、形成时间,进而对华南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行探讨。(1)那坡高英基性岩具有典型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那坡念井基性岩具有典型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2)那坡高英基性岩属于峨眉山玄武岩,形成于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那坡念井基性岩属于岛弧玄武岩,形成于板块俯冲。(3)那坡高英基性岩形成于三叠纪时期;那坡念井基性岩形成于晚古生代二叠纪三叠纪期间,其年龄范围为253241 Ma。(4)通过对那坡念井基性岩及华南板块西南缘一系列岛弧环境基性岩做联合分析,将其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意义、形成时间建立时空联系,推断在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古特提洋分支对华南板块西南缘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俯冲运动,这次俯冲也在滇东南建水—桂西那坡—北越Cao bang形成一条弧形岛弧岩浆带。
董学发[7](2016)在《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文中认为浙江东南部呈“天窗”式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分别由八都岩群、陈蔡群、龙泉群、龙游岩群组成,该套变质岩系在区域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的浙南闽北、赣中南和云开大山等地。地质界普遍认为这套变质岩系属古老华夏陆块的组成部分,并将之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就浙江省而言,认为八都群属基底下构造层,而陈蔡群等属基底上构造层。主流观点还认为由这套变质岩系组成的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发生对接碰撞,随后不久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华南整体进入裂谷发展时期,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运动使两陆块又重新遇合最终形成统一华南板块。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对浙江陈蔡群进行认真考察后认为,陈蔡群总体为一套无序地层,是由大量岩块和基质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由此开启了新一轮华南前泥盆纪大地构造研究争论的序幕。为了解决以上争议,本文对陈蔡群及其对应“地层”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分别选择诸暨、龙游和龙泉三地出露的所谓“上构造层”变质岩系为对象开展研究,并以诸暨陈蔡地区为重点进行解剖。通过详实野外调查、重点区编图等方法,并以区内出露的大量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为重点,开展详细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诸暨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由洋岛-海山、大洋中脊、洋内弧、增生弧、古陆壳等五类岩块和火山-复理石、沉积-复理石两类基质共同组成,各岩块与基质之间均呈构造接触。洋岛-海山岩块岩石组合为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原岩相当于玄武岩+碳酸盐岩。其中斜长角闪岩的结晶年龄为857Ma,变质年龄为421Ma,大理岩的变质年龄为425~440Ma。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系列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地球化学上具有高钛、碱、∑REE、较高的(La/Yb)N,不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Ti的特征,总体与现代洋岛碱性玄武岩类似。陈蔡大洋中脊岩块主要由角闪石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岩组成,具有变余堆晶结构。岩石低钾高钛,属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REE低,轻稀土亏损。岩石的Nb/La、Hf/Ta、Hf/Th均与N-MORB类似。岩石的变质年龄为432Ma。洋内弧岩块岩石组合为(辉石)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岩石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介于火山弧玄武岩与N-MORB之间,稀土元素分布类似N-MORB和T-MORB,但微量元素具有特征的Nb、Ta负异常。岩石的变质年龄为441Ma。增生弧岩块类型包括橄榄辉石岩岩块和变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岩块。前者贫Si、K、Na,富Fe、Mg,岩石可能系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近似。后者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十二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属TTG+GQM组合,各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成岩年龄为850~780Ma,变质年龄为435Ma。陈蔡古陆壳残块主要由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片麻岩等组成,岩石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普遍大于18Ga,锆石变质增生边的年龄为441Ma。火山-复理石基质岩石组合为斜长角闪岩+浅粒岩+石英岩,岩石变形强烈。该组合中的斜长角闪岩原岩为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陆缘弧玄武岩,表明该套岩石主要形成于近弧盆地中。沉积-复理石基质则由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片岩组成,岩石经历强烈韧性变形,发育各种变形组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套岩石原岩碎屑主要来自大陆边缘或大洋弧。基质岩石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01Ma,锆石变质增生边的年龄为420~440Ma。研究表明,龙游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是由各类超基性岩岩块、基性-镁质变质岩岩块、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岩块以及变复理石基质组成。超基性岩岩块岩性包括蛇纹石化橄榄岩、辉石橄榄岩、角闪橄榄岩等。各岩体成因不尽相同,有的属构造侵位的地幔橄榄岩,有的为地幔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有的为玄武岩岩浆分离结晶形成,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岛弧亲缘。个别橄榄岩的变质年龄约415Ma。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是龙游增生杂岩中的主要岩块类型,岩性以不同粒度的斜长角闪岩为主,原岩属基性-超基性火成岩。不同岩块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基于稀土分配模型,可将该类岩块分为"N-MORB"、"T-MORB"和"E-MORB"三种类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个别岩块的变质年龄为424Ma。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块岩性为榴闪岩,岩石中发育典型退变结构,通过残留矿物的温压估算获得其温压条件分别为668~821℃和2.6~3.3Gpa,表明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阶段。岩石的原岩形成年龄为829Ma,变质年龄为451~454Ma。龙游增生杂岩的基质主要为各类含碳富铝的片麻岩、变粒岩和片岩,岩石韧性变形强烈。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基质主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基质最年龄碎屑锆石的年龄为661Ma,变质边的年龄为442Ma。研究表明,龙泉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由超基性岩岩块、变基性岩岩块、石英岩岩块、大理岩岩块和基质组成。超基性岩岩性为橄榄岩、辉橄岩,岩石m/f为5.16-7.16、Mg#(83.93-87.86)相对较低,岩浆可能起源于受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岩石轻稀土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亏损,岩石地球化学具有“SSZ”型蛇绿岩的特点。变基性岩岩块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原岩可能相当于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部分岩石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亏损,地球化学类似N-MORB;另一部分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及高场强元素Nb、Ta富集,地球化学与OIB类似。通过区域对比,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756~853Ma的新元古代,而变质时代为340-380Ma的晚古生代早期。石英岩岩块岩石化学成分以硅、铁为主,其稀土总量及Ti/Nb均与化学沉积的硅质岩相似,岩石沉积成岩年龄为799Ma。大理岩岩块原岩为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岩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其属于海相沉积环境。龙泉增生杂岩的基质以各类变粒岩、片岩为主,局部剖面显示出明显的粒序变化,反映了原岩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岩石变形特别强烈。基质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31Ma,变质年龄可能早于410~420Ma。以上研究结果揭示,诸暨、龙游、龙泉三地的变质岩系在露头上确实呈无序岩片状,无明显可区域延伸的“标志层”,总体呈现出“岩块+基质”的岩石分布面貌,岩块与基质之间常以韧性断层为界。对大量原岩为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也表明,它们具有非常复杂多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大多数形成构造环境与大洋地壳或俯冲带背景有关。岩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各类岩块多形成于新元古代早中期,最老的岩块形成于古元古代,而基质的形成时代主要在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无论是基质还是岩块,它们在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普遍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变质作用。不同时代的岩块在空间上并无分带特征,而是无序混杂。这与所谓具有稳定特征的“下构造层”八都岩群明显不同。以上研究表明,诸暨、龙游、龙泉等地原认为属华夏陆块上构造层的变质岩系实属一套俯冲增生杂岩一陈蔡俯冲增生杂岩。区域对比发现,除了浙江东南部,在华夏造山带的边缘和腹地的武夷山地区、赣中南地区和云开大山地区都有俯冲增生杂岩发育的证据。它们共同构成了华夏巨型俯冲增生杂岩带。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重新厘定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研究认为华南东南部晚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期间不存在克拉通性质的统一古陆,华南板块不是由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对接碰撞形成;而是由多个微陆块(或地块)、岛弧、增生杂岩在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通过拼贴增生形成,所以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本质上属增生型造山带,不是陆内造山带。除此之外,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对浙江区域找矿和深部找矿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何慧莹,王岳军,张玉芝,陈新跃,周永智[8](2016)在《海南岛晨星早石炭世高度亏损N-MORB型玄武岩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海南岛地处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其拼合机制及精细时代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以北的晨星地区识别出一套具高εNd(t)值的火山岩,对其进行了全岩40 Ar-39 Ar年代学及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的全岩40 Ar39 Ar坪年龄为328.1±2.6Ma,代表了其喷发年龄;该变基性岩SiO2含量为46.92%52.58%,具有低TiO2、低K2O、高Al2O3的特征;稀土元素丰度为15.1×10-628.7×10-6,呈现N-MORB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εNd(t)高至9.029.85,显示出高度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被解释为源于受流体交代作用改造的MORB型地幔源区.综合分析表明晨星地区变基性岩的形成可能与古特提斯洋陆俯冲格局下华南与印支陆块间的弧后盆地或有限洋演变有关.
王存智,姜杨,邢光福[9](2011)在《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华南蛇绿岩问题》文中指出蛇绿岩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就成为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具有重要大地构造学意义,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世界各地蛇绿岩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蛇绿岩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华南蛇绿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梳理,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唐立梅[10](2010)在《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岛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亦是古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叠置区,由于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无疑是联系和理解印支半岛和华南陆块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由于中生代基性岩在海南岛出露少,因此对三叠纪-白垩纪的基性岩的研究程度非常薄弱。本文在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等研究方法,对海南岛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的侵入岩体及岩墙群的岩石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及源区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据此探讨了海南岛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大陆动力学意义,重点剖析了古特提斯洋在海南岛的东延和晚中生代以来的中国东南部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学特征分析,认为海南岛中生代时期存在两期与伸展作用有关的岩浆事件。第一期岩浆作用形成于240~230Ma,其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兴隆辉绿岩-花岗岩双峰式侵入岩、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分界洲正长岩;第二期岩浆作用形成于100~90Ma,其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文市、三亚、叉河三地的基性岩墙群,千家岩体、屯昌岩体和保城岩体的花岗岩及其闪长质包体。(2)早中生代的基性岩都属于碱性系列,具有富集LREE、LILE (K, Rb, Ba,Th)和Ce,亏损Nb、Ta、Ti,部分还亏损Zr、Hf的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早中生代的花岗岩和正长岩都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源区具亏损地幔和EMⅡ地幔混合的特征。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早中生代的岩浆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其源区可能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岩石的形成机制可能为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3)晚中生代岩浆岩属于弱碱性或亚碱性系列,具有明显富集LREE、LILE (Sr、K、Rb、Ba、Th)和C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Ti的特征。Sr-Nd同位素分析显示其源区具有亏损地幔和EMⅡ型地幔混合的特征。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基性岩墙群可能来源于石榴石相地幔的部分熔融,且地幔源区曾受到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中,岩浆迅速上升冷却形成;侵入岩体是由来自地幔的高温基性岩浆注入下地壳较酸性的长英质岩浆并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4)对比分析前人对海南岛及其邻区的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的研究结果,认为海南岛240~230Ma的岩浆作用与华南板块和印支板块碰撞引发的印支运动有关。东古特提斯洋在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闭合导致海南岛的三亚块体和琼中块体沿九所-陵水断裂碰撞拼合,240~230Ma为印支造山的应力松弛阶段,形成了一系列造山后碱性岩浆岩。海南岛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域的控制。(5)对比分析前人在东南沿海开展的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海南岛100~90Ma的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弧后拉张作用有关。海南岛90Ma左右的岩墙群与广东、福建同时代的岩墙群构成中国东南沿海90Ma广泛发育的、呈近北北东向展布的岩墙群带,它们具有相同成因机制,指示中国东南部在90Ma左右时经历了强烈区域性拉张作用。中国东南部在100~90Ma处于太平洋板块后撤引起的弧后拉张阶段。
二、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论文提纲范文)
(1)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古南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古南海研究现状 |
2.3 古南海相关缝合线及断裂 |
2.3.1 卢帕尔线 |
2.3.2 武吉米辛线 |
2.3.3 南沙海槽南缘断裂 |
2.3.4 廷贾断裂(西巴拉姆线) |
2.4 古南海相关地质问题 |
2.4.1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岩浆弧 |
2.4.2 沙捞越造山运动 |
2.4.3 沙巴造山运动 |
2.4.4 南沙海槽是否存在古南海残余洋壳 |
第3章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及其对古南海的地质记录 |
3.1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 |
3.1.1 沙巴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
3.1.2 沙巴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
3.1.3 沙捞越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
3.1.4 沙捞越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
3.2 岩石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2.1 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2.2 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3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 |
3.4 古地磁测试分析 |
第4章 古南海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 |
4.1 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T) |
4.2 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J) |
4.3 古太平洋影响阶段(K_1-K_2中期) |
4.4 古南海扩张与俯冲消亡阶段(K_2末期-N_1) |
4.5 南海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海南洋壳型高温榴辉岩:基本特征及待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榴辉岩的基本地质特征 |
2.1 分布范围和产出特征 |
2.2 岩石学及P-T演化 |
2.3 原岩属性 |
2.4 原岩和变质时代 |
3 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3.1 单体榴辉岩还是榴辉岩集合体? |
3.2 榴辉岩相还是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岩石? |
3.3 原岩形成于洋盆还是弧后盆地? |
3.4 起因于大洋热俯冲还是弧陆/陆陆碰撞? |
3.5 对东、西古特提斯演化的差异性有何启示? |
4 结语 |
(3)桂东南-粤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研究现状及相关争论 |
1.1.2 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
1.1.3 本次工作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工作量及新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华南地质简介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三章 晚二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构造演化 |
3.1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
3.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2.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3.2.4 电子探针分析 |
3.3 锆石U-Pb年代学 |
3.4 矿物化学 |
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5.1 那蓬岩体 |
3.5.2 石村岩体 |
3.6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3.7 锆石原位Hf同位素特征 |
3.8 岩石成因 |
3.8.1 继承锆石对花岗岩源区性质的指示意义 |
3.8.2 岩石成因类型 |
3.8.3 那蓬花岗岩成因 |
3.8.4 石村花岗岩成因 |
3.9 构造环境 |
第四章 早中生代新兴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4.1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
4.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4.3 锆石U-Pb年代学和原位微量元素 |
4.3.1 锆石U-Pb年代学 |
4.3.2 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4 矿物化学 |
4.5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5.1 新兴岩体南部花岗岩 |
4.5.2 新兴岩体北部花岗岩 |
4.6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4.7 锆石U-Pb年代学和原位微量元素数据对岩浆结晶年龄和岩浆温度的指示意义 |
4.7.1 对岩浆结晶年龄的指示意义 |
4.7.2 对岩浆温度的指示意义 |
4.8 新兴岩体南部花岗岩成因 |
4.8.1 岩石成因类型:是A型还是高分异I型? |
4.8.2 成因模式 |
4.8.3 主量元素模拟 |
4.9 新兴岩体北部花岗岩成因 |
4.10 构造环境 |
第五章 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5.1 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 华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
2.1 西昆仑造山带 |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
2.4 秦岭造山带 |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
6 结语 |
(5)海南抱伦金矿区辉绿岩脉的成因及其对金成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2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辉绿岩脉的SHRIMP锆石U-Pb年龄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 |
3.2.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3.2.3 Sm-Nd同位素 |
3.3 金丰度特征 |
4 讨论 |
4.1 岩浆来源和岩石成因 |
4.2 构造背景 |
4.3 辉绿岩脉和金成矿关系 |
5 结论 |
(6)广西那坡地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及步骤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活动 |
2.1.2 右江盆地演化历史 |
2.2 地层层序与分布 |
2.2.1 早古生代 |
2.2.2 晚古生代 |
2.2.3 中生代 |
2.2.4 新生代 |
第三章 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 |
3.1 野外特征 |
3.2 矿物学特征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分析方法 |
4.2 蚀变影响 |
4.3 主量元素 |
4.4 微量及稀土元素 |
第五章 构造意义 |
5.1 地质年代学 |
5.2 岩石成因 |
5.3 岩浆岩证据 |
5.4 构造古地理重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华南前泥盆纪大地构造研究现状 |
1.2.2 浙江前泥盆纪研究现状 |
1.2.3 俯冲增生杂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1.4.1 实物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元古代地层 |
2.1.2 晚古生代地层 |
2.1.3 中生代地层 |
2.1.4 新生代地层 |
2.2 火山岩 |
2.2.1 侏罗纪火山岩 |
2.2.2 白垩纪火山岩 |
2.2.3 新近纪火山岩 |
2.3 侵入岩 |
2.3.1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2 古生代侵入岩 |
2.3.3 三叠纪侵入岩 |
2.3.4 早白垩世侵入岩 |
2.3.5 晚白垩世侵入岩 |
2.3.6 新近纪侵入岩 |
2.4 变质岩 |
2.4.1 区域变质岩 |
2.4.2 动力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构造 |
2.5.2 断裂构造 |
2.5.3 韧性剪切带 |
3 诸暨俯冲增生杂岩带 |
3.1 陈蔡蛇绿混杂岩带 |
3.1.1 洋岛—海山岩块 |
3.1.2 大洋中脊岩块 |
3.1.3 洋内弧岩块 |
3.1.4 增生弧岩块 |
3.1.5 古陆壳残块 |
3.1.6 火山-复理石基质 |
3.2 岭北周复理石带 |
3.2.1 地质学和岩石学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原岩建造及成岩环境 |
3.2.4 年代学特征 |
4 龙游俯冲增生杂岩带 |
4.1 深部结构 |
4.2 岩块基本特征 |
4.2.1 超基性岩岩块 |
4.2.2 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 |
4.2.3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块 |
4.3 基质特征 |
4.3.1 地质学和岩石学特征 |
4.3.2 基质地球化学特征 |
4.3.3 基质的形成环境 |
4.4 年代学特征 |
5 龙泉俯冲增生杂岩带 |
5.1 物质组成特征 |
5.1.1 岩块 |
5.1.2 基质 |
5.2 变质变形特征 |
5.3 时代讨论 |
5.3.1 成岩时代 |
5.3.2 变质时代 |
6 区域对比及地质意义探讨 |
6.1 区域对比 |
6.2 大地构造意义 |
6.3 成矿意义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海南岛晨星早石炭世高度亏损N-MORB型玄武岩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和样品岩石学特征 |
2 样品分析方法 |
340Ar-39Ar定年结果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 讨论 |
5.1 岩石成因 |
5.2 构造意义 |
6 结论 |
(10)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工作量、创新性认识及样品测试方法 |
2 海南岛基本地质特征 |
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 岩浆岩 |
2.3 沉积-构造简史 |
3 海南岛中生代两期岩浆作用的时间厘定 |
3.1 早中生代岩浆岩年龄 |
3.2 晚中生代岩浆岩年龄 |
3.3 小结 |
4 海南岛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特征 |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3 构造环境 |
4.4 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 |
4.5 小结 |
5 海南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特征 |
5.1 野外地质与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3 构造环境 |
5.4 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 |
5.5 小结 |
6 海南岛中生代两期岩浆作用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6.1 海南岛中生代岩浆作用时间序列 |
6.2 早中生代伸展作用与海南岛构造演化 |
6.3 晚中生代伸展作用与中国东南部构造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D]. 田志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海南洋壳型高温榴辉岩:基本特征及待解问题[J]. 刘晓春,胡娟,陈龙耀,陈意,王伟,夏蒙蒙,韩建恩,胡道功. 岩石学报, 2021(01)
- [3]桂东南-粤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D]. 青龙. 南京大学, 2020(12)
- [4]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5]海南抱伦金矿区辉绿岩脉的成因及其对金成矿的启示[J]. 周岳强,许德如,赵朝霞,单强,董国军,宁钧陶,朱昱桦. 岩石学报, 2020(02)
- [6]广西那坡地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 宋清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7]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D]. 董学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 [8]海南岛晨星早石炭世高度亏损N-MORB型玄武岩及其地质意义[J]. 何慧莹,王岳军,张玉芝,陈新跃,周永智. 地球科学, 2016(08)
- [9]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华南蛇绿岩问题[J]. 王存智,姜杨,邢光福.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1(04)
- [10]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 唐立梅. 浙江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