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区域商业圈和消费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徐堃[1](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指出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石芯瑜[2](2020)在《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租房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公租房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直接关系到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生活需求能否得到保障。然而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形势下,集中建设的公租房小区普遍存在选址偏远、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不完善、公租房入住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对公租房小区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实效性研究,可以了解到目前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与使用的效果,并分析总结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国家和地区政策的演进、行业内建设规范和标准进行梳理;其次,采用实地调研、长期观察、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调研了15个西安公租房小区的基本信息与空间布局的现状,收集了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并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出公租房小区已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公共服务设施实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构建实效性评价体系,对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实效性进行评价。本文构建的西安市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的评价体系分为两个层级:分类层和指标层,其中分类层有6个,评价指标有15个。通过结合专家和居民两个角度确定分类层和指标层的具体权重。使用excel和matlab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实效性研究能够反映规划的运行状况,反映规划决策的科学性、适应性及其操作实施的质量,有助于找寻既定规划的不足,进而可以不断调整和完善保障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为完善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提升公租房的实际入住率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吴莹[3](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陈新阳[4](2018)在《“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文中研究表明上海作为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大城市,以其文化上独一无二的包容性吸纳了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与新事物。其中电影通过独特的声光效果和丰富的剧情变化征服了观众,成为上海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新宠。电影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与其他消费媒介相比较而言,电影期刊购买便利,印刷精美,外观上极具吸引力,封面大多采用套色印刷搭配影星照片或彩绘,内容轻松活泼,多有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明星轶事或隐私,同时又不乏电影知识的普及与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理论文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忠实读者,与上海电影一道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摩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内容组成主要有四部分:影片信息、影人信息、电影评论及广告。而具体到某一本电影期刊,不同的办刊宗旨使其内容构成比例会发生相应变化。学界对于早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左翼电影时期”与“孤岛时期”,以其思想主张较为明显之故。而对于抗战结束后至上海解放即所谓“光复”期间电影期刊的研究则基本未见,有的也只是零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因此,1945年5月-1949年8月这一特殊短时段的上海电影期刊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通过“光复”期间上海影刊对影片的相关报道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期上海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可窥见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于市场的争夺;通过对影人的报道进行总结,不仅可见当时的明星文化,捕捉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形态,也能透视上海的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对影评的分析,基本可见电影界的思想动态、影片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审美标准;通过其期刊定价、广告等现象的总结,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对“光复”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考察与研究,不仅能尽可能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电影市场,让我们能“重返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抗战结束后上海的社会形态特别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文化形态与生活形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苗杰[5](2018)在《西安地铁建设对沿线商业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圈作为城市规划布局中重要的商业表现形式,对地域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影响地域条件的重要因素就是交通的便捷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地铁建设进入一个腾飞发展的时期,而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组织方式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它将会如何影响城市商业活动的布局规划,以及对地铁运营线网沿线的商业圈有哪些具体影响变化,使得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体分工研究的新课题,对其深入研究将会为促进城市商业圈的合理化布局、有效提升商企竞争力、发挥商业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为经济支柱提供理论支持。本篇文章对此做出了深入且具体的探究。本文开始对商业圈与核心商圈的二者分别做了阐述,尤其是对于商业圈与核心商业圈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区分,详细探讨了影响城市商业圈构成的核心要素。给出位置要素、交通要素、政府规划等要素在商业圈构成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的功能,这类要素经过对市场供求、集合和扩散体制协调应用于商业圈,一同决策商业圈的地区、规模、级别与形态等。在对商业圈的构成众多因素解析的基准上探究了地铁构建对商业圈的构成、布局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地铁身为都市经济策略大力开展的核心载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地铁经过预期效应、人流效应、可达性效应依次对商业圈的每个影响因子产生作用,推进商业圈的构成和拓展,促使商业发达,不停推动西安市商业圈规划布局等级规模的改变,并为西安市未来商业圈的规划布局做出有效的预测,有力的为政府和商企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钱洁[6](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赵纯[7](2017)在《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通过短短36年的时间,从一个滨海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国际大都市。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的逐步上升,这些方面的变化有效刺激了深圳商业的建设与发展,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多元的过程。本文以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百货与购物中心。这两种业态的商业设施都有一定规模,以及不同的辐射范围,对城市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年代划分,对不同时期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区域分布、业态类型、建筑规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再结合深圳商业发展的人文地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演变概况及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归纳总结出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发展的三个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百货为主的萌芽期,21世纪00年代以购物中心及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发展期,以及21世纪10年代开始出现超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型购物中心的成熟期。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深圳各个时期城市商业结构的演变,再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各个时期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功能组成、内部空间组织以及外观造型的演变。结合实地调研,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图文并茂的深入分析。其次整体纵向对比了深圳在36年间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演变特征,并且横向对比同时期北京、上海、广州的情况,总结出深圳的地域特征。最后归纳出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发展的各方面特点,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深圳的商业设施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每年开业的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数量众多、颇具规模、覆盖面广、影响较大。笔者希望通过分析研究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建设前36年的发展历程及地域特色,指出阶段性的不足之处,并归纳出其特有的规律和手法,以期对深圳商业设施建设后期发展及其他城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文[8](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赵灵翡[9](2014)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商业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它是在社区布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区域型商业,目前,社区商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北京的城市功能规划逐步清晰、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产业布局发生较大改变,社区商业逐步形成了新型社区以购物中心为主、老旧城区传统商业形式牢固、新旧社区混杂的现状;与此同时,北京社区商业普遍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创新动力不足、业态分布不均、商业中心布局不平衡、经营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品牌化经营缺失和整体规划及商业配套跟进不及时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新加坡、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区商业模式,总结出了社区商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并针对北京社区商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全面的发展建议。
龚润[10](2012)在《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发展述论(1950年~1966年)》文中研究指明内容摘要:本文利用现已查阅和手中掌握的书籍、论文和档案资料,着重对建国初期成都市各大电影院的历史沿革、政策管理、影院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研究是四川现代社会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以上相关问题的论述,本文着重指出:建国初期,成都的电影院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娱乐场所,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建国初期我国的各项政治运动,对当时的广大观众起了思想宣传的教育作用。研究这一时期成都的电影业,特别是电影院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能给今日成都电影院的发展改革提供一些历史借鉴,并为四川的“文化兴省”战略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
二、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区域商业圈和消费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区域商业圈和消费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2、艺术、经济与社会 |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
一、人口构成 |
二、交通方式 |
三、经济发展状况 |
四、城市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
一、 “自娱+娱人”模式 |
二、 “趣味+金钱”模式 |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分类研究法 |
1.4.3 直接观察法与访谈法 |
1.4.4 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法 |
1.4.5 实效性评价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6.1 研究范围 |
1.6.2 研究对象 |
1.7 相关概念 |
1.7.1 公租房小区 |
1.7.2 公共服务设施 |
1.7.3 配建实效性 |
2 相关理论基础、政策规范及实践经验借鉴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心理学相关理论 |
2.2 公租房的发展政策与相关规范 |
2.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迭代 |
2.2.2 地区政策指导下公租房的建设与发展 |
2.2.3 规范与导则指导下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 |
2.3 保障性住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践案例借鉴 |
2.3.1 超高密度建设模式下保障性住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案例 |
2.3.2 集约型建设模式下保障性住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案例 |
2.3.3 低碳节能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案例 |
2.4 实效性评价的相关方法 |
2.4.1 POE使用后评价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现实与问题 |
3.1 西安公租房小区建设现实 |
3.1.1 选址特征 |
3.1.2 投资主体与建设规模 |
3.1.3 建设时效 |
3.1.4 技术经济指标 |
3.1.5 公租房小区规划设计与实施建设的对比 |
3.2 西安公租房小区外部环境建设实态 |
3.2.1 公共交通设施 |
3.2.2 与商业中心的空间关系 |
3.2.3 小区周边建设现状 |
3.3 西安公租房小区内部既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态 |
3.3.1 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和功能 |
3.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 |
3.3.3 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 |
3.4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与配比 |
3.5 西安公租房小区居民在小区内的活动及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 |
3.5.1 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特征 |
3.5.2 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类型特征 |
3.5.3 居民的空间活动与行为特征 |
3.6 西安公租房小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问题 |
3.6.1 缺乏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 |
3.6.2 实施建设中时滞性问题凸显 |
3.6.3 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需求失配 |
3.6.4 后期运营管理工作的缺位 |
3.7 本章小结 |
4 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
4.1 公共服务设施实效性评价方法的构建 |
4.1.1 实效性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4 评价流程 |
4.2 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实效性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1 综合评价结果 |
4.2.2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完整性 |
4.2.3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时效性 |
4.2.4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便捷性 |
4.2.5 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适用性 |
4.2.6 公共服务设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
4.3 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
4.3.1 政策与规范对建设指标的要求 |
4.3.2 公租房小区的区位 |
4.3.3 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 |
4.3.4 居民的需求特征与行为偏好 |
4.3.5 社会发展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法 |
5.1 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构成层面 |
5.1.1 设施配套与住区规模相匹配 |
5.1.2 设施规模与实际需求相符 |
5.1.3 修正设施的服务半径 |
5.1.4 调整设施内容 |
5.1.5 优化空间布局 |
5.2 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法 |
5.2.1 增强设施的综合性和集约性 |
5.2.2 设施的配置与居民需求相符 |
5.2.3 提升设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
5.3 政策导向下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方法 |
5.3.1 选址合理 |
5.3.2 加强监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
附录 |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
附录 |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
附录 |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4)“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资料汇编类研究成果 |
2、电影杂志的个案研究 |
3、电影杂志与电影史书写 |
4、电影杂志的形态特征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摩登上海:早期中国电影中心及其电影发展概况 |
一、封建社会中的另类——上海最初的发展 |
二、海纳百川:同乡会馆与同业会馆的发展 |
三、封闭中的窗口——开埠对上海的影响 |
四、“上海摩登”的建构力量之一——上海电影的开端及其发展 |
附:《青青电影》1949 年 1 月第一期刊载《全沪影院》 |
第二章 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历史沿革及“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 |
一、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诞生及其沿革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恢复与繁荣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主要类型 |
四、“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与上海市民的娱乐生活 |
第三章 国产VS海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片报道 |
一、电影期刊的立身之本——影片报道及其数量变化 |
二、精彩在剧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对《国魂》与《假凤虚凰》的报道. |
1、命途多舛——《国魂》 |
2、娱乐精神的良好体现——《假凤虚凰》 |
附:“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国产电影报道情况一览表 |
第四章 偶像与消费:“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明星形象呈现 |
一、明星报道:社会重压下的窥私心理与刻板印象 |
1、明星私生活的呈现:作为“消费偶像”的明星 |
2、大众的明星消费及其窥私欲的满足 |
3、形象营造:明星报道与明星刻板印象的形成 |
二、白光与黄宗英——明星报道的形象定位功能 |
1、“坏女人”白光 |
2、“甜姐儿”黄宗英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明星报道的特点 |
第五章 态度与立场:“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评 |
一、抗战结束前后的 1945 与空白的 1946 |
二、空白过后的 1947 |
三、逐渐成熟的 1948 |
四、天亮前的 1949 |
第六章 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市场运作 |
一、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运营的基本要素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发行价格变化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广告刊例价格及广告内容的变化 |
1、“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刊例价格的变化 |
2、“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内容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吉林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自我评价表 |
在学期间完成的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含获奖、专利) |
(5)西安地铁建设对沿线商业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2 城市商业圈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商业圈概述 |
2.1.2 核心商业圈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分工理论 |
2.2.2 轨道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2.3 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优缺点概述 |
3 城市地铁和商业圈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1 西安地铁与商业圈发展的相关性 |
3.1.1 西安地铁发展规划现状 |
3.2 西安城区商业圈的发展现状 |
3.2.1 西安市城区商业圈现状 |
3.2.2 西安地铁沿线核心商业圈现状 |
3.3 商业圈发展的相关因素 |
3.3.1 位置因素 |
3.3.2 交通因素 |
3.3.3 政府规划 |
3.4 城市地铁沿线商业圈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3.4.1 城市地铁沿线商业圈可能遇到的问题 |
3.4.2 城市地铁沿线商业圈发展的具体对策 |
4 西安地铁建设对沿线商业圈布局的影响 |
4.1 地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
4.1.1 区域分工 |
4.1.2 区域贸易 |
4.1.3 区域可达性 |
4.2 西安地铁建设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1 沿线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
4.2.2 沿线产业集聚与扩散作用 |
4.2.3 就业效应 |
4.3 拉大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骨架结构 |
4.4 凸显城市地铁交通规模经济圈效应 |
4.5 增强了城市商业圈的扩散力和聚集力 |
4.6 加快“大西安”城市建设布局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概况 |
2.1 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的背景 |
2.1.1 深圳的人文地理概况 |
2.1.2 深圳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
2.1.3 深圳的城市规划演变 |
2.1.4 深圳的消费心理需求变化 |
2.2 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统计分析 |
2.2.1 不同时期区域分布统计分析 |
2.2.2 不同时期业态类型统计分析 |
2.2.3 不同时期建筑规模统计分析 |
2.3 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概况 |
2.3.1 萌芽期(1979-1999 年) |
2.3.2 发展期(2000-2009 年) |
2.3.3 成熟期(2010 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城市商业结构演变概况 |
3.1 萌芽期深圳城市商业结构 |
3.2 发展期深圳城市商业结构 |
3.3 成熟期深圳城市商业结构 |
3.4 深圳城市商业结构演变特点 |
3.4.1 沿海区域发展较好,内陆区域发展相对落后 |
3.4.2 商业中心分散,层次不均 |
3.4.3 以地铁线路为商业引擎 |
3.4.4 与住区发展密切相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不同时期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概况 |
4.1 萌芽期(1979-1999)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概况 |
4.1.1 时代背景 |
4.1.2 809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功能组成 |
4.1.3 809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内部空间 |
4.1.4 809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交通组织 |
4.1.5 809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外观造型 |
4.1.6 小结 |
4.2 发展期(2000-2010)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概况 |
4.2.1 时代背景 |
4.2.2 0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功能组成 |
4.2.3 0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内部空间 |
4.2.4 0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交通组织 |
4.2.5 0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外观造型 |
4.2.6 小结 |
4.3 成熟期(2010 至今)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概况 |
4.3.1 时代背景 |
4.3.2 1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功能组成 |
4.3.3 1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内部空间 |
4.3.4 1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交通组织 |
4.3.5 10 年代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的外观造型 |
4.3.6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探析 |
5.1 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功能组成演变探析 |
5.1.1 功能组成特点 |
5.1.2 功能组成演变趋势 |
5.2 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内部空间演变探析 |
5.3 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交通组织演变探析 |
5.4 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外观造型演变探析 |
5.5 深圳与其他地区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对比分析 |
5.5.1 前期发展滞后,后期实力提升 |
5.5.2 包容开放,张扬个性,缺少文化底蕴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促进深圳商业设施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环境 |
6.2 制约深圳商业设施发展的主要问题 |
6.3 深圳商业设施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架构 |
2 社区商业概述 |
2.1 社区和社区商业 |
2.2 社区商业的发展意义 |
2.3 社区商业的类型 |
2.4 社区商业发展的动因 |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
3.1 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
3.2 北京市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
3.3 新型城镇化对北京社区商业产生的影响 |
3.4 北京社区商业的特点 |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
4.1 北京社区商业存在的问题 |
4.2 北京社区商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
5 国外社区商业及国内外案例对比 |
5.1 美国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
5.2 日本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
5.3 新加坡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
5.4 上海市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
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的发展建议 |
6.1 政府统筹商业布局,建立多层级社区商业体系,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带动社区商业的规划设计 |
6.2 建立社区商业建设的资金筹集体系,探索社区商业发展的专业化道路 |
6.3 商业企业找准定位,深挖市场规律,强化品牌经营理念,培育社区商业人才,升级社区商业发展水平 |
6.4 提升社区商业地位,鼓励多方参与社区商业建设,丰富社区商业的功能 |
6.5 创新社区商业发展方式,加大现代便利终端的覆盖和使用,提倡电子商务与生态环保与社区商业的结合,实现社区商业服务的智能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万年花城社区商业的建设方案 |
致谢 |
(10)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发展述论(1950年~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建国前夕成都电影业的历史回顾 |
一、历史回顾 |
二、影院简介 |
1、新明电影院 |
2、智育电影院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的初步发展 |
一、建国初期成都电影院的初期发展 |
二、改造私立影院 |
三、组建峨眉电影制片厂 |
四、成立新的发行放映公司 |
1、四川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2、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的管理 |
一、电影管理机构 |
二、电影管理政策 |
三、影院管理办法 |
1、财务管理 |
2、宣传工作 |
3、票务和放映场次 |
4、清洁卫生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成都电影院的经营 |
一、票价问题 |
二、放映设施 |
三、座位调整 |
四、改善服务 |
五、宣传工作 |
第五章 建国初期成都电影院的作用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区域商业圈和消费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西安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实效性研究[D]. 石芯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4]“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 陈新阳. 吉林大学, 2018(12)
- [5]西安地铁建设对沿线商业圈的影响研究[D]. 苗杰. 西安工业大学, 2018(01)
-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7]深圳大型集中式商业设施演变探析[D]. 赵纯. 深圳大学, 2017(07)
-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社区商业发展研究[D]. 赵灵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8)
- [10]建国初期成都电影业发展述论(1950年~1966年)[D]. 龚润.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