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靳羽西:东西方文化使者(论文文献综述)
严红[1](2015)在《靳羽西:绽放世界的“东方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她人生最后二十年,是否健康、经济独立、被所爱的人围绕。恰逢上海电影节期间,一场非同寻常的"家宴"云集了海内外众多国际影坛大腕儿。家宴的主人是一位成熟、美丽的东方女子,她身着一袭红色长裙,举手投足间透出端庄和优雅,眉眼笑谈间显得从容大方、神采奕奕,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化妆品皇后"、"上海电影节国际推广大使"的美籍华人——靳羽西。真正的平民大使
宁国铭,高健[2](2013)在《美丽使者靳羽西》文中研究表明她制作并主持的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电视界引起轰动,通过1200个电视频道连续播放达12年之久,改变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她创办的化妆品品牌是国内最着名的化妆品品牌之一。"‘羽’是小鸟的羽毛,‘西’就是我出生在广西,我是从广西飞向世界的一只小鸟。"靳羽西曾经这样解读父亲给她取的名字。靳羽西出生在风景秀美的桂林,父亲靳永年是着名的岭南派画家。父亲融汇中
杜哲[3](2012)在《电视谈话节目的跨文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跨文化交流的内容与电视的媒体平台相结合,产生的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作用不容小觑。相较于其他电视节目现象的研究,对电视节目中跨文化现象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见。然而跨文化间的交流是适应全球化语境的文化行为,电视作为传递主流文化的窗口,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责任,所以电视节目中的跨文化现象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先着力探讨电视节目中跨文化交流现象出现的必然性,探究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分析我国的文化传播策略和电视自身具备的媒介特性,这是研究电视节目中跨文化现象的出现缘由。然后本文对明显具备跨文化交流现象的电视谈话节目——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的表现特征做出总结归纳,发现跨文化交流桥梁的节目定位、人类共同关注话题的选择以及作为文化使者的主持人角色是其关键。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得出对电视节目跨文化现象的启示:发现电视的新价值、找寻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传播机制、发现现存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弥补方案。本文通过对《国际双行线》与《文明之旅》的个案研究总结,得到对于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些许启示,不仅为了电视更好的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也通过电视的力量推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增进了解、懂得交流。
鲁杨[4](2011)在《异国绽放的东方美——靳羽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她是永远的时尚淑女,一顶童花头启蒙了国人的美丽心灵;她使女人不老的梦想成真,以东方之美改变了西方看中国的眼光。杰出而不高调,执着而不乏智慧,勇敢而能突破常规,她就是"中国化妆品皇后"靳羽西。"她用魅力引领了中国女性的时尚,那是展示自信、开放、个性的时尚,那是属于率真、激情、成熟的时尚,
张姗姗[5](2011)在《靳羽西 只为中国女人更美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她是中国最有名的女人之一。她通过电视节目让中国人第一次惊讶地看到了世界,她的发型曾经被无数的中国女性模仿,她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化妆品品牌和娃娃,她的头像被印在了中国邮票上,她持续不断地通过媒介告诉中国,国际化是怎么回事。在几亿中国人的时尚观和世界观发生巨变的儿十年中,她站在了变革大潮的浪尖。如今,她接受美国环球小姐组织的任命,担负起2011环球小姐中国华彬大赛总裁这一重任,她就是有着传奇人生的美籍华人靳羽西。
程永婷[6](2011)在《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 ——兼论女孩、玩具娃娃与教育之间的话语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似乎是天然的、顺理成章的。然而在社会学“换一种眼光来看问题”的启发下,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却呈现出历时性的变迁。不同时期玩具娃娃自身形态的变化、社会对女性形象与角色的期待的变化、玩具娃娃与女孩及女孩教育之间关系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关于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知识——话语构成。这种知识(话语构成)也见证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女性生存境遇的变化。具体而言,在这个问题上,教育社会学需要追问的是,玩具娃娃和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经历了什么样的历时性建构?是什么样的社会运作条件建构了不同时期关于女孩、玩具娃娃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又如何形塑了我们关于女性及女孩教育的知识(话语构成)?这些不同的话语之间是如何博弈的?按照这种思路,论文从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视角出发,将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的变迁放在社会变迁的视野中,以芭比娃娃为中心,分为芭比之前、芭比时期、芭比之后共三个时段来描述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建构。(1)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联系可以在神话中找到根源,极有可能是原始人出于生殖崇拜最初确立了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纯粹的、自然的生殖关系。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在中世纪得以首次确立——玩具娃娃能培养女孩安静的品质,试图用女性的安静去抵抗蛇的诱惑与夏娃的原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开始质疑这种建立在宗教禁欲主义基础上的教育关系,他们认为玩具娃娃只会愚弄女孩。古典时期对玩具娃娃的教育功能争论繁多,主要表现为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玩具娃娃是没有思想的物品,女孩不应该和死的物品相伴;另一种却主张用玩具娃娃来培养女孩的仁慈之心。在启蒙时代,以卢梭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在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建构起某种道德关系,试图用玩具娃娃来发掘女性的贤淑品德。随着大众化教育兴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再次遭到反对,主要是从工作伦理的角度来论证玩具娃娃使女孩变得懒惰和愚蠢。(2)芭比娃娃的横空出世体现了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断裂。芭比娃娃突破了以往玩具娃娃单一贫乏的形象设计,不仅彰显而且建构了女性的身体形象与青春活力,激发出女孩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主张女性解放的话语相结合,芭比娃娃进而建构了女性的新角色——时尚、平等、独立、事业辉煌,消解了以往所强调的安静、乖巧、贤淑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芭比娃娃对女性特征的夸张式建构、迎合男性的妆容打扮也受到了女性主义的众多质疑:芭比娃娃是对女性的解放?还是另一种约束?芭比娃娃是对女性特征的彰显?还是另一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3)芭比之后的玩具娃娃出现了多元甚至混乱的趋向。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呈现纷繁复杂。在经过女性主义对芭比娃娃的批评后,人们再轻言女性的平等与解放。另一方面,人们对芭比之后的玩具娃娃所表达的女性意识的膨胀产生了诸多担忧。
宋梦凡[7](2007)在《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重视品牌的营销工作。品牌作为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与众不同,在经营过程中长期获利并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商品日趋同质化的时代中,品牌已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尚方宝剑。本论文主要对全球化妆品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欧莱雅的品牌营销战略及其战术进行研究。品牌竞争日益重要的今天,总结分析欧莱雅集团(中国)成功的品牌管理经验,发现其有待改进之处,对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化妆品业品牌竞争格局进行分析。采用PEST环境分析模型,分析了目前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品牌竞争状况以及欧莱雅的品牌经营状况;第二,研究了欧莱雅的品牌营销战略制定及战术实施。根据化妆品行业特点以及多品牌战略的优势和劣势,研究欧莱雅品牌金字塔战略的构建,并比较了欧莱雅多品牌营销战略与宝洁品牌营销战略的异同;在战术实施上,则以科特勒4Ps营销组合策略为分析框架,研究了欧莱雅以顾客为导向的品牌营销策略;第三,分析了欧莱雅品牌营销战略制定与实施上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其在大众品牌的文化渗透、深度分销和产品创新上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对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建议。例如提高产品的科技力量,重新细分市场,进入新兴和冷门的细分市场等,希望能对其品牌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宇虹,张铭[8](2006)在《靳羽西:西方思维东方美》文中研究指明靳羽西是学者、作家、记者、电视人、社会活动家,也是企业家。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财富榜上,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类时尚活动的舞台
邵允振[9](2006)在《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天然的不可缺少的载体。总体来看,中美关系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重大,美国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但198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美国华侨华人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实力的显着增强、社会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他们愈来愈认识到良好的中美关系对维护和增进美国华侨华人权益的重要性,他们自觉地加大了影响中美关系的力度。本博士论文主要从中美关系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对美国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从华人移民美国和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历史视角,对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加以简要的历史回顾;然后,就19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关注中美关系的动因、美国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及表现、制约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作用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美国华侨华人影响中美关系的前景进行分类分析;最后,就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中美关系从宏观上影响美国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在微观上影响中美关系,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多种力量的合力。
刘琨亚[10](2004)在《靳羽西:魅力自造》文中研究指明在美国,她因自己制作并主持的《看东方》电视节目引起轰动而获得"杰出妇女奖"、"终生成就奖"等一顶顶桂冠。她使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的很多奇怪看法,试着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东方。自傲的美国人钦佩地称她为"当代的马可·波罗"。在中国,由她亲自制作并主持的《看世界》(播出时改为《世界各地》)电视节目则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直到今天,人们都还清晰记得她的屏幕形象——永远不变的"童花头",神采飞扬的笑脸,还有那口香港味很浓的普通话。她,就是靳羽西。第一位用电视节目架起了东西方交流桥梁的美籍华人。一举成名以后,靳羽西的商业才华也逐渐展示出来,她独资创办的羽西化妆品公司,短短几年时间,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羽西牌化妆品家喻户晓,成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化妆品品牌之一,靳羽西也成为众多女性心目中的"美的使者"。不久之前,着名的欧莱雅公司全资收购"羽西",靳羽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6月13日,记者在靳羽西上海的新寓所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记者到达靳羽西在上海的新寓所时,她正在和一个外籍音响专家讨论安装音响的问题,靳羽西对音响的质量非常挑剔,因为音乐对于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的她来说,是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她带着记者参观她华贵典雅的房间,颇有几分得意地告诉记者,家里所有的装修都是自己设计的,这里既是她在上海的家,也是办公室。
二、靳羽西:东西方文化使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靳羽西:东西方文化使者(论文提纲范文)
(1)靳羽西:绽放世界的“东方美”(论文提纲范文)
真正的平民大使 |
自信的美丽教主 |
乐观的铿锵玫瑰 |
(3)电视谈话节目的跨文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跨文化交流理论 |
二、跨文化交流的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概念 |
一、研究内容 |
二、基本概念 |
第二章 跨文化交流电视节目出现的必然性 |
第一节 文化全球化的背景 |
一、全球化以前的文化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播策略 |
一、文化交流相关的政策法规 |
二、媒体的文化策略 |
第三节 电视是理想的跨文化交流媒介 |
一、覆盖广度与传播强度 |
二、独有的媒介属性 |
第三章 电视谈话节目跨文化交流的表现特征 |
第一节 节目的定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
一、让文化在节目中往来 |
二、与其他有跨文化现象节目的差异 |
第二节 话题的选择: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
一、情感与生活 |
二、艺术与热爱 |
三、民俗与传统 |
第三节 主持人的特殊角色:交流中的文化使者 |
一、主持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
二、多文化的背景知识 |
三、灵活得体的言行 |
第四章 电视谈话节目中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
第一节 探索电视节目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新价值 |
一、不只做喉舌 |
二、不只是娱乐 |
第二节 找寻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传播机制 |
一、由来已久的“宣传”机制 |
二、走下神坛的“传播”机制 |
第三节 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现存问题 |
一、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 |
二、缺少有力的国际性播出平台 |
三、话题的广度与深度尚待挖掘 |
四、文化交流的不平衡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 ——兼论女孩、玩具娃娃与教育之间的话语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 各领域对玩具娃娃与女孩关系的研究 |
(二) 玩具娃娃的分类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
(一) 理论视角:女性主义视角、知识考古学 |
(二) 研究方法:历时性研究(Diachronic Study)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玩具娃娃 |
(二) 女孩 |
(三) 话语构成 |
(四) 教育关系 |
第二章 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史建构 |
一、神话中凸现的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的最初联系 |
(一) "女神造人"中体现的"生殖崇拜" |
(二) 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最初关系的确立:"生殖"隐喻 |
二、中世纪: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首次确立 |
(一) 从"夏娃"的过错中"发现"女性的堕落 |
(二) 玩具娃娃最初的教育功能:让女孩"安静"下来 |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初反对:玩具娃娃对女孩的"耍弄" |
(一) 人文学者对女性堕落的质疑 |
(二) 人文学者的奇异眼光:不应该使用玩具娃娃使女孩安静下来 |
四、古典时期:对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挖掘 |
(一) 拒绝与接受:女孩是否应该玩玩具娃娃 |
(二) 冉森教派:用玩具娃娃培养女孩的仁慈之心 |
五、启蒙运动时期: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合法化论述 |
(一) 卢梭:玩具娃娃对女孩具有道德教益 |
(二) M·德·瓦朗热:通过玩具娃娃来教授女孩学习拉丁文 |
(三) 让利斯夫人:玩具娃娃让女孩明白自己的"义务"所在 |
六、大众教育的兴起时期:对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诸多"非议" |
(一) 现代心理学:玩具娃娃使女孩产生孤独感 |
(二) 工业社会的工作伦理:玩具娃娃"使女孩懒惰" |
(三) 女性主义:反对玩具娃娃所塑造的女性气质 |
第三章 芭比娃娃的"华丽转身":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断裂 |
一、女性形象的多重建构:芭比娃娃的"靓丽登场" |
(一) 彰显女孩的青春意向:凸显女性身体性征的芭比 |
(二) 投射女孩的明星梦想:使用明星模样和妆容的芭比 |
(三) 展露女孩的时尚情结:身着风格各异服饰的芭比 |
(四) 颂扬女性事业的辉煌:以各行业女强人形象打造芭比 |
二、芭比引领的女性时尚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冲突 |
(一) 消费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
(二) 用统一的校服来抵抗时髦的芭比 |
三、反对的声音与话语:芭比建构了另一种女性的刻板印象 |
(一) 女孩"被控"的身材:疯狂减肥只为拥有芭比的魔鬼身材 |
(二) 女孩承受的审美暴力:迎合男性审美取向的芭比 |
(三) 女孩被贴上的阶级标签:芭比的精英路线 |
第四章 芭比之后: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解构 |
一、女性气质多样化带来的混乱:另类玩具娃娃对芭比的反抗 |
(一) "昂贵的"芭比:"贝兹"(Bratz)娃娃的平民化 |
(二) 日渐模糊的两性划分:迷糊娃娃"冬己"一家人的角色转换 |
(三) 动漫故事中女性特质的混乱:"美羊羊"与"红太郎" |
二、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解构:规训还是解放? |
(一) 玩具娃娃混乱的女性气质中显现的女孩教育的迷茫 |
(二) "红太郎"的形象是否值得女孩学习? |
(三) 是女性的解放?还是女性权力意识的膨胀? |
结语:如果不给女孩玩玩具娃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人对品牌及品牌营销战略的界定 |
1.4 研究化妆品行业品牌营销战略的实际意义 |
第二章 化妆品行业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
2.1 总体社会环境分析 |
2.2 国内化妆品行业的竞争发展历程 |
2.3 国内化妆品行业品牌竞争现状 |
2.4 欧莱雅集团品牌经营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战略研究 |
3.1 化妆品行业的特点 |
3.2 欧莱雅的品牌金字塔构架 |
3.3 欧莱雅多品牌战略与宝洁多品牌战略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莱雅集团品牌营销战术研究 |
4.1 产品组合策略 |
4.2 价格策略 |
4.3 渠道策略 |
4.4 营销沟通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莱雅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评述 |
5.1 欧莱雅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的成功之处 |
5.2 欧莱雅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的不足之处 |
5.3 对本土化妆品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靳羽西:西方思维东方美(论文提纲范文)
出生在中国的“西方人” |
“花心”女人的婚姻 |
送给中国男人的书 |
(9)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 |
二、选题缘起 |
三、华侨华人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时间的选择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课题基本理论、结构 |
一、基本理论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
三、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追溯 |
第二节 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 |
一、默默无闻期(1880年代前) |
二、被动卷入期(1880—1940年代初) |
三、意识觉醒期(1940中期—1970年代末) |
四、主动参与期(1980年代至今) |
第二章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19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关注中美关系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与美国国内环境的改善 |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拓宽了华侨华人参与中美关系的渠道 |
二、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与多元文化民族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自身发展——美国华侨华人数量及质量的变化影响 |
一、19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数量及其影响 |
二、19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质量变化及其社会影响 |
第三章 19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及表现 |
第一节 对中美双方认识的影响——沟通理解的桥梁 |
第二节 对中美政治关系的影响——奔走斡旋的民间大使 |
第三节 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互通有无的跨国经纪人 |
第四节 对中美教育往来的影响——传播知识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 |
第五节 对中美文化往来的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 |
第六节 对中美科技交流的影响——科学无国界的推动者 |
第七节 案例分析——以“百人会”为例 |
第四章 制约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作用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外部因素 |
一、国际大环境:紧张与缓和 |
二、中美关系:友好与敌对 |
三、美国国内背景 |
四、中国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内部因素 |
一、华侨华人教育程度 |
二、华侨华人经济实力 |
三、华侨华人政治地位 |
四、华侨华人精英人物作用的发挥 |
五、华侨华人华社内部的凝聚力 |
六、华人同其他族裔的沟通和团结 |
七、对两国特别是美国政治的了解和策略的运用 |
第五章 结语: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影响及展望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和美国的对华政策大环境从宏观上影响美国的华人社会 |
一、中美关系大环境宏观上对美国的华人社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
二、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中美关系对美国华人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 |
第二节 华侨华人小群体从微观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 |
一、美国华侨华人社会从微观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极其有限的 |
二、美国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多种力量的合力 |
三、美国华侨华人在美国将继续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并可能在中美关系中继续施加影响力 |
第三节 对美国华侨华人增强其在中美关系中影响力的几点建议 |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中美关系的特点,提高协调驾驭中美关系的能力 |
二、了解美国政治,正确运用策略 |
三、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参政意识和能力 |
四、广泛联合其他少数族裔,建立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联合阵线 |
五、向其他少数民族学习:以犹太人为例 |
第四节 中国的侨务政策 |
一、正确定位美国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和生存发展环境 |
二、立足美国现有制度框架,不断提升美国华人的影响力 |
三、充分利用美国华侨华人在祖国统一中的独特作用,实现民族复兴与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的双赢局面 |
四、新时期侨务工作既要总揽全局,又要突出重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靳羽西:东西方文化使者(论文参考文献)
- [1]靳羽西:绽放世界的“东方美”[J]. 严红. 情感读本, 2015(27)
- [2]美丽使者靳羽西[J]. 宁国铭,高健. 当代广西, 2013(09)
- [3]电视谈话节目的跨文化现象研究[D]. 杜哲.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4]异国绽放的东方美——靳羽西[J]. 鲁杨. 华人世界, 2011(11)
- [5]靳羽西 只为中国女人更美丽[J]. 张姗姗. 时尚北京, 2011(08)
- [6]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 ——兼论女孩、玩具娃娃与教育之间的话语构成[D]. 程永婷.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7]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战略与战术研究[D]. 宋梦凡. 暨南大学, 2007(04)
- [8]靳羽西:西方思维东方美[J]. 宇虹,张铭. 中国报道, 2006(12)
- [9]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 邵允振. 暨南大学, 2006(07)
- [10]靳羽西:魅力自造[J]. 刘琨亚. 晚报文萃, 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