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一、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论文文献综述)

裴世东[1](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汪相[2](2018)在《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因探析——兼论P—T之交生物群灭绝事件和“阿蒙兴造山运动”》文中认为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同时也是一个特大型铌矿和大型铁矿,其成矿时代及成因至今仍有多种不同认识。本研究从东部接触带(菠萝头山)3号铌矿体内的金云母岩中获得残留锆石和热液独居石,测得其U-Pb年龄分别为269.5±3.1 Ma和249±13 Ma;从巴音敖包伟晶岩中获得热液锆石,测得其U-Pb年龄为248.9±2.5 Ma。结合阿尔泰—天山—北山—内蒙古—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造山带中的成矿年龄资料,笔者推测,在248%251 Ma白云鄂博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热液活动,该热液活动的时间可以代表白云鄂博矿床的成矿年龄。基于绝大多数稀有金属热液矿床都是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关联的,本研究对白云鄂博地区出露的两类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学分析,从而确定白云鄂博花岗岩基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体相)为同碰撞花岗岩,其定位年龄为269.8±2.0 Ma;而白云鄂博花岗岩基中的二云母碱长花岗岩(补体相)为碰撞后花岗岩,其定位年龄为250.5±6.0 Ma。根据二云母碱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等于白云鄂博矿床的成矿年龄,以及大量的野外地质现象和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1)该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为白云鄂博矿床的成矿母岩,它的岩浆直接来自地壳深部岩浆房;(2)该岩浆房就是同碰撞花岗岩浆的岩浆房,这意味着留存在该岩浆房中的巨量花岗岩浆经历了近20 Ma的分离结晶作用,从而在岩浆房上部聚集了富含成矿物质的残余花岗岩浆;(3)当构造环境由挤压转为拉张时,该残余花岗岩浆沿着张性断裂被动侵位。由于快速上升引起压力和温度的骤降,富含稀有金属(稀土和铌)、卤素(氟)和碱金属的硅质热液从残余花岗岩浆中分离出来;(4)这种硅质热液沿断裂构造率先进入白云鄂博群H8白云岩岩层,与碳酸盐发生交代反应,其稀土和铌金属元素沉淀成矿;同时,H8白云岩岩层中的菱铁矿和铁白云石分解,释放出Fe2+和[CO3](2-),前者(Fe2+)经近距离迁移后沉淀成铁矿,后者([CO3]2-)与少量稀土—铌元素结合成金属—碳酸络合物,呈脉状穿插在H8白云岩中,或迁移至H8白云岩的外围。该认识首次将白云鄂博地区的构造、成岩和成矿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阐释了一个致白云鄂博矿床形成的能量和物质的运移过程;同时,该认识可以整合多种流行的白云鄂博矿床成因认识("正常或热水沉积说"、"火成碳酸岩说"、"热液交代说"等等)中的合理因素;笔者认为,它是一个全面、系统而又新颖的白云鄂博矿床的成矿模式。

黄宗莹[3](2017)在《中国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文中研究表明中亚造山带西起乌拉尔山脉,途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天山、中国天山、东至环太平洋地区;北临西伯利亚克拉通、东欧克拉通,南由塔里木克拉通、华北-华南克拉通所围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之一,它主要由前寒武纪微陆块、岩浆弧、海山、蛇绿混杂岩等拼贴形成。造山带内部微陆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和构造起源一直是中亚造山带早期演化和构造研究的核心问题。中亚造山带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中-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和沉积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和SHRIMP U-Pb锆石定年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确定岩石的形成时代、成岩过程及构造热事件历史;阐明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历史及其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并通过中亚造山带内外部块体的岩浆、沉积、变质、构造变形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来制约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的构造亲缘性。中天山地块主要发育有一套眼球状、条带状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花岗质片麻岩。眼球状片麻岩侵位于902-930 Ma,条带状片麻岩则侵位于806 Ma,而糜棱岩化片麻岩侵位于896 Ma。中天山地块西段的眼球状和条带状片麻岩呈现出高Al2O3和K2O以及低CaO和NaO的含量,因此呈现出过铝质花岗质岩石的特征(ASI=1.09-2.05)。该套片麻岩具有富集轻稀土和相对平坦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明显的负Eu异常,亏损Nb,Ta,Ti和Sr,以及Pb富集等特征。锆石Hf同位素表明该套片麻岩具有壳源物质的特征(εHf(t)=-10.870)。该套片麻岩同时具有古老的Hf模式年龄(1.52-2.47 Ga)和大量的继承锆石(0.88-1.41Ga)。这些特点表明,该套片麻岩很可能是通过中天山地块的变质泥岩和硬砂岩部分熔融形成。在中天山地块东部,眼球状和糜棱岩化花岗质片麻岩也显示出高Al2O3和Si2O含量特征。该套片麻岩的Cr和Ni和稀土元素特征分别与拉克兰造山带典型S型花岗岩和上地壳的相一致。类似地,该套片麻岩也具有富集Hf同位素特征(εHf(t)=-9.00+1.60)。结合该套片麻岩中白云母和继承锆石特点(1.25-2.21 Ga)表明,中天山东段片麻岩的原岩为S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中天山地块古老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对已有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总结表明,中天山地块经历三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分别为1.40-1.46ga,0.81-1.01ga和0.73-0.79ga。其中,中元古代时期以地壳生长作用为主(1.40ga),而后主要以地壳活化改造为主(0.73-1.01ga)。伊犁地块地区,我们首次识别出伊犁地块最古老的岩石记录,主要为细粒花岗质片麻岩、眼球状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花岗质片麻岩(888-1329ma)。锆石u-pb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伊犁地块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与中天山地块该时期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的特点,可能为伊犁地块古老基底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伊犁同样存在三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分别为1.33ga,0.85-0.99ga和0.76ga。伊犁地块新元古代主要以大陆地壳活化改造为主(0.76-0.99ga)。中天山地块前寒武纪沉积岩表明,中天山地块最古老地层,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分别沉积于942-1095ma和932-960ma,而并非前人认为的古元古代。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具有相似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为0.95-1.00ga,1.20-2.00ga(峰值为1.40-1.60ga)和少量的2.60ga碎屑锆石年龄。相似的年龄频谱分布和hf同位素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物质源区。通过碎屑锆石形态特征、碎屑锆石频谱特征、hf同位素特征和岩浆作用对比研究认为,中天山地块新元古代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伊犁地块自身;中元古-古元古代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少量的2.60ga碎屑锆石具有它形远源搬运特征,可能来自其他古老克拉通。中天山地块在1.70-2.00ga和1.30-1.60ga时期发生了显着的地壳生长作用并伴随一定的大陆地壳活化作用,而新元古代主要以地壳改造为主(0.95-1.00ga)。伊犁地块最古老的地层为温泉群,碎屑锆石研究表明温泉群下部沉积岩沉积于845ma-900ma,而温泉群上部沉积岩沉积于857-880ma,而并非前人认为的古元古代。伊犁板块温泉群上下部具有类似年龄峰值,主要为0.88-0.95ga,1.10-2.00ga(峰值为1.40-1.60ga)和少量的2.60ga碎屑锆石年龄。其中,新元古代碎屑锆石物质源区主要为伊犁板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而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伊犁板块和中天山地块;对于2.60ga碎屑锆石其可能为远距离搬运的产物。类似地,伊犁板块存在两期同时期的地壳生长和活化作用(1.70-1.80 Ga和1.30-1.60 Ga);直到新元古代,中天山地块具有持续地壳活化作用改造的特点。通过系统的岩浆岩和碎屑锆石研究表明,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虽然不存在太古代基底岩石,但可能存在古元古代地壳初始物质记录(1.80-2.00 Ga)。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历史。二者古老陆核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1.30-1.40 Ga),并在新元古代早期(0.81-1.01 Ga)发生强烈的地壳改造作用并固结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中天山地块在1.70-2.00 Ga和1.30-1.60 Ga时发生同时期的地壳生长和活化改造作用,随后在新元古代早期(0.81-1.01 Ga)以地壳改造作用为主。类似地,伊犁地块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在新元古代中期,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可能都处于大陆地壳伸展环境(0.73-0.79 Ga)。我们认为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中元古代的地壳生长作用(1.33-1.46 Ga)和新元代的地壳活化改造作用(0.81-1.01 Ga)是分别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和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过程。通过对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与其他块体的岩浆、沉积、变质、构造变形等方面对比研究发现,在中亚造山带内部,中天地块和伊犁地块在新元古代之前具有构造亲缘性,但二者并非来源于塔里木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周缘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华南克拉通、澳大利亚和亚马逊克拉通。根据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显着的1.40-1.60 Ga岩浆和碎屑锆石特征,我们认为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在新元古代时期(1.00-0.90 Ga)位于劳伦古陆和东欧克拉通之间,二者可能来源于东欧克拉通。

刘德忠[4](1993)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文中指出 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筹委会化学实验室,1962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化学研究所,1970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管理,改名为新疆化学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恢复使用现在名称。全国人大代表、生物化学家陈善明研究员为第一任所长。着名科学家彭加木研究员曾长期在新疆化学研究

马海官[5](199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资助项目介绍》文中研究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共受理自由申请项目(即从前所称的“面上项目”)4061项,申请金额20792.90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9项,申请金额1556.05万元;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65项,申请金额1527.52万元。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经科学部初筛,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专家评市,选取资助的项目计有:自由申请项目921项,资助金额2778.16万元,项目批准率22.7%,其中最高资助金额25万元/项,最低资助金额1万元/项,

贺西安,张小云,任虹,李江[6](2009)在《新疆1997—2006年SCI论文统计分析》文中指出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为情报源,对新疆1997—2006年10年间被其收录的论文从时间、作者、机构、文献语言、文献类型、主要发文期刊、学科以及主要合作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等9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并与西北其他4省(区)发文量进行了对比。

白艳华[7](2007)在《学高德厚 精品团队掌舵人——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招君教授》文中研究表明地球科学是一个大题目,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对地球的认识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球科学不仅要重建地球46亿年以来的形成演化历史,追溯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脉络,还直接研究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地球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不仅在维持足够的资源供给及其持续利用,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保护与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整体上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强政府科学决策管理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卢苗安[8](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潘伯荣,葛学军[9](2004)在《我国沙冬青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 Cheng f.)两种植物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和惟一的常绿阔叶灌木。20世纪50年代末,自该属建立以来,我国众多专家、学者针对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先后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工作,涉及到有关植物学的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本文在回顾沙冬青属建立前后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我国对2种沙冬青植物保护生物学和保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保护实践,并对有关问题和今后应侧重开展的上作提出了一些思考。

吕兆启,李维琪,吾尔尼沙,郭晓慧,刘云英,关晓玲,宋铁珊,夏洛俊[10](1982)在《绵羊精子超微结构的改变和精清中多种酶的释放》文中研究表明绵羊精子采用十万分之三至百分之三的表面活性剂处理。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对精子的效应,同时测定精清中的透明质酸酶(Hyase),谷草转氨基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当药物浓度为十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三时,精子的原生质膜和顶体的诸层膜分离,对尾部结构各种损害也同样地发生,释放到精清中几种酶的活力显着增加。当药物浓度为千分之三至百分之三时,精子顶体和顶体内膜除去,三种酶的释放量持续增加。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精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百分之三时,同功酶酶谱出现五条典型的条带。据统计分析,精于的顶体完整率和诸酶的活力之间呈显着相关,顶体完整率和损害率之间呈最好的相关。Hyase和GOT的活力之间呈显着相关。本试验对绵羊精子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尝试,为研究绵羊冻精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论文提纲范文)

(1)《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因探析——兼论P—T之交生物群灭绝事件和“阿蒙兴造山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
2 年代学分析
3 成矿模式
    3.1 动力源
    3.2 岩浆源
    3.3 成矿物质源
    3.4 碰撞后花岗岩的定位
    3.5 成矿作用
4 关于新成矿模式的几个关键要素
    4.1 成矿年龄
    4.2 成矿母岩
    4.3 成矿机制
        4.3.1 稀土—铌—钍矿
        4.3.2 铁矿
        4.3.3 脉状铌—稀土矿
5 两个相关的重大问题
    5.1 P—T之交生物群灭绝事件的原因
    5.2“阿蒙兴造山运动”术语的建议
6 结论

(3)中国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1.1.1 中亚造山带微陆块来源
        1.1.2 中亚造山带大陆地壳演化
        1.1.3 超大陆旋回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和创新点
        1.3.1 主要完成工作量
        1.3.2 创新点
第2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2.1 样品制备
        2.1.1 样品粉末制备
        2.1.2 锆石靶制备
    2.2 全岩元素分析
        2.2.1 主量分析
        2.2.2 微量分析
    2.3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3.2 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第3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3.1 中国天山地区基本地质概况
        3.1.1 构造轮廓
        3.1.2 北天山带
        3.1.3 中天山地块
        3.1.4 南天山带
        3.1.5 伊犁地块
第4章 中天山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4.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4.1.1 中天山地块西部新元古代片麻岩
        4.1.2 中天山地块西部新元古代片麻岩
    4.2 分析结果
        4.2.1 岩石化学特征
        4.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4.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3 岩石学成因
        4.3.1 中天山地块西部新元古代片麻岩
        4.3.2 中天山地块东部新元古代片麻岩
第5章 伊犁地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5.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5.2 分析结果
        5.2.1 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
    5.3 伊犁地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第6章 中天山地块变质沉积岩沉积时代和源区特征
    6.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6.2 分析结果
        6.2.1 碎屑锆石特征
        6.2.2 碎屑锆石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
    6.3 碎屑沉积岩沉积时代
    6.4 碎屑沉积岩源区特征
第7章 伊犁地块变质沉积岩沉积时代和源区特征
    7.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7.2 分析结果
        7.2.1 碎屑锆石特征
        7.2.2 碎屑锆石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
    7.3 伊犁地块温泉群变质沉积岩沉积时代
    7.4 伊犁地块变质沉积岩物质源区特征
第8章 中国天山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8.1 中国天山微陆块基底形成时代
        8.1.1 中天山地块
        8.1.2 伊犁地块
    8.2 中国天山微陆块地壳形成和演化
        8.2.1 中天山地块
        8.2.2 伊犁地块
    8.3 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与超大陆旋回关系
    8.4 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8.5 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与塔里木克拉通亲缘性
    8.6 中天山地块和伊犁地块源区及其构造位置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相关表格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新疆1997—2006年SCI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2 新疆SCI论文时间分布
3 新疆SCI发文量最大的前30位作者分布
4 新疆SCI论文机构分布
5 新疆SCI论文文献语言分布
6 年新疆SCI论文发文期刊分布
7 新疆SCI论文文献类型分布
8 新疆SCI论文学科分布
9 新疆SCI论文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机构分析
1 0 新疆与西北4省(区)SCI论文对比
1 1 结论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论文参考文献)

  • [1]《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2]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因探析——兼论P—T之交生物群灭绝事件和“阿蒙兴造山运动”[J]. 汪相. 地质论评, 2018(02)
  • [3]中国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D]. 黄宗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
  • [4]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J]. 刘德忠. 化学通报, 1993(04)
  •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资助项目介绍[J]. 马海官. 生物科学信息, 1990(01)
  • [6]新疆1997—2006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 贺西安,张小云,任虹,李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08)
  • [7]学高德厚 精品团队掌舵人——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招君教授[J]. 白艳华. 科学中国人, 2007(07)
  •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9]我国沙冬青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 潘伯荣,葛学军.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10]绵羊精子超微结构的改变和精清中多种酶的释放[J]. 吕兆启,李维琪,吾尔尼沙,郭晓慧,刘云英,关晓玲,宋铁珊,夏洛俊. 畜牧兽医学报, 1982(03)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