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丛[1](2021)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与以往高中生活完全不同的大学环境,新生对学校适应的能力,对其未来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适应包括对宿舍关系、社团关系的人际适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习适应、面对高校校园生活环境适应等方面。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情况屡见不鲜,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作用,从而为提升新生的学校适应提供实用、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本研究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青海省某高校340名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学校适应水平整体为中等偏上。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维度得分在性别、学科专业、生源地、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等人口变量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干预部分,选取量表得分处于低分组27%的学生,进行配对抽样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保证两组在学校适应上的同质性。对实验组进行8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每周单元活动控制在60—90分钟,对照组则不施加关于团辅活动的系统干预,正常学习生活。团辅方案的活动设计,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人际交互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团辅干预活动完成后,对实验组和对对照组后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测学校适应差异显着(p=0.015),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成员后测的分显着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前后测学校适应差异不显着(p=0.108),且人际适应维度上得分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学校适应差异显着(p=0.049),表明团辅干预的有效性。实验组与追踪组学校适应后测差异不显着(p=0.604),表明团辅效果具有稳定性。这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显着地提升了大一新生学校适应水平。干预结束后,对团体成员、相关班主任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团体成员在团辅活动中获得提升人际、学习和生活适应的技能,做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相关教师认为学生在参加团体活动后,对学校的认可度明显提升,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领导者根据单元活动记录表,结合欧文·亚隆的疗效因子对团辅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表述。
周丽[2](2019)在《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文中提出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虽然中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具备了作为成人的大部分功能,但心理上却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懵懂状态。近年来,不同主体的调研数据均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心理问题者持续增多。目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倡学校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研究以Y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者俞国良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维度的划分,将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分为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四个部分,通过对Y中学服务体系内部各组成系统进行调研,以了解中学现阶段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开展现状。笔者将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在Y中学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3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Y中学部分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发现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测评机制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性;心理健康档案未实现数据化管理;毕业班心理健康课时数不足;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对象未包括教职工;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的制度不健全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各系统间未形成合力等。通过对Y中学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监管不到位、应试教育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以及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有限,这些客观上都阻碍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可见,Y中学作为在同类学校中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较为领先的学校,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由个性见共性,在本研究的最后,笔者以Y中学为参照,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优化体系内部各组成系统、促进系统间合力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同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赵玲玲[3](2018)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担当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这使得大学生承受着日益严重的压力,特别是近期社会上、校园里频繁出现的由于大学生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过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压力的重视。开发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压力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1975年Derogatis,L.R.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和徐长江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并根据本研究需要做了相应的调整。广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相对比较规范,本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了482名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授课前和授课后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对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中积极作用提出策略和建议。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压力管理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之处。此外,还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相关情况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这一部分内容的阐述是为下一部分的分析做铺垫。除绪论之外,论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和相关知识借鉴。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功能理论;政策依据包括: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此外,本研究还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大学生主要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方式应对压力,也有部分同学采用退避、幻想等消极方式应对压力,进而探讨了大学生管理存在压力认知偏差、部分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不成熟以及大学生压力管理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从而有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前后大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的情况,结合深度访谈分析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等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的原因,进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的影响。得出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短期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规的授课方式与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在提升大学生压力管能力效果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第四部分,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开发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笔者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及运用个体咨询作为补充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积极作用,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第五部分,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展望。
王帅[4](2018)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绪适应是个体对情绪变化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个体可以积极调整情绪与环境的关系,也可以根据情绪发展特点安排某种合适的情境,来获得较好的情绪适应。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生情绪适应问卷》对544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新生进行调查,探讨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现状;同时,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干预手段,对15名情绪适应得分较低的高职新生进行团体干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有效性。结论如下:(1)《高职生情绪适应问卷》信效度较好。(2)干预前,实验组前测情绪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前测没有显着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后测情绪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后测差异显着;实验组后测情绪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实验组前测差异显着;对照组后测情绪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前测没有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高职新生的情绪适应。
王丽娟[5](2014)在《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干预》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中职新生面对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探讨适合中职学校的心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新生潜在的心理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团体辅导、心理健康、适应性的相关概念、起源与发展及团体辅导作为干预手段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为中职新生实施团体辅导实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甘肃省卫生学校2013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中职卫校新生适应调查问卷,从746名新生中,筛选出40人为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人,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辅导干预,对照组无干预。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成员对团体辅导评价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和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没有显着性差异,后测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除“强迫症状”、“偏执”和“情绪不平衡”外,其余七个因子的差异非常显着。说明团体辅导在提高中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性能力上有显着性的效果。2)初步形成团体辅导方案:“新生活,心适应”、“合作中成长”、“自我管理”、"say you, say me"、“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们是一家”等。以上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性的能力,帮助其尽快适应中职生活。
杜彦霖,屈正良[6](2011)在《团体心理辅导:职业院校班级建设的新风向》文中提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越来越呼唤一种高效的心理辅导模式。立足于现实需要,以职业院校的班级建设为支点,通过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院校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思想和模式引用到职业院校的班级建设中,提供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培养提供帮助。
李芙蓉[7](2011)在《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与他人进行协作、享受共同活动带来的乐趣、并能顾及他人利益、协调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的各种个性特征的总和。良好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增加就业砝码,增强竞争实力,也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教育的许多学科中已开展,尤其在体育学科,更凸显出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的优势。而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和资源多元化等特点也受到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青睐。本研究探索性的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依据项群理论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健美操、篮球、羽毛球进行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设计,按项目从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七个主题活动,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以自编《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作为测评工具。通过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干预,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4,分半信度为0.87。7个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74~0.92之间,分半信度在为0.70~0.88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测评工具。2、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合作认知和合作意向,但合作情感负性体验比较强烈;在合作技能方面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互助互信品质,但缺乏对自我情绪的调控和化解冲突的能力,以及对成员和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3、男、女生在合作能力总得分上不存在差异,在合作情感体验上女生比男生敏感;各年级学生在合作能力总得分上不存在差异,在合作意识上低年级学生表现差于高年级学生;在社团、协会或某一组织中担任某一职务或兼任多种职务的学生在合作能力总得分明显高于没担任任何职务的学生。4、体育教学中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干预是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生的合作认知、改变学生负性情感体验、促进合作意向的达成有积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人际互助的品质、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冲突管理和自我情绪调控,在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上也是有效的。5、在各体育教学项目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集体项目如篮球更利于学生进行冲突管理和发展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本研究不仅考察和支持了团体心理辅导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填补了团体心理辅导在体育领域的空白,也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更重要的,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可以尝试着推广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中。
林虹,赖以柱,蒋常香[8](2007)在《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学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文中认为促进职校生全面发展是职业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的载体、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学习、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对学生工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金亚静[9](2006)在《上海市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观念等因素影响,处在人生特殊时期的妊娠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对有情绪障碍的妊娠女性提供合适的心理指导也值得深入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市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妊娠女性与普通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考察年龄、学历、职业、是否独生子女以及不同孕期对妊娠女性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影响。第二部分,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孕妇中的特殊群体,即有焦虑或抑郁现象的妊娠女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焦虑、抑郁的孕妇是否有效果,并试图自行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孕妇基本资料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等六个部分收集资料,运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相对于普通女性,上海市妊娠女性的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度。但是孕妇的情绪障碍在妊娠女性当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躯体化、抑郁和焦虑。②与其他年龄段的妊娠女性相比,25岁以下的妊娠女性在敌对性更高;学历为初中的孕妇在恐怖和偏执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女性;职业为农民的妊娠女性在抑郁和恐怖上比其他职业的妊娠女性更高,工人和无业的妊娠女性在人际关系敏感上高于其他职业;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孕妇的不同孕期对妊娠女性的心理健康无显着性影响。③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孕妇缓解焦虑、降低对刺激事件的敏感度、缓解身体的不适感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孕妇的抑郁无显着性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缓解孕妇焦虑的重要手段,在社区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环境中是适宜推广和借鉴的。
张冬梅[10](2004)在《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校适应 |
二、团体心理辅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
二、人际交互作用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实验法 |
四、访谈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问卷测量工具 |
二、实验工具 |
第四节 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方案设计及依据 |
第五节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大一新生学校适应整体状况描述 |
第二节 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一、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学科专业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三、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四、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五、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六、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父母教养方式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第五章 干预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案例 |
一、人际适应 |
二、学习适应 |
三、角色适应 |
四、环境适应 |
五、生活适应 |
六、职业选择适应 |
第二节 干预后定量分析结果 |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学校适应差异比较 |
二、实验组实验前后学校适应差异比较 |
三、对照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异比较 |
四、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情绪智力差异比较 |
五、实验组后测与追踪测试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 |
第三节 干预后质性分析结果 |
一、团体成员咨询感受 |
二、团体领导者观察记录 |
三、相关班主任访谈结果 |
第六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分析 |
一、大一新生学校适应整体状况分析 |
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三、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学科专业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四、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五、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六、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是否担任班干部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七、大一新生学校适应在父母教养方式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结果分析 |
一、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结果分析 |
二、对照组学校适应前后测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显着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心得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
(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已引起社会关注 |
(三) 学校正在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转变 |
(四) 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成为时代趋势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心理健康 |
(二) 心理健康服务 |
(三)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系统论对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启示 |
(二) 协同论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启示 |
(三) 人本主义理论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 |
第二章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沿革 |
(一) 调查、呼吁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 |
(二) 尝试、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 |
(三) 探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期 |
(四) 推进、繁荣期——20世纪末期至今 |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演变 |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件的出台 |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文件的出台 |
(三) 现阶段出台的心理健康服务文件 |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模式转化 |
(一) 医学模式 |
(二) 教育模式 |
(三) 服务模式 |
第三章 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以Y中学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工具 |
(四) 调查实施 |
二、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 |
(一) 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系统 |
(二) 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 |
(三) 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 |
(四) 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
第四章 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
(一) 测评机制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性 |
(二) 心理档案尚未实现数据化管理 |
(三) 课程的课时数与授课内容缺乏保障 |
(四) 辅导与咨询的对象及途径定位不准确 |
(五) 危机预警及干预制度不完善 |
(六) 心理健康服务内部系统未形成合力 |
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所存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监管不到位 |
(二) 应试教育思想依旧根深蒂固 |
(三) 校领导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有限 |
第五章 对完善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
一、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 |
(一) 建立三级组织保障机制 |
(二) 建立双重经费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师资队伍人员保障机制 |
二、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各系统 |
(一) 健全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制度 |
(二) 改进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
(三) 拓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对象及途径 |
(四) 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中的网络化建设 |
三、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间形成合力 |
(一) 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间组建数据链 |
(二) 心理测评与心理危机预警形成网络化 |
(三) 心理健康课程与团体心理辅导互为补充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1.选题缘由 |
2.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综述 |
2.关于大学生压力管理研究的综述 |
(三)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深度访谈法 |
(四)本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1.本研究的重难点 |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1.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
2.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一、理论基础、政策依据以及知识借鉴 |
(一)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功能理论 |
(二)政策依据 |
1.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政策界定 |
2.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与教学的政策要求 |
3.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的政策目标 |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借鉴 |
二、大学生压力管理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压力的来源分析 |
1.学习压力 |
2.人际关系压力 |
3.就业压力 |
4.生活压力 |
(二)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
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总体情况 |
2.大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上的情况讨论分析 |
(三)大学生压力管理存在的问题 |
1.部分大学生存在压力认知偏差 |
2.少数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不成熟 |
3.大学生压力管理缺乏专业指导 |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影响 |
(一)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课程开设前后对比调查 |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情况访谈 |
1.大学生对压力有正确认知 |
2.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增强 |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关系讨论 |
1.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2.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改善 |
3.不同授课方式在提升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效果上无显着性差异 |
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中积极作用的建议 |
(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主阵地作用 |
1.明确课程的定位 |
2.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
3.拓展课程的教学方法 |
4.加强课程的教学管理 |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中引导作用 |
1.提高师资队伍的准入机制 |
2.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培训 |
3.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压力管理能力中的能动作用 |
1.提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
2.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
3.主动参加课后实践教育 |
(四)发挥个体咨询与课程教学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互补作用 |
1.个体咨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针对性 |
2.个体咨询有助于弥补课程教学对学生关注欠缺的不足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团体心理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情绪适应 |
2.1.1 适应的概念界定 |
2.1.2 情绪适应的概念界定 |
2.1.3 情绪适应的测量指标 |
2.1.4 情绪适应的相关研究 |
2.2 团体心理辅导 |
2.2.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界定 |
2.2.2 国内关于适应的团体心理辅导 |
3 高职生情绪适应问卷的编制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对象 |
3.3.1 开放式问卷的对象 |
3.3.2 预测问卷的对象 |
3.3.3 正式问卷的对象 |
3.4 情绪适应问卷的项目编制 |
3.5 研究结果 |
3.5.1 原始问卷分析 |
3.5.2 项目分析 |
3.5.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5.4 信度检验 |
3.5.5 效度检验 |
3.5.6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 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现状及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材料 |
4.5 研究程序 |
4.6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4.7 研究结果 |
4.7.1 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总体现状 |
4.7.2 高职新生情绪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
4.7.3 团体心理辅导结果的量化研究 |
4.7.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量表各维度上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检验 |
4.7.3.2 实验组在量表各维度上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检验 |
4.7.3.3 对照组在量表各维度上的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检验 |
4.7.4 团体心理辅导结果的质化研究 |
4.7.4.1 团体心理辅导前的访谈内容分析 |
4.7.4.2 团体成员在认知上的改变 |
4.7.4.3 团体成员在行为上的改变 |
4.7.4.4 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成员的自我报告 |
5 讨论 |
5.1 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现状分析 |
5.2 高职新生情绪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情绪适应干预结果的分析 |
5.4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原因分析 |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团体辅导 |
2.2 心理健康 |
2.3 适应性 |
2.4 国内外对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实证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中职卫校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
3.5.2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
3.5.3 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 |
3.5.4 成员对团体辅导的评价量表 |
3.5.5 数据统计工具 |
3.6 研究步骤 |
3.7 团体辅导干预 |
3.7.1 团体的名称、目标及性质 |
3.7.2 团体辅导的时间、地点及人数 |
3.7.3 团体辅导的具体及方案 |
3.7.4 本次团体辅导的过程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样本情况 |
4.2 中职卫校新生适应调查问卷的结果 |
4.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的结果 |
4.4 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的结果 |
4.5 成员对团体辅导的评价量表的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状况 |
5.2 中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5.3 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干预效果 |
5.4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团体辅导的目标 |
5.4.1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
5.4.2 团体辅导的目标 |
5.5 本次研究不足及工作展望 |
5.5.1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
5.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5.6 团体辅导之外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
5.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团体心理辅导:职业院校班级建设的新风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院校班级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
(一) 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职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
(三)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院校班级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准备比较完善 |
(二)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形式多样化 |
(三) 团体心理辅导在部分职业院校探索的成功经验 |
三、在职业院校班级建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建议 |
(一) 班级管理理念的更新 |
(二) 团体心理辅导相关人员的配备与培训 |
(三) 团体心理辅导的职业教育化 |
1. 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 安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 |
2. 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出发点, 综合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多种功能。 |
3. 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规划为前提, 组织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
(7)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 |
2.1 大学生合作能力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概念 |
2.1.1 大学生合作能力的界定 |
2.1.2 团体心理辅导的界定 |
2.2 合作能力培养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
2.2.1 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2.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
2.2.3 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机制 |
2.3 大学生合作能力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 |
2.3.1 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意义 |
3.3.1 大学生合作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主题 |
3.3.2 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是核心就业能力的需要 |
3.3.3 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是时代主旋律的需要 |
3.3.4 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需要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访谈法 |
4.2.3 教学实验法 |
4.2.4 问卷调查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4.3 研究假设 |
5 实验过程及控制 |
5.1 教学设计 |
5.1.1 教学目标设计 |
5.1.2 教学内容设计 |
5.1.3 教学组织设计 |
5.1.4 教学评价设计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对象 |
5.2.2 实验工具 |
5.2.3 实验控制 |
5.2.4 实验流程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实验前各对照组和实验组合作能力分析 |
6.2 实验后各对照组实验组合作能力分析 |
6.3 实验前后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 |
6.3.1 实验前后健美操对照组与实验组合作能力分析 |
6.3.2 实验前后篮球对照组与实验组合作能力分析 |
6.3.3 实验前后羽毛球对照组与实验组合作能力分析 |
7 讨论 |
7.1 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讨论 |
7.1.1 大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现状 |
7.1.2 学生合作能力在性别、年级、职务变量上的比较 |
7.2 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干预效果特点 |
7.3 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加强合作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
8.2.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
8.2.3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建立合作能力培养的组织 |
8.2.4 加强社会实践,为学生合作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
8.2.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合作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8.2.6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团体辅导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充足保障 |
9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9.1 研究不足 |
9.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专家访谈提纲 |
附2: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 |
附3:各项目教学进度设计 |
附4:小组活动记录单 |
附5:教学评价明细表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学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学校团体辅导的基本内涵 |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学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1.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引导作用, 可进一步促进教育效果。 |
2.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拓展性作用, 可在团体情境中体验学习, 自我成长。 |
3.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调节作用, 有助于学生和谐发展。 |
4. 团体辅导具有高效作用, 可扩大辅导覆盖面。 |
(9)上海市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妊娠妇女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
一、心理健康的理论综述 |
二、妊娠期女性的心理问题 |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综述 |
第三部分 上海市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对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妊娠妇女团体心理辅导 |
一、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个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
二、妊娠女性团体心理辅导的训练程序 |
三、妊娠女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 |
四、数据分析 |
五、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与研究的局限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局限 |
四、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谢辞 |
(10)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内涵 |
二、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功能 |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功能 |
(二)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功能 |
(三) 团体心理辅导的预防功能 |
(四) 团体心理辅导的治疗功能 |
三、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
四、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李雨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D]. 周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压力管理能力开发的研究[D]. 赵玲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团体心理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情绪适应的研究[D]. 王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干预[D]. 王丽娟. 兰州大学, 2014(04)
- [6]团体心理辅导:职业院校班级建设的新风向[J]. 杜彦霖,屈正良. 职教通讯, 2011(19)
- [7]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 李芙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8]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学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 林虹,赖以柱,蒋常香.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06)
- [9]上海市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D]. 金亚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J]. 张冬梅. 职教通讯,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