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推广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李华昭,邓海利,宋兆俊[2](2012)在《小麦垄作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小麦垄作的优势,从地块选择、整地起垄、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小麦垄作栽培方式的推广。
刘胜文,刘爱华,郭云燕,吕全[3](2007)在《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在林麦间作地的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林下小麦平作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林下小麦垄作栽培对小麦群体、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根系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对调节合理的小麦群体、改善田间小气候、延缓小麦叶片衰老、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等方面均优于平作小麦。
王法宏,杨洪宾,徐成忠,李升东,司纪升[4](2007)在《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使小麦植株的基部节间缩短,株高显着降低;旗叶和倒2叶叶面积变小,而倒5叶叶面积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理想株型;株型构成指数改善,有利于优化叶片的空间分布;冠层绿叶干重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显着增产。
何菊[5](2007)在《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就在人们为节水绞尽脑汁的时候,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们研究出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这种技术的推广,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在种植方式上,给了人们一个新的概念。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机械开沟起垄,小麦种在垄上,每垄种植36行小麦。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改传统的平作为垄作,扩大土壤面积40%左右,增加光能截获量;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从而降低了田间的湿度,抑制了小麦常见病害的发生;小麦株高明显降低,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改传统的平作的大水漫灌为垄作的小水沟内渗灌,节水30%40%,消除了土壤板结的现象,为作物根系的健康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更好的优化小麦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实现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并且可以降低成本30%左右。畦作沟灌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其配套机具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了更好的推广小麦垄作技术,设计了一种畦作沟灌的小麦起垄播种机,垄上种植四行小麦。它一次作业可完成起垄、整形、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了田间作业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起垄和播种质量。这种机械的出现,使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农机推广一次完成,能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本文也对起垄播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介绍。该机采用尖角式开沟器,这是一种新式开沟器,开沟窄,入土性能好,工作阻力小,耐磨损。该机采用了组合的方式进行起垄:首先由小圆盘耙起一条较窄的垄,再由直径大些的缺口圆盘犁进一步拓宽垄体,然后由铧再一次拓宽垄体,并对垄沟进行整形,最后再由整形镇压装置对垄体进行整形。本论文用Pro/ENGINEER软件对整机进行了整体设计,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进行了优化;用ADAMS仿真软件对地轮及碎土装置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碎土装置的运动轨迹;用ANSYS分析软件对主要受力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
杨洪宾,徐成忠,何秀兰,李福元,王法宏[6](2007)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小麦灌浆期群体素质的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于灌浆中期对垄作小麦和平作小麦分别进行大田层切,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小麦灌浆中期群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群体从底部到顶部各层次相对光强增加,以40-50 cm增加幅度最大,群体内光分布得到优化;各层次单位面积功能叶片(绿色叶片)、功能叶鞘(绿色叶鞘)和茎秆干重增加,枯叶片干重减少,尤以中、下部较为明显;穗层上部穗干重大幅度增加,下落穗减少,穗层整齐。这些群体指标的改善,证明垄作栽培麦田群体素质较高,有利于高产低耗目标的实现。
邵运辉[7](2007)在《冬小麦垄作适宜栽培模式筛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2006年度,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豫麦50、周麦18、郑麦004和洛早2号等品种为材料,分别在郑州、浚县、新乡、洛阳等地对传统平作和不同起垄栽培方式(3行/垄、4行/垄)进行了多年多点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栽培模式对小麦根系基部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基部干物质积累量、生物量、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根系发育优于传统平作,二者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着。连续多年、多点、多品种试验均表明,小麦拔节期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较小,拔节后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快速增加,于扬花期达到最大,垄作、平作处理间差异显着。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传统平作处理,进入灌浆后,植株根系衰老,干物重降低,但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根系干物重在成熟期略有回升,表明垄作栽培可以适当延缓植株衰老,延长灌浆期,并明显提高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产量。2.不同垄作模式均能明显提高小麦植株基部干物质积累量。垄作栽培较传统平作栽培可以有效缩短植株第一、二、三节间长度,并增加相应节间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而增加茎秆强度,增强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3.垄作栽培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经济产量。平作栽培的地上干物质量高于垄作。垄作与平作栽培方式相比较,除2004-2005年度农大点的经济系数差异不显着外,其余试点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四行垄作与三行垄作相比较,浚县点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而新乡点差异不显着。4.不同垄作栽培模式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有显着差异。垄作的产量大于平作,且垄上四行的产量大于垄上三行的产量,说明垄作与平作相比能提高小麦的产量,且垄上种植四行小麦的增产幅度大于垄上种植三行小麦的增产幅度,垄作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长。
张兆才,尹秀波[8](2006)在《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孟祥飞,党伟,来敬伟,史红志[9](2006)在《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洪宾,徐成忠,鹿长金,王化岩,王法宏,冯波[10](2006)在《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平作和垄作对小麦植株形态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麦田相比,垄作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变小,而倒四和倒五叶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的理想株型;灌浆中期垄作小麦各叶位叶片干重高于传统平作小麦的相应叶位叶片,而收获前又低于传统平作小麦的相应叶位叶片;垄作小麦开花期茎秆的干重高于传统平作小麦,而收获前又低于传统平作小麦,表明垄作小麦的茎秆和叶片对籽粒的贡献大于传统平作小麦;垄作栽培使小麦各节间,尤其是基部节间缩短,株高降低,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垄作栽培提高了小麦的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以及籽粒容重。与传统平作相比,小麦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构建理想株型,更好地发挥群体功能,提高产量。
二、山东省推广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推广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小麦垄作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栽培优势 |
1.1 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强植株抗性 |
1.2 降低肥水及管理成本 |
1.3 减轻冻害 |
1.4 提高产量和品质 |
1.5 间套种增产增收 |
2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 |
2.1 地块选择 |
2.2 整地起垄 |
2.3 品种选择 |
2.4 适期播种 |
2.5 田间管理 |
2.6 适期收获 |
(4)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5)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技术 |
1.1.1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概述 |
1.1.2 小麦垄作栽培的特点 |
1.1.3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推广情况 |
1.2 国内外畦作沟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机具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内容与方法 |
1.5.1 课题的主要任务 |
1.5.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小麦起垄播种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
2.1 播种机的性能要求及性能指标 |
2.1.1 性能要求 |
2.1.2 性能指标 |
2.2 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的技术要求 |
2.3 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整体结构的设计 |
2.3.1 整机设计原则 |
2.3.2 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的总体结构 |
第三章 主要工作部件的方案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3.1 起垄装置的设计 |
3.2 整形装置的设计 |
3.3 开沟器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3.3.1 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
3.3.2 尖角式开沟器 |
3.3.3 开沟器铲柄设计 |
3.3.4 可调式种肥垂直分施机构设计 |
3.4 排种器的设计与相关参数的确定 |
3.4.1 类型的选择 |
3.4.2 工作特点 |
3.4.3 结构参数的确定 |
3.5 镇压装置的设计 |
3.5.1 镇压装置的作用 |
3.5.2 镇压轮的类型 |
3.5.3 镇压轮的设计 |
3.6 地轮装置的设计 |
3.6.1 地轮直径 |
3.6.2 抓地板的设计与布局 |
3.7 碎土装置的设计 |
3.8 整机牵引阻力的计算及配套动力的确定 |
第四章 ADAMS仿真 |
4.1 ADAMS 简介 |
4.2 地轮的仿真 |
4.2.1 建立仿真模型 |
4.2.2 添加约束并仿真 |
4.3 碎土装置的仿真 |
4.3.1 建立仿真模型并添加约束 |
4.3.2 碎土装置仿真与创建轨迹曲线 |
第五章 Pro/E环境下虚拟模型的建立 |
5.1 Pro/E 简介 |
5.2 三维实体建模 |
5.3 模型质量与重心计算 |
第六章 关键部件的结构静力分析 |
6.1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简介 |
6.2 结构静力分析概述 |
6.2.1 ANSYS 静力分析的求解步骤 |
6.2.2 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原理 |
6.3 后梁的静力分析 |
6.3.1 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
6.3.2 定义约束与载荷 |
6.3.3 结果分析 |
6.4 地轮支架的静力分析 |
6.4.1 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
6.4.2 定义约束和载荷 |
6.4.3 结果分析 |
6.5 开沟器铲柄的静力分析 |
6.5.1 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
6.5.2 添加约束和载荷 |
6.5.3 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不同栽培方式下小麦灌浆期群体素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培方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功能叶片 (绿叶) 干重的影响 |
2.2 栽培方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枯叶片干重的影响 |
2.3 栽培方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功能叶鞘干重的影响 |
2.4 栽培方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茎秆干重的影响 |
2.5 栽培方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穗干重的影响 |
2.6 栽培模式对灌浆中期群体不同层次相对光强的影响 |
3 讨 论 |
(7)冬小麦垄作适宜栽培模式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垄作栽培模式的优点 |
1.1.1 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 |
1.1.2 提高肥料利用率 |
1.1.3 提高光能利用率 |
1.1.4 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个体发育,减少病害发生 |
1.1.5 降低农药、化肥用量 |
1.1.6 利于增加产量 |
1.1.7 利于作物套作 |
1.2 垄作栽培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1 垄作栽培模式的问题 |
1.2.2 适宜品种的筛选问题 |
1.2.3 垄作栽培机械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引言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供试材料 |
3.3 试验方案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小麦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基部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3.4.2 小麦生物量的测定 |
3.4.3 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3.5 试验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垄作对小麦根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 垄作对小麦基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 垄作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4.4 垄作对小麦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 |
4.5 垄作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语与讨论 |
5.1 垄作对干物质积累量及提高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5.2 4行垄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5.3 起垄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5.3.1 农民的栽培习惯 |
5.3.2 农民现有机械与垄作机械的矛盾 |
5.3.3 品种与垄作栽培相配套的问题 |
6 不同栽培模式图版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垄作对茎生叶各叶位叶片大小的影响 |
2.2 垄作对茎生叶各叶位叶片干重变化的影响 |
2.3 垄作对各节间长度的影响 |
2.4 垄作对茎秆干重变化的影响 |
2.5 垄作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讨 论 |
四、山东省推广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小麦垄作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J]. 李华昭,邓海利,宋兆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3)
- [3]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在林麦间作地的推广研究[J]. 刘胜文,刘爱华,郭云燕,吕全. 农业科技通讯, 2007(08)
- [4]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王法宏,杨洪宾,徐成忠,李升东,司纪升. 作物学报, 2007(06)
- [5]畦作沟灌小麦起垄播种机的研究与设计[D]. 何菊.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1)
- [6]不同栽培方式下小麦灌浆期群体素质的研究[J]. 杨洪宾,徐成忠,何秀兰,李福元,王法宏. 麦类作物学报, 2007(02)
- [7]冬小麦垄作适宜栽培模式筛选的研究[D]. 邵运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9)
- [8]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J]. 张兆才,尹秀波. 中国农技推广, 2006(12)
- [9]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J]. 孟祥飞,党伟,来敬伟,史红志. 甘肃农业科技, 2006(12)
- [10]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杨洪宾,徐成忠,鹿长金,王化岩,王法宏,冯波.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