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系统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碧玉[1](2020)在《基于专业忠诚度视角的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三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在旅游产业发展呈现蓬勃趋势,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开发岛,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发展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但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对企业的忠诚度方面表现不佳,存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短期间之内便更门换户、行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等现象,不少从业人员甚至转至其它行业,专业化的相关旅游人才更是严重匮乏,高素质人才供应时常“断流”。久而往之,必然会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力阻碍。本文基于专业忠诚度视角下的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探讨以达到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忠诚度,增加旅游企业就业率目标。基于三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的忠诚度为样本制定调查问卷,主要从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专业对口情况、专业忠诚度情况、专业认知及兴趣、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等方面作为调查切入点,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现状,探讨旅游专业学生忠诚度不高的原因,最后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角度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解决措施和可行方案,主要包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兴趣、提升专业教育水平、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从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在旅游业继续处于海南省发展核心的战略部署之下,旅游业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旺盛的向前发展,解决好旅游专业相关人才忠诚度的问题无论对于直接促进海南省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还是海南省的经济总量的发展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乃至今后都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这一课题的研究现实意义十分深远。
徐东北[2](2016)在《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式分析及异质化构建》文中提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内部运行系统模型和外部聚焦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该文试图从理论、实践、政策、区域、高校、趋势等六个方面对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聚焦式分析,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部运行系统模型对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异质化构建的建议。
安铮[3](2015)在《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平稳上升阶段,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高校也成为旅游业人才供给的主力军,然而调查显示,全国主要本科专业中旅游管理专业与行业就业相关度较低,并且还是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关联性备受关注。本文从教育学及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供给与需求角度,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在《旅游法》实施后旅游行业逐渐规范化的趋势中,还有互联网的发展对旅游本科教育与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的机遇与挑战下,研究旅游领域中的教育与就业关联性问题,客观地分析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矛盾。本文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在利用各应用型旅游高校发布的毕业生流向的总体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在校生、毕业生、酒店离职员工及酒店管理人员的结构性访谈及对互联网社区中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用户的发问和回答进行文本归纳分析,研究对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是如何作用于本行业就业及对行业内就业影响程度,在与毕业生家庭社会关系、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等影响因素相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本科教育对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关联性特征,力求客观反映对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行业内就业失衡问题,找出制约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关联性提供客观依据。最后,为提升我国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与行业内就业关联性分别从政府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希望通过对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问题的研究能对我国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和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佳[4](2014)在《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热点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是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旅游业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海洋开发、海陆一体化与“新东部”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旅游超载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现代“城市病”、海陆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因而如何提高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预防调控旅游超载或弱载问题、促进海陆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鉴于此,将预警理论引入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借鉴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主体功能区划等理论,在梳理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理论解析,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有助于弥补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不足,为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超负荷承载问题、推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理论基础。系统解析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相关概念,详细阐述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内涵、构成(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四大预警子系统)、特征及运行机制(利用控制图方法划分弱载区、成长区、健康区、适载区和超载区5个预警区间)。(2)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包括经济实力、资源环境、政策制度,从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类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品体系等探讨旅游业发展现状,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土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仿真模型。深入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建立由50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与标准,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定量测度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构建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确定系统目标及边界,绘制因果关系反馈图,确定8个状态变量、8个速率变量、66个辅助变量和113个常量,编写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方程,并通过基于历史数据检验方法的合理性检验。(4)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SD仿真分析。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仿真模型,针对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以2004年为基准年,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模拟仿真,确定警界区间,判断2004-2025年间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并设计4类调控方案,通过仿真比较,探讨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5)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从构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法制管理体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优化系统内部环境和划分旅游主体功能区等方面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措施,保障预警系统正常运行。
刘莉莉[5](2014)在《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旅游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教育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为社会培养旅游业一线人才的摇篮,为确保人才的及时有效输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重复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进了澳大利亚完善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TAFE课程。本文首先将旅游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澳大利亚独具特色的TAFE课程等概念阐述清楚,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基础。其次,在明晰了各自的发展历程之后从课程理念及目标、课程原则、课程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对我国和澳大利亚的旅游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现状扫描,并从两国各选取具有课程代表性的院校:中国的长春技术职业学院和澳大利亚的威廉姆·安格利斯学院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此揭示出澳大利亚TAFE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上诸多问题的阐述,本文对我国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预测了我国旅游高职课程的发展趋势。提出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政府重视力度,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机制;其次,要培养专门的技能型人才就要设立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再次,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最后,要针对时代需求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将会朝着扩大课程内容的覆盖面、增加实践课时比例以及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朱研[6](2013)在《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酒店业扩张趋势明显,形成了一波酒店业投资热潮。然而,酒店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酒店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酒店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在解决这一难题中,政府应当担负起宏观的指导和调控责任,制定有利于酒店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本研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从服务型政府视角,对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综述;第三部分分析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现状;第四部分对国外政府在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梳理;第五部分提出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机制构建。本研究对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现状开展调研,了解政府部门在发挥职前与职后教育中的作用,归纳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酒店人力资源稳定性不足、院校培养的人才供给不足、政府提供的服务不足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足。本研究借鉴分析了国外政府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经验,包括国外政府在促进社会和企业主体、以及推进行业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方面的经验,对本市酒店人力资源开发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最后选取服务型政府的视角,结合目前政策和研究中获取的本市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现状,提出了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对上海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的五方面对策和措施建议,包括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旅游教育与培训体系;积极促进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卡发与培训工作;联合政府各部门共同制定酒店业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搭建信息沟通与各方交流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保障体系。
齐庆伟[7](2012)在《我国旅游本科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的视角》文中认为旅游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朝阳产业”,因其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特别是要依靠旅游高等教育。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1980年,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经济系设立了旅游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开端。如今全国共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967所,在校生人数达59.61万人,其中,旅游本科层次的在校生达22.74万人,占旅游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8%。旅游本科毕业生理应是旅游行业的主力军,但现如今旅游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与市场需求错位,旅游本科生行业内就业率较低且流失率较高成为普遍现象。对于行业来说,人才流动固然是正常现象,但过高的流失率和过低的行内就业率就是对自身教育特色与教学成果的一种否定。这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非所用的现象,与日益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形成了极大反差。因此,探寻旅游本科教育供需错位的原因,有助于人们系统地思考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指导各旅游本科院校的办学实践。本研究从毕业生就业的视角,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认识,分析了产生旅游本科毕业生供需错位和“行业内低就业率”现象的原因,得出以下四个方面,即高等教育方面的制约、旅游本科生自身的因素、旅游行业特性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其中,高等教育方面高校对旅游本科教育层次培养定位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许多旅游院校专科层次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升本、以及本科生在实践环节的薄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都造成了旅游本科生在毕业时并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本文认为,要想解决旅游本科教育的供需错位和本科生行业内就业率较低的问题,就要对旅游本科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对我国高校的旅游本科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是改革的前提。根据旅游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状况,本文提出的新定位侧重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执行能力、服务意识以及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潜质和潜能。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高等教育方面改革的对策、政府作用的发挥以及旅游企业应做的努力。
甘永萍,王文震[8](2011)在《广西旅游教育发展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渠道。通过分析当前广西旅游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广西旅游教育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旅游教育观念、优化旅游教育层次结构、加强旅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等对策。
徐雪晶[9](2011)在《增强吸引力:我国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强大的主力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也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高等职业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吸引力一直不高。由此,本文拟从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的视角出发,对解决高职教育吸引力不足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和探索。论文首先从对高职教育吸引力不足之表现和原因的分析入手,对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基本表现进行了描述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导致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诸因素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通过总结和梳理杜威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得出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提出了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基本策略与建议。通过对高职教育吸引力不足的现象描述,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吸引力都不高。主要表现为学生不愿选择高职教育,教师不愿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企业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不高等几个方面。通过分析影响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多重因素,本文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社会、教育和学校三方面因素缺乏有效的联动、支持所致。就其解决措施,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杜威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总结和获得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相关启示,主要就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的沟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某些意见和建议。然后,从转变社会观念、完善教育政策、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诸方面入手,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提出了诸如保障技能人才的基本利益、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加大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性建设、规范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标准等基本策略。最后,从闲暇教育的视域出发论述了加强闲暇教育之于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的意义与途径,并就高职教育中进行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杨星[10](2010)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也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为主的各层次旅游教育体系,而本科旅游教育成为培养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从1982年本科旅游教育才正式创办起,逐步摸索属于自己专业特色的道路,旅游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许多非旅游专业毕业人员开始加入旅游行业中来,加上高职、中专,研究生大量涌入旅游行业中,使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失去了优势,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与社会相脱离,缺乏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以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线索,通过与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探寻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更能体现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时代性和前沿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阐述了课程、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相关概念,提出课程的本质以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等相关基础知识。第三章,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介绍了一下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进程;其次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所得的结论,提出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写的是旅游业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以及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相适应状况等几方面着手,论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主要跟上旅游行业的发展甚至要超越旅游行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旅游行业的要求。第五章,针对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以及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意见和建议。
二、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系统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系统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专业忠诚度视角的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三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tractIn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于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
1.1.2 海南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趋重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普遍较低 |
2.1.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人才培养方向模糊 |
2.1.3 旅游管理专学生就业意向现状 |
2.1.4 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方向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旅游就业研究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
2.2.2 国外旅游教育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
3 海南省旅游企业用人现状 |
3.1 海南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现状 |
3.1.1 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低 |
3.1.2 从业人员专业对口率低 |
3.1.3 员工忠诚度不高 |
3.2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忠诚度低的原因 |
3.2.1 人才缺口大 |
3.2.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忠诚度不高 |
4 案例分析——三亚学院旅游管理类学生专业忠诚度调查 |
4.1 调查对象选择及调查问卷内容构成 |
4.1.1 调查问卷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流程和调查方法 |
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4.2.1 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情况 |
4.2.2 专业忠诚度情况 |
4.2.3 专业忠诚度与人才培养相关情况 |
4.3 结论分析 |
4.3.1 三亚学院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现状评价 |
4.3.2 海南省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
5 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提升策略 |
5.1 借鉴国外教育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
5.1.1 有效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 |
5.1.2 积极推进市场化、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5.1.3 建立政企校的合作体系 |
5.1.4 定期回炉培训 |
5.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忠诚度 |
5.2.1 “企业十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 |
5.2.2 “理论十实践”交互式培养模式 |
5.3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认知和兴趣,提升就业忠诚度 |
5.3.1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
5.3.2 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忠诚度 |
5.3.3 加强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
5.4 优化师资力量,形成“业界+学界双导师”的师资团队 |
5.5 高校专业教学与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专业忠诚度提升 |
5.5.1 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 |
5.5.2 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创造良好从业环境 |
5.5.3 以人为本,规划从业人员职业发展 |
5.5.4 优化从业环境,延长职业寿命 |
5.6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专业忠诚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忠诚度调查问卷 |
(2)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式分析及异质化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培养模式内部运行系统模型探索 |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外部聚焦式分析框架 |
三、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聚焦式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实践分析 |
(三)政策分析 |
(四)区域分析 |
(五)高校分析 |
(六)趋势分析 |
四、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异质化构建的建议 |
(3)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分析框架 |
四、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 |
(二)旅游行业就业及初次就业率 |
(三)教育与就业关联性 |
二、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 |
(三)教育预备说 |
第三章 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矛盾 |
一、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行业内就业的现状 |
(一)我国当代本科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发展近况 |
(三)我国旅游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现状 |
二、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毕业生本行业就业存在的主要矛盾 |
(一)人才总量和质量与旅游行业需求的矛盾 |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供给定位的矛盾 |
(三)教学内容泛化与企业需求专业化的矛盾 |
(四)人才评价标准化与个性发展多元化的矛盾 |
第四章 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的选用 |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 |
(二)扎根理论的核心内容 |
二、研究过程 |
(一)资料收集 |
(二)资料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三、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模型构建 |
(一)模型表述 |
(二)模型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提升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对策 |
一、政府应完善吸引旅游人才回流的保障政策 |
二、高校应重塑旅游教育模式,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管理 |
(一)可借鉴MTA的教育模式 |
(二)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管理 |
三、校企共同完善实习生管理机制,加强网络教育协作 |
(一)优化酒店实习选拔机制 |
(二)深化校企网络教育协作 |
四、学生应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
1.3.2 旅游预警研究 |
1.3.3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理论基础 |
2.1 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预警的内涵 |
2.1.1 旅游环境承载力 |
2.1.2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
2.3.1 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方法 |
2.3.2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测方法 |
2.4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内容体系 |
2.4.1 旅游环境及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 |
2.4.2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成 |
2.4.3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特点 |
2.4.4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
3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
3.1 沿海地区基础环境 |
3.1.1 经济实力 |
3.1.2 资源环境 |
3.1.3 政策制度 |
3.2 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3.2.1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
3.2.2 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3.2.3 旅游产品开发 |
3.2.4 旅游信息化建设 |
3.2.5 旅游发展政策 |
3.3 沿海地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 |
3.3.1 旅游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
3.3.2 旅游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
3.3.3 旅游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
3.3.4 旅游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3.3.5 旅游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
4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
4.1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环境要素 |
4.1.1 外部环境要素 |
4.1.2 内部环境要素 |
4.2 指标构建及解释 |
4.2.1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子系统 |
4.2.2 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预警子系统 |
4.2.3 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预警子系统 |
4.2.4 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预警子系统 |
4.3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4 指标标准界定 |
5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仿真模型构建 |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方法选择 |
5.1.1 状态空间法 |
5.1.2 空间分析方法 |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概念 |
5.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征 |
5.2.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软件 |
5.2.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
5.3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的建立 |
5.3.1 系统目标及边界 |
5.3.2 因果关系反馈图 |
5.3.3 变量方程与检验 |
6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仿真分析 |
6.1 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时序分析 |
6.1.1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 |
6.1.2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 |
6.1.3 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 |
6.1.4 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 |
6.1.5 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 |
6.2 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空间分析 |
6.2.1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空间差异 |
6.2.2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空间格局 |
6.2.3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空间关联 |
6.3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调控分析 |
6.3.1 旅游环境承载力仿真模拟分析 |
6.3.2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
7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对策 |
7.1 构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
7.1.1 系统需求 |
7.1.2 系统功能 |
7.1.3 系统结构 |
7.2 完善法制管理体系 |
7.3 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 |
7.3.1 组织管理者 |
7.3.2 投资开发者 |
7.3.3 社区参与者 |
7.3.4 旅游消费者 |
7.4 优化系统内外部环境 |
7.5 划分旅游主体功能区 |
7.5.1 旅游先行发展区 |
7.5.2 旅游示范建设区 |
7.5.3 旅游重点保护区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行业背景 |
2.教育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分析法 |
4.实证研究法 |
一、 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现状扫描 |
(一)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概念 |
1.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2.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3.课程及课程设置的概念 |
4.TAFE 的概念 |
(二) 中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 |
1.中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发展历程 |
2.中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现状 |
(三) 澳大利亚 TAFE 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 |
1.澳大利亚 TAFE 课程发展历程 |
2.澳大利亚 TAFE 课程发展现状 |
(四)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1.课程开发主体单一 |
2.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
3.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 |
4.课程不适应市场需求 |
二、 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比较分析 |
(一)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和威廉姆·安格利斯学院课程体系概述 |
1.两校基本情况及代表性分析 |
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
3.威廉姆·安格利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
(二) 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差异比较分析 |
1.课程体系设计的差异 |
2.课程培养目标的差异 |
3.课程内容的差异 |
4.课程实施的差异 |
(三) 澳大利亚 TAFE 课程的特点 |
1.课程学习时间和方式灵活 |
2.课程强调实用性 |
3.课程以实践课为主 |
4.课程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 |
(四) 我国旅游高职课程的特点 |
1.课程以学科体系为基础 |
2.课程结构以传统的三段式为主 |
3.课程内容交叉性强 |
三、 TAFE 课程的启示及我国高职旅游课程的发展趋势 |
(一) 澳大利亚 TAFE 课程对我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的启示 |
1.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确保课程适应社会需要 |
2.课程培养目标层次化,培养多种技能型人才 |
3.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
4.应时代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
(二)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发展趋势 |
1.实践课程比例加大 |
2.课程覆盖范围扩大 |
3.师资来源多渠道化 |
4.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现状分析 |
一、上海旅游专业院校的酒店人才培养状况 |
二、上海行政主管部门的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培训与管理现状 |
三、上海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现状 |
四、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不足 |
第四章 国外政府在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方面的经验借鉴 |
一、推进行业职前教育 |
二、统一构建行业人才开发和培训机制 |
三、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
第五章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的构建 |
一、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旅游教育与培训体系 |
二、积极促进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 |
三、联合政府各部门共同制订酒店业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 |
四、搭建信息沟通与各方交流的服务平台 |
五、建立健全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保障体系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我国旅游本科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旅游教育 |
2.1.2 旅游高等教育 |
2.1.3 旅游本科教育 |
2.1.4 行业内就业率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定位理论 |
2.2.2 教育定位理论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3章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 |
3.1.1 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规模 |
3.1.2 高等旅游院校地区分布 |
3.1.3 旅游学科建设的发展 |
3.1.4 旅游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 |
3.2 旅游本科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
3.2.1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3.2.2 旅游本科教育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 |
3.2.3 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与层次 |
第4章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
4.1 旅游本科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不适应 |
4.1.1 行业缺口大与“有业不就”现象的矛盾 |
4.1.2 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内低就业率”与“高流失率”的状况 |
4.2 不适应问题带来的影响 |
4.2.1 阻碍旅游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 |
4.2.2 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
第5章 旅游本科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
5.1 旅游本科教育人才供需错位 |
5.1.1 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定位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 |
5.1.2 旅游本科教育规模扩张太快且盲目升格 |
5.1.3 实践环节薄弱,且学生缺乏竞争力 |
5.1.4 旅游本科教育的其他因素所致 |
5.2 旅游本科毕业生自身因素分析 |
5.2.1 盲目报考且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
5.2.2 旅游本科生的心态问题 |
5.3 旅游行业特性及其他因素分析 |
5.3.1 旅游行业自身的特性导致 |
5.3.2 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误导 |
第6章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及改革对策 |
6.1 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 |
6.2 旅游本科教育的重新定位 |
6.3 旅游本科教育的改革对策 |
6.3.1 注重旅游本科教育“内涵式”的发展 |
6.3.2 实行多样化的实习方式 |
6.3.3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对专业的热爱 |
6.3.4 政府作用的发挥及旅游企业应做的努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广西旅游教育发展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旅游教育发展现状 |
(一)旅游院校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
(二)旅游院校层次结构趋于合理 |
(三)旅游院校师资队伍初具规模 |
二、广西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教育总体规模发展缓慢 |
(二)旅游教育专业结构不合理 |
(三)旅游教育培养结构不合理 |
1.高层次学历教育欠缺 |
2.本科旅游教育出现盲区 |
3.中等旅游教育严重不足 |
(四)旅游教育师资数量薄弱 |
(五)旅游教育封闭式教学 |
三、广西旅游教育发展对策 |
(一)树立正确的旅游教育观念 |
(二)优化旅游教育层次结构 |
(三)加强旅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四)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 |
四、结 语 |
(9)增强吸引力:我国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观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职业教育 |
(二) 吸引力与职业教育吸引力 |
(三) 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的新意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本研究的新意 |
(二)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基本表现和原因分析 |
(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基本表现 |
1.民众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 |
2.高等职业院校对于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吸引力不高 |
3.高职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 |
(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
1.社会原因—导致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外部原因 |
2.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 内部原因 |
二、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
(一)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
1.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
2.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某些启示 |
(二)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
1.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增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启 示 |
三、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
(一) 转变社会观念,改善高职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保障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利益诉求 |
2.改变高职教育“终结性”的特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 |
(二) 完善教育政策,建设优质、特色的高职教育 |
1.加大投入,弥补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不足 |
2.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性建设,完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准 入制度 |
(三) 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
1.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完善产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 |
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规范和标准 |
(四) 加强闲暇教育,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
1.闲暇教育及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
2.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 |
3.改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闲暇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针对自身特点,设计出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
1.2.2 迎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设计课程设置 |
1.2.3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课程的概念及其本质 |
2.1.1 课程的概念 |
2.1.2 课程的本质主要表现 |
2.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
2.2.1 体现超前和特色 |
2.2.2 体现系统性和层次性 |
2.2.3 体现厚基础和宽口径 |
2.2.4 理论课与实践相结合 |
2.3 课程结构 |
2.4 课程评价 |
3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进程 |
3.2 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3.2.1 公共必修课 |
3.2.2 学科通识课 |
3.2.3 专业课 |
3.3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
3.3.2 课程内容重复 |
3.3.3 相关课程开设不足 |
3.3.4 精品课程门数少 |
3.3.5 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相对薄弱 |
3.3.6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
3.3.7 课程设置不适应时代要求 |
3.3.8 专业课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够合理 |
3.3.9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3.3.10 教材的选用过于陈旧、不统一 |
4 旅游业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
4.1 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
4.1.1 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状况改善 |
4.1.2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
4.1.3 旅游行业相应的法制健全 |
4.1.4 我国旅游人才资源存在许多问题 |
4.2 我国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
4.2.1 旅游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
4.2.2 旅游从业人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 |
4.2.3 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 |
4.2.4 具有创新和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
4.3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相适应 |
4.3.1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不适应的现状 |
4.3.2 高等旅游教育应该是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主要力量 |
4.3.3 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结构体系 |
4.3.4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培养模式 |
5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
5.1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确定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基本要求 |
5.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优化 |
5.2.1 开设适应旅游行业的课程 |
5.2.2 去粗取精,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
5.2.3 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适当增加其比例 |
5.2.4 开设课程程序合理 |
5.2.5 增加多门外语课程 |
5.2.6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
5.2.7 旅游课程的细化 |
5.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整合后的配套改革 |
5.3.1 实践教学改革 |
5.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5.3.3 课程考试改革 |
5.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
5.3.5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修养 |
5.3.6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 |
附录B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 |
附录C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的学生 |
致谢 |
四、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系统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专业忠诚度视角的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三亚学院为例[D]. 陈碧玉. 海南大学, 2020(12)
- [2]吉林省高等旅游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式分析及异质化构建[J]. 徐东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3]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本行业就业关联性研究[D]. 安铮.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4]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 王佳.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5]中澳旅游高职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 刘莉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6]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研究[D]. 朱研. 复旦大学, 2013(03)
- [7]我国旅游本科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的视角[D]. 齐庆伟.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8]广西旅游教育发展探微[J]. 甘永萍,王文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9]增强吸引力:我国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D]. 徐雪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11(09)
- [10]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杨星.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