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经济再乘信息产业东风(论文文献综述)
杨乘航[1](2020)在《孝感市杨店镇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推动着农业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机遇。我们国家创意农业的发展相对于起步较早的国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我国目前缺乏对创意农业的总体布局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其次,创意农业缺乏文化内涵,产业链条有待延伸,品牌意识相对薄弱。第三,拥有基本农业技能并且具备创意农业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最后,创意农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创意农产品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意农业也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融入人们的生活。现如今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创意农业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创意农业所具备的高附加值效应,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因此受到全国各级政府的重视,纷纷着手创意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企业资金也开始注入到创意农业发展当中。作者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最终选择孝感市桃花驿创意农业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对桃花驿地区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态演变、创意农业的概念、创意农业的基本特征,这些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到桃花驿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并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这四个方面对桃花驿进行优势分析。再次,对桃花驿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找出目前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国内与国外的创意农业发展的经典案例,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经验,为桃花驿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同时,结合桃花驿地区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曹雪[2](2019)在《特色小镇的经济韧性评估 ——以浙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以来,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新增长空间,特色小镇率先在浙江实践并证明了其作为新时代创新创业“主战场”的发展地位,但受内外各种风险因素的冲击,实践结果难免与预期目标无法达成一致,若干小镇先后被警告和降格。为使特色小镇能够实现“循环累积”式的可持续增长,强大的应对危机能力至关重要。韧性理论是目前学术界研究区域各要素关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本研究基于经济韧性理论,对浙江第一、二批,共78个省级特色小镇进行评估,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抵御力、经济恢复力、经济再组织力和经济更新力四个维度构建24项特色小镇经济韧性评估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经济韧性评估模型,从产业和空间两个视角实证分析浙江省特色小镇经济韧性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1)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各经济属性层面的韧性水平各异,较经济抵御力和恢复力而言,浙江省经济再组织能力和更新能力有待提升,且浙北地区各经济属性的韧性水平显着高于浙南地区。(2)高韧性特色小镇以发展信息经济类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杭州及其辐射区域。中高等韧性特色小镇大多集中在浙北区域,集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类产业。中等及以下韧性的特色小镇数量较多,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但主要以浙南地区为主。说明特色小镇韧性水平与主导产业类型和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3)针对实证结果,研究提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兼顾小镇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并行,发展小镇核心区域建设的同时,辐射带动“边缘”企业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要主攻特色产业,加大核心要素投入,完善设施建设,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政府与企业合力共赢。
许正[3](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冯丽[4](2014)在《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方式、调结构”是党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而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高资本投入,高经济增长,低增长质量,资本投资效率低的特征。山东虽然是经济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模仿型创业日显“过度”,而创新型创业明显不足。本文首先对创业及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分类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区分模仿型创业与创新型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有被动转方式和主动转方式两种。本研究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对创新型创业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阐述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产业特征、体制特征,并比较江苏、浙江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经验,总结出山东省创新型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尚存在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有不少,从创新型创业方面进行研究的则鲜有人问津。本研究通过收集统计年鉴等二手数据,建立以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入比率、非公有制经济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百人就业人员拥有的专利数、个体和私营企业所雇用的工人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率等作为衡量指标的创新型创业综合度量体系,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方法,识别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揭示创新型创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途径。山东省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大,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并不合理,有特色的、叫得响的产品并不多;如何在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提高增长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实现从模仿型创业到创新型创业的转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因为“‘调结构’、‘转方式’”势在必行。
吴峥[5](2014)在《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金融公司(Finance Company)是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服务目标明确,对汽车金融服务更专业化,操作流程标准化,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较强抵御风险能力。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但汽车金融业务只占汽车总销量的10%-20%,这是由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主导所致。实践表明,传统的商业银行无法单独主导汽车金融服务,因此,借鉴国外模式,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能促进汽车金融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内汽车产业走向成熟。浙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具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优势、本土企业家创业优势、民间资本积累优势和产业集群块状经济优势。本文通过汽车金融、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结合市场调研、信息分析、国外成熟经验等,归纳了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作用,总结了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支持、技术条件,分析了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存在的政策体制、产业组织等问题。本文通过G公司的案例剖析了浙江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从而对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争取环境支持,加强与商业银行、厂家等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发展产业链投资业务,开办购车储蓄等对策。
徐群[6](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王勇[7](2011)在《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现实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广东适应世界产业更新步伐的大背景下,突破原有发展模式困境,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提高广东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第二章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均衡和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和区域协调的财税政策三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都强调通过政府间的合作,打破阻碍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从而为产业合理布局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本章按照“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来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各理论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思路,这种思路也为政府如何参与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引。这种随合作层级的提高而依次使用关税——贸易——协议分工——汇率——财政工具的思路也能较为自然地得出财政参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区域经济空间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模式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非)均衡发展理论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一体化进程中应走以非均衡和均衡政策相协调的道路,从而为下文讨论区域产业布局(非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及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均衡)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论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存在问题。本文认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政府之间的协调,达成一致的政策环境,引导珠三角区域产业的合理优化和协调发展,从而使珠三角整体竞争力最大化的过程和结果。一体化过程中重点在于改变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政府政策的协调,为企业创造相对统一的政策环境。鉴于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竞争力,本章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珠三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核心是利益争夺,因此一体化的关键是实现合理的利益再分配。第四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财政的职能认为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应发挥四大作用:一是支撑作用。主要是为区域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如交通、信息等硬性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软性环境的完善和一体化;二是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横向转移支付来实现区域间合理的利益再分配,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三是协调作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最大化,而区域的竞争力实际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财政的产业扶持政策是政府可以直接运用的协调区内产业合理聚集与结构升级的快捷手段,因此财政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就成了财政参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四是考核和引导作用。一体化进程中,区内政府、企业均是博弈的主体,各方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财政必须设立相关的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考核,引导其行为符合区域一体化的要求,从而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这种绩效管理应贯穿于所有财政政策的全部实施过程。第五章主要探讨财政如何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认为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有利于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本章设计了一套以“评价、反馈、引导”为目的,从投入、产出、结果三个维度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克服了现有类似指标缺乏过程性和绩效性的缺点。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认为均等化侧重于实施结果,而一体化侧重于实施的制度环境建设,并初步探讨了二者组合的四种状态。第六章主要探讨珠三角如何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本章通过模型得出横向转移支付目的不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不同于传统认识的结论,同时广东省2010年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效果甚微的现实也部分印证了该结论。文章提出,应结合具体项目实施横向转移支付,通过区域互利实现共赢,也便于对转入和转出地进行考核的思路。通过模型提出了横向转移支付临界点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终止机制的建议。本章最后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主要讨论财政的产业扶持政策。本章在探讨了目前珠三角个别地市扶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讨论了省级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问题,并提出了对私营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和股权投资的初步设想。本文认为与这些扶持政策相配套的是要加强和改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通过对政府部门和企业行为的约束,引导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达到实现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最终提高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第八章论述绩效管理确保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章提出了“绩效是人类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其行为改进的过程和结果”的全新论断。以此为基础提出要在承认和尊重各地利益追求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机制,使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符合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这种新的绩效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改绩效评价为全程绩效管理;二是改财政独自负责资金绩效的现状为“谁分配,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分层负责制。这两个方面都是我国财政部门尚待探索的领域,也应是将来财政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这种机制可使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各方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达到省级政府促进珠三角一体化的目的。本文以此理念为基础,以产业扶持政策为例,分别设计了政策绩效管理和资金绩效分配指标体系。本文也提出了提高绩效管理层级、建立健全绩效结果与行政首长负责制挂钩、绩效结果与年度安排挂钩、绩效管理结果公开发布等机制建议。
王国栋[8](2011)在《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 ——以晋江市与巩义市为例》文中认为就地城市化是在原乡村地区没有经过人口大规模的空间转移而就地实现了向城市地区的转化。这种就地城市化现象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非常明显。随着内陆地区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内陆地区的一些县域经济体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我国双轨制城市化道路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地城市化日益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为了吸取就地城市化发达地区的经验,推进后发展地区的就地城市化进程,本文以沿海地区的晋江市与内陆地区的巩义市为例,通过比较的方法,探求二者就地城市化的异同,总结其规律,提取其就地城市化中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促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尽绵薄之力。本论文结合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凭借数理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以科学、准确、规范、严谨的学术态度来进行探究,力争做到实事求是、论证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目的。本文以探究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实践经验为主线,以推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为目的,以比较的方法贯穿全文,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为支撑,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来进行谋篇布局与统筹全文。通过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势平坦开阔、区位优势明显、人口密度高、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和具有传统的发展工商业文化氛围等,是晋江市与巩义市在就地城市化中的重要条件。在内陆地区也有许多地方拥有这些条件。这些相对优越的地理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为推动这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进程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②晋江市和巩义市通过就地非农化,尤其是发展农村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快速非农转化,也进一步推进了当地就地城市化进程。内陆地区也必须以农村工业化为重要途径,以非农化与就地城市化双螺旋结构耦合上升法则为依据,寻求在非农经济发展中推动就地城市化。③晋江市与巩义市之间所存在的诸如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就地城市化、环境就地城市化中的具体战略思路和策略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差异,反映了其自然、人文、区位、政府执政理念等因素对沿海与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的不同影响。通过分析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中的现状差异,有利于准确把握内陆地区的优势与劣势,为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促进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提供依据。④在就地城市化动态发展复合系统中保持经济的、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是就地城市化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这种协调要求有经济的就地城市化发展作为基础,然后才能进一步实现人口的、环境的就地城市化。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就地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人口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发展虽然稍逊于经济的就地城市化,但基本保持了与经济就地城市化的同步;不过,它们又与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出现了脱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发展迟缓,与环境的就地城市化相对超前,成为了二者共同的问题。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实践中的得与失,证明了经济的、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⑤在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来自于政府、外资、外来人口、民间创始文化、耕地资源约束等因素在就地城市化中扮演了不同的驱动作用。对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发现,晋江市的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民间自身的发展动力,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政府主导的自上推动力;而巩义市的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政府的自上推动力,第二主成分则是民间自身的发展动力。两者的政府驱动力和民间自身发展驱动力,在两市的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借鉴晋江市民间创始文化力和耕地资源约束下的求生发展力的作用,吸取巩义市政府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为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极其重要的启示。以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内陆地区要促进就地城市化进程必须在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创始力文化环境基础上,充分调动来自于政府、民间以及外来的发展力量,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利用潜力,通过就地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发展农村工业,以实现经济上的非农化、人口上的市民化和环境上的乡-城转化,也即就地城市化。比较沿海地区晋江市与内陆地区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的异同,揭示二者就地城市化的规律,寻求二者就地城市化的成功经验,为促进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莫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鹏翔[9](2011)在《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可持续发展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当前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本质涵义一脉相承,都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30年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在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客观判断以及对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发展层面,对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思路的积极探索。“两型”是目标,也是一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产业发展是手段,更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下,结合武汉城市圈发展实际所展开的应用型研究。论文以“两型社会”和区域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展开研究。全文共八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背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界定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根据其内涵,构建了“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四章。通过对区域产业的选择模式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区域产业选择的资源依赖、效益主导、转移承接、政策导向和模仿发展五大模式,分析其模式形成原因,主要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产业体系评价—产业分类调整—整体协同改善—新旧产业互动发展的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依据战略产业优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改善和竞争优势显现原则,构建了包涵资源环境支撑力、持续协同发展力、产业成长竞争力以及资源节约度、环境友好度、经济循环度、社会和谐度、科技创新度和市场运营度的“两型”产业“三力六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第四部分。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层次、产业构成类型和产业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引进“三密集”,淘汰“双高两低”,实施“两进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议。第七章为第五部分。结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与“两型产业”发展现状,从推进措施与制度保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徐斌[10](2009)在《浙商三十年的荣耀与反思》文中指出被誉为"中国第一商帮"的浙商群体,三十年的崛起之路堪称神奇。文章紧扣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全景式地展现了浙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创新精神、奋斗里程、精彩手笔和辉煌成就,以及与之相伴始终的曲折坎坷和苦涩艰辛。进而以其经济人格与社会人格发育脉胳的独特视角,深入透析了浙商成长过程中诸多的矛盾现象及其互动关系:释放与规范、创新与秩序、投机与公平、眼前与长远、利己与奉公、财富与信誉、经济与人文等等。在这些矛盾关系近三十年的互动与整合中,浙商经历着由谋利至上到社会责任感萌生的演进,初步实现了人格成熟的蜕变。
二、浙江经济再乘信息产业东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经济再乘信息产业东风(论文提纲范文)
(1)孝感市杨店镇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外创意农业发展起源 |
1.1.2 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意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1.1.3 孝感市杨店镇桃花驿地区创意农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创意农业相关基础理论梳理 |
2.1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形态演变 |
2.2 创意农业的基本概念 |
2.3 创意农业的特征 |
2.3.1 文化艺术性 |
2.3.2 创意驱动性 |
2.3.3 附加值效应 |
2.3.4 产业融合性 |
2.3.5 资源再生性 |
3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概况 |
3.1.1 桃花驿基本情况介绍 |
3.1.2 桃花驿创意设计改变乡村面貌 |
3.2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优势 |
3.2.1 区位优势 |
3.2.2 政策优势 |
3.2.3 资源优势 |
3.2.4 文化优势 |
4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桃花驿创意农业消费者调查及相关分析 |
4.1.1 消费者基本信息调查 |
4.1.2 消费者意愿调查 |
4.2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政府引导不足 |
4.2.2 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
4.2.3 文化挖掘不深 |
4.2.4 创新水平不高,缺乏创意理念 |
4.2.5 宣传营销不够 |
4.2.6 创意农产品品牌挖掘力度不够 |
5 国内外创意农业发展与经验借鉴 |
5.1 国外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1.1 荷兰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1.2 德国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1.3 法国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1.4 英国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1.5 日本创意农业发展经验 |
5.2 国内创意农业发展典型区域案例 |
5.2.1 四川 |
5.2.2 上海 |
5.2.3 江苏 |
5.3 经验借鉴 |
6 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府规范引导 |
6.2 搭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
6.3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 |
6.4 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做好项目策划 |
6.5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
6.6 打造创意农产品品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孝感市桃花驿创意农业消费意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特色小镇的经济韧性评估 ——以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建设的必要性 |
1.1.2 特色小镇建设的“浙江土壤” |
1.1.3 评估特色小镇韧性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探讨与理论分析法 |
1.3.2 统计模型分析法 |
1.3.3 案例定性研究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2 概念分析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特色小镇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
2.1.2 韧性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
2.2 特色小镇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 经济韧性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3 特色小镇经济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框架的初步构建 |
3.1.1 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与特征 |
3.1.2 区域经济韧性的过程与形式 |
3.1.3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
3.1.4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思路的形成 |
3.2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形成 |
3.2.1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2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指标的选取 |
3.2.3 区域经济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特色小镇经济韧性评估模型构建 |
4.1 特色小镇经济韧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
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3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计算 |
4.3.1 数据梳理 |
4.3.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指标体系综合权重的确定 |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特色小镇经济韧性评估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特色小镇经济韧性实证研究 |
5.1 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与概况 |
5.1.1 浙江省特色小镇产业分布特征 |
5.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地域分布特征 |
5.2 不同属性经济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
5.2.1 产业分布特征分析 |
5.2.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3 综合经济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
5.3.1 高等韧性特色小镇结果分析 |
5.3.2 中高等韧性特色小镇结果分析 |
5.3.3 中等韧性特色小镇结果分析 |
5.3.4 低等韧性特色小镇结果分析 |
5.4 特色小镇经济韧性优化策略 |
5.4.1 坚持稳健区域经济,突出“特色”引领 |
5.4.2 坚持多渠道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并行 |
5.4.3 坚持政企同心,实现合力共赢 |
5.4.4 坚持创新贯穿特色小镇建设始终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3)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联合国的建立 |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二)越南战争 |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武器走私问题 |
(四)非法移民问题 |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
(三)维和机制 |
(四)警务合作机制 |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
(六)联合演习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
(一)越南与柬埔寨 |
(二)泰国与越南 |
(三)老挝与泰国 |
(四)中国与越南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一)柬埔寨 |
(二)缅甸 |
(三)老挝 |
(四)泰国 |
(五)越南 |
(六)中国云南省 |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俄罗斯 |
(四)欧盟 |
(五)澳大利亚 |
(六)印度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创业与创业机会的创新性 |
2.1.1 创业概念及其分类 |
2.1.2 创业机会及其识别 |
2.1.3 创业机会的分类 |
2.2 创新型创业及其功能作用 |
2.2.1 创新型创业的内涵 |
2.2.2 创新型创业的功能 |
2.3 模仿型创业、自主创新及创新型创业 |
2.3.1 模仿型创业及其不足 |
2.3.2 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创业 |
2.4 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研究 |
2.4.1 主动转换方式 |
2.4.2 被动转换方式 |
第3章 山东省经济增长特征及与相关省市比较 |
3.1 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
3.2 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产业特征 |
3.2.1 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
3.2.2 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
3.2.3 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粗放状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 |
3.3 山东省的经济体制特征 |
3.4 其他省市经济发展转型的经验 |
3.4.1 江苏省的经验 |
3.4.2 浙江省转型经验 |
第4章 山东省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创新型创业的体系指标构成 |
4.1.1 创新型创业的测量指标 |
4.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指标度量 |
4.2 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创新型创业促进山东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产业层次 |
5.1.1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
5.1.2 着力打造新型制造业强省 |
5.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5.1.4 抑制不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倾向 |
5.2 鼓励并支持非国有经济持续发展 |
5.3 鼓励自主创新 |
5.3.1 引进并强化先进技术 |
5.3.2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
5.3.3 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5.4 鼓励企业开拓优质国外市场 |
5.5 加快推进体制创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及尚需完善处 |
6.3.1 不足之处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汽车金融市场现状 |
1.2 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对汽车金融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对汽车金融公司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对企业战略相关研究 |
2.4 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和作用 |
2.4.1 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 |
2.4.2 汽车金融公司的作用 |
2.5 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经验 |
3 浙江汽车金融市场与公司发展的条件 |
3.1 浙江汽车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
3.1.1 浙江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 |
3.1.2 浙江汽车市场发展迅猛 |
3.1.3 浙江民营资本实力雄厚 |
3.1.4 浙江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 |
3.1.5 浙江限牌令呼之欲出 |
3.2 浙江汽车金融政策环境支持 |
3.2.1 政府部门对汽车金融的政策支持 |
3.2.2 政府部门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支持 |
3.2.3 政府部门对金融创新的默许 |
3.3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技术条件 |
3.3.1 汽车金融公司与厂商、经销商的相互作用 |
3.3.2 汽车金融公司相比商业银行的优势 |
4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政策体制问题 |
4.1.1 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 |
4.1.2 政府限制融资渠道 |
4.1.3 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少 |
4.1.4 营业网点覆盖面小 |
4.1.5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1.6 金融监管阻碍发展 |
4.2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产业组织问题 |
4.2.1 汽车金融市场结构单一 |
4.2.2 汽车金融市场行为趋向垄断 |
4.2.3 汽车金融市场绩效不显着 |
4.2.4 汽车金融市场环境制约 |
5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2 公司概况 |
5.3 资金来源 |
5.4 业务操作模式 |
5.5 主要金融产品 |
5.5.1 常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
5.5.2 合作促销产品 |
5.5.3 批发融资业务 |
5.6 SWOT分析 |
5.7 案例启示 |
6 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对策 |
6.1 争取环境支持 |
6.1.1 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
6.1.2 放款融资限制 |
6.1.3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
6.1.4 试点利率市场化 |
6.1.5 发展资产证券化 |
6.2 加强与商业银行、汽车厂家合作 |
6.2.1 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双赢 |
6.2.2 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厂商的全面合作 |
6.3 拓宽融资渠道 |
6.3.1 拓展汽车融资租赁市场 |
6.3.2 争取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
6.3.3 开发电子商务融资平台 |
6.3.4 无形资产资本化融资 |
6.3.5 汽车金融项目融资 |
6.4 发展产业链投资业务 |
6.4.1 发挥汽车金融市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作用 |
6.4.2 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导,整合产业链环节 |
6.5 开办购车储蓄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 |
1.1.2 珠三角地区改革成就与问题共存 |
1.1.3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突出 |
1.1.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公共财政机制政策提出新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对象选择和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选择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4.2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
1.4.3 一般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 |
1.4.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思路、框架和可能的创新 |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协调 |
2.1.2 珠三角概念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理论综述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化主要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评述 |
2.3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综述 |
2.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2.3.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评述 |
2.4 区域协调的财税政策综述 |
2.4.1 区域财税政策的引入 |
2.4.2 区域差距——区域财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
2.4.3 财税政策有效性 |
2.4.4 区域财税政策目标研究 |
2.4.5 区域财税政策效应研究 |
3.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现存问题 |
3.1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内涵 |
3.1.1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和内涵 |
3.1.2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
3.1.3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解决的问题 |
3.2 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实证研究 |
3.2.1 珠三角地区间经济联系 |
3.2.2 珠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 |
3.2.3 珠三角地区间产业聚集 |
3.2.4 珠三角地区间交通联系强度 |
3.3 珠三角地区一体化问题原因 |
3.3.1 市场发展规律形成现有格局 |
3.3.2 政府行为强化了既有格局 |
4.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1 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1.1 西方学者的认识 |
4.1.2 国内学者的认识 |
4.1.3 本文的主张 |
4.2 确保政府作用发挥的机制研究 |
4.2.1 引子 |
4.2.2 有限理性基本模型 |
4.2.3 模型演化 |
4.2.4 模型修正 |
4.2.5 一体化中应建立的机制 |
4.3 国内外政府参与一体化的实践 |
4.3.1 欧盟的实践 |
4.3.2 德国的实践 |
4.3.3 英国的实践 |
4.3.4 乌昌地区的实践 |
4.3.5 长三角地区的实践 |
4.3.6 国内外实践的评述 |
4.4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4.1 财政的职能 |
4.4.2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 |
4.4.3 财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作用 |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和内涵 |
5.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 |
5.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
5.2 广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况 |
5.2.1 广东基本公共服务成绩显着 |
5.2.2 广东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依然突出 |
5.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5.3.1 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
5.3.2 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型 |
5.3.3 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
5.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发展 |
5.4.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实施 |
5.4.2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
5.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 |
5.5.1 评价指标设计目的和原则 |
5.5.2 指标设计和考核 |
5.5.3 指标体系的应用 |
6. 横向转移转移支付政策 |
6.1 我国转移支付政策回顾 |
6.1.1 我国转移支付政策历程 |
6.1.2 我国转移支付种类 |
6.1.3 广东省转移支付现状 |
6.2 横向转移支付理论及政策借鉴 |
6.2.1 横向转移支付理论依据 |
6.2.2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借鉴 |
6.3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必要性和可行性 |
6.3.1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
6.3.2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现实可行性 |
6.3.3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的理论可行性 |
6.4 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建议 |
6.4.1 现有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存在问题 |
6.4.2 政策层面建议 |
6.4.3 操作层面建议 |
7. 扶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7.1 珠三角产业发展及现状 |
7.1.1 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历程 |
7.1.2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点 |
7.2 改进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
7.2.1 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现状——来自中山的实践 |
7.2.2 财政产业扶持政策问题 |
7.2.3 改善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
7.3 促进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7.3.2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
7.3.3 绩效管理确保财政扶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8. 绩效管理保证财政政策有效性 |
8.1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8.1.1 绩效的理解 |
8.1.2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8.2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 |
8.2.1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8.2.2 主要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现状 |
8.2.3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启示 |
8.3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实践 |
8.3.1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概况 |
8.3.2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思路 |
8.3.3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8.4 绩效管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8.4.1 绩效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必要性 |
8.4.2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绩效管理的思路 |
8.4.3 实例——产业扶持资金的绩效管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 ——以晋江市与巩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研究方案 |
0.4 论文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0.5 论文特色 |
0.6 研究的基础工作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就地城市化研究综述 |
1.1 国外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 国内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 流动人口在就地城市化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 |
1.4 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就地城市化的基本阐释 |
2.1 就地城市化的含义 |
2.2 就地城市化的一般分析框架 |
2.3 就地城市化在中国乡-城转型中的定位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产生与演进 |
3.1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对象区概述 |
3.2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 |
4.1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地理基础差异分析 |
4.2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空间分布状况差异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现况分析 |
5.1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
5.2 晋江市与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
5.3 晋江市与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6.1 晋江市和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
6.2 晋江市和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
6.3 晋江市和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
6.4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7.1 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 |
7.2 晋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主成分分析及驱动强度测算 |
7.3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各因素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促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 |
8.1 内陆地区的就城市化概述 |
8.2 沿海地区晋江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
8.3 内陆地区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
8.4 促进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后续研究设想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或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两型社会"理论 |
1.3.2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 |
1.3.3 城市圈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型社会"内涵与评价 |
2.1 "两型社会"提出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两型社会"的内涵 |
2.2.1 "两型社会"的理论溯源 |
2.2.2 "两型社会"的主要特征 |
2.3 "两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 |
2.3.1 体系构建原则 |
2.3.2 指标体系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产业选择模式 |
3.1 资源依赖模式 |
3.1.1 模式的定义 |
3.1.2 模式的成因 |
3.1.3 存在的问题 |
3.2 效益主导模式 |
3.2.1 模式的定义 |
3.2.2 模式的成因 |
3.2.3 存在的问题 |
3.3 转移承接模式 |
3.3.1 模式的定义 |
3.3.2 模式的成因 |
3.3.3 存在的问题 |
3.4 政策导向模式 |
3.4.1 模式的定义 |
3.4.2 模式的成因 |
3.4.3 存在的问题 |
3.5 模仿发展模式 |
3.5.1 模式的定义 |
3.5.2 模式的成因 |
3.5.3 存在的问题 |
3.6 "两型"目标下的产业选择约束 |
3.6.1 选择目标定位两型 |
3.6.2 结合区情彰显特色 |
3.6.3 系统发展打造集群 |
3.6.4 合理引导完善配套 |
3.7 案例:武汉市谌家矶街产业选择 |
3.7.1 街道发展概况 |
3.7.2 街道产业优势 |
3.7.3 街道产业劣势 |
3.7.4 产业选择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型"约束下的区域产业选择 |
4.1 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 |
4.1.1 产业体系评价阶段 |
4.1.2 产业分类调整阶段 |
4.1.3 整体协同改善阶段 |
4.1.4 新旧产业互动阶段 |
4.2 区域"两型"产业的评价 |
4.2.1 评价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模型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构建产业基础 |
5.1 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群发展历程 |
5.1.1 城市发展趋势 |
5.1.2 城市群发展历程 |
5.2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况 |
5.2.1 武汉城市历史地位变迁 |
5.2.2 "1+8"城市圈的确立与发展 |
5.3 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5.3.1 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各城市规模差异大 |
5.3.2 第二产业增速领先,一三产业稳步发展 |
5.3.3 工业化总体水平低,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
5.3.4 中心城市结构较优,协同作用有待提升 |
5.4 武汉城市圈产业技术层次分析 |
5.4.1 传统产业仍处于支柱地位 |
5.4.2 传统产业创新力度逐步加强 |
5.4.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 |
5.4.4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集群形态 |
5.5 武汉城市圈产业构成类型 |
5.5.1 先导产业领先优势显着 |
5.5.2 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
5.5.3 辅助产业稳步发展 |
5.6 武汉城市圈产业空间分布分析 |
5.6.1 "区+园"发展模式形成 |
5.6.2 产业链形态初具 |
5.6.3 产业分工日趋合理 |
5.7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7.1 优势分析 |
5.7.2 劣势分析 |
5.7.3 机遇分析 |
5.7.4 威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体系构建与推进模式 |
6.1 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
6.2 "652"产业体系 |
6.2.1 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
6.2.2 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 |
6.2.3 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 |
6.3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
6.3.1 引进"三密集"产业 |
6.3.2 淘汰"双高"、"两低"产业 |
6.3.3 "两进一出"产业规划布局 |
6.4 两型产业的推进模式 |
6.4.1 基于产业地位的分类推动模式 |
6.4.2 基于空间布局的点轴圈联动模式 |
6.4.3 基于产业集群的园区化集中模式 |
6.4.4 基于企业-产业-区域的示范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战略与措施 |
7.1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战略 |
7.1.1 产业结构高度化 |
7.1.2 产业组织集群化 |
7.1.3 发展模式信息化 |
7.1.4 产业联动一体化 |
7.2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7.2.1 建立城市圈两型产业筛选机制 |
7.2.2 完善两型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 |
7.2.3 落实两型产业需求的人才供给 |
7.2.4 构建两型产业发展的互动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四、浙江经济再乘信息产业东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孝感市杨店镇桃花驿创意农业发展研究[D]. 杨乘航.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特色小镇的经济韧性评估 ——以浙江为例[D]. 曹雪.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3]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4]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冯丽.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9)
- [5]浙江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研究[D]. 吴峥. 浙江大学, 2014(08)
- [6]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 王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8]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 ——以晋江市与巩义市为例[D]. 王国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 王鹏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10]浙商三十年的荣耀与反思[J]. 徐斌.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