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石化电子商务公司怎么个活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刘刚[2](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李智远[3](2019)在《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业属于复合多样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环节,它包含了运输、仓储、货运以及货运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我们通过加快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改善地区经济投资环境,对解决就业、拉动生产、促进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各级政府组织越来越重视到物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逐步提升物流产业水平,大力推动以物流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流通现代化。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是我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三间房物流园区选址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以黑龙江西部最大的三间房编组站为依托,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实施和国家对东北地区提供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带动和推进作用,逐步建设起集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流通加工、冷链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园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上的重要综合性物流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海铁、公铁联运中心,以及黑、吉、蒙三省交界处的物流带动产业承接及转型升级示范区。本文从齐齐哈尔市大力发展城市物流产业,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的实际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郑州、成都等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齐市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齐齐哈尔市实际,建构出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可行性公共政策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人认为,推动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亟需构建公共政策体系,突出政策引领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从引导、扶持和管制等方面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公共政策体系,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和地方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刘琳[4](2018)在《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显着加快,为广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沿边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为广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前对外开放大环境下,广西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区位、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加快广西对外开放,推动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能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广西产业集聚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认为,对外开放带动已经成为广西的主导战略之一。近年来,尤其是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充分发展,广西的对外开放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比较完善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已经成为广西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明显提升,但不可否认,产业集聚发展是广西经济发展成功的核心内容,其成功与否关系到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的好坏。因此,本文根据已有的产业集聚、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广西来说,产业发展更是解决经济落后问题的关键。对广西而言,对外开放是其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对外开放程度与广西产业集聚成功有着必然的紧密联系,对广西产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显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与国内现有文献集中于考虑对外开放对区域产业集聚和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等影响不同,本文以一国欠发达省份广西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对外开放中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两个层面来分析其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地利用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表格和图形对广西相关事实和特征进行直观化处理,让表述更加简洁明了。对广西产业集聚测度及特征进行了具体细化处理分析,从多个产业集聚测度指标来综合分析广西产业集聚的事实。突出广西特色的实证分析。详细说明了建模思路,并对实证模型进行了细化说明,对变量做了详细描述,对模型稳健性做了讨论,对参数估计结果做了深入剖析,使论文整体性更强。三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本文依据产业集聚的产业特性和空间特性,利用系统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研究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论文认为,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影响是全面和系统的,一个客观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本文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协同发展等理论等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对外开放条件下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的事实与特征、理论依据,基于行业和地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分析角度进行检验,得出论文主要结论,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共七章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说明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其中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概念,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简要述评,分析相关经典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为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的客观事实与基本特征,从而对广西对外开放和产业集聚现状有一个宏观认识和把握。第四部分,即第四章,为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分析部分,本章在事实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典理论的角度,着重分析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的一个理论研究框架。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对前文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主要是实证分析基于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的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第六部分,是第七章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本章对论文进行全文研究总结,并基于总结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广西的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影响非常深远,是全面、系统的。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一个客观合理且与广西具体实情相融合适应的对外开放格局,不仅有利于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更有利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开放带动已经成为广西的主导战略之一。对外开放对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广西的作用尤为明显。从广西对外开放的历程来看,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广西在协同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的区域合作,以及在协调推进扩大对外与对内开放中,逐步走出了封闭的历史,一个比较完善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成为其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但是,广西对外开放同时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成本高企、实体经济乏力、与东盟深入合作受阻、国内外竞争加大;从广西自身来看,对外经济总体水平偏低,对外开放度偏低,与东盟国家、广西与云南贵州等省份经济同构产业同质,整个经济体量过小,开放格局尚未完全成型等问题需要正视。2、低水平制造业集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广西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从地区层面来看,2004-2015年间,广西14个市中,工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前4个城市为柳州市、梧州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工业集聚水平最低的4个市依次为河池市、钦州市、南宁市、崇左市,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工业集聚水平在广西14个市中处于后列,柳州市则一直处于首位。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广西工业集聚水平在2004-2006年趋于上升,2007-2010年间趋于下降,2011年后则又开始上升;2000年来,广西制造业集聚水平一直趋于下降,在全国地位一直下降,且一直低于中国制造业平均集聚水平。从行业特征来看,2006-2014年间,广西区位熵大于1的工业行业不多,大多数行业区位熵小于1,说明广西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同时,相对于发达地区,广西优势产业较少,产业竞争力弱,大多数集聚程度较高的产业均为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广西产业集聚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广西产业集聚的主体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多以粗放型产业为主、多以高度依赖原材料和高耗能的产业为主,其内在的创新驱动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发展。2012年,广西政府计划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汽车工业、造纸与木材加工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械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生物产业、石化工业、医药制造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等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科技创新对广西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很有限,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占生产投入比例严重不足,导致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同时,由于创新研发等方面投入的不足,导致企业创新平台较少、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以及全区在产业领域高层次研发等高端人才显得尤为短缺。4、对外开放程度与广西各产业集聚程度呈正向变化。一方面,从地区层面来看,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广西目前的对外开放促进了其工业集聚。同时,地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都有利于广西工业集聚,是提升广西工业集聚程度的重要促进因素。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对工业集聚产生负向影响,反映出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参与,不利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北部湾经济区虚拟变量对工业集聚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而柳州市虚拟变量对工业集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来看,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实证影响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显着地促进了各产业的集聚程度。细分行业中的平均企业规模、产业的劳动密集度都显着提升了该产业的集聚程度。反映企业规模越大,该企业所在细分行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越高;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的产业而言,高劳动密集度的产业更容易倾向集聚在同一个地方生产。此外,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各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基于上述结论,为了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并进而推动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本文结合广西对外开放现状、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现状,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政策建议:加快构建以东盟为重点的广西开放开发新格局,加快推进主导优势产业的集聚、加快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能力建设、整合扶持壮大一批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强化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最终推动本地产业集聚良性发展。
张隽[5](2017)在《舟山自贸港区视野下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是浙江省着力构建对外开放布局、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大举措。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依托深水港的自然和区位优势,在发展贸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坚持错位原则,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各环节的功能水平,进一步提高贸易自由化。构建国际贸易服务的法律体系、完善自贸港区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降低外商准入门槛等都是建立自贸港区正在探索研究的问题。随着发展的深入,企业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与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缺失之间的矛盾恐怕是舟山自由贸易港区面临到最棘手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就其中有关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完备的法律制度是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前提,舟山自贸港区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浙江自由贸易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经历仅仅半年,浙江自由贸易区将全域设在舟山,有着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换句话说舟山建立自贸港区的发展蓝图并不是从2017年才孕育而生。然而,迄今为止,舟山市乃至浙江省都没有制定专门自贸区配套法律体系。因此,我国自贸区的建设水平仍旧处于摸着石子过河的初级探索阶段,对于国内法相互之间的适用冲突、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规制矛盾、制定法与商业惯例之间的衔接障碍等都缺乏应对机制,上述种种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的来说,本文共有三章组成。本文第一章是概述。第一节服务贸易的概述,从服务贸易的定义、范围、兴起的原因和重要性四个方面论述。一、服务贸易的定义,论述“服务贸易”一词在各种法律渊源中的定义。二、服务贸易的范围,区分狭义和广义之分,并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三、服务贸易兴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世界服务行业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发的互补性,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等。四、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有利于促进创造效益和带动就业,有利于继承本地的综合优势。第二节关于舟山自贸港区的概述,从形成背景、建成过程、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四个方面论述。本文第二章是关于自贸港区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问题。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为此在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协议中以“正面清单”的方式划定开放领域,或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划定不开放领域。第一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新成果,《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参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基础,于1995年正式生效。GATS是世贸组织多边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贸组织成员所普遍遵循。GATS的框架构成分为三部分:一是协定条款,二是附件,三是各成员承诺表,如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单。考虑到WTO成员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差距,GATS没有将具体承诺作为普遍性义务约束各成员国,仅将其作为承诺的义务,以实现成员国在服务贸易活动中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将危害减到最小化。客观上来讲,我国的服务业水平相较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劣势,因此在承诺方式上采取“正面清单”模式,以降低我国在参与国家贸易中对未知行业的担忧。第二节当今全球发展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区域贸易协定包括优惠贸易安排、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协定、经济一体化协定、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和经济一体化协定六种类型。发达国家之间的协定采用这种模式最为普遍。以TPP、TiSA、NAFTA三个多边贸易协定进行具体阐释。TPP相较GATS有很大的进步,主要有三点表现。TiSA势必对未来的世界服务贸易格局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促进各缔约方之间的服务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另一方面对非缔约方将会产生外溢效应,弱化其竞争力优势,同时冲击WTO框架下的其他多边服务贸易谈判。NAFTA在所有对外贸易协定中,美国参与签署的协定最具有特色,我们看不到“负面清单”的明确列表,但却处处可以感受到“负面清单”概念在条款中的运用。第三节中国参与多边自贸协定谈判的情况。截至2017年7月,中国已签署15个自贸区协定,涉及23个国家或地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第一份自贸区协定,然而此时还没有涉及服务贸易,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才第一次涉及服务贸易,2007年与东盟签订了第一份独立贸易协议。第四节自贸港区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相关立法及完善。一、自贸港区市场准入的立法情况,从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自贸港区的负面清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中央层面以《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为主要法律框架,配合其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层面包括浙江省的规范性文件,自贸港区负面清单的发展进程,修订变化。二、自贸港区市场准入立法的完善策略,通过五个方面优化负面清单。第一,明晰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法律地位,第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改良负面清单形式,第三,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长度,减少特别管理措施,第四,减少特别管理措施模糊表述,提升透明度,降低自由裁量空间、模糊性,第五,完善负面清单投资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第三章关于自贸港区的贸易便利化问题。WTO各协定中体现了贸易便利的内容,但是并没有一部协定专门分析贸易便利制度,也未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第一节WTO《贸易便利化协定》(TFA)中的相关规定,一、TFA的谈判历程,1996年新加坡首届WTO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提出贸易便利化的议题,并被列入WTO多哈发展议程中。2013年,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巴厘岛召开,经过两年的努力最终通过了TFA,并于2017年2月22日正式生效。二、TFA的主要内容,TFA分为序言和正文,正文包含三部分,共24个条款。正文第一部分规定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需要履行的普遍义务,有12个条款。正文第二部分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最后一部分规定了机构安排和最终条款,分别是第23条和第24条。第二节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舟山自贸港区的法治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学习国内走在前列的自贸区经验,同时要参考国际上的成功做法,取长补短。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自贸区作为样本进行阐述。一、北美自贸区的经验借鉴,从服务贸易领域借鉴的角度出发,北美自贸区因其发达的服务贸易业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贸区的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在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机会都方面树立了良好模板,我国在立法借鉴时可充分给予考虑。二、欧盟自贸区的经验借鉴,欧盟是全球第一大自由贸易体,其内部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领域的完全自由化,其贸易政策导向也随着全球版图的拓展发生率改变,从最初“自由贸易”转向追求“公平贸易”,从主张“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转向“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谈判(FTA)的双边贸易关系”,其在法律制度的高度自由化体现值得我国借鉴。第三节自贸港区的相关实践及完善建议。一方面,对内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的步伐,但立法完善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不足。相比一些GATS、TPP、TiSA贸易协定的缔约国,有国际性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规则保障,我国缺乏国际性政策的支持,而自身还未制定自贸区的基本法,目前仅能依据一部《对外贸易法》,面对日益复杂的服务贸易新问题,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同时创新机制是摆在面前的难题。行政机关对行业监管模式的把握仍可以进一步施行简政放权。另一方面,对外我国面临着世界各国的夹击,如以美国为首的TiSA谈判,尽管谈判进程仍在进行,但因目前大部分与我国保持长期贸易关系的国家均已加入成员,我国也宣布参与其中,今后无论谈判结果如何,该规则对我国的服务贸易格局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内完善立法,对外应坚持WTO多边贸易谈判规则,对内对外不同层面提早做好策略谋划。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构建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二、优化负面清单及配套机制,三、完善行政管理措施。文章结语展望了舟山自贸港区发展的七大前景。
文明[6](2017)在《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向管理能力和供应链完整性转变。因此,这两方面的能力也成为了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而企业信息化水平也间接决定了自身发展状况。ERP的作用和管理思想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所认可,被大大小小的企业所应用。ERP项目具有实施难度大、周期长和涉及面广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对ERP项目特点的了解,忽视了对ERP项目风险的管理,往往导致项目的失败。目前我国对于ERP项目风险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的策略,企业在ERP实施的过程中成功率较低。本文以DC公司为对象,分析了ERP项目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首先,对当下我国的ERP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指出了当下我国ERP项目实施成功率低的现状,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其次,对ERP和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描述,并对国内外ERP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了解风险管理的最新动态。第三,着重分析了其ERP项目实施的背景、目标、建设要求和实施规划等。第四,结合DC公司项目实施实际情况,对影响DC公司ERP项目实施成功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归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软件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业务变革风险以及实施运行风险。第五,对已识别的项目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了项目风险的综合权重,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解决的方案。论文以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与应对为核心,从风险管理概念,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等方面描述,重点介绍了项目风险识别和处理。借助案例来总结出一些可能相类似的项目风险及如何进行控制的研究,为同类企业的类似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成功机率。
雷立刚[7](2014)在《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文中研究指明题记物质的倾向是湮灭灵魂,而灵魂如何抗拒被湮灭的命运?一颗跳动的心,一个真实的灵魂,在股市与生活的道路上,陷入了怎样一个又一个命中注定般的陷阱——他曾鄙视物质,却反被物质压迫;他曾拒绝平庸,却反被平庸吞噬……而这依然不驯服的灵魂,该如何抵抗被湮
吴翠萍[8](2013)在《身份认同及其社会生成机制 ——基于皖籍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丰富的非农职业流动经历和城市体验,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群体。但他们在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甚至出现了底层认同的困境。因而,有必要对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及其社会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探索。为此,本文试图呈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公共空间、居住空间及工作空间中与具体社会结构和制度要素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分析中,以新生代农民工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为分析主线,全面考察他们身份认同建构中的实践图景。从人口迁移动力机制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机制的对接上,梳理出分析的关键变量;进而从就业质量、社会保障、社会交往和空间场域与认同的心理生成机制的相互作用中探索身份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深度个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试图突破以往相关研究对具体现象的描述和相对静态关系的把握,将群体性的"抽象工人"分析转换为一个个鲜活的"具体工人"的对话和"深描"。根据样本的可获得性,采取了多起点滚雪球方法寻找研究对象,先后一共访谈了 105个个案。个案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性与户籍制度的悖论,致使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多元、模糊且难协调,呈现出割裂的认同状态。这使得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安全、支持、满意、公平和信任感不断降低,进而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流动体验及其未来预期,给社会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又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并伴随着情境性选择。同时,具有相同角色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因为认同凸显上的差异,也可能在既定环境中有着迥然相异的身份认同过程,主要表现为U型、J型、O型和L型等四种动态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就业质量、社会保障、社会交往和空间场域对其身份认同变化发挥着重要影响。这四个维度的变量与认同的心理生成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在这种社会生成机制下,城市公共空间、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的重叠交叉和紧密化会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完善。此外,还可以从提升就业质量的高效性、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社会交往的平衡性以及空间场域的开放性入手,扩充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公民权,提升低位身份认同,并通过职业身份认同的凸显和承诺来进一步完善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这还需要国家、社会、市场的协同治理,通过就业市场的发展、劳动就业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的公平推进,各类组织的繁荣,化解新生代农民工底层认同的风险,最终促成他们实现完整的身份认同。在叙述结构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回顾了既有成果的理论发现和经验总结,提出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论文分析框架。第二章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特征、现状及其风险展开论述,并总结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分化的几种类型,即否定农民型、认同农民型、认同困惑型、认同工人型。同时探讨了既定时空情境下的认同转换及其底层认同风险。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的探索。其中,第三章综合分析了就业质量的个体和社会两个客观层面及个体主观职业经历与其身份认同的高度相关性。第四章关注的是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分析了社会保障的不公平分配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政策预期间的矛盾,及其对身份认同的阻碍。第五章强调了社会交往对身份认同的维护和强化作用。在强关系的强维持和弱关系的弱互动的城市交往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和市民群体难以形成有效的信任交往机制,不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身份认同。第六章探讨了空间场域的差异化对于身份认同分化的影响。无论是选择社区间隔离还是异质性场域的居住方式,新生代农民工都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认同偏差,这需要社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和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落户政策。作为结论的第七章,主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被割裂的身份认同的逻辑演变过程、身份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和底层认同风险的防范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徐剑[9](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认为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荣杏[10](2011)在《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严重,国内外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管理软件行业是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同时管理软件企业也是一个具有典型特点的行业,因此本文以管理软件行业为例,介绍了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了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阐述了管理软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五部分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具体分析了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行业责任体系规范和实际情况给出了改进措施。同时本文力求通过对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二、2001年石化电子商务公司怎么个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石化电子商务公司怎么个活法?(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
1.1.2 物流产业是齐齐哈尔市重点发展产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物流政策分析及对三间房园区的启示 |
2.1 物流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物流产业 |
2.1.2 物流园区 |
2.1.3 公共政策 |
2.1.4 公共政策理论 |
2.2 国外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1 美国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2 日本物流园区产业政策分析 |
2.2.3 欧洲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3 国内物流产业政策分析 |
2.3.1 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 |
2.3.2 国内物流行业协会 |
2.3.3 各地区物流园区的政策体系建设经验 |
2.4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对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实践指导 |
2.4.1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 |
2.4.2 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体制 |
2.4.3 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2.4.4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需求分析 |
3.1 三间房物流园区概况 |
3.1.1 三间房物流园区总体情况 |
3.1.2 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
3.1.3 三间房物流园市场情况 |
3.1.4 三间房物流园区政策体系建设情况 |
3.2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分析 |
3.2.2 物流基础优势分析 |
3.2.3 产业基础优势分析 |
3.2.4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
3.3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1 政府支持引导政策缺失障碍分析 |
3.3.2 物流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障碍分析 |
3.3.3 物流基础障碍分析 |
3.4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3.4.1 国家战略政策提供的机遇分析 |
3.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分析 |
3.5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1 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带来的威胁分析 |
3.6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框架 |
3.6.1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制定思路 |
3.6.2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总体框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助力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 |
4.1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引导政策 |
4.1.1 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 |
4.1.2 建立多方联动的物流发展协调机制 |
4.2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 |
4.2.1 完善建设用地保障政策 |
4.2.2 完善税收减免保障政策 |
4.2.3 完善财政金融保障政策 |
4.2.4 建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4.3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监管政策 |
4.3.1 加强物流行业监管 |
4.3.2 加强物流责任部门监管 |
4.4 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其它政策建议 |
4.4.1 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4.4.2 加快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三章 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事实与特征 |
第一节 广西对外开放的事实与特征 |
第二节 广西产业集聚测度及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下的广西产业间关联分析 |
第四节 影响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与东盟国家合作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影响的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地区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 |
三、领导内参 |
后记 |
(5)舟山自贸港区视野下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服务贸易概述 |
一、服务贸易的定义 |
二、服务贸易的范围 |
三、服务贸易兴起的原因 |
四、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关于舟山自贸港区概述 |
一、形成背景 |
二、建成过程 |
三、功能定位 |
四、发展策略 |
第二章 关于自贸港区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问题 |
第一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 |
第二节 当今全球发展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一、TPP的市场准入规定 |
二、TiSA的市场准入规定 |
三、NAFTA的市场准入规定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多边自贸协定谈判的情况 |
第四节 自贸港区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相关立法及完善 |
一、自贸港区市场准入的立法情况 |
二、自贸港区市场准入立法的完善策略 |
第三章 关于自贸港区的贸易便利化问题 |
第一节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TFA)中的相关规定 |
一、TFA的谈判历程 |
二、TFA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 |
一、北美自贸区的经验借鉴 |
二、欧盟自贸区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自贸港区贸易便利化的实践及完善建议 |
一、构建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 |
二、优化负面清单及配套机制 |
三、完善行政管理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2.1 ERP相关理论 |
2.1.1 ERP的概念和内涵 |
2.1.2 ERP的管理思想 |
2.1.3 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2.1.4 ERP实施项目的特点 |
2.2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风险与项目风险的概念 |
2.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 |
2.2.3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公司ERP项目概况 |
3.1 DC公司信息化现状 |
3.1.1 信息化现状概述 |
3.1.2 DC公司业务及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 DC公司ERP项目简介 |
3.2.1 DC公司ERP项目概况 |
3.2.2 项目总体目标 |
3.2.3 项目总体要求 |
3.2.4 项目建设原则 |
3.2.5 项目范围及主要功能 |
3.2.6 实施组织范围 |
3.2.7 PRINCE2体系项目组织结构 |
3.2.8 项目总体计划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识别 |
4.1 系统软件风险 |
4.1.1 软件选型风险 |
4.1.2 软件功能风险 |
4.1.3 ERP系统二次开发风险 |
4.2 实施组织风险 |
4.2.1 项目组织风险 |
4.2.2 高层领导风险 |
4.2.3 员工素质风险 |
4.2.4 部门间协作风险 |
4.3 业务变革风险 |
4.3.1 管理变革风险 |
4.3.2 组织架构的调整风险 |
4.3.3 权责流程风险 |
4.4 实施控制风险 |
4.4.1 进度、质量风险 |
4.4.2 数据风险 |
4.4.3 信息安全风险 |
4.5 DC公司项目风险评价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析与应对 |
5.1 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
5.2 DC公司ERP系统软件风险应对 |
5.2.1 ERP软件选型风险应对 |
5.2.2 ERP二次开发的风险应对 |
5.3 DC公司ERP实施组织风险 |
5.3.1 高层领导风险应对 |
5.3.2 部门协作风险应对 |
5.4 DC公司业务变革风险应对 |
5.4.1 管理变革风险应对 |
5.4.2 组织架构调整风险应对 |
5.4.3 权责流程调整风险应对 |
5.5 DC公司ERP项目实施控制风险应对 |
5.5.1 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 |
5.5.2 项目数据风险控制 |
5.6 项目风险监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题记 |
一、时间 |
二、命运 |
三、感恩 |
四、死过一次 |
五、陆公子 |
六、热爱自由 |
七、蒋处长 |
八、旁观者 |
九、新股民 |
十、简潞 |
十一、老童 |
十二、九七年 |
十三、韭菜 |
十四、那年烟花特别多 |
十五、总有一个陷阱等在你前面 |
十六、结婚 |
十七、小贾 |
十八、信使 |
十九、顺势 |
二十、偷心窃贼 |
二十一、远离股票的日子 |
二十二、下派 |
二十三、新千年 |
二十四、辞职 |
二十五、破碎之夜 |
二十六、荒芜丛林 |
二十七、去别处 |
二十八、破碎虚空 |
二十九、戒掉理想 |
三十、熟悉与陌生 |
三十一、穿越低谷 |
三十二、卓泓 |
三十三、牛市前夕 |
三十四、卖房炒股 |
三十五、思维烙印 |
三十六、转机 |
三十七、得与失 |
三十八、买房圆谎 |
三十九、如果爱 |
四十、女神 |
四十一、花期 |
四十二、恐惧 |
四十三、坏女人 |
四十四、贪婪 |
四十五、三只鹰 |
四十六、波罗 |
四十七、琥珀 |
四十八、离开学院 |
四十九、感谢时光 |
五十、在一起 |
五十一、路虎 |
五十二、热潮 |
五十三、飞蛾扑火 |
五十四、股灾 |
五十五、罪人 |
五十六、雨滴 |
五十七、消失 |
尾声 |
(8)身份认同及其社会生成机制 ——基于皖籍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分化及其风险 |
一、身份认同的多重特征 |
二、身份认同的分化类型 |
三、底层认同的风险 |
第三章 就业质量与身份认同 |
一、就业质量的维度 |
二、低就业质量中的认同状态 |
三、不同就业体验下的身份认同 |
四、立足就业质量,提升职业身份认同的策略 |
第四章 社会保障与身份认同 |
一、社会保障的界定及其发展模式 |
二、社会保障区隔下的底层认同 |
三、政策预期中的认同迷茫 |
四、立足社会保障,提升制度身份认同的策略 |
第五章 社会交往与身份认同 |
一、与城市居民的交往互动 |
二、主动交往中的认同维持 |
三、社会交往中的认同探索 |
四、立足社会交往,提升地域身份认同的策略 |
第六章 空间场域与身份认同 |
一、居住空间分化下的身份认同 |
二、不同社区支持下的身份认同 |
三、落户政策对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割裂的身份认同: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
二、身份认同的社会生成机制:一种结构化的互动关系 |
三、底层认同风险防范:职业认同的承诺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理论 |
2.3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2.4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历程 |
第3章 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履行现状 |
3.1 管理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
3.1.1 管理软件行业简介 |
3.1.2 管理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
3.1.3 管理软件行业特点 |
3.1.4 管理软件行业产品特点 |
3.2 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
3.2.1 管理软件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3.2.2 社会发展的需要 |
3.3 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
3.3.1 管理软件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
3.3.2 管理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 |
3.3.3 管理软件企业对客户的责任 |
3.3.4 管理软件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
3.3.5 管理软件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
3.3.6 管理软件企业的慈善责任 |
3.3.7 管理软件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
3.3.8 管理软件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
3.3.9 管理软件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
3.4 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4章 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
4.1 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
4.1.1 管理软件企业自身原因 |
4.1.2 政府的原因 |
4.1.3 社会的原因 |
4.2 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
4.2.1 平等和适度相结合原则 |
4.2.2 全面履行 |
4.2.3 工具和目的相统一 |
4.3 推进管理软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和对策 |
4.3.1 企业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措施 |
4.3.2 政府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措施 |
4.3.3 社会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措施 |
第5章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 |
5.1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简介 |
5.2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介绍 |
5.2.1 用友企业社会责任观 |
5.2.2 用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
5.3 用友社会责任实践调查分析 |
5.4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分析 |
5.4.1 对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分析 |
5.4.2 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分析 |
5.4.3 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分析 |
5.4.4 对产业链合作伙伴的责任分析 |
5.4.5 对社区的责任分析 |
5.4.6 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分析 |
5.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解决对策 |
5.5.1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5.5.2 为管理者提供施展舞台 |
5.5.3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
5.5.4 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活动 |
5.5.5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发展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2001年石化电子商务公司怎么个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3]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李智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刘琳.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5]舟山自贸港区视野下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的研究[D]. 张隽.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2)
- [6]DC公司ERP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研究[D]. 文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7]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J]. 雷立刚.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3)
- [8]身份认同及其社会生成机制 ——基于皖籍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研究[D]. 吴翠萍. 南京大学, 2013(07)
- [9]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10]管理软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 荣杏.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