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美国孩子做中国菜(论文文献综述)
李伊格[1](2021)在《美国电视剧《初来乍到》的华人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晓晖[2](2018)在《神奇和天使》文中研究指明离天黑只有不到半小时,我还在密林中赶路,小径蜿蜒曲折,似乎无穷无尽。我越走越快,转过一个山角,树林中出现一片空地,一个头发花白的矮小老妇,在那里收拾折叠桌。看见有人,我心中大喜:是周末来野炊野营的游客还是款待AT客的热心善人?我上前去问了一句,老妇有点冷漠地说,是为明天和后天准备的。我水有点不够,看见她旁边有箱瓶装水,就向她讨一瓶水。她犹豫了一下,给了我
默崎[3](2017)在《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美华文学”(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①是“世界华文文学”(World Chinese Literature)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人劳工海外赴美“淘金”被羁留于旧金山湾的天使岛(Angel Island),他们刻写在被拘禁之地的文字成为美华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品。②从中国人赴美淘金到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铁路建设和农业垦殖工作,直到现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负笈抵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再到台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留美热潮,七十年代末由中国内地接续台湾而形成的“新移民”潮流,中国人离家去国到北美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使反映这种人生梦想的美华文学内涵异常丰富。进一步说,美国梦书写是美华文学中十分突出的部分。这部分在美华文学中有它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本论文力图研究这些内容。美国梦“是每一个人对于更好、更深刻、更丰富人的美好愿景”③。作为一个概念它首次被提及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梦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梦,但自近代华人抵美“淘金”以来,它也部分地转化为到达北美的华人的美国梦。华人美国梦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美华文学最初文本之一的《苦社会》,就是表现华人北美“淘金”的美国梦。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实际上也是在寻找美国梦,寻找西方梦,更是寻找民族振兴梦。他们的美国梦更多是现代民主梦以及现代文化梦。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白先勇这些台湾留学生作家的文本仍然包含了美国梦的追寻。他们的美国梦是逃离故土,抵达“天堂乐土”。但是进入美国社会后,台湾留学生作家对美国的美好想象化为泡影,这就使美国梦复杂了起来。从新移民文学开始,华人北美寻梦的过程不再充满辛酸与痛苦回忆。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子”,华人抵美所追寻的美国梦就变得简单纯粹,没有了以往被赋予的沉重的文化色彩。它们是理想主义追寻失落后的美国梦、以追逐物质利益作为人生实现的美国梦、以学习西方文化从而维护自身权益而奋斗和融入异质文化的美国梦,最后是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美国梦。进一步说,在异域文化空间中,华人逐渐适应并部分地介入西方异质文化。在自觉的文化对比与审视中,华人自身形成“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文化空间”,并以之回望文化母国,重新审视故土文化,这是另一向度的美国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作家的美国梦视角更为高远,思维更加现代,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美华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对这种美国梦的书写。这是本文立论的依据。因此,本文以华人美国梦的追寻为线索。一是以一些优秀的美华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主,梳理一百多年来的美华文学,分析这些作家文本的主题意蕴、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二是对美华文学中美国梦叙事(小说)的丰富内涵做深入探讨,进而分析这些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各自的文化思想内涵;三是分析与美国梦叙事相关的美华作家的“故国回望”叙事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华人的美国梦实质内涵,研究美国梦与美华文学的关系。美国梦叙事是美华文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研究美国梦叙事可以窥探到美华文学的个中面目。因此,该章首先探讨这一问题,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第二章研究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早期美国梦叙事有三种形态:近代时期华人追求温饱与养家糊口的美国梦;现代时期华人努力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美国梦;台湾留学生文学时期表现悲情与放逐的漂泊美国梦。此时期的美国梦叙事分别以控诉、寻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沟通、悲情放逐为主要内涵。第三章研究现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本章通过对理想主义失落的美国梦叙事、逐利的美国梦叙事、维护华人权益的“人权”美国梦叙事和华人经过奋斗终于“落地生根”的美国梦叙事来研究这四种美国梦叙事的不同思想文化内涵。华人作家的“故国回望”也是美国梦叙事的一种形态。因此,第四章研究华人作家“故国回望”的美国梦叙事。华人作家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洗礼”后,产生了超乎两种文化的“第三文化空间”的视角叙事。我们把这种叙事也称为美国梦叙事。这种叙事是美华作家反观、审视自己母国文化的叙事。其文化内涵极为复杂,它们既是美国梦叙事,也是中国梦叙事。因而,比较研究这种叙事就极有文化旨趣。这是海外作家所独具的叙事,因而美华作家对文化母国的审视叙事就更有价值。美华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目前,有学者将其放到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就十分有见地。然而,从具体文本出发来作深入研究也十分必要,因而本论文选择从美国梦叙事这一议题作研究。我相信,如果我们熟悉美国梦叙事,那么我们对美华文学将会有深入地了解。
许双如[4](2016)在《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任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第二部小说《莫娜在应许之地》中,成功尝试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即通过人物表演性的角色和身份扮演,使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探索自我、定义自我的独特途径。以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以及巴特勒身份操演理论观照此小说,可发现"身份表演"作为作品的表现形式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传达了作者的文化思想。任璧莲在作品中不仅以流动性文化身份观作为其反本质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更将文化身份建构作为主体发展和自我完善旅程中一个动态性文化过程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超越了族裔身份范畴,上升到更具普遍意义的人的主体性关怀层面上。作家巧妙地将这一系列深入的文化思考,寓寄于身份表演这一指符上,使其展现出不容忽视的诗学意义。
王成,邹天伦[5](2015)在《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上)》文中研究表明今天,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业的原因,世界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与日俱增。比如,在拉斯维加斯或者新加坡建赌场时,建造者就需要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城市的住宅设计中会体现中国的生活方式,会有两个厨房,其中一间厨房是专门用来做中国菜的。不过对多数外国人来说,即使你每天都在阅读关于中国的信息,你也许对中国仍然只是略知皮毛。一位研
顾喆[6](2014)在《《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优秀的成人汉语教材已经出版得越来越多,但是儿童汉语教材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使用对象决定了它本身的的特殊性。本文以中国教师编写的《汉语乐园》与美国本土教师编写的《中文百宝箱》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编写原则、教学体例、会话主题、教材词汇、课后练习以及中国文化等六个方面,比较两套教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对两套教材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罗列与分析,力求对儿童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这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由来,选题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现状。第二部分:从编写原则、教学体例、会话主题、教材词汇、课后练习与中国文化六个方面比较两套教材的异同点。分析两套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出针对美国儿童的汉语教材的特点,并发现了一些教材编写上存在的错误。第三部分:针对美国儿童编写的汉语教材的编写建议。笔者结合两套教材多方面的比较,对编写提出自己的建议。第四部分:结语部分。论文主要概括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高峰[7](2013)在《七姑娘——从北京到旧金山的美食之旅》文中提出"工作是健康与快乐的秘密"。5月6日,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美国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终身成就奖,授予了93岁的华裔女性江孙芸,以表彰她在将中国菜引进美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江孙芸开办的福禄寿餐厅曾是很多中国菜爱好者
郑慧强[8](2018)在《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与教学调查研究 ——以八套美国本土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美国中文教学状况进行动态考察。按照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可以分萌芽-起步-发展-新发展四个阶段,体现美国汉语教育从单一化学术化到多样化学科化的发展过程。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教材评价理论。以美国大学普遍使用八套入门教材为例,相关的教材评估理论为参照,结合欧洲外语教育政策和二语习得理论,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汉语二语教材评价框架。理论探讨教材的本质和属性、功能和局限基本问题。针对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二语教材国别化和原型化基本原则。提倡汉语二语教材编写要符合推广国家的国情、族情、语情,牢牢抓住汉语本体特征,比如语音的特殊声韵母、声调的难点,词汇的单音合成的规律、语法灵活的规则、与语用修辞的密切关系等,科学制定重难点。提出面向教学的教材四个基本要求——启发性、针对性、有效性、趣味性。综合中外研究成果,初步探讨美国多元背景下汉语二语教材评价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SPOT分析方法对八套本土化教材基础理论、编写理念、优缺点进行分析,微观上对教材文本的语言要素逐项进行分析和评价。余论部分总结全文,二语教材的编写需要有正确的理念、精要的内容和科学的方法。开发方面,提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建立编写队伍,经验互通,对已经编写的教材进行跟踪评价等建议。最后对教材实施过程教学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如下:一是材料创新:在对美国包括常青藤在内的20所重点大学东亚系进行教材的调查基础上,选取使用率和反响较好的八套初级入门为研究对象,展示了美国大学汉语教学和教材发展的全貌。同时兼顾教学实践,把教材文本研究和教学实施过程紧密结合。二是理论创新:结合最新二语习得理论和欧洲外语教育理论的研究,分析美国汉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写原则,对教材进行动态分析,从教育学的视角建立二语教材评价框架,并就美国大学八套汉语教材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三是方法创新:本文以美国大学现行使用率较高的八套入门教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建成语料库,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系统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准确真实的数据论述美国大学入门汉语教材编写思路,及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启示。
高峰[9](2013)在《九旬老太获得美食“奥斯卡”》文中研究表明江孙芸将正宗中国菜引入美国,彻底改变了中餐厅廉价低端的形象5月6日,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美国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终身成就奖,授予了93岁的华裔女性江孙芸,以表彰她在将中国菜引进美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江孙芸开办的福禄寿餐厅曾是很多中国菜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她
陈学芬[10](2013)在《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文中指出广义的美华文学不仅包括美国华文文学,还包括美国华裔用英文创作的文学。这样,就形成了三大作家群:台湾旅美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把这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其移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作家群展开比较的学理依据。作家作品的同源性、类同性及异质性与变异性决定了他们的可比性。二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科细分,美国华文文学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两者很少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目前的形象学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国形象,只有少量的美国形象,缺少中美形象的比较、汇总。移民小说中美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参与到学界当前的前沿性话题中去。从文学文化层面探索移民问题和中美政治关系,对中美文学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主题学为主,辅以拉康镜像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异质文明、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移民小说的研究,分析形形色色的中美形象的特征和建构过程,并分析中美形象的成因,试图发现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华作家言说中国和美国的特点。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广义上的美华文学的定义,把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对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梳理了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流变并做了原因探析。(二)文学/文化研究。通过对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下面简要介绍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首先,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台湾旅美作家主要有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丛苏等,他们的移民小说有个共同点:表现了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凉心态。小说中的人物从台湾自我放逐到美国,就像浮萍一样在美国的汪洋大海里随风摆荡,无法落地生根,于是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浪子,边缘人,摆荡的人,带枷的自由人等中国移民形象。他们有着身份的焦虑,在美国被边缘化,常常寻根。美国人很少出现在小说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常常是负面形象。异族婚恋常常以失败告终,象征了中美融合的失利。总体来说,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精神家园,而美国是生存之地;遥远的中国因中国游子的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意,而美国对移民来说则是文化沙漠。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中美形象,是因为文化认同危机。怀着美国梦却不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顺利融入美国,由此产生失望、孤独、困惑、迷惘等消极心态,笔下的美国形象也呈现灰暗的色调。而文化认同危机与他们的身世有关。这些作家在早年从大陆放逐台湾,成人后又再次放逐到异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故国充满哀思,对美国有寄居之感。浪子的形象是自身的写照。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等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移民对美国的看法及中美形象的形成。其次,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查建英、严歌苓、周励、曹桂林等,写下一系列有关新移民美国经验叙述的小说。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关于移民漂泊异域的悲苦的描述,还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塑造了朝气蓬勃的新移民形象。如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严歌苓的自尊自强的中国女留学生,周励、曹桂林和薛海翔等的华商形象。新移民不再纠缠于故国哀思,无根寻根等,而是生存至上,落地生根,保持族群的独立,对民族融合表现淡漠。与前一阶段华文文学相比,这一时期反映异族交往的小说增多,美国人戏份增加,美国形象多呈中性或正面形象,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时的中国处于“文革”前后,而美国富强、民主、文明,为新移民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中美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中美友好交往,美国的民族政策、移民政策日趋宽容,种族歧视程度减轻,美国对中国移民持友善态度,这影响了作家对中美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大陆新移民作家没有台湾旅美作家的早年放逐经历,但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鼓动下,到美国寻梦。虽然也免不了文化冲突,但没有台湾旅美作家所遭遇到的文化冲突剧烈。作为注视者的作家有的对美国持狂热态度,如周励;但更多的作家等则持亲善的态度,如查建英、严歌苓。第三,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等的小说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冲突问题,华裔的成长主题。代际冲突中的华人第一代大多勤劳善良,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有封建迷信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等,而华裔美国人则处于中美文化的夹缝间,但以美国文化为主,他们与父辈的冲突大多是文化冲突。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他们最终都变成了典型的美国佬。这里的中国要么处于近代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封建思想桎梏着人们,父权制思想压迫女性;要么是红色新中国,共产党迫害有产者,不讲人道,专制独裁。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国富民强。所以会有不同于华文作家笔下的中美形象,一方面与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有关。他们虽然在种族上是中国人,但在文化身份上早已变成了美国人,有些作家有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信息不通,真实的中国不为美国所了解。华裔作家根据道听途说所描述的中国,必然与真实的中国有很大出入。总体而言,华裔美国作家书写想象中的中国,认同现实中的美国。以上三大作家群有一些共同的母题,也有各自偏爱的母题。母题的变奏表现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相似而又不同的中美形象。中美形象有它的恒定性和变异性。恒定是因为他者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时代环境、作家的身份认同、写作语言、期待视野与审美情趣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大陆新移民文学继承、发展了台湾旅美文学。台湾旅美作家还在继续创作,显示了新的审美风格。这两大作家群逐渐合流,成为新世纪的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群,与美国华裔英文作家群比肩而立。目前来看,他们的小说创作还有很大区别。但可以设想,在美国定居多年以后的移民作家即使仍然用中文创作,也会与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接近。因为多年的美国文化熏陶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使中文创作带上美国文化的痕迹,成为中美文化合流的产物。总之,美国不是天堂,而中国也不是地狱。那些或天堂或地狱的异国形象都是作家艺术的想象,是中国移民或华裔美国人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二、教美国孩子做中国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美国孩子做中国菜(论文提纲范文)
(3)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关于“世界华文文学” |
二、多样的学科命名及概念阐释 |
三、有关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
四、美华文学研究的进展 |
第二节 本论文的写作设想 |
第一章 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第一节 美国梦 |
一、美国梦的由来 |
二、美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
三、中美形象的互相建构 |
第二节 “华人的美国梦” |
一、华人美国梦及其实质 |
二、华人美国梦的叙事进程 |
第三节 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一、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二、华人的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淘金者”的美国梦——《苦社会》的美国梦叙事 |
一、愤怒控诉的“美国梦”主题 |
二、美国梦叙事的最初范本 |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语堂及其美国梦叙事 |
一、文化沟通的想象 |
二、文化担负与美国梦 |
第三节 “失根的一代”的美国梦——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一、白先勇与於梨华的美国梦叙事 |
二、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失落的美国梦 |
一、理想的追寻与失落——查建英的美国梦叙事 |
二、失落中的坚守——苏炜的美国梦叙事 |
第二节 “逐利”美国梦 |
一、大众文化下的“逐利”追寻——《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美国梦叙事 |
二、逐利书写的深化——《回流》的美国梦叙事 |
第三节 “维护权益”美国梦 |
一、艰难维权的美国梦——《安大略湖畔》、《刀锋下的盲点》的美国梦叙事 |
二、融入之难的美国梦——陈河小说和吕红的《美国情人》美国梦叙事 |
第四节 “落地生根”美国梦 |
一、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美国梦——《金山》的美国梦叙事 |
二、“落地生根”美国梦——黄运基的美国梦叙事 |
三、“新生代”作家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梦”与故国回望 |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下的国族寓言——卢新华的故国叙事 |
一、《紫禁女》的故国叙事 |
二、《伤魂》的故国叙事 |
第二节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想象——《甲骨时光》的故国叙事 |
一、文化及其传承 |
二、有关历史的想象 |
第三节 国民性的呈现与改造——袁劲梅的故国叙事 |
一、从中西文化融合到国民性批判 |
二、袁劲梅小说美国梦叙事的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任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与争取认同的表演 |
二、身份表演实践与自我的追寻和定位 |
三、对身份建构性的文化思考 |
(5)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庸之道 |
二、情感与精神生活 |
三、医疗保健 |
四、养育子女 |
五、教育 |
(6)《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
第一节 生理层面 |
第二节 认知层面 |
第三节 情感层面 |
第二章 《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编写原则的比较 |
第二节 《汉语乐园》和《中文百宝箱》教材体例的比较 |
第三节 《汉语乐园》和《中文百宝箱》会话主题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词汇的比较 |
第五节 《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练习题的比较 |
第六节 《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文化内容的比较 |
第三章 针对美国儿童的汉语教材的建议 |
第一节 儿童汉语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 |
第二节 要重视语音和汉字的专项练习 |
第三节 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注重交际游戏环节的设计 |
第四节 教材内容贯彻 5C 标准,加大文化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七姑娘——从北京到旧金山的美食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我想在这方面教教美国人” |
餐厅像个古庙 |
食物是一种交流方式 |
(8)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与教学调查研究 ——以八套美国本土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选题缘起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外语教材研究热点 |
1.1.2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
1.1.3 教材设计及评估研究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美国中文教学与研究 |
2.1 美国中文教学历史和现状 |
2.1.1 近代美国中文教学 |
2.1.2 当代美国“汉语热” |
2.2 美国外语教育教学与研究一体化 |
2.2.1 外语教育5C总目标 |
2.2.2 二语习得理论发展 |
2.3 欧洲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
2.3.1 外语教学新理念 |
2.3.2 语言能力评价量表 |
2.3.3 语言多元化与学习模式 |
第三章 汉语二语教材理论研究 |
3.1 教材及相关研究 |
3.1.1 教材的本质和属性 |
3.1.2 教材的功能和局限 |
3.1.3 二语教材的界定 |
3.2 二语教材的编写的基本要求 |
3.2.1 教材的启发性 |
3.2.2 教材的针对性 |
3.2.3 教材的有效性 |
3.2.4 教材的趣味性 |
3.3 二语教材的基本原则 |
3.3.1 国别化原则 |
3.3.2 原型化原则 |
3.4 汉语二语教材的评价 |
3.4.1 教材评价的类型 |
3.4.2 教材评价的步骤 |
3.4.3 汉语二语教材评价框架 |
第四章 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比较 |
4.1 八套教材的基本内容 |
4.2 汉语入门教材基本信息 |
4.3 汉语入门教材理论基础分析 |
4.4 八套教材SWOT动态分析 |
第五章 美国大学汉语教材文本研究 |
5.1 汉语入门教材文本分析 |
5.1.1 语音项目分析 |
5.1.2 汉字与词汇项目分析 |
5.1.3 语法项目分析 |
5.2 汉语入门教材课文编排及练习 |
5.2.1 入门教材话题对比 |
5.2.2 入门教材课文比较 |
5.2.3 入门教材练习的设计 |
5.3 八套教材共同特点和类型归纳 |
5.3.1 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共同特点 |
5.3.2 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类型归纳 |
第六章 美国大学汉语教材编写 |
6.1 汉语语音部分 |
6.2 汉语汉字部分 |
6.3 汉语词汇部分 |
6.4 汉语语法部分 |
6.5 汉语异文化教学 |
第七章 总结与启示 |
7.1 汉语二语教材的编写理论 |
7.1.1 正确的理念 |
7.1.2 精要的内容 |
7.1.3 科学的方法 |
7.2 海外汉语教材开发 |
7.2.1 海内外教材的对比 |
7.2.2 海外汉语教材的开发 |
7.3 海外汉语教学启示 |
7.3.1 重视二语学习的特殊性 |
7.3.2 开发利用课内外资源 |
7.3.3 增加课堂互动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
(9)九旬老太获得美食“奥斯卡”(论文提纲范文)
“我想在这方面教教美国人” |
餐厅像个古庙 |
食物是一种交流方式 |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美华文学研究综述 |
一、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概述 |
二、 美国华文文学研究概观 |
三、 美华文学形象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
一、 范围与意义 |
二、 自我与他者 |
三、 结构与创新 |
第一章 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 |
第一节 白先勇《纽约客》里的中美形象 |
一、 棺材与古墓 |
二、 安乐乡里的中国“他者” |
三、 地狱与天堂 |
四、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寻 |
第二节 离散与文学 |
一、 聂华苓(1925—):离散者的寻根 |
二、 於梨华(1931—):从无根到扎根 |
第三节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 |
一、 丛苏(1937—):带枷的自由人 |
二、 陈若曦(1938—):理想主义者 |
三、 欧阳子(1939—):文学与心理学的交融 |
四、 施叔青(1945—):女性的异域生存困境 |
小结 |
第二章 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 |
第一节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 |
一、 拯救与逍遥:美国“救世主”形象的解构 |
二、 异域里孤独的移民 |
三、 异族交往中的中美形象 |
四、 严歌苓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综述 |
第二节 新移民的美国梦 |
一、 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 |
二、 狂热追求财富的华商 |
三、 两种跨民族婚恋模式 |
四、 美国不是天堂 |
小结 |
第三章 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代际冲突中的华裔形象 |
一、 黎锦扬:父子之间 |
二、 谭恩美:母女之间 |
三、 伍慧明:骨肉相连 |
第二节 成长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
一、 黄玉雪:华女阿五的归化之路 |
二、 林露德:白马王子与华人姑娘 |
三、 李健孙:中美文化的汇通 |
四、 任璧莲:张家佬的美国梦 |
五、 赵健秀:战斗着的华裔文化卫士 |
第三节 汤亭亭:想象中国、认同美国 |
一、 鬼蜮横行的东方主义中国 |
二、 手执双刃剑的华裔女勇士 |
三、 建构华裔美国人的历史 |
四、 华裔嬉皮士的戏剧狂欢节 |
五、 中美形象的成因 |
小结 |
第四章 三大作家群中美形象比较 |
第一节 母题变奏曲 |
一、 漂泊/乡愁/寻根母题 |
二、 异族婚恋/拯救母题 |
三、 乱伦母题 |
四、 围城/考验母题等 |
第二节 中美形象的流变及原因探析 |
一、 中国形象的流变 |
二、 美国形象的流变 |
三、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析 |
结语 |
一、 三大作家群形象特征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美国形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教美国孩子做中国菜(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电视剧《初来乍到》的华人形象建构研究[D]. 李伊格. 兰州大学, 2021
- [2]神奇和天使[J]. 胡晓晖. 长江文艺, 2018(09)
- [3]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D]. 默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任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J]. 许双如. 华文文学, 2016(06)
- [5]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上)[J]. 王成,邹天伦. 音乐生活, 2015(11)
- [6]《汉语乐园》与《中文百宝箱》的比较研究[D]. 顾喆. 苏州大学, 2014(11)
- [7]七姑娘——从北京到旧金山的美食之旅[J]. 高峰.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3(08)
- [8]美国大学汉语入门教材与教学调查研究 ——以八套美国本土教材为例[D]. 郑慧强. 厦门大学, 2018(07)
- [9]九旬老太获得美食“奥斯卡”[J]. 高峰. 环球人物, 2013(13)
-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 陈学芬. 河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