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严打第四战役打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登成[1](2021)在《关于钦州市2020年国民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朱嗣杰[2](2020)在《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针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新农村扶贫的路径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扶贫”上,脱贫形式主要是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生态补偿等,依靠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助完成的脱贫,难以从本质上帮助农村全面、自主地脱贫。“网红扶贫”作为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环境衍生的扶贫形式,将“网红营销”模式应用于扶贫工作,在话题、热度、社会影响上形成一定规模,继而进行商业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在新媒体技术高速进步的背景之下,普通扶贫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网红扶贫传播通过互联网背景逐渐发展。形成三大主要的传播特征。整合互联网资源,形成了社会关注和效应;其次,继承网红传播路径,形成多元化的传播优势;在此,加强专业化管理化模式,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网红扶贫传播的在初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而言,通过网络渠道收获了大量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专家和企业的讨论;从社会态度而言,网红扶贫通过切实落地的扶贫手段帮助大量贫困地区脱贫打消了受众的疑虑,收获了政府部门与业界专家的肯定与鼓励;而在社会转变的进程中,网红扶贫成为了受众、贫困地区、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桥梁,帮助三者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然而,在网红扶贫发展的初期,因为发展不平衡和不成熟,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在传播主体上,文化素养偏低和过分商业化的态度使得网红扶贫传播难以发展彻底;在传播路径中,内容的单一化、粗鄙化与平台的监管不力造成其发展屡遭诟病;在传播效果中,传播区域的不平衡以及受众态度的娱乐化使得网红扶贫传播失去公信力。针对种种弊端,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提升到传播内容的严格监管以及政府、媒体的正面宣传都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准扶贫战役处于成功的关键点。网红扶贫传播是基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一次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只有理清当前问题的症结、把握号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走出扶贫的困境,帮助贫困地区顺利脱贫,走向致富。
胡文丽[3](2020)在《《中国环境报》(2015-2019)环保督察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的问题,更是关乎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为保障和监督各项环保政策有效落实,2015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并于2016年1月4日正式组建中央环保督察组,这标志着我国环境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环境报》在宣传环保督察工作、推动环保各项政策落地、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引领作用。那么,媒体如何做好环境督察报道,就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针对环保督察报道研究的成果较少,以《中国环境报》环保督察报道研究的成果则更少。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形成以下内容:第一章为环保督察报道的概况。从定义上对环保督察报道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环保督察报道是通过新闻手段以变动着的环保督察工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一类新闻报道。它具有公众性、全球性、复杂性和精准性等特征。在我国环保督查制度日趋丰富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媒体加大对环保督察的报道有利于推动督查工作的落实与发展,同时对推动环保督察制度建设也起到媒介监督的功能。第二章为《中国环境报》(2015—2019)中环保督察报道的内容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对《中国环境报》从2015年7月1日起至2019年7月1日的环保督察报道样本进行统计,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区域、报道版面、报道基调、稿件来源和报道体裁等七个方面分析,并发现了环保督察报道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环保督察报道主题严重缺乏督党督政、环保督察报道的区域集中在华东以及华北地区、环保督察报道版面位置靠后、环保督察报道的基调以中性为主、环保督察报道的稿件来源坚持自采、环保督察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等特点。第三章为《中国环境报》环保督察报道特征及问题。《中国环境报》在环保督察报道中形成了一些优势特征,如环保督察议题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报道区域均有涉及,偏向华东与华北地区、报道稿件坚持自采,专业能力较强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督党督政’的报道力度不够、未突出正面报道的正确引导作用、报道体裁单一,缺乏深度报道、报道版面位置靠后,新闻价值挖掘不够、报道符号表现单一,缺乏生动性、报道运动化,未建立报道常态机制等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提出报道的改进方法。《中国环境报》要在媒介发展竞争中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专业媒体,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一是丰富报道主题,加强‘督党督政’报道;二是重视传播技巧,平衡报道各基调;三是丰富报道体裁,增强深度报道;四是深度挖掘环保督察议题价值,优化版面设置;五是注重图片及结构技巧的运用,增强报道影响力;六是建立媒体对环保督察报道的常态机制。《中国环境报》在我国环保督察报道质量上的提升,对其发挥强大的环保督察舆论引导力,具有社会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讲,报道好环保督察工作对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也具有现实意义。
丁一鹤[4](2019)在《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表明引子南粤亮剑2013年,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发生的一些事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中国的历史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一年,新一代国家领导集体在法律和程序上完成接班后,执政风格初步显露,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头等大事,政治改革大刀阔斧,经济增速保持稳定,法治建设反腐亮剑。
原贺贺[5](2019)在《贫困村产业扶贫中的基层治理逻辑解读 ——以科层理性与关系理性为分析工具》文中研究指明
房厦[6](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杨帆[7](2017)在《知识产权刑法的面向:强化和适正》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是广受国内外关注的法律问题,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与之相呼应,在刑事领域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快速趋势是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存在的客观现象,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理论研究中也广泛存在加强或扩张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法网的诉求,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遂成为我国经济犯罪领域较引人瞩目的现象。“刑罚乃双刃之剑,用之不当则两受其害”,且知识产权相关利益的分配和归属十分复杂,从刑法理性精神和谦抑原则出发,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知识产权刑事法网的快速强化,追问合理性和妥当性,以尽量确保刑法介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适当性。本文即以“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为核心主线,从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实证分析出发,全面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历史、国际背景,探讨当前我国创新型国际宏观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具体提出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结合具体司法实践深入考察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罪名设置、刑罚适用、运作机制等。本文全文约27万余字(含注释),分为导言、六个正文章节和结论,呈递进式结构。导言。该部分从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知识产权强化保护效用的复杂性并梳理当前刑法学界研究现状。对于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现象及其适度性反思,我国刑法学界尚未予以认真思考,相关研究尚显薄弱,有待加强。本文采取案例实证分析及部门交叉研究方法探讨这一具有相当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经济犯罪领域热点问题。第一章,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强化现象。本章旨在具体梳理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以便全面、深入地予以认知和分析。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领域通过规范性司法解释和个案适用日益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力度和范围,诸如降低知识产权犯罪入罪门槛、采取刑事立法技术措施、对知识产权条文用语进行“独立性”扩大解释、知识产权犯罪领域中非法经营罪罪名的大量司法适用等,而且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的加强也进一步促使我国知识产权刑案数量大幅快速增加。而从对理论研究现状的爬梳来看,增设知识产权犯罪罪名和提升知识产权刑罚力度是当前我国刑法学界的主流呼声,具有全面性、综合性、权利导向性等特征。理论和实务的遥相呼应,使我国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更为引人瞩目。第二章,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评析。本章旨在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现象的成因及诸多质疑,引入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视角。我国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有其内外在原因,内因在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推动,外因在于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国际化潮流中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趋向的导引,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国际范围内采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霸权主义途径强力提升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水平对我国采取的诸多促压措施也对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水平的快速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不可否认,当前学界也存在不少对于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的质疑,诸如存在刑罚效用、忽视利益平衡、知识产权刑法解释妥当性、运动式执法等问题。警惕刑法过度扩张是刑法理性精神的弘扬和应然追求,但我们也要看到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有其一定合理性,要多向度地采取自主性视角对待,坚持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立场。第三章,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多维面向。本章旨在厘清知识产权刑法适度性保护的概念及几组相关概念。知识产权适度保护要立足于过程的协调相适、罪名的合理设置、刑罚的罪刑、司法的运作有序。知识产权刑法保护要注意和知识经济市场秩序相协调,坚持保障经济自由和平等保护,摒弃社会管制思维和司法保护的地方主义。知识产权刑法保护要立足于“私益”,但也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公益”因素,坚持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则和民刑保护的层次性。知识产权刑法保护要走符合“本土”现实条件的国际化,坚持自主性保护而反对依附性保护。第四章,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原则和路径。本章旨在探讨我国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宏观指导标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统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国家刑事政策,而知识产权具体刑事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根基密切相关。相较劳动财产说和人格财产说,主张弹性保护的功利主义知识产权保护立场较切合我国当前国情,应当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主导原则,稳步提高、动态平衡、双向回应则是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具体路径。刑事司法解释对于“复制发行”采取扩大解释使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虚置,符合当前加强我国文化产业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客观要求,并未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根据功利主义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立场应当予以坚持。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根据功利主义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立场,商业秘密刑事法益不应立足于产权理论,而应根据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界定为“商业秘密持有人的市场竞争优势利益”,从而厘清商业秘密“新颖性”判断、重大损失司法认定、离职员工泄密行为可罚性等问题。第五章,我国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具体考察和建议(上)。本章旨在具体考察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协调相适”和“罪名设置”。立足于知识产权刑事政策,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协调相适”要做到稳步强化、双向回应、动态平衡;根据法益保护原则,知识产权罪名设置既要及时,又要注意范围适当,与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第六章,我国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具体考察和建议(下)。本章旨在具体考察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罪刑适当”和“运作有序”。知识产权刑罚的强度既要注重遏制知识产权犯罪,又要注意保持刑法的谦抑性,法定刑提升、入罪门槛的设定、罚金刑适用要合理有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要与民行保护协调对接,积极拓展跨部门合作机制,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和解,完善知识产权犯罪自诉程序。结论。知识产权制度服务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以激励创新为重要目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绝非“权利保护”的单向度导引,而必须注重利益衡平和政策调整。该部分在简要回顾本文论证脉络的基础上,期许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理论研究更为深入,凸显自主性和时代性,实现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
许新民[8](2016)在《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清代后期116年间封疆大吏群体对云南省情的认知与国家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基于对清王朝统治后期所经历二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深度分析,第一,探讨云南封疆大吏任职期间对云南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吏治官风、社会矛盾、民族关系、军事防御等情况的认知评价;第二,在认知基础之上,封疆大吏形成相关治理思想,制订相关治理政策、方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付之于具体的治理实践,以及治理成效评价。论文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以嘉庆朝云贵总督伯麟组织编纂的《滇省舆地图说》为中心,解析清前期中央王朝对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和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然后梳理清代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情况、特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道光朝中期国家面临内忧外困的政治局势,清政府对云南的治理遭遇危机,尤以迤西边区为突出,连续爆发区域性汉回流血冲突和武装抗官事件,三任云贵总督贺长龄、李星沅和林则徐治理迤西边区汉回冲突与抗官事件的思想、政策、方略,以及治理实践和成效评价。第四章研讨咸同云南反清大起义时期云南社会矛盾全面爆发,统治陷入危机,从清廷中央到地方督抚的治理活动,战争双方的军事地理态势,以及云南大吏岑毓英采用“先东后西”军事战略镇压杜文秀起义。第五章探讨光绪朝初期云南边疆秩序的恢复,在英法入侵威胁下,边疆危机出现,地缘政治新格局促使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方式转变。第六章通过清末云南新政和云南辛亥革命考察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本文认为透过治乱相循的历史表象,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所实施的国家治理是云南历史演变进程的重要动因。云南封疆大吏是中央政府派驻云南的代表,代表中央政府掌土治民。封疆大吏治理边省代表中央王朝意志,其施政行为是国家行政管理权的具体体现。中央王朝国家治理大政方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封疆大吏实施国家治理是否全面、准确、有力,成效如何,将外化为云南治乱、经济兴衰、疆土安危等表征,也将对封疆大吏的政治命运起伏和生前身后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是施政的前提和基础。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无一例外都是外省籍,由中央王朝从外省调入云南,对云南地理环境复杂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边疆问题严峻性都经历一个认知过程。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程度,集中反映在经济运行、民族矛盾、社会问题、边疆危机等棘手问题上,是其行政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封疆大吏认知云南省情,关系着行政决策,是决定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云南省地处内陆,幅员广大,滇东属于云贵高原一部,滇西地处横断山系区,境内地形崎岖,大江大河多,山高谷邃,坝区与坝区之间通达性较差,对外联系和内部沟通交往十分不便,封闭性较强。民族众多,地区开发进度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大。核心区、过渡区与边缘区发展不平衡,国家治理力度、难度和效果呈现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在国家治理解析框架之下,云南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边疆内地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演进的方向是清晰的。清朝后期,中央王朝疆域范围内的边疆省份都遭受外部世界殖民国家的侵略威胁,内部矛盾也大体相似,即所谓内忧外患的挑战,国家治理大政方针保持统一性,边疆内地省份之间以及边疆各省之间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央王朝治理时序有先后,步骤有快慢缓急,重心有转移,难度和力度有大小,成效有卓鲜。云南作为边疆省份,由于区位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演进节奏与沿海、内地相比相对迟滞,然而边省所具有的特殊性并不冲淡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戴溪瀛[9](2012)在《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 ——一个基于法律社会学视角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据表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毒品与艾滋病高流行区,遏制艾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刻不容缓。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依法治病”成为我国消减毒品与艾滋病危害的首要途径,然而民族地区内部的复杂性却对成功立法、执法构成了巨大挑战,严重阻碍了禁毒防艾法律在这一地区的有效实施,并引发法律的“语言混乱”,导致法律在该地区禁毒防艾工作中的干预失败或事倍功半。如何在转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控制资源,在立法过程中为禁毒防艾对象赋权,从而构建起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法律成功治理的关键。基于对西南边疆一个回族村落的法律社会学调查,笔者深入分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毒品在这一地区肆虐,以及随之而来的艾滋病危机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通过对现行禁毒防艾法律政策的全面评估,指出现行禁毒防艾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在这一地区禁毒防艾工作中成效有限。至此,笔者基于政治权力分散与疾病传播正相关的人口学理论,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社会控制供给与社会秩序需求失衡以及不同规则之间的内在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与艾滋病泛滥的危机。笔者进一步透过平镇田村的典型案例,从整合社会控制资源参与塑造社区秩序的视角入手,提出在宗教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寻找可供禁毒防艾工作利用的宗教资源,将非正式社会控制方式整合进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中,探讨宗教作为禁毒防艾力量,克服不同规制之间的内在张力,内化国家法律治理目标,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基层社区充分调动地方性社会资源,配合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参与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构建,为民族地区抗击毒品与艾滋病人民战役献策,实现这一地区社会治理的可能性。
董保存,丁一鹤[10](2012)在《全国大追捕——中国警方“清网行动”纪实(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指明"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为人民警察荣誉而战!"这是"清网行动"中全国两百万公安民警的铮铮誓言。2011年5月26日,一场旨在清剿逃犯、清理信息、清查问题的全国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拉开序幕。一时间,全警动、全民动、全国动,大量多年积压的网上逃犯或被抓捕归案,或慑于法律的威严投案自首。广大民警舍家忘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铸就了"忠诚奉献、坚韧执着、协作拼搏、敢打必胜"的"清网精神",书写了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当代史诗,收获了沉甸甸的民心。着名作家董保存、丁一鹤应本刊之邀,历时半年之久,行程数万公里,上至部长,下至百姓,采访数百人众,无数次被一线民警的事迹所感动、所震撼,充分领略了"清网行动"所创造的"一流的业绩",他们怀着巨大的热情创作了这部长篇纪实力作——全国大追捕。
二、广西严打第四战役打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严打第四战役打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钦州市2020年国民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 |
三、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
(2)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网红”及“网红”经济研究 |
0.2.2 有关网络扶贫的研究 |
0.2.3 有关新农村传播的研究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背景 |
1.1 新媒体技术应用全民化 |
1.1.1 媒介技术准入门槛降低 |
1.1.2 媒介操作流程简化 |
1.2 网络扶贫政策落实 |
1.2.1 “新媒体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 |
1.2.2 “国家政策扶贫”到“自主精准扶贫”的决策性改变 |
1.3 网络经济运作扩大化 |
1.3.1 农产品经济区域共享时代来临 |
1.3.2 “网红”数字资本运作模式形成 |
1.4 互联网文化发展大众化 |
1.4.1 互联网成为泛娱乐化时代的欢乐场 |
1.4.2 贫困地区成为低俗文化蔓延的温床 |
第2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特点 |
2.1 “大IP”式的营销资源整合 |
2.1.1 推出新媒体平台“网红扶贫”项目 |
2.1.2 培养贫困地区“网红领袖” |
2.1.3 借助“网红”人气精准扶贫 |
2.2 “多元”化的扶贫传播内容 |
2.2.1 地域开发网红农村产品 |
2.2.2 个性打造网红农村文化 |
2.3 “轰炸”式的大众传播路径 |
2.3.1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土味模式 |
2.3.2 “夺眼球”式的宣传话题 |
2.3.3 视听与内心双重冲击的传播效果 |
2.4 “专业”化的媒介管理模式 |
2.4.1 整体性规划“网红品牌” |
2.4.2 衍生拓展“网红周边” |
2.4.3 多维设计“网红人设” |
第3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传播效果 |
3.1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社会认知 |
3.1.1 网络媒体关注度高于传统媒体 |
3.1.2 受众认知呈现年轻化 |
3.2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态度 |
3.2.1 受众质疑,态度回暖 |
3.2.2 官方点赞,保持谨慎 |
3.2.3 专家鼓励,渴求创新 |
3.3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角色转换 |
3.3.1 新媒体平台成为多维的“大赢家” |
3.3.2 受众由内容接受者变为扶贫参与者 |
3.3.3 帮扶对象由受助者成为内容生产者 |
第4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不足 |
4.1 传播主体:整体素质偏低,扶贫观念不明 |
4.1.1 “网红”扶贫主体文化素养偏低 |
4.1.2 商业属性主导“网红平台” |
4.2 传播路径:传播内容单一,平台监督不力 |
4.2.1 异化为走红捷径 |
4.2.2 内容同质化 |
4.2.3 平台评价良莠不齐 |
4.3 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局限,扶贫效果不明显 |
4.3.1 覆盖范围局限 |
4.3.2 泛娱乐导致过度消费 |
4.3.3 争议性降低政府公信力 |
第5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建议 |
5.1 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媒介素养 |
5.1.1 建立完整的新媒体技术培训机制 |
5.1.2 多维开发新媒体内容的传播载体 |
5.1.3 针对性设立新媒体开发专项资金 |
5.2 加强“网红扶贫”传播的内容审查 |
5.2.1 深化网络主体的“扶贫意识” |
5.2.2 培养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模式 |
5.2.3 树立传播主体正确的政策观念 |
5.3 依托政府政策助力“网红扶贫”传播 |
5.3.1 推动贫困地区“网红扶贫”模式的多边合作 |
5.3.2 设定地方式的“网红扶贫”传播内容红线 |
5.3.3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府公信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中国环境报》(2015-2019)环保督察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类目划分 |
第一章 环保督察报道的概况 |
一、环保督察报道的定义及特征 |
(一)环保督察报道的定义 |
(二)环保督察报道的特征 |
二、环保督察制度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 |
(一)我国环保督察制度的历史演变 |
(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优势特征 |
(三)环保督察报道助力环保督察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
(四)环保督察报道推动环保督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第二章 《中国环境报》中环保督察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环保督察报道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 |
二、环保督察报道主题严重缺乏督党督政 |
三、环保督察报道的区域集中在华东以及华北地区 |
四、环保督察报道版面位置靠后 |
五、环保督察报道的基调以中性为主 |
六、环保督察报道的稿件来源坚持自采 |
七、环保督察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一)环保督察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二)环保督察报道符号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
第三章 《中国环境报》环保督察报道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环保督察报道特征分析 |
(一)环保督察议题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
(二)报道区域均有涉及,偏向华东与华北地区 |
(三)报道稿件坚持自采,专业能力较强 |
二、《中国环境报》环保督察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一)对“督党督政”的报道力度不够 |
(二)未突出正面报道的正确引导作用 |
(三)报道体裁单一,缺乏深度报道 |
(四)报道版面位置靠后,新闻价值挖掘不够 |
(五)报道符号表现单一,缺乏生动性 |
(六)报道运动化,未建立报道常态机制 |
第四章 《中国环境报》环保督察报道存在问题的优化建议 |
一、丰富报道主题,加强“督党督政”报道 |
二、重视传播技巧,平衡报道各基调 |
三、丰富报道体裁,增强深度报道 |
四、深度挖掘环保督察议题价值,优化版面设置 |
五、注重图片及结构技巧的运用,增强报道影响力 |
六、建立媒体对环保督察报道的常态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南粤亮剑 |
第一章地上海陆丰 |
虎门夺冰 |
陆丰点兵 |
堡垒博社 |
狼队 |
猎手 |
第二章雷霆围猎 |
虎落博社 |
把软肋让给毒枭 |
娘子军团 |
擒贼先擒王 |
围猎博社 |
(6)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治传播研究 |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
1.2.4 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政治传播 |
1.3.2 公安政治传播 |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及不足 |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
2.3 小结 |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
3.5 总结评述 |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
4.3.1 组织传播通道 |
4.3.2 媒介通道 |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
4.5 小结 |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
5.2.2 词云图分析 |
5.2.3 热词分析 |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
5.3.1 民意测验 |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
5.4 小结 |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
6.3 小结 |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
7.2 优化传播体系 |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
7.3 创新传播模式 |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
7.4 提升传播效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知识产权刑法的面向:强化和适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强化现象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的强化保护 |
一、降低入罪罪量标准 |
二、明确修正的犯罪构成类型的强化路径 |
三、重新阐释知识产权刑法条文用语 |
四、运用特定刑法技术措施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实践的强化保护 |
一、刑事司法实务的“目的性”解释 |
二、刑事司法实务的实证统计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理论研究的强化呼声 |
一、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代表性学术专着立场综述 |
二、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论文中有关强化知识产权刑事法网的观点 |
三、评析 |
第二章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强化现象评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的合理和必要 |
一、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创新型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角度观察 |
二、从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国际化潮流的角度观察 |
(一)知识产权法国际化的内涵及特点 |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国际化的动力 |
(三)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国际化对中国知识产权刑法的影响 |
三、从我国当前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实践角度观察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法强化保护的局限和质疑 |
一、从美国强力推行知识产权国际刑事保护的角度观察 |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国际化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二)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中国刑事保护的回应 |
(三)美国强力推进我国提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标准的局限和质疑 |
二、从当前我国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水平角度的考察 |
三、从刑法威慑效果角度的考察 |
四、从刑事司法罪名适用的合理性角度考察 |
五、从增设罪名(罪状)的论证合理性角度考察 |
第三章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及相关概念厘清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 |
第二节 知识经济市场机制和刑法干预 |
一、知识产权与市场机制 |
二、知识经济与刑法干预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私权和公益 |
一、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 |
二、知识产权中的“公益” |
三、相关刑法问题 |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
一、我国知识产权移植背景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
二、相关刑法问题 |
第四章 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刑事政策导向 |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专门刑事政策的具体导向 |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正当性的法理根基 |
(一)知识产权保护法理根据诸观点 |
(二)知识产权保护正当性诸观点评析 |
(三)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确立:以功利主义财产观为基础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刑事政策对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导向例证之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虚置之争再思考 |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虚置之争诸观点立场分析 |
二、销售侵权复制品虚置之争的刑事政策维度 |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刑事政策对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导引例证之二:侵犯商业秘密司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的刑事政策角度分析 |
一、商业秘密刑事法益明确界定的必要性 |
二、商业秘密刑事法益相关理论立场评析 |
三、商业秘密刑事法益的定位 |
四、基于商业秘密刑事法益解释导向作用的疑案分析 |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具体考察(上) |
第一节 “罪名合理”侧面的具体考察:以法益保护原则为主线 |
一、稳步强化 |
二、双向回应 |
三、动态衡平 |
第二节 “罪名合理”侧面的具体考察:以法益保护和政策协调相结合为主线 |
一、罪名合理设置方面的考察 |
二、罪名合理适用方面的考察 |
第六章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适度保护的具体考察(下) |
第一节 “罪刑适当”侧面的考察:以刑的制配为考察主线 |
一、知识产权犯罪法定刑提升问题 |
二、知识产权犯罪“入罪门槛”问题 |
三、知识产权犯罪罚金刑适用问题 |
第二节 “运作有序”侧面的考察:以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机制为主线 |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
二、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刑案刑事和解制度 |
三、完善知识产权犯罪自诉程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 |
四、理论、方法、资料 |
第一章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及后期封疆大吏群体 |
第一节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 |
一、嘉庆朝云南社会经济概貌 |
二、伯麟主持编纂《滇省舆地图说》 |
三、认知云南省情与构建治理体系 |
第二节 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 |
一、封疆大吏之界定与职权 |
二、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分析 |
第二章 道光朝云南边区冲突爆发与治理困局 |
第一节 贺长龄治理迤西边区 |
一、从贵州巡抚调任云贵总督 |
二、从“板桥事件”到“永昌血案” |
三、迤西边区治理困局与治理措施 |
第二节 李星沅治理云南汉回冲突 |
一、滇省大吏缺员现象 |
二、对云南省情民情认知与治理方略 |
三、镇压缅宁、云州回民武装抗官事件 |
第三章 林则徐治理云南的贡献与隐忧 |
第一节 由陕入滇履任 |
第二节 对严峻形势的认识与制订治理方略 |
一、错综复杂的边省形势 |
二、“但分良匪,不问汉回”政策 |
第三节 治理迤西边区 |
一、七哨事件 |
二、加强对迤西边区的军事管控 |
第四节 “永昌血案”善后处置 |
一、对迤西地区民风的认识 |
二、施行“就地正法”政策 |
三、迁徙安置保山难回 |
第四章 咸丰、同治朝云南反清大起义与封疆大吏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咸丰朝云南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
一、汉回关系恶化 |
二、统治陷入危机 |
三、兴办保甲、团练 |
第二节 军事地理战略的调整 |
一、杜文秀起义前期的军事地理态势 |
二、“先东后西”军事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第五章 光绪朝云南统治秩序的恢复与边疆民族治理方式新变化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复苏与边疆危机挑战 |
一、唐炯革除弊政及其对越政策 |
二、中法战争时期张凯嵩的治策 |
三、谭钧培重建云南治理体系 |
第二节 土司治理方式的新变化 |
一、云南土司分布态势与袭职办理 |
二、云南土司的存废纠结 |
三、边区全面改土归流的障碍 |
第六章 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清末云南新政 |
一、官制改革和举办实业 |
二、创办新式教育 |
三、军事改革 |
四、云南新政的影响 |
第二节 地方统治集团与云南辛亥革命 |
一、封疆大吏推动新政 |
二、末任总督李经羲的治理困境 |
三、布政使世增与提学使叶尔恺的政治选择 |
四、云南新军的地域派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 ——一个基于法律社会学视角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法学研究 |
二、其他社会科学 |
三、简评 |
第三章 毒品、艾滋病侵袭下的村庄 |
一、平镇田村简介 |
二、田村毒品与艾滋病问题回顾 |
三、田村毒品与艾滋病流行原因分析 |
(一) 地理区位与基层控制机制缺位 |
(二) 重商文化与毒品的地方性认识 |
(三) 人地矛盾与外流人口 |
(四) 社会性别与族群意识 |
第四章 田村现行禁毒防艾法律政策评估 |
一、作为社会控制方式的法律 |
二、田村禁毒防艾法律的“语言混乱” |
三、现行禁毒防艾法律政策评估 |
(一) 缺乏保护少数民族的具体内容和专门条款 |
(二) 政策开发极少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出发 |
(三) 法律用语模糊且较难为少数民族所接受 |
(四) 对基层及民间团体参与禁毒防艾缺乏明确规定 |
(五) 立法内容粗糙滞后、观念狭隘 |
第五章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方式参与禁毒防艾的田村模式 |
一、伊斯兰教义弥补禁毒防艾立法空白 |
二、防控体系整合传统文化的实践 |
三、非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参与秩序建设 |
四、宗教权威的民间“立法” |
第六章 法治整合社会控制方式实现治理的可能 |
一、讨论:少数民族地区毒艾危机的法律消减与宗教合作 |
(一)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秩序“真空” |
(二) 艾滋病立法中的文化关怀主义 |
(三) 传统文化兼容现代性弥补法律空白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调研思路 |
附件二 平镇田村调查报表 |
附件三 研究小组自制调查问卷 |
附件四 平镇预调研日志(节选) |
附件五 田野图像 |
致谢 |
四、广西严打第四战役打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钦州市2020年国民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 黄登成. 钦州日报, 2021
- [2]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D]. 朱嗣杰. 湘潭大学, 2020(02)
- [3]《中国环境报》(2015-2019)环保督察报道研究[D]. 胡文丽.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4]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J]. 丁一鹤. 啄木鸟, 2019(10)
- [5]贫困村产业扶贫中的基层治理逻辑解读 ——以科层理性与关系理性为分析工具[D]. 原贺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6]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7]知识产权刑法的面向:强化和适正[D]. 杨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8]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D]. 许新民. 云南大学, 2016(12)
- [9]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 ——一个基于法律社会学视角的初步研究[D]. 戴溪瀛. 云南大学, 2012(05)
- [10]全国大追捕——中国警方“清网行动”纪实(长篇纪实连载)[J]. 董保存,丁一鹤. 啄木鸟,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