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污染物(论文文献综述)
蒋黎夏[1](2020)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大气污染事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大气污染现场应急响应监测已成为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研究和发展快速大气污染物应急监测技术应用已成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论文对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和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等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方法和实验室的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在6.3%~19.6%,准确度在95.7%~106.6%;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44%~1.92%和98.90%~101.37%。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7%~2.0%和102.1%~111.1%,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甲烷和丙烷的精密度、准确度分别在0.6%~0.7%和101.1%~104.2%。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性虽然都略低于实验室标准方法,但鉴于应急仪器需要压缩仪器模块发挥便携性的优点,20%以内的偏差仍在可控范围内。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0~0.996之间;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的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4和0.995;相关系数均大于显着性差异水平0.05下的临界相关系数值,说明本研究中的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与对应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着性相关。使用t检验方法对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苯系物物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1,2,3-三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的t值在0.039~1.568之间,小于0.05(8)=2.306,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这些气体污染物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而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t值分别为3.346、4.874、2.415,大于t0.05(8),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在应用时需要考虑物种的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必要时需要有其他方法加以辅助。从监测时效性分析,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均为现场直接监测,不存在样品的运输和贮存过程,而实验室标准方法通常需要采样、运输和保存等环节,样品的从采集到分析通常需要若干小时。在分析气袋法保存甲烷和丙烷的8小时衰减实验中,模拟多种保存条件下甲烷、丙烷和苯系物的8小时衰减率在5.0%~10.5%。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应急监测方法现场直接监测的时效性优势。基于以上的研究,论文在验证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性能相对稳定、应急监测方法出具的数据相对可靠的前提下,介绍了运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建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谱库的应用、在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中的应用、在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中的应用、在现场测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项目去除效率中的应用、在辅助实验室标准方法定性方面的应用、在解决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的应用、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估算方面的应用。
龚青松[2](2020)在《几类发光凝胶体系的构建及环境分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缓解水污染问题和保障人们健康的急迫需求,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可靠、具有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来评估环境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建立针对水体中酚类及离子污染物,本文通过制备壳聚糖包覆的量子点、壳聚糖水凝胶及有机小分子凝胶来构建水体污染物的高效检测方法。本论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采用水相回流法制备ZnS量子点,并利用L-半胱氨酸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再通过L-半胱氨酸与壳聚糖反应,形成壳聚糖包覆的ZnS量子点。利用电位粒度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对壳聚糖包覆的ZnS量子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产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良好,并且合成的壳聚糖包覆的ZnS量子点发光性能很好,并初步将其应用环境污物硝基苯酚的检测。检出限为0.3 pmol L-1,回收率在97.6-11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47-3.99%之内,该传感器在环境水样中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有良好应用前景。(2)以壳聚糖为原料,将其分散于碱性溶液中然后通过冷冻-解冻-加热的过程合成壳聚糖水凝胶。然后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实验制备的水凝胶。本文将氧化石墨烯和鲁米诺吸附在水凝胶中,利用双氧水在凝胶体系中的缓慢扩散与鲁米诺-氧化石墨烯反应产生持久的化学发光,从而构建鲁米诺-氧化石墨烯-H2O2-壳聚糖水凝胶发光体系。研究该体系对对苯二酚的响应,对电镀厂废水中的对苯二酚含量进行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5-100μmol L-1,检出限为16.7 nmol L-1。(3)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和Willimson醚化反应合成制备4-苄醇-4’-十二烷氧基羟基偶氮苯凝胶因子,使用核磁、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化学特性。以TCPO-H2O2为能量给体,荧光素为能量受体,构建4-苄醇-4’-十二烷氧基羟基偶氮苯凝胶介质中TCPO-H2O2-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实现了对氟离子的灵敏检测,其检出限为30pmol L-1,线性范围为0.1-100 nmol L-1。
张戈[3](2020)在《土壤渗滤系统对养殖场废水中类固醇雌激素的吸附效能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继臭氧层空洞和全球变暖之后,内分泌干扰物已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如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便是一类具有强雌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集约化畜禽养殖的污水排放便是环境中类固醇雌激素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类固醇雌激素已在环境样品中频繁检出。内分泌干扰物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也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产生威胁。研究表明雌激素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等方式去除。在适当的条件下,土壤渗滤(SAT)系统可包括上述大部分去除机制,其中吸附作用是SAT系统对内分泌干扰物的主要去除机制,结合生物降解可将污染物浓度降到安全水平。因此,增强SAT系统的吸附能力,是优化系统对类固醇雌激素的去除效能的有效手段。本课题以畜禽养殖业废水中雌激素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拟通过SAT场地修复养殖场废水中的类固醇雌激素,以达到削弱和去除雌激素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威胁,并实现一定程度上补给地下水资源的目标。结合研究区背景条件,应用可较为快速达到吸附平衡的新型吸附材料,提出了吸附增强型SAT场地的设计,并通过实验室一维土柱模拟实验及计算机软件模拟,以验证场地设计的可行性。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针对类固醇雌激素的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DLLME-HPLC)。采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作为萃取剂,同时结合超声萃取提高效率。线性范围0-1000μg/L内,相关系数(R)均达到0.99以上,17β-E2和E3应用HPLC-FLD和DLLME-HPLC/FLD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68μg/L和1.73μg/L及7.16 ng/L和69.22 ng/L。实际水样的应用中,加标回收率(RRs)为86.03%-91.6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3.03%-4.27%,该方法可满足环境样品分析中微量雌激素的高灵敏度要求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2、通过石墨烯和大孔吸附树脂(H103)对类固醇雌激素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烯和H103对于17β-E2和E3的吸附反应可分别在20 min和60 min及35 min和70 min内达到平衡,且石墨烯和H103对17β-E2和E3的吸附率分别为88%和70.37%及83.16%和76.99%。高温有利于17β-E2和E3在石墨烯上的吸附,而H103的热力学行为与石墨烯相反。结合石墨烯的时效性和H103的经济效益,通过线性规划确定两种吸附剂的最优混合比例,混合吸附剂对17β-E2和E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51%和96.51%。因此,石墨烯-大孔吸附树脂混合吸附剂对于水体中17β-E2和E3的去除是一种有效且极有前景的修复方法。3、为研究废水中污染物复杂组成对SAT场地的设计和预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17β-E2、E3、Cu离子及Cd离子在SAT系统中的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溶液中介质对17β-E2和E3的吸附容量均大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容量,且相较于单一溶液,17β-E2、E3、Cu离子及Cd离子在雌激素与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的穿透曲线均向左移动,这些都说明17β-E2和E3同Cu离子或Cd离子在介质砂表面可能发生竞争吸附。在SAT修复废水中17β-E2和E3的过程中,Cu离子或Cd离子的存在对17β-E2和E3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并加速了17β-E2和E3的穿透。4、设计了带有两个渗滤池的吸附增强型SAT场地,以满足研究区类固醇雌激素的修复目标,并通过SAT优化模拟,初步验证SAT场地设计的可行性。结合石墨烯和H103的特性,应用于SAT系统的吸附增强层中,并应用线性规划确定混合物的最佳混合比例。当石墨烯和H103的用量分别为2.79 g和13.20 kg时,两种吸附剂的配比最佳。采用新型吸附剂强化SAT系统的成本为3217.17元。吸附增强型SAT模拟土柱介质对17β-E2和E3的吸附容量较原始土柱分别增加了15.6%和33.5%,即使在重金属离子的影响下,SAT优化土柱介质对17β-E2和E3的吸附容量仍分别优于原始土柱8%-13%和16%-18%。5、应用Hydrus-1D软件模拟类固醇雌激素在土柱中的一维运移过程,并与实验室实测值对比,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在趋势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故应用该模型对SAT场地的设计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SAT场地整个运行周期内,其对17β-E2和E3都具备吸附的能力,表明针对研究区情况,对SAT场地吸附能力的优化方案是可行的。不过17β-E2和E3分别在场地运行的第15天和13天开始从下边界流出,进入原生土壤环境。欲保证雌激素污染物在场地范围内被截留、去除,除增大场地的吸附截留能力,还应配合原生土壤中的微生物或者后天填加的氧化剂来实现雌激素在SAT场地中的彻底去除。
金倩[4](2020)在《环境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硝基苯类化合物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化工等领域的高毒性半挥发有机物。环境空气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特定工作场所或突发事件中,对工作场所中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不可忽视。因此,发展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环境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对于环境监测及保护人体健康都非常重要。针铺集阱装置(NTD)是一种针型的固相微萃取采样技术,其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无需溶剂萃取等特点,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已应用于环境中多种VOCs的检测。本文选择空气中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硝基苯NB、邻硝基甲苯ONT、间硝基甲苯MNT、对硝基甲苯PNT、邻硝基氯苯ONCB、对硝基氯苯MNCB、对硝基氯苯PNCB)为检测目标物,建立同时快速测定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方法(GC-MS)和快速采样与测定环境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采样-检测分析方法(NTD-GC-MS),应用新建方法对汽修厂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进行快速检测分析。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GC-MS同时快速测定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实验,选择Equity-5毛细柱,并对仪器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GC-MS同时测定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仪器参数,最终优化的参数为:进样口温度为250℃,不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5,柱流量为1.3 ml·min-1;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50℃,以9℃·min-1升温至210℃保持1 min,再以15℃·min-1升至250℃保持1 min。可得到分离较好的色谱峰,13 min可实现物质全部分离。不同浓度(0.01~2.0μg·m L-1)的硝基苯类化合物标准曲线线性系数为0.9990~0.9995,仪器检测限为0.0001~0.0014μg·m L-1,定量限为0.001~0.007μg·m L-1,相对偏差为5.3~9.8%。2.建立了NTD-GC-MS新型快速采样-检测环境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实验,确定解吸时间为4 min、解吸温度270℃,NTD的采样速率为4 m L·min-1,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在1~200 ng·L-1时都有较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7。对空气样品不同浓度回收加标实验表明,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7.4%~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4.3%~12.1%,表明NTD-GC-MS测定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及准确性,使用该方法能够可得到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效果。3.应用NTD-GC-MS方法快速检测汽修厂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利用NTD-GC-MS对广州市三个不同汽修厂空气中的硝基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均可检测到NB和PNCB两种物质。三家汽修厂NB的浓度在10.01±1.23 ng·L-1~113.99±28.09 ng·L-1之间,PNCB的浓度在10.57±0.54~34.56±8.26 ng·L-1之间,其中采样点1为有组织排放废气,采样点2和采样点3为无组织排放废气。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最高浓度限值20 mg·m-3,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最高浓度限值为0.050 mg·m-3,采样点3无组织排放废气NB的浓度(113.99±28.09 ng·L-1)超过国家标准最高浓度限值,其余采样点的NB和PNCB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最高浓度限值。NTD-GC-MS对汽修厂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采样检测,采样时间为25 min,GC-MS解吸10 min即可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样品分析。
魏京莲[5](2019)在《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备受瞩目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水污染尤为突出。本论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23个镇街(保护区)的地表及海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采样(50个)检测,并用大型统计软件SPSS对EPA 16 PAHs(多环芳烃)和11种增塑剂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也对这些化合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16 PAHs是美国环保局1970年代提出的优先控制污染物129种化合物名单中的一类化合物,这个名单一直是环境污染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参考;名单中列出的6种增塑剂,本文检测到的11种增塑剂包含其中的4种。水样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用GC/MS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50个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总体上可以分为3类:16 PAHs、11增塑剂、其它有毒有害物如农药等。由于后者品种多、分布零散,本论文未进行更多讨论。50个水样共检测到16PAHs中的14种,以低环的8种为主,且以萘、菲浓度最高;6个水样检测到致癌性特强的二苯并[a,h]蒽,2个水样中检测到致癌性特强茚并[1,2,3-cd]芘,但含量很低,均在可控范围内;河流水含量低,直饮水和某些水库水含量较高,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1 1种增塑剂则存在较大差异,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尤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主,其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增塑剂,增塑剂的空间分布也是以河流含量最低,水库水最高,自来水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未超过我国水质标准限值。从地域来看,西区污染物浓度比东区高,但也有些水体基本未被污染,总体上污染物浓度未构成明显威胁。但从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虽然新区水环境比较优良,但决不能掉以轻心。
李晶[6](2019)在《基于惰性和催化电极的单氯代硝基苯和单氯代苯酚的还原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氯代硝基苯和氯代苯酚是废水中常见的氯代芳香族污染物,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石油、化工、印刷等行业。这些污染物具有毒性,自身稳定且难易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何有效去除氯代芳香族化合物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采用电化学还原法研究氯硝基苯和氯苯酚的还原去除机理,以期为电化学技术应用于上述两类物质的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本研究采用三电极体系,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有机溶剂,0.1 M四丁基四氟硼酸铵(TBABF4)为支持电解质,系统考察了单氯代硝基苯和单氯代苯酚在惰性(GC)及催化电极(Ag和Pd)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及机理,探讨了此两类物质在催化电极上的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对氯硝基苯在GC和Ag电极上均呈现两个还原峰,第一个峰电位分别为-1.075 V和-1.085 V。第一个还原峰主要为对氯硝基苯接受四个电子和质子转移还原生成对氯羟胺基苯,而第二个还原峰为对氯羟胺基苯进一步得电子还原生成对氯苯胺。其中,第一个还原峰为可逆反应,在循环伏安曲线中有清晰的氧化还原可逆峰,为对氯羟胺基苯-对氯亚硝基苯可逆电对。间氯硝基苯的循环伏安行为与对氯硝基苯一致,遵循相同的还原路径。而邻氯硝基苯在Ag电极上呈现三个顺序还原峰,推测为在反应过程中有邻氯亚硝基苯中间体生成。由于可逆电对的存在,Ag电极并未显示出对三种单氯代硝基苯的催化还原活性。三种单氯代硝基苯在GC、Ag电极上均未发生C-Cl键断裂而主要进行硝基还原反应。分子结构对氯硝基苯还原活性存在影响,三种单氯代硝基苯的还原活性遵循: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邻氯硝基苯。由于DMF的疏质子特性,为同时控制氯硝基苯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过程,研究分别向体系中加入了弱质子(水)和强质子(乙酸)供体。结果表明,质子供体的加入可显着改善氯硝基苯物质在惰性(GC)和催化(Ag)电极上的还原活性,促使还原电位显着正移。以对氯硝基苯为例,其在DMF+H2O体系下GC和Ag电极上的第一个还原峰分别为-0.856 V和-0.897 V;其在DMF+HAc体系下GC和Ag电极上的第一个还原峰分别为-1.11 V和-1.035 V。质子供体的存在可改变氯硝基苯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影响其还原路径及产物分布。因此,分子结构、溶剂条件以及电极特性均对氯代硝基苯的电还原过程产生影响。在氯代硝基苯电还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单氯代苯酚类物质在惰性(GC)和催化(Ag、Pd)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单氯代苯酚在三种电极上均显示出一不可逆的还原峰,为C-Cl键断裂的还原峰;Ag和Pd电极显示出极强的电催化活性,可显着促使脱氯还原峰正移,相比于惰性电极GC,对氯苯酚在Ag和Pd电极分别正移0.47和1.05 V,且Pd电极的催化活性显着强于Ag电极。相似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单氯代苯酚的电还原脱氯活性,其活性对氯、间氯苯酚>邻氯苯酚。电子转移机理研究显示,单氯代苯酚在GC电极上遵循顺序电子转移机理,而在催化电极上由于分子结构与电极表面的吸附作用,电子转移遵循同步离解电子转移机理。质子供体的加入同样可显着促使氯苯酚的电还原脱氯峰显着正移,主要是由于质子供体的加入可促使电极表面活性位点持续再生以及对离去基团(Cl-)的溶剂效应。本研究为采用电还原方法去除氯代硝基苯和氯代苯酚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望实现对此两类物质的有效去除并获得有用产物。
王青[7](2019)在《用于水中环状硝基化合物分析的SERS基底构建》文中提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并且无损、快速、无污染,已成为一种微量成分检测的有力手段,在环境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制备了三种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对它们进行改性,进而将它们作为SERS基底材料分别用于目标污染物的检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一种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TFPMS)/银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并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改性。经过探究发现:掺杂有20%APTES的改性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膜,经0.2 mM银纳米粒子浸泡24 h后,对目标污染物硝基苯的检测最低可以达到8×10-55 M。(2)采用静电纺丝和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一种聚苯乙烯(PS)/银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并利用拉曼探针分子4-氨基苯酚(p-ATP)探究基底材料的表面增强性能,进一步对环境中的环状芳香化合物硝基苯进行识别检测。经过探究发现:PS质量分数为10%并且掺杂0.05 g硝酸银的纺丝液对探针分子p-ATP表面增强拉曼效果最好。制备出的聚苯乙烯/银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对目标污染物硝基苯的检测最低可以达到8×10-44 M。(3)采用静电纺丝和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一种聚乙烯醇(PVA)/银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基底。聚乙烯醇纤维极易溶于水,对其进行热处理改性使其难溶于水。热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经过6 mM硝酸银溶液浸泡,30 mM硼氢化钠还原30 s后对10-5M浓度的拉曼探针分子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效果。
魏恩棋,李利荣,吴宇峰,刘琨,崔连喜,张肇元,王静,王艳丽,王效国[8](2016)在《水体中硝基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性质相对稳定、难以降解的高毒污染物。其检测技术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其中GC/ECD法和GC-MS法因测定准确、灵敏、适用范围广而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从不同类型水体中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样品的采集、前处理以及检测分析技术的选择角度,对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陈讯[9](2016)在《新型磁性固相萃取材料性能及其在淮河流域有机物检测中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逾10万种人工合成有机物进入到环境中,大量的微污染有机物(Organic micropollutants, OMPs)在饮用水源水中被检测出来。这类物质主要包括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酞酸脂(phthalic esters, PAEs)、硝基苯(nitrobenzene, NB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s)等,尽管其浓度很低,但却对人类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较大危害,如影响人和动物的生殖发育、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以及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等。因此,对水源水中各类微污染物进行调研,掌握地表水源水污染现状,为饮用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以及政府制定治污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地表水源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常以低浓度存在于水环境,如何快速高效的进行萃取和富集成为地表水源水有机污染分析的重大难题。本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性超高交联固相萃取微球M150,具有粒径均一(6-9μm),高比表面积(1303.59 m2/g)、超顺磁性、磁响应较强、磁性纳米粒子分布均匀等特点,在以往研究中被证实对PAHs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然而,不同类型有机物在水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性质,考察M150在不同条件下对于各类有机物的萃取性能,评价其广谱性和适用性是将其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通过对比M150、C18、HLB三种固相萃取材料对于PAHs、 OCPs、PAEs、NBs以及PCBs的萃取回收率以及方法检出限,系统考察M150对各类OMPs的萃取性能,并优化各类OMPs萃取和洗脱条件,建立基于M150的磁性固相萃取——气象色谱质谱联用(M150-GC/MS)的地表水源水有机物高效检测平台。将其应用于淮河流域实际水体检测中,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68种污染物为调研对象,系统考察淮河流域全流域地表水源水污染现状,运用美国环保署(US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健康风险模型,筛选淮河流域地表水源水中的典型高风险有机污染物。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考察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磁性固相萃取微球M150和市面上常用的固相萃取材料C18和HLB小柱对多PAHs、OCPs、PAEs、NBs以及PCBs等OMPs的萃取回收率和方法检出限。研究结果证明M150对有机物的回收率优于其它两种商用材料,尤其是对在水体中呈分子形态存在的有机物(如PCBs)具有较好的萃取性能。对有机物的方法检出限水平介于C18和HLB之间,表明了该磁性固相萃取材料对地表水源水中常见微污染有机物的萃取具有广谱性和适用性。同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针对每一类OMPs的洗脱和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发现溶剂洗脱能力强弱主要与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相关,与待洗脱物极性、亲疏水性或者分子结构相近的溶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洗脱效率;磁性微球用量、树脂接触时间是影响有机物萃取回收率的显着影响因素,水样体积是影响各类有机物萃取回收率的非显着性影响因素,pH对PAHs、OCPs、NBs影响不大,但是影响PAEs和PCBs萃取回收率的显着因素。(2)综合了M150-GC/MS检测平台和其它污染物检测方法,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地表水源水中14类,共计104种污染物进行检测,检测范围涵盖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标明的68种污染物。结果发现淮河流域PAHs浓度在115.25 ng/L-929.11 ng/L,支流PAHs是干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分子量分布显示中上游地区的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和农作物的燃烧,中下游地区的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OCPs浓度在133.69~453.52 ng/L,支流是干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河南和江苏苏北地区是农药重污染地区,相关性分析显示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可能是中上游地区地表水源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PAEs浓度在164.37ng/L-662.55 ng/L,洪泽湖、京杭大运河、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沿线密集的工业点源可能是导致下游苏北地区PAEs高污染的主要原因;NBs浓度在59.52~1352.98 ng/L,相关性分析显示上游硝基苯类化合物需求主要来源于当地居民,而下游洪泽湖附近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硝基苯相关企业和污水的排放。(3)运用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淮河流域18个采样点地表水源水中OMPs的潜在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淮河流域PAHs,OCPs,PAEs,NBs不产生显着的非致癌风险,但是支流涡河和下游江苏苏北地区地表水源水中的PAHs和全流域地表水源水中的OCPs产生显着的致癌风险。高分子量PAHs苯并[a]芘(benzo[a]pyrene)、苯并[a]蒽(Benzo[a]anthranthene)和苯并[b]荧蒽(benzo[b]fluoranthene)、农药类六六六(γ-Benzene Hexachloride、β-Benzene Hexachloride、α-Benzene Hexachloride),酞酸脂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硝基苯类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benzene)和邻硝基氯苯(o-Chloronitrobenzene)是产生致癌风险的主要物质,因此识别出该9种有机物为淮河流域水源水中典型高风险有机物。
陈洁霞[10](2015)在《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文中指出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且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因此被认为是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化工行业,如塑料、增塑剂、树脂、颜料、杀虫剂、洗涤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爆炸物和药品制造业。长江是中国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南京化工园区则是江苏省最大的工业园区,且紧临长江。南京工业园区生产的化学品在运输、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挥发、渗漏和污水排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南京化工园区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探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质参数与废水毒性的相关性,并筛选典型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优化水体、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16种酚类化合物(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酚、4-硝基苯酚、2,4-二硝基酚、2,4-二甲基苯酚、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4-氯-3-甲基酚、对苯二酚、邻氯对苯二酚、双酚A、壬基酚、间甲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分析方法。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1.5%,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0.7%~12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方法检出限也能满足实际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要求。通过对南京化工园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中最主要的2种酚类污染物为4-硝基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去除率分别是69.7%~100%和72.3%~97.9%。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规定的酚类污染物浓度都符合标准控制浓度,说明该处理工艺对酚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滁河流域主要的酚类污染物是2,4-二甲基苯酚、邻氯对苯二酚、2,4-二硝基酚和4-硝基苯酚,浓度变化趋势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整体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南京长江段最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4-氯-3-甲基酚、2-氯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排江口下游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比上游高,且滁河流域紧挨化工园区点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上游点高,表明南京化工园区对周边河流(长江、滁河)的酚类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贡献。南京化工园区及其周边土壤中最主要的酚类污染物为苯酚、2,4-二硝基酚、4-硝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整体污染水平较低,环境风险较小,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按工业废水毒性等级划分为无毒,但混入高浓度含氯废水后,废水毒性显着增强。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酚类污染物浓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废水中的AOX的大小与废水的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AOX较高时,废水的毒性也较高,且废水的毒性随着TOC、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而降低。最后,根据酚类化合物对不同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环境水体中的实测浓度,筛选出了南京化工园区四种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主要为壬基酚,其次为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
二、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污染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
1.1.2 环境污染事件的现状 |
1.1.3 环境应急监测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现状 |
2.1.2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研究进展 |
2.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主流设备 |
2.2.1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本原理 |
2.2.2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基本原理 |
2.2.3 实验室常规气相色谱仪基本原理 |
2.3 常规监测方法的标准和规范 |
2.4 环境应急监测的标准和规范 |
2.4.1 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规范 |
2.4.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标准方法 |
2.4.3 环境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的缺失 |
2.5 应急监测方法有效性判定 |
2.6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1 在提高监测时效性方面的应用研究 |
2.6.2 在监测目标外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2.6.3 在非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4 在测算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生成潜势方面的应用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技术路线 |
3.2 实验比对方法 |
3.2.1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实验条件 |
3.2.2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实验条件 |
3.3 研究方案 |
第4章 比对实验的结果与相关性研究 |
4.1 精密度、准确度比对实验 |
4.2 相关性比对实验 |
4.3 应急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比对结果的t检验 |
4.4 监测时效性比较 |
4.5 比对试验的总结和评价 |
第5章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中的实用性研究 |
5.1 完善固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排放清单 |
5.2 重点企业污染物谱库的初步应用 |
5.3 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 |
5.3.1 更新和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中主要污染物信息 |
5.3.2 运用NIST库中离子碎片图提高现场定性准确度 |
5.3.3 在企业应急预案中建立主要污染物的MSDS和防护对策 |
5.4 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 |
5.4.1 深度了解VOCs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
5.4.2 VOCs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的估算 |
5.4.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的现场测定 |
5.5 对常规监测的辅助应用 |
5.5.1 在辅助常规监测定性方面的应用 |
5.5.2 对现有标准方法的补充方面的应用 |
5.6 异味扰民的现场快速溯源方面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几类发光凝胶体系的构建及环境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境水体中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
1.1.1 环境水体中污染物概述 |
1.1.2 酚类污染物的毒性及危害 |
1.1.3 环境水体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1.2 凝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2.1 水凝胶 |
1.2.2 有机小分子凝胶 |
1.3 壳聚糖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3.1 壳聚糖的简介 |
1.3.2 壳聚糖凝胶的制备 |
1.3.3 壳聚糖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壳聚糖修饰的ZnS量子点检测环境水样中的对硝基苯酚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Cys-ZnS QDs和 L-Cys-ZnS QDs-CS的表征 |
2.3.2 量子点检测对硝基苯酚的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
2.3.3 对硝基苯酚检测的选择性实验 |
2.3.4 干扰实验 |
2.3.5 可能的发光机理 |
2.3.6 环境水样的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壳聚糖水凝胶发光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 基于壳聚糖水凝胶平台的构建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选择性实验 |
3.3.5 对苯二酚的检测性能 |
3.3.6 干扰实验 |
3.3.7 可能化学发光机理 |
3.3.8 电镀废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偶氮苯类有机凝胶化学发光行为研究及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有机凝胶的合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偶氮苯类小分子凝胶的表征 |
4.3.2 偶氮苯有机凝胶体系对金属离子的发光响应 |
4.3.3 偶氮苯有机凝胶体系的化学发光特性 |
4.3.4 氟离子检测的选择性实验 |
4.3.5 铝离子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4.3.6 氟离子的检测 |
4.3.7 干扰实验 |
4.3.8 环境水样中氟离子的检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一 4-苄醇-4’-十二烷氧基羟基偶氮苯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
(3)土壤渗滤系统对养殖场废水中类固醇雌激素的吸附效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环境雌激素概述 |
1.2.1.1 环境雌激素的分类 |
1.2.1.2 类固醇雌激素的性质及结构 |
1.2.1.3 环境中类固醇雌激素的来源和通道 |
1.2.2 环境中雌激素的危害和风险 |
1.2.2.1 对农、林、牧业的影响 |
1.2.2.2 对生态健康的影响 |
1.2.2.3 水土环境风险 |
1.2.3 类固醇雌激素的检测技术进展 |
1.2.3.1 环境样品中雌激素的前处理技术 |
1.2.3.2 雌激素的分析测试方法 |
1.2.4 环境中雌激素的迁移转化 |
1.2.4.1 空气途径 |
1.2.4.2 土壤和水体途径 |
1.2.5 类固醇雌激素的去除 |
1.2.5.1 SAT系统概述 |
1.2.5.2 SAT系统中雌激素的去除 |
1.2.5.3 SAT系统的优化 |
1.2.6 新型吸附材料概述 |
1.2.6.1 石墨烯概述 |
1.2.6.2 大孔吸附树脂概述 |
1.2.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章节逻辑关系和内容组织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类固醇雌激素 |
2.1 分散液液微萃取 |
2.1.1 DLLME的原理与步骤 |
2.1.2 DLLME的影响因素 |
2.1.3 离子液体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LLME萃取条件优化 |
2.3.1.1 萃取剂体积的选择 |
2.3.1.2 分散剂体积的选择 |
2.3.1.3 声波萃取时间的选择 |
2.3.1.4 离心转速的选择 |
2.3.2 方法特性与实际水样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对类固醇雌激素SAT修复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SAT模拟柱的介质 |
3.1.2.2 等温吸附 |
3.1.2.3 SAT模拟系统的建立 |
3.1.2.4 SAT模拟系统的运行 |
3.1.2.5 阻滞系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等温吸附 |
3.2.1.1 Cu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3.2.1.2 Cd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类固醇雌激素与重金属离子在SAT中的共迁移 |
3.2.2.1 Cl离子示踪 |
3.2.2.2 17β-E2与Cu离子共迁移 |
3.2.2.3 17β-E2与Cd离子共迁移 |
3.2.2.4 E3与Cu离子共迁移 |
3.2.2.5 E3与Cd离子共迁移 |
3.3 小结 |
第4章 新型吸附材料组合优化静态吸附类固醇雌激素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4.1.2.2 新型吸附材料对雌激素的吸附 |
4.1.2.3 混合吸附剂对雌激素的吸附 |
4.1.3 线性规划优化模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新型吸附材料对雌激素的吸附效能分析 |
4.2.1.1 新型吸附材料对17β-E2 的吸附效能 |
4.2.1.2 新型吸附材料对E3 的吸附效能 |
4.2.2 混合吸附剂组合优化比例确定 |
4.2.3 混合吸附剂对雌激素的吸附 |
4.3 小结 |
第5章 类固醇雌激素在SAT系统中吸附去除效能优化 |
5.1 SAT场地设计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新型吸附材料优化SAT系统 |
5.2.2.2 SAT优化系统运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AT优化系统对17β-E2 的去除 |
5.3.2 SAT优化系统在重金属离子影响下对17β-E2 的去除 |
5.3.3 SAT优化系统对E3 的去除 |
5.3.4 SAT优化系统在重金属离子影响下对E3 的去除 |
5.4 小结 |
第6章 SAT剖面中类固醇雌激素运移的模拟研究 |
6.1 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
6.1.1 土壤水分运移基本方程 |
6.1.1.1 模型基本方程 |
6.1.1.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6.1.2 土壤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
6.1.2.1 模型基本方程 |
6.1.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6.2 模型参数的测定 |
6.2.1 饱和含水率及残余含水率的测定 |
6.2.2 饱和渗透系数的测定 |
6.2.3 弥散系数的测定 |
6.2.4 模型其它参数的确定 |
6.3 类固醇雌激素运移模型拟合结果 |
6.4 SAT场地模拟 |
6.4.1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6.4.2 模型模拟预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环境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概述 |
1.2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样品分析检测方法 |
1.2.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技术 |
1.3 针捕集阱技术概述 |
1.3.1 针捕集阱技术的发展与原理 |
1.3.2 针捕集阱技术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GC-MS同时测定七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仪器方法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标准溶液配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色谱参数优化 |
2.3.2 质谱参数优化 |
2.3.3 GC-MS参数最终优化结果 |
2.3.4 仪器的方法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针捕集阱用于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GC-MS分析条件 |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1 配制标准溶液 |
3.2.2 样品分析 |
3.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体转化为气体条件优化 |
3.4.2 解吸参数优化 |
3.4.3 NTD采样参数优化 |
3.4.3.1 采样速率优化 |
3.4.3.2 突破体积优化 |
3.4.3.3 储存时间优化 |
3.4.3.4 方法线性、检测限与定量限 |
3.5 方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修厂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快速检测分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采样点与样品采集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汽修厂 1(采样点 1)检测结果分析 |
4.2.2 汽修厂 2(采样点 2)的检测结果分析 |
4.2.3 汽修厂 3(采样点 3)的检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多环芳烃污染与治理 |
1.3 增塑剂及其危害 |
1.4 色谱分析简介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仪器 |
2.2 水样采集与处理 |
2.3 样品检测与结果处理 |
2.4 定量分析方法 |
3 西海岸新区总体有机污染分布研究 |
3.1 测定结果概述 |
3.2 多环芳烃定量结果与分布分析 |
3.3 增塑剂定量结果与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西海岸新区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
4.1 东西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
4.2 功能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
4.3 街镇有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
4.4 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惰性和催化电极的单氯代硝基苯和单氯代苯酚的还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氯硝基苯类污染物主要处理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法 |
1.3 氯苯酚类污染物主要处理技术 |
1.3.1 物化法 |
1.3.2 生物法 |
1.3.3 化学法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循环伏安实验 |
第3章 单氯代硝基苯在惰性及催化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研究 |
3.1 对氯硝基苯在GC、AG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3.2 对氯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
3.3 间氯硝基苯在GC、AG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3.4 邻氯硝基苯在GC、AG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3.5 单氯硝基苯在质子供体条件下循环伏安行为 |
3.5.1 单氯代硝基苯在DMF+H2O体系下的循环伏安行为 |
3.5.2 单氯代硝基苯在DMF+HAC体系下的循环伏安行为 |
3.6 三种单氯代硝基苯的比较 |
3.7 单氯代硝基苯在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电还原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氯代苯酚的循环伏安研究 |
4.1 对氯苯酚在惰性和催化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4.2 对氯苯酚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
4.3 间氯苯酚在惰性和催化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4.4 邻氯苯酚在惰性和催化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4.5 三种单氯代苯酚的比较 |
4.6 单氯代苯酚的电还原脱氯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用于水中环状硝基化合物分析的SERS基底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环状硝基化合物概述简介 |
1.2 环状硝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1.2.1 气相色谱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荧光分析法 |
1.2.4 电化学分析法 |
1.3 SERS技术 |
1.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简介与发展 |
1.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机理 |
1.3.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用于检测环状硝基化合物的发展历程 |
1.4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2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纳米银复合物基底的制备及SERS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银纳米粒子制备 |
2.2.4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膜的制备及氨基化处理 |
2.2.5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银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 |
2.2.6 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实验方法 |
2.2.7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膜对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 |
2.3.2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银纳米粒子复合物的表征测试 |
2.3.3 基底的优化及拉曼研究 |
2.3.4 基底的拉曼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聚苯乙烯/纳米银复合物基底的制备及SERS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聚苯乙烯/硝酸银复合膜的制备 |
3.2.4 聚苯乙烯/银复合膜的制备 |
3.2.5 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实验方法 |
3.2.6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苯乙烯/银复合膜的表征测试 |
3.3.2 基底的拉曼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改性聚乙烯醇/纳米银复合物基底的制备及SERS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聚乙烯醇膜的制备及改性 |
4.2.4 聚乙烯醇/银复合物的制备 |
4.2.5 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实验方法 |
4.2.6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乙烯醇/银复合物的表征测试 |
4.3.2 基底的优化及拉曼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新型磁性固相萃取材料性能及其在淮河流域有机物检测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水源水有机微污染现状 |
1.2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及预处理方法 |
1.3 磁性固相萃取 |
1.3.1 传统固相萃取 |
1.3.2 磁性固相萃取原理和过程 |
1.3.3 广谱性磁性聚合物萃取材料的需求 |
1.3.4 新型磁性超高交联固相萃取微球 |
1.4 淮河流域水源水污染 |
1.4.1 淮河流域污染概况 |
1.4.2 淮河流域水源水污染现状 |
1.4.3 淮河流域饮用水源水污染的危害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150磁性固相萃取性能研究和条件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M150对各类有机物回收率 |
2.2.2 M150对各类有机物方法检出限 |
2.2.3 洗脱条件优化 |
2.2.4 萃取条件优化 |
2.2.5 有机物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150多环芳烃磁性萃取性能考察和条件优化 |
2.3.2 M150农药磁性萃取性能考察和条件优化 |
2.3.3 M150酞酸脂磁性萃取性能考察和条件优化 |
2.3.4 M150硝基苯磁性萃取性能考察和条件优化 |
2.3.5 M150多氯联苯磁性萃取性能考察和条件优化 |
2.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河流域水源水优先控制污染物识别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3.2.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3.2.3 M150-GCMS检测平台 |
3.2.4 其它优先控制污染物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环芳烃类 |
3.3.2 农药类 |
3.3.3 酞酸脂类 |
3.3.4 硝基苯类 |
3.3.5 其它污染物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河流域水源水健康风险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非致癌风险计算模型和方法 |
4.2.2 致癌风险计算模型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环芳烃产生的健康风险 |
4.3.2 农药产生的健康风险 |
4.3.3 酞酸脂产生的健康风险 |
4.3.4 硝基苯产生的健康风险 |
4.3.5 有机微污染物产生的总健康风险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南京化工园区背景 |
1.1.1 园区概况 |
1.1.2 园区酚类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 |
1.2 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背景 |
1.2.1 酚类化合物的简介 |
1.2.1.1 酚类化合物的种类 |
1.2.1.2 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2.1.3 酚类化合物的毒性 |
1.2.1.4 酚类化合物的相关规定 |
1.2.1.5 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现状 |
1.2.2 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
1.2.2.1 水体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2 土壤、底泥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3 酚类化合物的衍生化方法 |
1.2.2.4 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1.3 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研究背景 |
1.3.1 水质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
1.3.2 废水的毒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1.4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背景 |
1.4.1 环境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
1.4.2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水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固相萃取(SPE) |
2.1.2.2 衍生化 |
2.1.3 实验方法评价 |
2.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1.3.3 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1.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2 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加速溶剂萃取(ASE) |
2.2.2.2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 |
2.2.2.3 衍生化 |
2.2.3 实验方法评价 |
2.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2.3.3 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3 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 |
2.4 结论 |
第三章 南京化工园区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域 |
3.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3 污水处理厂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排放特征 |
3.4 滁河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5 长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6 南京化工园区3家企业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调查 |
3.7 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8 结论 |
第四章 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生物 |
4.1.2 试验耗材 |
4.2 试验条件 |
4.2.1 试验用水 |
4.2.2 试验溶液 |
4.2.3 暴露条件 |
4.3 水样的采集、保存及处理 |
4.4 试验方法 |
4.4.1 试验鱼的驯养 |
4.4.2 预试验 |
4.4.3 正式试验 |
4.4.4 数据处理与评价 |
4.5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毒性数据分析 |
4.5.1 废水的理化指标 |
4.5.2 废水中溶解氧对斑马鱼的影响 |
4.5.3 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4.5.4 废水毒性及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
4.5.4.1 废水的毒性分级评价 |
4.5.4.2 废水毒性与AOX相关性分析 |
4.5.4.3 废水毒性与TOC相关性分析 |
4.5.4.4 废水毒性与COD相关性分析 |
4.5.4.5 废水毒性与其它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
4.5.4.6 废水毒性与酚类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南京化工园区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1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
5.1.1 毒性单位的确定 |
5.1.2 筛选方法的确定 |
5.2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2.1 基于ECOTOX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1.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 基于EPA EPI预测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2.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2.2.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污染物(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D]. 蒋黎夏.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几类发光凝胶体系的构建及环境分析应用[D]. 龚青松. 湘潭大学, 2020(02)
- [3]土壤渗滤系统对养殖场废水中类固醇雌激素的吸附效能优化[D]. 张戈. 吉林大学, 2020(08)
- [4]环境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 金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5]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D]. 魏京莲.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基于惰性和催化电极的单氯代硝基苯和单氯代苯酚的还原机理研究[D]. 李晶. 湖南大学, 2019(07)
- [7]用于水中环状硝基化合物分析的SERS基底构建[D]. 王青.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水体中硝基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魏恩棋,李利荣,吴宇峰,刘琨,崔连喜,张肇元,王静,王艳丽,王效国. 分析测试学报, 2016(08)
- [9]新型磁性固相萃取材料性能及其在淮河流域有机物检测中应用研究[D]. 陈讯. 南京大学, 2016(10)
- [10]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D]. 陈洁霞. 南京大学, 2015(05)